何道宽第一版序
这篇序文分十个部分对莱文森及其《新新媒介》做一些介绍和评论。
一、莱文森的学术地位
纽约福德姆大学教授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是我极力推崇的学者,我引进了他的六部著作,主持完成了“莱文森研究书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他编辑了《莱文森精粹》。
《新新媒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是我翻译的他的第六本传播学著作,此前的五本书依次为:《数字麦克卢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思想无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手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真实空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莱文森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在世学者出选集的不多,中国人为外国学者编选集的更少,《莱文森精粹》是我和他共同编选的文集。莱文森为何享此殊荣?
他是世界级的媒介理论家、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传播学媒介环境学学会顾问,继承和发扬了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和尼尔·波斯曼(Neil Postman)的媒介理论。
他是著名的科幻小说家,曾任美国科幻协会会长,科幻作品屡次获美国和世界级大奖或提名奖。
他是形而上的思辨型理论家,《思想无羁》是知识进化、媒介演化的专著。
他是媒介理论的践行者。大学教授中率先使用、研究最新潮的电子媒介和新新媒介者,罕有人能出其右。
他是著名的社会批评家,评论时政、新新媒介和电视节目,数百次上广播、电视、互联网发表评论、接受访谈、参与讨论。
莱文森是高产、优质、杰出的媒介理论家和科幻小说家。他的地位还在上升。
明年,复旦大学出版社还要推出我译介的他的《软利器》,这是我引进的他的第七本书。
2011年7月21日是麦克卢汉诞辰100周年纪念,莱文森将是欧美多场纪念会上的明星,风头不逊麦克卢汉的儿子埃里克·麦克卢汉(Eric McLuhan)。
二、《新新媒介》的意义
莱文森的《新新媒介》似乎是英语世界里同类型书之唯一。我于2010年10 月2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在网上搜索,结果是:Amazon网上书店的“New New Media”名下只有莱文森这一本New New Media;旋即在卓越亚马逊和当当网检索“新新媒介”,所获为零;接着转Google检索,未找到同名书籍;随即转“谷歌”检索“新新媒介”,也一无所获;最后转“百度”检索”新新媒介”,亦无同名书籍。看来,专著形式的“新新媒介”迄今只有莱文森这一本了。
早在1979年的博士论文《人类历程回顾:媒介进化理论》(“Human Replay:A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Media”)里,莱文森就提出了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anthropotropic)理论和“补救性媒介”(remedial media)理论,于是,他的前卫媒介理论家地位得以确立。他认为,人类媒介的演化必然是越来越人性化;后继的媒介必然是对以前媒介的补足和补救。他以极端乐观的姿态推出若干媒介理论,始终占据媒介理论的制高点。1997年,他以《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The Soft Edge:A Natural History and Future of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纵览千万年的媒介演化史,进一步巩固了他媒介理论家的地位。1998年,他以《思想无羁》穷究知识进化史,入侵哲学家的领地,拓展了媒介哲学家的视野。2009年,他以这部《新新媒介》进入最先锋的媒介理论家的行列,独占鳌头。
从媒介演化的视角看,《新新媒介》是《软利器》的续集;借此,他提出了当代媒介的“三分说”(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完成了理论上的突破,对学界作出了新的贡献。
从媒介理论的视角看,《新新媒介》从媒介哲学的高度阐述了新新媒介的性质、定义、原理和特征,它不是简单的“手册”和”指南”。
从媒介实践的视角看,《新新媒介》以作者本人丰富多彩的经验例证描绘了新新媒介在当代社会、政治、社交、娱乐、学习生活中的多彩画卷。对许多技术盲和“菜鸟”级的网民而言,这是一本非常亲切的启蒙读物。
三、新新媒介年谱
本书区分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介绍了新新媒介家族,其成员依次是Blogging、YouTube、Wikipedia、Digg、Myspace、Facebook、Twitter、Second Life、播客网等。
新新媒介的问世年代有些可以精确到月,有些则只能确定一个大致的时段。兹分列如次:
Blogging原型肇始于1993年6月,定名(blog)于1999年。
Wikipedia:2001年1月诞生。
Second Life:2003年由林登实验室创建。
Myspace:初创于2003年8月。
Podcast:诞生于2004年年初。
Facebook:滥觞于2004年2月。
Digg:创始于2004年10月。
YouTube:问世于2005年2月。
Twitter:创建于2006年3月。
四、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的区分与界定
《新新媒介》提出了当代媒介的“三分说”,已如上述,但作者并未明确界定这三种媒介,我想根据他的中文版序和正文做一番演绎,加上自己的理解,分别做一点简明的说明。
互联网诞生之前的一切媒介都是旧媒介(old media),它们是空间和时间定位不变的媒介,比如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话、电影等。书籍里的知识锁死在一个地方,不去翻检就不能获取。报刊有周期,出版之前只能苦等。电影电视有节目表,不到时候你就看不到。旧媒介的突出特征是自上而下的控制、专业人士的生产。
新媒介(new media)指互联网上的第一代媒介,滥觞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界定性特征是:一旦上传到互联网上,人们就可以使用、欣赏,并从中获益,而且是按照使用者方便的时间去使用。新媒介的例子有电子邮件、亚马逊网上书店、iTunes播放器、报刊的网络版、而不是按照媒介确定的时间表去使留言板、聊天室等。
新新媒介指互联网上的第二代媒介,滥觞于20世纪末,兴盛于21世纪,例子有Blogging、Wikipedia、Second Life、Myspace、Facebook、Podcast、Digg、YouTube、Twitter等。其界定性特征和原理是:(1)其消费者都是生产者;(2)其生产者多半是非专业人士;(3)个人能选择适合自己才能和兴趣的新新媒介去表达和出版;(4)新新媒介一般免费,付钱不是必需的;(5)新新媒介之间的关系既互相竞争,又互相促进;(6)新新媒介的服务功能胜过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7)新新媒介没有自上而下的控制;(8)新新媒介使人人成为出版人、制作人和促销人。
五、新新媒介的分类(www.xing528.com)
(1)按形态分为文字、音频、视听、图片。
(2)按新闻属性分为Digg、Wikipedia、blogging、Twitter。
(3)按社交属性分为Myspace、YouTube。
(4)按软件功能可分为一般系统与专用系统。
(5)按社会功能可分为政治媒介和娱乐媒介。
(6)按自主性和控制程度划分,各新新媒介略有不同。
六、新新媒介的排序
新新媒介可以按四种参照排序:年谱、分类、用户人数、重要性。按问世年代排列,依次为B logging、Wikipedia、Second Life、Myspace、Facebook、Podcasting、Digg、YouTube和Twitter。按分类排列,新闻类有blogging、Wikipedia、Twitter;交友类有Myspace、Facebook、Twittero按用户人数排列依次为YouTube、Facebook、Myspace、Digg、Twitter、Second Life。还可以按重要性排列,本书大体上采用了这样的顺序来安排章节。
七、新新媒介的命名
互联网成熟以后的新一代媒介如何命名?有人称其为社交媒介、银屏艺术、Web 2.0、Web 2.5或Web 3.0。莱文森逐一予以否定,坚持将其命名为新新媒介。原因何在呢?
因为千万年来的一切人类媒介都具有社会性,所以用“社交媒介”专指当代最新一代的媒介是不妥当的。
用“银屏艺术”泛指所有的“新新媒介”不太妥当,Facebook和Myspace很难被称为“艺术”,播客和纯音频的新新媒介多半是通过微型耳塞来传播的,而不是通过银屏送达我们的。用Web 2.0、Web 2.5或Web 3.0等数字来命名互联是传递新新媒介的硬件的发展。黑莓手机、ipad平板电脑、iPhone手机以及各种 出可能的补救措施。他论述的弊端有:知识产权的侵犯、信息垃圾(spam)、流言用来猎取食物、保家卫国,也可以用来杀人越货;枕头使人安眠,却又可以用来窒网新一代的媒介也不妥当,因为用数字表示代际差异固然简易,但数字不含具体的内容,难以做到严谨而准确。
仅引一小段文字显示旧媒介、新媒介与新新媒介的差异:“‘新媒介’这个名字描绘的互联网生活和工作,与传统媒介和旧媒介截然不同,比如电子邮件与纸媒邮件不同,网上阅读与读书读报不同;同理,‘新新媒介’描绘的互联网生活和工作与‘新媒介’截然不同,比如,读Wikipedia的网页和读CNN电视网的网络版就截然不同,因为Wikipedia的网页是很容易编辑的。”(第5页,指原书页码,下同)
八、新新媒介的未来
“新新媒介的软件和硬件都在飞速发展、一日千里。目前,最大的飞速发展各样的智能手机不仅能用于会话和收发短信,不仅能收发视频、照片和博客,而且用来能阅读电子书和新闻,实际上,这些硬件设备能把一切新新媒介的内容送达每个人的手掌、眼睛和耳朵。”(莱文森中文版序)
“媒介演化的下一个阶段是什么?未来的媒介不是‘后’新新媒介,也不是‘新’新新媒介,而是新新媒介的‘超级版’,也就是新新媒介的‘仿生版’。”(莱文森中文版序)
再引一段话说明新新媒介的未来:“新新媒介的出现和演化都很快,其相对重要性的变化也快……到你读本书的时候,我所论述的新新媒介的重要性可能或多或少有所变化。此外,我写书时不存在的新新媒介却有可能在扮演重要的角色了。”(第13页)
九、新新媒介是“软利器”、双刃剑,利弊皆有
一切媒介都是双刃剑,利弊同在。这是莱文森一以贯之的思想。枪械可以息杀人;言语可以表情达意、传递知识,也可以用来咒骂、争吵、诽谤;电子游戏给人以愉悦,却又可能使人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本书讴歌新新媒介对网民和用户的多功能的伟大解放作用,同时又专辟一章描绘“新新媒介的阴暗面”(第十一章),详细探讨新新媒介的潜在危险,并提(gossip)、攻击(flaming)、煽动(trolling)、欺凌(bullying)、盯梢(stalking)、恐怖活动。当然,这些弊端古已有之,并非新新媒介所独有,但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非真实性,其迷惑和引诱胜过物质世界里的吸引力,所以许多潜在的危险容易被放大,这又是不争的事实。
再从“莱文森研究书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三本书里撷取例子,说明莱文森关于媒介“双刃剑”的思想。
《手机》(2004)里有这样一段话:“试图寻找固有属性一好俱好、一坏俱坏的技术,是徒劳无益的。毕竟,枪可以猎取食物,其好处是让我们免于饥饿。无害的枕头让我们高枕无忧,可是其坏处是它又可以使人窒息而成为杀人工具。”(第201页)
《手机》用两章篇幅详述手机的弊端:第6章“社会生活中的插足者”和第7章“儿童上钩”,尤其是其中的两节“死死纠缠”和“夫妻待命”(第65—91页)。
《真实空间》(2006)第十一章”恐怖主义时代的真实空间”第一节“交流的双刃剑”(第105页)。
《莱文森精粹》(2007)里有这样一段话:“常识告诉我们,关于技术后果优劣利弊的问题就像是刀子的问题,刀子既可以用来做好事比如砍柴,又可以用来做坏事比如砍人。根据这个观点,刀子和一般的技术完全处于人的掌握之中。”(第129页)
《莱文森精粹》(2007)还专辟一章(第22章)“始终接触的危险:手机的阴暗面”,论述手机的弊端(第276—281页)。
+、麦克卢汉是超前的微博人
莱文森撰写《数字麦克卢汉》时(1999),新新媒介尚未问世,他撷取14条简短的麦克卢汉“神喻”和“天书”来阐述麦克卢汉的思想:这些语录是:“媒介即讯息”、“声觉空间”、“无形无象之人”、“地球村”、“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光透射对光照射”、“冷媒介与热媒介”、“人人都出书“、“电子冲浪”、“机器把自然变成艺术品”、“我们没有艺术,我们把一切事情都干好”、“后视镜”和“媒介定律”。
十年后撰写《新新媒介》时(2009),莱文森突然顿悟,原来麦克卢汉的警语、格言、典故、暗喻就是微博!他的简短章节就是blogging!
在麦克卢汉的《谷登堡星汉》(1962)里,每一个章节的标题之下的“题解”就是他所作的微博,例子有:“精神分裂症也许是书面文化的必然后果”和“新出现的电子相互依存性以地球村的形象重新塑造世界”。该书一共有107条这样的“微博”。
再将莱文森在《新新媒介》里的相关论述摘抄如下:
“言简意赅、格言警语的爆发是他的典型文风;自20世纪60年代起,他的重要著作常有简短到只有一两页篇幅的章节;这实际上就是网络书写(“电脑会议”)的一种形式,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博客,他的‘微博’写作在互联网和网上交流之前几十年就出现了。”(第141页)
“麦克卢汉的章节标题不仅是微博的预兆,而且预示着最佳的微博。”(第141页)
“麦克卢汉为何能预见数字时代呢?使他窥见未来的并不是那种巫师的水晶球。他不拥有跨越时间的神奇窥视镜。那是因为他的脑子以我们数字时代的方式工作,尤其以新新媒介的方式工作,他的风格就是新新媒介捕捉并投射到屏幕上和生活中的运行方式。这反过来说明,微博这种简短的书写形式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力所能及的书写方式,只不过我们的文化和教育限制或排除了这样的书写形式。麦克卢汉突破那样的期待,如今,他的风格成了短信、即时通讯、状态条报告和微博的规范。”(第142页)
何道宽
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2010年10月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