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行为实施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行为实施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分别论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种主要的政府经济行为的实施问题。财政经济行为对调节社会商品供求总量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二)金融经济行为金融经济行为,是政府为组织和管理货币资金的融通、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中货币供求总量的关系所采取的各种经济行为的总称。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行为实施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行为的实施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行为一般来说不能直接作用于各种微观经济变量,也不是主要作用于各种作为中介层次的市场运行变量,而是主要作用于各种宏观经济变量,通过宏观经济变量对市场运行变量及微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和传导作用,来最终达到国家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政府经济行为主要是通过财政、金融、产业、收入分配等杠杆和经营性调控途径来实施的。下面,分别论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种主要的政府经济行为的实施问题。

(一)财政经济行为

财政经济行为,是政府运用税收财政预算财政补贴国债等,来对一定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调节所采取的各种经济行为的总称。财政经济行为对调节社会商品供求总量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国债等财政经济行为的任何一点微小变化,都会对总需求及供求结构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对财政收入与支出量的主动调整,可以有效地保障总需求的稳定增长,实现供求总量与结构的平衡。例如,当总需求膨胀时,就需要实施紧缩性财政经济行为,在财政支出方面紧缩政府预算支出,减少财政补贴,在财政收入方面增加税收和国家债务。前者能够减少社会总需求的规模,而后者则通过对各经济主体收入水平的调整及货币供应量的调整,间接抑制总需求的规模。在总需求萎缩时,就需要实施扩张性财政经济行为,在财政支出方面增加政府预算支出和财政补贴,在财政收入方面减少税收和国家债务的数量,以刺激总需求规模的扩大。

(二)金融经济行为

金融经济行为,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为组织和管理货币资金的融通、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中货币供求总量的关系所采取的各种经济行为的总称。由于货币供求总量的状况与商品及劳务市场供求总量的状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通过金融经济行为对货币供求总量的调节,可以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发生广泛的影响和引导作用。如控制货币发行量,确定和调整各专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中央银行对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等等。当商品市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再贴现率、买进有价证券等经济行为,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由此形成扩张性金融政策;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中央银行通过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再贴现率、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等经济行为,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膨胀,从而形成紧缩性的金融政策。(www.xing528.com)

(三)产业调控方面的政府经济行为

产业调控方面的政府经济行为,是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指导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所有经济行为的总称。产业调控方面的政府经济行为,主要以国民经济中的供给状况为调控对象,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资源配置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产业组织方面的政府经济行为,主要是对不同产业及各产业内部的组织状况进行调节,从而对国民经济中的供给总量发生重大影响。产业结构方面的政府经济行为,则是按照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调整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部门内部的比例关系,从而对国民经济中供给总量的结构发生重大影响。在实施产业调控方面的政府经济行为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综合实施其他政府经济行为与非经济的调节手段。

(四)收入分配调控方面的政府经济行为

收入分配方面的政府经济行为,是以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为调控对象的。由于国民收入和分配过程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中介环节,既与社会供求总量和供求结构的形成密切相关,又与市场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的协调密切相关。因此,收入分配调控方面的政府经济行为,具有把宏观经济变量的调节与对经济主体间利益关系的调节结合起来的特点和优点。通过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来影响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总量状况与结构状况;也可以通过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并进而对社会成员的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产生调控影响。需要指出的是,收入分配调控方面的政府经济行为的实施,不可避免地要借助财政、金融、产业调控等方面政府经济行为和非经济的调节手段的作用。如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来使货币形态的社会需求与社会总供给量保持一致,采取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形式来调节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等等。

(五)经营性调控方面的政府经济行为

经营性调控方面的政府经济行为,是政府根据宏观调控目标,直接经营一定数量的企业所实施的经济行为。这些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以自身的盈利为主要目的,而是服从于计划调控意图的要求。同时,政府还开展一定限度的定货活动。经营性调控方面的政府经济行为,其实质是政府利用自身掌握的物质力量去直接对市场机制的运行状态进行干预和调节,通过调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流量,从而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变量,使其按照国民经济计划的要求发生变动,进而更迅速、更有效地实现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宏观间接调控。按照作用领域和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经营性调控方面的政府经济行为,分为生产性和流通性两种形式。前者指政府通过经营生产企业去调节市场;后者则包括政府经营商业企业去调节市场及政府通过自身的采购定货去调节市场两种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