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国内外的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近年来在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①变被动适应调节为主动自适应调节。既有的区域交通控制系统多是通过预先调查或实时自动检测,获取交通流的变化规律及实时状态,以此为基础选择或在线生成适当的控制方案,使之适应交通流的变化需求。在本质上信号控制方案是依据交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采用的是被动式的控制思想。从主动自适应的控制思想出发,是希望能够通过信号控制方案实现对网络交通流的主动控制,使交通流能够按照管理者的意愿运行,从而均衡网络的交通负荷,避免瓶颈区域的形成。
②智能控制技术广泛应用。在对区域交通信号配时参数优化中,最初的优化计算以数学解析为主,但由于交通系统本身的复杂性、非线性以及过多的人为假设等因素,影响了优化的效果。随着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神经网络、模糊控制、遗传算法、Multi-Agent系统等理论与技术在协调控制参数配时的优化计算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出了多个基于智能控制技术的交通控制模型或系统,实地的测试结果智能控制技术对交通网络协调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www.xing528.com)
③分布式系统的持续开发。分散的控制系统相对于集中的控制系统可以提高控制的可靠性,避免网络控制的集体失效。分布式控制系统不同于分层式控制系统,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每个控制单元除了可以与上一级或下一级进行信息交换外,也可以与同级控制单元进行信息交换,这种网状结构的优点在于一旦某个控制单元与上层的联系通路出现故障后,可通过邻近控制单元建立与上一层的联系通路[4]。因此这种系统仍将是未来研究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④满足特殊车辆优先通行的需求。特殊车辆包括消防、救护、警卫、公交等,其中以公交优先的信号控制优化方案最吸引研究者关注。如何允许公交具有优先权,并尽可能少地干预现有的信号方案,减少对非优先相位的负面影响,是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在目前已经成熟或正在开发的信号控制系统中都开始考虑增加公交信号优先的功能,如SCOOT、UTOPIA/SPOT、MOTION、PRODYN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