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纳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一个短命的都城,法老埃赫那吞实行宗教改革后迁都到这里,把它作为新宗教的圣地。根据界碑上的铭文所说,是神为他自己挑选该地的。
阿玛纳位于尼罗河东岸的凹地,在格贝尔·阿布·费达的丛山的北边。从地形上看,是一片新月状平原,特别像象形文字中的“地平线”一字,所以也有学者说这是埃赫那吞选择它作为新都所在地的原因。
埃赫那吞竖立了一系列的界碑划定他新都的范围,这些界碑分布在尼罗河的两岸。在西岸,最北边的界碑在图那·艾尔-格贝尔,叫作第一界碑;在东岸,最北边的界碑临近艾尔·什克·萨易德的墓地,叫作第十界碑。
阿玛纳长约10千米,东西约5千米,低于地平线5米。除了河边一条狭窄的可耕地之外,阿玛纳城完全为悬崖峭壁所环绕,只有个别地方有干河谷可以通过。但在河对面有一块20千米长的肥沃土地,它曾经是阿玛纳城的农地及王家御苑,也在埃赫那吞的14块界碑界定的范围内。阿玛纳城的总面积是290平方千米,城区为带状,沿尼罗河东岸延伸,时时为横穿过来的干河谷所截断,但总体来说是延续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分别是一个防御性建筑。
阿玛纳的中心部分集中在临近尼罗河之处。该城最重要的部分有大神庙,埃赫那吞及其家眷的住所与大神庙只有一路之隔,一座桥把二者连接起来。在埃赫那吞居所附近还有一所文献室,1887年,就在这里发现了著名的阿玛纳书信,即第十八王朝的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埃赫那吞和图坦卡蒙与当时叙利亚、巴勒斯坦、美索布达米亚、小亚细亚各国国王之间的外交书信。政府驻地的南边和北边环绕着私人住宅、作坊等。
另外,在阿玛纳城中心发现了四个神庙,整个城市中还有许多的神祠、房屋和其他建筑,此外还有作坊、警署等。(www.xing528.com)
整个阿玛纳城只有行政区和市中心部分的建筑是规则的,其他部分似乎是零零碎碎、各建各的。贵族豪宅的周围是仆人们寒酸的小屋。但总体上看城市还是有一定的规划,有三条南北大道,若干东西街道与之交错。德国发掘者称东边的大道为高级祭司街,它有50米宽,但和其他道路一样,这条街也没有铺砖石。中间的南北大道宽约40米,位于城中心,现称为国王之路,是通往王宫和神庙的。城市的格状布局在某种程度上被一些死胡同破坏了,这些胡同的尽头是杂乱的房屋。
人们把城中发现的500间房屋作为样品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划分出八种不同类型的居住地,分别属于三个不同阶层的居民。最下层居民占人口总数的50%~60%,住在四种房屋中,居住条件明显拥挤简陋。中间阶层占30%~40%,住在三种房屋中,相对而言已有一个较舒适的生活条件。上层占7%~9%,住在宽敞的房屋或官邸内,周围是一片开阔地,几米远处是作坊、马厩、谷仓,甚至还有花园,通常还有几间仆人住的小屋。
官邸中最典型的是宰相那赫特的住宅,屋子本身的面积就有270多平方米,一角还有一个凸出9米的门廊,光一层就有30个房间,它同样也是三居室的布局,北边三个房间有一个12米长的走廊,供公共使用。大厅的中心部分是私人生活区,有时用于公共活动,后面是房屋主人及其家眷居住的内室。一个中产者的住宅基本上就是这个模式的缩小版。
在阿玛纳凹地最南端附近是一个叫作玛露-阿吞的建筑群,有湖,湖心岛上有亭子,周围曾种植鲜花,甬道用彩绘装饰。在凹地的北端是北宫,这可能是国王的另一个居住地。
阿玛纳的官员在平原周围的峭壁上为自己建造了石窟墓。除了底比斯和萨卡拉,阿玛纳是最重要的墓地。埃赫那吞为自己和家人选择的墓地是距阿布·哈沙·艾尔-巴哈里干河谷入口6千米的一个峡谷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