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心和麻烦
海德格尔把人的存在看作是人的真正本质,没有了人的存在,其他一切的存在会变得毫无价值。他说,人的存在优先于万物的存在。因为后者只有依靠人的存在才能得到说明。只有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
他认为人的存在有两种基本的特征。其一是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其二人的存在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在以往的哲学中,大多主张本质先于存在,或主张本质共存于存在之中。举个例子来说,圆的本质我们可以规定为“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圆的这个本质是固定的、普遍的、必然的,而凡具体的圆,如茶杯、轮胎,皮球等等的圆则有生有灭,且越符合圆的本质则越圆,于是柏拉图会说,这个本质的圆是具体圆的模本(本质先于存在)。
海德格尔把这个提法倒转了过来,提出人的存在不同于万物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对于桌子、房子、树,我们可以说本质先于存在,或本质与存在共存。但对人却万万不可:人的存在状态的一个根本规定,就是他的存在,人的本质是人通过自的自由选择而获得的。意思是人最初来到这个世界时,就是一种存在,人自身的存在,而且这种存在是纯粹的、原始的,尚未被规定的。先有了这种存在,人才塑造自己的本质,创造自己的价值,即才给自己以各种各样的规定。用萨特的比喻:笛卡尔讲“我思故我在”,萨特则反之,“我在故我思”。
存在主义的这一个观点直接来源于尼采。尼采说,人是未定型的动物。因而人能按照自身的意愿创造自己的未来,而动物则不能:它们内制于本能,外缚于环境,动物是定型了的。因为它们世世代代只能生活在同一环境,重复同一种生活。
海德格尔所谓的人的存在的第二个特点,意思是人的存在总是单个的人具体的存在,这个有限的、短暂的生命存在对于具体的生命所有者来说是“性命攸关”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人一经卷入这个喧闹不息的大众社会,在追逐外物和舆论声浪的沉浮中,人把自己最真实的“存在”或“自我”忘得一干二净。
海德格尔对现代大众社会中的人的存在状态做了诊断:(www.xing528.com)
首先在大众社会中,人的个性消灭了。个人因无力对各类事物作出判断,然后又要判断,最方便而安全的方法是遵循“大多数”人的判断作为自己的判断,这样形成习惯,结果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判断能力丢得精光。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呢?不是忘掉了,而是本来就没有过。
其次,海德格尔说,在大众社会中,公众的意见主宰一切,而任何优秀的状态都被不声不响地压住了。其结果,使得一切不同凡响的、独立的、优秀的、确有水平的东西都被公众的不理解而造成的冷漠,或自以为理解而造成的愤怒所压制。
通常,由于我们自己的懒惰和社会压力,我们停留在这样一个日常的俗世间,在那里我们并不同我们最内在最深层、最重要的自我相接触。这个世间是海德格尔称之为“任何人”或“普通人”的领域,在那里我们是可以彼此替换的,在这个“人人的领域”里,我们并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海德格尔用“沉沦”一词来描述个人的这种存在状态。个人的沉沦与其说是由于社会压力从外部把个人拖入到沉沦去,还不如说是由于个人内部本身有一种倾向而投入到沉沦中去。因沉沦到众人中去,与众人取得一致,可以得到一种“安宁”。如果一个人独立地对生活做出判断和决定,他是要由自己承担行为后果所带来的责任的;更严重的是,倘若独立的决定与众人有区别,甚至对立,他要独立地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冷漠和谴责。所以“沉沦是对亲在(个人)的一种诱惑”。
海德格尔认为,沉沦状态有三种展开方式,那就是闲谈、好奇与两可。人的共在也就是通过闲谈、好奇和两可而建立起来。这就是说,普通人通过好奇而取得新奇的消息,通过闲谈而交换意见,并通过两可而使得各种分歧得到消除,于是他们又欢欣鼓舞地把共同意见作为自己的意见。
人们在这种充满计谋和倾轧的生存状态中所能体验到的一种主要情绪就是“烦”,海德格尔认为“烦”是人的基本的存在状态。
他认为“烦”有两种形态,即烦心和麻烦。与物打交道时产生烦心,而与人周旋心生麻烦。他说:“在麻烦中,人无论是与他人合谋,还是赞成他人,还是反对他人,烦总是寄托在此种麻烦中。”
海德格尔认为,人沉沦于其中的“烦”的世界,于是处于一种“深闭的状态”。只有当人受到了重大事件的震动,并体验到剧烈的苦闷时,这种“深闭状态”才能冲破,这时人的内在的自我,或说人的最真实的存在才开始向自己的意识显示出来。灾祸,如严重的疾病、丧亲之痛,甚至直接地面临着死亡,我们就会被深沉的悲痛和苦闷所包围,在这样的时刻,人就会意识到以往在这烦心世界中的一切追求和努力都是徒劳无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