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犹太哲学史:个人灵感与先知的存在

犹太哲学史:个人灵感与先知的存在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人能否获得灵感、成为先知,完全依赖于上帝的意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必要条件。迈蒙尼德指出该观点为众多异教徒以及部分无知的犹太教徒所拥护。迈蒙尼德认为这是传统犹太教的观点,并且明确表示他完全支持这一先知观。由此,迈蒙尼德在承认世间万物按照自然规律成长、运动的同时,又保留了上帝按照自由意志对其进行干预的可能性。

犹太哲学史:个人灵感与先知的存在

七、先知

在《迷途指津》第二篇第三十二章,迈蒙尼德列举出关于预言的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上帝选择任何他所喜悦的人,赐予他预言灵感,赋予他先知的使命。无论他是智是愚,是长是幼;只要他在某种程度上品德良好”(59)。个人能否获得灵感、成为先知,完全依赖于上帝的意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必要条件。迈蒙尼德指出该观点为众多异教徒以及部分无知的犹太教徒所拥护。(60)

第二种是哲学家的观点,即“预言是人们在完善状态之下的一种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如果一个人其智力和道德都相当完善,并且其想象力也已相当完善的人,以一定的方式(下面将要提到)训练自己,那么他就一定能够成为先知;因为预言是人的一种自然能力”(61)。这一“哲学的”观点具有自然主义的特征,它将预言看做是人的理智、道德以及想象力等自然禀赋趋向完善的结果。

迈蒙尼德列出的这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前者为超自然主义的先知观,后者则是一种自然主义的观点。在前者看来,上帝主宰着个人是否能成为先知、获得预言,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而人则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他自身的潜质以及训练无法成为获得预言的必要条件。但是哲学家们则完全将预言视做个人的一种完善状态,他的自然潜质以及后天的努力都是他成为先知的必要条件。哲学家们将上帝的角色定位为物质世界中所有自然现象的间接的、遥远的原因,他不能直接干预物质世界中的个体,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行事。因此个人成为先知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涉及上帝和先知概念的关键性问题,先知预言,究竟是神有意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而赋予某个人的使命呢,还是在遵循自然法则的情况下个人能力完善的结果?针对这一问题,迈蒙尼德给出了另外一种观点。

第三种观点——迈蒙尼德称之为“《托拉》所教导我们的观点”,是综合了上面两种先知观之后开拓出的一条中间道路,一方面,它与“哲学的”观点基本一致,承认人的理智以及道德完善是先知预言的必要条件;但同时,他又指出,它与“哲学的”先知观之间有一个重要差别。根据这一先知观,“即使一个人有预言的潜能并且充分训练自己,他也有可能无法进行预言”(62)。上帝能够干预先知的预言,他可以使一个本来已经具备成为先知条件的人无法获得预言的灵感,此时上帝就如同在其他所有的奇迹中一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迈蒙尼德认为这是传统犹太教的观点,并且明确表示他完全支持这一先知观。他在列举了一些有关上帝干预先知预言的事例后,又花费不少篇幅举例证明只有那些完善的个人才能成为先知。可见,他一方面否定“哲学的”先知观的必然性特征,另一方面又赞成其观点中的自然主义因素。由此,迈蒙尼德在承认世间万物按照自然规律成长、运动的同时,又保留了上帝按照自由意志对其进行干预的可能性。(63)

迈蒙尼德有关预言形成过程的思想受到了阿尔法拉比的影响。(64)后者曾经指出,预言是个人的完善理智与能动理智连接并获得的有关神圣事物的启示,它不同于推理、证明获得的知识,而是对超越领域的一种整体把握,从而导致个体理智的永久性转变。同时,阿尔法拉比又曾提到,预言是来自神的流溢到达想象力的结果,是想象力对理论性知识或未来知识的一种形象的再现。迈蒙尼德则试图对这二者进行融合,强调在先知预言的过程中想象力和理智起到了同样重要的作用。完善的想象力不仅是获得预言的必要条件,它本身也是先知预言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迈蒙尼德在对预言进行定义时指出,“预言在本质上是来自于神的一种流溢,它经过能动理智这一中介首先传给人的理智,然后到达他的想象力;这是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等级和最大完满性;它是想象力最充分的发挥”(65)。这一定义在几个关键问题上语焉不详,留下了众多的争议,如“流溢”究竟所指为何物,预言形成过程中上帝和能动理智各自所扮演的角色,人的理智和想象力又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面临迈蒙尼德布下的这一迷宫,后来的读者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是这些解释往往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

那么来自神而最终到达先知的“流溢”是什么呢?有人将其解释为上帝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话语和意象。(66)上帝将这些话语和意象传递给他的信使——能动理智,而能动理智又将这些信息传递给那个具备了一定理性能力和想象力的人。人的理性能够理解预言中的这些话语和意象的含义,然后通过想象力将这一预言传递给众人。按照这一观点,预言完全是上帝的产物,而先知不过是一个间接的、被动的接受者。另有一种观点与此相对,认为上帝不过是预言产生的一个间接的、遥远的原因,人从能动理智那里获得相关信息。该信息经过先知理智能力的理解作用转变成一种完善的理智,然后又流至想象力。先知通过其想象力以言语或意象的形式将预言表达出来。根据这一自然主义的观点,人是预言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更加积极的参与者,而上帝则隐退到后边。(www.xing528.com)

上述两种解释的不同体现于上帝、能动理智和人在预言形成过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以及“流溢”内容的性质。根据迈蒙尼德的定义,预言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来自上帝的神性之流经过能动理智到达人的理智;然后,该流溢又经过人的理智到达他的想象力。而在整个过程中能动理智所起的作用,则如迈蒙尼德在《迷途指津》第二篇第六章中所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独立理智也是上帝和存在物之间的中介,而且正是通过它们的中介作用,天体才处于运动状态的,而这种运动又是一切可生之物产生的原因。这也是经文中存在的一个观点,因为从《圣经》中可见,上帝除非通过天使是不行使活动的。”(67)由此可见,上述第二种解释中个人从能动理智那里获得的流溢仍然是来自上帝。上帝不仅是流溢的源头,而且为其最初运动直接提供动力。在预言形成的第一阶段上帝起到完全的决定性作用。只是到了第二阶段,人的能动性才得以发挥,他利用自己的理智和想象力对流溢进行加工。“流溢”之内容并非具体的言语或形象,而是来自上帝的一种形式或非物质性的力。

上帝的流溢充盈整个宇宙。个人理智接受流溢的过程就是他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要花费他相当长甚至是一生的时间。流溢达到人的理智后就转化为有关神的知识。获得神的知识使个人理智得到完善,其完善程度与自身获得上帝知识的多少成正比。但是同时迈蒙尼德承认,人类理智具有其局限性,无法到达超越的领域。它只能针对物质世界得出普遍的、抽象的概念,而无法获得启示或直觉知识,后者则是想象力的领域。迈蒙尼德将从能动性理智传至人类心智的神性之流所带来的知识分为三个领域:一是理论科学;二是统治;三是预测。按照他的观点,知识之流溢不仅仅是被先知所接受,还能够到达其他人群。哲学家们由于其想象力的不足而仅只用理智接受流溢,故他们得到的仅是科学或哲学知识,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君主和占卜者则与哲学家相反,由于其理智的不完善以及想象力的发达,他们仅得到统治之术或预测之术。(68)而先知不仅具有完善的理智,还具备发达的想象力。故一方面先知掌握着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他们又具备统领、管理众人以及进行预言的能力。此外还有一点同样重要,神性之流从理智流向想象力时,想象力发达的先知能够以形象的方式将理论知识表述出来以说服、教化众人,故先知又担负教育之职责。在迈蒙尼德看来,以完善的理智和想象力接受神性之流的先知比那些仅以想象力接受流溢的人更适于履行统治和预测之职。他能够根据自己掌握的有关人类幸福的真知统治众人,而且他有关现实的真知有助于他进行更加准确的预言。

在迈蒙尼德那里,预言的形成是人类理性能力和非理性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和神性流溢一起使预言的实现成为可能。迈蒙尼德先知论是调和了上帝绝对主导性和人类理智主动性之间,以及理智和想象力之间关系的结果,这也体现了他的宗教哲学试图对哲学和宗教、理性和启示进行调和与统一的特征。(69)

迈蒙尼德将除摩西之外所有先知所做的预言分为梦境和异象两类。(70)这两类预言皆与想象力的行动有关。其中异象预言发生在先知清醒之际,此时由于想象力的强烈活动,身体的各种其他感觉活动皆已停止。梦境预言分为五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是:梦境中得见寓言,梦中听到言语,梦见有人讲话,梦见天使讲话,梦中上帝讲话。而异象言语又被由低到高分为四个等级:目睹含有寓意的东西,听到话语,目睹凡人对他讲话,目睹天使对他讲话。在这两类预言之前迈蒙尼德提到了另外两种等级更低的情况,或称为亚预言,一是个人在神的引导下去做伟大而高尚的行为,一是个人在一种巨大力量的感召下说出异常言语,比如箴言或赞美诗。严格地讲,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先知。但是他们的行为或言语的确透露出确切的消息,比如约瑟在埃及王室的成就,大卫作《诗篇》,所罗门作《箴言》、《雅歌》等。

迈蒙尼德认为,《托拉》中记载的西奈山启示过程中所发生的奇迹,即众以色列人听到了神的声音,并非是为了强调其超自然的特征。此处最为关键的是人们听到了什么。他的观点是,众以色列人没有达到先知的任何一个等级,当时他们在西奈山下听到的是一种不可辨清的“声音”,他们无法理解这些“声音”的意义或内容。但是摩西听到的却是明确的言语。这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原则,即只有那些具备资质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启示。

迈蒙尼德将摩西称为“最伟大的先知”。为了将摩西与其他先知区分开来,迈蒙尼德指出其他先知的预言过程同时涉及理智和想象力,而摩西接受启示、进行预言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力的参与。在他的笔下,摩西预言具有四个特征,都与他在预言过程中脱离了想象力的干预有关:第一,摩西是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预言的,因为他无须在睡眠时将想象力从感觉形象的重担下解脱出来;第二,摩西在预言时并没有感到紧张,因为只有想象力会在面临神性之流时产生恐惧;第三,摩西可以随时进入预言的状态,因为他不像其他先知那样受想象力的影响,而想象力作为一种人体机能有时会疲乏、虚弱,甚至完全丧失,有时则发挥正常;第四,摩西预言无须任何中介,无须诉诸想象力的帮助,他的理智直接从能动理智获取知识。毫无疑问,摩西预言异于其他所有先知的预言,是各种形式的预言中最为高级的一种,他将哲学家和先知两种身份集于一身。

但这与迈蒙尼德在对预言进行分级时对想象力作用的强调出现了矛盾,而且也与《托拉》中对摩西在异象中得到启示的描述不一致。一般的解释是,迈蒙尼德对摩西预言的特殊处理,强调其优越性和独特性,是因为它关系到犹太传统中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即犹太律法——包括成文法和口传法——是直接来自上帝的神性律法。如果不做出如此区别,则意味着承认《托拉》以及其他犹太经典中含有基于想象、比喻及境遇变迁等因素,那么它们则可以随着时过境迁而变化,并非一成不变。迈蒙尼德在其先知论中将摩西预言区别于其他先知的预言,使其脱离了想象力的参与,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为犹太教特殊地位进行辩护的目的。由此看来,他论述一般先知预言时对想象力的强调,是为了强调那些获得完善的个人应该有效地与众人沟通,以便帮助整个宗教社区的教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