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哈列维对卡拉派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比较拉比派与卡拉派的优劣

哈列维对卡拉派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比较拉比派与卡拉派的优劣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哈列维通过对卡拉派信条的分析指出其问题。再次,哈列维还通过对比拉比派和卡拉派的历史与现实的实践论证了前者之优于后者。

哈列维对卡拉派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比较拉比派与卡拉派的优劣

四、对卡拉派的反驳

如果说基督教伊斯兰教是来自信仰内部的威胁的话,那么卡拉派更是来自更深入的、更根本的犹太教内部的威胁。

我们知道,卡拉派是不加分析地恪守《圣经》的极端典范,它代表了犹太人中间的这样一种倾向,即犹太教是固定的、不变的,最终只能体现在特定的律法大全中。这一派别的理论源远流长,至少可以上溯到第二圣殿时期的撒都该派。(37)而其对立的派别则获得了拉比派(Rabbanites)的称号,后者代表的是认为犹太教是一种生动的、有机的传统,本质不变,但却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成长,其具体的代表是每一时代的拉比们。(38)卡拉派和拉比派的分立和斗争在哈列维诞生前几个世纪就已经开始进行。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之后,卡拉派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不仅威胁到了拉比派的生存,甚至被认为“比耶路撒冷的陷落更大地威胁着犹太传统的生存”(39)。因此,卡拉派受到了犹太人中的有识之士——其中最著名的是萨阿底——的批判,哈列维正是沿着他的伟大的先辈们的道路继续前进的。

首先,哈列维通过对卡拉派信条的分析指出其问题。在《库萨里》一书中,他提到了卡拉派的重要特征:既然有了成文的《托拉》,我们就不需要任何口传法。(40)卡拉派的这一信条意味着对《圣经》的字面意义的绝对遵从,强调人能撇开注解,有直面《圣经》的能力。对此,哈列维明确指出:阅读和理解摩西留下的《托拉》的能力包含着许多传承(transmitting)的过程,包括元音(vowel)的传承、单音(cantilation)的传承、句读的划分和字母的读音等等。(41)没有这种口口相传的传统,人们将无法阅读这些经典。(www.xing528.com)

除了这些纯粹文字上的问题之外,对这些文字的理解更需要传统的帮助。例如《圣经》上说:“你们要以这个月为正月,为诸月之首。”(《出埃及记》12:2)(42)以色列人当然知道这个月指的是以色列人的正月,但如果仅仅局限于此的话,以色列人将无法同别人沟通,因为当时的埃及人及其他民族的纪年方式与此不同。显然,如果没有某种翻译的过程,包括更为宽泛的民族、国家、文明之间的交流的过程的话,不仅无法同其他人沟通,连犹太人本身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尤其是那些缺乏传统教育的犹太人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很清楚,与成文法不同,口传法的精神实质正是犹太人根据具体的历史、地理环境所制定的以不影响传统为前提的变通的办法。

其次,哈列维还提到了许多如果基于卡拉派的信条就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对“以眼还眼”(an eye for an eye)的理解。我们不妨设想:一个独眼的人打瞎了一个双目健全的人的一只眼睛,如果机械地理解“以眼还眼”,那么结局将是双目健全的人变成了独眼,而独眼的人变成了盲人。(43)这显然违背了该格言中蕴涵的公平的意义。因此,哈列维认为,仅从字面的意义去理解这句话只能得到背离常识的恶果。相信无须一一列举也很清楚,以牺牲健全的常识为代价的对信条的坚持显然是不可取的。

再次,哈列维还通过对比拉比派和卡拉派的历史与现实的实践论证了前者之优于后者。在历史层面上,上文已经提到过,卡拉派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第二圣殿时期的撒都该派,应该说,就历史而言,这不能算太晚近的时代(哈列维甚至认为这一时期可以作为实体性教派的形成期)。(44)但就整个的犹太民族史而言,它就不能算悠久了。所以,哈列维才信心十足地说卡拉派所依赖的传统(无论是来自Anan、便雅悯还是扫罗)早就被拉比派的圣哲们预见到了,而后者又是犹太先知们的继承人,他们有着协调一致的观点,不消说,这些都是卡拉派所不具备的。(45)在现实的层面上,哈列维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说明了拉比派要优于卡拉派。前者就像一个在出发时已经准备充分、装备齐全的旅行者,而后者则在不停地寻求保护。原因在于,前者拥有拉比们所教导的来自上帝的正确的知识,而后者却没有足够的可以信任的知识来源。(46)我们认为,在这里哈列维强调的是:卡拉派将对《圣经》的解释诉诸个人的理性并不合适。因为,一是《圣经》的秘密属于创造它的上帝和能理解它的先知们,普通人不经先知和拉比们的教导将无法理解;二是即便有人做出了某种解释,也无法保证不跟其他的解释相冲突。(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