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的善恶本性
人和人性,是拉比犹太教热衷讨论的话题。虽然《圣经》中也包含了有关善恶本性的端倪,但是,比之拉比犹太教,前者在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方面可就大为逊色了。
如果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早期犹太拉比的人论,那就是“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有拉比说:“上帝创世之时,他在第二天创造了天使,其天性是行善,绝无犯罪的能力。在后来几天里,他创造了只具有动物欲望的野兽。但是,上帝不喜欢这两个极端。他说:‘天使遵从我的意志,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反其道而行之。因此,我将造人,使之成为天使和野兽的结合,或行善,或作恶,皆可能之。’”(27)人的恶行将其地位降至野兽之下,而尊贵的向往则使之高过天使。还有圣哲说得更为具体:“人类在四个方面像上面的生灵,在四个方面像下面的生灵。与动物一样,人吃、喝、繁衍、解脱并死亡;与侍奉天使一样,人能站立、会语言、有智慧、看得见。”(28)要言之,人是介于天使和野兽之间的善恶结合体。他可以像天使一样善良和高贵,也可以像野兽一样低俗和卑贱。
拉比犹太教还从善冲动与恶冲动两个方面诠释人的本性和人之善恶品行的根源。在圣哲们看来,就每一个人的品性而言,没有纯粹的善,也没有纯粹的恶。人人皆是善恶俱在的存在物。圣哲们从《圣经》中找到了语言上的根据:“《圣经》上‘神用地上的尘土造成人形’(《创世记》2:7)这一句中的‘wajjitzer’(神创造)一词中有两个‘j’字母,这是为什么呢?神圣的上帝创造了两种冲动,一种是善的,一种是恶的。”(Ber.61a)在希伯来语中,jetzer是“冲动”,因此,两个j被认为是指“善冲动”(jetzer tov)和“恶冲动”(jetzer hara)。(29)这段话表明,人之初,既非单纯的“性本善”,也非单纯的“性本恶”。就其潜在本性而言,是善恶俱在的。而且,不论是善冲动,还是恶冲动,都来源于上帝的创造,因而属于天性。善冲动决定人的善行,恶冲动决定人的恶行。具体行为的善与恶取决于哪种冲动占据了上风。“善的冲动决定人正直,如《圣经》所说,‘我内心受伤’(《诗篇》109:22)。恶的冲动决定人邪恶,如《圣经》所说,‘恶人的罪过在他心里说:我眼中不怕神’(《诗篇》36:1)。两种冲动决定人善恶参半。”(Ber.61b)(30)虽然人在本性上善恶参半,但一个人的行为则时而表现为善,时而表现为恶,这是因为有时善冲动占上风,有时恶冲动占上风。在前者的情况下,善冲动支配人的行为,使之行善,在后者的情况下,恶冲动主导人,使之为恶。有的拉比根据善恶冲动的多寡把人分成三类:“首先是义人,善的冲动主导他们(且忏悔其罪)。其次是恶人,他们被恶冲动所主宰(且从不忏悔)。第三是中间层次的人,他们时而被这一冲动控制,时而被另一冲动驱使。(他们有时忏悔,有时做不到。)”(31)有拉比还提到,那被恶冲动所主宰以致不敬神的人,是最可怕的。“不要害怕官员和统治者,但要害怕那不畏天的人。”(32)
有的拉比在诠释《传道书》的经文时引申出这样一种观点:恶的本性比善的本性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得更早。意思是说,恶的冲动是人类与生俱有的,而善的冲动则是人到成年时才表现出来。《密德拉什》中有这么一段话:“恶的冲动比善的冲动年长13岁。孩子从母体一出生它就存在了;它与人一起长大并陪伴人的一生。它开始亵渎安息日,杀人并且堕落,但是人(体内)却无力抵御它。过了13年之后,善的冲动降生了。如果恶再亵渎安息日,善的冲动便警示他,‘废物!《圣经》上说,凡干犯这日的,必要把他治死’(《出埃及记》31:14)。如果他意欲杀人,善的冲动便警示他,‘废物!《圣经》上说,凡流人血的也必被人所流’(《创世记》9:6)。”(33)由此可以看出,善的显现是与人的理性能力和道德意识相伴随的。人到13岁以后,即犹太男孩在举行成年礼之后,理性能力基本成熟,开始具有分辨善恶的能力,于是善的冲动才发挥作用,才有能力警示和遏制邪恶欲念和行为。(www.xing528.com)
《圣经》中有这样一句:“神看着所造的一切都甚好。”(《创世记》1:31)神“所造的一切”当然既包括善的,也包括恶的。意思是说,善的东西与恶的东西在神的眼里其实都是好(善)的。善的固然是好的,恶的也不是完全恶的,因为恶也是上帝创造的,也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也是善的。就人而言,善的冲动叫人行善事,恶的冲动叫人作恶事,例如性冲动和性行为,是典型的恶的东西。但是,它们又不是完全恶的,一方面因为它们源于上帝,另一方面因为是人的存在和繁衍所必需的。《密德拉什》中的下面这段话就表明了上述意思:“有人问:‘难道邪恶冲动也甚好吗?’其回答是:‘倘若没有这种冲动,人便不会建房舍,娶妻室,生儿女,干事业了。’”(《大创世记》9:7)(34)可见,恶是有功劳的,正是因为它的缘故,人和社会才得以存在和发展。许多世纪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谈及恶时,说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个观点倒像是从犹太教的拉比那里学来的。
恶的事情之所以被看做是恶的,是从与人相关的道德意义上说的。这一点可以从个别拉比所给的定义中看出:“什么是善冲动?洁净的、可允许的、适当的即是。什么是恶冲动?那不洁、被禁止的、不道德的即是。”(Zohar,I,27b)(35)如果抛开人和事物与人的关系,仅仅从事物的存在本身看,善的和恶的都可以是“甚好”的。
恶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纯粹的恶,但毕竟区别于善。而且,在每个人那里,恶冲动的力量很强大,经常控制人的言行,而善的力量却贫乏弱小。(36)所以,就有一个遏制恶冲动的问题。那么,怎样克服恶的冲动?首先是用善冲动去征服它,使善的力量压倒恶的力量。有人甚至认为善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如神秘主义经典《佐哈》中所说的:“征服冲动者才是人。”(37)其次是依靠学习《托拉》,再就是祷告和反省。说到底,是用理性和意志的力量去克服恶的欲望。有圣哲说:“人须时常以善的冲动去抵御恶的冲动,如果人能够征服它,很好;如不能,人应潜心研习《托拉》。如果这样能使他获胜,很好;如不能,应让他诵读晚上的祷告。如果他征服了它,很好;如没有,就让他在死去之日作为反省。”(Ber.5a)还有,“上帝对以色列人说,孩子们,我创造了邪恶冲动,我也创造了《托拉》去制服它;如果你们潜心研习《托拉》,你们就不会受其所困”(Kid.30b)。“假如这一可恶的东西遇见你们,要把他拖到《圣经》研习所去。”(同上)“幸运的以色列人!在他们研习《托拉》和从事善举时,他们扼制住了邪恶冲动,而未被邪恶冲动所扼制。”(A.Z.5b)(38)“恶冲动无所畏惧,只怕《托拉》里的话。”(Zohar,v,268a)(39)克服邪恶的力量源于善的力量,而《托拉》则是善的力量源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