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犹太哲学史中神的仁爱、公正与恶

犹太哲学史中神的仁爱、公正与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神义论的根源仍然在《圣经》之中。其中的全善包含了上帝对世间万物和人的慈爱与公正。在《约伯记》中,约伯和他的三位朋友的对话把上帝的善良、公义和现实中的坏人、恶行之间的矛盾突显出来了。

犹太哲学史中神的仁爱、公正与恶

八、神的仁爱、公正与恶

神义论(Theodicy),又称神正论,为18世纪德国哲学莱布尼茨首创,指的是关于神的仁慈、恶的共存以及人的自由意志诸问题的哲学研究,旨在用理性调和神的慈爱和恶之存在之间的矛盾,使二者能够在理论上和谐共存。然而,神义论的根源仍然在《圣经》之中。

《圣经》说:上帝创造万物,看着他所造的一切都“甚好”。上帝爱人类,在大洪水后与挪亚立约,发誓不再发洪水毁灭大地和人类了(《创世记》9:11)。上帝爱以色列人,赐予其律法,使之成为“特选子民”。上帝爱义人,恨恶人。他不仅是仁慈的,还是公正的,奖善惩恶是他的品性。《诗篇》对神的慈爱描述甚多:“耶和华的眼睛看顾义人,他的耳朵垂听他们的呼求。耶和华的脸敌对做恶的人,要把他的名从世上除掉。……义人虽有许多苦难,但耶和华搭救他脱离这一切。耶和华保全他一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容折断。恶人必被恶害死,憎恨义的人,必被定罪。”(《诗篇》34:15-21)对于上帝的慈爱与公正,还说:“耶和华啊!你的慈爱上及诸天,你的信实高达云霄。你的公义好像大山,你的公正如同深渊。”(《诗篇》36:5-6)后来,神学家把上帝的最高层次的属性概括为“全知”、“全能”、“全善”。其中的全善包含了上帝对世间万物和人的慈爱与公正。(www.xing528.com)

但是,恶的存在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现实中,好人常常受苦,恶人反倒享福;好人夭寿,恶人长命。古代以色列人也和其他民族一样,很早就发现了这种现象。在《约伯记》中,一向正直、谦卑、敬神却遭家破人亡之灾的约伯发问:“恶人为什么总可以存活,活到老,而且财势强大?他们的后裔在面前坚定,他们眼见自己的子孙在他们周围立定。”(21:7-8)“就是恶人在灾难的日子得存留,在神发怒的时候得逃脱。”(21:30)。约伯自信一直虔诚地敬畏神,而且广施仁义,但是却不断遭难,而看着许多作恶多端的人却活得快乐,子孙满堂,因而对神的公正产生了质疑。但是约伯的朋友以利户坚信:“神决不至作恶,全能者断不至行不义,因为神必照着人所做的报应他,使个人按照所行的得报应。真的,神必不作恶,全能者也必不颠倒是非。”(34:10-12)“他不容恶人生存,却为困苦人主持公道。”(36:6)圣经时代的人们普遍认为,人的灾难和痛苦是因为人犯了罪,因为有罪,所以得到上帝的惩罚。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神奖善惩恶,是最终的也是最公平的裁判者。在《约伯记》中,约伯和他的三位朋友的对话把上帝的善良、公义和现实中的坏人、恶行之间的矛盾突显出来了。当然,《约伯记》的最后结局还是喜剧性的,即上帝保佑义人约伯,使他得到了加倍的子孙和财富,从而体现了善恶终将有报的神义论。

如果上帝万能和全善,为什么在他所创造和统治的世界上存在着邪恶和苦难?如果他不能阻止邪恶与苦难,他还是全能的吗?如果他能够但不去阻止邪恶和苦难,他还是全善的吗?这是后来的宗教哲学家们提出的问题。包括《约伯记》在内的希伯来《圣经》没有明确提出这样的问题,也没有提出理论上的论证和明确的答案。但是,它却暗含了这样的问题,并且为后来哲学家们讨论神义论问题提供了无尽的例证,成为神义论的思想源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