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源头
中国是丝绸发源地,丝绸是上古中华文明的首创产品,也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不论是西域的丝绸之路,还是广东、福建的海上丝绸航线,都是以丝绸作为主要出口产品之一。
新中国早期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指出:“高平最早叫泫氏县,那里有条河叫泫水,泫水河畔是我国丝绸的发祥地”。泫水的具体地点是发源于西珏山麓的泫水河。西珏山正是发鸠山的别称,因此泫水河就是今日的丹河。泫水作为缫丝的首创地,地处高平市西北山区的泫谷。
《竹书纪年》记载:“商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于桑林,雨。”《穆天子传》记载“天子四日休于濩泽,以观赏者,乃饮于桑林”,即周穆王亲临沁河流域今之阳城桑林,与民同乐,观赏当地人民的采桑养蚕农事活动。阳城紧靠高平西南,连接高平泫水流域。
《竹书纪年》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279年10月,西晋汲郡有个名叫“不准”的人,盗掘战国时期魏国国君的坟墓,出土了大量殉葬品,其中有大量的竹简。盗墓者为了盗取墓内财宝,以竹简燃烧照明。待官府闻讯,还检得未烧完的竹简几十车。后整理成书《竹书纪年》,因此其史料价值很高,所述比较可靠。
《旧志》记载“士勤诵读,女多纺织,力田服贾,邑无游民”,王纪论“居唐魏之间,亟耕桑,务俭约”,旧《沁水县志》云“民勤耕稼务蚕桑”,《山西桑树品种资源》论述“晋城、长治蚕区,相传历史上曾是我国养蚕发祥地之一。在垣曲、沁水、阳城交界处,至今还保留着原始混交桑林”,“自古以来,沁水、阳城、凤台、陵川、高平等县,当地农民就有利用梯田地埂栽桑的传统习惯。据史籍记载,北魏时代沁水县就已建立了护桑碑”。1988年5月,沁水县西部土沃乡东阳廴、台亭、南阳等地发现几株古桑,其中一株最大的荆桑,属白桑系统,为栽培类型,树龄约五百年以上,胸围3.2m,树高7.8m,树冠覆盖面积为68m,至今生长仍很健旺,春秋两季可产桑叶50—75kg。
古泽州、潞州之沁河流域,一直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蚕桑丝绸生产基地,饮誉天下。《隋书》记载:“上党之民多重农桑。栽桑、养蚕、纺织,在上党积久成习”,潞绸成为皇家贡品,《辞海》之“潞州”词条记载:“明为纺织业的中心,以产潞绸著名”。潞绸还漂洋过海,出口阿拉伯、印度、地中海东部沿海、欧非两洲等,形成连接长安横贯亚洲的丝绸之路。仅《金瓶梅》就有17处提到潞绸。(www.xing528.com)
文献记载,唐、宋年间,泽州、潞州两地丝绸织机已达35000台,称雄历代的“潞丝”与“杭缎”相媲美,潞绸始终是中国的名产,这首先因潞绸为工极细,络丝、练线、染色、抛梭、机户不以为累,色调可谓五彩缤纷,有天青、石青、沙蓝、月白、油绿、真紫、艾紫以及黑、红、黄、绿、酱等10多种花色,犹如“捐碎璧于宝山,分零玑于瑶海(乾隆《潞安府志》)”所以,“西山之机潞最工”(《蚕论》)。
晋商的形成,与山西物产与商业历史传统有着内在的关系。《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曾拜计然为师学习商业理论。计然何许人?《史记》载“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山西人。早在春秋时期,山西就已出现自由商人,汉唐时期,中国境内生产的丝绸、纸张和铜器等商品,由山西商人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域和罗马。同时,山西商人还打通了以山西为枢纽,北越长城、贯通蒙古和西伯利亚,直抵欧洲腹地的商路。明清时期,晋商更是称雄商界、汇通天下,其规模之大,经营范围之广,财力之雄厚,至今令人惊异。山西商人之富,有许多天文数字可以引证。在清代全国商业领域,人数最多、资本最厚、散布最广的是山西人;每次全国性募捐,捐出银两数目最大的是山西人;要在全国排出最富有的家庭和个人,最前面的一大串名字也是山西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财政部曾召开过一次会议,除某省一人之外,到会的各省财政厅长均为山西人,这就是山西商业历史传统的一次经典展示。
晋商的崛起,完全可以从高平找到历史的印证。
明人沈思孝在《晋录》中指出:“平阳(今临汾)、泽(今晋城)、潞(今长治)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军机处录副·太平天国》中清惠亲王绵瑜说:“伏思天下之广,不乏富庶之人,而富庶之省,莫过广东、山西为最”。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因此感叹,即使把这些话打几个折扣,山西之富也算得上在全国领先。而且至少在明代,山西之富首先在晋东南,并不在晋中。
与晋中晋商向北发展不同,晋东南的泽潞商帮主要向南、向东南开拓,包括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广等地。明万历版《泽州府志》写道:(泽州)“货有布、缣、绫、帕、苔、丝、蜡、石炭、文石、铁,尤潞绸、泽帕名闻天下”,主要为煤、铁、丝织品三大类。相邻的潞安府则“货之属有绸、绫、绢、帕、布、丝、铁、蜜、麻、靛、矾”(《潞安府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