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没有户籍的村庄首次报道,揭示重要历史遗迹

没有户籍的村庄首次报道,揭示重要历史遗迹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没有户籍的村庄首次报道米东明发现炎帝陵时,拍摄过《续修炎帝后妃像增制煖宫记》残碑,碑文记载:“炎帝神农氏陵庙,历代相传,载在祀典,其形势嵯峨,林木深阻久矣,吾邑封内之胜迹……”也就是说,早年可能根本没有这个“庄里村”。虽然同样没有庄里村名,却表明地位极为重要,每年有春秋两次祭祀大典。

没有户籍的村庄首次报道,揭示重要历史遗迹

没有户籍的村庄

首次报道米东明发现炎帝陵时,拍摄过《续修炎帝后妃像增制煖宫记》残碑,碑文记载:“炎帝神农氏陵庙,历代相传,载在祀典,其形势嵯峨,林木深阻久矣,吾邑封内之胜迹……”此碑因大部分短缺,无法了解碑刻年代,但碑刻字迹之清晰,所在炎帝陵庙之位置,都说明应该是元代初期炎帝庙迁建之后的碑刻。碑文之“形势嵯峨,林木深阻”,描绘当时的周边地貌是地形高峻,林木成片,道路不通,非人民居住道路通达之所在。“林木深阻久矣”特别说明是人迹罕至而且长久封闭,这个信息非常意外。

炎帝陵碑砌在五谷庙东厢房东墙内,这说明陵墓是坐东朝西,这个方位并非人居首选方位,作为阴宅当然没有问题,但阴宅又不该与阳宅同在一处,因此这里早年似乎不可能有乡民居住。也就是说,早年可能根本没有这个“庄里村”。

由此看来,早年这里曾经是一处人迹罕至、地形高峻的五谷山,炎帝陵庙就在林木幽深处。因此近代县志都没有记载炎帝陵的位置,以致1994年才被米东明发现。

但是,现在的庄里村却分明坐落在那里。如此庄严的帝王陵庙,乡民何以胆敢纷纷迁来居住呢?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那样的情况应该是不可能。但是,“炎帝神农氏陵庙,历代相传,载在祀典”,如此重要的国家级祭祀建筑,也应该有守护人等。记得曾寻访晋南夏县司马光陵庙,就有特别为陵庙配属的土地作为庙产,以庙产地租作为维护陵庙的费用,并有专职寺僧管理此项工作,因此司马光陵庙能够不断得到修缮、千年不衰。陕西韩城始建于宋代的司马迁祠堂,也是由于配属了二亩庙产土地,地租维持了千年祠堂经久不衰。高平炎帝陵庙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呢?(www.xing528.com)

为此,2008年8月的一天,下着毛毛雨,笔者趴在五谷庙正殿前收集回来的《重修炎帝庙名神殿禅房并补修桥梁扩大舞楼新绘已竣及细说款项来源》碑上,记录了“在(高平县治东关)下庙未创建前,县官朔望行香春秋祭祀大典,必须亲诣换马岭五谷庙炎帝陵□□□□不敢废弛”。虽然同样没有庄里村名,却表明地位极为重要,每年有春秋两次祭祀大典。因此,即使炎帝陵庙周边无人居住,也一定有守陵户看管维护。这样看来,现在的庄里村会不会就有当年的守陵户后裔?现在的周边土地所属,会不会就是陵区庙产呢?

这个猜想,或许只有当时的守陵户自己知晓。考虑至此,已是半夜时分,明知无法带着疑问入睡,就没有顾及对方感受,一个电话打了过去。果然,庄里村张文秀接电话时,声调懒洋洋的,但问题一经提出,对方的声音听着就精神了。他说,本村的历史不过400多年,以前没有居民,只有村东紧邻的汤家河村有人居住,现在仅留村名地名,早已成为遗址。至于庄里村原来是否有守陵户,或许应该有,但年代久远,历经明、清、民国等几个历史阶段,已隔十几代人,这类具体的村庄演变与人员职业变化的事一般不记入家谱,无法调查。但他爷爷是五谷庙住持却有碑刻为证,应是当年的守陵户后裔无疑。

这个电话太过及时,它几乎完全证实了这个猜想,这里原来确实是炎帝神农陵庙区域,并非民居村落,早先这里根本没有“庄里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