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法称的实验
但是这种纯感知的单一刹那,是否也像数学之点的结论,仅仅是一种假设呢?虽说它来自一外在对象所生之刺激,但是那对象既然是绝对纯粹而无属性的,它真的是一实在吗?它被假定为绝不掺杂任何一点想象的构造活动,但它本身不就是纯粹的想象活动吗?这个问题的提出倒不仅仅限于印度。佛教徒对此的回答一如他们答复对于点刹那实在性的怀疑:一个单一的刹那,如果是一绝对的个别,并非表象可再加描述的东西,那它就“不能为我们的知识所达到”[26]。也就是说,它并非经验地真实的东西。但(佛教徒认为)将真实性给予其他事物的正是这一成分。它是一切真实而一致的知识的必要条件。它是超出经验的,但也并非“空中的花”,并非形而上的。
它既不是正理派的大神那样的形而上的实体,也不是数论的自性物质、胜论的同(共相universals)和和合性(内在因)或其他宗派的灵魂观念。法称提出,可以用内省的实验来证实它的真实性。形而上之实体之所以为形而上只因它们都是完全的想象,因为其间没有些微实在性,没有它们可以依附的纯感知。“它们无论在时间、空间还是可感觉之属性上,都是不可达到的。”但这些点以及对它们的感知却直接间接地存在于每一经验实在的行动和经验认识活动中。这点我们可以由内省(即自证——译者)来间接证明[27]。法称说:“这种感觉活动与生起性的想象活动完全不同[28],它完全可以由内省加以证明。事实上,人人都知道表象是可以言说的(能与名称结合的)[29]某物。而如果我们开始盯着一块颜色,保持我们的思想不散逸至其他对象,如果这样,我们便会将自己的意识归结到一种凝固状态[30],(并因此成为仿佛是无意识的),这就会是一种纯的感觉状态[31]。之后,如果(我们从这种状况中甦醒),开始思想,那就会注意到一种感受(回忆到)我们曾有过(某种色块在面前)的表象,但我们在之前的状态中并未觉察到这点。(因为它是纯的感觉活动)而我们无法言称其名。”[32]
法称的这一实验与柏格森提出的实验有明显的相近。[33]“我将闭上眼睛,不再听,逐一停止感觉活动……所有我的认识活动停止、消失,物质世界陷入了寂静。……我甚而可以视情况做到抹掉并忘却紧接之前的过去的回忆。但我至少可以保持现刻的意识,并使它处于极度的贫乏状态,即仅仅意识到我之身体的实际状态。”这显然是法称的纯感知的片刻,是当下的刹那,即所谓“极度贫乏状态”的意识。柏格森引述它的目的在于证明所谓零无的(意识)状态是一种假观念。佛教提到它也正是为了同样的目的。[34]但这同时也证明了:存在一种最低极限的经验真实和经验的认识活动,而这正是纯粹的感觉。
莲花戒在下面一段话中提到了相同的实验。[35]“在第一刹那,[36]当一对象被认识并且以它绝对的个别性呈现时,所生的意识状态是纯感觉。[37]它不包括丝毫可以名称标志的内容。因而,在继起的瞬间,当同一对象被专注地思考时,注意力会滑向[38]与之相联系的约定的名称。接着,当对象依其名称被专注思虑时,它(持续)存在的[39]与别的(性质的)观念也就产生了。从而我们便用感觉判断将它固定下来。[40]现在,既然已经有了这些以名言标志的同一个被专注地思考的对象,(那怎么可以否认)它们仅仅是忆念性的呢?……(因为此时对象已经不只是由感官来感知,而且还受到知性的判断了)但这里所描述的相继的精神状态如何证明它是正确观察到的呢?[41](已知的)事实是:如果我们的注意力不是以这种方式集中的,那我们能认知的就只是某种无限制、无差别的纯然存在。事实上,因为一种持久的实体观念是以上面所讲的方式产生出来的,当观察者的注意力并未以这种形式集中,如果它指向另一对象,如果它完全沉溺于另一对象,那么尽管此对象就在眼前,但由于其注意力并不在他面对的事物的约定名称(之内容)上,则(此时,即)在每一(感觉认识的)第一瞬间上,仅有(相当不确定的)剥夺了所有可能属性的某种东西的感知[42]。否则的话,如果每一意识状态指的会是那(在自身中)包含了其名称所暗示的一切属性的对象,一个处于无心状态(absent-minded)(仅仅以感觉来认识的)观察者如何能够看得见纯然的不包含任何属性的事物呢?”
陈那从《阿毗达磨》中引了一段话,大意如此:“完全陷于对一块蓝色作观想的人,看到蓝色,却不知道它是蓝的。对于那对象,他仅知道其为对象,不知其是何种对象。”[43]这段话,后来的学者经常引用,它显示出陈那在说一切有部的著作中就已经发现了纯感知观念的胚胎。不过,说一切有部承认有三种构造性的思想,其中之一称作“自性分别”[44](svabhāva-vitarka)的,作为构造性思想(分别性观念)的根源,它被认为存在于每一基本的感觉或现量中。
【注释】
[26] 同上注书.,p.12.19.
[27] pratykṣam kalpānapodḥan pratyakaṣeṇaiva sidhyati,《量评释论》Ⅲ.第25页。参见Anekāntj,p.207;TS.p.374.7以下。
[28] 在外部实在之点(自相)与感知活动(现量)之间有-种共生相随性(tad-bhāva-bhāvitā)。这种相随共生有正反两种意义的:当有一实在时便有一感知活动;无感知活动则无实在。缺少此感知(现量)可以因为没有对象,或者因为对象完全的虚妄。1)前一情况下有一中介的空间(vyavadhāna)挡住视线,即对象并不在感知范围内。2)后一情况下,一个认知对象是完全虚妄的,亦即它是形而上的,时空和其他可感知属性皆不可企及者(desa-kāla-svabhāva-viprakṛṣṭa),参见TSP.,p.378,17-18。
[29] pratyakṣeṇa=sva-saṃviditena.
[30] rikalpo nāma-samŚrayaḥ.
[31] stimitena cetasā.
[32] akṣa-jā matiḥ.(www.xing528.com)
[33] indriyād gatau.
[35] 参见本书前面第93页。
[36] TSP.p.241,5以下。
[37] prathamataram.
[38] akṣāŚritam upajāyate.
[39] samaya-ābhoga.
[40] tad-vyavasāyitayā.
[41] ālakṣitaḥ.
[42] sarva-upādhi-vivikta-vastu-mātra-darŚanam.
[43] 《集量论疏》Ⅰ.4.此段常被引用(其中有几个异体词:saṃsargī,samangī,sangī)参见TSP.,11-12。法尊所译之《集量论释》(中国社科出版社版)第4页上有以下一段话:《对法》亦云,由成就眼识了知是青,非想是青。于义想是义,非于义想是法。——译者
[44] 说一切有部认为所有思想都有分别功能,称分别自性。参见《俱舍论》第一品。——译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