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逻辑中的真实性与行动目标

佛教逻辑中的真实性与行动目标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实在是能动的同一位莲花戒[11]说:“就打算追求日常生活目标的普通人[12]说来,他对每一事物[13]是有是无的追问是自然的事。不这样做才是反常的[14]。因而一个人享用的东西,无论在何时何地,直接还是间接都被他称之为真实的[15]……而我们(佛教徒)现在可以证明,这样的(所谓真实的),即某种预期行动的[16]对象的事物只是刹那的(它们只能持续一刹那)。对这一法则说来毫无例外,即:作为预期行

佛教逻辑中的真实性与行动目标

§2.实在是能动的

同一位莲花[11]说:“就打算追求日常生活目标的普通人[12]说来,他对每一事物[13]是有是无的追问是自然的事。不这样做才是反常的[14]。因而一个人享用的东西,无论在何时何地,直接还是间接都被他称之为真实的[15]……而我们(佛教徒)现在可以证明,这样的(所谓真实的),即某种预期行动的[16]对象的事物只是刹那的(它们只能持续一刹那)。对这一法则说来毫无例外,即:作为预期行动的对象的资格本身就有建立真实性的本质特征。这是与存在相连接的特征[17]。但是,事物只有借它最后一刹那才得以成为预期行动的对象,才有效能。它在前的刹那不会越过有效能的最后刹那起作用,更不必说将来的刹那不会产生在此之先的效果了。莲花戒还说[18]:“我们主张,对象只有在到达其存在的最后一刹那、也是它唯一的真实的刹那时才会产生某物,而其他诸刹那不会都是有效能的。”种子转变成幼芽是在种子的最后一刹那,而不是平静躺在粮仓中的此前的那些刹那[19]。人们可能会反驳说,这种子所有在先的刹那应该是幼芽的间接[20]原因。们这并不可能,因为这种子若不是时刻在变化,它的本性就成了持续不变的了。如果幼芽产生的一刹那源于“全体的”原因和条件(因缘[21]),那么随便哪一刹那也都如此。每一刹那都应该有使它成为存在的原因和条件的“全体”。“这一刹那(即被我们认为是真实的刹那)是一个行为(即均匀的刹那系列)结束时的那一瞬间[22]。”但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个行动又是绝不会结束的,每一刹那都追随有另一刹那。构成实在本质的是运动,而此运动的中断则是某一明显的或不相同的刹那的出现[23]。只对我们的实际需要说来,它是“明显可见的”,因为除非这一个别刹那变成新的属性,即足以给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一种新的态度,否则我们总是自然而然地忽略诸刹那的不停变化。一事物(直到我们经验地看到它变化——译者)之前的诸刹那的同一性不过是它们之间差别的被忽视[24]。这种同一性中间的中断并非诸刹那运动的中断。同一性是想象出来的,是我们无法注意其间差别的诸刹那的集合。“实在的本质在于运动”,寂护这么说[25]。无疑,实在是能动的,世界是一场电影。因果性[26],即前后相继的诸刹那的相互依赖性引起了稳定和持续的错觉。不过可以这么说,它们是没有任何实体的其存在一闪即逝的能[27]或力。它们之间没有任何间歇或者说只有微分的(无穷分割后的——译者)极小间歇。[28]

这里我们叙述了佛教这一理论的基本轮廓。下面的分析中将一一审查那些证明这一理论的论据,即佛教徒同他们的论敌都非常重视刹那存在论。对佛教说来,这种理论是其本体论的基础。

认为外部世界并无稳定性可言,存在仅仅是一系列外部变化的迁流,这种观念我们是熟悉的。它也表现在希腊哲学赫拉克利特那里,但它却是早期希腊哲学的一个插曲。它在之后的希腊思想发展中很快就给遗忘了。而我们在印度哲学中又发现了它,这一派的哲学基础可回溯到公元前6世纪。它在一系列哲学派别中经历了种种盛衰变化,最后在经历1500年的激荡之后,抛离故土而在另一个佛教的国家找到归宿。既然这种观念又重新出现在当代欧洲思想中,并部分地为现代科学证实,就更有必要对印度论证这种思想的理由,对这种思想在印度的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的观察了。

印度哲学中我们面对两种迥然不同的关于宇宙之流(flux)的理论。代表世界运动过程的或者是持续不断的流动,或者是非连续的但却非常紧密的[29]运动。后者由无限多的分离的刹那时刻前后相随而构成,各刹那之间几乎没有间歇。对于前者,现象不过是突出于一个永恒的、弥漫一切而又没有分化的物质(Pradhāna)背景上的波动或波的起伏[30]。此波动与物质是同一的。宇宙代表了一种连奏(Legato)运动[31]。对于后者,并不存在物质,只有转瞬即逝的前后相继的能[32]。但它却产生了关于稳定的现象的错觉。因而宇宙是切分间奏(staccato)的运动。数论哲学坚持前一观点,佛教[33]则主张后者。这里的情况是一般哲学史家不很熟悉的,因为两个对立的哲学的体系显然都源于相同的第一原理。

佛教提出的根据如下:

【注释】

[11] TSP.p.151.19以下。

[12] prekṣavān.

[13] arthasya(=vastu-mātrasya)astitva-anastitvena vicāraḥ.

[14] unmattaḥ syāt.

[15] yad era padārtha-jātam……tatraiva vastu-vyavasthā;这里注意padārtha(实体、对象)与vastu(事物、事情)的对照。padārthas当中,只有有效能的才是vastu。实在论者区分的svarūpa-sattā(自性有,自性存在)与-sattā-sāmānya(共相有)是佛教徒不承认的。参见SDS.p.26.

[16] arthā-kriyā-kāri-rupa.

[17] sādhyena(=Sattayā)vyāpti-siddhiḥ.

[18] TSP.p.140.19.

[19] kuŚūlādi-stho na janayati,同前注。(www.xing528.com)

[20] na mukhyataḥ,同前注,p.140.22;那种在前的刹那称作upasarpaṇa-pratyaya,参见NK.,p.126.8;135.8等。

[21] sāmagri=hetu-kāraṇa-sāmagri;一事物的因和缘的全体同该事物是不能区分的——sahakāri-sākalyam na prāpter atiricyate.Tātp.,p.80.5。

[22] AKB.Ⅱ.46-kriyā-parisamāpti-lakṣaṇa eva eṣo naḥ kṣaṇaḥ(英译本)第1卷第232页。

[23] Vijātiya-kṣaṇa-utpāda.

[24] bheda-agraha.

[25] TS.p.138.9-cala-bhāva-svarūpa=kṣaṇika;TSP.,p.117.17-cala=anitya,参见TS.137.22。

[26] TS,p.1-calaḥ pratitya-samutpādaḥ参见TSP.,p.131.12.

[27] Saṃskāra(也译作:行,有为余气,影响)。

[28] nirantara(无间相续,无空隙的片刻连续)。

[29] Sāndratara.

[30] vṛtti.

[31] pariṇāma-vada.

[32] saṃskāra-vāda=sanghāta-vāda.

[33] 这两种观点都是实在论者所驳斥的;乌德衍那含蓄简洁地表述二者(pariŚud-dhi.,p.171-172-na tāvat pratikṣaṇa-vartamānatvam saugata-mata-vad vastunaḥ svarūpot-pādaḥ,nāpi sānkhya-vad vastu-svarūpa-sthairye'pi pariṇati-bheda eva Mimā-ṃsakaiḥ svī-kriyate.必须补充说,数论是否认Samavāya(和合、结合)的可见性,而这一基本特征使其又区别于胜论,也区别于旧瑜伽派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