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逻辑:佛教哲学首阶段

佛教逻辑:佛教哲学首阶段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佛教哲学的第一阶段佛陀时代,印度激荡着各种哲学思辨以及对最终解脱的渴望。无我论[21]是佛教的别名。这是早期佛教的第二个特点。相依缘起的理论是早期佛教的第三个特点。这些是佛教第一时期,即“初转法轮”阶段的主要教义,几乎不能说它就是一种宗教。我们应该了解,当时的佛教并无太多的崇拜;僧团中都是一些没有家庭,没有财产的修行者。其中只有犊子部离佛教的根本教义较远,它承认了暧昧的半真实的自我人格。

佛教逻辑:佛教哲学首阶段

§3.佛教哲学的第一阶段

佛陀时代,印度激荡着各种哲学思辨以及对最终解脱的渴望。佛陀对人的存在进行了精细的分析,人我(Pudgala)被分解成了结构性的元素[16]。这种分析的主导思想出于伦理方面的考虑。构成人格我的存在元素首先可分为善恶(sāsrava-anāsrava),染净(sāṃkleŚa-vyāvadānika),它有助于解脱或有碍于解脱(kuŚala-akuŚ’ala)的实现。这整个理论也就称作染净之法(sāṃklesa-vyāvadāniko dharmaḥ)。人们所想象所珍视的解脱乃是一种绝对静寂的状态。从而人生即普通的生命过程被认为是一种不断的蜕变、堕落的悲惨境况[17]。清净的元素是导向静寂的特性或力量,染污的元素则促成或导致人生的纷扰。除此两种互相冲突的元素外,在每一精神生活的深层中尚有一种一般的、中性的、基本的元素[18]。但无论如何,绝对不存在一个容纳这些元素的共同容器,因此,没有自我,没有灵魂,没有人我的存在[19]。所谓人我是时时变化的成分的集合,是它们的流动[20],其间没有任何持续稳定的元素。

早期佛教的特点是否认灵魂。无我论[21]是佛教的别名。

外部世界也被分解为构成因素[22],它是自我依赖的对象,是自我的感觉材料,佛教之前的其他哲学派别将这些感觉材料看成[23]一种紧密的、实体性的、永恒的原理所呈现的变化着的现象,即物质。佛教清除了这一原理,从而这些物理元素就像心理过程一样成为变化的、短暂的(anitya)、迁流的。没有物质,没有实体(na kimcit sthāyi),只有分离的元素,其中并不包含任何实体的刹那显现的能(energy),无休止的变易(becoming),存在的刹那之流。这是早期佛教的第二个特点。

不过,在抛弃灵魂以及物质实体的原理之后,总得用什么来代替它们,才能说明何以这些无穷变化的分离元素会聚合起来,以至竟产生了稳定的物质世界及生活其中的持续自我的幻觉。取代灵魂及实体的是因果律(hetu-pratyaya-vyavasthā)——既是物理性的又是道德性的因果关系。转眼即逝的刹那之流并不是任意的偶然的[24]过程。每一元素虽然只显现刹那时间,但却是“相依生起的刹那”(pratītya-samutpanna)。依据“此有彼亦有”[25]的原则,每一元素的出现都是合乎严格因果律的。从而,道德上的因果性观念,或者说轮回观念(vipāka-hetu=karma)在一般因果联系的理论中找到了哲学基础。相依缘起的理论是早期佛教的第三个特点。

更进一步的特点则是:这些存在的元素与其说是实体性的成分,不如说是类似能(energy=saṃskāra行=saṃskṛta-dharma有为法)的东西。心理的元素[26](心法)自然是道德的及中性的力量,而物质元素(色法)被设想成仅仅似现为物质实则并非物质本身。既然这些“能”绝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凭因果律相互依持,所以又称“相依者”或合作者[27]

分析早期佛学,我们发现世界是一道由无数个别构成的急流。一方面它是我们所见、所闻、所嗅、所味、所思(rūpa-sabda-gandha-rasa-sptaṣṭavya-āyatanāni),另一方面它是伴随着感受,观念及或善或非善的意志[28]的心识[29]所构成的,没有灵魂我,没有神,也没有物质,一般说来没有持续不变的实体性的东西。

在这种相互联系的诸元素急流中,没有规定特定目标的真实人格,除了因果律外没有人格没有灵魂之我驾驭这种迁流。对每一生命的最终寂静[30]而言,目的港就是解脱;在这种绝对静止的宇宙状态中,一切元素或“相依者”都失去了能而永远平静下来。分析这些元素或者只是为了弄清它们迁流不息的条件,找出制止及减缓这种迁流的方法,以求进入涅槃的绝对寂静状态。本体论的分析是为解脱理论廓清场地,以达到道德完善和最后获救,达到圣者(ārya)的完美和佛陀的绝对,这里我们看到了佛教同除印度唯物论者之外的所有哲学派别的共同特点,也就是它们的解脱理论。比佛教更早的印度神秘主义[31]就一直在教授解脱的途径,佛陀时代的印度思想界针对这种神秘主义而分为赞同者或反对者,或者是追随婆罗门,或者追随那些瑜伽师,也就是说遵从正统教会或者那些具有强烈神秘主义色彩的大众宗派。这种神秘主义的思想主旨在于相信:通过心注一境的冥想活动[32],可以达到出神状态。冥想者因此获得不寻常的能力而成为超人,出神冥想实践成为寂静之路的最高组成部分,借助这种特殊手段,首先是消除邪见和罪恶意向,然后才能达到最高的神秘境界。至此,超人、修瑜伽者也就成为圣者[33],成为以无垢智[34]为其神圣生命的中心和关键原则的人,或者可更准确地称之为诸蕴的集合体。这也就是原始佛教的最后一个特点;阿罗汉(圣者)的理论。

按照这个理论总结出所谓“四谛”或者称阿罗汉的四个原则[35],亦即:1)人生是充满不安的挣扎,2)其根源在于罪恶的贪求,3)永恒的静寂是最终目标,4)存在一条构成生命形式的相互依赖的所有业能逐渐寂灭的道路。

这些是佛教第一时期,即“初转法轮”阶段的主要教义,几乎不能说它就是一种宗教。它最具宗教特性的方面,即关于解脱方式的学说完全是人性的。人通过道德的及理智的完善,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得解脱。我们应该了解,当时的佛教并无太多的崇拜;僧团中都是一些没有家庭,没有财产的修行者。他们每日两次聚会忏悔并持守戒行,从事禅定和哲学讨论。

阿育王以后,佛教因为不甚重要的歧见而分裂为十八部。其中只有犊子部离佛教的根本教义较远,它承认了暧昧的半真实的自我人格。

【注释】

[16] dharma(法)

[17] duḥkha(苦)=saṃsāra(轮回)。

[18] citta-mahā-bhūmikā-dharmāḥ(心大地法)。

[19] pudgalo nāsti=anātmatva=nairātmya=pudgala-Śūnyata.

[20] saṃskāra-pravāha(行相似相续)。(www.xing528.com)

[21] anātma-vāda.

[22] bāhya-āyatana=viṣaya(相对于六根的外部存在,即色声香味触法)。

[23] prabhāna=prakṛti(即自性)。

[24] adhītya-samutpāda.

[25] asmin sati idam bhavati.

[26] citta-caitta(心心所法)。

[27] saṃskāra(行)。

[28] vedanā(受)samjñā(想)saṃskāra(思、行)。

[29] citta心=manas意=vijñāna识。

[30] nirodha(灭)=nirvāṇa(涅槃)

[31] 这里指瑜伽(yoga)。

[32] dhyāna禅=samādhi 三摩地=yoga瑜伽。

[33] Ārya圣者=arhat阿罗汉=yogin修瑜伽者。

[34] prajñā amalā

[35] catvāri ārya-satyāñi四圣谛=āryasya buddhasya tattvāni(圣智所行真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