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公元六至七世纪的逻辑和认识论体系

印度公元六至七世纪的逻辑和认识论体系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何谓佛教逻辑我们所理解的佛教逻辑是指公元六世纪至七世纪产生于印度的逻辑和认识论体系。凡存在性并未由逻辑规则充分担保的实体都遭受了无情的抨击,就此而论,佛教逻辑仅仅保持了对最初的佛教观念的忠实而已。按佛教徒的观点,实在是能动的而不是静止的,而逻辑则假想了一种凝固于名言概念中的实在。佛教逻辑的最高宗旨就是要说明运动的实在与静止的思想构造的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唯有佛教徒创立的逻辑理论才是佛教逻辑。

印度公元六至七世纪的逻辑和认识论体系

§1.何谓佛教逻辑

我们所理解的佛教逻辑是指公元六世纪至七世纪产生于印度的逻辑和认识论体系。其创立者系陈那与法称两位佛学大师。属于这一体系的文献有两类:一类是鲜为人知的处于酝酿阶段的佛教逻辑著作;再就是北方诸国关于这些逻辑著作的注疏文献。首先,就其含有关于论证形式的理论[1]而言,这一体系就足以称为逻辑。在印度,也跟欧洲一样,一种关于判断本质[2],关于名言[3]推理[4]意义的理论也是从论证的理论中自然发展起来的。

不过,佛教逻辑的内容更广泛。它还包含感性知觉理论。更准确地说,这是我们知识的全部内容中关于纯粹感觉活动[5]的理论,是关于我们知识的可靠性的理论[6],关于我们的感觉与表象所认知的外部世界的真实性的理论[7],这些问题通常属于认识论。因此我们有理由称这一佛教体系为认识论逻辑的体系。该体系的出发点是感觉论。感觉论是论证外部世界存在的确信无疑的工具。该体系进而讨论了一种相似相符[8]的理论。它说明了外部世界与我们通过表象与概念对外部世界进行的描述二者之间的符合。再之后便是判断、推理和论证的理论。最后还有在公共场合进行哲学论争的辩论术。因此这个体系包括了人类的整个认识领域——从最基本的感觉活动到极为复杂的论辩术。

佛教徒自己管这一科学叫逻辑理由的理论[9]或正确认识来源的理论[10],或者就简单地称作正确认识的量度[11]。它是有关真实与谬误的理论。

按这一理论的倡导者的意思,它与作为宗教的佛学,即与作为解脱之道的学说并无特别的联系。它声称自己是人类理性的自然的普通的逻辑[12]。不过它也有权称为批判性的逻辑。凡存在性并未由逻辑规则充分担保的实体都遭受了无情的抨击,就此而论,佛教逻辑仅仅保持了对最初的佛教观念的忠实而已。从而它否认神、否认灵魂、否认永恒不朽,除了转瞬即逝的事件的迁流以及在涅槃中达到的最终永恒静寂外,它什么都不承认。按佛教徒的观点,实在是能动的而不是静止的,而逻辑则假想了一种凝固于名言概念中的实在。佛教逻辑的最高宗旨就是要说明运动的实在与静止的思想构造的关系。这同实在论者的逻辑学截然相反,正理派、胜论及弥曼差派都主张实在本身是静止的,符合我们认识中的种种概念。作为印度正统宗教的挑战者,佛教被认为是狂妄的虚无主义者,反过来他们也将自己的敌人称为“外道”[13]或“异教徒”[14]。从这种意义上说,唯有佛教徒创立的逻辑理论才是佛教逻辑。

【注释】

[1] Parārtha-anumāna(为他比量,为他人的推理)。

[2] adhyavasāya=niŚcaya=vikalpa(分别)。

[3] apoha-vāda(遮诠说)。

[4] svārtha-anumāna(为自比量,为自己推理)。

[5] nirvikalpaka-pratyakṣa(无分别现量)。(www.xing528.com)

[6] Prāmāṇya-vāda(量论)。

[7] bāhya-artha-anumeyatva-vāda.

[8] sārūpya-vāda。这里恐怕需要特别说明。原著中之英文为coordination.直译为“协调”,指内在认识形式与外在对象的符合。译者考虑到书中这一认识理论是瑜伽经量部哲学背景下的,故直截地采用“相似相符”。相似者,谓识中影像与外境相似;相符者,谓自证分对能量工具与所量对象的契合印证。——译者

[9] hetu-vidyā(因论)。

[10] pramāṇa-vidyā(量论)。

[11] samyag-jñāna-vyutpādana(正智的启示)。

[12] laukika-vidyā(世间的学问),参见《中观论释》第58、14页及拙著《涅槃》第140页。

[13] bāhya(外道)。

[14] tīrthika(异道、外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