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上的流派往往通过文学家结社、成立组织、发表文学主张和宣言、筹办杂志发表自己的著作等文学活动体现出来。
从时间上分析,浪漫主义作为文学运动在欧洲最早形成于德国。德国浪漫派在18世纪末开始形成,到了1798年浪漫派在耶拿城合办了一个文艺刊物,名字叫《雅典娜神庙》。杂志在耶拿城出版,因此文学史上称他们为耶拿浪漫派或早期浪漫派。《雅典娜神庙》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发表文学主张和作品的场所。杂志由施莱格尔兄弟领导,发行时间约三年(1798~1800)。除了施莱格尔兄弟两人之外,这一派的主要成员还有诺瓦利斯、蒂克以及哲学家谢林、施莱马赫(Schleiermacher)和费希特等人。他们对于法国大革命的态度大抵从一开始的欢欣鼓舞迅速转变到竭力反对。
在介绍耶拿浪漫派之前,还必须首先介绍一个对日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有巨大影响、在时间上又先于耶拿浪漫派的作家瓦肯洛德(Wilhelm Heinrich Wackenroder,1773~1798)。
瓦肯洛德是柏林一位司法顾问的儿子,中学时代便与蒂克交友,后来在格廷根等地读法律,却热心钻研中古文化。他曾与蒂克一起到纽伦堡欣赏中古德国大城市的美丽。瓦肯洛德对温克尔曼只看见古希腊艺术之美,而无视自己祖国的文化这一点不以为然。他说,真正的艺术不只是产生于意大利的天空下,也产生于哥特式的拱门和尖塔下(指德国)。他针对德国古典文学崇尚古代希腊罗马,强调了中古德国艺术和民间文艺的价值与优美。就此而论,瓦肯洛德是重视民间文学和面向中古德国文化的德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并对德国浪漫主义的美学见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瓦肯洛德一生短促,只活了短短的25年。他生前发表的唯一著作是有蒂克参加但以他为主撰写的小说《一个爱好艺术的僧侣的心曲倾诉》(Herzensergießungen eines kunstliebenden Klosterbruders,1796)。这部作品与其说是小说,还不如说是一部散文式的艺术评论。它写一个僧侣在修道院的孤独生活中对中古文化艺术,特别是对绘画、音乐的见解。全书采用断片式的故事、艺术史论文、书信以及对一些杰出绘画所作的颂诗等形式表达这位僧侣的艺术鉴赏和评论。作者在评论中世纪德国文化艺术时,尤其赞赏中古德国文化所表达的宗教内容,他认为艺术和宗教应该一致,艺术家和宗教信仰应该统一。瓦肯洛德的这一见解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突出宗教、宣扬宗教的内容同样有巨大影响。作者在书中栩栩如生地描写了拉斐尔、达·芬奇和丢勒的绘画杰作。瓦肯洛德认为,在这些中世纪艺术中蕴藏着人类的爱和宽容谅解精神,这种精神又是在全能的造物主感召下产生的,作者认为中世纪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宗教精神。瓦肯洛德对艺术像对宗教一样崇敬,因为他把艺术和宗教完全一致化了。他把自然和艺术看做是两种充满了奇妙力量的语言。全书最后描绘了一个音乐家的生活,艺术在这位音乐家的心灵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可是他却不能使艺术在世界上产生像在他心中所具有的崇高地位。
歌德对瓦肯洛德把艺术和宗教、艺术家和宗教信仰一致化的见解是反感的,歌德曾嘲讽地写道:“一些僧侣是艺术家,因此所有的艺术家都必须是僧侣!”
《一个爱好艺术的僧侣的心曲倾诉》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例如多种文学样式打破界限,交织在一起)对前后期浪漫主义者都有极大影响,几乎是给他们的理论和创作定了一个基调。
瓦肯洛德的其他著作还有《关于艺术的幻想》(Phantasie über die Kunst,1799),后来也由蒂克整理出版。
耶拿浪漫派的主将弗·施莱格尔(Friedrich von Schlegel,1772~1829)在创作上虽无出色的成就,但他却是一个有影响的理论家,他的文艺理论完全是在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弗·施莱格尔一开始对法国大革命也表示欢迎,但后来罗伯斯庇尔的雅各宾党专政后,他就竭力反对法国革命了。弗·施莱格尔在《雅典娜神庙》上发表了许多“断片”,这些“断片”形成为德国浪漫主义的纲领或理论基石。弗·施莱格尔认为文学的功能不在于启蒙教育,不在于描写现实。他认为现实犹如“散文”,只有幻想才是“诗”,所以文学应该写幻想而不是现实。他又认为新的文艺应该从对“无限”的渴求中产生。此外,弗·施莱格尔提倡“浪漫主义讽刺”。所谓“浪漫主义讽刺”的意思是:诗人可以自由地幻想,自由地描写对一个目的的渴望,在尽情地描写之后,诗人再痛苦地粉碎、破坏自己创造的幻想世界。这一主观幻想世界的幻灭是诗人对自己的一个嘲讽,但是诗人已经浪漫主义地描绘过自己的渴望了,所以叫“浪漫主义嘲讽”。它的目的同样在于表示对现实的不满,嘲讽自己在现实中幻想出来的浪漫主义渴望。《断片》第116条是经常为文学史家所引证的,因为这段1798年写下的话很能说明耶拿浪漫派的创作纲领、艺术特色和文学主张。他这样写道:“浪漫文艺是一种永远变化中的包罗一切的文艺(Universale Poesie)。它的职责不仅是把文艺中一切被划分开的种类联合起来,使文艺和哲学与辩证术相接触,它要把并且应该把诗和散文、独创性和批评、艺术的诗和天然的诗时而掺和,时而融化,使诗成为生动的、有社会性的,使生活和社会成为诗的……只有它是无限的,正如它是自由的一样;它的第一条法则,是诗人的为所欲为、不能忍受任何约束的法则。”
这里至少包含如下几点内容:(1)文学样式(如诗歌、小说、戏剧……)应该加以混合,(2)充分幻想,(3)艺术要诗化生活,(4)随心所欲,自由无限。
在这种文艺理论指导下的浪漫主义作家的创作也证实了这一点。在蒂克、诺瓦利斯、施莱格尔等人的文艺作品中,常常是一段散文叙述后夹杂着一段诗,接着是主人公的哲学思考,“夹叙夹议”,使小说不再只是小说,不再只是诗,也不再像哲学讲义,总之是“随心所欲”,“自由无限”……因为诗人“不能忍受任何约束的法则”。现在看来,“包罗一切的文艺”在反映社会的广阔性及表达作者的思想深度和广度方面有它的优越之处,即在于它能全方位反映社会和作者的思想。
弗·施莱格尔未完成的小说《路清德》(Lucinde)实践了他自己的理论。这是一部文艺样式的“大杂烩”,有书信、对话、长段抒情诗、编年纪事、短篇小故事、讨论……也是内容的“大杂烩”。小说的外在情节写路清德和画家尤利乌斯(Julius)的爱情故事(有研究家指出,路清德是施莱格尔后来的妻子,莫译斯·孟德尔逊的女儿的化身,而尤利乌斯则是作者自己),但主要是通过他们两个人的对话发表了作者对许多问题的见解,尤其是对爱情的见解。施莱格尔认为爱情同样应是对“无限”的追求,爱情不应该“有限”(不应该有范围,不应受约束),他反对传统婚姻,赞美男女“自由结合”的爱情欢乐,反对法律、传统见解对婚姻的限制,提倡性爱自由。这一主张虽有反对封建婚姻和虚伪婚姻的意义,但不免走得太远,其结果不是“精神解放”,而是把纵欲和放荡加以诗化。我们不妨称这是婚姻、恋爱上的“浪漫主义”。这一“自由结合”和“无限”婚姻的主张当时受到普遍的指责,作者的婚姻、道德见解被认为是有害风化、伤风败俗。此外,作者在书中崇拜懒散、无所用心。但此书受到弗·施莱玛赫很高的褒奖。在拿破仑战争后,弗·施莱格尔做了梅特涅的外交官,成为“神圣同盟”的思想家之一。弗·施莱格尔的小说今天只有供文学史家们研究的资料上的价值。必须顺便提一笔:弗·施莱格尔是德国著名的梵文学者,是德国梵文研究的奠基人。德国研究梵文的历史得归功于弗·施莱格尔的研究。此外,弗·施莱格尔还是比较语言学的开拓者。
奥·施莱格尔(August Wilhelm von Schlegel,1767~1845)是弗·施莱格尔的哥哥,耶拿浪漫派的组织者,他的妻子本来是一个医生之妻,后与他结婚,可是这位才女后来却爱上了哲学家谢林,奥·施莱格尔欣然解除婚约,但此后仍一直和她以及谢林友好交往。施莱格尔是一位学者,一位出色的翻译家。莎士比亚的30多部戏剧他译了17部。此外他还翻译了西班牙戏剧家卡尔德隆的作品,但丁、彼特拉克、塔索等人的著作。奥·施莱格尔是德国用诗体翻译莎士比亚的第一人,他的译作至今仍为人称道。关于奥·施莱格尔还必须提到他和法国作家斯塔尔夫人的关系。他曾与斯塔尔夫人一起进行过多次旅行。斯塔尔夫人因反对拿破仑而被拿破仑逐出法国。她流亡到德国后,结识了施莱格尔。他们两人思想一致,趣味相投。在奥·施莱格尔的影响下,斯塔尔夫人写了《论德意志》。这是一本完全按照奥·施莱格尔的观点从文学、哲学、宗教等方面美化封建落后的德国的小册子。后来海涅写了《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和《论浪漫派》,这两本书的创作动机就是反驳斯塔尔夫人的这本著作。海涅的《论浪漫派》至今仍是一本对德国浪漫派评价比较公允的著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书是一个诗人评论他同时代的德国浪漫派的作品,具有“当代文学批评”的性质,因此更具时代性。
施莱格尔兄弟是耶拿派的理论家,耶拿派的创作实践者是诺瓦利斯和蒂克。诺瓦利斯(Novalis,1772~1801)的作品很能体现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特色。海涅批评他的诗艺“实际上是一种疾病”,甚至还说,判断他们的作品“不是批评家的事,而是医生的事”。诺瓦利斯是中古德国积极的美化者和天主教的鼓吹者。他本名弗里得利希·冯·哈登拜尔克(Friedrich von Hardenberg),诺瓦利斯乃是他的笔名。诺瓦利斯出身贵族,有写作才能,原来学习法律,后专事采矿和地质学研究,同时还钻研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他的职业是采矿工程师,只有在写作时,他才是“诺瓦利斯”。诺瓦利斯曾与一个贵族小姐——13岁的索菲·冯·寇恩订婚,两年后,这位女子因肺病夭折,这对诺瓦利斯是很大的精神刺激。自此之后他也希望早日抵达“彼岸”世界,他要把他对爱的痛苦转变为对死的渴望,因为他认为死亡才是对现世痛苦生活的解脱,死亡才能给他带来他与索菲永恒的结合。他认为死亡是“无限”,尘世生活是“有限”,是达到死亡的过渡,认为生命是死亡的开始,死亡才是归宿,人生乃是对永远无法达到的理想的追求。
诺瓦利斯主要是诗人。诺瓦利斯认为:诗不反映人生,诗应创造人生,诗应是一切。他的代表作有散文诗集《夜的颂歌》(Hymne an die Nacht,1800),未完成的长篇小说《亨利希·冯·奥弗特丁根》(Heinrich von Ofterdingen,1802),这部小说到作者死后才出版。此外还有一篇重要的政论《基督教还是欧罗巴》(Die Christenheit oder Europa,1826),论文竭力反对自由思想,认为宗教应成为国家的基础,宗教改革前中世纪宗教的统一和基督教的欧洲应该恢复。诺瓦利斯反对新教,因为他认为新教带来了自由思想,自由思想又使世界分裂,带来动荡。诺瓦利斯说,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应帮助基督教向当今革命中的欧罗巴作斗争,他提出宗法制度的中古世界才是理想社会。诺瓦利斯的悲剧正在于把并不理想的中世纪理想化了。由于这篇文章大力歌颂基督教,要求恢复中世纪的教会权威和维护过去的秩序,因此它在神圣同盟的欧洲复辟时期成了欧洲各国警察及狱吏人人必读的小册子。
诗集《夜的颂歌》歌颂死亡、美化黑夜。作者歌颂黑夜,因为黑夜带来宁静,到了黑夜才见不到世俗的奔波,因为黑夜里才有和谐,黑夜才是真正人的时间。诺瓦利斯在他的另一部包含他各种思想的《断片》中就说过:“死亡是我们生活的浪漫化原则。”即死亡是生活最终的归宿,是“回家”,是永恒。《夜的颂歌》原是纪念他已故的爱人索菲的,表达作者对她的怀念的。他在诗集中说,夜是“无限”的象征,夜是生活的基本要素,是黑夜产生了白昼,在死亡中显示出永生。诗集的中心思想是歌颂死亡。它叫人脱离时代,脱离生活,是一部会使人思想颓废之作。
未完成的长篇《亨利希·冯·奥弗特丁根》分为上部《期待》(Die Erwartung)和下部《完成》(Die Erfüllung)两个部分,但下部《完成》他并未完成。像许多德国浪漫派作家一样,诺瓦利斯也喜欢选择诗人、艺术家作小说的主人公,喜欢以他们美化过的中古作为小说的时代背景。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叫亨利希·冯·奥弗特丁根的行吟诗人的成长过程,写了他的漫游(这也是浪漫主义作家爱写的内容)、追求和渴望。小说的时代背景是13世纪的史陶芬王朝,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是“永远变化中的”,“包罗一切”的,虽然它既有诗,又有哲学,但没有动人的情节,不免令人乏味。主人公亨利希从小生性忧郁,母亲为驱散儿子的忧郁,便和几个商人一起从故乡爱森纳赫出发旅行到奥格斯堡去找亨利希的外祖父。这次旅行打开了亨利希的视野,使他了解了经商,了解了十字军“东征”,并与商人们讨论各种问题。在奥格斯堡他结识了一个名叫克林斯奥尔(Klingsohr)的诗人,做了他的学生,并与他的女儿玛蒂尔德(Mathilde)结了婚。不久,爱人溺亡,他悲不自胜,离开了奥格斯堡。青年诗人亨利希曾做过一个梦,梦里看见了一朵蓝色花,这朵蓝色花便成了他的神秘追求和憧憬的象征,也成了现实的本质的象征。蓝色表示遥远的天际,因此,蓝色花表示极遥远的理想。这蓝色花后来也成为浪漫派永远无法追求到的一个神秘象征物,一个能使人获得内心平静的遥远的地方。小说中,诺瓦利斯把13世纪的中古德国描绘成诗一般的世界,牧歌田园式的理想世界,无冲突的世界。这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性。这部小说不仅在文学样式上实践了施莱格尔的理论,包含了一切文学样式,内容上也“包罗一切”。书中写了许多无法理解的象征,而蓝色花是最大的象征。作者还描写了许多梦幻。小说的主旨在于美化中古,歌颂宗教,宣扬神秘主义,反对启蒙哲学。作者自己说,他的这部小说目的在于反对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思想,虽然小说在形式上是模仿《威廉·迈斯特》的。迈斯特在生活和实践中最后追求到了他的理想,诺瓦利斯认为迈斯特实现世俗目标的理想根本不是理想,奥弗特丁根一直追求的“蓝色花”才是“无限的”理想。可见,歌德歌颂生活,诺瓦利斯则认为现世生活毫无意义,歌德务实际,面向生活,诺瓦利斯则追求冥想,面向过去。他的作品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人不该、不必去面向现实,而是面向自己的内心,寻求通向内心的神秘之路。
耶拿浪漫派在创作上最有成就的应推蒂克(Ludwig Tieck,1773~1853)。他与瓦肯洛德是同学。早年在柏林曾与启蒙运动成员尼可莱等交往,后与耶拿派接触,并成为耶拿派的一员主将。蒂克的创作道路漫长,晚年也写过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小说。蒂克创作甚丰,计有28卷著作,但至今多数只能作文学史家们的研究资料。蒂克写过诗歌、戏剧、小说等,但有价值的是他的童话。他的童话使他成为近代艺术童话的奠基人。此外,蒂克还是《堂吉诃德》的德译者。由于蒂克寿命较长,歌德死后,他几乎成了德国文坛的中心人物,晚辈作家如豪夫、赫勃尔、路德维希等都拿自己的作品去请他评论,以至于当时有的评论家把他推崇为比歌德还伟大的德国作家,这自然是褒奖过分了。
蒂克早年发表过长篇《威廉·洛弗尔》(William Lovell,1795~1796)。小说的主人公洛弗尔是蒂克同时代的英国人,当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关系最为发达。按蒂克的看法,资本主义的自由思想、个性解放导致了洛弗尔的杀人、精神堕落(他行凶做了强盗)和生活放荡(他诱奸了少女)……作者认为资本主义自由思想的结果导致了人的极端自私,而自由思想、个性解放又是启蒙运动的后果。
长篇小说《弗兰茨·斯泰恩巴德的漫游》(Franz Sternbalds Wanderungen,1798)是蒂克和瓦肯洛德共同构思的,由蒂克执笔,但最后并未完成。这本小说的主题和瓦肯洛德的《心曲倾诉》有共同之处。小说叙述15世纪一个富于幻想的青年画家漫游的故事。斯泰恩巴德是丢勒的学生,为了完善他的画艺,他告别丢勒,离开纽伦堡,前往尼德兰和意大利。全书描写画家一路上的见闻和他与各阶层人士的接触,还写了他学画和爱情上的经历。小说写得最好的部分是作者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蒂克把大自然写得阴森寂寞,这使人想起德国浪漫主义绘画大师卡·达·弗里德利希的风景画。小说的主旨在于介绍浪漫主义的艺术观(对“无限”的渴望)。全书在情节结构上虽模仿歌德的《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但蒂克的小说中写的漫游并不像迈斯特的漫游。迈斯特通过外在的漫游经历使内心得到发展,而斯泰恩巴德只是为漫游而漫游,漫游就是目的。小说由松散的片断、插曲构成,夹杂自然描绘、诗歌和作者的艺术见解。小说发表后,施莱格尔极为推崇,但歌德却嗤之以鼻,斥之为“空洞无物”。
童话这一形式最能表现浪漫派所钟爱的幻想和梦境。1797年蒂克出版了《民间童话》(Volksmärchen),其中既有根据古代德国的民间故事改写的童话,也有蒂克自己创作的作品。蒂克的主要成就是他的艺术童话,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他的《金发的艾克贝尔特》(Der blonde Eckbert,1797)。一般的童话往往通过超凡的神力,使主人公最后得到幸福。梯克的这篇童话却是主人公在自己制造的冥想中不能自拔,最后造成了悲剧。骑士艾克贝尔特的妻子叫蓓尔塔(Bertha),他们生活在寂静的哈尔茨山的城堡里。一天,蓓尔塔向她丈夫的好友瓦尔特(Walther)叙述她儿童时代的经历:蓓尔塔出身贫穷,当她还是一个小姑娘的时候,就逃出自己父母的家,试图在世上寻找幸福。她在一片森林里迷了路,在林中遇见了一个老太婆,这位老太婆与一只会说话的鸟和一只小狗共同生活在林中的一间小屋里。那只鸟每天生一个蛋,这个蛋不是珍珠便是钻石。蓓尔塔在林中被这位老太婆收留。几年之后,她趁老太婆不在家,竟偷偷地盗走老太婆的珍珠宝贝和那只会下蛋会说话的鸟儿逃跑了。那只会说话的鸟自从离开林中小屋后,成天唱着一首叫《林中寂寞》的歌,小鸟用这首歌表示对林中静寂生活的怀念,希望不要到尘世的喧嚣中来。这歌声折磨着蓓尔塔的心,使她后来不能忍受,最终便把小鸟勒死。之后,她遇到了艾克贝尔特,并与他结了婚。蓓尔塔在叙述故事时一直想不起老太婆家那小狗的名字,当她讲完故事的时候,她丈夫的朋友瓦尔特却说出了那小狗的名字。这使蓓尔塔十分恐惧。她不知道她生活中最秘密的事情怎么会让一个陌生人知道了。自此之后,她一直感到似乎有人在追踪她。她带着恐惧惶惶不可终日,终于生了大病。丈夫艾克贝尔特认为妻子的疾病全是瓦尔特引起的,于是便杀死了瓦尔特,以此安慰妻子,让她知道,了解她过去秘密的人已经死亡,她可以摆脱心里的重负了。可是等艾克贝尔特杀死瓦尔特回家时,蓓尔塔已经死亡。艾克贝尔特孤寂地生活在城堡里,后来他认识了一个名叫胡戈(Hugo)的青年骑士,竟发现他与已死的瓦尔特十分相像。艾克贝尔特离开了自己的城堡,在林中迷了路,他向一个农民问路,发现那农民也与瓦尔特几乎一模一样。最后他在林中竟遇到了收留过蓓尔塔的老太婆,她依然生活在当年蓓尔塔出逃的小屋里,仍然和那只已经复活了的小鸟及小狗生活在一起。老妪最终告诉艾克贝尔特,正是她变成了青年骑士胡戈,也正是她变成了瓦尔特,她还告诉艾克贝尔特,蓓尔塔不是别人,正是他儿童时代就分离的妹妹,也就是说他娶了自己的妹妹为妻。听见这一不幸的消息,艾克贝尔特即发狂而死。
这篇童话的用意不在于说明杀人者自有天报应,即恶有恶报。这篇童话的主旨在于提倡、赞美与世隔绝的“林中静寂”,认为这样的林中静寂才是幸福。蓓尔塔抛弃这样的幸福,盗走珍宝,独自到世上寻求尘世幸福,最终却为自己制造了毁灭。作者认为人在尘世里是盲目的,所以她才会与自己的哥哥结婚。童话还鼓吹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人只能听天由命。那老太婆就代表世上的神秘力量,是她在观察一切,安排一切。这篇童话因其语言优美和气氛渲染、风景描写出色,至今仍吸引读者。
蒂克的另一个较著名的作品是三幕童话剧《穿靴子的猫》(Der gestiefelte Kater,1797)。此剧最初也收录在他编的《民间童话》中。这是一出剧中之剧,戏中之戏:舞台上呈现的是台上有台,台上之台正在演一出叫做《穿靴子的猫》的戏;台上的观众一面看台上之台演戏,一面评论演出。因此,此戏可以说是最早制造“间离效果”的戏剧。《穿靴子的猫》的故事说:有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死了,他留下的遗产是一匹马、一头牛和一只猫。兄弟三人中老大要了马,二弟要了牛,小兄弟名叫高特利普(Gottlieb),只能要那只猫。那只猫很有同情心。它对高特利普说,只要给它买一双靴子穿,它一定帮他得到幸福,甚至帮他获得国王的土地。于是高特利普用了他最后的一点钱,为这只猫买了一双靴子,而这只猫最后也运用它的智慧,施展了许多诡计,使高特利普获得了邻国国王的一片土地。猫儿还叫高特利普冒充伯爵,使他不仅受到昏庸国王的恩宠,还娶了公主为妻,这只猫也成了宫中大臣。这出用非现实主义方法创作的喜剧不无现实主义因素,蒂克通过国王的形象嘲笑了当时四分五裂的众德意志小国诸侯的昏庸与愚蠢。这篇作品使蒂克获得很大的声誉。作品的形式十分特殊,当台上之台演戏时,台上的观众各自评论,但观众之间的意见有分歧,竟因此引起争执。最后连作者自己也不得不上台平息他们的争论(即所谓观众的参与使“演出”变成为“事件”)。(www.xing528.com)
浪漫主义运动衰落时,蒂克已到了晚年。晚年蒂克创作了不少中短篇历史小说,其中不乏英国历史小说家华尔特·司各特的影响。此外他还创作了几十篇中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是《生活的丰足》(Des Lebens Überfluß)。小说叙述一对自由相爱的青年男女,因门第不当,家长不容,故而生活在贫困中,但他们相依为命,感到幸福,最后家长悔恨,这对青年终于生活在男方家长的田庄里。
在文学史上,蒂克还是一个中古德语文学的发掘者。此外,他大力培植青年作家,提携后进。生前并不十分出名的克莱斯特的全集便是由蒂克整理出版的。
早期浪漫派的活动时间并不长。1805年左右,又有一批德国作家聚集在海德堡,并创办刊物《隐士报》,形成海德堡浪漫派,又称后期浪漫派。这一派的中心人物是阿尔尼姆(Ludwig Achim von Arnim,1781~1831)、布伦塔诺和评论家格勒斯。海德堡浪漫派与耶拿浪漫派的不同之处是,海德堡浪漫派作家较重视民间文学,重视整理“国故”,而耶拿浪漫派则更多地倾向于理论探索。此外,海德堡浪漫派在创作上比较丰富,作品语言也较抒情生动,并喜欢描写祖国山河,在政治思想上两派基本上是一致的。
海德堡浪漫派的主要领袖是阿尔尼姆。海涅在《论浪漫派》中提到阿尔尼姆时说:“他不是生活的诗人,而是死亡的诗人。”这是因为在阿尔尼姆的小说中,死人都会复活变成鬼,这些鬼与人一样活动,只是没有生命。阿尔尼姆一生创作十分丰富,他的中篇小说《埃及的依莎贝拉》(Isabella von Aegypten,1812)是其代表作。它的情节是这样的:圣母玛利亚带着圣婴耶稣逃亡埃及,当时住在那里的是当今吉普赛人的祖先。玛利亚求人留宿时遭到拒绝。为了要吉普赛人对祖先的冷酷无情赎罪,上帝就让后世的吉普赛人四海漂泊,浪迹天涯,不让他们有固定的住处,还让吉普赛人成为到处受人歧视的民族。后来吉普赛人常以盗马占卜为业,欧洲人可以毫无根据地诬告吉普赛人为盗贼而任意处死,对此也无人过问。依莎贝拉的父亲米歇尔(Michael)是吉普赛人的酋长,被人称为埃及公爵,便是无辜地被人吊死的。后来吉普赛人把他安葬在埃及的土地上。依莎贝拉自父亲死后十分悲伤,幽居在谢尔特河畔的破屋里。一天,年轻的公爵卡尔(Karl),即后来称帝的卡尔五世,在那儿第一次遇到了这位吉普赛女郎,大公爵的形象也深深地刻在依莎贝拉的心里。有一天,依莎贝拉从父亲被吊死的绞架下的土地里挖出了一大堆财宝,看守这份财宝的是一个叫奈波斯(Nepos)的精灵。依莎贝拉得到这笔意外的财宝后,就前往大公爵所在的根特城。不久,依莎贝拉的品德与美貌在根特城出了名,卡尔也终于如愿以偿地娶依莎贝拉为妻。可是精灵奈波斯也迷恋上了依莎贝拉,他出于嫉妒,试图破坏他们的婚姻。卡尔为了摆脱精灵的纠缠,就请一个老犹太人用黏土制造了一个美貌而又有女性吸引力的假依莎贝拉。精灵奈波斯便与这个没有灵魂的依莎贝拉热恋起来了。可是卡尔自己也分不清真假,竟也热恋上了假依莎贝拉。这样,真的依莎贝拉只得在城中浪游。这时,在她的面前出现了亡父的幽灵。亡父的幽灵对她说:她将和卡尔生一子,并将带领现在流浪在外的吉普赛人回到埃及。亡父的这段预言终于应验了。卡尔最后从黏土做的依莎贝拉怀中解脱出来。这时,卡尔已经加冕,他决定给吉普赛人以自由,流浪的吉普赛人拥戴依莎贝拉为女王。依莎贝拉遂带领她的儿子返回埃及。
这部中篇小说语言优美,渲染气氛十分成功,叙述也极为生动,海涅对这些方面颇为称赞。同时,海涅又说,这篇小说充分反映出阿尔尼姆对流浪的吉普赛人的同情心。
阿尔尼姆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功绩是他与布伦塔诺共同收集编写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Des Knaben Wunderhorn,Alte deutsche Lieder,1806~1808)。这个集子是他们两人长期从德国老百姓中采风所得,有的民歌还是从极为难得的古版书籍中搜集得到的。该民歌集大约收集了700首情歌、叙事谣曲、士兵之歌、流浪曲、离别歌、饮酒歌……从中古的16世纪一直到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的时代。这本歌集客观上继承了赫尔德搜集古代德国民歌的事业,并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包括海涅在内,整个19世纪的德国诗歌创作都受到这本民歌集的影响。许多著名音乐家如舒曼、勃拉姆斯、马勒等都曾从这一民歌集中取材谱曲。民歌集中的不少民歌至今仍是德国中小学教科书的教材,因此它们广泛流传于德国,其中著名的有《晚安,晚安》(Guten Abend,gute Nacht),《如果我是一只小鸟》(Wenn ich ein Vögelein wär'),《睡吧,小孩睡吧》(Schlaf,Kindlein schlaf),《收割者,他的名字叫死神》(Es ist ein Schnitter,der heißt Tod)等等。
这本民歌集是两人在海德堡的主街上的一幢房子里共同合编的(并且是献给歌德的),但主要是阿尔尼姆的功绩,因此在布伦塔诺的全集中并未收入这部民歌集。在私人关系上,阿尔尼姆是布伦塔诺的妹夫。阿尔尼姆的妻子蓓蒂娜·冯·阿尔尼姆(Bettina von Arnim,1785~1859)也是一个文学家。她曾与歌德频繁通信,也是海德堡浪漫派的成员。《儿童的奇异号角》受到许多人的赞美,梅林在他的《德国史》里肯定德国浪漫派的成绩时,首先提到的便是这本集子,他说浪漫派诗人打开了民间诗歌珍贵的宝库。海涅也说,他对这本民歌集总赞美不绝,它包含了德国人心灵最动人的精华,要了解德国人就要读这些民歌。
歌德对浪漫派作家的作品很少评论,他的一句名言是:“古典的是健康的,浪漫的是病态的。”这句名言对浪漫派的创作表现出反感,但歌德对这部民歌集却不无赞美之词。他说,哪里住着健康的人们,在他们家里的窗台旁,镜子下……就应该找到这本小书。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搜集民歌的目的是,通过它复兴中古民族文化,复兴古德国的民族精神,恢复宗法制度的传统感情。因此他们在编选时带有倾向性,如16世纪农民运动和宗教改革时流行过的政治性民歌他们并不收入。此外,他们在采风时也修改原文以适合他们自己的要求和艺术趣味。尽管如此,总的说来它仍然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民歌集。
海德堡浪漫派的另一重要成员是布伦塔诺(Clemens Brentano,1778~1842),他出身于市民家庭。布伦塔诺是一个很有才能的抒情诗人,他的作品的语言极富音乐性,韵脚也十分自然。他常能应朋友之邀,由朋友当场命题后即兴赋诗,只是他把他的诗才全用于宣传天主教了。在他的诗里我们常听见他为宣传天主教呼喊的声音。布伦塔诺的父亲是意大利商人,母亲是歌德青年时代便认识的女友。他的重要作品有宗教故事诗《花冠传奇》(Romanzen von Rosenkranz),描写亚当的原罪如何通过玛利亚来抵偿。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他想在天主教中寻找内心和外在的宁静。他用诗歌歌颂天主教,进而歌颂宗法制度。除写诗外,布伦塔诺还长于写艺术童话。今天,当人们提起布伦塔诺时常联想起他的两个作品:一个是他的叙事谣曲《罗累莱》(Die Lorelay,1802),另一个是他的中篇小说《勇敢的卡斯帕尔和美丽的安耐尔的故事》(Geschichte vom braven Kaspel und dem schönen Annerl,1817)。这个中篇采用的是讲故事的形式。它的情节是:一次,布伦塔诺听一个老农妇讲述她的孙子卡斯帕尔的故事。卡斯帕尔从小有过分的荣誉心。有一天他的马匹和行囊被父亲和异母兄弟所盗,责任心驱使他把他的亲属交付法庭审判。他当士兵为的是获得荣誉,而今自己是盗窃犯的家属,士兵的荣誉受到损害,这又促使他在他母亲的坟边自杀,因为他不能容忍自己是一个小偷的儿子。他在遗书中只是希望人们能体面地安葬他。卡斯帕尔在自杀之前曾经爱过一个姑娘,姑娘名叫安耐尔,她原是讲故事的老太太的教女。当卡斯帕尔在前方时,安耐尔则在公国的首都当女仆。安耐尔在首都长久没有听到卡斯帕尔的信息,最后竟屈服于一个贵族的引诱。为了逃避耻辱,她亲手杀死了她的私生子,但她在法庭面前拒不讲出引诱她的贵族的姓名。老农妇的故事只讲到这里,并说安耐尔因杀婴罪就在这一天便要被处决。听故事的诗人听了老太太的叙述后大受感动,于是对老农妇说,他愿代安耐尔前往公爵处请求赦免,可是老农妇劝阻他说:“你听着,亲爱的朋友,公正比原谅要好!”这位虔诚的老农妇只希望公爵能为两个不幸的人举行体面的安葬仪式。可是诗人不听她的劝阻,仍前去公爵处请求减刑。公爵听到详情后,立即派一名伯爵军官前往刑场赦免两人死刑,可是伯爵到得迟了一步,安耐尔已被处决。伯爵在刑场上认出,安耐尔就是他过去引诱过的姑娘,内心的责备又促使伯爵服毒自尽。在安耐尔和卡斯帕尔庄严的葬仪上,老祖母的夙愿得到了满足,于是她安详地倒在诗人的怀中死去。坟墓上装饰着各种花朵——象征着真正的荣誉心和虚假的荣誉心,象征着正义、宽容和谅解。这篇小说歌颂顺从,农民中的落后意识如忍受、奴性(代表人物是安耐尔)被作者描写成美德,小说提倡抛弃尘世生活与欢乐。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写了三种荣誉心:个人的荣誉心(卡斯帕尔)、社会的荣誉心(杀死自己儿子的安耐尔)和宗教的荣誉心(讲故事的老农妇)。小说的中心便是这位老农妇,因为作者认为她的荣誉心最正确,即认为真正的荣誉只能属于上帝,又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活在人间,而是去“彼岸”,所以老农妇才要求这对恋人有最好的葬仪。小说还充满神秘与宿命的气氛。如美丽的安耐尔还是一个小孩子时,曾跟随老祖母去刽子手那里买药,据说去刽子手那里买药是当时德国人的习俗。在刽子手那里,当安耐尔接近一口柜子时,只听见柜子里有东西在乱动。安耐尔吓得在柜子前面喊道:“一只老鼠!一只老鼠!”可是刽子手比安耐尔更害怕,他对老农妇说:“老奶奶,这个柜子里挂着我行刑用的剑。每当一个迟早要被它砍去脑袋的人接近它时,它就会自行跳动。我的剑正馋着这孩子的血呢。请允许我用这把剑在孩子的脖子上划个小口。我的剑沾了这一小滴血后就满足了,再也不会有进一步的要求。”可是老农妇不听,最后安耐尔果真被这柄剑处死。
1802年,布伦塔诺根据民间传说写了一首叙事诗《罗累莱》。它叙述莱茵河岸边某悬崖上一个美丽女妖的传说。传说中的美丽女妖当太阳下山时,以其美丽的长发和迷人的歌声吸引莱茵河归舟上渔夫的注意力,使渔夫为其美丽和迷人的歌声所诱,被附近的急流旋涡吞没。自从布伦塔诺写了这首叙事谣曲后,书写这一动人传说成诗的不下几打,但其中以海涅写的《罗累莱》最使人倾倒。
海德堡浪漫派除了上述两人外,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格勒斯(Joseph Görres,1776~1848)。格勒斯出身于手工业工人家庭,他的主要成就是收集中古民间故事及古代神话故事,他的收集目的也在于表示对中古的向往之情。
格勒斯的代表作有《德国民间故事书》(Die deutschen Volksbücher,1807)和两卷本的《古代神话故事集》(Mythengeschichten der alten Welt,1810)。它们表明格勒斯是出色的散文大师。
在组织上接近海德堡浪漫派,但在世界观上并不一致的还有格林兄弟,即雅科布·格林(Jakob Grimm,1785~1863)和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1786~1859)。这两兄弟在德国语言史上和文学史上都有不朽的功绩。格林兄弟曾在格廷根大学任教授,格廷根属于汉诺威公国。1837年公国国王违背了颁布汉诺威宪法的诺言,兄弟两人曾激烈抗议,抗议的结果是国王免除了他们两人的教职,同时免除教授职务的共有七人。因此他们被称为“格廷根七君子”。由此可见格林兄弟在政治上比较正直,在思想上接近于自由派,但他们是学者,不是政治家。格林兄弟是日耳曼学这一学科的奠基人,他们整理德语语法,编写德语语言史,出版大部的《德语字典》,这几部重要著作使他们成了德语语言研究的开创人。此外,他们搜集德国中古以来的德国民间童话和传说,使这些宝贵的民间财富能流传至今。不少格林童话在欧洲甚至世界各国妇孺皆知,他们的童话甚至收入教科书,有的作家还根据他们的童话写成叙事长诗,改编成歌剧和芭蕾舞剧等等。
先简叙格林兄弟在德语语言研究方面的著作。雅科布·格林在这方面的成就比威廉·格林大,《德语语法》(Deutsche Grammatik)是雅科布一个人的著作。《德语语法》主要是一本历史语法,它研究语法的演变,探讨词源和语音规律。雅科布·格林在这本著作中确定了换音(Ablaut)与变音(Umlaut)的区别,以及强变化与弱变化的区别。这本书最大的学术价值在于阐明和发现印欧语系中的辅音转移规律。语言史上德语的演变经过拉丁文→哥特文→高地德语这几个阶段,这中间又经过两次辅音转移,比如拉丁文中的辅音t(tres)转变为哥特文的th(threis)这是第一次辅音转移,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3世纪。哥特文的th又转变为高地德语的辅音d(drei),这是第二次辅音转移,大约在6~7世纪。哥特文现在已经转变为别种语言。英语还停留在第一次辅音转移上,德语则进入第二次辅音转移,德国一部分地区的方言也停留在第一次辅音转移上。这本语法著作并未写完,关于复合句、介词、语序等均未论及。《德语语法》在出版时就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如最重要的语言研究家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在1824年6月28日致函格林说,在有关语言研究的著作中,这本语法书在表达的优美和论述的真实性上都非常吸引人。我们可以说,格林的《德语语法》是日耳曼学的奠基性作品。
格林兄弟在语言上的共同著作是《德语词典》(Deutsches Wörterbuch),1854年它的第一卷出版。这项工作开始于1838年,当时格林兄弟被国王解除了教授职务,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因此出版商建议他们编纂一本大型德语词典,选例则采自马丁·路德直至歌德的著作。但是格林深入工作后,便发觉词典工作犹如汪洋大海,一年以后便深感这一工作的沉重。1839年,雅科布·格林在致别人的信中几乎后悔自己做了这件困难工作。在他们为这本词典花费了20年的心血后,1858年雅科布·格林在致友人信中仍后悔不已,说早知工作如此复杂困难是不愿开始做的,又说如果这20年从事别的研究早就结下果实了。这本词典雅科布·格林编了A,B,C,E四个字母,F则做到Frucht,威廉·格林只编了一个字母D,他们去世后,后人根据他们的体例继续编纂,一直到1961年才由当时的民主德国全部续编完成,前后计历时一百多年。《德语词典》对每个词都有考证,但是它没有释义,词目下先写这个词的演变过程,证明该词从拉丁文以来的词源变化,并列举该词的词义变化,最后大量列举该词从路德以来直至歌德时代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在当时没有电脑的时代,这样的编纂之困难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这样的体例使每个词的篇幅都很庞大。从语言史角度来看,这是一本极有价值的科学著作,但若从释义、用法、搭配关系等实用角度来看,这本词典显然不是一部大众化的辞书。由于19世纪科技不发达,编写过程中的困难非常之大。早在1839年(工作了两年后)格林就组织了30个助手参加。雅科布·格林为这本词典工作了25年。1961年全书完成时,计32卷,格林兄弟的《德语词典》无疑也是日耳曼学奠基性的著作。
格林兄弟整理、搜集中古以来的德国民间传说与童话的成果是《德国传说》(Deutsche Sagen)和《儿童与家庭童话集》(Kinder- und Hausmärchen),尤其是后者奠定了格林兄弟在文学史上的文学地位。这本童话集是路德的《圣经》译本之外德国印刷量最大的德语作品。格林自己说过,他们搜集的童话尽量忠于民间口头的流传,力图不加歪曲地予以记录。在这一点上他们的做法与蒂克、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是很不一样的。
格林兄弟在《格林童话集》的前言中指出了自己搜集民间童话的一些原则,主要是强调内容和语言上的忠实。尽管如此,他们在整理加工上的功绩仍是不可磨灭的。
格林童话歌颂正义、善良、勤劳、勇敢、诚实等优秀品质,有这种品德的人在童话中往往有好报应并得到美满的结局。格林童话常歌颂手工业工人,如裁缝的智慧和机智,也反映当时劳动人民的困苦。当然,他们的童话里也不可避免地夹杂着糟粕,如宣扬宗教观念、因果报应、等级观念(比如得到好报应的人最后常常成为富翁,或成了皇帝、王子,女的则成了皇后等等)。著名的格林童话有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白雪公主》(Schneeweißchen)、《睡美人》(Dornröschen)、《灰姑娘》(Aschenputtel)、《小红帽》(Rotkäpchen)等。
童话《年轻的巨人》(Der junge Riese)写的是一个农民。他身强力壮,有一天他到村长家做工,和主人约定不收工资,只要求年终时打主人三拳头,主人很开心。可是到年终时,村长夫妇想尽一切办法逃避这三拳头,或推延挨打的时间,或设法陷害这位农民。最后小工对这对吝啬夫妇说,他做了一年的工,要取报酬了。村长听了他的话魂不附体,被小工一拳打得无影无踪了。小工又对村长太太说,那两拳应由你代偿,小工也一拳把她打到半空。这篇童话歌颂劳动者的正直,讽刺富有者的可笑。在这篇童话中劳动者已经不是听天由命任凭富人欺压的顺民。《荷勒太太》(Frau Holle)这篇童话在德国十分有名,而在我国并不出名。它写一个寡妇有两个女儿,一个漂亮勤劳,一个丑陋懒惰。后者是这位寡妇亲生的,所以她十分喜欢,前者不是她亲生的,所以常被虐待。一天,那个漂亮勤劳的女儿不当心把纺线用的梭子落入井中,后母非常生气,一定要她从井中取出。姑娘没法,只得跳入井中,不料到了井底,竟是一个神奇世界。她在那儿遇到了一个老太婆。那老妪长得十分难看,自称荷勒太太。姑娘便在荷勒太太家工作,她工作得十分勤劳,日子一长便想家了。荷勒太太不便挽留,便让她回去。在走出大门时,她为了感谢姑娘的劳动,下了一阵金雨,于是姑娘满载金子回到家里。她向后母讲述了自己的井底经历,后母十分羡慕,也叫自己女儿跳入井底取梭子。这个姑娘同样进入仙境,遇到了荷勒太太,也在她家做工。但是这个懒姑娘做了三日工就想回家了,而且一天比一天懒。荷勒太太也不挽留她。出大门时,懒姑娘满心希望下一阵金雨,雨是下了,不过不是金雨,而是柏油雨。她一身漆黑,揩也揩不掉。回到家里,连家里的小母鸡也嘲笑她。这篇童话歌颂的是劳动和善良。
格林童话语言简易优美,是初学德语者很好的读物。在格林童话里也同样有很多幻想和奇异的虚构。人们往往让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在幻想中实现,在童话中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