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文学史:世纪之交的其他进步作家

德国文学史:世纪之交的其他进步作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福尔斯特描写了英国伯明翰工人、手工业者的可怜住所,但尽管如此,他认为英国的情况还是比德国远为进步。福尔斯特在世时,德国尚不存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因此他积极参与的美因茨共和国不过是德国历史上的一个小插曲。索伊默是18世纪末德国最优秀的进步作家之一。索伊默的作品,特别是他的两部游记,在当时具有极大的进步性,可以说与一部分美化封建制度的作家的作品针锋相对。

德国文学史:世纪之交的其他进步作家

福尔斯特(Georg Forster,1754~1794)过去一向不受德国文学史家重视,甚至在文学史上根本不提,但他却是一位有激进思想的民主作家

福尔斯特出身于学者之家,父亲是个自然科学家,也做过牧师。福尔斯特没有上过大学,但学识渊博,他的知识多是向父亲学来或自学得来的,他的父亲亲自教授他哲学语言和自然科学。福尔斯特早年和晚年都曾游历过许多国家。11岁时,他随父亲到过俄国,后居住于英国。17岁至20岁时在英国参加了航海考察的环球旅行,晚年(1790)又周游欧洲诸国,因此福尔斯特的主要文学著作是游记、报告文学、信札等。此外他还写过一些反对康德哲学的论文和其他科学论文,并且是印度诗人迦梨陀娑所著《沙恭达罗》的德译者。

福尔斯特自始至终拥护法国1789年的革命。当普奥联军武装干涉法国革命而被法国打败,法军越过国境进抵莱茵左岸消灭当地的诸侯小国时,福尔斯特表示热烈的拥护。1792年法军占领的美因茨组成共和国,建立了共和政府,他被选为莱茵德意志国民会议副议长,他的这一行动曾受到席勒的非议。1793年福尔斯特前往巴黎,谈判莱茵区与法兰西共和国合并的问题,美因茨后被普军攻克,福尔斯特只好以政治流亡者身份留居巴黎,次年在那里因病逝世。

福尔斯特的主要游记著作有《1772~1775年的环球旅行》(Reise um die Welt 1772~1775)和《莱茵河下游风光》(Ansichten vom Niederrhein,1791)。《环球旅行》记述他与父亲参加英国探险家库克的航海旅行。此书一出版,立即使福尔斯特名扬全德,并受到知识界的好评,施莱格尔、洪堡、维兰德都对这本游记表示过欢迎。这部游记一方面描写旅途的见闻和各地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也描写了比利时、葡萄牙、荷兰等国殖民主义者对于落后地区的剥削,描写了当地人民的穷困生活,如非洲好望角的奴隶劳动等。《莱茵河下游风光》是德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报告文学作品之一。作品记述了他在1790年游历比利时、荷兰、英国、法国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印象与感想。福尔斯特对人民的生活情况深感兴趣,他在书中深入地描写了亚琛地方的行会制度,荷、比等国的手工工场以及英国的工业发展状况,描绘了一幅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图画。福尔斯特早年生活在英国,并在那里受教育,习惯于资本主义繁荣的英国的自由的政治生活,加上他多次游历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些都有助于福尔斯特反封建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福尔斯特博闻多见,有丰富的游历经验,这就使他在判断当时的重大政治事件时,有能力打破狭隘的德国的国家界限,而这一界限甚至是许多德国杰出的启蒙主义者都未能超越的。

福尔斯特完全明白当时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意义,他也同情工人群众的处境。福尔斯特描写了英国伯明翰工人、手工业者的可怜住所,但尽管如此,他认为英国的情况还是比德国远为进步。在书中,福尔斯特还尖锐地反对天主教的等级制度以及种种宗教迷信。这两本游记显示了福尔斯特的民主主义和共和主义思想,显示了他多方面的艺术爱好与见解。

福尔斯特的游记不只收集了有关德国西部实际情况的资料,甚至也收集了西欧诸国实际情况的资料。两部游记都应归入18世纪德国散文著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列。

福尔斯特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从巴黎寄给家里的信中表明了他对革命力量的无限信心。当他卧病不起时,他还说革命犹如飓风,无人能抵挡得住。

福尔斯特的巴黎书简是德国革命文学的珍宝,他的革命思想超过了德国的许多同时代人。福尔斯特在世时,德国尚不存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因此他积极参与的美因茨共和国不过是德国历史上的一个小插曲。过去文学史家对他的抹杀恰恰证明了他的价值。

索伊默(Johann Gottfried Seume,1763~1810)是18世纪末德国最优秀的进步作家之一。他出身于农民家庭,1781年被封建主卖给英国人当炮灰去美洲进行殖民战争,1783年返回祖国后又被迫在普鲁士军队里服役。1787年他获准脱离军队,随后在莱比锡工作并进修法律和语言文学,四年学成后便开始文学创作。索伊默游历过欧洲许多国家,如意大利、波兰、俄国、芬兰、瑞典、丹麦等。他的漫游使他有机会接触欧洲人民并了解他们的生活。索伊默站在反封建立场上同情农民,反对异族统治,他始终热烈欢呼法国大革命,这一切都记录和反映在他的游记中。

索伊默的主要著作有他的自传《我的一生》(Mein Leben),游记《漫步去锡腊库扎》(Spaziergang nach Syrakus),《我的1805年之夏》(Mein Sommer 1805),此外他还写有诗集。《我的一生》揭露了德国诸侯把人民当牲口一样卖给外国当炮灰的事实,描写了他被卖给英国后去美洲时船上的遭遇。他的两部游记鲜明地体现出了他的政治思想。《漫步去锡腊库扎》记叙了他徒步去意大利的旅行。在书中他写了当时意大利统治者和教会对人民的剥削,写了人民的无比贫困,街上到处是乞丐,还常常看到饿死者的尸体横陈街头。当索伊默从意大利回来的途中路经巴黎时,正值拿破仑称帝,也正是拿破仑所进行的战争开始转变为掠夺战争的时候,他认为拿破仑的统治将断送革命。游记《我的1805年之夏》描写了他在1805年的欧洲之行,他站在民主主义立场上谈到俄国也像德国一样,人民要获得自由的根本保证在于废除农奴制,在于扫清封建制度这一障碍

索伊默的作品,特别是他的两部游记,在当时具有极大的进步性,可以说与一部分美化封建制度的作家的作品针锋相对。他的作品中闪耀着光辉的反封建思想,使他成为1815年神圣同盟后德国民主文学的先驱。

让·保尔(Jean Paul,1763~1825)本名约翰·保尔·弗里德利希·里希特尔(Johann Paul Friedrich Richter),因钦佩卢梭,故把约翰改为让。让·保尔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早年丧父,从小生活艰苦。他曾在莱比锡攻读神学,后因债务辍学。从1784年开始,他在德国的许多城市从事教书和写作以维持生活。在魏玛逗留期间,他与赫尔德十分亲密,几乎朝夕相处,但歌德与席勒对他都不表好感,对他的才能也没有足够客观的评价。让·保尔最后定居拜罗伊特,并在那里逝世。

让·保尔的创作活动,开始于18世纪的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他的许多重要著作也都写于90年代。让·保尔主要是长篇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黑斯佩罗斯》(Hesperus,1795),《齐本克思》(Siebenkäs,1797),《昆图斯·菲克斯莱因的生平》(Quintus Fixlein,1796),《马利亚·武茨》(Maria Wuz,1790)和《少不更事的年岁》(Flegeljahre,1805)等等。

让·保尔是他在世时最受欢迎的作家,当时有教养的人读他的著作远远胜过读歌德和席勒。但是到了19世纪他很快就被人遗忘了,直到20世纪,象征主义诗人斯蒂芬·格奥尔格才重新发掘了他。让·保尔是一个幽默大师,他的小说常常旁生枝节,要根据他的小说的情节来分析他的作品常常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尽管如此,他的小说在当时却十分受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语言优美。文学史家都认为他在德国语言上的贡献可与荷尔德林、歌德等相比。让·保尔由于他的小说的艺术风格,被马克思称为文学药剂师。马克思对让·保尔的这一评语是十分中肯的,因为他的作品无论内容或形式都像药物一样混合在一起。在内容上,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混合着感伤和讽刺;在形式上,除了主要情节之外,常有许多节外生枝中断了原来的中心;在思想意识上,他一方面站在民主主义立场上批判现实,具有现实主义因素,另一方面又描写不切实际的牧歌式幻想来逃避现实。总的说来,尽管他的作品带有小市民的狭隘性,但在当时仍属民主文学范畴。让·保尔对法国大革命是肯定的,但他还根本看不到解决德国问题的出路,这是他的创作中具有感伤成分的原因。当他在客观外在世界中找不到出路感到失望时,便努力追求主观内心世界的完善。让·保尔的民主思想与现实主义一方面表现在他的作品的主人公常常是一些小人物,如穷律师、穷教师等,并在小说中怀着爱与同情描写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命运;另一方面,他的民主思想也表现在他对当时德国社会的嘲讽上。他讽刺的主要对象是德国各侏儒小国的狭隘、闭锁,讽刺德国的贵族和唯心主义哲学,讽刺金钱败坏人的道德等。19世纪德国著名文学史家赫尔曼·赫特纳(H. Hettner)在他的《18世纪德国文学史》中评价让·保尔是18世纪末德国文坛上的风俗画家。让·保尔描写了德国18世纪末及19世纪初德国社会的庸俗生活,特别是城市里的市民阶级及其狭窄的日常生活,所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提到让·保尔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拿破仑统治之下,德国市民仍然继续经心于他们的渺小的事务和巨大的幻觉。关于当时统治着德国的那种小商贩的精神……最好去读一读让·保尔。”

让·保尔曾经针对某些德国浪漫主义作家脱离生活与现实的倾向说过这样的话:“艺术脱离了现实,只能导向疯狂与死亡。”让·保尔小说的内容情节与这些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不同,它们扎根于当时的现实生活。

让·保尔的长篇小说《齐本克思》描绘了一幅18世纪末德国小城市生活和市民阶层的风俗画,叙述了一个律师的婚姻故事。穷律师齐本克思要结婚了,未婚妻莱乃特由督学斯蒂夫尔陪同从家乡奥格斯堡来到齐本克思居住的小城。齐本克思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名叫莱布盖伯,因为他们两人长得酷似,所以在大学时期他们便交换了姓名,齐本克思本来叫莱布盖伯,而莱布盖伯本来却叫齐本克思。齐本克思婚后日子过得还算幸福,但因为夫妇两人不会理财,入不敷出,家境越来越穷。齐本克思期待着他母亲方面的一笔遗产,但监护人以姓名不符为由拒不付给齐本克思。齐本克思迫于生计,不得不典当财物,为此经常与妻子发生口角。莱乃特成天忙于操持家务,她认为幸福的婚姻不应为生计犯愁。为此,她虽然抵挡住了一个好色之徒的引诱,但对经济比较优越但有市侩气的督学斯蒂夫尔却不无好感,斯蒂夫尔也认为莱乃特是一个理想的太太。为了弥补收入的不足,齐本克思不得不从事小说写作,可是莱乃特的家务劳动又常常扰乱他的灵感,这使齐本克思非常气恼。一天,齐本克思为了典卖他妻子的一条印花裙子,与妻子发生了激烈的口角,他们的家庭幸福除因经济问题蒙上一层阴影外,督学的经常来访也使齐本克思颇为疑心。不久,好友莱布盖伯写信告诉齐本克思,他的小说可以得到50塔勒的稿酬,并且还邀请齐本克思前往拜罗伊特做客。在拜罗伊特,齐本克思遇上了一位名叫娜塔莉的美丽聪明、感情丰富的姑娘,他们一见面竟相互爱上了。于是莱布盖伯给齐本克思出主意解决齐本克思的婚姻苦恼,他要齐本克思按他原来的名字伪装死亡,然后设法脱身到外地某伯爵处任职。由于两人长得十分相像,因此齐本克思去伯爵处担任原来伯爵为莱布盖伯安排的职务不会出现差错。齐本克思对这一妙计表示同意后便返回家乡。到家不久,齐本克思伪装中风,临“死”前他立下遗嘱,把莱布盖伯(即自己)立为继承人。莱布盖伯又移花接木帮助齐本克思潜逃,并让一口空棺材庄严地下葬,齐本克思(现在又改成他原来的名字莱布盖伯了)则前往伯爵府任职,他的朋友莱布盖伯则远走他乡。不久,齐本克思在伯爵家听到他妻子莱乃特已与督学结婚。于是,齐本克思偷偷地返回故乡,看见自己的坟墓旁边又有了一座新坟,原来莱乃特婚后生子时不幸死亡,所以增加了她这座新坟。齐本克思同时又发现了一个伤心的姑娘,她在齐本克思的坟前悲伤不已,她不是别人,正是一直在心底里爱着齐本克思的娜塔莉。当娜塔莉得知一切真相后,便与齐本克思幸福地结合了。(www.xing528.com)

这部小说反映了18世纪末德国小城市民的生活和他们的喜怒哀乐,展示出了一幅当时社会的风俗画面。齐本克思并无奢望,这个穷苦市民知识分子只企求有保障的生活,他在阴暗鄙陋的现实和起码的生活理想的矛盾面前,最后想出一个拙劣的计谋来脱身。我们从这个故事中也看到了作者视野的狭隘。小说情节的主线就是齐本克思的结婚、“死亡”和再结婚,因此这部小说又名《穷律师齐本克思的婚姻生活、死亡和婚礼》(Ehestand,Tod und Hochzeit des Armenadvokaten F. St. Siebenkäs)。

《齐本克思》在德国文学史上是歌德《亲和力》之前最重要的一部有关婚姻的小说。小说中有一段常为人引用的出名插曲,即“从天降临的已故基督所作的上帝并不存在的演说词”。它叙述一个人的梦境,梦中他听到了基督所作的上帝并不存在的演说,最后做梦者惊醒,他庆幸这不过是一个梦,他对上帝的信仰在这人间(不是梦境)又重新恢复。这是作者的自述,因为在鄙陋落后的18世纪德国,让·保尔希望用宗教信仰支持自己对未来的信念,所以他为这一插曲作了一个自注,其中说,他要用这篇散文使自己精神振作,治愈他的感情。

让·保尔自己说,他最成功的小说是《少不更事的年岁》。这是一部未完成之作,叙述一对双胞胎兄弟的一段共同经历。凡·代尔·卡勃尔(Kabel)是一个大富翁,但又是一个性格幽默、脾气古怪的人。一天,他去世了,在市议会大厅宣读了他的遗嘱,在场的有七个继承人,可是听罢遗嘱,七个继承人不禁十分失望,原来除了在狗街的一所房子外,卡勃尔把全部遗产给了与他并无亲属关系的人。在遗嘱中他还规定,这所房子只给那个最早为死者流下眼泪的继承人。得到全部遗产的是一个名叫哥特瓦尔特·彼得·哈尼希的法律系大学生,哥特瓦尔特(简称瓦尔特(Walter))的父亲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小村长。一天,瓦尔特与一个大富翁无意间相逢,富翁非常喜欢瓦尔特,后来就立下了这份遗嘱。可是瓦尔特涉世不深,过分单纯而无邪心。因此卡勃尔在遗嘱中规定,瓦尔特要获得他的遗产必须完成一些条件。这迫使瓦尔特去熟悉现实,了解现实,使他成熟。这些条件是:他必须做一天钢琴调音师,一个月花匠园丁,一个季度公证人,还必须在七个继承人的每一家住一个星期,然后还得做几星期乡村教师,他的最后职业应该是一名牧师。这生活中的各种职业正是富翁本人有过的人生经历。在这些职业经历中,瓦尔特每犯一个错误就得减少遗产继承,特别不允许犯生活道德上的错误,例如私通要减少四分之一,引诱少女要减少六分之一。没有得到遗产的继承人自然想方设法让瓦尔特处处犯错误,让他最终得不到遗产。幸而瓦尔特的孪生兄弟伏尔特(Valt)帮了瓦尔特的忙。原来伏尔特从14岁起随流浪艺人到处漂泊,饱经世故,深知这个社会处处设有陷阱,处处要小心提防,后来他返回故乡时已是一个出色的长笛手。伏尔特随时保护瓦尔特,使他不致犯错误,以便得到遗产。但是充满了人道主义思想的瓦尔特虽有弟弟的帮助,却由于七个继承人的捣乱还是常出差错,因而损失了他该继承的土地财物。一次,瓦尔特在做公证人的过程中,他试图与当事人(一名贵族)建立友谊,结果却适得其反。当他在一个画家那里度过一周时(这位画家也是继承人之一),他帮助这位债台高筑的画家与债主周旋……小说没有写完,结尾部分是伏尔特给兄弟写了一封告别信,信中说,瓦尔特将永不可能克服他的“少不更事期”。伏尔特自己则吹着笛子又走向了世界。

这部小说实质上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孪生兄弟瓦尔特和伏尔特的性格差别和生活经历反映了时代矛盾与社会问题。毫无人生经验的瓦尔特在完成得到遗产的条件时遇到了理想与实际生活的矛盾,他的兄弟伏尔特虽然帮助他,但是书呆子瓦尔特的人道主义理想在现实中不可能成为现实,因为人与人应有的人道关系已经为金钱力量所破坏。

让·保尔除了小说创作外还著有美学著作,他的《美学入门》(Vorschule der Ästhetik,1804)谈到了对诙谐、幽默、滑稽等概念的见解,至今仍有价值。《美学入门》还阐明了他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都不完全赞成的文艺观点。他认为时代不同了,不能盲目地把希腊的一切(形式、内容等)都视为理想与楷模。

让·保尔在德国文学史上的作用是:在他之后,长篇小说因为他而成为德国文学家所渐渐喜欢采用的文学创作形式。

约翰·彼得·黑贝尔(Johann Peter Hebel,1760~1826)是18~19世纪之交的所谓轶事作家,也是用士瓦本方言写作诗歌的方言作家。有学究气的文人学者看不起黑贝尔,认为凭方言诗歌和一般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短篇故事与轶事,他是不能进入崇高的文学殿堂的。这显然是一种偏见。黑贝尔的作品富有教诲意义,就这一点而论,他接近启蒙运动,他的作品流露出对故乡的爱和对大自然的深情,这又使他接近浪漫主义。作为一个叙事作家,他的短篇故事所反映的都是人民的日常生活,这又符合后来现实主义的一些特点。

黑贝尔出身于平凡的家庭,曾学习过神学,31岁开始当教师,1808年后在卡尔斯鲁厄的文科中学任校长职务。他是德国著名的方言诗人。黑贝尔的代表作是《阿勒曼方言诗集》(Alemannische Gedichte,1803)和《莱茵家庭之友的小宝盒》(Schatzkästlein des rheinischen Hausfreundes,1811)。《小宝盒》中除黑贝尔个人创作的短篇故事外,他也把民间故事书及编年纪事中的故事加工整理后收入这个短篇故事轶事集。黑贝尔的故事用的是民间喜闻乐见的朴素语言,内容在诙谐幽默中包含着教诲,可以说是各个社会阶层和各种年龄的人都乐意阅读的作品,常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歌德对黑贝尔的方言诗有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些诗对大自然的描绘非常形象,并且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在文学史上黑贝尔是短篇故事的大师,他在作品中把启蒙思想、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融合在一起。他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拥有广泛读者的方言诗人,同时也是短篇故事这一文学样式的奠基人。

德国文学自启蒙运动后进入了又一个繁荣时期。在18~19世纪之交,不仅出现了歌德与席勒这样的古典文学作家和本节中所介绍的一些民主作家,同时还出现了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歌德与席勒的作品,特别是后期作品,是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浪漫主义显然是他们能够接受并加以运用的,但歌德与席勒却与作为德国文学流派的浪漫主义没有任何瓜葛。下一章我们将介绍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它的兴衰年代相当于歌德的晚年,更精确地说,相当于从歌德、席勒结交到歌德去世。因此,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是与德国文学的古典时期同时存在和并行发展的。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25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256页。

③1827年5月6日歌德与艾克曼的谈话。

④艾克曼:《歌德对话录》,第199页。

⑤以上歌德的各段引文均出自朱光潜所译的《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