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发展与文学状况

德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发展与文学状况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18世纪德国市民阶层的状况来看,德国市民阶层在经济上还依赖大地主贵族。神圣同盟第一个防止革命的措施是1819年通过的“卡尔斯巴德法令”,这一法令的目的在于防止当时可能发生的学生运动和控制检查出版物。上述历史事实证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是欧洲充满历史事件、充满社会矛盾的动荡时代。如果说德国文学的第一个高峰是在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则18世纪下叶到19世纪上叶是德国文学的第二个高峰时期。

德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发展与文学状况

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革命是欧洲资产阶级最彻底的反封建制度的革命,是18世纪欧洲划时代的历史事件,这次革命不仅影响到法国的政治经济,而且还影响到整个欧洲,首先是它的邻国德意志。

18世纪末的德意志是经济落后、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迟缓的国家,依然是以普鲁士和奥地利为首的大约300个诸侯小国的集合体。18世纪末,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尽管有了一些发展,但封建割据局面严重地妨碍着德意志生产力的发展。从18世纪德国市民阶层的状况来看,德国市民阶层在经济上还依赖大地主贵族。因此,18世纪末的德意志还不具备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然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却震动了落后的德意志。在法国革命的直接影响下,德国有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首先是接近法国的莱茵区农民骚动,接着是1790年和1793年在萨克森与西里西亚也爆发了农民起义。城市里则有手工业帮工的示威罢工和学生运动,布雷斯劳还发生了纺织工人的起义。这一切人民斗争都遭到了武力镇压。法国革命在德意志引起的最重要事件便是靠近法国的莱茵河边的美因茨共和国的建立。

法国革命所激起的德国人民的反封建情绪引起了德国诸侯、贵族的极大不安和恐惧,他们害怕革命蔓延到德国来,于是1792年普鲁士和奥地利发动了对法国的干涉战争,企图扑灭法国革命的火焰,不致在德国看到“革命的传染病”。但是反侵略、反干涉的法国军队击溃了普鲁士的干涉军,并推进到莱茵河左岸。于是在法军的援助下,莱茵河地区开始推翻封建制度的斗争,位于莱茵河地区的美因茨也被法军占领,当时美因茨竟成了德国民主运动的中心。1793年3月,在当地的革命作家福尔斯特(Forster)的领导下,建立了美因茨共和国。由于当时德国还不具备推翻封建制度的基础和条件,效法法国雅各宾党人专政的美因茨共和国也缺乏广大人民的支持。所以,同年7月,该共和国即遭到封建力量的镇压。

1799年,拿破仑在法国大资产阶级支持下举行政变,开始了他的军事独裁,法国所进行的战争的性质也由革命的防御转变为侵略。1804年拿破仑称帝后,不断地对外进行侵略战争,1805年拿破仑率领25万兵马进攻巴伐利亚。在与奥俄联军进行的决定性战役中,拿破仑取得了胜利。1806年,在拿破仑的军事打击下,自962年建立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终于崩溃瓦解。同年,拿破仑把莱茵河两岸的诸侯小国组织成“莱茵联盟”,并在德意志的这块西部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资本主义改革措施,如废除农奴制,实施资产阶级立法。总之,为加速这一地区的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1806年拿破仑进攻普鲁士,耶拿一役,仅用数小时便彻底击溃了这个军事容克国家。拿破仑在占领了普鲁士的京城柏林以及其他重要城市后,掌握了德国的政治大权,加上割地赔款和种种奴役措施,对普鲁士人民进行了大量的经济掠夺,这引起了德国人民对外国统治的痛恨,激起了德国人民的爱国情绪和民族自尊心。可见,拿破仑对于德国的历史具有双重作用,他一方面是德国旧制度的破坏者和新的资本主义制度开拓者;另一方面,对德国人民说来,他又是残酷无情的侵略者和民族压迫者。因此,德意志依靠拿破仑的武力摆脱了一些封建桎梏,但同时也失去了民族的独立。拿破仑的掠夺政策终于促使德国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812年拿破仑在俄国的惨败使这个运动达到了最高潮。拿破仑在俄国惨败后企图作最后的挣扎,于是他拼凑了30万新兵再度入侵德国。1813年在莱比锡大会战中,俄、奥、普联军大败法军,这次大败对拿破仑的垮台有决定性的影响。联军乘胜追击,越过莱茵河,1814年进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在联军的武力支持下,上了断头台的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八登位,开始了法国历史上的王政复辟时期。

不言而喻,德国人民和德国统治者反对拿破仑的目的是迥然不同的。德国人民一方面反对拿破仑的外来压迫和掠夺,另一方面则要消灭封建残余;而容克贵族却只想通过反对拿破仑来维护与恢复封建秩序。从客观后果来分析,当时德国人民反对拿破仑的斗争反而巩固了封建社会秩序。随着1814~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欧洲就陷入了封建复辟时期。

1814年,英、俄、普、奥在战胜拿破仑后召开了维也纳会议,这一会议旨在恢复法国革命前的王朝和政体。维也纳会议之后,德国重新分裂为38个独立的诸侯国家,虽然成立了以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联邦,但奥地利势力的加强反而有害于德国的统一,此后,普、奥不断为争夺德意志霸权而斗争。为了进一步消除革命爆发的可能,1815年在俄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俄、普、奥三国君主在巴黎缔结了所谓“神圣同盟”,后来欧洲其他国家君主也先后加入这一同盟。这是欧洲各国封建力量旨在扑灭各国革命运动的同盟。神圣同盟第一个防止革命的措施是1819年通过的“卡尔斯巴德法令”,这一法令的目的在于防止当时可能发生的学生运动和控制检查出版物。接着,神圣同盟又武装干涉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资产阶级革命,1822年又干涉西班牙的革命运动。神圣同盟在镇压了西班牙的革命后,又企图横越大西洋去扑灭中美、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地的革命运动……一直到希腊独立和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胜利,才给欧洲封建势力的神圣同盟以致命的打击,结束了1814~1830年神圣同盟的联合时期。上述历史事实证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是欧洲充满历史事件、充满社会矛盾的动荡时代。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腐朽的封建制度进行决战,封建制度进行挣扎,便是这一时期欧洲的时代特点。

由于具体的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当时的德国还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因此德国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的矛盾还没有尖锐到像法国或英国那样的程度,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还处在酝酿阶段。

1789~1830年间欧洲处在历史大变动时期,德国社会也处在大变动时期,历史的变动必然在这一时期的德国文学中得到反映。(www.xing528.com)

如果说德国文学的第一个高峰是在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则18世纪下叶到19世纪上叶是德国文学的第二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包括启蒙运动后期莱辛登上文坛、狂飙突进运动,经过古典时期直至浪漫主义。在这个高峰期内,德国文坛大师辈出,思潮迭起,创作甚丰。这几个文学时期不仅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并且还相互交错,启蒙运动后期和狂飙突进运动初期重叠,古典时期的后期则和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并行。

德国文学古典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狂飙突进运动的杰出代表,即歌德席勒

1775年到1786年,歌德去魏玛宫廷任职。歌德在魏玛宫廷的最初十年创作成就不大,这十年可以看做是歌德的创作风格从狂飙突进时期向古典时期过渡的阶段。1786年歌德从魏玛出发,开始他的意大利之游。在意大利他接受了古希腊罗马文艺的影响,接受了温克尔曼(Winckelmann)对希腊文艺的解释,即希腊文艺的总体风格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从此歌德的作品风格出现了向朴素、宁静和谐的转变。因此可以把歌德的意大利之游(1786~1788)作为德国文学古典时期的开始。1794~1805年间歌德和席勒的友谊合作时期则是德国文学古典时期的高峰阶段;从1805年席勒逝世到1832年歌德逝世,可以看做是古典时期的后期。

“古典时期”(Klassik)这一用语最早出于吉尔维努斯(Georg Gottfried Gervinus,1805~1871)。他从30岁开始,花了五年时间完成了五卷本的《德国文学史》,成为德国文学研究的奠基人,这部文学史也是第一部大型的德国文学史著作。

“古典时期”只是一个历史分期的概念,它的含义实质上是“经典时期”。因此,它不是一个文学流派的概念。当然,德国文学的古典时期在创作风格和创作思想上也体现出一些特征,但这些特征并非流派特征,而主要是内容方面的特征。为此,我们须把“古典时期”和“古典主义”(Klassizismus)区分开来,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德国文学的古典时期和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之共同点仅仅是两者都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化。不过,法国古典主义则不仅推崇,而且喜欢取材于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和历史(如拉辛和高乃依的剧本),而德国古典时期的文学除个别作品外,并没有这一倾向,歌德、席勒的作品,如歌德的《迈斯特》、《浮士德》和席勒的历史剧,都并不取材于古希腊罗马文学或历史。

古典时期的德国文学像浪漫主义文学一样,都是不满现实和时代的产物。如果说德国的浪漫主义(尤其是它的早期)倾向于面向中古,则德国古典时期文学的特点是面向(人类的)未来,憧憬、追求和创造理想世界和理想的人的图像。至于创作方法,古典时期的代表人物歌德和席勒多少都受了当时浪漫主义的影响,像席勒的《奥尔良的姑娘》,歌德《浮士德》的第二部,在创作手法上主要是浪漫主义的。

歌德与席勒尽管回避现实,不爱过问现实政治,但他们不缅怀过去。歌德反对同时代的德国浪漫主义者的神秘主义宗教情绪和对现世生活的隔绝态度,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对于歌德作品中的写实色彩和追求现世生活而并无宗教情绪也极表反感。歌德与席勒和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不同的是:他们以人道主义精神面向未来的理想,努力在文学中创造“世界的理想图像”(梅林语)。歌德、席勒为什么不面对现实,而要转向遥远的未来呢?这完全是由当时德意志的具体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由于德国封建贵族阶级在经济、政治上的优势,致使当时的德国市民阶层还不能以法国的资产阶级为榜样,在德国进行一场政治革命。德国市民阶层在经济上对贵族的依附性以及在政治上的软弱、妥协,使他们不能理解法国革命的形式。歌德与席勒对德国当时封建分裂的现实是不满的,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希望德国社会发展,希望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可是他们面对现实无能为力,于是怀着社会必然发展,人类必然走向美好未来这一抽象理想向往遥远的未来,从而描绘一幅世界的理想图像,并塑造未来世界理想的人的形象。法国的知识分子面对法国革命的现实,都在思考推翻封建王朝后建立什么样政体、国体等具体问题,他们没有空闲去思考抽象问题。但德国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因为并没有这么多有关国家的具体问题要他们思考,邻国的革命现实虽引起了他们的震动,但在德国仿效法国的革命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于是他们思考抽象问题、理论问题、哲学问题、本质问题……他们不是面对现实,而是面向未来,用理想来批判现实……。为什么英国的经济学家特别多?因为英国17世纪就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的许多资本主义经济问题要英国知识分子思考、解决……。不论政治家、理论家、文学家、经济学家……他们要解决的、面对的都是本国的现实或时代所提出的问题,所以,一切历史人物其实都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所造就的。

古典时期除了歌德、席勒外,当时还有坚定的反封建作家福尔斯特和索伊默(Seume),以及现实主义作家让·保尔(Jean Paul)。

至于1789~1830年间出现的、和古典时期后期同时并存的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我们将在下一章加以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