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古高地德语文学(1050~1500)-德国文学史成果

中古高地德语文学(1050~1500)-德国文学史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古高地德语文学的成就集中在12世纪下叶到13世纪上叶,在这段时间之前和之后,中古高地德语文学没有十分重大的收获。因此这份诏书意味着封建诸侯割据势力的胜利,严重影响了日后德意志的统一。(二)11世纪至12世纪中叶的中古高地德语文学:10世纪到11世纪时,皇权(贵族)支配了教会,教会成了贵族的附庸,因此教会在人民中的威望大大降低。拜占庭国王拒绝求婚,还将使臣投入监狱。

中古高地德语文学(1050~1500)-德国文学史成果

11世纪到16世纪是德国封建社会由兴盛而开始渐趋衰亡的时代。随着德国封建制度的兴盛,德国文学也出现了第一个繁荣时代,并出现了第一个著名的政治诗人和抒情诗人。

中古高地德语文学的成就集中在12世纪下叶到13世纪上叶,在这段时间之前和之后,中古高地德语文学没有十分重大的收获。

(一)11世纪到15世纪末德意志帝国历史发展:日耳曼人法兰克王国到9世纪时分裂为三,其中的东法兰克王国便是后世的德意志帝国的原始疆域。919年东法兰克王国的萨克森公爵亨利被选为皇帝,世称亨利一世,他便成了德意志第一个王朝——萨克森王朝的皇帝。亨利一世的内外政策是力图巩固和扩大王朝的中央政权,他的儿子鄂图一世继承了父亲的政策。962年鄂图一世吞并了今意大利北部,建立了所谓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这成为德国的第一个正式国名。

鄂图之后的德意志王朝不断向意大利用兵,因为当时的意大利比较富裕。不断对外用兵的结果,使皇帝无力驾驭国内的诸侯,于是国王便听凭诸侯们各自为政。诸侯们效法国王,各自凭借武力向外扩张,北部诸侯侵犯东邻的斯拉夫人,诸侯势力从此得到加强。德意志诸侯势力的加强造成了德国政治上的逐步分裂。于是德意志皇权为了中央集权,跟诸侯的割据势力展开了斗争,但皇权在这一斗争中不依靠新兴的城市力量,致使皇权不断衰微。到了14世纪卢森堡王朝,诸侯甚至迫使皇帝于1356年颁布所谓“黄金诏书”。这份诏书规定德意志诸侯除无权单独跟外国作战及缔结和约外,具有其他一切独立的君权。因此这份诏书意味着封建诸侯割据势力的胜利,严重影响了日后德意志的统一。此后,所谓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已徒有虚名,实际上是各自独立的许多诸侯公国松散的一个结合体。

11世纪到15世纪末,除了皇权与诸侯的斗争外,德国历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是11~13世纪的十字军东侵及德国皇帝和罗马教皇长期的争权夺利,历史上称之为教权与皇权之争。

归纳起来说,这一时期德国政治上的特点是皇权衰落,帝国内部四分五裂加剧,经济上的特点是封建经济已日趋发展。

11世纪至15世纪德国的城市已呈雏形,并初具规模,如北德的不来梅汉堡及南德的纽伦堡和奥格斯堡等。但这些城市热衷于与外国做生意,在经济上不与德意志其他地区联系,各自为政。德国的大城市大多处于帝国的边缘,南北缺乏联系,结果使得德国无法产生像当时英国伦敦、法国的巴黎这样具有全国性意义的城市,这对德国日后的统一也是一个不利因素。德意志帝国各部分在经济上各不相干,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分裂相互影响,更促成了此后德国经济的落后与政治的分裂。

(二)11世纪至12世纪中叶的中古高地德语文学:10世纪到11世纪时,皇权(贵族)支配了教会,教会成了贵族的附庸,因此教会在人民中的威望大大降低。教会为了改变这一面貌,布艮第的克吕尼修道院首先发起了改革运动,后来这一运动遍及西欧、中欧许多地区。这一改革运动一方面竭力在政治和经济上摆脱贵族的支配,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上强调宗教虔诚,藐视尘世生活,重视彼岸来世以突出宗教的神圣庄严。于是僧侣们又用德语进行宗教文学创作,目的是扩大教会在人民中的精神影响。因此11世纪下叶到12世纪居统治地位的依然是教会文学,其中有代表意义的作品是僧侣兰普莱希特(Lamprecht)在1125年左右写的《亚历山大之歌》(Alexanderlied)。它取材于法国作品,是第一部以法国文学为范本进行改编加工的德国作品。作者通过描写希腊国王亚历山大大帝远征东方国家不幸早死的故事,说明尘世的权力、富贵都如同过眼烟云,宣传了宗教信仰的价值。但是在这一作品中穿插的一些东方美丽的童话却是颇有文学意义的。此外,作品还描写了远征和冒险。可见11、12世纪的宗教文学和9世纪的宗教文学相比已有不同之处,那就是11、12世纪的宗教文学中已经出现了世俗的内容。这一时期在文学上比《亚历山大之歌》更具有价值的是,雷根斯堡的教士康拉德(Konrad)在1145~1170年间根据古代法国民族史诗改编的德国的《罗兰之歌》(Rolandslied)。法国的《罗兰之歌》歌颂了查理大帝的忠臣罗兰如何为抵抗阿拉伯人、忠君爱国而英勇牺牲的事迹;而康拉德的《罗兰之歌》不是一曲抵御外敌、宣扬忠君爱国的颂歌,他笔下的罗兰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罗兰为了抵御异族、异教徒以维护对基督的信仰而献身,因此德国的《罗兰之歌》成了一曲宗教颂歌。

随着十字军东侵,骑士的地位日趋显著,于是12世纪后反映骑士生活、骑士理想和愿望的骑士文学便应运而生,宗教文学便被渐渐地取而代之。在骑士文学出现之前,先产生了两部已经具有骑士文学倾向的早期宫廷史诗,即《洛泰尔国王》(König Rother,1150)和《恩斯特公爵》(Herzog Ernst,1180)。这两部史诗的流传显然依靠浪游的行吟诗人。

诗体小说《洛泰尔国王》叙述的是洛泰尔国王派十二使臣前往拜占庭,向拜占庭国王的女儿求婚的故事。拜占庭国王拒绝求婚,还将使臣投入监狱。于是洛泰尔自己前往拜占庭,施计混入宫中服务,后来他赢得了美丽的公主的爱情,不仅把公主诱拐回自己的国家,还把投入牢中的十二使臣救出监狱。这部作品描绘了一幅那个时代骑士社会的图画,基本上是世俗的内容,描写了生活的欢乐和冒险的乐趣。但在作品最后,作者还是让洛泰尔国王去修道院做修士作为人生归宿,这说明该作品依然没有全部摆脱宗教的影响。

《恩斯特公爵》颇具历史小说的风格,作品的中心思想是歌颂勇敢。史诗以恩斯特公爵反对继父士瓦本国王康拉特二世为历史依据。史诗描写国王叔父的离间造成了国王与继子之间的不和。恩斯特虽杀死了国王的叔父,自己却被迫流浪他乡,后来参加了十字军,随军攻打圣地。史诗第二部描写了恩斯特与形象奇奇怪怪的人(长身、巨足、鸟头)进行战斗,最终他抵达耶路撒冷,并在那里与异教徒战斗了一年多。最后,他受母亲的召唤,返回自己的国家,向继父赠上无价的宝石,这颗宝石后来被镶到德国的皇冠上,恩斯特也和继父和解。这部史诗不仅表现了骑士和宫廷生活,同时也反映了中世纪初人们对东方的兴趣。此外,史诗中的一部分幻想性故事说明:文学作品在当时除了宣教(历史上最早的教化),已具有消遣性质。

这两部无名氏的史诗(骑士式的冒险故事)已预告了骑士文学的世纪即将到来。

(三)12世纪下叶到13世纪上叶的中古高地德语文学:由于骑士在政治、军事上的作用以及他们所受的教育,所以骑士文学成了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此后,随着城市的兴起及骑士在各方面作用的削弱,骑士文学渐趋衰落,骑士文学便被新兴的城市文学所代替。12世纪下叶到13世纪上叶,德国正处在史陶芬王朝时代,德国的封建秩序和生产方式已经确立,因此与之相适应的封建文化也日趋繁荣,出现了德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德国文学在这一时期的繁荣还与当时骑士诗人们创造的优美文学语言不可分割。这一时期的德国文学主要成就是骑士文学,它包括骑士史诗和宫廷抒情诗两个方面。这一时期的民间史诗多取材于民族大迁徙时代日耳曼人的英雄传说,所以又称英雄史诗,它无疑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学收获。

(1)民间史诗:12~13世纪德国产生了一些大型民间史诗。所谓民间史诗指的是流传于民间而作者不详的大型诗体叙事作品。德国民间史诗最主要的代表性作品便是《尼贝龙人之歌》(Das Nibelungenlied)。此书成于公元1200年前后,根据作品的语言,研究家们估计它的作者是巴伐利亚或奥地利的无名诗人,也有的研究家们认为这是当时民间艺人的集体创作。史诗的内容早在民族大迁徙时代已经流传,5世纪、6世纪时已具胚胎,到11世纪、12世纪时故事才定型。

《尼贝龙人之歌》结构庞大,全书包括39歌,每歌均有标解,共计9 516行,分上下两部。第一部从第1歌到第19歌,名为《齐格弗里德之死》(Siegfrieds Tod);从第20歌到第39歌是第二部,名为《克里姆希尔特的复仇》(Kriemhilds Rache),如果概而述之,这部民间史诗的主要内容便是丈夫被人谋杀,妻子决意不惜代价为丈夫报仇。它的情节是这样的:

古代尼德兰有位王子名叫齐格弗里德,他非常勇敢,力大无穷,曾杀死过一条毒龙,并用龙血沐浴,血到之处刀枪不入,如同坚甲。只是在沐浴时,恰巧有一片菩提树叶飘落肩上,因此这一龙血未到之处才能致他死命。这位尼德兰王子还有一个宝藏,便是尼贝龙宝藏。此外,这位王子还有一件隐身帽,只要穿上它,不但身体隐而不见,力气还能猛增多倍。这位王子听说在布艮第国(今法国东部一省),有位公主名叫克里姆希尔特,貌似天仙,于是决意前去求婚。布艮第的国王名叫巩特尔(Gunther),乃是克里姆希尔特的兄长,他答应了齐格弗里德的求婚,但必须以帮他办成一件事作为条件。原来巩特尔早想把冰岛美丽的女王娶为皇后,她的名字叫布伦希尔特(Brunhild)。然而这位冰岛女王美丽而凶残,凡是向她求婚的人必须与她进行类似今天田径运动的竞技:投枪、掷石和跳远。如果三样比赛中有一样不如她,不但求婚不成,还要赔上性命。巩特尔自知力不从心,便求大力士齐格弗里德戴上隐身帽助他一臂之力。

于是齐格弗里德打扮成巩特尔的臣仆,前往冰岛。当巩特尔与布伦希尔特比赛时,齐格弗里德凭借隐身帽的帮助,暗中帮助了巩特尔,使巩特尔三项比赛皆获全胜。布伦希尔特无可奈何,只得随巩特尔回返布艮第国。回国之后,布伦希尔特和巩特尔,齐格弗里德和克里姆希尔特双双成婚。可是在新婚之夜,冰岛剽悍的女王结结实实地吊打了巩特尔,并把他捆绑在墙上。次日,巩特尔不得不再度请求齐格弗里德帮助。于是夜晚来临之时,齐格弗里德戴上隐身帽潜入巩特尔的寝宫,协助巩特尔制服了布伦希尔特,使布伦希尔特成了巩特尔的妻子。从此,布伦希尔特便失去先前的凶残,成了一个温顺的妻子。那晚,齐格弗里德顺手把布伦希尔特的一枚戒指和一根腰带盗走,将这两件东西交给妻子克里姆希尔特保管。不久之后,齐格弗里德带着克里姆希尔特回到了尼德兰。

十年之后,他们又被邀请到布艮第国作客。一天,克里姆希尔特和布伦希尔特一同去窝姆斯教堂作弥撒,因为在路上相互争走在先,两人发生了争吵。布伦希尔特对克里姆希尔特说:“你是我丈夫巩特尔的家臣之妻,岂能走在前面!”克里姆希尔特回答说:“你是我丈夫齐格弗里德之妾,理应走在后面。”克里姆希尔特说罢向布伦希尔特出示她的一枚戒指和一根腰带为证(至今窝姆斯教堂大墙上还钉着牌子,叙述史诗的这段情节即发生于此。)。布伦希尔特气愤万分,决意向齐格弗里德报仇雪耻。巩特尔的忠臣哈根(Hagen)立誓要杀死齐格弗里德来为主人复仇雪恨,以示他的忠心。有一次哈根偶然从克里姆希尔特处得知了齐格弗里德身上的那处能致命的地方。一次出征,因不见敌人的踪影,于是出征变成了狩猎。齐格弗里德去泉边喝水,哈根尾随其后,暗中刺杀了齐格弗里德。齐格弗里德的妻子克里姆希尔特异常伤心,立志为夫报仇。几年之后,克里姆希尔特被人说服,将尼贝龙宝藏——她的结婚礼物转运到了布艮第。哈根待宝藏运到之后,乘克里姆希尔特远游之时,夺得了宝藏的钥匙,并将宝藏偷偷沉入莱茵河底。

十三年后,匈奴国王艾采尔(Etzel)向克里姆希尔特求婚,并答应婚后为克里姆希尔特报杀夫之仇,克里姆希尔特这才答应再嫁。于是克里姆希尔特前往匈奴国。她在那里时刻想着报仇,不知不觉在匈奴住了十三年。一天,克里姆希尔特向艾采尔提出邀请她的兄长巩特尔及哈根等前来匈奴做客。哈根接到邀请后,立即猜出了克里姆希尔特的用意,便力图说服巩特尔不要前往,可是骑士的无畏精神又迫使他前去冒险。于是巩特尔、哈根随带精兵万名,浩浩荡荡地前往匈奴。在匈奴的欢迎宴会上,竞技比武有意弄假成真,最后竟致流血激战。艾采尔既然早已答应过要替克里姆希尔特报仇,于是匈奴人和布艮第人血战起来,直到血流成河,尸横遍地,最后巩特尔和哈根均被匈奴人生擒活捉。克里姆希尔特本可把哈根杀死以报杀夫之仇,可是克里姆希尔特问哈根的第一句话却是,她的尼贝龙宝藏被他藏在何处?表示只要归还宝藏便可以让哈根生还布艮第。哈根答道:只要他的君主巩特尔在世一日,他就不能说出宝藏所在。克里姆希尔特竟杀死了哥哥巩特尔,并把首级向哈根出示。哈根看到巩特尔的首级后对克里姆希尔特说道:“如今天下除了上帝和我之外,再也无人知道宝藏所在,你也休想再知道它的下落。”克里姆希尔特愤而杀死哈根。在旁的勇士希尔德布兰特(即与推奥特里希一同从西罗马帝国逃到匈奴去的勇士),目睹一个堂堂武士竟被妇辈残酷杀死,愤怒至极,于是也挥刀砍下克里姆希尔特的首级。这部史诗便在遍地尸体的血泊中收场。

史诗所述有不合情理的虚构,但也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史诗中的艾采尔、推奥特里希等均是民族大迁徙时代的历史人物。在5世纪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时代,日耳曼人中有一个部族叫布艮第,曾在莱茵河畔建立了布艮第王国,后被亚洲过来的匈奴人于公元437年消灭。匈奴王阿提拉曾娶布艮第国王的妹妹希尔迪可为妻,犹如史诗中艾采尔娶布艮第的克里姆希尔特。

史诗也有神话根据。这就是古代流传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有关齐格弗里德与神女布伦希尔特的传说。这一神话至今仍能在北欧的《埃达》与《萨迦》中找到。

由此可见,《尼贝龙人之歌》是由北欧神话和一定的历史根据,再加上英雄传说混合而成的,因此它仅具有外在的统一性。

史诗虽取材于神话并以民族大迁徙为时代背景,但史诗反映的却是史诗形成时代——即12世纪日耳曼人的社会现实,也就是刚刚形成并日渐巩固起来的封建社会的现实。

这部史诗反映出封建社会的封建道德和夫权思想。它体现在克里姆希尔特立誓为夫报仇上,也表现在布伦希尔特与巩特尔的关系上。布伦希尔特在未成为巩特尔之妻前非常凶残,吊打巩特尔,但一旦成为巩特尔的妻子后,便成了温顺忠诚的妻子,还时时夸奖自己的丈夫。

除了妻忠于夫外,封建道德还要求为臣忠于君,即史诗中的哈根忠于巩特尔。

其次,这部史诗反映出封建社会中极为森严的等级观念。史诗的悲剧导火线原是布伦希尔特和克里姆希尔特之间因等级观念引起的纠纷。

第三,史诗歌颂了封建骑士制度下骑士的勇敢无畏精神。史诗中的哈根是个令人憎恶的人物,但在史诗的字里行间不时流露出对哈根的骑士精神的赞美。当哈根被克里姆希尔特杀死后,在旁的希尔德布兰特不忍见英勇的武士被妇女所杀,也为了给哈根报仇,遂杀了克里姆希尔特。

第四,也是最主要的,史诗反映了封建社会兴盛时期人们对于财产的贪婪欲望。尼贝龙宝藏本为克里姆希尔特所有,后被哈根盗走了钥匙,把宝藏沉于莱茵河底。当克里姆希尔特生擒哈根时,她若纯粹为报杀夫之仇,本可以立即杀死哈根,可是她对哈根的第一个提问却是探听宝藏的下落,并说归还宝藏便可以让他生还布艮第,可见她的报仇动机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为了财产,而不是为了丈夫。在封建制度确立的时代,人们在心目中认为占有财产比作为美德的忠诚更重要,更有现实价值,由此也可以解释克里姆希尔特杀死自己兄长巩特尔的原因。哈根也是同样情况,史诗虽赞扬他的勇敢和对主人的忠心,可是在涉及财产问题时,他却忘记了主人的安全,不惜牺牲巩特尔的性命来保守宝藏的秘密。

总之,这部史诗向读者展现了一幅阴暗、残酷、报复、算计、亲属关系隶属于财产观念的封建社会的现实图画。

这部史诗具有与欧洲其他民间史诗不同的特点。在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时期,与《尼贝龙人之歌》同一时期(12世纪前后),英国的《贝奥武夫》、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俄罗斯人的《伊戈尔王子出征记》等民间史诗都有为集体而战而死的内容,而这一点正是德国民间史诗《尼贝龙人之歌》所缺乏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基督教精神、基督教文化的表现在这部史诗中几乎找不到些微痕迹。

《尼贝龙人之歌》语言朴素,对话很多,叙述中插入不少诗人自己的感慨与议论。史诗用的是中古高地德语,如今人们常读的是古德语文学专家西姆洛克(Karl Simrock,1802~1876)译写的现代德语译本。

这部史诗对后世的德国文学影响颇大,不少作家如汉斯·萨克斯、富凯、瓦格纳、赫勃尔等都曾由此取材进行创作。

除了《尼贝龙人之歌》外,这一时期德国的民间史诗著名的还有《谷德伦之歌》(Das Kudrunlied),它创作于《尼贝龙人之歌》之后,大约写成于1240年,到1817年始被发现。它的作者估计也是巴伐利亚或奥地利的无名诗人。全诗6 860行,分为三个部分:哈根部分、希尔德部分和谷德伦部分。故事是这样的:爱尔兰的王子哈根被一头怪鸟捉拿到一个荒岛上。他在荒岛上发现了同样被这头怪鸟抢掠来的三位公主。一次,一艘刚好从岛旁驶过的船救了他们四人的性命。回到故乡后,哈根便与三位公主中名叫希尔德的结了婚。他们婚后所生的女儿也被哈根取名为希尔德(第二代)。粗野的哈根成了爱尔兰国王后,声言要处死任何来向他女儿求婚的人。尽管如此,北尼德兰的黑格林根国王赫特尔仍派人前来向美丽的希尔德公主求婚。赫特尔的侍从化装成商人,并用美妙的歌声把希尔德从宫中诱走。哈根发觉后随后追赶,但是最终希尔德还是成了赫特尔的妻子。

赫特尔和希尔德不久生了两个孩子,男孩叫奥特文,女儿便是谷德伦(第三代)。谷德伦的美貌使她赢得了不少追求者,其中有西兰岛的青年国王赫尔维希及诺曼底国的王子哈特穆特。谷德伦对勇敢的赫尔维希表示爱慕,谷德伦的父母也喜欢赫尔维希。但是根据古老的风俗,谷德伦订婚之后还必须在父母家逗留一年方能正式过门。一次,谷德伦的父亲赫特尔出征在外,求婚失败的哈特穆特便乘赫特尔不在国内发动突然袭击,掳走了谷德伦及其忠实侍女希尔特堡。赫特尔及时归国,迅速追赶,诺曼底人与北尼德兰人在海上展开大战,赫特尔和大部分北尼德兰人战死。在黑夜的掩护下,哈特穆特终于把谷德伦抢劫到诺曼底。北尼德兰人决心重振旗鼓,练好水师,再与诺曼底人决一雌雄,夺回谷德伦等人。

谷德伦被抢到诺曼底后,坚决拒绝与哈特穆特成婚,于是她被哈特穆特的母亲强迫去海边洗衣,干最粗重的活。谷德伦受尽折磨过了13年,但是她始终忠于赫尔维希,坚贞不屈,深信她的未婚夫和同胞会来拯救她。若干年后,北尼德兰终于练出了一支强大的水上部队,新的一代已经成长。谷德伦的兄长奥特文和赫尔维希率领兵马前往攻打诺曼底。清晨谷德伦在海边洗衣的时候,看到远处海面上的船队越来越近,第一只船上跳下了两个人,正是赫尔维希和奥特文。赫尔维希认出那衣衫褴褛的洗衣妇正是他日夜思念的未婚妻。他们决定用体面的方式夺回谷德伦等被抢的人。于是北尼德兰人进攻诺曼底城堡,双方发生激战。诺曼底国王首先被赫尔维希杀死。不久,哈特穆特自己也被北尼德兰勇士俘虏,高贵的谷德伦求她的未婚夫不要杀死哈特穆特,并祈求双方停战。谷德伦心地善良,她把折磨她的人——哈特穆特的母亲盖铃德藏起来,以免被北尼德兰人杀害,但最后王后还是被武士发觉并处死。坏人得到了惩处,情侣们重又团圆,赫尔维希等带着谷德伦返回家乡。史诗最后以三对男女,即赫尔维希和谷德伦、谷德伦的哥哥奥特文和哈特穆特的妹妹奥特伦、哈特穆特和谷德伦的忠实侍女希尔特堡同时举行婚礼结束。

《谷德伦之歌》中的主人公谷德伦和《尼贝龙人之歌》中的女主人公克里姆希尔特是两个不同的女性典型,前者品格高尚,不仅有女性的忠诚(这是这部史诗主要歌颂的品质),还有宽容、谅解的情操。克里姆希尔特则相反,她充满复仇的火焰,不仅对敌对者决无求和之意,还为了宝藏甚至对亲兄弟也残酷无情。也许《谷德伦之歌》的作者受了基督教精神和基督教教义的影响,所以谷德伦对让她受苦受难的诺曼底国王和王后只有宽容之心,并无复仇之意。史诗最后甚至通过北尼德兰人和诺曼底人的联姻来说明:只有和解才会带来幸福。史诗中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人是凶残无情的,作者却让第三代人彼此宽容,通过谷德伦高贵的心地,仇恨和纷争终于变成了和平和爱情。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谷德伦爱上赫尔维希虽也得到父亲同意,但却是她自己选中的,因此带有自由恋爱的色彩。

《谷德伦之歌》结构上的缺点比较明显,史诗的三个部分是凑合而成的,因而缺乏内在的统一性。谷德伦的形象和性格给人深刻的印象,她在苦难面前的不屈,对爱情的坚贞,在纷争面前的宽容,都是在此之前的文学作品中没有过的。因此威廉·格林曾评论说,他从来没有读到过这样的作品,用如此深刻、真实和美好的感情描写谷德伦在受凌辱时表现出来的高贵品质。《尼贝龙人之歌》有多种手稿本,但《谷德伦之歌》留传后世的却只有一个,这说明它在当时并不十分受人欢迎。(www.xing528.com)

(2)骑士史诗:随着巴巴洛萨大帝及史陶芬王朝政权的扩展巩固,随着骑士在十字军东侵时代的地位日益显赫和眼界扩大,骑士文学逐步形成并取代了僧侣文学的地位。封建宫廷为供自己娱乐,成了培植骑士文学的场所,封建主也成了骑士文人的供养者,有的封建主甚至出题让骑士文人创作,以供自己消遣欣赏。正因为骑士文学的目的是为宫廷服务,所以骑士史诗又称宫廷史诗。与僧侣文学不同,骑士文学讲求现世享乐,强调世俗内容,这完全符合封建主的享乐要求。

十字军东侵给了骑士以使命,骑士的目光随着远征而扩大,他们一方面接触了东方的古老文化,另一方面欧洲各国的骑士们也在东侵中相互影响,彼此熟悉了对方的文化和传说。不论是德国的宫廷抒情诗还是骑士史诗,都受到了当时法国骑士文学的深刻影响。为了反映骑士阶层的思想意识,骑士世界、骑士形象在骑士史诗中常常被理想化。骑士文学是世俗文学,多半叙述骑士的冒险故事和爱情经历,歌颂他们自己的崇高和荣誉,反映骑士阶层的理想和思想感情。骑士文学在德国文学史上有着一定的历史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德国的骑士史诗在题材上多半取自法国骑士文学。12世纪至13世纪可以说是欧洲骑士文学兴盛的时代。德国的骑士史诗之父、骑士文学的先驱者是亨利希·冯·费尔德克(Heinrich von Veldeke,1140?~1200?)。他是莱茵河下游地区的骑士,其主要作品、德国第一部骑士史诗《依尼亚特》(Eneit),是以当时法国无名氏的骑士小说为蓝本的,而法国骑士小说依据的又是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这部骑士史诗叙述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人战败后,特洛伊的依尼亚特逃到意大利并在那里重建家园的故事,其中穿插了依尼亚特在前往罗马途中经过迦太基,与迦太基女王狄多的爱情故事。依尼亚特顺从神的旨意,决心离开迦太基前往罗马去建立新家园,狄多见情人远去,便在海边自焚。抵达意大利后,依尼亚特受到国王的款待,与公主拉维尼亚成婚,并被立为王位继承人,后来依尼亚特终于成了罗马城及罗马帝国的奠基人。在费尔德克的笔下,依尼亚特成为典型的德国骑士,并尽力以此歌颂德国骑士的崇高伟大,环境气氛也都变成了中世纪。从内容上分析,史诗视天意(神意)高于一切。史诗中,凡符合神的旨意的,最终会得以实现(如依尼亚特和罗马公主拉维尼亚之恋),凡不符合神的旨意,即使再热烈、再执著(如迦太基女王对依尼亚特的爱情),最终也不会得到实现。这里作者把神(神意)放到最高的位置。这反映了中世纪的人的普遍观念。这部史诗的功绩还在于奠定了德国骑士史诗的押韵方式,并且摆脱了方言影响。后来的著名骑士史诗作家,如沃尔夫拉姆、戈特弗里德等都把亨利希·冯·费尔德克视为骑士史诗大师。

第二位骑士诗人是哈特曼·冯·奥埃(Hartmann von Aue,1165?~1215?)。他是士瓦本地区的骑士,著有两部史诗,即《伊万因》(Iwein,1205)和《埃雷克》(Erec,1180)。严格说来,这两部史诗,尤其是《伊万因》,只是法国12世纪骑士诗人克雷蒂安作品的翻译本。克雷蒂安以写古凯尔特人约瑟王及其圆桌骑士的故事著称。哈特曼的这两部史诗叙述的也是圆桌骑士的冒险和爱情经历。《埃雷克》叙述圆桌骑士埃雷克以其勇敢博得了美女埃涅特的爱情,后来埃雷克沉溺于爱情,因而宫廷对他有所非议,他的骑士荣誉受到损害,妻子便促使他再去冒险,最后作者让主人公在骑士荣誉与爱情两者之间得到了平衡,但骑士的荣誉和勇敢精神和怜悯心仍是最高的评价尺度。作品强调,骑士必须用新的冒险来维护他已得到的荣誉。《伊万因》与《埃雷克》相反,叙述的是圆桌骑士伊万因不愿因爱情而忘记骑士职责,因此他在婚后立即前去经历勇敢的骑士冒险,并约定一年后返家团聚。可是伊万因最后失约,他的妻子为此表示要解除婚约。但伊万因在失约期间解救了不少穷人,帮助不少妇女摆脱困境,还仗义救助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由于这一切英勇行为,最后伊万因得到妻子的谅解,可见骑士的英勇依然是衡量价值的标准。除此之外,哈特曼还著有两篇诗体传奇,即《格列高利乌斯》(Gregorius,1190?)和《可怜的亨利希》(Der arme Heinrich,1195?)。《格列高利乌斯》情节离奇曲折。它依据的是中世纪法国的传奇《石头上的格列高利乌斯》:在法国的阿奎塔尼,某公爵育有一男一女,他们自幼一起成长,相亲相爱。在父母双亡后,他们因抑制不住情欲发生了关系。后来哥哥十分悔恨,远离家乡,在异乡渴念着妹妹而死。不久妹妹生了一个男孩,她同样感到内心的悔恨,于是她把新生儿用绸缎包好放在一只精致小桶里,又将小桶放在一条平底小船上,任其在海上漂浮。她在小桶旁还放了一块布,上书小孩的身世和父母的罪孽,只是没有留下姓名。做完这一切后,她返回自己的国家。父亲死后她继承了王位。三天之后,小男孩被海上某个偏僻小岛的渔夫发现,岛上的修道院院长为这个弃儿洗了礼,并按自己的名字给他命名为格列高利乌斯。格列高利乌斯在渔夫家长到六岁后,到修道院读书。他聪明伶俐,成绩优异。格列高利乌斯在修道院长大成人后,才得知自己原系一个弃婴,于是决定离开修道院去尘世寻找生身父母,甚至当修道院院长告诉他父母的罪孽时,也阻挡不住他的决心。格列高利乌斯离开修道院后当了骑士,他的英勇使他成了一名武功极好的骑士。一天他来到了故乡阿奎塔尼,这座城市正被敌人包围,他勇敢地解救了城市,他的母亲——摄政女王自然不认得自己的儿子,于是摄政女王与拯救者结婚。在他们新婚的婚床上,女王发现了修道院长让格列高利乌斯随身带着的那块小布,这才知道,新郎竟是自己的儿子。他们在可怕的痛苦中分离。格列高利乌斯为了忏悔自己的罪过,让人把自己绑在海边的石头上,每天仅能以海水充饥。他就这样虔诚而严酷地忏悔了17年。后来罗马大主教病故,上帝为他的真诚忏悔所感动,便命两名罗马神父将他解救,并任命他做大主教。在格列高利乌斯进入罗马任职的前三天,他的虔诚竟使罗马的所有大钟都自动鸣响起来。格列高利乌斯当了大主教后,又与母亲重逢。她来到罗马忏悔,与儿子一起宣传上帝的恩德,二人以此度过了余生。托玛斯·曼后来在他晚年的小说《选中的人》中,以出色的语言描写了这一传说。

这部中世纪的俄狄浦斯故事目的完全在于宣传基督教信仰。格列高利乌斯作为血亲乱伦的产物自身并无罪过,作品旨在阐述:格列高利乌斯如此坚决地要求离开修道院,离开神灵之地盲目地来到俗世,正是造成他悲剧性经历的根源。作品宣扬人类对神应充满敬畏之情,不能因悔恨而对神产生怀疑和绝望,真诚的忏悔最终必会召唤来神的恩宠。中世纪普遍存在的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基督教作为当时的意识的和精神的支柱,在这部传奇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传奇再次说明:人不应该离开神和神的引导,否则人在俗世就会盲目行动,造成可怕的后果。

《可怜的亨利希》是哈特曼最出名的作品。它叙述一个农民的女儿愿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治疗主人亨利希的麻风病,可是主人不愿用别人的生命来拯救自己,于是感动了上帝,神奇病愈。主人病愈后与好心肠的农民女儿结婚。作品把农民的女儿描写成忠于主人的女性,但给她披上了有宗教色彩的自我牺牲精神的外衣,作者也把骑士亨利希写成道德高尚的人。作品让读者明白:疾病、灾难是神对人的惩罚。高贵的自我牺牲及善良的心地,诚意地接受神的惩罚,最后必将给人带来福祉。中世纪的基督教精神也在这里表露无遗。在形式上,这部作品既像中篇小说,又像传奇,更像童话,可以说是三者的紧密结合,有很强的可读性,并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

德国骑士文学在沃尔夫拉姆·冯·埃申巴赫(Wolfram von Eschenbach,1170~1220)和戈特弗里德·冯·斯特拉斯堡(Gottfried von Straßburg,生卒于1200年前后)的作品中达到高峰。

沃尔夫拉姆是法兰克骑士,曾服务于宫廷。宫廷的封建主死后,他于1217年回到家乡,和自己的妻子、女儿贫困地生活在一起,没过几年便在故乡去世。沃尔夫拉姆是重要的骑士史诗作者,代表作《帕尔齐伐尔》(Parzival)有24 812诗行,约有84个手抄本,是德国骑士史诗的代表作。这部史诗叙述流传于欧洲的有关圣杯的传说。这个圣杯是欧洲传说中的宝物,据说是耶稣在最后晚餐时所用的杯子,后来曾盛过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时流下的血。这一圣杯后藏于圣杯堡,由圣杯堡骑士和圣杯堡国王看护,只有心地最纯洁的人才能接近它。《帕尔齐伐尔》便是叙述帕尔齐伐尔怎样从一个单纯无知的稚童,经过骑士阶段的发展和内心怀疑,最后心灵成熟,成为圣杯堡的骑士,也就是说成了一个纯洁的人。因此,这部史诗实际上成了德国文学中的第一部所谓的“发展小说”。这种发展小说往往叙述主人公从生到死的经历及其内心追求,寻求内心完美和自我完善,因此,发展小说常富有教育色彩。

《帕尔齐伐尔》取材于法国克雷蒂安·德·特洛阿的同名骑士史诗,但它是一部再创造的作品,在语言和思想两方面都超过了特洛阿的原作。

帕尔齐伐尔的父亲原是一个骑士,在帕尔齐伐尔幼年时,父亲就在沙场战死,母亲为了避免儿子日后遭到同样的命运,便与世隔绝,在寂寞的森林里把孩子抚养成人,因此帕尔齐伐尔单纯幼稚,对骑士世界一无所知。有一天,他偶然在林中遇到一批气宇轩昂的骑士,从他们口中听到了有关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的事迹,便决心用自己的勇敢去争取骑士的荣誉。母亲的请求和眼泪都无法使他继续留在寂寞的森林中。这位单纯的“傻瓜”经历了许多冒险,终于到达亚瑟王的宫廷,并通过自己的英勇无畏打死了与亚瑟王为敌的“红衣骑士”,因而被吸收为亚瑟王的圆桌骑士。可是帕尔齐伐尔并不认为圆桌骑士便是他人生追求的顶峰,建功立业的天性又促使他远行。他遇到了老年骑士戈内曼茨(Gurnemanz)。戈内曼茨教他懂得了各种骑士礼仪和习俗。不久,帕尔齐伐尔又解救了被困在城堡中的一名女贵族,后来便与她结了婚。可是对母亲的思念使他离别了新婚的妻子,但他却不知道母亲因想念他已死在林中。一天,帕尔齐伐尔为了求宿来到一座城堡。他并不知道,这座城堡便是圣杯堡。他在圣杯堡里看见受伤的阿姆福尔塔斯(Amfortas),但并不知道他便是圣杯堡国王。帕尔齐伐尔用一般的骑士习俗来观察和对待这里的一切。骑士的举动应该高雅,不能多加提问,因此帕尔齐伐尔虽同情受伤者,却不问伤者的病痛原因,也不表现出他的同情心,这样他便没能通过神对他的最初考验。帕尔齐伐尔当然也不知道,盛圣杯的容器上写着,他正是被选中的圣杯堡国王的继承人,也是给圣杯堡国王带来康复的人。但要做到这两点的条件是,他必须主动探问国王的病痛原因,并主动探问为什么这座城堡这样辉煌,而当他回到亚瑟王的宫廷才了解到这一切。接着帕尔齐伐尔在世上奔波了五年,一直想追寻圣杯而不获,甚至因此失望地怀疑上帝。最终他遇到隐士特莱维生特(Trevrizent),隐士规劝帕尔齐伐尔要不断地自我否定,净化内心并忠于上帝,那么他将会重新获得失去的圣杯,因此帕尔齐伐尔与隐士的结识构成了史诗的思想核心。自此他又恢复了内心的和平,一心要追求到圣杯。在自我否定中,帕尔齐伐尔深感自己对母亲的去世负有罪责,杀死红衣骑士(后来证实他是帕尔齐伐尔的同族兄弟)以及未对圣杯堡国王表示出同情等都使他忏悔。在不断寻找自己过失的过程中,他内心变得日益高尚。通过上帝的安排,帕尔齐伐尔终于找到了圣杯堡,并用自己的关心使圣杯堡国王恢复了健康,并在那里见到了他分离很久的妻子和他们的一对双胞胎子女,其中的罗恩格林(Lohengrin)被帕尔齐伐尔决定为自己的继承人,帕尔齐伐尔也成了圣杯堡国王。

史诗指出,人应该追求最高目标。中世纪的世界观及基督教教义使作者只能把“成为圣杯堡国王”作为最高理想。沃尔夫拉姆比其他骑士诗人高明之处表现在:他并不把成为圆桌骑士作为骑士的最高追求目标。因此,圣杯堡——圣杯堡国王,成了骑士沃尔夫拉姆人道主义的乌托邦理想,并把它与亚瑟王的骑士世界作了对比,指出后者的标准、习俗在前者的环境中是不能适应的。

史诗宣扬基督教教义,认为人的内心和平和心灵创伤的康复只能通过对上帝的忠实信仰才能实现。沃尔夫拉姆让帕尔齐伐尔在圣杯堡与妻子儿女团聚,说明作者希望理想追求和信仰(忠于上帝)与世俗生活能和谐统一,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感官享乐追求)之间没有矛盾。因此,这部史诗既肯定宗教教义——基督教精神,又肯定骑士世俗的对物质(感官)享受的追求。上帝最后让帕尔齐伐尔追求到圣杯并不是通过他的骑士冒险,而是通过对自己过失的认识、内心的完善及怜悯的力量,这表明作者把个人的道德境界看得高于骑士的勇敢骑士精神的境界,甚至高于一切,这使这部作品具有更深刻和更恒久的价值。除史诗创作外,沃尔夫拉姆·冯·埃申巴赫还有几首破晓歌也十分有名。

第四位骑士史诗作者是戈特弗里德·冯·斯特拉斯堡。有关他的生平资料留下得极少,估计他出身于市民阶层,也可能是牧师出身,但曾服务于斯特拉斯堡宫廷。他的史诗《特里斯坦和依绍尔德》(Tristan und Isolde)虽有近二万诗行,但却是一部未完成作,作者依据的也是法国的同名骑士史诗。有关特里斯坦和依绍尔德的故事在11世纪即已在欧洲广为流传,它最早流传于古代不列颠与爱尔兰的凯尔特人中,后来传到了法国,再由法国流传至德国。从这部史诗的内容分析,它已宣告骑士文学的结束,因为《特里斯坦》宣扬的已不是骑士精神与骑士理想,而是强调了世俗生活,歌颂了爱情的伟大,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对封建礼教提出了质疑。因此它已经预示了市民文学不久将要诞生。它的情节是这样的:

古代康沃尔地方(今英国西南部一个岛屿)的国王马尔克(Marke),有一次派他的侄子特里斯坦到爱尔兰去向爱尔兰公主依绍尔德求婚。爱尔兰国王答应了,皇后在特里斯坦带依绍尔德回国之前,为依绍尔德和马尔克准备了魔汤(Minnetrank),他们若在新婚之夜不喝别的酒,只喝这一魔汤,他们便将终身相爱。在返国的漫长航途中,特里斯坦和依绍尔德由于极度口渴误饮了魔汤,于是两人之间产生了无法抗拒的爱情,并注定要终身相爱。抵达康沃尔后,依绍尔德虽与马尔克结了婚,可是由于魔汤的作用,依绍尔德和特里斯坦却不断地私相往来。经过一个长时期后,他们的秘密爱情终于被马尔克发觉,特里斯坦不得不渡海潜逃。在诺曼底,特里斯坦为那里的诸侯在战争中尽力,为此诸侯把自己女儿许配给他,这个女儿竟名叫“白手依绍尔德”……作品在这里中断了,不知是因为作者去世了呢,还是因为作者不知如何续写下去?后世有多人写了续篇,都以悲剧结局:特里斯坦和依绍尔德相互思恋,依绍尔德听说特里斯坦在诺曼底受了伤,前去寻找特里斯坦,在特里斯坦临死前依绍尔德与他见了一面。特里斯坦死后依绍尔德也忧郁而死。两人的墓挨在一起,不久,从两个墓上都长出了蔷薇花和葡萄藤,并且交织在一起,象征他们死后也永不分离。

史诗歌颂了自由恋爱,使读者处处同情这一对相爱的人的命运,在客观上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在封建社会,女子婚姻不能自主,对没有爱情可言的丈夫必须尽忠,而在这部史诗里,读者却希望特里斯坦与依绍尔德能得到幸福。当他们骗过国王马尔克时,读者反为他们高兴。因此,史诗反映的是个人爱情幸福和封建道德之间的矛盾。作者用魔汤来象征自由相爱。(在作品中,这个“魔汤”不叫“Zaubertrank”,而叫“Minnetrank”。如果忠实地翻译,应译成“爱情之汤”,这就使作品提倡恋爱自由的含意更加清楚了。)而这种自由相爱却必须违反社会习俗才有可能,这里已表现出作者及城市市民对封建婚姻的不满了。

(3)宫廷抒情诗:宫廷抒情诗(Minnesang)属于骑士文学—世俗文学。12世纪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封建宫廷是欧洲宫廷抒情诗的发源地,后经意大利、奥地利传入德国。当时宫廷雇佣的骑士文人用诗的形式对宫中女主人表示爱慕之情乃是骑士文人应尽的义务,骑士对这种爱慕并不祈求真正的回应,而只是用这种方式来抬高女主人的荣誉,为女主人服务,骑士写的这些诗后来便被称为宫廷抒情诗。正因为这种诗只是对女主人尽义务:歌颂她的美丽,怨诉她对自己的冷漠,渴望得到她的爱情等等,因此不免言不由衷,含有大量虚情假意,缺少真情实感。宫廷抒情诗最早有诗有曲,犹如中国的词和曲,吟诗时得有乐曲伴奏,这就要求骑士不仅是诗人而且是作曲家。破晓歌便是宫廷抒情诗的一种,它以骑士和妇女的对话构成,描写两人早晨天刚破晓时的离别之情,但破晓歌已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宫廷抒情诗了。

后世搜集宫廷抒情诗的人很多,因此得以留传下来的宫廷抒情诗和诗人的名字也很多,但是没有留下为之伴奏的曲调,这和中国词、曲的情况相似。德国最大和最宝贵的抒情诗歌集便是产生于14世纪上叶的《海德堡诗歌手稿集》(Große Heidelberger Liederhandschrift),现保存在海德堡大学图书馆。这一诗歌集是以苏黎世城市贵族玛乃塞(Rudiger Manesse)搜集的中世纪诗歌为基础的,因此它又名为《玛乃塞手稿集》(Manessische Handschrift)。它搜集了从12世纪中叶到14世纪初为止的德国诗歌,它们按作者的姓名编排,共搜集了140位诗人从1160年至1330年创作的约六千行诗,其中还为137位诗人画了彩色像。集子中收集最多的是瓦尔特·冯·德尔·福格威德的诗。这一集子成了后世研究中世纪德国抒情诗及从画像中研究诗人出身的重要资料。德国中世纪抒情诗的成就在摩龙根(Heinrich von Morungen,1150?~1220?)、哈根瑙(Reinmar von Hagenau,1160?~1210?)和瓦尔特·冯·德尔·福格威德(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约1178~1230)三位诗人的作品中达到顶峰,特别是在后者的诗中。德国后期的宫廷抒情诗日益摆脱法国普罗旺斯的影响,具有自己的特点,即不仅有诗人的真实感受,而且含有时代的气息和政治的内容。与早期宫廷抒情诗的矫揉造作相对的是12世纪前后流传于民间抒情诗的朴实无华。下面一首短诗书写于泰根湖一位修女的一封拉丁文情书的结尾处,估计是当时的一首民歌:

Du bist min,ich bin din:
des solt du gewiz sin.
du bist beslozzen
in minem herzen;
verlorn ist daz slüzzelin:
du muost immer drinne sin.

你是我的,我是你的:
这你一定知道得分明。
你已经锁在
我的心坎里;
小钥匙已经丢失:
你必须永远锁在我的心坎里。

中世纪宗教文学盛行,一般文学作品(骑士文学)也始终受着基督教的影响,因此这首散发着浓郁的情思和表白朴实无华的真挚感情的情诗尤其显得珍贵。这首诗说明:宗教尽管成了当时“主流文学”的内容,但民众的生活和人伦感情总要冲破阻力表现自己,这里“隐匿的神学”不见丝毫踪影,只有鲜明的文学的本来面目。

瓦尔特的不少诗在内容上已超出了宫廷抒情诗的狭隘范围,即使他的爱情诗也与宫廷诗歌不同,倾向于大胆泼辣,自然朴素,表现了男女间真诚热烈的情感。他的许多诗毫无宗教的激情和虔敬,有的是活生生的人间生活和社会内涵,说明宗教在当时并不能完全一统文学的天下。关于华尔特的生平资料传之后世的不多,据估计他是蒂罗尔的贫穷骑士,1170年左右出生,在他服务的宫廷主人逝世后,便流浪到南德。1189年他到了士瓦本的菲利浦的宫中,后又继续在南德浪游,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最后他得到国王一块封地,定居在维尔茨堡并逝世于此。

瓦尔特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爱国诗人和抒情诗人。他的所谓描写“高级爱情”的诗只是他创作中的一小部分。所谓“高级爱情”是指真正意义上的宫廷抒情诗,即对贵族妇女的歌颂和爱慕。瓦尔特最美的抒情诗却是描写所谓“低级爱情”的,即描写民间女性的真实爱情的。这些诗歌中最著名的便是《菩提树下》(Unter der Linden)。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一个少女的口吻描写她初恋的喜悦和朴素坦率的感情,全诗也十分富于节奏感和音乐性。下面是这首诗的现代德语译文:

Unter der Linden,
an der Heide,
wo ich mit meinem Trauten saß,
da mögt ihr finden,
wie wir beide
die Blumen brachen und das Gras.
Vor dem Wald mit süßem Schall
tandaradei!
Sang im Tal die Nachtigall.

Ich kam gegangen
zu der Stelle;
mein Liebster war schon vor mir dort.
Mich hat empfangan
mein Geselle,
daß ich bin selig immerfort.
Ob er mir auch Küsse bot?
tandaradei!
Seht,wie ist mein Mund so rot!

Da ging er machen
uns ein Bette
aus süßen Blumen mancherlei;
des wird man lachen
noch,ich wette,
so jemand wandelt dort vorbei.
Bei den Rosen er wohl mag
tandaradei!
merken,wo das Haupt mir lag.

Wie ich da ruhte,
wüßt es einer,
behüte Gott,ich schämte mich.
Wie mich der Gute
herzte,keiner
erfahre das als er und ich,
und ein kleines Vögelein,
tandaradei!
das wird wohl verschwiegen sein.

在郊野的
菩提树下,
我和我的情郎在那里相会,
你们会看到,
我们在采折着
花儿和草儿。
森林的前面
汤达拉达伊!
夜莺的歌声多么甜美。

我走到了
那处郊野;
我的爱人已经先我光临。
他向我热烈欢迎,
天哪,
我真是永远幸福。
他会给我许多亲吻?
汤达拉达伊!
瞧我口儿多么殷红!

他于是用
一些可爱的鲜花
为我们铺起了一个卧床;
要是有人
在那里经过,
定会被他笑话一场。
他一定会看到我
汤达拉达伊!
枕着玫瑰花儿酣卧。

要是有人知道
我酣卧的姿势,
我的天哪,我真要羞死!
我的情郎
怎样和我亲热,
并无他人知道,
除了他和我,还有一只小鸟,
汤达拉达伊!
它可不会把我们出卖。

这是德国文学史上一首著名的抒情诗,它虽写于中世纪,但其真挚的情感表露使它至今还有极强的生命力。

瓦尔特生活在德国政治和经济已经分裂的时代,是德国皇权在与诸侯及支持诸侯的罗马教皇的斗争中不断衰落的时代,这是德国史陶芬王朝时期(1125~1254)。在史陶芬王朝与罗马教皇及诸侯的斗争中,瓦尔特站在皇权一边。这在当时是进步的立场,因为德国的皇权尽力要取得统一的中央集权以结束封建割据。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和结束割据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萌芽。而罗马教皇希望德国分裂,支持诸侯割据,用诸侯势力牵制皇权,削弱中央集权,以利教会对德国的勒索,并在政治上达到教权高于皇权的目的。

瓦尔特的《我听见水在流》(Ich hört' ein Wasser rauschen)便是一首很好的政治诗篇和爱国诗篇。诗中,诗人以自然现象为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有首领,可是德国却没有(没有一个能管辖全国的国王),诗人为国家的分裂割据而痛心,希望当时的德国皇帝能对诸侯采取强硬的政策。瓦尔特把德国的统一、结束封建割据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强有力的国王身上。

Ich hört ein Wasser rauschen
und ging den Fischen lauschen
ich sah die Dinge dieser Welt.
Wald,Laub und Rohr und Gras und Feld,
was kriechet oder flieget,
was Bein zur Erde bieget,
das sah ich und ich sag euch das:
Da lebt nicht eines ohne Haß.
Das Wild und das Gewürme,
die streiten starke Stürme,
so auch die Vögel unter sich:
doch tun sie eins einmütiglich:
Sie schaffen stark Gerichte,
sonst würden sie zunichte,
sie wählen Kön'ge,ordnen Recht
und unterscheiden Herrn und Knecht.
So weh dir,deutschem Lande,
wie ziemet dir die Schande,
daß nun die Mücke hat ihr Haupt,
und du der Ehren bist beraubt!
Bekehre dich!Vermehre
nicht noch der Fürsten Ehre.
Die Kön'ge drängen dich,
Philippen setz den Waisen auf,
so weichen sie und beugen sich.

我听到水在流,
我听到鱼在游。
我看到芸芸的大千世界,
草、叶、芦苇、森林、田野。
爬的或飞的,
地上走的,
我都见过,但我要告诉你们:
没有一种动物彼此没有仇恨,
昆虫和野兽
激烈地争斗,
就是禽鸟也不例外。
可是有一件事它们做得一致:
它们建立了严厉的法庭,
否则它们就会被消灭。
它们选举国王,整顿法律,
区分主人和奴仆。
可是德意志国家,
你真该有这种耻辱,
连蚊蚋都有它们的首领,
可是你的荣誉已被剥夺!
改弦更张吧!
别让诸侯们趾高气扬。
王公诸侯在排挤你,
菲利浦,戴上宝石皇冠,
这样他们就会听从你的教管。

瓦尔特有的诗还尖锐讽刺教皇及其对德国的无耻搜刮。总之,像瓦尔特这样关心国家、关心祖国前途、坚定地反对教皇和诸侯分裂活动的政治诗人,在当时可以说绝无仅有,因此他在德国文学史上历来享有崇高的地位。

(4)13世纪中叶到15世纪末的中古高地德语文学:这一时期的德国文学经历了一次重大转折。这一转折是以德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化为前提的,具体表现在这一时期德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出现了重大变化。

随着封建全盛时代的过去,全盛时代的德国文学也跟着消逝。13世纪中叶后,骑士武装随着雇佣兵的增多和火药的利用而衰落,骑士文学也随着骑士阶层的衰落逐渐消亡。

到了14世纪、15世纪时,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萌芽,城市开始发展,市民阶层逐步形成,于是反映市民阶级兴趣爱好和生活理想的市民文学(即城市文学)便应运而生。因此,从13世纪下叶起是骑士文学衰落和市民文学形成的时期。

过去曾显赫一时的骑士,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骑士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地位,竟渐渐沦落为匪,成为强盗骑士。反映骑士逐渐蜕变成盗匪的最重要的文学作品,是巴伐利亚修士魏尔海尔(Wernher der Gärtner)约在公元1280年写的中篇诗体小说《迈埃尔·赫尔姆布莱希特》(Meier Helmbrecht)。故事叙述农民的儿子赫尔姆布莱希特不顾父亲的再三警告,一定要去当骑士,因为骑士的装束和生活诱引着他。可是当时的骑士已无昔日的光荣,为了生存,他们常靠抢劫为生。赫尔姆布莱希特便参加了一个强盗骑士帮,与他们一起到处作恶,最后他们的强盗巢穴被人挖掉,同伙都被吊死。他逃回自己的村庄,父亲却拒绝收留他。最后,曾经被他勒索过的农民发现了他,便把他吊死了。作者在最后直接告诫读者:再也别去学赫尔姆布莱希特的样!这篇故事已不再夸耀骑士的光荣,而是写了他们的没落及走投无路,主人公的父亲则成了有觉悟的农民的代表。这部作品为这样一个过渡时期描绘了一幅形象的社会变迁的图画。

在经济和政治上市民阶层逐渐取代骑士阶层的同时,在文学上则市民文学也逐渐取代了骑士文学。

新兴的市民文学作者多系市民出身,其作品内容和形式亦迎合市民的兴趣爱好,富于消遣性,并在消遣中得到教益。市民文学的基本特色是讽刺性,内容的变化亦引起了形式的变化。市民文学的形式与骑士文学的形式不同,它已不再是长篇史诗,而是短篇笑话。这种笑话最初是诗体形式,后来为了传播的方便逐渐改成散文。13世纪出现了德国的第一部笑话集《阿米斯牧师笑话集》(Die Schwänke des Pfaffen Amis,1230),13世纪后形成的这类笑话到了16世纪便发展成民间故事书(Volksbuch)。骑士文学时代的宫廷抒情诗则为14世纪开始形成的工匠诗歌(Meisterlieder)所代替,这是手工业工匠所喜用的文学形式。它在16世纪汉斯·萨克斯的时代达到了高峰。

不论笑话还是后来的故事书、工匠诗歌,其内容都反映市民的市井生活,写其悲欢离合和家庭生活,并多讽刺内容,且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教会和贵族。但鉴于德国分裂的社会背景,作品也暴露了市民阶层意识的狭隘和目光的短浅。

新兴市民文学最常见的形式是戏剧,这也是市民阶层很喜爱的文学形式,很具群众性。欧洲戏剧源于庆祝宗教节日。14世纪德国的宗教剧主要包括复活节戏剧和圣诞节戏剧。戒斋节戏剧虽然也是庆祝宗教节日,但内容却是世俗的,它充满了笑话,故成了后来德国喜剧的发端。戒斋节戏剧演出于大斋期前夜。14世纪时戏剧舞台已由教堂内部搬到教堂前的广场,后来又由教堂前的广场搬到了市场广场,演员与观众也几乎全是市民自己,所以戒斋节戏剧已经是在广场上演出的市民观看的世俗戏剧了。戒斋节戏剧到了萨克斯时代也达到了顶峰。

这一时期城市文学的特色除讽刺性外,就是教诲性,但主要是讽刺人的愚蠢和揭露时代的弊端。不论笑话、民间故事书、戒斋节戏剧及作家创作,都通过讽刺来达到教诲目的。傻瓜和愚人常常成为这类讽刺文学的中心人物。

13世纪末至15世纪末,德国最出色的作家是讽刺作家布兰特(Sebastian Brant,1458~1521)。布兰特生于斯特拉斯堡,曾在巴塞尔学习法律,后来成为巴塞尔大学的教授。他的思想接近于当时的人文主义。布兰特写过不少15世纪流行的道德诗,代表作是《愚人船》(Das Narrenschiff,1494)。《愚人船》可以说是一部长篇道德诗。全书的结构是这样的:111个愚人有一次与作者同乘一条船,前往愚人镇,这条船由一个愚人掌舵,他听任船只在海上漂浮,因此这条船永远到不了目的地。作者对船上的每一个愚人加以讽刺嘲笑,这些愚人代表了当时的各个社会阶层,又代表了人的各种恶行、错误、缺点、罪恶等等。作者认为人的生活便如这条愚人船一样,是一次毫无目的的海上航行。全书112章,几乎每章讽刺一个愚人(一个社会阶层和一种恶行)。通过“愚人”,作者把批评时代弊端和批评人的恶行、缺点、罪恶结合起来。这些愚人代表了当时的僧侣、假学者、放高利贷者……作者布兰特把人的缺点和错误都人格化为“愚人”。他在每一章都指出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恶劣现象,比如大学生喜欢乱花钱,身上一文不名时便去酒店当跑堂;游方僧做了不少假“圣徒遗物”到城市化缘,骗人钱财等。布兰特还把狂妄、肉欲、暴食、嫉妒、吝啬、懒惰和发怒都人格化为“愚人”,逐一加以鞭笞。此外,违反了十戒的道德败坏者,也被他列入“愚人”之列,甚至好吵架、通奸、粗鲁、忘恩负义……都是作品所要否定的“愚行”。因此,在作者心目中,愚蠢即罪行,罪行即愚蠢,凡犯有罪行者都是愚人。作者在书中说,医治“愚蠢”(缺点、错误、罪恶……)的唯一方法是“认识自己”,因此,作者用《圣经》的教义号召人们“忏悔”。这部书由于直接暴露时代弊病,因此当时很受读者的欢迎,他们可以通过它认识自己及自己所处的时代,再者它文字生动,还配有与内容相符的丰富的木刻插图。(据考证,这些木刻的三分之二极可能是青年时代的丢勒所作。)因此,它在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表之前是德国拥有最多读者的一本书。它在布兰特在世时便已再版过六次,到16世纪末,它共出了14版,曾风行全欧。作者因这本书被同时代人看做是可与荷马、但丁齐名的大作家。布兰特也因这本书成为16~17世纪德国“愚人文学”(以愚人作为文学作品的主人公)的创始人。此后的萨克斯(Hans Sachs,1494~1576)、费沙特(Johann Fischart 1546~1590)、莫舍罗施(J. M. Moscherosch 1601~1669)和格里美豪森(H. J. C. Grimmelshausen 1622~1676)都是所谓“愚人文学”作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