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库全书与中国文化:经部类目解读

四库全书与中国文化:经部类目解读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置“五经博士”,易学研究日益昌盛。至于马融、郑玄逸注,唐李鼎祚《集解》中所采者,皆有师传。故王柏《书疑》、蔡沈《皇极数》之类,非解经之正轨者,咸无取焉。司马迁、扬雄、刘歆皆称《尚书》为孔子编定。

四库全书与中国文化:经部类目解读

三、经部类目解读

(一)易类

1.《易》之概述

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序》云:

圣人觉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诗》寓于风谣,《礼》寓于节文,《尚书》、《春秋》寓于史,而《易》则寓于卜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

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

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则多戒占者,圣人之情见乎词矣。其余皆《易》之一端,非其本也。今参校诸家,以因象立教者为宗,而其他《易》外别传者,亦兼收以尽其变,各为条论,具列于左。

“《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讲的是天人之学。《易》更三圣,世历三古。伏羲、文王、孔子三大圣人,前赴后继,觉世牖民。孔子以后,《易》为六艺之首,为儒家必修课程,其他诸子百家亦无不从中吸取教益。秦始皇焚书,《易》以占卜之书幸存。汉置“五经博士”,易学研究日益昌盛。所谓“两派六宗”,仅就古代易学立论。详见后面易学流派部分。

天文,现指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古人把风、云、雨、露、霜、雪等地文现象也列入天文范围。《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隋书·经籍志》:“天文者,所以察星辰之变,而参于政者也。”天文、地理皆为《易》之构成基础,《易·系辞上》明言:“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乐律即音律,注重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变化;韵学即声韵之学,关注四声(平、上、去、入)变化,均涉及阴阳变化。兵法涉及术数,算术与象数密不可分,无不与《易》相通。至于方外之炉火,特指道士炼制丹药。诸如此类,“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由此可知,易学之范围,广泛涉及一切传统学术之领域。近代以降,西方学术传入中国,四部之学被七科之学取代,但声光化电诸科亦往往与《易》相通,研《易》者亦援以入《易》。因此,在人文易之外,又别出科学易一派。

2.《易》之注疏

《周易注疏》本,注用王弼、韩康伯二家,疏用孔颖达正义。王弼、韩康伯二注,扫象言《易》,空言说理,失汉家法。孔颖达疏依注敷衍,毫无足据。至于马融、郑玄逸注,唐李鼎祚《集解》中所采者,皆有师传。王肃说经,好与郑玄为难,不免于支离。惟言《易》则本诸其父王朗,多同郑玄说,其不同者亦与马融相合。郑玄言《易》皆有所本,言爻辰[62]则颇嫌穿凿。虞翻五世传《孟氏易》,长于通变[63],其纳甲[64]则大为无理,且好议郑学[65],是其短处。自唐而下,多近王弼一派,言汉学者不取居多。

历代注《易》之作甚多,大致分为汉、宋两派。冯友兰认为:“汉《易》注重象数,宋《易》注重义理。其实这种分别代表着两种思想体系,不仅是注解的态度和方法的不同。”[66]《四库全书总目》注重象数,“以因象立教者为宗”,表彰汉《易》,显然站在汉学家的立场上。

《周易》是中国文化的元典之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因为涉及问题面较广,我们在后面还有专题论述。

(二)书类

1.《书》之概述

《四库全书总目·书类序》云:

《书》以道政事,儒者不能异说也。《小序》之依托,《五行传》之附会,久论定矣。然诸家聚讼,犹有四端,曰今文古文,曰错简,曰《禹贡》山水,曰《洪范》畴数。

夫古文之辨,至阎若璩始明。朱彝尊谓是书久颁于学官,其言多缀辑逸经成文,无悖于理。汾阴汉鼎,良亦善喻。吴澄举而删之,非可行之道也。

禹迹大抵在中原,而论者多当南渡。昔疏今密,其势则然。然尺短寸长,互相补苴,固宜兼收并蓄,以证同异。

若夫刘向记《酒诰》、《召诰》脱简仅三,而诸儒动称数十。班固索《洪范》于洛书,诸儒并及河图,支离,淆经义矣。故王柏《书疑》、蔡沈《皇极数》之类,非解经之正轨者,咸无取焉。

《尚书》何以得名?郑玄以为“尚书”之意是“上天之书”:“尚者,上也。尊而重之,若天书然,故曰《尚书》。”王肃以为是“皇上之书”:“上所言,史所书,故曰《尚书》。”《尚书孔氏序》以为“上古之书”:“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之书,后世之所慕尚,故曰《尚书》。要之,非孔子之旧,乃伏生之所加,何以知之?安国作序,言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裁二十余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是伏生之意,谓是书乃上古之书,故加‘尚’字,谓之《尚书》也。”王充《论衡·正说篇》说:“《尚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

“《书》以道政事”,庄子始发此论。随后,《荀子·劝学篇》也说:“书者,政事之纪也。”后世儒者竞相祖述,自朱熹以下无闲言,因为此五字高度概括了《尚书》的内容特点。此一特点的形成,可能与古代史官制度有关。古代王朝和诸侯之政事档案文献多出自史官之手,《尚书》即在此基础上汇编而成。司马迁扬雄、刘歆皆称《尚书》为孔子编定。汉人之说遭到后代学者的质疑与反对,今人匡亚明维护旧说,详见其《孔子传》。

关于《尚书》历来聚讼不已,焦点有四:第一是今文古文问题,第二是所谓“错简”问题,第三是《禹贡》山水问题,第四是《洪范》畴数问题。前一个问题我们在下面专门讨论,后三个问题比较精深,本书不拟多谈,感兴趣者可以自行研究。

2.《书》之源流[67]

《尚书》是古代的历史文献,是中国文化的元典之一。在孔子以前,有3240篇之多。《汉书·艺文志》说:“《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孔子删录,断自唐虞,下讫秦穆,取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定为百篇。孔子所删定的百篇本是《尚书》的第一个选本。

历史文献不是多多益善吗?孔子不是一再喟叹文献不足征吗?孔子为什么要删《诗》、《书》呢?章太炎在《经学略说》中曾经推测道:“盖古书过多,或残缺,或不足重,人之日力有限,不能尽读,于是不得不删繁就简。故孔子删《诗》、《书》,使人易于持诵。删余之书,仍自有其价值在也。”当然,章太炎的话也只是一种猜测,难以证实。

《汉书·艺文志》叙述《尚书》从秦到汉的流传过程:

秦燔书禁学,济南伏生独壁藏之。汉兴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齐鲁之间。讫孝宣世,有《欧阳》、《大小夏侯氏》,立于学官。《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怀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磬之音,于是俱,乃止不坏。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文字异者七百有余,脱字数十。《书》者,古之号令,号令于众,其言不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而可知也。

班固从《尚书》之起源一直说到刘向校书。关于汉至唐这一段的流传情况,陆德明《经典释文》接着说:“平帝欲立古文。永嘉之乱,诸家之书并灭亡,而《古文孔传》始兴,置博士,郑氏亦置博士一人。唐代惟崇尚古书,马、郑、王注遂废。”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只有28篇,这是《尚书》的第二个本子。

从孔子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是《尚书》的第三个本子。汉平帝时,刘歆爱好文学,建议朝廷将各种古文经书立于国学,于是《古文尚书》得到承认,学习的人很多,在学术界逐渐占据上风。经过永嘉之乱,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并亡,《今文尚书》从此失传,而《古文尚书》保存下来。唐代崇尚伪《古文尚书》,马融、郑玄、王肃等人的注本[68]于是又全被废弃。

东晋元帝时候,豫章内史梅赜始得孔安国之传奏之,即伪《古文尚书》。这是《尚书》的第四个本子[69]。这个本子从梁朝开始流行以来,由于刘炫、刘焯替它作疏,陆德明替它作音义,在学术界稳步胜出。唐代初年,孔颖达等人作《五经正义》,也采用了它。由于官方的认可,它一直流传下来,《十三经注疏》也采用了此本。宋人治《书》已经不守汉人家法,强调道统,鼓吹理学,开疑经之风气,开始怀疑伪《古文尚书》的真实性。元明两朝,多沿袭宋学,成就不甚突出。清儒在《古文尚书》的辨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一出,卓然成为清代考据学的不祧之祖。惠栋撰《古文尚书考》,王鸣盛撰《尚书后案》,段玉裁撰《古文尚书撰异》,恰似接力赛,不断将此问题推向深入。[70]

3.《书》之真伪

孔子所删定的百篇本亡于秦朝,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亡于晋朝,从孔子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亡于唐朝,只有梅赜献出的伪《古文尚书》流传到现在。

伏生所传《尚书》只有28篇,称《今文尚书》,计《虞书》二篇:《尧典》、《皋陶谟》;《夏书》二篇:《禹贡》、《甘誓》;《商书》五篇:《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周书》十九篇:《牧誓》、《洪范》、《金滕》、《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

伪《古文尚书》亦有以上篇目,且将《盘庚》分为三篇,自《尧典》分出《舜典》,自《皋陶谟》分出《益稷》,自《顾命》分出《康王之诰》,又增益伪古文二十五篇:《大禹谟》、《五子之歌》、《胤征》、《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上》、《太甲中》、《太甲下》、《咸有一德》、《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泰誓上》、《泰誓中》、《泰誓下》、《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冏命》,共得58篇。再加上书前的“伪孔序”(旧题孔安国序)一篇,共59篇。可见伪《古文尚书》是真伪杂糅,同于《今文尚书》者为真,但是真中又有伪造的文句,《舜典》前面“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凡二十八字,就是姚方兴等人加上的。

古文之辨,自宋吴才老(1100—1154)首发难端,朱熹(1130—1200)继举义旗,“授其意于门人蔡沈,使分别今古文有无,注于各篇之下,而别存杂说,以著其伪。于是诸门弟子共祖述之,而元吴澄、明郝敬、归有光辈俱竞起攻辨,迄无遗力。吴澄作《书纂言》,则但存今文三十八篇,直削去古文,以示毁黜伪书之意,今其书具在也。予(毛奇龄——引者注)闻言恶之,归而不食者累日……渐闻开国以来,其攻之者遍天下,无论知不知,公然著书以行世。且有踵明代梅谩骂古文之书,效罗喻义是正一编,专刻今文经,而去古文者”[71]。至清初,阎若璩年二十,读《尚书》,至古文,即疑二十五篇之讹,沉潜二十余年,乃得其症结所在,作《古文尚书疏证》。以篇数、篇名等方面质疑之,最后得出“晚出之书盖不古不今、非伏非孔,别为一家之学”的结论。当时有毛奇龄者,其学淹贯群书,而好为异论以求胜,特撰《古文尚书冤词》,专与阎若璩辩论。其目为:一曰总论,二曰《今文尚书》,三曰《古文尚书》,四曰古文之冤始于朱氏,五曰古文之冤成于吴氏,六曰书篇题之冤,七曰书序之冤,八曰书小序之冤,九曰书词之冤,十曰书字之冤。冤乎?不冤乎?其后,不断有人卷入讨论。朱彝尊作持平之论,认为《古文尚书》“其言多缀辑逸经成文”。《四库全书总目》亦云:“其文本采掇逸经,排比联贯,故其旨不悖于圣人,断无可废之理。而确非孔氏之原本,则证验多端,非一手所能终掩。近惠栋、王懋竑等续加考证,其说益明。”黄寿祺以为“采摭古书,缀辑而成”[72]。周秉钧先生口头上也对笔者表达过类似的看法。最近,张岩重审此案,以为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绝不可信,其结论为:“《古文尚书》很可能不是伪书。”[73]杨善群也发表系列论文,批评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将辨伪学导入歧途,将《古文尚书疏证》的辨伪方法归纳为主观武断等八条[74]。离扬也在国学网站发表《尚书辑佚辩证》,其结论为:“将传世《尚书》视为伪书是不公平的。”郑杰文教授也认为“伪古文《尚书》”不伪[75]

现在《尚书》通行本大都将伪古文部分全部删除,实非可行之道,唯邵阳陈戍国先生谨守古道。

4.《书》之注疏

《尚书注疏》:伪《孔传》虽然不是汉代孔安国所写,但它是魏晋人写的,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向为治《尚书》者所取资。孔颖达的《尚书正义》不知其伪,其过不小;其所征引较富,保存了唐代以前的一些重要见解。

《书传》:宋苏轼撰。《尚书》所载皆帝王大政,苏轼究心经世之学,明于事势,而又长于议论,故其诠解经义,于治乱兴亡之故,披抉明畅,较他经独为擅长。

《书集传》:宋蔡沈撰。取宋人之说为多。其疏通证明,较为简易,且渊源有自,大体终醇。元代与古注疏并立学官,而人置注疏,肄此书。明代与夏僎解并立学官,而人亦置僎解,肄此书。蔡传正讹匡谬,删繁就简,简明精当,故能历元、明、清而长盛不衰。

笔者曾经向《尚书》专家周秉钧先生请教治《尚书》的门径,他认为应该重视伪《孔传》与《书集传》。黄侃谈治经方法时说:“治经之法,先宜主一家之说以解经文,继则兼通数家之说而无所是非。”此乃经验之谈。如治《尚书》,宜先主伪《孔传》,继而兼通各家之说,将苏轼、朱熹、蔡沈等各家各派的代表作拿来一一比较,择优录取,择善而从,蓄疑攻坚,断以己意,最后达到融会贯通。

书类注疏甚多,不一一列举,可以详绎《四库全书总目》书类之提要,也可参考蒋善国的《尚书综述》。

一言以蔽之,《尚书》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更是儒家所宣扬的“二帝”(尧、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及周公、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煌煌圣典。其中蕴藏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诗类

1.《诗》之概述

《四库全书总目·诗类序》云:

《诗》有四家,毛氏独传。唐以前无异论,宋以后则众说争矣。然攻汉学者,意不尽在于经义,务胜汉儒而已;伸汉学者,意亦不尽在于经义,愤宋儒之诋汉儒而已。各挟一不相下之心,而又济以不平之气,激而过当,亦其势然欤?

夫解《春秋》者,惟公羊多驳,其中高子、沈子之说,殆转相附益,要其大义数十,传自圣门者不能废也。《诗序》称子夏,而所引高子、孟仲子乃战国时人,固后来搀续之明证。即成伯玙等所指篇首一句经师口授,亦未必不失其真。然去古未远,必有所受,意其真赝相半,亦近似公羊,全信全疑,均为偏见。

今参稽众说,务协其平,苟不至程大昌之妄改旧文,王柏之横删圣籍者。论有可采,并录存之,以消融数百年之门户。至于鸟兽草木之名,训诂声音之学,皆事须考证,非可空谈,今所采辑,则尊汉学者居多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文化的元典之一。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诗经》的价值与功用:“《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76]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发掘其语言价值、文学价值及历史文化价值,由此而观上古之风俗。

秦始皇焚书,六经遭劫,《诗》、《书》尤烈。“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诗》有韵,朗朗上口,劫后因此能够复原。《书》无韵,难以遍记,故损失惨重。

2.《诗》之源流

《诗》之源起于上古。虞之《赓歌》、夏《五子之歌》,向来被认为是《诗三百》之权舆。古诗本三千余篇,孔子最先删录,既取周诗,上兼商颂,下取鲁诗,定为三百零五篇,用作传授给学生的教材。孔子创立了“温柔敦厚”的诗教理论,孟子提出“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法论。孔孟学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时传有四家,即鲁、齐、韩、毛。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婴皆为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鲁、齐、韩三家为今文,西汉时皆立于学官。“毛诗”为古文,最先提出“实事求是”的河间献王雅好古文,但当时未能立博士,汉平帝时始立于学官。汉代经学的今古之争非常厉害,今文三家先居于统治地位,成为官学,“毛诗”开始只在民间传授。后来“齐诗”、“鲁诗”、“韩诗”相继亡佚,“毛诗”独传。

魏晋时期主要是郑学和王学之争。王肃学派坚持古文经学,反对郑玄学派包融今文三家。此时郑学与王学并行,郑学得到学者拥护,而王肃在政治上拥有特权。

南北朝时期主要是南学和北学之争。北学上承两汉,重章句训诂,推崇郑玄;南学直承魏晋,重义疏,兼采王肃之说。王学在南北朝时期由衰落而归于寂灭,而毛《传》、郑《笺》独传。

唐代以“毛诗”、“郑笺”立于国学。今注疏本遵用毛传、郑笺、孔颖达等《正义》。从汉到唐,从诗到经,《诗经》成为“圣经”之一。

宋、元、明三朝,又从经到诗。朱熹《诗集传》是宋学系的集大成之作,表面上废《诗序》,暗地大量袭取《诗序》之说,大半与序相合或相近。朱熹比较注重《诗经》的文学特点,将经还原为诗。

3.《诗》之体制与内容[77]

《诗经》共有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160篇,雅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40篇(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风,又称十五国风,是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诗歌,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大体上包括当时中国的全部地域。内容有劳者之歌、行役之怨、情诗恋歌、闺怨之曲、哀婉之音、讽刺民谣等。绝大多数可以称得上是地方原生态音乐,也有少部分贵族的作品。

雅,分大雅、小雅。大雅全部是西周的作品,主要是朝会乐歌,相当于现在的中央音乐,应用于诸侯朝聘、贵族享宴等朝会典礼,大半产生于西周前半期和宣王中兴时期。既有西周开国史诗,也有产生于厉、幽二王时期的政治讽刺诗。小雅基本上是西周后期的作品,讽刺之作较多。

颂,又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周颂是西周王室的宗庙祭祀乐歌,在祭神祭祖时使用,主要产生于西周前期社会兴盛时期,内容主要是歌颂先王之功业。鲁颂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宗庙祭祀乐歌。现存鲁颂4篇是鲁僖公时制作,在公元前656年左右。商颂是宋国的宗庙祭祀乐歌。宋国是殷商的后裔,现存商颂5篇,有的记述殷商先祖功业,产生时间尚无定论。

《诗》有“六义”。《诗大序》云:“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六义”被孔颖达解释为“三体三用”,具体而言,风、雅、颂是诗的三种不同体类,而赋、比、兴则是诗的三种表现手法或表现功能。[78]

4.《诗》之注疏

自汉代以来,注释《诗经》之作浩如烟海,据历代各种文献书目著录共有两千余种,大部分已经散佚。经调查,现在尚存600余种。[79]四库诗类仅著录62部,又存目84部。

《毛诗故训传》 定本三十卷,汉毛亨注,清段玉裁订。段氏此本,在于恢复毛传原貌。段氏认为,“读毛而后读郑,考其同异,略详疏审,审其是非”,才是治毛诗的正途。

《毛诗郑笺》 东汉郑玄笺毛诗,实以宗毛为主,但变毛之处亦时有之。武汉大学已故教授黄焯先生早年撰《毛诗郑笺平议》,大旨笃守毛传,比较异同,指出毛是而郑非,并由评郑而索诗义。

《毛诗正义》 唐孔颖达撰。融贯群言,包罗古义。黄焯先生又撰《诗疏平议》,评其得失。

《诗集传》 宋朱熹撰。其特点有:废弃《诗序》、涵咏白文、注释简明等。

今注以陈子展的《诗经直解》、《诗三百解题》二书功力最深。

(四)礼类

《四库全书总目·礼类序》云:

古称议礼如聚讼。然《仪礼》难读,儒者罕通,不能聚讼。《礼记》辑自汉儒,某增某减,具有主名,亦无庸聚讼。所辨论求胜者,《周礼》一书而已。考《大司乐》章,先见于魏文侯时,理不容伪。河间献王但言阙《冬官》一篇,不言简编失次,则窜乱移补者亦妄。三礼并立,一从古本,无可疑也。郑康成注,贾公彦、孔颖达疏,于名物度数特详,宋儒攻击,仅摭其好引谶纬一失,至其训诂则弗能逾越。盖得其节文,乃可推制作之精意,不比《孝经》、《论语》,可推寻文句而谈,本汉唐之注疏,而佐以宋儒之义理,亦无可疑也。

礼类区分为六目,即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六目之中,各以时代先后为序。下面逐一简要介绍。

《周礼》 《周礼》最早称《周官》,唐代贾公彦作疏始称《周礼》。

《周礼》的著作年代和作者:刘歆首创“周公手作说”。此种传统说法为信古派普遍接受,后来遭到疑古派的普遍质疑。目前在学术界最有影响的要数日人林泰辅的“西周说”。朱谦之、洪诚、钱玄、金景芳等人认为成于东周惠王前。何休、钱穆等持战国说。魏了翁、毛奇龄、梁启超、陈连庆等人持周秦之际说。胡适、彭林等人持汉初说。胡安国与胡宏父子、康有为、徐复观等人持刘歆伪造说,此说在港台地区有较大的影响。

古注:汉郑玄笺,唐贾公彦正义,清孙诒让《周礼正义》。

今注:钱玄等译注《周礼》(岳麓书社2001年版),杨天宇撰《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派别:古文经。

内容:分为六官,周官大约设有360官,周天之官,以人法天:

天官——冢宰掌天下政务,所属有大宰、小宰等。

地官——大司徒掌邦教、土地、赋税等。

春官——宗伯掌邦礼。

夏官——大司马掌军政。

秋官——大司寇掌司法。

冬官——已佚,以《考工记》代替。

性质:记载古代的官制体系,传统说法认为是“周公之典”。

影响:王莽改制;王安石撰《周官新义》,为变法制造舆论;宇文泰改革官制。

《仪礼》 也叫《士礼》,现存十七篇。《仪礼》难读,儒者罕通。现代以沈文倬享有盛誉。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陈戍国先生出沈氏门下,撰有《中国礼制史》六巨册,卓然为礼学通儒。

《仪礼》的著作年代:沈文倬认为,《仪礼》是在春秋至西汉之间陆续完成的。

作者:古文经学家认为是周公所作,今文经学家认为是孔子所作。

古注:汉郑玄笺,唐贾公彦正义,清张惠言撰《三礼图》,清凌廷堪撰《礼经释例》,清胡培翚撰《仪礼正义》。

今注:杨天石撰《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www.xing528.com)

派别:今文经,西汉列为十四博士之一。

内容:反映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80]

性质:礼之经,以名物制度为主,礼制包括宗法制度、明堂制度、封国制度、巡狩制度、丧祭制度等。

《礼记》 即《小戴礼记》。

《礼记》的著作年代和作者:西汉戴圣编(郑玄说)。《礼记》各篇不成于一人之手,绝大多数应该作于先秦。原为孔门“七十子后学所记”。

古注: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

今注:钱玄等译注《礼记》(岳麓书社2001年版),吕友仁撰《礼记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派别:今古文经混。

内容:全书共49篇。刘向《别录》分为九类,内容庞杂,是一部儒家的礼学杂编。[81]

性质:礼之记,阐明礼的意义与作用,宣扬儒家的礼治主义。

影响:《礼记》仅次于《论语》,比肩于《孟子》,而远远超过《荀子》,在唐代与《左传》并列为大经。

三礼总义 凡对《周礼》、《仪礼》、《礼记》进行综合研究而不可分属的书皆入此类。四库仅著录六部:《三礼图集注》、《三礼图》、《学礼质疑》、《读礼志疑》、《郊社禘祫问》、《参读礼志疑》。《四库全书总目》解释说:“郑康成有《三礼目录》一卷,此三礼通编之始,其文不可分属,今共为一类,亦五经总义之例也。其不标三礼之名,而义实兼释三礼者,亦并附焉。”

通礼 四库仅著录四部:《礼书》、《仪礼经传通解》、《礼书纲目》、《五礼通考》。《四库全书总目》解释说:“通礼所陈,亦兼三礼,其不得并于三礼者,注三礼则发明经义,辑通礼则历代之制皆备焉,为例不同,故弗能合为一类也。”

杂礼书 四库仅著录五部:《书仪[82]》(司马光撰)、《家礼[83]》(朱熹撰)、《泰泉乡礼》、《朱子礼纂》、《辨定祭礼通俗谱》。《四库全书总目》解释说:“公私仪注,《隋志》皆附之礼类,今以朝廷制作事关国典者隶史部政书类中,其私家仪注无可附丽,谨汇为杂礼书一门,附礼类之末,如律吕诸书皆得入经部乐类例也。”仪注,指制度、仪节。这是以公私著作的不同,而将同一性质的礼书分为两处[84]

(五)春秋类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类序》云:

说经家之有门户,自《春秋》三传始,然迄能并立于世。其间诸儒之论,中唐以前,则《左氏》胜;啖助、赵匡以逮北宋,则《公羊》、《穀梁》胜。孙复、刘敞之流,名为弃传从经,所弃者特《左氏》事迹、《公羊》、《穀梁》月日例耳。其推阐讥贬,少可多否,实阴本《公羊》、《穀梁》法,犹诛邓析用竹刑也。夫删除事迹,何由知其是非?无案而断,是《春秋》为射覆矣。圣人禁人为非,亦予人为善。经典所述,不乏褒词,而操笔临文,乃无人不加诛绝,《春秋》岂吉网罗钳乎?至于用夏时则改正朔,削尊号则贬天王,《春秋》又何僭以乱也!沿波不返,此类宏多。

虽旧说流传,不能尽废,要以切实有征、平易近理者为本。其瑕瑜互见者,则别白而存之,游谈臆说,以私意乱圣经者,则仅存其目。盖《六经》之中,惟《易》包众理,事事可通。《春秋》具列事实,亦人人可解。一知半见,议论易生;著录之繁,二经为最,故取之不可不慎也。

春秋类著录一百十四部,附录一部。《四库全书总目》对于《春秋》三传作了极为精彩的比较:“《春秋》三传,互有短长,世以范宁所论为允,宁实未究其所以然也。左氏说经,所谓君子曰者,往往不甚得经意,然其失也不过肤浅而已。公羊、穀梁二家,钩棘月日以为例,辨别名字以为褒贬,乃或至穿凿而难通。三家皆源出圣门,何其所见之异哉?左氏亲见国史,古人之始末具存,故据事而言。即其识有不逮者,亦不至大有所出入。公羊、穀梁,则前后经师递相附益,推寻于字句之间,故凭心而断,各徇其意见之所偏也。然则征实迹者其失小,骋虚论者其失大矣。后来诸家之是非,均持此断之可也。”又将一百十八部列入存目,《四库全书总目》解释说:“明科举之例,诸经传注皆因元制,用宋儒。然程子作《春秋传》未成,朱子又未注《春秋》,以胡安国学出程子,张洽学出朱子,《春秋》遂定用二家,盖重其所出之渊源,非真有见于二人之书果胜诸家也。后张传以文繁渐废,胡传竟得孤行,则又考官举子共趋简易之故,非律令所定矣。且他经虽限以一说立言,犹主经文。《春秋》一经,则惟主发挥传义。其以经文命题,不过传文之标识,知为某公某年某事而已……今检校遗书,于明代说《春秋》家多所刊削,庶不以科举俗学晦蚀圣经之本旨云尔。”其目的在于贬斥科举俗学。

下面我们对《春秋》三传作一简要介绍。

《春秋左传》 著作年代和作者:传统说法认为周左丘明作,但有附益。康有为、顾颉刚等人认为是刘歆伪造的。我们认为,伪造说站不住脚。

古注: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清洪亮吉撰《左传诂》,刘文淇四代人传下一部《春秋左氏传疏证》。

今注:杨伯峻撰《春秋左传注》、《春秋左传词典》。

派别:古文经。

内容:《春秋左传》虽为解释《春秋》而作,所载实为春秋一代的历史。“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文辞富艳,但多叙鬼神之事。

性质: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前772年—前468年),以叙事为主。

《春秋公羊传》 著作年代和作者:西汉公羊高。

古注: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清陈立《春秋公羊义疏》。

今注:王维堤等撰《春秋公羊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派别:今文经。

内容:《公羊传》专为诠释《春秋》而作,以问答体逐层阐说微言大义,重点是尊王、大一统、夷夏之辨等内容。“《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说事分明,善于裁断,但失之于俗。

性质:传义不传事。

《春秋穀梁传》 著作年代和作者:西汉穀梁赤。

古注: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今注:承载撰《春秋穀梁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派别:在今古文经之间。

内容:专为诠释《春秋》而作,其体例大致与《公羊传》相近。“《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辞清义通,但对很多史事缺少解释。

性质:传义不传事。

(六)孝经类

《四库全书总目·孝经类序》云:

蔡邕《明堂论》引魏文侯《孝经传》,《吕览·审微篇》亦引《孝经·诸侯章》,则其来古矣。然授受无绪,故陈骙、汪应辰皆疑其伪。今观其文,去二戴所录为近,要为七十子徒之遗书,使河间献王采入一百三十一篇中,则亦《礼记》之一篇,与《儒行》、《缁衣》转从其类。惟其各出别行,称孔子所作,传录者又分章标目,自名一经,后儒遂以不类《系辞》、《论语》绳之,亦有由矣。

中间孔、郑两本互相胜负,始以开元御注用今文,遵制者从郑;后以朱子《刊误》用古文,讲学者又转而从孔。要其文句小异,义理不殊,当以黄震之言为定论(语见《黄氏日抄》)。故今之所录,惟取其词达理明,有裨来学,不复以今文、古文区分门户,徒酿水火之争。盖注经者明道之事,非分明角胜之事也。

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云:“孔子为弟子曾参说孝道,因明天子、庶人五等之孝。”何休称:“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孝经》遭秦焚烬,汉代有古文、今文之分。唐初犹行孔安国、郑玄注。唐玄宗遵用今文,于先儒注中采其允当者为注解。《十三经注疏》本即采用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孝经》的作者:传统说法以为孔子或曾子所作,唐仲友以为孔子门人所作,何异孙以为曾子门人所记,彭林以为子思所作。

古注: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今注:汪受宽撰《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派别:今文——唐玄宗注

   古文——孔子壁中经之一

内容:18章1799字,分为:开宗明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三才、孝治、圣治、纪孝行、五刑、广要道、广至德、广扬名、谏诤、应感、事君、丧亲。自今视之,内容陈腐,文字浅陋。

性质:古代伦理之书。

影响:皇帝多亲自为之作注,如晋元帝、晋孝武帝、梁武帝、梁简文帝、唐玄宗。这是因为统治者喜欢提倡以孝治国,以德治国。

(七)五经总义类

《四库全书总目·五经总义类序》云:

汉代经师如韩婴治《诗》兼治《易》者,其训故皆各自为书。宣帝时始有石渠《五经杂义》十八篇,《汉志》无类可隶,遂杂置之《孝经》中。《隋志》录许慎《五经异义》以下诸家,亦附《论语》之末。《旧唐书·志》始别名“经解”,诸家著录因之,然不见兼括诸经之义。朱彝尊作《经义考》,别目曰“群经”,盖觉其未安,而采刘勰《正纬》之语以改之,又不见为训诂之文。徐乾学刻《九经解》,顾湄兼采总集经解之义,名曰“总经解”,何焯复斥其不通。盖正名若是之难也。考《隋志》于统说诸经者,虽不别为部分,然“论语类”末称“《孔丛》、《家语》、《尔雅》诸书并五经总义,附于此篇”,则固称“五经总义”矣。今准以立名,庶犹近古,《论语》、《孝经》、《孟子》虽自为书,实均《五经》之流别,亦足以统该之矣。其校正文字以及传经诸图,并约略附焉,从其类也。

四库著录三十一部,著名的有:《驳五经异义》、《郑志》、《经典释文》、《六经正误》、《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六经奥论》、《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九经古义》、《古经解钩沉》,附录《古微书》。

(八)四书类

《四库全书总目·四书类序》云:

《论语》、《孟子》,旧各为帙;《大学》、《中庸》,旧《礼记》之二篇。其编为《四书》,自宋淳熙始;其悬为令甲,则自元延祐复科举始。古来无是名也。然二戴所录《曲礼》、《檀弓》诸篇,非一人之书,迨立名曰《礼记》,《礼记》遂为一家。即王逸所录屈原、宋玉诸篇,《汉志》均谓之赋,迨立名曰《楚词》,《楚词》亦遂为一家。元丘葵《周礼补亡序》称“圣朝以《六经》取士”,则当时固以《四书》为一经。前创后因,久则为律,是固难以一说拘矣。

今从《明史·艺文志》例,别立“四书”一门,亦所谓“礼以义起”也。朱彝尊《经义考》于“四书”之前,仍立《论语》、《孟子》二类。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凡说《大学》、《中庸》者,皆附于礼类,盖欲以不去饩羊,略存古义。然朱子书行五百载矣。赵岐、何晏以下,古籍存者寥寥;梁武帝义疏以下,且散佚并尽。元、明以来之所解,皆自《四书》分出者耳。《明史》并入《四书》,盖循其实。今亦不复强析其名焉。

《四书》由《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种组成。下面我们简要介绍《论语》、《孟子》的基本情况。

《论语》 著作年代:战国初期成书,在公元前400年左右。

古注:魏何晏集解(今古文混),宋邢昺疏,宋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今注:杨伯峻撰《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孙钦善撰《论语注译》(巴蜀书社1990年版)、《论语本解》(三联书店2009年版),李泽厚撰《论语今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

派别:今文经学——《鲁论语》、《齐论语》

   古文经学——《古论语》

内容:孔子谈话录,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兼记孔子某些弟子言行。其思想内容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其核心是“仁”。

性质:既是在轴心时代产生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唐代始入经部。

影响:中国读书人必读之书。

《孟子》 著作年代和作者:孟子自作说(司马迁)、孟子门弟子所作(三国姚信)、孟子自作而经由门弟子叙定(阎若璩)、孟子门弟子所作且杂有再传弟子的记录(宋林之奇)。

古注:汉赵岐章句,宋孙奭疏,宋朱熹撰《孟子集注》,清焦循撰《孟子正义》。

今注:杨伯峻撰《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孟子导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版)。

派别:反孟派——荀子、王充、司马光等

   申孟派——赵岐、孙奭、朱熹、焦循等

内容:内篇7篇,真;外篇4篇,原本已佚,今本为明人伪造。其思想内容反映了孟子的思想体系,其核心是“仁政”。

性质:既是在轴心时代产生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孟子思想的主要文献。宋代升格,列入经部。

关于《四书》与中国文化,我们在后文有专题讨论。

(九)乐类

《四库全书总目·乐类序》云:

沈约称《乐经》亡于秦。考诸古籍,惟《礼记·经解》有“乐教”之文。伏生《尚书大传》引“辟雍舟张”四语,亦谓之乐,然他书均不云有《乐经》。大抵乐之纲目具于《礼》,其歌词具于《诗》,其铿锵鼓舞则传在伶官。汉初制氏所记,盖其遗谱,非别有一经为圣人手定也。特以宣豫导和,感神人而通天地,厥用至大,厥义至精,故尊其教,得配于经。而后代钟律之书,亦遂得著录于经部,不与艺术同科。

顾自汉氏以来,兼陈雅俗,艳歌侧调,并隶云韶。于是诸史所登,虽细至筝琶,亦附于经末。循是以往,将小说稗官,未尝不记言、记事,亦附之《书》与《春秋》乎?悖理伤教,于斯为甚!今区别诸书,惟以辨律吕、明雅乐者,仍列于经。其讴歌末技,弦管繁声,均退列“杂艺”、“词曲”两类中,用以见大乐元音,道侔天地,非郑声所得而奸也。

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乐并行不悖,构成中华礼乐文明的基调。雅乐“道侔天地”,“感神人而通天地,厥用至大,厥义至精”;而“郑声淫”,圣人主张“放郑声”。《四库全书总目》以雅郑为标准,但后世雅郑错位,难于操作,故颇有质疑问难之声。

(十)小学类

《四库全书总目·小学类序》云:

古小学所教,不过六书之类,故《汉志》以《弟子职》附《孝经》,而《史籀》等十家四十五篇列为小学。《隋志》增以金石刻文,《唐志》增以书法、书品,已非初旨。自朱子作《小学》以配《大学》,赵希弁《读书附志》遂以《弟子职》之类并入小学,又以《蒙求》之类相参并列,而小学益多歧矣。考订源流,惟《汉志》根据经义,要为近古。

今以论幼仪者别入儒家,以论笔法者别入杂艺,以《蒙求》之属隶故事,以便记诵者别入类书。惟以《尔雅》以下编为训诂,《说文》以下编为字书,《广韵》以下编为韵书。庶体例谨严,不失古义。其有兼举两家者,则各以所重为主。悉条其得失,具于本篇。

小学者,中国语言文字之学也。文字兼形、音、义,因此,小学类依此分为训诂、字书、韵书三小类:

训诂 训诂之属著录十三部:《尔雅注疏》、《尔雅注》、《方言》、《释名》、《广雅》、《匡谬正俗》、《群经音辨》、《埤雅》、《尔雅翼》、《骈雅》、《字诂》、《续方言》、《别雅》。《四库全书总目》解释说:“《旧唐书·经籍志》以诂训与小学分为二家,然诂训亦小学也,故今仍从《汉志》,列为小学之子目。又《尔雅》首释诂、释训,其余则杂陈名物,盖析其类而分之,则虫鱼草木之属与字义门目各殊,统其类而言之,则解说名物,亦即解释其字义,故训诂者,通名也。《方言》、《释名》相沿继作,大体无殊。至《埤雅》、《尔雅翼》务求博洽,稍泛滥矣,要亦训诂之支流也,故亦连类编之。《埤雅广要》之属,芜杂已甚,则退之小说家焉。”

字书 字书之属著录三十六部,著名的有:《急就章》、《说文解字》、《说文系传》、《说文系传考异》、《说文解字篆韵谱》、《重修玉篇》、《干禄字书》、《五经文字》、《九经字样》、《汗简》、《类篇》、《钟鼎款识》、《复古编》、《班马字类》、《汉隶字源》、《六书故》、《龙龛手鉴》、《康熙字典》、《隶辨》等。《四库全书总目》解释说:“字体与世为变迁,古文籀文不可以绳小篆,小篆不可以绳八分,八分不可以绳隶。然其相承而变,则源流一也。故古今字书统入此门。至急就章之类,但有文字而不讲六书,然《汉志》列之小学家。观陆羽《茶经》所引司马相如《凡将篇》,亦以韵语成句,知古小学之书其体如是。《说文解字》犹其后起者也,故仍与字书并列焉。”

韵书 韵书之属著录三十三部,著名的有:《广韵》、《集韵》、《切韵指掌图》、《韵补》、《五音集韵》、《古今韵会举要》、《洪武正韵》、《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音学五书》(分列为《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韵补正》、《唐韵考》、《古韵标准》。《四库全书总目》解释说:“韵书为小学之一类,而一类之中又自分三类,曰今韵,曰古韵,曰等韵也。本各自一家之学,至金而等韵合于今韵,至南宋而古韵亦合于今韵,至国朝而等韵又合于古韵,三类遂相牵而不能分。今但通以时代次之。其《篆韵》之类,本不为韵而作者,则仍归之于字书。”又附录《六艺纲目》二卷,因为此书无类可归。

《尔雅》是小学类中最重要的经典,关于《尔雅》及其相关著作已经成为专门的雅学。下面我们简要地介绍一下《尔雅》。

著作年代和作者:周公所作(传统说法)、孔子或其门徒所著、汉儒所作。

古注: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清邵晋涵《尔雅正义》。[85]

今注:徐朝华撰《尔雅今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内容:全书分为19类,不按义类分篇,而按物类分篇。语言类有释诂、释言、释训;人文关系类有释亲;建筑器物类有释宫、释器、释乐;天文地理类有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植物动物类有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86]

性质:《尔雅》是我国最早的分类词典,被认为是训诂学的鼻祖。《尔雅》不是一般意义的经书,而是经书训诂的汇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