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比较:经济发达国家案例简析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比较:经济发达国家案例简析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经济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比较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此,洛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经验对于我国类似于辽宁老工业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洛林地区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主动地实施转型。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比较:经济发达国家案例简析

第四章 经济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比较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当资源衰竭或开采成本剧增时,城市都会出现经济衰退、大量失业等现象。国外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做法各种各样、不尽相同。法国和德国主要靠政府的干预,通过关闭矿井、招商引资、工业结构调整、引进人才等诸多措施,完成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美国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节;日本则通过产业政策对煤炭行业进行结构调整;澳大利亚主要是发挥市场机制,但政府的辅助对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起了重要作用。国外的这些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问题上的不同做法,对于我国主要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可以从产业转型中的政府职能、衰退产业调整措施、新兴产业扶持措施等方面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进行模式比较,目的是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供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依据。

第一节 法国洛林的产业转型

法国的洛林(Lorraine)地区曾经与中国辽宁省等一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相类似,同为依赖当地的煤炭和钢铁资源从事开采加工的重工业基地,在经济发展中也经历了由衰退而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洛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经验对于我国类似于辽宁老工业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洛林地区的概况

(一)地理位置

洛林位于法国的东北部,地处欧洲的中心地带,是法国与其他欧盟国家沟通的特殊通道。洛林的北部与德国、比利时、卢森堡接壤,是法国22个规划大区(含科西嘉岛)之一。全区土地面积为23547.5平方公里,占法国国土面积的4.3%。森林覆盖率为35.9%,超过法国平均森林覆盖率10个百分点。

(二)人口情况

洛林地区的人口为231万,占全国总人口的3.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8人,是法国人口较为稠密的大区之一。

(三)交通情况

洛林地区交通发达。从南至北、从东到西,连接欧洲各国的主要公路交会于洛林,形成了洛林地区高密度的公路网络,将法国与欧洲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洛林地区还承担着法国铁路公司(SNCF)20%以上的货物运输量,是法国最大的调车场。

(四)矿藏情况

洛林地区埋藏着西欧最大的铁矿,分布在南锡和图尔(Toul)地区,延伸到摩泽尔山脉西部,从梅兹的北部到斯诺威尔,从分弛山谷一直到隆威。矿区面积115平方公里,蕴藏量达到56亿吨,约占全国铁矿总储量的80%,但品位较低,含铁量为31%~32%。从摩泽尔河向东到与德国接壤的地区分布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德国萨尔煤田的延续。另外,洛林地区中部还蕴藏着丰富岩盐。

洛林地区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地区。20世纪50年代恢复经济建设时期,洛林凭借资源优势发展迅速,主要依托钢铁工业、煤炭工业和纺织业等基础工业成为了法国的重工业基地。1954年,基础工业用工人数为21.5万,约占全部工业人数的68.4%。但随着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到来,洛林地区的经济开始衰退,基础工业首当其冲,在这种情况下,洛林地区不得已开始了长期而持久的工业转型过程。

二、洛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和原因

在过去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地上和地下的资源。进入20世纪50年代,经济建设恢复,洛林地区也正是凭借丰富的煤炭与铁矿资源优势迅速发展(1961年该地区获得“法国得克萨斯”称号)。但由于资源的消耗、科学技术的进步、替代产品的出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支撑洛林经济发展的三个基础行业——煤矿、钢铁和纺织业经历了由发展到衰落,再到转型的过程。

(一)煤炭业的转型过程和原因

1.转型过程

1856年洛林地区的煤炭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开采。然而,经过了100多年的开采,洛林的煤炭资源日渐枯竭。其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①繁荣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许多工业设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就需要有大量的能源作为支撑来重建家园和振兴工业,这也成为当时国家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在此期间,法国煤炭的生产能力最高达到6000万吨,共有煤矿职工40万人,其中洛林煤炭公司占很大比重,煤炭工业也成为洛林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②衰落阶段。从1955年开始,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生产并不完全依赖于煤炭了,出现了石油、水电等替代能源,大量使用煤炭的设备和单位也逐渐减少。1980年,法国的煤炭产量已经下降到2500万吨,洛林地区的煤炭产量为981万吨,占全国的39%。而且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4倍,使矿工大量减少,1980年法国煤炭职工仅有7万人。而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石油危机时,法国的煤炭产量又有所增加,后期随着核能的安全利用,法国的能源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约有80%的能源来源于核能,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法国煤炭工业的衰落。③调整阶段,1980~1981年,政府重新组阁后,新政府要增加煤炭的生产,与以前的能源政策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但由于煤炭用途越来越少,这一政策只维持了3年,在这个阶段的后期决定停止开采煤炭。即到2005年全部停止煤炭的开采,该项政策的实施对以煤炭产业为主的洛林地区来说,矿工的转业、相关工业的转产成为转型的重要问题。根据统计,1985年在洛林地区减少一个矿工,将引起2.7个相关行业人员失业,即总计引起3.7个职工失业。而当时洛林煤矿共有工人23000人,约占地区人口的1%。④转型阶段。1985年以后,洛林的煤炭开采成本与市场价格的差距越来越大,吨煤成本高出市场价格,由1985年的184法郎/吨,增加到了1997年的454法郎/吨,依靠政府补贴维持生产,减少煤炭职工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煤炭的消费需求呈下降态势,煤炭的产量也大大下降,1997年比1985年下降了53.2%,雇佣人员减少了60%。洛林地区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主动地实施转型。国家、地区、企业、职工及家属全社会参与,在吸引资金创立其他产业的同时培训、吸纳矿工就业,逐渐关闭煤矿。

2.转型原因

从煤炭产业的发展过程来看,洛林地区煤炭产业最早进行转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煤炭资源经过一个世纪的开采接近枯竭;随着煤炭储量的减少开采难度增大,开采成本上升;替代能源的出现以及能源结构的变化,使得煤炭的消耗量下降;贸易壁垒消除,国外产品的低价竞争;煤炭企业长期亏损,国家无力支付巨额补贴。可以说,洛林的煤炭产业转型是从被动转型到主动转型,洛林并没有因煤矿产量下降而影响法国能源的供应,也没有因地区煤矿逐渐关闭,而引起地区经济的下滑和社会的动荡。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洛林地区煤炭产业转型已接近尾声了,1997年,洛林煤矿的产量仅为476万吨,但仍占法国总产量的70%。由于核能高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大幅度下降(洛林的能源生产与消费详见表4-1),此时法国煤炭生产的总量也仅是其高峰年份的8%,不足的部分全部从国外进口。1997年,法国分别从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进口了310万吨和220万吨煤炭,而到2005年,法国停止了全部的煤炭生产,即关闭全部煤矿的时候,标志着洛林地区的煤炭产业转型彻底完成。

表4-1 1993年洛林地区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

(二)钢铁业的转型过程和原因

1.转型过程

洛林地区的铁矿资源丰富,使得该地区的钢铁工业也较为发达。洛林地区钢铁产业的发展过程基本与煤炭产业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洛林的钢铁也依托资源优势得到了飞速发展,对钢铁产业的投资也不断增加,市场供不应求。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初,欧洲各国对钢铁的需求有所减弱,再加上石油危机的发生,导致产业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占用的资金额越来越大,企业债务迅速膨胀。考虑到当时钢铁业雇用的工人数量较大,政府不希望负债比例高的钢铁企业破产引起社会动荡。所以政府首先采取补贴的手段来维持生产,同时着手钢铁产业的转型,进而洛林的钢铁产业成为该地区的第二个进入转型的领域

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政府在欧盟对钢铁产业进行整体改造来避免过度竞争的背景下,出资帮助企业改组。尽管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法国钢铁产业虽有好转,但仍然亏损,到1992年钢铁产业才开始盈利,私人投资者对钢铁业的热情不断升高,而这时政府决定通过将企业股票上市推进企业私有化。在这一过程中,洛林的钢铁从业人员比1984年减少了2/3,其中隆威地区到1999年已经没有一个铁矿工人了(该地区1960年有24000人),钢铁产业成功地进行了转型。

2.转型原因

综上所述,钢铁产业转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洛林地区的铁矿虽然储量较大,但其品位较低,多为贫矿,使得开采成本太高;第二,20世纪70年代初的世界性石油危机引发了产业成本的上升,影响了钢材的销售;第三,替代材料的出现,使得欧洲对钢材的总体需求减少;第四,欧洲经济共同体为了减少内部过度竞争,决定限定各国的钢铁产量。

(三)纺织业的转型

由于洛林地区的纺织产业相对于煤炭与钢铁产业而言并不十分重要,而且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从业人员也少,它的转型过程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它的转型原因主要是由于产业成本上升和人力资源费用支出较大,并受到了来自发展中国家如巴西、毛里求斯及亚洲等地的竞争,还有一个原因是管理方面造成的。这都最终促使纺织产业企业,或者向高科技含量的纺织产品方向发展,或者走向破产和关闭。

三、转型后的洛林地区产业发展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洛林地区的产业转型已经基本完成,产业转型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以前的洛林曾因重工业发达而辉煌过,也因重工业的衰落而经历过危机;今日的洛林通过转型已基本渡过了难关,正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汽车电子塑料加工等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煤炭和铁矿开采业,多元化的产业使洛林地区焕发了勃勃生机(见表4-2)。

1996年洛林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5亿法郎(折合4040万欧元),占法国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3.4%。从GDP的构成看,农业、工业、建筑业(BTP)及服务业实现的增加值分别占2%、26%、5%和67%。洛林地区的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中的商业和服务行业,约占2/3,而工业从业人员仅占1/4,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在洛林的工业企业中,生产的产品类型以中间产品和食品为主,分别有企业2980家和2795家,用工接近10万人。

转型使洛林出现了三个新的产业:汽车、电子和塑料加工。今天这些行业用工人数占工业总人数的30%,而1960年还不到5%。

1960年洛林没有汽车工业。今天已成为用工数量最多的行业,用人超过两万,有120家企业。面向建筑业和制造业的设备制造和机组制造(发动机、传动机组、机械设备等),还包括纯粹的运输车辆的制造。

表4-2 1996年洛林主要企业分布表

资料来耗:INSEE1996/1997.

洛林的电子元器件行业起步于1969年,它们的种类繁杂。众多外国大公司来洛林建厂,如日本的Clarion、松下(Panasonic)、东芝(Toshiba),韩国的大宇(Daewoo),美国的通用电气(General Elettrodomestici)和荷兰的飞利浦(Philips)等。此行业目前用工1.2万人,大大促进了洛林地区消费品的生产。

塑料—橡胶产业是新兴产业,10年来其用工人数已达到万人以上。该行业的发展方向是汽车市场、建筑市场与包装市场。1990年,洛林建成了塑料电极厂,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并进行了人员培训。

此外,玻璃和水晶制品仍然是洛林地区的传统工业,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如今Daone、Eassilor等大型的玻璃工厂依然是洛林的象征。洛林的水晶工厂生产的人造水晶占法国总产量的2/3,其水晶制品世界闻名。

洛林地区注重环境的保护工作,工业废物得到了处理,水处理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今天的洛林环境优美、景色秀丽,完全改变了煤炭、钢铁的黑色形象,已成为法国吸引外资的最主要地区。

四、洛林转型措施分析

(一)转型中政府的干预程度分析

法国的国家经济体制类似于市场机制和国家调控相结合。因此,在处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问题上,法国主要使用国家直接领导、利用市场机制、调节产业结构、促使产业升级的办法。此外,从法国的转型背景和经济政治情况来看,国家直接领导实施产业转型也是最有力的方式。法国的主要特点是国土面积较小,人口多,资源型城市一般为老工业区,历史悠久,且城市已具有一定规模,城市内人口密度大,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较大,转型的难度也较大。

(二)衰退产业调整措施分析

1.产业调整政策

法国于1981年制定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指导与规划法”,规定政府对非军事类科研经费的投资每年递增17.8%,仅在电子工业上就计划在5年内动员200亿美元的投资。由于新兴产业技术含量高、有形物质少、运量小、劳力省、对专业知识依赖大,它们的发展在地域分布上虽然呈现一定程度的空间聚集趋势,但并不像以往的传统产业那样呈高度地域集中。它们或者在传统制造业区发展起来,并与之交错,或者在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的地域小规模聚集。这就为改造产业衰落区和经济衰落区提供了新的思路。要改变衰落产业占主导的区域产业结构,首先必须向新兴产业方向拓宽产业领域,而要向新兴产业方向拓宽产业领域,应该重视发展区内科学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善投资经营环境。

2.人员安置措施

法国洛林主要在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促进劳动力转岗再就业的同时,发展新企业创造新就业岗位。针对资源型产业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他们创造了对转业者进行分类技能培训的方法。首先成立了若干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所有制、不同层次的培训中心。培训中心根据培训者的文化、技术基础,将要从事的工作和国家将要发展的新产业有针对性地分门别类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为两年,特殊岗位为3~5年,培训期间受培训者的培训费由国家支付,工资由企业支付。经过培训后,培训中心为每个工人至少提供两种职业选择。经过培训后再就业职工的失业率仅为7%,低于全国平均失业率。为了使培训和就业相结合,他们还建立了许多工业发展公司,通过发展新企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保证市场上的劳动力需求。

3.社会舆论的支持

洛林工业转型初期,多数人对转型不很理解,一度出现了社会动荡。针对这种情况,各级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一是从正面宣传工业转型的必然性;二是采取具体措施,切实解决工人转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处理好工人的转业再就业,使转业工人逐渐认识并体会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积极参与和支持工业转型。

(三)新兴产业扶持的措施分析

1.建立企业园圃,培育中小企业

为了培育中小企业,使之健康发展,洛林地区成立了企业园圃。企业园圃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帮助公司制定起步计划,帮助新公司成立,并在初期为之提供各种服务。新创立的公司可以有两年时间在园圃里实习,那里有现成的厂房、车间、机器、办公室等,所有服务性设施都是大家共同使用的,所以建厂费用很低。企业园圃设有专家团,并为在这里创办的企业配有专家顾问,随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企业主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营经验后,再出去发展。

2.制定优惠政策,扩大对外开放,使工业转型与国际接轨

为了吸引外资投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洛林地区建厂的地皮价格比较便宜,而且地方还资助50%;厂房建设可得到20%的资助;对在以前的矿区建厂,国家以更多的资助作为鼓励;在设备方面,工厂可得到15%的资助;投资额达4000万法郎、能新创40个就业岗位为较大项目,可得到25%的资助。

第二节 德国鲁尔区的产业转型

德国鲁尔区与法国洛林地区相毗邻,是德国和欧洲最大的工业区,虽然面积只占德国的3.6%,人口占12.6%,却生产了德国80%的硬煤、90%的焦炭、60%的钢铁和35%的炼油量,并拥有欧洲联盟15国时期煤产量的1/3、焦炭产量的1/2和钢产量的1/5,电力硫酸以及合成橡胶、军事工业、重型机械等在德国也占重要地位。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具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鲁尔区经历了形成—发展—衰退—整治—振兴的过程,经过几十年的改组和转型,已经初步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多种产业并举、经济稳定增长的地区。鲁尔区产业转型的实现为传统老工业基地改造作了有益的尝试,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新鲜经验。

一、鲁尔区的概况

(一)地理位置

我们常说的鲁尔区实际上不是一个严格的行政区域,而是经济区域的概念。它得名于鲁尔河,是由著名的鲁尔工业区随采煤北移及经济发展扩大而成,通常以该区最高规划机构——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管辖范围为界。鲁尔区位于德国的中部偏西、地处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中部,是北威州的5个区之一。现在鲁尔区南部以鲁尔河为界,北部越过利伯河,东部延伸到哈姆城,西部跨过莱茵河

(二)人口情况

鲁尔区是一个人口和城市密集的地区。它是世界主要大城市集聚区之一,包括了18个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鲁尔区又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共有550万人口,约占统一后德国人口的6.7%,德国人口密度为246人/平方公里,北威州为520人/平方公里,鲁尔区则高达3475人/平方公里。

(三)交通情况

鲁尔区位于北欧通往中南欧的捷径和东西欧自古以来的“圣路”上,交通极为发达。全区现有铁路超过10000公里/平方公里,接近全国铁路总长的25%,为全国平均铁路密度的15倍,铁路货运量占全国的35%。高速公路通往全国及欧洲主要城市,公路总长近3万公里,为全国公路长度的15%。鲁尔区水陆交通十分便捷。该区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繁忙的内河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此外,整个鲁尔区港口密布,拥有74个河港,莱茵河岸的杜伊斯堡—鲁尔奥特港是欧洲最大的内陆港,年吞吐量5000万~6000万吨,运输量的一半是铁矿石,正是依靠水上便利的运输条件,使得从国外大量进口富铁矿矿砂及其他矿物原料成为可能。

(四)矿产资源

鲁尔区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硬煤探明储量达650多亿吨,占德国煤炭总储量的93%。鲁尔区的煤炭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种类多,其中适于炼焦的肥煤占较大比重,为59%。除此以外,鲁尔区还有丰富的盐矿,矿床位于莱茵河下游左岸地区,盐层最厚达200米,位于煤层上方。这种盐可供民用,也可作工业原料,用来生产纯碱和烧碱,供化工厂、玻璃厂和化学纤维厂使用。

二、鲁尔区的发展过程和转型原因

鲁尔区的形成有着各种客观的、历史的和社会的条件,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区,是与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充足的能源供应、便捷的水陆交通等分不开的。在鲁尔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其主要工业经济部门有煤炭工业、钢铁工业、钢铁加工工业、电力工业、煤化工业等,下面就分别来分析一下各个工业的发展过程和转型原因。

(一)煤炭工业

鲁尔区的工业是以煤炭开采业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注重对煤炭的就地加工,同时与钢铁、电力、煤化工等联合生产,并建立强大的机械加工工业,这是形成发达工业区的关键所在。可以说,鲁尔区煤炭工业的发展历史集中反映了鲁尔区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1.兴盛阶段

据文献记载,鲁尔区煤炭开采可以追溯到1298年。最初农民在耕地或采石时往往会发现煤层露出,于是人们开始采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1800年,鲁尔河两侧已有150个煤矿,年产煤约17万吨,到1860年增加到了436万吨。产量增加飞快的原因是因为从185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个时期,由于有了机械设备,煤矿规模不断增大,一些小煤矿经过合并改建,煤炭产量不断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鲁尔区的煤炭工业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1945~1947年,鲁尔区的煤矿由英、美、法军政府煤炭管理局管理,大批招收新矿工,以扩大煤炭生产。1957年鲁尔区煤炭工业发展达到顶峰时期,煤矿总数为155个,煤炭产量为1.3亿吨,职工人数约为50万人。

2.萧条阶段

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开始大规模的开采和应用,煤炭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曾一度出现全球性的不景气。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竞争,煤炭在鲁尔区一次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从1950年的88%迅速下降到1972年的32.3%。同一时期,石油在鲁尔区一次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却从4.7%猛增到55.4%,化学工业原料也逐渐由煤炭转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至此,煤炭在鲁尔区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1958~1971年,鲁尔区开工矿井由140个降到55个,职工人数也由48.9万人减少19.7万人,煤产量由1.22亿吨降至0.91亿吨。

(二)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是鲁尔区的第二大工业部门,煤钢联营、因地制宜是鲁尔区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鲁尔区之所以能够发展钢铁工业,一是利用了其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区的煤炭工业最初起源于鲁尔河地区,在形成煤炭的同时,由于含铁泉水中的碳酸铁(FeCO3)沉淀生成三种铁矿:菱铁矿、黑铁矿和泥铁矿,故几乎所有煤层都伴有生铁矿层。1939年,鲁尔区生产生铁1286.8万吨、钢1508万吨,各占德国总产量的73.6%和66.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鲁尔区钢铁工业出口的钢铁已占全世界市场的14%。与煤炭、铬镍钢铁工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钢铁加工工业。鲁尔区的钢铁加工工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尤其在埃森和多特蒙德等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对煤矿和其他工业的设备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鲁尔区的钢铁加工企业分布很广,大型钢铁公司大多设有机械制造分公司。其产品也多种多样,其中尤以矿山和冶金设备最为发达。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特别是到了70年代中期,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汽车、造船、建筑等部门的生产大幅度下降,世界钢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加之由于科技进步使塑料、铝合金等各类钢铁替代品日益广泛地用于生产和消费领域,钢材消耗量骤减,钢铁需求量大为减少。1975年以来鲁尔区整个钢铁工业陷入了严重的困境,钢铁产量萎缩,失业大幅度增加。

(三)电力工业

丰富的煤炭资源也促进了电力工业的高度发展。煤矿自办电厂是鲁尔区电力工业的一大特色,该区工业用电的93%都来自煤炭发电。鲁尔区比较现代化的大型发电厂大多设在矿区适中的位置,这样既便于煤炭供应,又能够保证水源和电力输送。

以上鲁尔区的三个基础产业在进入20世纪50年代末期后,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结构的变化和科技革命的冲击,一向被德国人引以为傲的鲁尔区开始逐渐步入结构性危机中。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乏力、主导产业衰落、就业人数下降、失业率明显上升、人口大量外流、生活水平下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诸多方面。

由于煤炭、钢铁等主导产业的衰落,使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1960~1980年,鲁尔区居民人数下降了3.5%,每千人中的就业人数从442.2人降至393.1人。到1980年,失业率达5.8%,比全国同期高出1个百分点。

鲁尔区的经济衰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原因很多,但归根到底是由以煤炭、钢铁为主的单一性经济结构造成的。在这种经济结构的长期作用下,当基础工业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或者主要工业部门的支柱产业、产品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地位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结构性危机,最终导致经济衰退,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替代能源的出现,使得煤炭、钢铁工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第二是受到低成本国家的竞争威胁,加之煤炭和钢铁业加工成本高,两个产业的产量和利润率大幅下滑;第三就是德国新兴工业区的崛起。德国的新兴工业区主要位于南部,包括巴伐利亚州以及由莱茵兰—法耳次州、黑森州和巴登—符腾堡州组成的西南区。在这里,不仅传统工业的基础雄厚,新兴工业也十分发达,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其中仅精密仪器工业的工人人数就占全国该行业从业人数的50%以上。同时,在这一地区的各种经济政策的倾斜使得鲁尔区的工业投资锐减,这也是造成鲁尔区经济衰退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三、鲁尔区产业转型措施分析

(一)转型中政府的干预程度分析

德国和法国有类似的国家经济政治体制,因此在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也同样采取了国家主导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措施,这种措施易于得到企业和工会及社会各界的配合。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是这样的,在微观领域利用市场机制,企业运行的基本原则是有效竞争。在所有制结构上,私人企业占主要部分,国家所有制企业控制与公共利益有很大关系的部门如交通运输、水、电、煤气、住房、保险等,为了维护自由竞争,德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如《反对限制竞争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但是在宏观领域政府提出有限干预,即政府应该在需要时,尽可能地、及时地对经济运行调控和干预。这是源于“弗赖堡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经济思想。德国政府通过对价格控制、财政和金融工具等的使用直接或间接地对国家经济进行有力的干预。当资源型产业成为社会负担的时候,一方面,资源型企业和国家控股的部分公司如电煤气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国家历来就是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对危机产业提供援助,因此对资源型产业进行干预和援助是非常合理的。

(二)衰退产业调整措施分析

1.产业调整政策

20世纪60年代,多数西欧国家都出现了基础工业区经济增长放慢甚至停滞下降的趋势,从而致使一些以往经济相当发达的区域地位衰落。因此,各国也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都对产业衰落区的调整改造作为区域政策的重要内容。早在60年代中期,德国政府就制定了鲁尔区调整改造计划,主要内容是整顿传统的煤钢生产,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同时进行区内产业布局调整,开辟新兴产业,拓宽制造业领域,开发第三产业,借以改变煤钢主导的产业结构。1968年,德国政府通过了《煤矿改造法》,规定由政府向购买废弃土地者提供低息贷款用以建设新工厂,对于在这种区域建立新企业的公司,政府提供就业赠款,向在鲁尔北区、西明斯特地区投资的公司提供相当于投资总额10%的赠款。

2.产业结构调整(www.xing528.com)

鲁尔区在煤炭大规模开采的基础上,形成煤—钢—电—化—机械为主的多元化工业结构,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调整经济结构,利用优越的交通条件、用水条件以及已有的经济基础,发展了新的部门(炼油、石化、汽车制造、纺织、食品等),同时原有部门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以降低成本或发展新产品。目前鲁尔区产业结构中机械工业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化学工业,其中煤化工业仍占重要地位,钢铁工业经过集中化与现代化阶段,生产能力占原联邦德国总能力的70%。电力工业仍是原联邦德国最大的中心。煤炭工业基本稳定,硬煤和焦炭产量占原联邦德国的80%以上,褐煤约占70%。就地加工和消费的轻工业主要有啤酒、食品、纺织和服装。

3.人员安置措施

德国鲁尔区提出建立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并且任何在劳动力市场方面采取的措施最终目标都是尽快地减少大量的失业。经济增长的缓慢、一些减少劳动岗位的技术进步都提出了建立灵活的劳动力市场的要求。这种灵活性既指空间上的移动,也指职业转换。当然,这些都是以愿意不断地进行职业培训为前提,为此,鲁尔区十分注重青年职工的严格培训和在职工人的“转业”培训以及技术管理人员的进修提高和接受新技术训练。1985~1989年,鲁尔区受过较高教育的就业人数增加了2.8万人,达165万人。这些都为鲁尔区企业参与更大区域的经济竞争储备了大量的人力资本。

(三)新兴产业扶持措施分析

1.重视转型后的环境建设

政府通过出资购地、恢复地貌、出售土地、招商引资等一站式服务,建立了新型产业园区。1951年,波鸿钢铁公司拥有职工1万名,到1970年被迫关闭,由于土地所有权属于私人所有,市政府首先是买下这块土地所有权。经过10年的时间,市政府完成了购地、拆除厂房、修整恢复地貌、出售土地、招商引资、安置职工等工作。政府非常重视环境建设,在购买土地后,花大量的资金用于处理从地表到地貌的有害物质,还在鲁尔河上建立蓄水库和清水池来净化污水,烟囱的自动报警系统也已在全区建立,各厂都建立了回收有害气体和灰尘的装置,控制了大气污染。与此同时,政府还制定了营造“绿色空间”计划,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目前全区共有绿地面积约75000公顷,一改往日的混乱不堪,成为欧洲产业区位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

2.完善基础设施和保障政策

发展和完善交通运输网,对现有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发展区内快车线。1969年,鲁尔区架起高架铁路。1975年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多特蒙得和科隆—伍佩尔塔尔—多特蒙得两条高速公路竣工。并规划出新的高速公路,使区内任何地点距高速公路都不超过6公里。同时提出在最大限度发挥本地水运优势的基础上搞好水陆联运,加强南北线交通线路的建设,把全区彼此分割的工业区和城市紧密结合起来。

为推动鲁尔区的经济结构变革和保持社会稳定,国家对煤矿地区实施了一项为期3年的特殊政策,一是通过德国联邦协调银行提供9亿马克的低息贷款;二是每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就提供给企业5万马克;三是工人的转岗培训费用全部由政府资助。对50岁以上的人,让他们在原有的工作岗位继续工作,发挥其技术和经验。对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进行培训,发挥其在经济结构转变中的潜力。这些措施无疑降低了结构变革中出现的社会不稳定风险。

3.加强技术创新,实现产、学、研三结合

鲁尔区拥有15所高等院校和多所科研机构和研究中心,科隆与波恩、亚深的三角地区集中了15万大学生,有古老的波恩大学、科隆大学及著名的亚深工业大学、杜塞尔医科大学等,科研基础十分雄厚。20世纪60年代又新办规模宏大的波鸿鲁尔大学、多特蒙得大学、杜伊斯堡内河航运学院等。利用科技优势,鲁尔区首先改革创新,加强科学界与经济界的合作,从多特蒙得经过波鸿、艾森、哈根直到杜伊斯堡建立一条横贯全区的“技术之路”,把区内的经济中心和研究中心结合起来,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另外,改革传统教育,创立新兴学科,并把高等院校的教育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相结合。鲁尔区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同时,更加快了用新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如建立科学技术革新的信息中心,大大加快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提升了产业结构的层次。

第三节 美国主要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

一、美国休斯敦的产业转型

(一)休斯敦的概况

休斯敦是得克萨斯油田所在地,在1901年发现油田时,休斯敦只是一个农牧区的小集镇,进行石油开发后,城市随之形成。1929年,东得克萨斯大油田发现后,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在休斯敦迅速兴起,使得休斯敦作为美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开始崛起。1947年,墨西哥湾海底石油的发现更加促进了休斯敦的腾飞,特别是50年代以后发展得更快。休斯敦是一个巨大的石油中心,从城中心区摩天大楼的名字“海湾”、“壳牌”、“德士古”、“科诺科”、“埃克森”、“田纳科”等,就可以知道石油在这座城市里占据着何等重要的位置。休斯敦所服务的地区生产了美国的大部分石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石油是这里最大的生意,近几十年来石油化工业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二)休斯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休斯敦不管在人们心目中还是口头上都是一个极为开放、年轻、自由和进步的城市。休斯敦人成为全美自由贸易政策的鼓吹者,其市场化功能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在美国主要城市中,只有第四大城休斯敦没有城市规划,它仅仅是通过免税公路把整个城市连在一起。由于休斯敦不断地兼并周围地区,它已快速地成长为占地面积达550平方英里的巨大怪物。休斯敦的财富使它成了一个摩天大楼的试验场,《纽约时报》称休斯敦几乎有一种疯狂的自发味道,在这里人们积极地尝试着各种新鲜事物。

得克萨斯当权派靠一种与企业亲善的态度和优惠措施,使休斯敦的繁荣得以长久持续。这里的土地、基建和经营费用是世界上主要城市中最低廉的。由于一味奉行不加限制的自由企业制度和个人主义,休斯敦制造了一个可怕的都市烂摊子。由于每个星期要增加1000辆汽车,使休斯敦一度获得了“世界坑洼之都”这个不雅的称号。1978年,全市的街道有25%没有路灯,有400英里的街道未铺路面,交通阻塞变得令人难以置信。

(三)转型后的休斯敦

经过一系列的举措,休斯敦在美国《幸运》杂志1992年的评估中被评为“能应付21世纪全球性竞争挑战的最佳城市”。在全美60个最佳商城中,休斯敦名列第二。如今休斯敦交通发达,每天有25次国际航班,宽阔的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在20世纪90年代初还被评为全美30个大城市中减少交通堵塞成绩最佳的城市。在1991~1992年度300个城市的清洁、环保和美化方面评比中,休斯敦名列第一,并获得了“废物处理业的硅谷”称号。

二、美国洛杉矶的产业转型

洛杉矶也是按照同样的规律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洛杉矶是美国开发较早的油区。它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端,由几个中等城市联合组成,面积3500平方公里,人口500万,是美国西部较大的油区之一。自1875年开始开采石油以来,洛杉矶逐渐形成了以石油化工、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电子工业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是美国第一流的大城市。1920~1944年,该地区石油勘探的储量产量增长进入高峰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着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相当于全美年产石油量的1/10。但洛杉矶油区并没有感到满足。由于石油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终究会面临资源枯竭的现实,于是油区采取了各种措施,立足长远,积极开拓新的产业。他们在坚持石油开发这个主导产业的同时,还制定了发展替代产业政策,用石油开发积累的资金分阶段、有步骤地向下游产业投入,向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领域逐渐倾斜和渗透,并渐次加大投资力度,带动了美国西部替代产业的迅速发展。因石油开采而发展起来的洛杉矶城现在有密如蛛网的公路及其他交通网络,成为美国拥有汽车最多的城市。随后宇航工业、电子工业也相继得以发展,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飞机、汽车制造以及农业、畜牧业、食品工业、电影业和旅游业等产业一体化发展中心,成为美国西部的名城。

三、美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措施分析

(一)转型中政府的干预程度分析

美国是典型的自由经济国家,与法国和德国不同。美国各级政府对经济不做过多的干预,主要利用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和少量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美国的私人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资源型产业中基本上没有国有成分,各资源型企业希望通过自身的决策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而不希望受到政府的影响。美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程充分验证了自由经济的结果。

(二)衰退产业调整措施分析

由于美国本身奉行的是充分的市场经济,因此在对衰退产业调整时,政府不直接参与,而是按市场规律办事,只是在必要的时候采取间接的产业政策加以引导。美国一般很少制定针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政策,但是曾经为某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制定了一些区域政策,在这些政策里就包括对于资源型城市所采用的一些措施。比如,美国曾为发展西弗吉尼亚地区的经济专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政策,其中包括大量解决煤铁矿区开发枯竭带来的经济影响的措施。这些区域政策一般比较注重项目扶持和财政、金融工具的使用,较少使用补贴的方法。

(三)新兴产业扶持措施分析

在发展替代产业方面,法国和德国的做法都比较有成效,他们制定了多种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发展中小企业。而美国则主要依赖市场自发调节,辅以财政和金融手段。如休斯敦从一个小镇发展成为美国的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现代化城市,转型模式是按照延伸传统产业、新建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完善基础产业这样的顺序逐步推进的,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

第四节 其他国家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

一、日本北九州的产业转型

(一)北九州的概况

北九州市是1963年2月由各有悠久历史的门司、小仓、若松、八幡和户5市合并而成,同年4月成为行政都市。北九州市人口为106万,为北九州北部重要的工业区和交通中心,其中八幡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京滨、阪神、中京、北九州为四大传统工业区,九州北部工业区是在本地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因进口铁矿石和废铁而发展起来的日本最早的钢铁工业基地,现在仍然是日本最大的钢铁产地。北九州地区以钢铁、化学、陶瓷工业为中心形成了集中的工业地区,成为日本的四大工业地带之一。四大工业区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成为日本经济高度发展的一个象征和有力支柱。

(二)北九州转型的主要措施

九州是日本著名的煤矿产区,为推动经济转型,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对九州地区的煤矿实行全面退出的关闭政策,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将该区域转换成高新技术产业区,这是国际上煤炭城市转型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

众所周知,日本是矿产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尤其是煤炭,主要依靠进口。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为鼓励本国煤炭开发,日本采取了政策性补贴等保护措施。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决定放弃对煤炭行业代价高昂的保护政策,在九州地区兴办了一批现代工业开发区,吸引了大批区域外企业入迁九州,同时按新的产业政策兴办了一批新企业。

日本在推进北九州产业转换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这样一些内容:(1)从企业角度推动。对开发区内安置煤炭工人及其子女就业的企业给予补助,视用人比例的高低给予差别优惠。(2)从政策法规给予保证。发布了《煤炭产业合理化临时措施法》、《煤炭离职人员临时措施法》、《产煤地区振兴临时措施法》和《煤炭对策大纲》等。(3)从人才培训工程角度落实。对失业煤炭工人实行免费培训,培训后帮助其再就业。(4)对原煤炭生产场地进行复垦改造。将关闭的煤炭生产矿井改造成旅游景点、科普教育场地,使之继续发挥作用,将废弃的矿场复垦改造为良田。矿山旧址(遗址)发展旅游业的关键在于同周边旅游资源密切结合。

由于上述政策的有效实施,使九州地区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型,由传统的产煤地区转换成为日本新的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区。日本学者把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建立地区经济体系的产业发展政策称为内生型发展政策。

(三)日本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措施分析

1.转型中政府的干预程度分析

日本的产业政策理论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为系统、成功的产业政策理论,而且现代产业政策理论的研究也就是从日本的产业政策开始的。因此,在解决如煤炭这样的“夕阳产业”问题时,日本政府自然而然地首先采用了产业政策这一法宝。日本政府着重强调国家在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为经济增长和发展趋势提供动力和方向。国家有选择地进行干预,在保证不仅有高的投资率而且把投资适当的分配到能导致增长的部门方面,国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

2.衰退产业调整模式分析

(1)产业援助政策

日本为了解决国内煤炭产业出现的问题,于1961年制定了《产煤地域振兴临时措施法》,该法包括目的、产煤地域的范围、基本规划的制定、实施规划的制定、调查的实施、地方税课税减免和减收补充、促进设施整顿、为了促进公共事业而对地方公共团体的财政特别措施、技术性建议和资金的确保、具有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的矿业设施的优先转让。该法律的有效期限为40年,至2001年11月12日失效。

(2)人员安置

日本政府在煤炭政策中规定:凡是煤矿退下来的人员再就业都要经过培训。培训由煤炭企业或接受单位负责进行,政府分别给上述单位每人一年工资的3/4和2/3作为培训费,给接受者本人每天3500日元的生活补贴。年满55岁的煤矿工人实行养老保险,矿井关闭退下来的人员52岁即可实施养老保险。对于不够年龄的人一次性发放平均800万日元的离职费,政府和煤炭企业各负担50%。另外,每人发一本求职手册(即黑手册),持手册者可享受优惠待遇,如可每月向政府领取16万日元的生活补贴金,直到找到工作为止(以3年为限)。政府还发给求职活动费,资助其寻找工作。同时给接受单位每人工资1/4~1/2的费用,以鼓励企业多吸纳煤矿关闭退下来的人员。

3.新兴产业扶持措施分析

(1)基础设施建设

日本就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提高产煤地域的吸引力。比如日本于1981年制定“特定事业促进调整”方案,专门支援公共事业,包括保健卫生设施事业、社会福利设施事业、环境卫生设施事业、城市规划事业、社会教育设施事业等。日本对于振兴产煤地域必需的道路、港湾、渔港、公共住宅、住宅地区改善、河流、海岸保护设施、林地荒废、滑坡、坑害复旧等特定公共事业,当所在县的负担超过通常的事业费时,将这些超出部分起债年利超过3. 5%的部分所相当的金额由国库来补给。

(2)吸引外来投资

日本为了培育煤炭产区的替代产业,制定了企业吸引政策,主要包括融资和税制两个方面。融资优惠是通过地域振兴整顿公团,对进入产煤地的企业设有长期低息的设备资金融资和长期运转资金融资以及工业团地的建造和长期低利转让等。税制上的优惠措施表现为地方税(含不动产取得税、固定资产税、事业税)的减免,而所在地方税收减收额的8096由国家补贴。其他措施还包括对结构调整产煤地域中的中小工商业企业的特别贷款对策及信用保险特别措施等。

(3)扶持中小企业

为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日本政府于1949年成立了以中小企业为支持目标的国民金融金库,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多种税收优惠,规定年利润低于769万美元的企业不纳利润税,这对于企业收入绝大部分用于支付工资的小企业来说都可以享有这种优惠;对于年利润低于62万美元的,按28%的税率缴纳,利润额较大的中型企业,则按37.5%的税率纳税。此外,日本政府在县以下设立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进行诊断、指导的机构,并有人专门从事企业诊断指导工作,对于这些人员还授予“企业诊断士”的职称。

二、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

(一)加拿大萨德伯里转型

1.加拿大萨德伯里的形成

萨德伯里是加拿大一座最重要的矿业城市,它的起步是以1883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修筑为标志的。太平洋大铁路在这里设了一个站,修筑铁路的主管人詹姆士·华盛顿为取悦于自己的爱妻,便以妻子在英国的出生地“萨德伯里”命名这一地区,其实当时著名的萨德伯里只不过是筑路工人的营地。萨德伯里岩浆硫化物型铜镍矿就是在修筑铁路过程中被发现的。经勘查,探明萨德伯里市的镍金属储量为560万吨,铜金属储量为1000万吨。铜、镍矿的发现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1951年以前,萨德伯里40%以上的人口从事矿业,尽管1985年以后这个比例已经降至15%以下,但它仍然是世界最大的镍产区和加拿大最大的铜产区。除镍、铜以外,萨德伯里还出产贵金属、钴、硫、硒、铁等矿产品。在国际矿业界,萨德伯里以“镍都”著称于世,萨德伯里及其周围地区的镍矿开采量约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5。

萨德伯里在1893年形成镇,1901年其人口仅为2027人,此后人口便迅速增加,1930年升格为市。1931年以前,几乎每一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都要翻一番,至1961年城区人口已达80120人,1971年城区人口为90535人(含郊区则为155429人),1973年成为萨德伯里行政区的一部分。除萨德伯里市以外,萨德伯里行政区还包括一系列的镇。1981年,萨德伯里市城区人口达到91829人,此后由于镍、铜金属价格下跌和公司裁员,人口有所下降,1986年人口降至88717人。1996年人口恢复到93000人,整个萨德伯里行政区人口为162000人。

2.萨德伯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

(1)荒凉阶段

萨德伯里从一开始并不是一个矿业物产丰富而且城市环境优美的城市,它也经历了被人们比做是“月球景观”的荒凉阶段。

萨德伯里市的发展受铁路线及地势的影响很大,同时还受到没有稳定的税收的制约,即城市并没有从矿业发展中得到相应的税收。萨德伯里市逐步沿着公路扩展至邻近的市镇及萨德伯里盆地的谷地。盆地中央是一个大平原,采矿业造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城市景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加拿大人甚至南安大略人都瞧不上又穷又破的萨德伯里,有时候人们用很难听的字眼,比如用“月球景观”(这里指它的荒凉)来称呼这只成长中的“丑小鸭”。事实上,这样的称呼对萨德伯里的某些地区还是颇为贴切的,因为那时候采矿业还不像现在这样重视环境,但这里也因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再造项目之一而备受世人关注。

(2)产业调整后的繁荣阶段

然而,若干年来,人们对萨德伯里的印象已经改变了,萨德伯里地区以它的土地复垦计划成为联合国频频表扬的典范。萨德伯里区也由于其成功的环境政策而赢得了许多国际的、加拿大国家的以及安大略省的奖励。在萨德伯里市周围60英里以内就有5座省级公园。仅1996年一年,萨德伯里区植树即达200万株。据大气监测记录显示,萨德伯里是安大略省最为阳光灿烂的地区之一,其大气污染程度甚至远低于多伦多和汉密尔顿。

现在,萨德伯里不仅是一座著名的矿业城市,同时也是充满活力的交通和科学文化中心。继太平洋大铁路之后,萨德伯里又陆续修筑了一些新铁路。1912年建成了第一条高速公路,五六十年代又建成了多条高速公路,1954年建成市政机场,70年代通往萨德伯里的安大略省内航线通航。在萨德伯里有一所劳伦蒂安大学和一所卡姆布里安学院,有三个主要的博物馆(劳伦蒂安大学博物馆和艺术中心、面粉磨坊博物馆和铜矿博物馆)和其他重要的文化艺术设施,每年都要举办诸如庆祝艺术节、大蒜、蓝草莓丰收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聚会已成为萨德伯里人的一种时尚。虽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医疗、通信、机械、旅游、市政机关及其他产业从业人员的增加,矿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萨德伯里市正以传统矿业产业与非矿业产业同时发展的崭新姿容呈现在世人面前。

由于环境优良,划船、游泳、徒步旅行、钓鱼、滑雪以及野外宿营等已成为在萨德伯里很流行的休闲活动。在改善萨德伯里环境活动中,国际镍有限公司和福尔康桥镍矿都发挥了极其积极的作用。

(二)澳大利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珀斯是西澳大利亚的首府,建于1829年,人口138万,为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西澳位于远离中心地区的澳大利亚西部,地广人稀,面积为25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3,人口仅有180万,73%的人口居住在首府珀斯。

西澳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铝矾土、黄金、镍、铀、铜以及石油等。铁矿储量丰富,品位高,铁矿石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5%,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36%。目前,西澳每年向中国出口铁矿石近4000万吨。西澳黄金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1%;氧化铝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0%,出口量居世界第一;镍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2%。西澳已探明石油(含凝析油)储量为21亿桶,天然气储量为23500亿立方米。目前,西澳年产石油1400万吨,天然气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年产液化天然气750万吨,主要供应给日本,并开始在中国、韩国、印度和中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寻找液化天然气市场。钻石产量占世界产量的34%,主要销往伦敦钻石销售中心和比利时。

外围矿山的开发带动了矿山附近珀斯市的大发展。珀斯市主要为矿山提供第三产业服务,为当地政府缓解了就业压力。

西澳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传统的采矿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但它在澳大利亚各州中一直表现不俗。西澳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0%,但全州的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5%,并吸收了全国20%的私人资本。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大力推进西部开发,为珀斯和西澳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政府着重采取了以下措施:①调整结构。除了传统的矿业和农业加工业外,政府还努力创造工业和商业机会,提高就业率。②引进技术。一方面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建立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保护环境,改善交通、运输、通信条件。③建立开放门户。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和亚太各地区经济合作的加强,澳大利亚以东部为主的政治、经济和地理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与亚太地区的交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越来越重视与亚洲国家发展关系,迫切需要一个更便利的通向亚洲的门户,而西澳首府珀斯是西部最理想的选择。

(三)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模式分析

1.转型中政府的干预程度分析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英联邦国家,也是移民国家,经济制度和社会习惯和美国也类似。联邦政府并不直接进行产业转型,也不提供财政支持,更不对某一企业和地区提供具体帮助,而是在工业政策上,如关税和税收,对参与开发的企业进行扶持。联邦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支持由过去的保护发展转向为鼓励通过科研和培训来增强对外竞争力。其鼓励政策包括设立“基金”、提供无息贷款、提供基础设施以及减免税收等。开发计划不具有法律的强制力,而是依靠有关各方的合作与协调。

2.衰退产业调整措施分析

(1)产业政策援助

在产业政策方面,加拿大建立了社区赔偿基金和专项保险机制,这是由政府、公司和工会组织注入社区基金,用做赔偿、搬迁和再培训费用,而不是对产业的补贴。建立这种基金的主要原则是让工人和公司都为这项基金做贡献,保证各方都成为受益者。这种形式的社区保险模式使工人和公司在对待下滑的经济形势时都有各自的利益在其中,会更为团结、努力地合作。

(2)人员安置

在人员安置方面,加拿大采用紧急经济援助、再培训、搬迁及工作分享等措施。紧急经济援助可以持续半年到一年,帮助工人渡过最初的难关,直到找到新的工作;再培训可以提高城镇中工人的技能并寻求新的就业机会,搬迁至其他繁荣地也是一种选择;工作分享可以暂时降低不稳定性,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实践证明,这些短期措施对减少工厂倒闭、城市经济下滑时期的社会动荡及人们心理上的痛苦确有作用,但是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许多工人经过了很长时间之后还未找到新的工作单位,而对一些年纪较大又缺乏技术的人来说,这可能就是永久性失业了,短期的再培训很难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中较高层次的工作。由于必要知识和技术的缺乏,他们往往只能继续从事技术水平很低的简单劳动,工资要比原来在矿区的收入低得多。随着全球工业结构的调整,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和新增就业机会是在高技术、信息加工、生意服务部门。它们对劳动力技能和受教育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原来仅有少量教育的矿区失业大军重新就业增加了难度,其最好的情形也只不过是另一个矿区中的类似工作罢了。

(3)培育中小企业

加拿大卡尔加里市专门有一个单位叫CRDA部门。该部门不仅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培养人才,而且负责孵化中小企业,资助和扶植中小企业新近开发的、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每年约有300万加元的启动资金专门用于孵化工作。CRDA部门拥有两个孵化基地和一个“发现场一号”。“发现场一号”是一个为多方顾客开展技术研究的场地及设施,用来帮助先进技术的起飞和快速发展。孵化基地和“发现场一号”还为顾客提供办公室服务,协助经营,提供技术和资金,对外联络服务事项。

第五节 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比较

一、政府主导型和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作型

按运行机制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和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作型。政府主导型即国家积极参与对某个资源型城市的功能定位,如法国的洛林、德国的鲁尔区和日本的九州,就是采用这种模式。法国的洛林和德国的鲁尔区在当地设立专门的规划机构直接参与并指导产业转型。日本的九州地区原为传统的煤炭产区,现已发展成为日本的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是日本政府在规划时就将其定位为新的高技术产业区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推动的结果。

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作模式是指政府只提供关于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发挥信息导向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并不直接参与管理,替企业做决策。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就属此类。如美国的休斯敦曾经是一座著名的石油城市,发展成为现在著名的航天城,主要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在休斯敦布点了宇航中心。宇航中心的设立带动了为它服务的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门类涉及电子、仪表、精密机械等行业。

二、资源型产业整体退出模式、资源型产业产业链延伸模式和新主导产业扶植模式

按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处置方式不同,可分为资源型产业整体退出模式、资源型产业产业链延伸模式和新主导产业扶植模式。资源型产业整体退出模式主要是指放弃资源型城市的传统产业,直接在该区域植入具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并制定鼓励该产业发展的政策,建立新的产业体系,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力量,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日本九州模式。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政府关闭了大批煤矿,制定了新的产业政策,兴办了高新技术产业区,成功地实现了九州地区的产业转换。

资源型产业产业链延伸模式是指利用资源优势,在原有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对资源型产业进行产业纵向发展,通过技术进步及产业改造,扩展原有产业链,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提高资源的附加价值,从而实现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如美国休斯敦模式。休斯敦当局在石油开采业的基础上延伸和拓展产业链,使石油化工业迅速兴起,使经济摆脱了仅依赖石油开采业生存的状态,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新主导产业扶植模式主要是指从城市整体发展目标出发,利用主业进行资本原始积累,选取具有较好发展潜力并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新的主导性产业作为替代产业,并加以着重扶持,使城市的发展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实现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如德国的鲁尔模式。德国鲁尔区大力发展汽车工业、电子信息产业、消费品工业作为替代产业,使煤钢工业的就业人数从20世纪50年代占工业部门总数的60%降至90年代初的33%。

当然,不同的产业模式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使用。如德国的鲁尔区在大力发展新主导产业的同时,也积极围绕传统主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延伸产业链。经过发展煤炭产业链,鲁尔煤炭公司成为年销售额250亿马克的鲁尔集团股份公司,跨入世界500强行列。

许多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倾斜政策(法规),如法国、德国、日本。这些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推动了各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特别是促进了区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此外,为了清除资源型产业的体制障碍,加强资源型产业的转制,并且与城市转型相结合,以转制带动转型是国外的一种普遍做法,如法国、德国。国家无论对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一视同仁,给予支持,如出资帮助解决企业的债务和富余的劳动力,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借鉴世界各国资源型城市改造调整的成功经验,采取强有力措施,对症下药,大力筹措资金,开发、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实现资源型城市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脱胎换骨”,是加速资源型城市改造调整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