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安市科技资源统筹研究

西安市科技资源统筹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西安单位众多,现有在岗职工2.4万人,其中,各类科技人员1.2万人。

西安市科技资源统筹研究

西安市科技资源统筹研究

课题承担单位: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课题负责人:王学东 西安市发改委 

 课题组成员:刘 秦 西安市发改委 

       陈 侃 西安市发改委 

       施 萍 西安市发改委 

       江 霞 西安市发改委 

       刘 骥 西安市发改委 

一、西安科技资源的现状

西安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现代科技创新之都,是我国重要的科技教育、国防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西安经济优势增强,2008年西安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位次前移,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经济增速达15.6%,再创历史新高,科技进步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科技资源总体情况

1.综合科技实力

西安科技资源优势突出,综合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在航空航天通信设备与电子元器件、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产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生产能力。全市现有各类科研机构365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测试中心和平台160多家。2007年全市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141亿元。有普通高等学校48所,其中全国重点大学9所,进入国家“22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8所,国家部委直属院校5所,军事院校13所,各类院校共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459个。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2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26.5%,“两院”院士44人,国家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580余人。西安现有国防科工企业、研究院所75个,国防科工从业人员12.47万人,国防军工科技实力雄厚,门类齐全,居全国第一。

西安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十五”期间,全市共有987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奖励629项。2007年西安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近30项,为全省95%,占全国1/10。“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和“耐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应用技术”项目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填补了我国在这一奖项上的六年空缺。截至2008年,全市专利申请累计超过4.2万件,累计授权专利19256件,其中发明专利累计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的23.4%,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2.航空科技资源

陕西是我国航空工业大省,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陕西航空产业的主要聚集区,是全国先进科技示范区,现有航空工业各类专业研究机构(所、室)100多个,具有几十个博士和硕士授予点,拥有航空科技人才1.5万多人,其中高级工程师以上的人才3000多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200多人,有200多人被有关高等院校聘为兼职教授和研究生导师,有中国唯一的试飞员学院。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4700多人,高级技工学校在校生1000多人,西飞工学院在校生1000多人,西安交大航空航天学院已落户阎良。西工大、北航、南航和西安交大在阎良设立了产、学、研基地。中航一集团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是全国唯一、实力最强的大中型军民机设计研究院,是“中国飞豹”飞机的总设计师单位,是中国航空工业“有重大贡献单位”,有覆盖众多专业的专家群体,其中院士1名,研究员72名,高级工程师377名,工程师500多名,各类工程技术人员1500多名。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大中型军民机制造企业,是科研、生产一体化的特大型航空工业企业,是我国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的研制生产基地,拥有中高级人才4300多名,各种设备6600余台(套),先进数控设备100多台,加工能力之强在国内航空企业中首屈一指。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大型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企业,公司有员工1.3万多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500多人,拥有各种冷热加工及计量测试设备7000余台(套),先后获得了137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中国飞机试验研究院是全国唯一的飞机试验研究、鉴定中心,是中国唯一承担军民飞机试飞鉴定和民用飞机适航审定的试飞机构,属于综合性的飞机试验研究基地。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唯一的以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工程技术重点高等院校,有10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专业实验室,是全国最大的无人机研发和生产基地。

3.航天科技资源

西安是我国航天领域实力最为雄厚的地区之一,综合实力在我国处于第二位,在运载动力、卫星及卫星应用、微电子等航天主导产业领域的研发能力居国内领先地位。航天科研单位在西安具有明显聚集的特点,航天关联支撑体系比较完备。特别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西安单位众多,现有在岗职工2.4万人,其中,各类科技人员1.2万人。西安航天科技研发主要代表单位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4所、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771所、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7171厂(16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10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39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20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专业研发机构和与航天产业紧密相关的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在固体火箭发动机、液体火箭发动机、战术武器发动机、卫星通信遥感和测控、微波技术、天线数据处理与传输技术、航天加固计算机、航天专用集成电路、航天惯性器件和组件等领域,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4.生物科技资源

秦巴山区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有各类生物资源6000余种,被誉为“生物基因库”。西安现有各类开发机构400多个,医药专业研究机构40多家,通过GMP认证的医药企业多达170多家,拥有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在生物医药研制方面科研力量较强的高等学校,拥有在西北地区中医药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的陕西中医学院和陕西中医药研究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121个,其中生物医药领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14个;国家临床药理基地6个;国家野外台站2个,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组成单元,在全国建立了45个实验示范基地,在陕西省创办了37个农村专家大院,目前正在建设的有3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区域内,初步形成了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大北美)、国家863计划细胞工程基地(第四军医大学)、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分中心、西部植物化学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等国家级生物技术群。在组织工程、生物芯片、抗体药物、脂质体技术、中药及中药提取等领域,居于国际、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西安在生物技术领域有着丰富的人才优势,聚集了一大批生物技术专业从基础研究到工程技术开发及管理方面的杰出人才,仅从事医药科研的专业技术人员就有1.98万人,取得高级职称的有3500多人,近年来形成了以李振岐院士、侯洵院士、高鸿院士、鞠躬院士等高年资专家和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陈超教授、陈志南教授以及樊代明院士、舒德干教授、张涌教授、窦忠英教授、耿信笃教授等年富力强的学术中坚力量组成的生物技术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群体,并吸引了一大批成就卓著的海外留学人才纷纷回国创业。在人才储备方面,更是形成了以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第四军医大学三个国家生命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陕西师范大学国家生物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等雄厚的生物技术优秀人才储备资源。

5.电子信息科技资源

西安是陕西省信息产业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曾是我国主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之一。在全市信息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各个领域,研究单位分布广泛,基础研究成果众多,技术资源分布较广,集中了众多的科研优势资源,建立了以国家大型科研院所、国有电子企业(含军工)、高等院校、民营企业为依托的信息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体系。西安现有普通高等院校中电子信息类在校生约15万人;中等专科学校236所;国家、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等178所;信息产业从业人员17.6万人。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37所高校都设有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专业院系,并开设了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等专业。西安交通大学等四所大学于2004年前后成立了专门的软件学院。有研究生培养单位52个,博士后流动站77个。每年可培养1.4万名软件、集成电路及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其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2300名。西安拥有电子信息领域专业科研院所50余家,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7家。西安导航技术研究所(20所)、信息产业部第39所、邮电四所、邮电十所、微电子研究所(771所)、航空计算机技术研究所(631所)、空间技术研究所(504所)、电子工程研究所(206所)等电子信息类院所,均具有承担国家大型电子信息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培养高级电子信息人才的能力。

6.新材料科技资源

西安市从事新材料研究开发的科研机构有51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在新材料领域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其中,从事新材料研究开发的科研机构主要有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多家单位。与新材料有关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有: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金属挤压/锻造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快速凝固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大)、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陕西省金属多孔材料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超导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钼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二)西安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保守,创新意识不够

我市科技实力与经济发展呈现不匹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观念保守,创新意识不够,开拓精神不足,不能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科技生产的各个环节。尤其是科学技术成果工程化、商业化、产业化理念较落后,科技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同时,城市自身承接科技资源转化的实力和能力也较弱,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程度偏低,限制了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的提高,没有形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趋势,直接制约了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资源浪费严重,重复建设、布局凌乱,投入分散、配置不当,条块分割、缺乏共享,造成了科技资源浪费和流失,关键技术的突破难以实现,重大原创性成果难以形成。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成功率低,科技成果游离于市场和企业之外,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使我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足。我市高技术领域缺少大型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广大中小型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吸纳和产业化能力有限,不能在有限的产品生命周期内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价值,丧失了其技术先进性。

3.科技资源结构和配置不合理,中央与地方、院所与企业、军与民结合度不高

西安市大部分科技人员集中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而真正从事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人才较少,更缺乏将技术和市场紧密结合的企业家资源。众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科研人才拥入商业竞争领域,由于在经营管理、资金筹措、市场开拓等方面缺乏经验和实力,通常在“种子阶段”就步履维艰。另外,西安的国防工业比较密集,虽然这些企业和院所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开发能力比较强,但他们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不高,无法对西安市的整体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拉动作用,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和品牌战略。

4.科研资金投入不足,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结合度低,科技创新缺乏后劲

尽管近年来我市财政资金对科技及高技术产业引导的投入较往年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较仍显不足,影响了政府在科技产业发展中引导作用的发挥。市场体系不健全,融资渠道不畅通,科技资源缺乏金融资源的有力支持,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科技资源的蕴藏潜力远未发挥出来。

5.科技开放力度不够,缺乏国际、地区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西安的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外向度不足,不仅区域内的合作共享机制不健全,对外更缺乏地区、国际的交流合作,不能引入最新、最先进、最具活力的创新资源,没有把自主发展与借力、借势、借智发展结合起来,信息、成果、人才等科技资源缺乏合理流动,使我市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

二、西安科技资源统筹的意义和必要性

十一五”以来,西安市已进入城市价值加速兑现的重要时期,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快速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的今天,我市要抓住机遇,深入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建设创新型城市战略,统筹科技资源,合理优化配置,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道路。

(一)统筹科技资源,有利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就我市而言,对全市科技资源进行具有超前性、超强性、战略性的统筹整合,并以统筹科技资源为突破口全方位开展综合配套改革,是我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是我市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必然选择,是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改善民生,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二)统筹科技资源,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建立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内生型经济发展新机制

我市作为不沿海、不沿江、不易利用外资的内陆城市,通过统筹整合科技资源,以科技要素聚集带动产业聚集,实现高技术产业聚集和规模效应,对于促进我市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以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型经济发展新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激活西安科技资源蕴藏的雄厚实力,对于抓住国际产业的调整、转移的历史机遇,实现我市跨越式发展意义深远。

(三)统筹科技资源,有利于发掘国防科技资源,形成富有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新机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安作为战略腹地,在国家的重点布局和大力支持下,形成了强大的国家科技创新、国防军工群体,自成一体,别具特色。通过统筹科技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改革国防科技体制,发掘利用国防科技蕴藏的强大实力,形成国防科技成果迅速向民用转化的良好格局,促使国防科技力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新机制。

(四)统筹科技资源,有利于推动西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

去年,我市跻身六大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为我市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是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也是我市整体经济实力赶超国内一流经济发达城市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高技术产业从发展水平到规模都远未达到国家一流水平,之所以能够成为西部唯一一个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就是因为我市蕴藏着潜力巨大、门类齐全的科技实力。因此,我市必须通过统筹科技资源,以科技要素聚集带动高技术产业聚集,以科技资源整合带动产业整合,促进产业规模发展和产业链的完善,从而有力推动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

(五)统筹科技资源,率先开展综合配套改革,有利于增强西安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关中天水经济圈的崛起

西安是陕西的省会城市,是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辐射带动力最强的核心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将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作为西部开发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建设西安统筹科技资源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写入经济区的发展规划草案,等待国家批复。西安以统筹科技资源综合配套改革为切入点,率先打破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体制性障碍,树立以科技进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典范,有效地从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增强西安的自我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西安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有力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带的发展和繁荣。

三、西安科技资源统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发展战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开展综合配套改革,以市场机制为手段,以资本、政策为纽带,以项目合作为平台,以互利共赢为前提,统筹整合我市科技资源,突出增量特色,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切实提高西安的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西安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www.xing528.com)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自主创新,以科技为先导,以产业为核心,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宗旨,建立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坚持重点突破,统筹推进,以整合科技资源为契机,优化配置产业资源、社会资源,全面开展综合配套改革;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突破束缚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发展的种种障碍,建立科技体制改革的新体制新机制;坚持求真务实,优质高效,合作共享,和谐共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西安科技资源统筹的总体目标

经过3至5年的努力,以西安综合性高技术产业为载体,在科技要素资源统筹和公用平台建设等环节先行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初步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公用研发平台、公用企业孵化平台、公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公用科技中介服务等体系和机制。

经过5至10年努力,突破科技资源条块分割、配置不当的体制性障碍,实现西安科技资源的深度统筹整合,构建能够充分发挥西安科技资源比较优势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创新科技人才机制和军民结合融合发展共建机制,充分释放和发挥西安科技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带动作用,把西安建设成为国家统筹科技资源的先行样板,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成功范例。

四、西安科技资源统筹的主要措施

(一)统筹科技创新资源,构建产学研合作新体系

1.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引导和支持企业以新机制、新模式建立研发机构

按照主导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人才等资源需求,制定整合政策,创造整合条件,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联营、参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共建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建设,鼓励重点企业集团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企业发展研究院等研发合作组织,增强企业快速发展的持续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竞争力。

2.按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主导产业(行业)发展创新联盟

依托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陕西电子工业技术研究院、能源化工工业技术研究院(在筹建)和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围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优势资源,促进创新要素与企业需求对接,加快科技成果向产业发展转移,实现产业链培育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资源集成创新、企业集群发展途径创新,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动力。

3.结合产业发展内在需求,建立科技创新要素向产业聚集的机制,促进产业聚集和集成配套

加强企业间技术合作,以优势产业发展为纽带,组织和加强产业链内、相关产业链之间企业合作,打破体制障碍,实现业内技术转移。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股份制科技企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核心、产权为纽带的新型产学研战略合作实体。

(二)统筹科技基础要素资源,建立创新服务共享机制

1.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机制

对全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进行优化整合,建立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共同投入、合作建设、对外开放、协作共享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

2.建立公用研发平台机制

对现有国家重点试验室和工程中心、研究中心的科研力量进行整合,构建以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技术联盟为支撑的公共研发平台,开放合作,共建共享。整合现有质量检测机构,建设公共技术检测平台。整合现有科技信息机构、标准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图书馆,建设专业化的科技信息平台。

3.建立公用企业孵化平台机制

整合现有专业孵化器,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专项计划,建立支持孵化器建设专项资金和相关优惠政策,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向形式多样化、投资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作企业化、组织网络化方向发展。

4.建立公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机制

整合现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资源,建设西安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西安中试基地,提供系统服务,促进科技成果成熟度和转化率的提高。

5.建立公用科技中介服务机制

培育科技技术咨询、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代理等公用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组织,建立和完善金融、会计、法律、资产评估、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完善技术市场网络信息平台。

(三)统筹科技人才资源,创新科技人才机制

1.建立联合研发机制

就重大行业共性项目研发、前沿核心技术开发、行业标准制定等市场需求明确、企业发展迫切需要的重要研发项目,整合全市范围各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行业的科技人才,构建联合研发组织,形成合力,大力创新,并形成研发转化机制,提高全市的核心竞争力。

2.建立科技人员合理流动机制

改革科研机构的领导体制,鼓励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合理流动,扩大自主创新的有效力量。鼓励各类创新人才以知识、技术、成果、专利、管理等要素投资创业。加强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建设,健全留学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以创业带动创新,以创新支撑创业,加快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

3.建立科技人员激励机制

建立人才资本产权制度,完善落实各类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采取期股、期权等方式激励科技和管理人员,实施对具有重大贡献的科技创新项目和个人重奖的制度,有效地调动科技人员适应市场需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统筹科技产业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1.以建设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契机,建立高技术产业新格局

以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为载体,结合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打破条块分割,对西安高技术产业进行统筹规划,高效整合,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严格按照产业规划实施项目分布发展,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对已有产业开发区、基地,尤其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格局进行整合调整,合理产业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聚集和规模效应,高标准建设各具特色的一流产业聚集区。对新建基地严格产业规划,规范入区企业,科学形成并延伸产业链条,避免重复建设、低级竞争和资源浪费。

2.统筹传统工业资源,以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产业规模化、聚集化发展为方向,整合传统工业资源,用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用高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西安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步伐。引导和促进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高技术加速向电力电子、汽车装备、能源化工等制造业渗透,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五)统筹国防科技资源,建立军民结合共建机制

1.整合国防科技资源,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新机制

成立军民结合共建领导小组,加强军民科技计划的衔接与协调。加强与西安地区航天、航空、兵器、电子等国防科技工业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实施军民融合科技示范工程,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建设“军转民”项目绿色通道,促进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移和扩散。整合国防企业、科研院所优势资源,构建我市国防资源交易市场,通过租赁、有偿使用、出售等方式实现闲置资源效用最大化。

2.创新军民合作共建平台,建立多种形式的军民合作方式

建立军用、民用自主创新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军用、民用技术研究开发需求的互通交流及创新成果的双向转移。建立军民技术合作创新组织,共同管理,联合攻关,解决军民技术融合创新的重大问题。建立军品科技成果“二次开发”的中试基地和军民两用技术专业孵化器,激活国防科技工业创新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国防科研单位和军工企业引入民营机制,扩大军转民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

3.鼓励民营科技型企业参与国防产品的研发、生产活动

在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先进材料、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培育一批“民技军用”项目,为希望进入军品生产市场的民营企业提供申请流程咨询及协调服务,为民营科技型企业参与国防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优化我市“民进军”软环境,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国防科技工业。

(六)统筹科技投入,建立科技、金融合作机制

1.建立科技投入统筹协调机制

加强各级、各部门、各方面强科技投入计划的沟通交流,建立科技投入统筹协调机制。建立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信息交流制度,对大型仪器设备、重大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等计划和信息进行沟通协调,防止重复立项和资源分散、浪费。

2.建立鼓励购买我市自主创新产品机制

制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探索鼓励全市各级企事业单位、个人购买我市自主创新产品机制,加大财政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投入力度。

3.建立科技金融统筹合作机制

探索开展创业投资贷款试点、知识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科技保险试点、科技担保贷款、中小企业打包贷款平台建设等多项科技金融业务,以金融资源盘活科技资源,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相结合,激发创新活力,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财富化,实现科技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对民生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