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安市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思路研究成果

西安市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思路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我们应正视问题,面对问题,分析和查找“十一五”社会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解决问题,以确保“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

西安市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思路研究成果

西安市“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思路研究

课题承担单位: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课题负责人:任晓今 西安市发改委 

 课题组成员:冉洪斌 西安市发改委 

       秦 剑 西安市发改委 

       苗志顺 西安市发改委 

       马 嵘 西安市发改委 

       辛更科 西安市发改委 

“十二五”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的关键时期,是应对国际经济危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是社会转型的机遇期,是社会发展的加速期,是社会建设的战略提升期。这一时期,经济和社会转型将进一步加速,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更加提高,社会投入的比重将明显增加,各类社会保障结构将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取得更大进展。因此,“十二五”时期,我们应站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从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深刻认识社会事业发展的战略地位,研究和谋划西安市社会事业发展思路。

一、研究“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思路的背景及意义

社会事业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业,既是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标志,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条件和手段。“十二五”时期又是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个时期研究和规划社会事业发展将对加快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研究和规划“十二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难以撼动的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大趋势,将预示着人类新的一次经济革命的开始。“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拐点和结构转型的机遇期,面临着增长方式转型、社会体制转型、需求结构转型,这将对社会事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生活质量的认识和要求标准也普遍提高,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将呈现多层次、多样化格局,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矛盾将更加突出,使得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五统筹”,其中加强经济和社会的统筹发展,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社会事业建设、实现经济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应当在认真回顾和总结“十一五”社会事业发展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清醒认识到现阶段社会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研究“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的方向,充分明确“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的思路,合理规划“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的目标。

(二)研究和规划“十二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是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客观需要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仍充满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不进则退。而社会发展长期积累的问题更是错综复杂,牵涉着方方面面。如:国家虽然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但2010年我市城乡就业依然有15万人的缺口;医改虽然将把所有公民纳入基本医保覆盖范围,但保障水平还将有待提高,公立医院改革难度很大,还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义务教育虽然实现了免费,但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稀缺,高昂择校费、教育不公平等问题一时难以根除;有2万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就业,但他们的社保依然存在许多弊端和问题,生活并没有融入城市;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养不起老等依然是当前老百姓最关注、最关心的问题。这样的现实问题目前还有很多,这些问题不单单是民生问题,更主要的是由于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还没有全面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造成的,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才能得到逐步合理的解决。对此,我们应正视问题,面对问题,分析和查找“十一五”社会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解决问题,以确保“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

(三)研究和规划“十二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是加强民生建设的重要保障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目前,我国进入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将给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上重要议程,这正是顺应了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进步,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调整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而且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而且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动力;不仅是一个有益的社会投入过程,而且是一个持续的社会发展过程。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明显暴露,一些体制性的问题清晰呈现。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对于理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种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更为合理有效顺畅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本、形成全民合力,最终真正化危为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生工程是宏伟的系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为周到、更为扎实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从中得到更多实惠,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持久、更强劲的动力;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让人民群众不断共享发展成果,经济增长才有持久的活力,社会稳定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二、“十一五”西安市社会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十一五”时期是我们积极探索并不断进步的五年,是西安经济、教育、文化、旅游等各项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的五年,也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年。

“十一五”时期,我们按照“规划全面引导,政策积极扶持,突出解决矛盾,全面整合资源,拓宽建设渠道,统筹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尝试和创新社会发展模式,不断积累和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加快社会事业布局结构调整,建设了一批公益性和功能性重大项目,收获了许多改革发展成果,社会事业综合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统筹协调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过努力,我市社会事业领域“十一五”预期目标将有望全面完成。

(一)“十一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和积极配合下,西安市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两基”率先全省通过国家验收,职业教育规模扩大,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新农合”全覆盖目标提前实现,城镇社区卫生工作加快推进,医药卫生改革有序展开,全市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产业快速推进,体育繁荣活跃;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民生得到逐步改善;就业状况总体平稳,劳动保障工作作用发挥明显;民政事业全面进步,城市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迈出新步伐;旅游经济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广播电视事业更加繁荣;农村村级公共设施建设全面实施,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初见成效。

2009年前三季度预计: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295.22亿元,增长17.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4.78亿元,增长19.8%。其中市级完成58.44亿元,增长20.4%,区县级完成76.34亿元,增长19.5%;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连续六个月居第一。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26元,增长18.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482元,增长18.1%;新增就业人数8.16万人;外币贷款(含国开行)余额4742.39亿元,比年初新增1182.37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4680.54亿元,增长42.88%;有望完成全年GDP增长13.5%、力争14%的目标任务。

1.从总体上看,我市社会事业发展呈现以下基本特点

(1)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能力建设是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发展和有效服务群众的重要体现。目前,西安文化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文化产业已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约145亿元,增速为18%,每百万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数33.07个;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达到99.9%,初中入学率、巩固率达到98%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7年,初步形成人人参与学习的学习型城市;旅游业正在实现升级转型,预计2010年,旅游总收入将达到320亿元;初步实现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居民享有养老机构床位数将达到2%;市民健身环境和健康素质达到中等发达地区水平;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展开,覆盖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逐步推进。

(2)布局结构日趋完善。合理布局是社会事业为民服务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文化产业进一步升级,打造了大唐芙蓉园、华清宫文化产业园、大唐西市博览园等一批重大文化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向郊区和区县转移;调整高、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布局结构,发展多种形式的中等教育,建成国家级重点职校3—5所,省级重点职校8—10所;推出了“十三王朝大巡游”、唐三大遗址公园等具有影响力的旅游精品;在市城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启动建设清凉山阿房宫、永宁坊等老年公寓,预计床位数将达到12900张;合理布局三级医疗服务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有望达到城市全覆盖,基本实现居民步行20分钟可到达一个医疗服务点,步行15分钟可到达一个公共文体健身活动站点。

(3)财政投入不断增加。高强度的政府投入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基本保障。“十一五”以来,各级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教育投入继续保持“两个增长”,卫生、文化和民政投入与财政经常性收入相比也在不断增长,社区办公经费由原来的每年2000元提高到10000—15000元,教育资助标准由原来的1000—3000元提高到了3000—7000元。新增财力逐步向基层和农村地区倾斜,近年新增的教育、卫生、民政救助等经费60%用于基层农村。

(4)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不断推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实施职业教育改革,通过对市农校、市财校、市工业学校、市商贸学校等四所中专合并,形成具有大专学历的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城乡教育发展进一步均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取得一定进展,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医保总额预付制,门诊逐步下沉社区;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部分项目的审批权限下放到各区县,降低了行政项目审批门槛,将所有社会事业的核准项目,全面转移到行政事务大厅办理,减少了许多项目审批环节。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有效整合,取得了良好实效和明显成果。

2.从各领域看,我市社会事业各行业也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

(1)教育

基础教育

“十一五”前三年,我市加大了学前教育的投入,全市幼儿园数及学前幼儿受教育人数均不断增加。2008年我市有幼儿园905所,在园幼儿15.46万人。针对我市农村学前教育较薄弱的实际情况,2010年完成了全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规划工作。“十一五”后期,将加大学前教育工作力度,预计到2010年底,将完成城区幼儿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90%以上、农村幼儿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70%的规划目标。

2006年,制订了特殊教育发展规划。2008年,启动了西安市启智学校建设工程和周至县特教学校项目,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同时,正在积极争取新建蓝田特教学校、改扩建临潼和户县特教学校资金,争取早日完成我市特教学校的布局调整任务。预计到2010年底,我市特殊教育儿童入学率将达到85%,完成规划指标。

“十一五”的前三年,全市初中辍学率始终保持在2%以下;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保持在99.9%以上;2008年,初中入学率、初中三年巩固率均达到98%,已达到规划目标。

2008年全市高中阶段学校共招生10.8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0.03%,已基本完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同时,截至2009年我市有市级重点中学73所,省级标准化高中65所,省级示范高中7所;普通高中共建成省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30所,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21所,即已有51所普通高中基本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

“十一五”期间,对中小学教师开展全员培训,鼓励和支持教师提高学历层次。截至2008年,全市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65%、98.38%、93.39%。小学教师专科达到率为82.27%,初中教师本科达到率为66.31%,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率为6.04%,小学教师专科达到率、初中教师本科达到率、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率分别比2005年提高12.35、18.87和2.64个百分点,三年年平均提高分别为4.08、6.29、0.88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底规划任务可如期完成。

②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从“十一五”开始,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工作重心放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方面,加强区县职教中心建设,截至2007年12月底,区县职教中心挂牌成立工作已全部完成。同时,加强了重点职校的建设,目前,已创建国家级重点职校2所,省级重点职校(含省级示范学校)9所。

通过对市农校、市财校、市工业学校、市商贸学校等四所中专的整合,2006年底,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2007年,完成了学院整体建设规划工作;现西职院新校区建设项目正在分步实施,预计2010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另外,我市分别依托西安职业技术学院、西安旅游职专、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机电类、旅游类、电子类三个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截至目前,机电类实训基地正在建设中,旅游类和电子类公共实训基地正在办理前期建设手续。

③到2010年底预计完成情况

A.2006、2007年我市共实施28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现已全部投入使用。2008年我市先后共实施71所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截至2009年已建成20所,在建41所,预计2010秋季开学将全部建成投入使用。2006年开始,我市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改工程,2006、2007年两年共改扩建中小学校137所,2008年底已全部投入使用。2008年起,我市开始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预计2010年底,8所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学校将全部完工。另外,今年我市还安排了部分农村中小学生活设施改造项目等。预计2010年底,我市将如期完成新建、改扩建260所小学、中学的任务。

B.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到2010年,小学专任教师的85%、初中专任教师的75%分别提高到大学专科和本科以上学历,8%的高中专任教师获硕士学位或达到研究生水平。

C.调整高、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布局结构,发展多种形式的中等教育。建成国家级重点职校3—5所,省级重点职校8—10所。

D.到2010年,全市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达到99.9%,初中入学率、初中三年巩固率均保持在98%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

(2)卫生

①居民健康指标。全市总人口837.52万人,出生率10.15‰,死亡率5.57‰,自然增长率4.58‰;婴儿死亡率4.38‰,孕产妇死亡率21.57/10万;平均期望寿命76.16岁,其中男性73.82岁,女性78.80岁。

②疾病预防与控制。全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为464.67/10万,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报告乙类法定传染病17种,其中发病率居前五位序次为:肺结核痢疾乙肝丙肝、淋病。报告传染病死亡病例五种,死亡率0.26/10万,病死率为0.09%;全市计划免疫“七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85%以上。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9.2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9.85%,妇女病普查率34.38%,产妇住院分娩率96.84%。

③卫生资源状况(不含军队和武警系统)

卫生机构:全市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5228个。其中:医院277个,疗养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4个,乡镇(街道)卫生院162个,门诊部156个,诊所、医务室1509个,急救中心1个,采供血机构1个,妇保院(站)15个,专科疾病防治所1个,村卫生所(室) 2989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7个,卫生监督机构13个,健康教育所2个,医学科研机构4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6个,其他卫生机构7个。

床位:全市卫生机构设床位34618张,平均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病床4.27张。

卫生人员:全市共有卫生人员(不含村卫生室)5993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7433人,占79.14%;全市平均每千人口有卫生技术人员6.14人;每千人口有医师2.34人、护理人员2.23人。

全市农村村级卫生人员5028人,其中:执业医师562人(占11.18%);乡村医生3657人(占72.73%);卫生员646人(占12.85%);注册护士163人(占3.24%)。

④卫生资源利用(不含军队医院)。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年诊疗人次总数为2573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77.55万人次。全市各级各类医院(含妇保院)病床使用率平均为74.86%,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0.72天。

⑤卫生执法监督状况。2008年,我市餐饮行业监督覆盖率超过95%,医疗机构监督覆盖率达到82.6%,公共场所化妆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全市辖区所有的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都实施了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全市开展“六小”行业示范街和小餐饮超市创建工作,全面推行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全市共计3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家乡镇卫生院成立了卫生监督协管机构,全市卫生监督协管机构建立率超过85%。

⑥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根据区县总面积、总人口及乡镇卫生院情况,制定了《西安市农村急救网络建设方案》。2009年启动,在周至、长安、蓝田、户县、临潼、高陵、阎良等七个区县中有条件的中心卫生院先后设置急救点39个,并加强农村急救网络建设,计划到201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城乡急救网络。

⑦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涉农区县所有行政村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作,完成了99所乡镇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进行补助。实行乡镇卫生院全额预算管理,每年选拔引进一批医学专业毕业生到农村乡镇(街道)卫生院工作。

⑧社区卫生工作。制订了《西安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2007—2010)》。《规划》以街道办事处为基数,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51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个、卫生服务站78个。目前,全市已有69所服务中心、53所服务站完成了标准化建设。

⑨卫生事业费收支。2008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合计26499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46959万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总支出226.99亿元的2.01%,比1999年的2.51%下降了0.5个百分点;支出合计26093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支出46567万元。全市医疗机构收入合计224454万元,其中:医疗收入107913万元,药品收入85513万元;支出合计223776万元,其中:医疗支出134337万元,药品支出81597万元;收支结余3161万元(含财政专项收支结余)。

(3)文化

①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建设。加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继续实施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启动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专项规划。实施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并进行了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加强文化先进区县创建工作,“两馆一站一室”建设有所突破。

②按照我市“产业强市,文化名市”发展战略精神,组织开展了“百镇乡街群众文化大舞台”活动,举办了黄金周及其他纪念性的群众演出活动,开展了“好夏日社区文化”活动、组织了区县的农村文艺演出活动。坚持对全市网吧、歌舞娱乐、音像、演出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分类管理指导。

③“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将文化产业确定为我市率先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相继出台了《西安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方案》(市发[2006]9号)、《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市发[2007]2号),对我市“十一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近年来,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进一步明确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实施资本推动、板块推动、项目推动战略和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着眼增量、带动存量的基本思路。坚持用资本整合文化资源,用现代资本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打破现有运行体制,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文化资源整合。以广播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文物及文化保护业、广告业等六大主要行业为重点,加快建设曲江、高新、经开、浐灞、临潼、城墙景区、秦岭北麓等七大文化产业板块,形成多层次、多主题、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新格局,努力把西安建设成具有较强文化竞争力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

④以盛唐文化为品牌的曲江新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品牌的高新区、以印刷包装为品牌的经开区、以生态旅游为品牌的浐灞生态区和城墙景区、临潼文化旅游区、秦岭北麓沿山文化旅游带七大文化产业板块初具规模。2008年10月11—14日,由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四川、贵州、内蒙古、重庆等11个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协办,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西部(西安)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西部文博会今后永久落户西安。

⑤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市财发[2006]618号)。2007年至2009年,全市各有关部门、各开发区、各区县共申报文化产业项目112个,扶持的重点项目30个,扶持金额4835万元。按照突出重点、形成亮点、适度倾斜、全面推动的原则,着力扶持我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通过政府专项资金扶持,不仅为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保障,而且对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据统计部门测算,2008年,西安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119.37亿元,比上年增长25.9亿元,增速为27.71%,占GDP的比重为5.5%。2010年,西安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约145亿元,增速为18%以上。

(4)体育

全市已建成体育场(馆、所)4827个,总面积1664.3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全市建有晨晚练点1600个,健身气功站点92个,各类体育经营场馆400余家,社会体育指导员5969名。全市各区县建成全民健身路径58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83个,在267个行政村实施“农民健身工程”,面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地10所。

①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精心筹划,严密实施,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西安段火炬传递活动。奥运会有6000多名群众参加了两个火炬传递的起跑和结束仪式,160多万市民观看了传递盛况。以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和“一区一县一体育品牌”为代表的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西安公开水域游泳比赛、高校赛艇对抗赛等已成为群众体育活动新的亮点,“十一五”时期,全市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超过1100项次,常年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340万人,体育人口占全市人口的42%以上。

②竞技体育取得了可喜成绩。“十一五”时期,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十五届亚运会、第六届城运会和省十三届运动会等国际和国内大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国家、陕西和西安人民争了光。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市培养输送的4名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了射击、跳水、赛艇和武术项目的比赛,获得了2枚金牌、1枚铜牌和1枚特设项目金牌的好成绩。全市有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所,国家级射击重点学校1所,国家重点布局射箭学校1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4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3所,初步形成了以射击、柔道、国际式摔跤等为代表的优势竞赛项目,已具备了在国际和国内大赛中夺冠的实力。

③体育产业发展稳步推进。体育产业是我市体育事业长足发展的又一重要标志,已成为推动西安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截至2008年末,全市设立体彩销售站(点)1018个,2006—2008年累计销售额过10亿元,返还我市体彩公益金6000多万元,为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借助我市旅游资源和人文优势,把赛事策划宣传与市场化运作紧密结合,先后与多家知名企业联手合作,成功举办了每年的“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通过社会资金的融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弥补了体育事业经费的不足,积极探索了体育平台资源共享、体育市场互惠互利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④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一五”时期,投资4000多万元在市体育场西南角建成了13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既满足我市青少年体校、学生业余训练的要求,也满足了市民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健身项目的需求;在市军体校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改造了射击训练场,改善了射击运动员训练条件;在市运动学校投资200多万元改造建设了塑胶跑道田径场;在市体育场投资200多万元为足球场铺上人工草坪。预计全市“十一五”各项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一定能按期完成。

(5)民政

“十一五”时期,全市民政事业长足发展,民政事业费支出由2006年的6.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3亿元,为保障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①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更趋完善。救助制度进一步健全。在建立城乡低保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建立完善了灾民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教育资助、临时救助、流浪乞讨救助、住房补助、司法救助等10多项救助制度,形成了政府救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经常性救助与临时性救助相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意见》、《关于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并于2007年召开了全市社会救助工作会议。截至到2008年底,全市有城乡低保对象34万人,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救助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大了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投入力度。市和区县分别按照可用财力的2%和1%的比例将城乡低保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十一五”期间,城乡低保累计支出达9.53亿元。与此同时,城市低保标准由过去的160元—200元提高到了200元—23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过去的每人每年650元—750元提高到了750元—850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经过两次调整,由过去的1200元—1400元提高到了2360元—3080元,教育资助标准由原来的1000元—3000元提高到了3000元—7000元,全市社会救助的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为了提高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度和效率,加强了以城乡低保为依托的基层救助平台建设,配备了3900名从事社会救助的工作人员。目前,全市已建立78个街办(镇)低保所、586个社区低保站、22个“爱心超市”、479个经常性社会捐赠接收站(点)。以规范化管理为抓手,先后推行了民主评议、阳光管理、诚信承诺制度和分类施保制度,开展了城市低保对象听证制度、以保促服等有益尝试,促进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整体水平。

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成效明显,村民自治有新进展。我市现有行政村3159个,“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了第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换届率达到99%以上。全市98%以上的村都实行了村务公开,为换届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参选率达到90%以上,保证了换届选举工作的平稳有序进行。通过换届选举,使村级民主选举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全市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确立,基层群众自治的理念得到弘扬。

②社区建设快速发展。我市现有586个社区,社区居委会干部3632名。社区工作者补贴普遍由原来每月600元提高到800元—1000元,社区办公经费由原来的每年2000元提高到10000元—15000元。2008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600万元,共建成社区服务体系项目102个,总面积超过了4万平方米,有效地改善了社区基础设施条件。

③优抚安置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双拥工作不断创新。制定了《西安市随军随调家属就业安置方案》。不断加大基层双拥工作力度,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双拥工作的意见》、《社区双拥工作规范》、《驻军基层连队双拥工作规范》,推动了双拥工作向基层延伸。2008年,顺利实现了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的目标。先后四次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各类优抚对象的保障水平得到提高。相继出台了《关于解决优抚对象医疗住房生活困难的通知》、《西安市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障办法》、《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和《关于对我市优抚对象中的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实施廉租住房保障的通知》等政策,有效缓解了优抚对象“三难”问题。每年接收退伍军人3000人左右,其中安置对象近2000人,占全省安置数量的三分之一还多。针对“安置难”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实际情况,出台了《西安市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办法》,鼓励退役士兵自主创业就业,全市初步建立起“经济补偿、扶持就业、重点安置”的安置制度。

④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养老服务社会化成效显著。出台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实施意见》,从政策扶持和资金资助两个层面,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特别是社会力量兴办老年福利机构的扶持力度。配套制定了《西安市资助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实施细则》和《西安市奖励社会福利机构评审办法》,调动了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积极性。目前,全市现有养老福利机构85家(已建成58家,在建27家),社会福利设施508个,拥有养老服务床位23866张(其中在建21866张)。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服务,全市有经常参与社会福利活动的志愿组织780个,志愿者17万余人。

为老服务工作健康发展。认真落实老年优待政策,集中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老年优待证》,为他们就医、乘车、旅游等提供方便。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的意见》,开展了“爱心护理工程”和“孝亲敬老之星”评选活动,组织了多项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体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福利彩票销售屡创新高。坚持强化福彩的公益、文化、社会三方面的宣传,福彩销售从2005年的4.2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43亿元。特别是在2007年,创造了历史最高的9.36亿元。

社会事务管理全面加强。坚持培育监管并重,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全面启动了社区民间组织登记备案工作。全市民间组织5年新增1464个,已发展到2398个(社会团体89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506个),登记备案社区民间组织1623个,从业人员约10万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实现了由收容遣送向自愿救助的根本转变,累计救助6.84万多人次。坚持服务理念,婚姻登记工作变登记管理为登记服务,建立了全市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全市每年登记结婚约7万余对,登记离婚1万多对,登记合格率均达到100%。

⑤殡葬改革成效明显。巩固平坟还耕成果,推行殡葬改革火化责任制度,每年都与城郊六区签订《推行殡葬改革实行火化责任书》,落实全面检查考核。加强对经营性公墓的规范管理,查处了个别墓园违规销售问题。提出分别在长安、高陵、户县新建三个殡仪馆的布点建议。目前,西安市第二殡仪馆已开工建设,其他两个殡仪馆正在加紧办理前期手续。实现了“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工作目标。

(6)劳动保障

“十一五”期间,我市劳动保障事业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劳动保障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劳动保障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为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深化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①就业再就业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就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就业优惠政策范围由下岗失业人员逐步扩大到农民工、失地农民、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日趋规范,全方位促进就业的公共就业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培训、鉴定、职介、就业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创业政策、制度和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劳务输出力度不断加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步伐加快,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和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基本建立。截至2008年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6.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15.8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53.92万人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464笔,发放金额16583万元,带动就业人数为18040人。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56.1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23.2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76.82万人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665笔,发放金额53654万元,带动就业人数为58272人。

②职业培训取得较大进展。针对全市就业结构性矛盾,研究整合全市就业培训资源,加强全市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管理,规范培训办学行为,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和劳动者技能水平。市属职业培训机构已达到250所,其中技工院校42所,职业技能培训机构208所。截至2008年末,我市城镇技能劳动者74.2万,人员技能水平为:初级以下技能(含初级技能等级) 44万人,中级技能18.2万人;高技能人才12.1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3.26万人。培训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约有12.22万人,其中创业培训人数为2.29万人。预计到“十一五”期末,我市城镇技能劳动者达到76.16万,人员技能水平为:初级以下技能(含初级技能等级)42.8万人;中级技能19.6万人,高技能人才13.76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3.26万人。培训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约有22.12万人,其中创业培训人数为4.69万人。

③社会保障事业成效显著。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全市参加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11.47万人、154.93万人、125.55万人、95.9万人和74.4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稳步推进,登记参保人数达到108.69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启动实施,截至2008年底,已有7.92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障范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0%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连续五年调整,人均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险不断完善结算办法,扩大补助范围和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待遇;失业保险积极稳妥地完成了并轨人员的失业保险接续工作。我市失业保险金标准三次调整,从每月254.4元调整到每月477元;工伤保险基金大幅度增长,待遇保障能力大大提高。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工作进展顺利,已有9213名工伤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154名工亡职工遗属按月领取工亡抚恤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积极推进。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参加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80万人、165.5万人、127.6万人、110万人和78万人。

④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纳入法制化轨道。通过积极贯彻《劳动合同法》,规范企业劳动合同管理。探索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形成,职工工资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逐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双网化”(网格化、网络化)管理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建立了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有效遏制了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执法效果明显提升。截至2008年底,全市各级劳动监察部门主动检查用人单位44833户,涉及劳动者152万人,共查处违法案件4345起,为14.6万名劳动者追讨劳动报酬1.19亿元,督促企业参加社会保险1905户,缴纳社会保险金额1734万元。劳动争议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开辟了仲裁程序绿色通道,公正、快捷地处理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促进了社会安定和谐。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受理劳动仲裁案件4836件,案件仲裁合格率达到100%。

(7)旅游

预计2010年,我市接待海外旅游者100万人次,创汇6.6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335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74亿元,旅游业总收入320亿元。

①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08年是旅游业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及美国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给旅游业带来巨大冲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狠抓旅游产业升级转型,突出做好旅游对接奥运、旅游惠及民生以及促进旅游业震后恢复、应对金融危机等重点工作,在全国旅游市场普遍出现下滑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措施,较好地遏制了我市入境旅游的下滑态势并实现了国内旅游的较快恢复。2008年我市接待海外旅游者632036人次,创汇3.59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316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14.8亿元。旅游业总收入243.52亿元,同比增长2.66个百分点。

②主要任务完成情况:努力完善旅游产品结构,不断增强旅游城市的吸引力。突出了迎奥运旅游精品的策划包装和开发;及时策划开发推出了幸福生活天天游系列产品;全市先后推出了“十三王朝大巡游”、唐三大遗址公园等有影响力的新旅游产品;联合各区县先后举办了未央桃花节、灞桥樱桃采摘节、翠华山登山节等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四届西安旅游博览会和第五届旅游采购联谊会。

大力加强旅游目的地建设,努力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对大唐芙蓉园申报5A级景区进行了初评,配合国土资源局开展了申报秦岭世界地质公园的相关工作;努力提高西安的国际通达性;“游”字头旅游公交车线路由7条增加到10条,开通市区到环山公路的旅游公交线路班车环一和环二路;推出了奥运旅游呼叫中心;全年新增市星级酒店8家。

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工作,不断提高西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利用央视平台开展宣传;深化长效旅游宣传机制,进一步完善与全国主要旅游城市平面媒体旅游版记者合作的媒体网络;邀请百名中外旅游批发商和百名主流媒体记者走进西安,消除对我市震情的误解;向国内外主要旅行批发商、国家旅游局各驻外办事处、各大航空公司驻外办事处、主要机场派送西安旅游宣传品;向五大总社及我国相关驻外机构赠送仿兵马俑制品40个;西安旅游官方网站建立了迎奥运专栏,新增了俄、韩两个语种;对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宣传促销;参加了郑州国内旅游交易会、北方旅游交易会、中国东西部经贸洽谈会和西宁旅游博览会,随省旅游局赴上海、新疆等地举办了旅游推介会,以大篷车形式对兰州、延安等周边市场进行了促销;配合市政府分别在深圳和杭州举办了旅游推介会;组织景区开展了“奥运门票半价游”活动及市属景区半价游活动。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旅游安全。加强旅游法规、制度建设;首次开展了旅游餐饮购物和休闲娱乐单位等级评定和推荐服务工作。全年先后确定两批共81家被推荐单位;组织协调开展了旅游市场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了“黑红榜”制度;认真做好旅游安全工作,确保“5·12”震后和奥运期间的旅游安全。

发挥旅游综合带动作用,积极做好旅游公共服务。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出台了《西安市农家乐管理办法》、《西安市农家乐评定标准》、《西安市民俗旅游村评定办法》和《西安农业旅游示范园评定标准》。全年新增农家乐680户,使全市农家乐达到了2380户;完成了263家旅行社2007年度业务年检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导游报酬机制,为1008名导游员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8)人口和计划生育

“十一五”前三年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略有回升,但均没有超出人口计划。预计未来两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5‰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见表2—1。“十一五”期间人口计划能够预期完成。

表2—1 12005—2007年人口计划执行及2008—2010年预期情况

img1

①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升。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新农村新家庭人口健康行动和生殖健康免费检查行动计划。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下降到2008年的7.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也在全国平均水平线以下。

②出生人口性别结构明显改善。全市着力建立“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机制,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关爱女孩行动”,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05年的110∶100下降到2008年的108.7∶100,逐步接近正常范围。

③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进一步落实。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6586人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2007年以来,全市共有1271人享受陕西省农村计划生育独女户家庭奖励扶助。全市累计有1154人享受计划生育特殊奖励扶助。8000多名计划生育家庭女孩享受中考降10分投档政策,1400多名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女孩得到300多万元的教育资助。每年减免计划生育家庭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费用300万元,累计有35万余人受益。办理计划生育系列保险134万人份,保额达8010万元。累计投入计划生育“三结合”资金1816万元,扶持5万多个计划生育家庭提高发展能力,走少生快富之路。

④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提质提速。2005年以来全市改扩建计划生育服务站77个,其中36个达到市级精品示范服务站标准。创建9个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县。全市在创建2683个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的基础上,创建计划生育新农村500个、计划生育新家庭示范户24450个。全市建设“属地化管理”街道71个,计划生育居民自治社区549个,省级计划生育先进社区28个。2007年制定了《西安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标志着我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步入法治化轨道。

预计到2010年底,总人口能够控制在867万人以内,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6%以上。其他各项工作任务预期均能顺利完成。

(9)广播电视

①在舆论宣传方面,形成了导向正确、引导有力的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体系,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改进新闻宣传的方式方法,在新闻节目的内容、形式、手段上进行探索创新,大力提升广电宣传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策划、成功组织实施重大主题宣传活动160多项次,均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宣传任务,创建卫生城市、抗震救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重大主题宣传得到了市上领导的充分肯定,禁毒、见义勇为、熊宁精神等专项宣传得到了中央有关部委的表彰。

②在节目服务方面,形成了结构完备、特色鲜明的广播电视节目体系。以市电台、电视台为主体,开办有5套广播节目、7套电视节目,日播出总时长258小时,开设固定栏目122个,内容涉及时政、社教、商务、综艺等众多节目类别,《西安新闻》、《直播西安》等多个品牌栏目受到市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以市教育电视台和7个区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为补充,开办有广播节目3套、电视节目8套,面向教育行业和基层、农村提供特色鲜明的广播电视节目产品服务。市电台已跻身全国城市台综合实力第一阵营,市电视台被广电总局评为西北唯一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播放自律示范单位。

③在传播服务方面,形成了技术先进、覆盖全面的广播电视传播体系。已建成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并存,多层次、现代化的西安地区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网,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37%和98.33%,位居西部地区前列。通过10年来高强度、高标准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为全市468个行政村盲村、260个50户和505个2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安装了广播电视村村通设备,完成了10个村村通标准化服务站和首批219个行政村广播室的建设任务,有效改善了近25万偏远山区群众的收视收听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大力发展西安移动电视,覆盖了全市75条公交线路1810台公交车和180个人群密集场所。西安广电中心已全面竣工,并于2009年9月起正式入住办公。

④在扩大宣传半径方面,形成了渠道畅通、影响广泛的广播电视对外宣传体系。进一步扩大宣传半径,在中央台累计发稿311篇,其中在《新闻联播》栏目发稿154篇,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30%,及时全面地宣传报道了我市的亮点工作和发展成就。持续推进《西安广播电视报》改版创新,积极打造专业化、娱乐化的服务型纸媒体;精办《当代声屏》杂志,加强对外学术、业务、经验交流,与全国50多家广播电视期刊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

⑤在发展产业方面,形成了稳步增长、效益明显的广播电视产业体系。提高广告收益,繁荣影视剧制作业是加快发展全市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不断加大对影视剧创作支持力度,2009年创作电视剧9部238集、广播剧6部、合拍电影2部。参与拍摄的电影《隐形的翅膀》荣获“华表奖”、“百花奖”、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金象奖”等国内外大奖;广播剧《窗边的小豆豆》、电视剧《热血兵团》分获全省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剧本《关中刀客》被美国时代华纳集团买断版权,为发展西安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

(10)文物

“十一五”期间,西安博物院建成并对外开放,先后完成了汉长安城长乐宫4、5、6号遗址、唐大明宫丹凤门遗址等一大批文物保护展示工程。深挖文物内涵,重点实施乐游原历史文化公园、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发展独具特色的文物旅游,不断完善文物保护基础工作,编制文物保护规划等。特别是2006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在我市成立,2008年全国“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在我市成功举办,充分显示了西安文物的国际地位和我市大遗址保护工作在全国的示范作用。

①认真组织开展文物普查工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2007年4月始,历时5年完成。相应制订了《西安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和阶段工作计划。2008年底,全市普查文物点6007处,新发现文物点5009处。高陵、长安、临潼、阎良、新城、莲湖、碑林等七个区县的普查工作已全部结束,并顺利通过了省文物普查专家组的审查验收,等级均为优秀。

②加大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目前,国保单位41处,省保单位89处,市保单位230处,分别比“十五”期间增加20%、37%、25%。增设了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中心、汉城遗址保管所、大明宫遗址保管所,钟鼓楼保管所、文物交流中心行政级别升格,文物保护单位行政管理得到加强。

③推进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姜寨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杜陵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制订科学的规划,引领我市加强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④重点做好大遗址保护展示工作。完成了丰镐遗址车马坑保护方案编制工作;完成了阿房宫遗址环境整治工程并通过验收;完成了汉长安城遗址长乐宫4、5、6号遗址文物保护展示工程、遗址管理中心和陈列厅的建设工程,以及桂宫2号遗址、灞城门遗址、未央宫前殿遗址的保护展示工程;完成了阿房宫、直城门、西安门等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完成了大明宫麟德殿遗址保护工程,实施了大明宫麟德殿、含元殿遗址周边环境整治。

⑤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西安市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并实施,标志着我市丝绸之路申遗配套地方政策法规的完备。组织编制了我市申遗点的保护管理规划,拟定了申遗点环境整治、文物本体保护、展示方案,形成了环境整治投资概算,组织实施了全市申遗工作的技术指导。

⑥西安博物院建成并对外开放。西安博物院于2007年5月18日建成开馆,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博物馆陈列面积5000余平方米,收藏了西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13万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3万余件。西安博物院以唐代建筑小雁塔为中心,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公园为一体,结束了西安没有大型市级博物馆的历史。

⑦建立健全文物“四有”档案。重点完成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钟鼓楼保管所“四有”(即有保护范围划定、有历史档案资料、有保护机构、有图纸测绘资料)档案数据库建设,推进我市文物“四有”档案的数据化管理。

⑧加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投入力度。截至2008年底,共争取到国家、省市文物保护专项经费14284万元。同时,积极探寻多模式的建设融资方式,实施了汉长安城4、5、6号遗址,大明宫遗址,曲江池遗址,延平门遗址,含光门遗址等保护展示工程。

⑨文物维修工程稳步推进。对标志性建筑,实施了文物保护修复工程:完成了小雁塔大雄宝殿南碑楼屋面维修工程、塔南碑楼维修工程、南山门东西两侧门维修工程、中轴线上古建筑电线线路改造及消防设施完善工程,完成了鼓楼屋檐彩画保护工程、北山门维修工程。加大了区县文物保护修复工程的力度:完成了临潼寇家桥加固维修工程、高陵昭慧塔海墁维修工程、户县崇圣祠加固维修工程、蓝田水陆庵大殿土坯墙体实验段加固工程、周至佛坪故城城隍庙东西配殿维修及碑廊建设工程,以及户县东岳庙戏楼实测方案设计及施工、蓝田猿人遗址保护展示与环境整治。启动了明秦王府城墙遗址的保护维修工程。加强了对钟楼、鼓楼、小雁塔、八云塔等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监测。

⑩配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文保工作顺利开展。配合西安地铁二号线、世界银行城市交通与环境改善项目等城市基本建设工程,组织实施了地铁穿越钟楼、城墙工程的文物保护方案和未央宫汉代道路保护方案等专家论证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完成近30项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出土文物800余件,在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减少了对工程进度的影响。2006年至2008年累计签订勘探协议314项,勘探面积1460余万平方米,考古发掘项目100余项,出土文物10800余件。

img2加大馆藏文物的管理。截至2008年底,西安市馆(库)藏文物19.1万件,其中珍贵(三级以上)文物13707件,一般文物177405件。

img3加大文物执法力度。2008年3月,正式成立了西安市文物稽查大队,共处理违法案件216起,追缴文物17760余件(枚)。其中一级文物29件,二级文物48件,三级文物195件,配合相关部门拆除大遗址保护区内的违章建筑1.1万余平方米,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34名,移交案件42起。查处的案件无一例行政复议和案件赔偿,正确率达到100%。

img4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积极开展“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的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围绕“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主题,结合我市大遗址保护和博物馆建设实践,连续四年开展了与市民面对面的宣教活动,取得良好社会舆论支持。

img5加大科研力度。组织编辑出版了《西安古遗址》、《西安大遗址保护》、《西安博物院》、《长安东汉墓》、《西安文物精华》图书,加大了文物知识的普及。

img6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保护中心(IICC)成绩显著。积极发挥古迹遗址保护与利用科学研究国际平台作用,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中,为遗址公园建设提供了国内外一流专家的方案论证、技术咨询、现场监理,完成了“丝绸之路”申遗陕西段的文本初稿。

img7启动了全市重点工程乐游原历史文化公园工程建设任务。积极实施和完成了前期各项基础准备工作。2008年进入实施阶段,全年计划工作量为4000万元,实际完成工作量达到5019万元,为年计划的125.5%。

img8启动“八办”红色旅游项目。建成后的“八办”纪念馆面积将由5260平方米增加到15700平方米,为原有面积的3倍。截至2008年底,投入2890万元。

img9加大新技术的应用。分别与美国加州大学、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日本吉田生物研究所合作,开展了文物保护的三维激光扫描及数据处理系统应用研究,开展了金属、彩陶、壁画及漆木竹器等不同材质文物保护的研究工作。

(11)残疾人事业

“十一五”期间,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项目任务列入民生八大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后,各项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到位,到2010年底一定能实现预定目标。

①稳定解决残疾人温饱问题,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改善,完成总任务数的80%。加大城镇残疾人就业安置力度,安置残疾人就业4100名,完成总任务数的82%;培训残疾人13200名,完成总任务数的80%;为全市555个社区、176个乡镇(街道)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城镇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7%以上。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解决了969户农村残疾人家庭住房问题,完成总任务数的96.9%。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贫困残疾人应保尽保。

②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实施一批重点康复项目。87835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完成总任务数的87.8%;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0365例,完成总任务数的103%;安装假肢815例,完成总任务数的81.5%;为3514名精神病患者免费提供全年服药,完成总任务数的145%,为302名关锁精神病人免费提供三个月的住院治疗。

③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实现普及,学前教育蓬勃开展,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残疾人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特殊艺术活动正常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得到普及。完成了上海特奥会国际执法人员火炬跑和日本特奥代表团的接待工作以及残奥会火炬在我市的顺利传递。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盛况空前。组团参加陕西省第五届残运会和第二届特奥会,取得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④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和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众多的残疾人得到特别扶助和实惠,权益保障状况持续改善,法律援助经验在全市介绍推广。残疾人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555个社区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协会,2580个村建立了残疾人协会或小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得到全面落实,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

(12)工会事业

“十一五”期间,新增工会会员14.27万人,新增工会组织2369个,累计建立基层工会14144个,涵盖基层单位22197家,全市工会会员达到119.3万人。职工提合理化建议93万条,技术革新9.5万项,表彰市级创新成果264项,实现经济效益6.3亿元。评选出市级以上劳动模范589名。

①截至2008年底,坚持每年举办两次大型再就业洽谈会,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实现再就业45890人次,职业培训45560人次。开展送温暖活动,筹集慰问资金2787.4万元,慰问困难职工72617户。开展交友帮扶活动,全市6500多名党政干部、工会干部和企业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为困难职工送去慰问金1511.6万元。各级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发放救助金1472万元,对55993名特困职工给予了紧急救助。开展社会助学活动,筹集社会资金564.7万元,资助特困职工子女18865人次。实施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参保职工累计达到24万人次,赔付673万元。

②到2010年底,全市预计有86万职工参加合理化建议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95万条,实施8万余条,技术革新9.6万项,实现经济效益7.6亿元;涌现创新能手486人,优秀技术成果268项,创新先进集体116家,西安市重点工程建设先进集体45个,西安市重点工程建设先进个人30名,以职工个人命名先进操作法29人,授予西安市职工技术绝招、绝技、绝活能手荣誉称号65人,评选西安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标兵50人。命名表彰250个班组为西安市工人先锋号,20个省级工人先锋号,12个全国工人先锋号。推荐评选10名全国劳动模范、命名表彰500名西安市劳动模范、50名西安市先进集体。

③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以上,非公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70%以上。救助困难职工10万人,其中,就业援助2万人,生活救助4.5万人,就医救助1万人,助学救助1万人,法律援助5000人,政策咨询1万人。企事业总收入达2500万元,资产总额3亿元。

④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指导督促区县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作园区活动,积极推进集体合同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加强对基层调解人员业务培训。

⑤切实做好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全面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职业培训机制、就业帮扶机制、社会共建机制和帮扶保障机制,初步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管理服务规范化、帮扶活动社会化的工会帮扶工作格局。市及区县工会援助中心一厅式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街道帮扶站点基本建成,建立起市、区、街道“三级救助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市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网络。基本形成以工会投入为主体、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帮扶资金筹措机制,全力争取上级工会、同级财政资金投入,加大本级工会经费投入力度。

⑥全面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以非公企业为重点,推进工会组建工作。进一步加大“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双措并举、二次覆盖”工作,通过建立联合基层工会或基层工会联合会等多种形式,把大量分散的、难以单独建会的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以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增强基层工会活力。组建了市工会企事业集团,由市总工会授权,专门从事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实现工会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完成了纺织城综合办公楼、土门工人文化宫、小寨工人文化宫、职工大学和工人疗养院迁建等工程项目建设。

(13)老龄事业

“十一五”期间,老年教育蓬勃发展,截至2010年全市有老年大学28所,在校学员6万人。涉老社会团体进一步发展,市级涉老社团达31个,其中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市老年福利协会、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市老年体协、市老年大学、市老年学会、市关心下一代协会、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工作成效显著,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筹集资金802万元,累计助养特困老人3700余名。

①建立健全了老龄工作组织机构。市、区(县)、乡(镇)街办、村(社区)四级老龄工作组织机构网络已基本形成。市、区两级全部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92.4%的乡镇、街办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88.2%的行政村、90.86%的社区成立了老年人协会。

②老年维权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认真落实《西安市保障老年人权益办法》,市上建立了老年人法律咨询服务站,区(县)建立了老年人法律援助站。公交、旅游、卫生等系统认真落实老年优待政策,在乘车、景点门票、门诊挂号等方面对老年人实行优惠减免。开展了签订农村老人“家庭赡养协议书”活动,使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③养老服务事业实现了新突破。2008年出台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实施意见》,2009年出台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的意见》。全市已建立养老机构111所,床位24000张,城市中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数达到每百名老人2张以上。

④积极推进“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全市有5家“国家级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1家“省级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均实现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全市9万多名困难老人纳入低保供养,4300多名五保老人全部实行集中供养。

⑤老年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项老年体育健身活动日益普及,各种老年文化活动经常开展。老年优待政策不断完善,优待政策得到落实,敬老养老助老传统美德进一步发扬,有利于老年人生存的社会伦理环境逐步形成。

(14)妇女工作

①妇女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出台了《中共西安市委关于进一步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在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中作用的意见》,为新时期妇女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妇女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妇联工作的领导,为妇联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供指导、搭建平台,使妇女工作在党委和政府的全局工作中更加有作为。

②在经济发展方面,农村妇女积极学习实用新技术,参与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企业女职工爱岗敬业、争先创优;各条战线的知识女性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在民主政治方面,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女性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以突出的业绩赢得赞誉;广大城乡妇女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高。

③统筹推进妇女发展取得新成效。不断深化“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活动,引领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巾帼文明岗进社区、进行业、进乡村”、“春风送岗位”等工作,通过创建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加强培训,带动妇女实现创业就业及劳动力转移。通过实施“母亲水窖”、“春蕾计划”、“母亲健康快车”等公益项目筹集资金物资,切实帮助困难妇女儿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④依法维护妇女权益实现新突破。加强源头参与,创新服务载体,着力建立健全妇女儿童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推动出台《西安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市委党校干部培训课程。深化妇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推动查处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的典型案件,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⑤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以和谐家庭建设为主题,推进“文明新风进万家”及美德在农家、学习型家庭、平安家庭、廉洁家庭、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等和谐创建活动。开展了“争创巾帼文明岗、优质服务迎奥运”、“少年儿童喜迎奥运、放飞梦想”等系列活动,激发了妇女儿童和家庭参与奥运的热情。加强妇联舆论阵地建设,大力宣传妇女事业成就和妇女先进典型,营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舆论氛围。

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部署,制订实施家庭教育工作规划。广泛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和“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建立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协调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⑦妇联组织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落实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完善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妇联协调、各方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格局,加强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双五能力”建设,实施“强基固本”工程,着力夯实组织基础。充分发挥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作用,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十一五”时期社会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全市看,社会事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与国际化大都市相比,社会事业总体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近年来,西安市的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上海、厦门、成都等大城市相比基础薄弱,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相比差距较大,财力总量供给不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文化设施、高等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都非常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基本要素作用发挥不明显,文化原创力和活化意识不强。

(2)与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比较缓慢。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差距依然比较大,发展还很不平衡,大部分社会事业的优质资源仍集中在城区,郊县现有省级标准化学校10所,仅占全市总数的1/6,全市7所示范性学校全部集中在城区;三级医院的床位数0.99万张;占全市比重不到32%,乡村医生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重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生相应比重的1/7;农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490元,与城市人均1725元支出水平差距较大,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3)与创新发展的要求相比,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在政策环境上,尚未有效区分公益性和产业性特征,对于可依托市场发展的社会事业,政府又缺少相应的政策配套,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渠道不畅、活力不足,使许多事业单位到目前也改变不了扭亏为盈的被动局面;在机构体制上,政府各部门职能相互交叉,缺乏协调与沟通,掣肘现象比较严重;在运行机制上,条块分割,管办不分,各自为政,资源分散,形不成合力,许多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存在小、散、乱等问题;在管理机制上,重建设轻管理,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各区县以及基层单位依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有效进程。

(4)与投入经济建设的财力相比,用于社会事业建设的投资比重还相对较小。目前,我市每年投入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经费比重还不到用于发展经济投入经费的1/5,每年的财政收入在不断增加,但用于市预算内基本建设的经费增加缓慢,相比用于社会事业建设的投入经费就更少,使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于其他中心城市及领域的建设速度和水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各开发区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规范、发展机制不健全,注重短期效益,缺乏长期发展思想,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发展,管辖区内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普遍薄弱,存在社会事业发展断档现象,使社会事业建设用地的潜力大大削弱,土地资源也将非常短缺,发展社会事业应对金融危机、带动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显得很不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很不相称。

2.社会事业各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

①农村义务教育设施相对薄弱。虽然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由于农村面大、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危改任务还相当艰巨,需要进一步争取中央和省上资金支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②中等教育结构不尽合理。“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投入虽然有所加强,专业覆盖面有所扩大,但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规模仍显滞后。“十一五”后期,我市不但要重视职业教育硬件建设,更要加大师资和专业建设,使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③城市开发建设中教育配套设施不到位。市政府已经出台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区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的意见》(市政发[2008]24号),目前,市教育局、规划局正在加紧《意见》的落实,并着手编制《西安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及中小学用地控制规划》,以使其对今后新建居民小区教育设施配套建设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

④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虽有所加强,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将加快将合校并点后撤并的小学改办为幼儿园,支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壮大,提高全市幼儿教育的普及水平;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开办特殊教育学校,加快特殊教育设施建设,提高特殊教育水平。

(2)卫生

①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一些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尚未解决。城市和农村、医疗与预防、中医与西医发展不均衡。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素质较低,服务能力较弱。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促进作用未充分显现。

②城市布局、人口结构与疾病谱的变化,使我们面临繁重的急、慢性病和重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任务。随着城市新区的发展,人口分布将不断调整,预测到“十二五”期末,西安市总人口将突破1000万,卫生资源的布局和可及性需要进一步改善。西安市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也将不断提高,人群疾病谱转变速度加快,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损伤和中毒、精神和心理疾病等将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慢性病防治任务将日益加重。

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卫生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体制与机制上的创新。未来五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将直接面对国际、国内的医药卫生市场,行业内多方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医疗卫生单位面临新的考验。大型企业剥离辅体的改革步伐加快,对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强化全行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④卫生事业的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健康需求还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以及个人支付能力之间有一定差距。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亟须完善,基本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

(3)文化

①配套政策还不完善,发展环境亟须优化。尽管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但这些配套政策还不完善。我市对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文化行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税收、土地优惠政策还不到位,文化产业的培育、扶持、奖励政策滞后,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缺乏中长期系统的规划。

②市场主体培育不足,骨干龙头企业缺乏。目前,全市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已基本完成了事转企改制任务,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一些主管部门职能转换滞后,管、办不分;一些转制后的文化企业管理理念落后,经营业绩不理想。民营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不畅,缺乏有力的扶持政策,经营规模小,发展缓慢。部分职能部门对文化企业市场主体的培育重视不够,引导不力,致使文化企业市场发育不良,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骨干龙头企业。

③投融资体系不够健全,产业发展受到制约。我市现有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的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政府的少量资助,而大量的外资和社会资金由于机制、平台、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尚不能顺利地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④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产业运营水平不高。目前我市现有文化产业领域的经营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文化单位的从业人员,其知识结构、市场意识、管理理念等方面,与文化产业这一朝阳产业发展的需要还不匹配。全市懂文化、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匮乏,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奇缺,导致文化产业上游原创不足,中游生产环节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下游扩展营销能力不强,致使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4)体育

①群众体育工作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活动不够多。

②竞技体育发展不平衡,综合竞争力和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还有差距。

③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④体育产业市场化步子还不够大,综合效益还不高。

(5)劳动保障

①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压力大,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资金缺口较大;就业服务工作体制还需进一步理顺。“大培训”、“大就业”还需整合提升,人力资源市场硬件建设进度不够平衡,鼓励创业的有利环境和氛围尚未真正形成。

②高技能人才的现存量及培养速度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相当大的缺口。

③社会保险覆盖面还需要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等群体参保比例低,基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基础建设薄弱,企业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金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受多种因素影响,国有企业超龄未参保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凸显,企业年金试点工作进展比较缓慢;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偏低。

④劳动保障工作的基础建设依然较为薄弱,构建覆盖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的信息网络体系亟须加快推进和进一步健全,方便群众办事的渠道还不够畅通灵活。

(6)民政

①城乡之间、区县之间民政工作发展不平衡,统筹协调力度不够。

②困扰多年的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薄弱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少事多,工作疲于应付的局面依然存在。

③虽然各级政府对民政工作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基层民政工作经费还不够充足,工作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政工作的快速发展。

④民政工作管理服务职能转变不到位,工作运行机制还不规范,依法行政能力不高,与党和政府的新要求以及群众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等。

(7)旅游业

①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文化体验类产品少。西安旅游业的主体资源是文物观光型旅游资源,在结构上呈现出人文类观光产品多、自然类休闲度假产品少;静态参观类产品多、文化体验类产品少的结构缺陷,未能充分适应现代旅游重体验、重休闲、重参与的需求趋势。

②综合服务功能不够完善,难以满足旅游散客的需要。世界范围内的团队游正在逐步向散客游发展,旅游散客对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要求更高,他们的旅程主要依靠目的地城市的综合服务来保障。在旅游服务功能方面的缺陷也日益凸显,主要有信息咨询仍然不很便利、交通指示标志系统仍然不完善、散客组织接待系统还不够完善等方面的因素。

③政府旅游投入严重不足,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太小。西安旅游业目前还处于需要较大投入的时期,特别是旅游专线道路等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及景区厕所、接待中心等公益性设施,仍然需要政府比较大的资金投入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各级政府的投入显得明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西安市是文物观光型旅游城市,对宣传促销工作的依赖性更强,需要在加强宣传促销方面投入更多的财力和人力。

④旅游业管理体制不顺,企业运行机制不活。旅游资源和行业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对象多元化与主管部门职能单一化的矛盾。西安地区旅游资源的管理体制较为复杂,大量的旅游资源处于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状态。

⑤旅游发展环境不尽理想,影响旅游业上水平、上规模。西安市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方面还有较大的不足,城市环境质量和空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景区的配套设施、旅游标志、市场规范管理、旅游交通便捷、外语服务等距离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仍然有很大差距。

(8)人口和计划生育

①人口低生育率与高增长量长期并存,增长惯性依然强劲,今后每年新生人口9万人左右。

②出生人口性别比仍高于正常范围,短期内难以实现根本扭转。

③人口分布、结构不合理,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城乡人口健康素质、教育素质等存在较大差异。

④人口流动与迁移加快,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比例由2006年的6.63%上升到2008年的10.69%。人口老龄化加快,今后将以约5%的年均速度增加。

⑤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仍然存在体制机制和思想障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9)广播电视

①受区位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到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约束,受到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客观影响,事业发展的速度还不够快,综合竞争力还不够强,对新技术的运用还不够充分,与沿海发达地区和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

②受现有资源和发展空间的制约,西安市广播电视台在与中央台、省级台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加之我市缺少有线电视网络支撑,系自收自支体系,在增加主业建设投入、发展媒体新业务方面困难重重,资金匮乏、频道频率资源缺乏,严重影响了我市广播电视的发展水平。

③受现行人事管理体制制约,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充分,受人才激励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对事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凝聚力,特殊人才无法及时引进,不利于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干部队伍和从业队伍的结构不尽合理。

④受区域城乡二元结构制约,区县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滞后,软硬件环境都亟待改善,全市已通电自然村的广播电视覆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10)文物

①西安经济的发展虽然稳步增长,但经济的增长带来的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的增幅,与我市众多的文化遗产资源相比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将在以后较长的时期内面对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紧缺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探寻新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多渠道解决保护资金的问题。

②经济的增长,与国内扩大内需的要求,促进了我市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建设项目日趋增多,不但增大了市区内文物保护工作的压力,也使得一些以前处于城市边缘的大遗址进入了城市发展的视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③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周边大遗址区域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变,人们追求生活水平提高的生产活动,也与文物保护区域的种种限定有着很大的矛盾。因此,探寻新的保护方式,使遗址的保护与遗址区域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结合,也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挑战。

④西安是一个博物馆大市,但还不是一个博物馆强市。目前,西安地区现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45座,包括国有博物馆36座,非国有博物馆(纪念馆)9座,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一。但是,全市博物馆建设仍处于相对滞后状况。一是数量少,整个陕西仅有博物馆153家,西安市区范围内只有45家;二是品种、手段单一,现有博物馆偏重于专业性,展示手段单一、枯燥,缺乏亲和力;三是机制旧,西安的民营博物馆刚刚有人尝试,博物馆建设管理的机制,博物馆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还不明确,相关产业和市场尚未激活。总体看,全市现有博物馆的规模数量、管理水平、服务层次、社会化程度等,与西安文物大市、旅游大市的地位还很不相称。

(11)老龄事业

①思想认识相对滞后。对人口快速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估计不足,缺乏积极应对意识。各涉老部门和有关单位之间的齐抓共管机制已经形成,但尚未形成合力。

②老年福利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跟不上老龄事业发展的需要,难以满足老年人需求。老年医疗保障形势紧迫,老年人对医疗资源的高度依赖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给社会经济及群众生活造成较大压力。

③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日益弱化,其他的补充形式还不够成熟。高龄离退休群体的养老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农民养老和社会保障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老年科研工作滞后,能够指导老龄工作实践的科学理论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④老龄产业发展滞后,老年人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老龄政策法规体系有待完善,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呈多发趋势,老年人权益保障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

(12)工会事业

①职工利益的实现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部分职工生产生活遇到暂时困难,有的还比较严重。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困难和任务十分艰巨。

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村工会组织发展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矛盾更加突出,组建工会和工会规范化建设面临更大困难。

③非公企业比例不断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困难企业职工人数较多,收入普遍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工会帮扶救助工作的范围增大,资金紧缺、帮扶不力的问题更为显现。

三、西安市“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形势分析

“十二五”时期,西安进入城市价值充分兑现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期,是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期,对打造西安成为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全国科教、产业、创新基地,西北金融、商贸、交通中心和国际大都市等宏伟蓝图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把社会事业发展放在中央对西安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思考和谋划。

(一)“十二五”时期西安市社会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从国际来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的产业结构正朝着技术、知识服务密集型的方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教育、体育、旅游休闲等社会服务业不断壮大,科技、教育、文化等国际交流不断深化,给西安社会事业参与全球竞争、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带来难得的机遇。

从国内来看,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准确把握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情况,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重大思想和战略部署,为我们进一步破解难题、突破瓶颈、加快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区域来看,国家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鼓励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步伐,与其他地区均衡发展,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办52号文件),全面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天水战略地位重要,科教实力雄厚,工业基础良好,文化积淀深厚,城镇带初步形成,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为西安积极实施国家战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从西安自身来看,城镇化加速建设,城乡结构进入转换的关键时期,城市社会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蕴涵着社会事业加速发展的巨大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人民生活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对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需求加速增长,形成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支撑。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连续12年的经济两位数增长,社会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将更为雄厚。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解决民生问题,为解决社会事业腿短的问题提供了条件。国际金融危机也为低成本引进和利用国际和国内以及东部地区的先进技术、设备、人才等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进入战略突破期,社会领域改革的任务将更加突出,成效将更加明显。

(二)“十二五”时期西安市社会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速的回落将影响到收入水平的增长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二是工业转型到关键期,人力资本供给不足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三是人口结构变化和老龄化问题凸显,国民收入中用于老龄人口的社会福利支出将明显上升;四是收入差距的扩大,社会利益格局会更加复杂多样,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更加艰巨;五是城镇化步伐加快,开发区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发展,土地资源将非常缺乏,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用地的潜力将大大削弱;六是随着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开放,全民旅游正面临近距离的国内和国际竞争,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尚不稳定;七是作为中心城市,人口管理和安全维护的工作更加繁重;八是社会事业发展与体制约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从各领域分析,将面临如下机遇和挑战:

1.教育

(1)从全国层面分析: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同时,教育部着手制定《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谋划新世纪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财政收入增幅较大,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发展水平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由于我国受教育人口基数大、底子薄以及传统教育的不足和弊端,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比较薄弱,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教育发展不均衡;学生课业负担重,素质教育效果不明显;基础教育基本普及,但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从全省层面分析:近年来,省政府对各市教育的投资力度有所加大,先后实施了校舍危房改造项目、初中工程改造项目等,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对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陕西省地处西部地区,在教育政策和体制改革方面的观念相对于沿海地区较为落后,在全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对全省教育的发展水平也有所制约。

(3)从我市情况分析:面临的机遇:2006年,全面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08年秋季,全市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2009年全市实施绩效工资改革,落实了教师工资问题,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更趋稳定。先后完成了全市农村中小学的规划修编工作、全市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规划。全市各级学校规划修编的完成将为今后全市整合教育资源、实施学校建设、提升办学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我市已按照规划实施了大量建设工程,如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危房改造工程、集中建设工程等等,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了城乡差距。相继实施的“阳光师训”、教师转任交流、职业教育“人人技能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校校通”工程和“农远工程”等,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市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临的挑战: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但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如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城市新建居民小区配套学校建设落实不够,义务教育发展还不均衡;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亟待优化,高等教育办学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教育投入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与人民群众强烈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市教育工作需要努力攻克的重点。

2.文化

(1)面临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写进了报告。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更是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进一步明确。国家对文化的投入逐年增加,为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五年规划中,国家财政安排在农村文化设施、西部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中型文化设施建设和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的投入一次比一次加大。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的发展,国家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力度还会继续加大,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将更加坚实。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为文化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文化领域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着的制约因素和影响事业发展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文化艺术产品的创作生产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文化艺术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市作为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在行政管理体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为推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2)面临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到文化建设领域。改革与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质量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文化发展还不平衡,基层文化建设仍然薄弱,农民的文化生活还很贫乏。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性障碍仍未根本消除。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充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知名的文化品牌。文化市场的监管手段和能力有待于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还相当严峻。

3.体育

(1)面临的机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都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全民健身条例》公布与实施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保障。

(2)面临的挑战: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体育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太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安体育事业的发展。

4.劳动保障

(1)面临的机遇:党和国家对劳动保障事业发展非常重视,提出“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的方针,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大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经济区社会保险关系跨省区域转移接续,加强区域内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为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历史性的重大机遇。

(2)面临的挑战:主要反映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体制转轨时期遗留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全部解决,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的任务繁重,部分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仍然存在。高校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和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凸显出来。劳动者整体技能水平偏低,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社会保障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不高,部分流动就业人员的保险关系难以转移。社会保险分险种经办,没有形成统一、集中、高效的经办模式,浪费了资源,加大了参保单位工作量,不利于社会保险的整体推进。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基金收不抵支风险增加;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没有做实;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城镇居民、被征地农民等群体的养老保障问题突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存在差距;跨统筹地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存在困难;无限的医疗需求与现时医保政策和制度的反差形成巨大的矛盾,成为医保制度完善和发展的障碍;失业保险促就业功能发挥的不够,失业人员职业培训效果不明显。涉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信访、仲裁逐年增多,劳动争议预防及处理工作面临较大压力。工资分配制度不合理,分配秩序不规范的矛盾仍然突出。劳动合同管理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5.民政

(1)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财力更为充裕,对扩大政府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共财政投入将更多地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向基层倾斜。这对于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提供了可靠的财力支撑和物质保证。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是对发展质量提出的总体要求,落实到民政工作中,就是要着力解决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民政工作统筹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区域之间民政工作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实现区域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各项工作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保持各类服务对象在政策上的平衡,实现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发展。

(3)随着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格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上升到包括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使社会建设从从属于经济建设变成与经济建设并重的地位,民政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更加凸显。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建设,为改善我市民政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6.人口与计划生育

(1)人口数量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将持续产生巨大压力。西安市人口会受第三次出生高峰惯性作用和独生子女进入婚育期双重因素影响,“十二五”期间人口出生率将还会回升,人口总量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另外,作为省会城市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人口机械增加、流动人口将逐年增加,稳定低生育水平有一定难度。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也是低生育率不稳定的表征,也可能导致出现种种社会问题。

(2)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人口老龄化具有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高龄趋势明显等特点,而家庭规模缩小,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支持能力受到严峻挑战。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迁,人们对计生药具和生殖保健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需要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多方位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目前的服务供给、宣传教育、技术水平仍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生活质量方面的需求。

(4)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虽然逐年增加对计划生育事业费的投入,但相对于日益增加的育龄人群来说,财力就显得十分不足。一些乡镇(街办)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层次低、设备差、人员素质跟不上,严重影响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和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5)由于现行的劳动就业制度、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宏观管理体系等方面对人口问题考虑不够,计划生育工作对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宏观效益没有体现到家庭和个人的微观效益上。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调控体系仍未完全形成。随着群众思想的解放以及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增强,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的工作方法难以继续下去,如不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加以解决,就会影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7.旅游

(1)世界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国际旅游区发展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精品化、特色化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全球旅游市场重心开始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作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以国际水准定位发展旅游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取更大的旅游市场份额,实现旅游业新的跨越,确实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2)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各省区市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经济繁荣和强省富民的重要产业予以大力发展,团队游和自助游形式的入境游、出境游、国内游均呈现出全面振兴的大趋势,为旅游业的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我国即将跨入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门槛,旅游消费开始向度假旅游升级,加之五天工作制和每年两个“黄金周”休假制度的实施,为人们的旅游出行奠定了法律保障,人们出游正在逐步由基本的观光型旅游向高层次的文化体验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过渡。

(4)2003年,西安市将旅游业确定为五大主导产业之一,确立了旅游业在西安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西安市建设成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为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和提高提供了历史契机。

(5)“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等在西安举办的一系列大型展会以及即将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在使西安成为区域性的会展中心。会展旅游将给西安旅游业的大发展创造新的契机,会展旅游与商务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一起为西安旅游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6)随着西安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和旅游产业体系的逐步完善,作为地处我国地理中心区域的西安,在省内、国内旅游业中的地位将会进一步提升。到2015年,我省将实施20个重大铁路工程,基本形成“两纵五横八辐射一城际”的铁路骨架网,铁路营业里程达到6000公里,铁路客运量达1.1亿人次,届时西安将成为全国性的客货铁路运输枢纽中心城市。国内9条客运专线相继建成通车后,从西安出发,1小时到宝鸡、汉中,2小时到郑州、兰州、太原,3小时到武汉、成都、重庆,4小时到北京,5小时到上海,7小时到广州。加上以西安为中心的横贯东西、纵穿南北、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县乡村公路、旅游专用公路、景区内道路、国际国内航空运输网和省内城际铁路网的逐步完善,西安将成为国际、国内名副其实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和集散地之一。

8.广播电视

(1)难得的机遇:随着国家和省、市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各项举措的成效日益显现,我市的经济社会将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活跃势必刺激文化消费,大众对广电公共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这是广电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发展社会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政策,为理顺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增加广电事业资金投入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市广电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无线地面数字覆盖等一系列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为广播电视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路径选择,加速广电行业的技术变革。通过近两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干部结构调整,从业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员工素质进一步提高,为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随着现有媒体资源进一步扩大,技术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将为西安广电事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2)遇到的挑战:我国进入了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文化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广播电视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的任务更加繁重。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普及,极大拓展了信息传播渠道,大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多元化、分众化的趋势日益突出,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的难度进一步增大。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互联网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持续扩大,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电视、IPTV不断发展,播客、网络宽频等新媒体迅速崛起,进一步挤压了传统广电媒体市场发展空间,给广播电视提出了新挑战。广电媒体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资本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产业竞争;从同行竞争过渡到跨媒体、跨行业竞争。广告客户、受众群体、新技术手段日益成为争夺的焦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及破坏活动暗潮涌动,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广播电视确保安全播出、巩固文化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突出。

9.文物

(1)面临的机遇:我市组织开展的大型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日益丰富,如汉长安城遗址相关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的实施,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实践经验。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在我市召开,发表了我国大遗址保护的《西安共识》,推动了国家文物局在全国实施100个大遗址保护项目的进度,而西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被列入国家局确定的全国大遗址保护两个示范片区之一。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实施,增强了人们对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改造意识,申遗成功带来的巨大拉动效应,也将更加激发政府、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明确要求“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这既是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人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要求。西安依托历史、文化、科技等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资源与资本的有效对接,以资本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整合优势资源,打造资本平台,推进项目建设,为文化产业注入了强劲活力。西安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航空航天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也形成了一大批重要的工业、科技等类型的近现代文化遗产。丰厚珍贵的历史遗存形成了西安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强大资源优势。

(2)遇到的挑战:西安经济的发展虽然稳步增长,但经济的增长带来的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的增幅,与我市众多的文化遗产资源相比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将在以后较长的时期内面对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紧缺的问题。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多、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建设项目日趋增多,不但增大了市区内文物保护工作的压力,也使得一些以前处于城市边缘的大遗址进入了城市发展的视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周边大遗址区域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变,人们追求生活水平提高的生产活动,也与文物保护区域的种种限定有着很大的矛盾。因此,探寻新的保护方式,使遗址的保护与遗址区域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结合,也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挑战。西安地区现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45座,包括国有博物馆36座,非国有博物馆(纪念馆)9座,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一。但是,全市博物馆建设仍处于相对滞后状况。数量少,品种、手段单一,缺乏亲和力,管理机制旧,博物馆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还不明确,相关产业和市场尚未激活。总体看,全市现有博物馆的规模数量、管理水平、服务层次、社会化程度都与西安文物大市、旅游大市的地位很不相称。

10.工会事业

(1)面临的机遇:党中央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强调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着力促进社会发展,解决民生问题,为职工权益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提出要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为做好工会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西安市工会十三大提出“建西部强会、创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为全市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

(2)遇到的挑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职工利益的实现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部分职工生产生活遇到暂时困难,有的还比较严重。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任务将十分艰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大规模转移,农村工会组织发展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组建工会和工会规范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将十分棘手。我市非公企业比例不断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困难企业职工人数较多,收入普遍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工会帮扶救助工作的范围将增大,资金紧缺、帮扶不力的问题将更为显现。

四、西安市“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十二五”是对“十一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成果的巩固和延续,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渡和转折,是未来30年社会事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为此,我们应妥善处理好五种关系:一是处理好社会事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全局的关系,增强社会事业和社会服务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二是处理好基本与非基本的关系,基本公共服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三是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更大的效益;四是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五是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彻底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

(一)西安市“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坚持以加速推进社会发展、提升社会建设战略为主线,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为重点,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差距,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坚持以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社会建设、保障和发展新机制,把我市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推向新的高度,为建设文明、进步、和谐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而努力奋斗。

(二)西安市“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间,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依据省委和省政府的指导意见、市委和市政府的目标决心,紧紧围绕增长方式转型、社会体制转型、需求结构转型的现实,西安要全面促进社会事业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全面发展,为服务于全省、西北、全国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从我市实际情况看,我们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五个立足”、“四个坚持”。

所谓“五个立足”:

立足科学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想,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重大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解决社会领域突出问题,推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立足率先发展。就是要率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率先转变社会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先构建和谐文明城市。

立足协调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西安在西北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利用西安的科教、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城市服务功能以及区位等优势,加强同西北地区区域社会事业资源整合,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共同建立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不断推动全国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立足创新发展。就是要加大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完善社会事业项目的审批制度,建立社会事业领域信息、资源互动机制,搭建各部门、各领域共同承担社会公共服务的政策平台,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建设的激励机制和配套政策,引入有效竞争,激发社会事业发展的活力。

立足全面发展。就是要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突破地域、界限分割,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开辟社会事业发展新途径,汲取国际、国内及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努力实现资源共享、相互融合、和谐发展的社会发展新格局。

所谓“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核心。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公共文化、劳动力就业、社会救助、社会化养老、农村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全市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二是坚持公平公正,政策引导,把加强农村基层社会事业建设作为发展的重点。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社会权益,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是坚持统筹发展,规划先行,把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统筹配置、协调发展作为社会事业建设的难点。打破条块和部门分割、各自为政、资源分散、资金分散、布局分散的格局,加强社会资源开发利用,提高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和社会科学管理水平,努力实现规划引导、资源优化配置、资金捆绑使用、农村优先保障、资源人人共享的目的。

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市场调节,把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机制作为实现社会事业创新发展的途径。健全以政府为主的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改革政府包办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深化财政编制的事业单位改革,统筹实施社会事业资源整合,完善公共服务监管体系,扩大社会事业对外开放,积极稳妥地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三)西安市“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的目标设想

1.从全市总体看,社会事业发展应围绕实现目标形成九大体系

根据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对西安发展的定位:到2020年将把西安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到2015年,围绕建设城市发展规划,努力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科技更加进步、创新更加活跃、城市更加文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目标,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城乡社会事业基本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相称的九大社会事业体系。

(1)围绕西安建设全国性科研教育基地,形成支撑城市创新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教育质量以及国民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教育公平问题能够有所突破,教育基地作用明显发挥,教育机制健全、活力显著增强,经费保障得到不断提高,教育投入机制将更为合理,基本实现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2015年,通过陕西省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县(区)复查评估验收,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在99.8%以上。

(2)围绕西安建设中西部医疗卫生中心,形成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公共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居民的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围绕西安建设世界性历史文化名城,形成大文化发展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经营性和公益性文化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初见成效,社会力量进入公共社会服务领域,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有效实施,新型文化业态得到发展,文化与科技、旅游逐步融合,对外文化交流质量与水平以及适应市场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普遍提高。到2015年,力争把西安建成一个具有较强文化竞争力的全国文化产业重要基地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

(4)围绕西安建设西部领先的创业城市,形成就业持续增长体系。就业政策日趋完善,城乡统筹就业有序推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就业岗位逐年增加,就业结构得到改善,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5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50万人次。

(5)围绕西安建设西(安)咸(阳)一体化,形成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和城市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开始实施,覆盖面逐渐扩大,我市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其他地市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的接续和转移机制逐步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到2015年,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00万人、170万人、132万人、135万人和79万人。

(6)围绕西安建设西部体育强市,形成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交相辉映的发展体系。城乡居民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得到普及,城乡、区域之间群众体育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率先实现群众体育现代化;规划建设体育中心,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多种所有制并存、全社会竞相参与体育产业的格局将会形成,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显著提高。到2015年,基本构建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7)围绕西安建设现代文明和谐城市,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体系。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民政公共服务领域和范围将逐步扩大,城乡民政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衔接到位,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和灾害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统筹城乡社区协调发展,优抚安置政策落实,社会福利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到2015年,基本实现民政管理法制化、民政事业社会化、民政服务网络化、工作手段现代化,形成大社保的格局,实现全省领先。

(8)围绕西安建设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形成发达完善的旅游业服务体系。旅游产业结构全面调整、发展方式全面转变,旅游发展质量、效益和产业素质全面提高,旅游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西安将成为国际历史文化观光热点城市、国内文化旅游中心和休闲度假胜地、中国散客旅游最方便的城市,并努力实现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到2015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约617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约541亿元;接待入境游客约160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约12亿美元;旅游总收入约616亿元。

(9)围绕西安建设一流的宜居城市,形成城市人口战略发展体系。实施西安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宣传教育扎实普及,利益引导正确合理,服务关怀协调到位。到2015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950万人,年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出生缺陷干预一级覆盖率达到85%,基本建立起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

2.各领域“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

(1)教育

到2015年,全市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积极开展0—3岁幼儿早期教育,视力、听力和语言、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8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在99.8%以上;全市普通高中校数调整到120所左右,每年创建5—6所省级标准化高中;建成覆盖全市的职业培训网络,实现多类职业技能培训60万人次以上;按照全市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将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由2008年的1718所调整为621所,在已实施99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基础上,2015年前完成定点学校的建设任务。

(2)卫生

到2015年,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应西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等卫生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与全面小康生活相适应的卫生保健。疾病控制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内同等城市中上水平。

平均期望寿命:男性73—74岁,女性77—78岁;婴儿死亡率:降到4‰;孕产妇死亡率降到17.25/10万;儿童“七苗”接种率达90%以上;全市碘盐合格率、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达到90%以上;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小于30%;饮水型氟病区改水率达到90%;卫生监督覆盖面达到100%;

孕产妇系统保健覆盖率≥95%;儿童系统保健覆盖率≥95%;全市住院分娩率≥90%;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2015年,实现以“120”为中心,城区拥有急救分站30个,农村拥有急救点39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100%;农村乡镇、村级卫生组织达95%;实现农村每万名人口2名全科医生;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

全市确立医学重点学科、专科40—50个;全市每年平均开展省、市级科技立项课题和自选课题30—50项,每年争取获得省、市级科研进步奖5—8项,完成3—5项重大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任务;全市选拔重点学科、优势专科的学科带头人50名,后备学科带头人100名,中青年业务骨干300名,进行重点培养;全市建成10—20个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到100%;涉农人口60%以上的区县,按照2.5张中医病床/万人设置,每病床75—78平方米医疗用房的国家标准填平补齐;各综合医院中医科病房设置不低于病房总数的5%。

(3)文化

①文化产业。围绕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分区,科学规划布局,创新发展模式,加大扶持引导,激活产业要素,提高发展质量,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文化产业聚集带(区)、优势文化行业和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文化重点工程和项目,构建一个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模式多样化的文化市场体系,形成一种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资源利用效率高、整体实力不断壮大的文化产业新格局,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的转变,确保每年文化产业的增长幅度达到18%以上,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创造的增加值(GDP)达到330亿元以上。

②文化事业。到2015年,我市文艺队伍质量迈上新台阶,高端人才达到国家级水平。创作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风格多样,在群众中有市场、在全国有影响的舞台艺术作品,策划创作大型音乐舞剧《秦颂》、大型纪实话剧《于右任》等;打造1—2台反映古长安和当代西安辉煌历史与文化特征的标志性大型旅游商演剧目,成为西安的旅游文化名片。实现县(区)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的建设目标,形成以县(区)为中心,各乡镇为主干,村、社区文化带为支撑的文化发展格局。建立文化下乡长效机制,促进城市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积极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到2011年全市行政村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不断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建设,使区县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能力。将西安市图书馆建成省级二级馆,藏书量由目前的30万册提升至50万册。市属各区县图书馆藏书量平均达10万册以上。

(4)体育

到2015年,每年建设463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十二五”末完成全市3159个行政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完成全市575个行政社区的体育健身路径建设任务;完成剩余37个农村乡镇体育示范站建设任务;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0769名;完成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5000人体质监测任务,每五年向社会公布一次我市市民体质健康状况。到2014年,市、区县两级少年儿童体校在训人数达到4000人,两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训人数达到5000人,保证我市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备战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2012年第三十届奥运会、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和2010年陕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2014年陕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以及2013年西安市第十五届运动会;每年承办国家级高水平体育赛事1—2项;承办全省体育比赛3—4项;举办市级青少年体育比赛50项次以上;每年有重点、有计划地利用市场运作举办2—3项有影响力的体育品牌赛事。每年完成4亿元以上销售任务,“十二五”期间将发行体育彩票20亿元,实现公益金收入1.5亿元的任务。

(5)劳动保障

①就业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5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18.5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为5.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50万人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亿元。

②技能人才水平逐步提高。主要培养高新技术产业、电工电器业、机床制造业、重型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能源工业、建材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医药食品加工、旅游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及文化等产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到“十二五”期末,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5∶40∶35。其中,高技能人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的比例达到1∶4∶20。

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实现全市社会保险的统一征缴,统一支付。实现社会保险关系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跨省转移接续及区内异地就医结算。建立健全我市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和城市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和扩面工作。到2015年,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00万人、170万人、132万人、135万人和79万人。全面建成西安市、区(县)人力资源市场,2011年实现全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网络连接。到2015年,实现与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天水等地市的人力资源信息网络连接。

(6)民政

到2015年,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和灾害应急救援体系趋于完备,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统筹协调发展,优抚安置保障扎实有力,社会福利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务管理规范有序,基本实现民政管理法制化、民政事业社会化、民政服务网络化、工作手段现代化,民政事业整体发展水平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主要指标大幅提升,实现全省领先。在全省率先消除无房户、茅草房和地质灾害区危险房;全市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65%以上;所有区县都建成不低于2000平方米、所有城市街道都建成不低于6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所有社区都建有不低于300平方米的服务活动场所。到2015年,全市养老床位拥有率超过20‰,逐步实现社会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多元化、社会化;力争在“十二五”期间,福利彩票发行销售每年递增10%,到2015年,年销量达到12亿元。全面实行优抚对象补助资金社会化发放和残疾军人优抚金“一卡通”工程,实现优抚对象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计划2010年市第二殡仪馆建成并投入使用,2011年户县殡仪馆建成并投入使用,2012年完成市殡仪馆搬迁和重建工作,全市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到位、方便群众的殡仪服务设施格局。

(7)人口和计划生育

到2015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950万以内(不包括咸阳的530万)。建设西安市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建设面积5000平方米,使其承担起全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优生优育、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实现人口计生部门内部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主要业务数字化、网络化。形成人口计生宏观决策、宏观控制、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信息支撑体系。

(8)旅游

到2015年,把西安建设成为国际历史文化观光热点城市、国内文化旅游中心、休闲度假胜地和中国散客旅游最方便的城市。全市接待国内游客约617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约541亿元。接待入境游客约160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约12亿美元,旅游总收入约616亿元,

(9)广播电视

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我市广播电视总体发展水平进入西部前列。力争有1部广播剧、1—2部电视剧在全国获奖。要拍摄完成30集以上反映西安历史文化的电视纪录片。力争增加2套调频广播,使调频节目达到7套;市电视台要力争开办1个数字电视频道,增强市电视台的传播能力。

①力争在2015年底使西安市广播与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全面实现西安地区的已通电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

②依托先进的创作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和播出质量,打造一批有影响、有市场的品牌栏目、精品节目和广播影视剧,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③依托白鸽网大力发展互联网视听传播业务,实现市台全部广播电视节目的实时网上直播。配合省广电局在西安地区大力发展CMMB(地面多媒体广播)业务、积极推动有线数字电视业务。

④努力增加广播电视频道频率资源,力争再开办2套广播节目,开办1套数字电视节目,增强西安广电的综合实力。

⑤积极提高广播电视技术装备水平,努力适应高清电视节目直播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调动局系统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科学配置资源,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10)残疾人事业

①完善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农村新农保政策,稳定解决残疾人温饱,依法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存权。加大城镇残疾人就业安置力度,使城镇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继续实施农村“自强绿色行动”,扶持5000名农村残疾人开展以种植养殖为主的生产劳动。继续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解决1000户农村残疾人家庭住房问题。创建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5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3个;创建残疾人工作示范社区4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41个;建立省级社区残疾人工作“温馨家园”80个,基层社区残疾人工作走在全国和全省前列。建立健全、巩固完善市和区县两级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

②实施康复重点项目,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开展扶贫慰问送温暖活动,慰问残疾人50000名,其中市级5000名;与世界轮椅基金会和曹氏基金会合作,向残疾人捐赠轮椅不低于2500辆;建立市级残疾人安养院1个,区(县)级残疾人安养院5个;建立日间照料的“阳光家园”25个以上。

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30万以上的区县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发挥各类残疾人协会作用,挖掘培养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丰富残疾人文化娱乐生活。发展残疾人全民健身运动,培养优秀残疾人体育运动员,举办残疾人体育比赛。培训残疾人不低于16500余人次。创建就业脱贫基地20个。

④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出台《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使众多的残疾人得到特别扶助和实惠,依法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开展无障碍城市创建活动,无障碍环境进一步改善。

(11)文物

以实施西安“博物馆之城”和“遗址公园之城”建设为重点、整体提升西安市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为目标,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力度,继续发挥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文化遗产保护示范效应,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确保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再建50个以上的博物馆,总数达到100家。着力以编制大遗址保护规划为突破,加快推进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杜陵、灞陵等重点项目的保护展示园区建设步伐,探索和建立大遗址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经济建设、旅游开发、旧城改造、环境风貌改善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模式,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城市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与文物保护的矛盾。

以构建西安独具特色的文物旅游景区为目标,加快历史文化园区的整体保护开发,推动文物景区相关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立与社会科研机构、高校等广泛合作的文物科技保护新机制。

(12)老龄事业

努力建立和完善我市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互助制度;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机制;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以老年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老年服务体系,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基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积极推进老年科学研究;加强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建设,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推动老龄事业的全面发展。

(13)工会事业

群众性建功立业竞赛活动体系更加完善,活动方式不断创新,活动领域更加广泛,活动效果显著提高,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大大增强;依法维权的长效机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利益协调更加有力,诉求表达更加畅通,矛盾调处更加有效,权益保障更加到位,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大大提升;工会帮扶体系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协助党委、政府解决职工劳动就业、生活保障、看病就医、子女上学等问题成效明显,农民工维权机制基本建立,确保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全市工会组织凝聚力、影响力显著提升,企业工会机制健全,产业工会全面加强,乡镇(街道)工会规范达标,区县工会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产业、行业和区域有机衔接的工会组织网络不断健全,工会运行机制、活动方式科学有效,工会干部职业化、工作方式社会化、评价体系科学化逐步形成,工会自身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14)妇女工作

妇女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在西安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在经济、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各项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落实,妇女发展环境更为优化。

①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自主创业就业和参与科技创新的能力明显增强,就业结构和职业层次更趋合理,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得到遏制,男女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妇女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②妇女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以及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女性比例进一步提高,妇女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保障。

③妇女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文明素质明显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在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参与文化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④妇女在社会事业发展中享有更多的机会与资源,在各类教育中的比例继续提高,享有社会保障的范围不断扩大,妇幼卫生保健事业加快发展,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⑤妇女权益保障机制更加完善,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预防和惩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措施更加有力,对妇女儿童的法律援助、司法保护和社会救助力度加大,妇女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明显提高。

(15)药品食品监督

在五年内,实现以下基本目标: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和机制逐步完善;监管队伍素质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技术装备和执法装备进一步改善,食品药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大幅减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

到2015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处理率达到100%。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用房建设及技术装备达到国家局要求;对于现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达到80%;药品监督抽验覆盖率达到80%。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平台覆盖面达到100%;网上审批、网上稽查系统覆盖面达到100%;药械企业实时监控系统覆盖面达到100%。稽查分局和城区分局的办公用房达到国家局关于区县级局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

(16)宗教事业

依托佛、道教祖庭及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挖掘佛、道教文化的内涵,我市宗教重点场所得到全面发展。

①全面落实党的宗教工作的相关政策,尽快解决制约宗教场所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为场所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社会和政策环境。

②搞好相关场所的规划、建设立项的审批,推进重点场所的各项设施建设,使其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

③各重点场所要形成各自特色,有一定规模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真心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④加大教职人员的培养力度,努力使重点场所宗教教职人员文化修养、宗教学识和思想觉悟等综合素质在全国有一定影响。

⑤加大宗教旅游的开发力度,使佛教祖庭游和道教文化旅游成为西安旅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带动相关旅游项目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五、西安市“十二五”时期社会事业重点工作任务

“十二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应紧紧围绕九大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本着全面改善民生、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富民强国这个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着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不断改善卫生资源配置,逐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发展,扩宽就业渠道,打造旅游精品,活化旅游发展,建立社区服务平台,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开拓体育、广播、电视事业新的增长点,发挥社会事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完善各类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推进农村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环境。

(一)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全民素质、人人享有良好教育为目标,关注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育统筹规划,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加快教育资源整合的步伐,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加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建设,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加强教育难题和热点问题研究,创新教育理念;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1)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加快发展特殊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加强市属高校建设,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市属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

(2)以服务我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目标,组建跨区域的职教集团。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全市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和培训,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扎实推进“人人技能工程”。

(3)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根据生源变化情况,及时补充中小学教师队伍。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绩效工资激励功能,实施全员岗位聘任,建立区域内教师交流合作机制,不断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建立符合中小学特点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中小学教师队伍。(www.xing528.com)

(4)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完成全市城乡中小学校科学合理布局,完成城区学校的资源整合和布局规划调整工作。在实施未央、阎良、灞桥等区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全市其他区县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工程。

(二)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贯彻落实新医改方案,全面深化卫生改革,突出卫生工作重点,积极推进卫生管理法制化、资源配置科学化、卫生服务优质化、生活方式文明化、医药卫生信息化进程。加快建设卫生强市步伐,逐步建立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卫生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提升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切实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健康权益,促进全市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以卫生改革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发展卫生事业,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卫生事业发展之路。

(2)坚持重点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的原则。在巩固发展城市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地位的同时,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中医药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大力发展农村初保和预防保健。

(3)坚持质量与效益并重的原则。改革卫生事业发展模式,实现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外延扩充到内涵发展,科学规划和构建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卫生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4)坚持“大卫生”观念的原则。把医疗卫生服务转变为社会性、全局性的卫生行为,把卫生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转变人们的卫生观念、增进有益健康的行为方式上来,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卫生工作的参与程度,共同制约健康影响因素,促进与此相关的多部门配合协调,促进社会人群共同参与。

(5)坚持卫生工作与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原则。发展卫生事业要与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健康需求相协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必须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

(三)推进文化体制建设,实现文化事业和产业大繁荣

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政策研究和法规建设、艺术繁荣、文化市场监管、文化遗产保护、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真正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繁荣和大发展。

(1)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真正实现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增强文艺演出团体转企改制后的用人自主权。拟每年遴选五至十名优秀中青年演艺人才送往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高等院校深造(或进行短期进修);邀请全国著名艺术家、专家来西安讲学,对有关院团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深入推进农村文艺人才培训工程。加强区县、乡镇和村文化室从业人员及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稳定和发展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队伍。

(2)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继续举办好我市农村文艺会演、红五月音乐会、春节文化活动、群众自乐班大赛、群众秦腔大赛等,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继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以政府采购的方式,将戏剧和重点文化产品直接送到农村去。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加强对我市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组织市属国有、民营、个体剧团,每年为市属各区县农村、社区群众免费演出优秀剧目。

(3)组织开展国家级的重大文化品牌活动,提升西安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为彰显我市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计划恢复举办曾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的“西安古文化艺术节”。组织文艺团体,在艺术节期间演出反映周秦汉唐历史题材的大型戏剧、歌舞、音乐节目以及各类相关群众文化活动,宣传西安古文化的辉煌成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4)构建一流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重开现代丝绸之路。将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和陕西地方特点的文化艺术产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仿唐乐舞、秦汉歌舞、秦腔、老腔、皮影、提线木偶、长安画派书画、户县农民画、剪纸等送出国门,让世界通过文艺作品了解西部,了解陕西,了解西安;同时,积极引进不同国家、民族的不同风格、样式的具有代表性的各类文艺作品来西安进行交流,不断丰富我市的文化内涵,真正实现同世界接轨,提升文化产品的品位和档次,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开发和建设重大文化项目,积极开发特色文化街区资源,打造戏剧文化一条街项目。计划打造以秦腔为代表的西一路戏剧文化一条街,以灵活多样的形式集中展示西安的秦腔、眉户、碗碗腔、京剧、豫剧、舞剧、儿童剧等剧种的文物和精品剧目,努力弘扬中国戏剧文化,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欣赏高雅艺术的场所。

(6)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实现和保障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创建多元投资机制,对文化产品下乡活动实行财政补贴,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市场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扶持发展一批面向农村的文艺团体和农民业余文化队伍。

(7)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各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解决区县保护专项经费问题。开展第三批市级名录的申报。建立市级传承人名录,挖掘整理一些尚未列入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对列入国家级项目和个别极度濒危项目加大抢救保护力度,改善其生存环境。继续调查摸底,搞好对长安北张村造纸和周至集贤鼓乐生态环境的保护。

(8)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执法、监督、引导、服务,促进文化市场规范和繁荣发展。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组织力量研究文化市场管理与国际接轨,制定适应当前需要的宏观指导性政策。整合文化产业、文化市场资源,引导和促成我市各类文化企业合作,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发展多种形式的中介机构和经纪人队伍,逐步向文化市场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转变,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有利发展的文化市场体系。

(四)加快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力争竞技体育有新突破

面向区县、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镇规划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健全基层体育组织,经常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指导群众科学健身;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关注民生出发,规划全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为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1)加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社区全民健身路径、农村乡镇体育示范站、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2)抓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工作。我市已建成了2所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提高训练质量和出高水平人才上下大工夫,以此带动各级青少年体育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训练点的发展,努力争创一批省级和国家级的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省和国家输送更多更好的体育后备人才。

(3)在我市形成体育后备人才梯队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区县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的训练工作。对已恢复少年儿童体校的区县要加强管理,对未恢复少年儿童体校的区县要创造条件协助其尽快恢复。

(4)要继续保持竞技体育在全省的领先地位,积极培养输送运动员参赛,充分备战,加大投入,落实各项训练计划,加强后勤保障,力争在运动成绩、市场化运作、群众体育健身、开闭幕式等方面有新突破。

(5)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积极开展校园足球和学校足球联赛,以学校为依托,建立体教结合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加大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投入,扩大足球人口,在青少年中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足球文化,培养出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组队参加全国、省内高级别的青少年足球比赛。

2.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市场

(1)大力培育和繁荣体育市场,指导规范体育经营活动,引导体育产业健康发展。

(2)努力拓展体育彩票业,促进体彩销售不断上新台阶。

(3)以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为龙头举办一些有影响力的体育品牌赛事,达到宣传西安、宣传西安体育的目的,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承办大型赛事。

(五)完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十二五”期间,从关注和改善民生入手,逐步形成扩大就业与改善劳动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机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劳动保障工作新机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在增加就业总量的同时,注重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服务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1.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1)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加大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结构的调整力度。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方向,增加这些行业的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劳务派遣组织和就业基地,为灵活就业提供服务和帮助。继续深化区域内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的协调推进。建立经济区域内就业工作定期协调机制,定期研究协调区域内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就业工作方向。

(2)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建立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完善基层就业服务组织网络。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区域内统一的就业信息网,实现区域内就业服务机构的信息系统联网。同时,建立健全区域内就业信息统一发布制度,定期通报经济区域内劳动力供求情况,共同针对区域内不同就业群体组织各种类型招聘洽谈会。

(3)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扩大农村就业容量;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并逐步消除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坚持鼓励向城镇转移就业、扶持就近就地就业和返乡创业三者结合,多渠道促进就业。“十二五”期间,每年实现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万人。

(4)促进大学生就业。以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为重要任务,大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加强就业服务和创业教育工作。加强与教育部门和高校的协调配合,研究社会就业服务与高校就业服务相结合的机制,确保毕业生离校前后工作的有机衔接。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大力举办招聘会,开展网络招聘活动。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完善见习管理制度,落实见习期间的基本生活补助和到基层岗位就业的岗位补贴等政策。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技能人才水平

(1)依托职业技术院校,大力开展新增劳动力技能培养。发挥西安市中心城市职业教育力量强、基础好的优势,带动经济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坚持市场化办学方向,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技能实训,逐步开拓出一条大规模培养初、中级技能人才的成功之路。

(2)开展对大中专学生的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开展职业指导、职业测评和求职登记进校园直通车活动;深化细化各项创业政策,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3)发挥企业在培养技能人才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在岗技能人才的技能提升以及企业内的创新与发展,强化在使用中培养,边培养边使用,从根本上提升技能劳动者自身整体素质,适应新型工业化对人才队伍的新要求。

(4)进一步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技能人才评价。在职业院校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加强对在职职工的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探索完善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可接续转移的社会保险办法,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扩大覆盖面。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对我市城乡的全面覆盖。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农村和城市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同时落实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

(1)继续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对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覆盖;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缩小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与机关事业退休人员退休费水平的差距;解决未参保国有企业超龄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逐步扩大年金试点范围,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2)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在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逐步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上年度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

(3)争取省人社厅、人社部和国务院批准西安市为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的试点城市,在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待遇的基础上,使用失业保险结余基金的10%~15%,筹建成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失业人员再就业协调救助(或帮扶)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帮助、指导、组织失业人员进入学习、转训、再就业的快车道。

(4)以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工作为突破口,建立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新机制。建立和完善工伤保险的费率机制,促进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开展对高职业危害场所的监测和人员健康监护,减少或降低工伤事故与职业病的发生;建立健全工伤康复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相关制度,设立我市的工伤康复试点机构,积极探索我市工伤康复工作的有效途径。

(5)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参保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国家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市县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养老待遇,争取试点区县中央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在新农保试点过程中加强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城市建立长期信息互通渠道,取得新农保试点扩面的跨越式发展。

4.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1)建设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体系。依托现行行政管理体系和区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平台,加强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充实专职劳动监察人员,组建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队伍,增强基层力量,强化基础工作,以网格为单位,实现对用人单位的动态监管。

(2)全面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逐步在市级和各区、县建立实体性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积极推进劳动争议仲裁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在健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同时,积极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

(3)调节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规范工资分配秩序。继续推进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转变,着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发布三项制度,引导企业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使职工工资水平随着经济效益的增长逐步提高。

(六)加快民政事业建设步伐,确保民生稳定

“十二五”时期,发挥民政工作在“保障民生、发展民主、维护稳定”中的基础作用,着力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着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着力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健全投入机制、完善服务体系,推进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1)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分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①城乡低保要着力提高救助实效,规范管理,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要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农村低保要向规范化管理迈进。②救灾工作要向备灾、减灾、救灾三位一体转变。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做到救灾及时,指挥顺畅,协调有力。加大备灾建设力度,提高救灾物资储备能力,扩大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加紧我市防灾减灾教育科普基地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并投入使用。继续组织实施好农民安居工程。③加快农村五保服务机构建设,逐步使集中供养机构成为区域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④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探索与基本医疗保障政策的衔接,确保困难群众在患大病时能得到重点救助,确保受助对象的治疗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医疗救助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

(2)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方向,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的意见》为主线,以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为重点,以和谐社区建设为目标,着力加强社区组织、制度、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社区居民委员会直选范围,提高社区居民自治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开展以就业保障、困难救助、卫生保健、培训咨询、文体娱乐、社会治安、便民利民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提高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水平和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

(3)进一步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福利服务需求。加快完善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内容,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养老服务为重点,多元化投资、多层次发展、专业化服务、面向社会公众的社会福利体系。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出发,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的意见》,通过资金激励、政策优惠、税费减免等有效措施,加强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建设,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切实保障老年人各项权益。大力发展福利彩票事业,坚持规范管理,安全运营,健康发展。

(4)进一步提高优抚安置保障水平,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军队建设需要,紧紧围绕军地改革发展,全面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巩固弘扬双拥传统和成绩,继续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和基层军民共建活动,着力抓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双向服务、双向奉献”活动,不断拓展双拥工作的领域范围,丰富创建活动的内容办法,形成协调顺畅的运行机制和牢固的社会群众基础。继续完善优待抚恤和医疗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将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医疗保障和其他保障范围。继续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按照国防义务均衡负担原则,加强对接收单位义务责任监督,形成安置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原则、政策扶持就业和培训促进就业为主体的多形式就业安置新路子。做好军休干部的接收安置和日常服务管理工作。积极探索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路子,稳步推进军休干部住房、医疗制度改革。切实改善烈士陵园、优抚医院和光荣院等服务设施条件及技术装备。积极稳妥地做好涉军上访工作,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敏锐预防矛盾,积极分类化解,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5)进一步强化专项社会社务管理,完善社会服务功能。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不断完善法规政策,健全社会组织体系,规范社会组织行为,不断研究探索社会组织监督管理的有效体制机制。加快推进行业协会改革和发展,着力培育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大力扶持公益慈善类组织,支持发展城乡社区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全面推进区划地名工作。科学论证,规范运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区划调整和勘界工作,促进城乡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全市地名数据库和地名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不断丰富内容、规范标准、深挖内涵,初步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方便及时的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继续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切实维护界线附近地区稳定和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积极推进全市殡葬事业改革。①对全市殡仪服务设施进行重新布局。②加强公墓和殡仪服务市场的监管。制定出台我市公墓管理办法,规范行为。保持殡仪服务的公益性,发挥政府在平抑殡葬价格上的主导作用。③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倡导移风易俗。严格执行殡葬法规,坚决杜绝乱埋乱葬现象,倡导生态殡葬、绿色殡葬。继续推进婚姻规范化建设,保证婚姻登记的合法、规范、便民。

(七)不断提升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个核心,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营造好的人口资源环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构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完备的调控体系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人口问题实行综合治理。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全面开展奖励扶助政策,使计划生育家庭得到多方面的优惠、优待和照顾,违反计划生育的行为得到限制。促进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解决。充分发挥低生育率水平下宏观调控人口数量的功能,在生育高峰期,通过严格执行政策,保持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建立人口安全预警机制,逐渐将总和生育率调整到自然更替水平,遵循人口发展规律,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加强生殖健康技术服务,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发生。深化计划生育药具改革,促进生殖健康产业发展。加快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网络和能力建设,推进“生殖健康促进工程”,确保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生殖保健服务,初步建立出生缺陷干预体系,强化孕前、孕期管理与服务,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开展优生优育咨询、遗传咨询、婚前检查、优生监测、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预防性技术服务,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3)加强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西安市人口资源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整合人口信息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及基础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市级数据中心和机关双网双线的局域网和自动化办公系统。积极争取信息化立项,逐步实现全市所有区县人口资源信息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机制,加强人口规模、趋势、素质、结构、分布等人口和计划生育重大问题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科学确定未来人口发展目标,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坚持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及相应的评估体系。改进和提高统计监测工作,充分发挥统计的监督和服务作用。

(4)深化综合改革,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有序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建立人口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把计划生育工作切实纳入农村(社区)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总结基层经验,整合提炼,上升为新制度。

完善“属地化管理、市民服务”管理模式,切实建立“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流动人口新机制。建立健全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依照法定职责和法定程序办事;建立健全计划生育信访案件的查处和督办制度。

(5)不断改革和深化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教育工作要以普及法律知识、避孕节育、奖励扶助、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知识为中心内容,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家庭,紧紧围绕群众生育观念转变这个核心,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念,把宣传教育和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结合起来。以“关爱女孩行动”为载体,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切实加强计生干部的业务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工作,扩大干部的知识面和见识面,向培训要能力,全面提高计生干部的素质。

(6)重视解决出生性别比问题。继续完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组织领导、集中整治、全程服务、利益导向、宣传倡导和管理评估工作机制,继续深化制度创新,推进分类指导,探索不同类型的综合治理模式。

(八)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实现国际旅游城市目标

围绕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区域合作,创新宣传促销方式,培育具有西安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实现旅游产业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单一文化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相结合转变,从单纯注重经济功能向更加注重发挥旅游业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综合功能转变。

(1)大力提升重点旅游产品水平,大手笔打造精品旅游品牌。从项目策划设计这一上游关口提升产品的档次,充分展现西安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并从整体上促进西安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品牌打造。进一步按照“主题深化、资源活化、环境美化、结构优化”的思路进行纵深开发,并力求形成西安旅游的品牌产品形象。盘活资源、突出重点和特色,并积极拓宽产品门类和产业业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游、会展旅游和商务旅游等专题旅游,提升西安旅游业综合竞争实力,实现“一流品牌、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效益”的预期发展目标。

(2)高标准完善功能提升水平,全面改善城市旅游大环境。制订系统的旅游交通发展规划,努力增加国际航线,将西安打造成旅游口岸城市;以自助游为服务重点提升服务标准,加强城市解说系统和标识系统建设,构建散客旅游服务体系,使西安成为最方便、最安全、最可信赖的旅游城市;大力整顿好旅游市场和景区秩序;强化旅游产业素质,提升从业人员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推动城市软件的国际化;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营造花园城市。完善地方旅游法规体系,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建立健全地方性的旅游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各项政策制度,以法规制度的力量而不是靠人为因素,保证旅游产业发展有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3)以重构旅游管理体制为突破口,做大做强旅游企业。建立旅游综合协调机制,解决管理对象多元化与管理部门单一化的矛盾。建立旅游示范区,消除分割管理现象。大集团运作,以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为切入口,做大做强曲江文化旅游集团、大明宫投资集团、浐灞世博园旅游集团、西安兵马俑旅游投资集团、秦岭旅游开发集团、西安旅游交通集团、西安旅游集团、西安会展酒店旅游集团和西安旅行社集团等9大旅游投资运营主体,为西安旅游大产业的构建,提供雄厚的资金和机制保障。

(4)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大力提升西安的文化旅游水平。打造专为旅游者服务的文艺团队,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提升旅游产品品位,增强文物观光型旅游的欣赏性、体验性和参与性。全力做好非物质文化旅游项目申报和建设工作,重视和安排非物质类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使文化能有效推动旅游业发展。

(5)加大营销西安力度,拓展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以塑造西安“最具东方神韵的世界古都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坚持入境、国内、出境旅游全面协调发展的方针,努力创新宣传促销方式,拓展促销领域。增加政府对旅游业的投入,科学合理使用宣传经费。建立城市形象联合推广机制,调动各方面资源共同进行城市推广工作。

(九)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以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为主线,以宣传工作为中心,以事业建设为支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保障,科学配置广电资源,全面提升竞争实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舆论支持,为发展西安文化产业作出新的贡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保持西安广电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1.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舆论宣传水平

(1)主动设置议题,不断增强主动引导舆论的能力。立足于统一思想、引导热点、振奋精神、推动工作,不断创新和改进主题宣传,做到党和政府工作需要与人民群众信息需求相统一。积极探索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网络、移动电视宣传合力的新途径、新机制,不断扩大传播效果。

(2)进一步扩大宣传半径,不断增强宣传能力。继续完善工作机制,改进稿件策划包装,以全市工作重点和亮点为主要内容,提高在中央台发稿数量和质量。要努力提高在中央台《新闻联播》栏目的发稿量,力争重点稿件上头条、上提要。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媒体及兄弟城市台的合作交流,不断扩大宣传半径,全面宣传人文、活力、和谐新西安。

(3)疏通表意渠道,不断增强舆论监督能力。充分发挥广电媒体作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精办新闻服务栏目,对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要及时向社会通报情况,宣传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通过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推动问题解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服务水平

(1)强化品牌战略,创新节目生产。坚持本土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全力推进节目创新创优。要健全节目评价体系,完善节目退出机制。要加强节目生产成本管理,实现节目在台内的资源共享。深化节目制播分离改革,使政策允许的、具备市场化运作条件的节目全面实行制播分离,通过专业的分工协作,大幅提高市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质量。

(2)筹建自有的收视调查体系。建立机构,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受众的节目需求和收视习惯,健全节目评价反馈机制,加强与受众间的互动交流,及时调整节目创作。

(3)繁荣广播剧、影视剧生产。深化市电视台电视剧部的体制机制改革,实现电视剧生产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局系统的广播影视剧人才队伍优势,进一步增强创作活力。

(4)发挥社会组织功能,提高社会活动水平。市电台、电视台要积极策划组织高质量的社会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面的综合服务。要提高公众参与度、扩大社会覆盖面,不断培育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品牌社会活动,进一步打造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亮点工程。

3.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传播覆盖水平

(1)增加广播电视频率频道资源。市电台要积极发展调频广播和网络广播,通过频率频道资源的适度扩张,进一步提高西安广播电视的综合竞争力。

(2)力争完成西安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任务。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争取尽快完成西安广播电视发射塔的建设立项,切实提高市电台、电视台节目信号发射水平。完成市电台中波发射塔的改造任务,切实提高西安新闻广播的节目发射技术质量。

(3)提高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水平。实现村村通工程由加快建设到提升服务的转变,在市财政的支持下,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村村通建设任务。以区县村村通标准化服务站建设为重点,加强业务培训,完善技术装备,扩大服务半径,为村村通工程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保障。

(4)大力发展移动电视业务。继续扩大西安移动电视公交装车量,积极利用我市发展地铁、轻轨交通的有利时机,拓展移动电视的覆盖范围,实现向多种交通工具延伸,为出行人群提供优质视听服务。

(5)大力发展网络音频视频业务。依托广播电视专业媒体优势,积极开展视听节目互联网传播业务,把白鸽网站打造成西安重要的门户网站。

(6)推动技术设备升级改造。适应广播电视新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发展高清电视,完成有关制播设备的更新改造;购置一部电视卫星直播车,满足大型节目直播需要。

(7)建成西安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对全市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技术质量、播出情况进行全面监测,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成立西安广播电视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应用和宏观指导。

(8)积极推动有线电视整体转换。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按照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积极配合省广电局做好辖区内的有线电视整转工作。

(9)筹建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充分利用国家的能源政策,以广电中心宽阔的楼顶为载体,调研筹建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提高楼体利用率,减少用电支出。

4.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综合管理水平

(1)加大社会管理力度。依法严肃查处广电文化市场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享受视听服务的合法权益。完善应急播出预案,强化日常安全播出管理,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技术人员培训,确保安全播出。

(2)加强事业管理。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坚决清理虚假违法广告和低俗广告,净化西安广电声屏。事业管理重心向区县基层倾斜,加大对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支持力度。

(3)加强经营收入工作。及时调整广告经营策略,依托节目质量的提高,合理安排广告的单位价格。继续办好电视购物节目,开辟新的创收渠道。采取有效手段,增加节目报、影视剧二次发行收益,力争移动电视、白鸽网站实现盈利,确保重点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

5.进一步提升从业队伍和体制机制运行活力

(1)深化事业单位三项制度改革。在市电台、电视台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不断推进人事、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试行采编播业务岗位首席制,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健全完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全体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面向市场,推进西安电视剧艺术中心改制。要加快电视剧艺术中心改制步伐,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影视剧的生产制作能力,增加影视剧产品服务总量。

(3)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员素质。通过多种方式,增强政治学习、业务培训的实效性,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人员管理,完善目标综合考评机制,提高从业队伍活力。

(十)积极推进残疾人事业,全面保障弱势群体利益

“十二五”期间,以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普惠与特惠相结合、一般性制度安排和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的要求,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强化措施,加快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促使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1)加强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城区和县城区域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完善残疾人康复医疗保障体系,将残疾人康复医疗纳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新合疗保险范畴,逐步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并对特困残疾人给予救助。实施重点康复项目,满足广大残疾人康复需求。开展残疾预防,减少残疾发生。

(2)将残疾人教育纳入全民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教育发展评价考核体系,保障残疾人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采取独立建校、附设特殊教育点、合作建校等形式,加快特教学校建设步伐,力争“十二五”末30万以上人口的区县均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倾斜。建立健全残疾青少年助学制度,落实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残疾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教育资助力度。做好残疾人远程教育。

(3)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5000人以上,扶持农村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残疾人就业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将已就业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自谋职业残疾人的社会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西安市盲人按摩指导中心的职能和作用,积极开展盲人按摩指导工作,规范盲人按摩管理。

(4)积极开展托养服务工作,在全市推行重度残疾人居家安养服务。到“十二五”末,在全市初步建成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基本满足残疾人的托养需求。完成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解决农村残疾人住房问题;城市廉租房分配上优先考虑残疾人,每年按一定比例解决城镇残疾人的住房问题。

(5)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台《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实际,制定修订相关配套性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协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积极配合人大、政协和有关部门开展《残疾人保障法》及相关法规的检查。认真做好各级人大、政协议案和提案的办理工作。继续将《残疾人保障法》及我市实施办法纳入全市普法规划,利用全国助残日和残疾人重大节日,开展普法宣传和普法教育,提高残疾人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权意识,增强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理念。不断完善残疾人法律援助救助体系,做好残疾人维权案件的受理,推动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结合的原则,做好残疾人信访和维权工作,确保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

(6)进一步满足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展示残疾人体育才华,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按照“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总体要求,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开展残疾人自强健身活动,推进不同类别残疾人体育的均衡发展,使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人数逐年增加,体质明显增强,实现残疾人奥运争光目标。发展残奥、聋奥、特奥运动,广泛普及适合各类残疾人的体育活动。通过举办和参加重大国际、国内体育赛事,鼓励动员更多的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融入社会,超越自我,为国争光;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7)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教育部门要结合中小学德育等课程,开展人道主义、自强与助残教育。加强助残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对助残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组织好“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积极参与残疾人事业的国际交流合作,拓展交流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培养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

(8)区(县)、街道(乡镇)残联完善机构,健全机制,加强力量,提高效能,进一步完善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残疾人工作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

(十一)继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提升西安人文影响

坚持文物工作方针,遵循文物工作规律,推进依法行政、强化科学管理,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加大科学研究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广泛挖掘民间资源,积极调动行业资源,以发展国有博物馆为引领、建立行业博物馆为突破口,带动民营和私营博物馆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积极发挥文化遗产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为把西安打造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作出新贡献。

(1)实施西安文物保护建设。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抓紧《秦阿房宫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报批工作,启动编制灞陵保护规划及明秦藩王墓等保护规划。针对重点区域的重点保护展示工作,分别按照《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姜寨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杜陵保护总体规划》,进一步编制专项保护规划。继续完善大遗址综合信息库,为科学保护、展示和管理奠定基础。继续加大对周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等大遗址环境整治的力度;建设秦阿房宫、汉长安城、汉杜陵、唐大明宫、唐青龙寺等一批重点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进一步完善大遗址保护监测评估体系,形成大遗址保护利用的良性互动模式,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理顺保护管理体制。协调做好大遗址区域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在遗址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大遗址保护实际,组织实施部分遗址区域村落改造项目,引导遗址区居民优化产业结构。

(2)实施西安“博物馆之城”建设。充分发掘丰富的文物资源,在全国率先形成以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新格局,把西安建成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继续建设、完善现有博物馆的基础设施,改善文物的展陈、保存环境,加大新技术的应用,探寻文物展示的新途径;加大县域博物馆的建设;与综合性博物馆相补充,加大专题博物馆建设;鼓励、扶持、引导民营和私营博物馆建设。

(3)充分应用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在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做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以及新增文物点的建账、定级、建档、备案和数据库建设工作。针对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增加文物点保护条件普遍薄弱的实际情况,加大相关保护力度。依据文物价值,确定并公布一批国家、省、市(县)不同级别文保单位;争取设立相应的文保机构;加大保护基础上的展示利用;突出加强近现代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4)加大世界文化遗产点的管理。加大对遗产点保护、监测、管理工作力度。进一步发挥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中心的作用,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显示隋唐长安城宏大规模的原则,加大对重要标识点的保护展示。

(5)保护展示古墓葬、古陵园遗址。实施秦庄襄王墓保护项目,使墓葬保护区与长乐公园连接成片;实施汉杜陵保护项目,按照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实施重点区域的考古调查、文物保护项目,凸显汉杜陵陵园格局;争取设立灞陵保护管理机构,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加大对明秦藩王家族墓地的考古调查与保护工作,为建设帝王陵博物馆创造条件。

(6)考古勘探调查和发掘。建立完善考古发掘的各项制度,加强考古工作队伍建设,配合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做好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继续抓好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加强发掘质量监督管理。开展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专题考古调查工作。着力做好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和报告的编写、出版工作。推广我市在航空、航天两基地设立考古发掘勘探办公室的经验,结合实际,探寻多种工作机制,进一步协调考古发掘与城市建设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基础建设中的考古勘探发掘的并联审批工作,以推进审批工作覆盖面为重点,使审批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7)加强文物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桥梁作用,积极宣传我市文物资源优势和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打造文物外宣“精品工程”,策划、设计、制作一批精品书籍、图册、光盘等外宣资料。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文物对外展览的渠道和区域。加强与国内外文物保护、科研机构的合作,尤其是管理和保护技术方面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出一批技术过硬,能力出众的专业团队,努力在重点工程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充分利用西安ICOMOS保护中心这一平台,与国际接轨,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合作。

(8)加强文物信息化建设及保护宣传活动。加快文物信息化建设步伐,初步实现文物资源数字化,文物保护管理信息化,文物信息传播网络化,推动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围绕每年一度的“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继续组织好面向广大市民的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普及文物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宣传我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亮点新成果,引导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形成“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十二)关怀老龄事业,逐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老龄工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和“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开创我市老龄工作新局面。

(1)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中小企业为重点,努力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失地农民等的养老保险,落实农村60岁以上的双女户、独生子女户老年人养老保障金政策。积极探索城乡未参加养老、医疗保障的老年人养老、医疗保障政策,建立老年人养老、医疗保障的财政支持机制。

(2)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贯彻执行《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实施意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的意见》,建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制度,严格落实《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的意见》,按照老年人口数,按人均年1.5元的标准,足额安排养老事业发展专项经费;积极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总量不低于全市老年人口的2%。

(3)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市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在全市所有城镇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在农村80%左右的乡镇建设一所集院舍住养和社区照料、居家养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1/3左右的村委会和自然村拥有一所老年人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站点。逐步形成覆盖区、街道、社区(村)的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深入开展社区志愿助老服务。

(4)加快老年文化、娱乐、教育和健身等基础设施建设。市和区县财政要不断加大对养老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健全完善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卫生、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场所)和公园、图书馆、文化馆、图书室等文化娱乐场所,达到所有社区和千人以上的行政村都拥有老年活动场所。动员社会力量,因地制宜地抓好老年人文化体育、教育培训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村、社区,要采取分片联合的方式,完善老年教育网络。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5)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认真落实《西安市保障老年人权益办法》,做好老年维权执法工作,各级司法部门对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要做到优先受理、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各级公安部门特别是基层派出所对严重侵害老年人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不法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妥善处理。营造养老敬老助老道德环境。把涉老政策法规纳入公民普法教育,强化全社会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制观念,教育老年人提高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完善道德规范、强化舆论监督,大力弘扬敬老、养老、助老传统美德,构筑良好社会氛围,努力消除年龄歧视、构建和谐代际关系,注重从源头上减少损害老年人权益事件的发生。

(6)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素质。加快培养老年事业的专业人才,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院校开设老年学专业和社区服务类专业,培养从事老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专门人才,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各类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经职业技能培训后持证上岗服务。大力提倡社会互助,规范志愿者培训,积极发展志愿者队伍。

(十三)建立档案管理体系,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以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为目标,以服务民生、资源共享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施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档案资源整合与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全市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为途径,全面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基础业务建设和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构建与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符合档案工作发展要求的档案管理体系,更好地为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建设服务。

(1)实施中西部地区县级档案馆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区县档案馆的档案保管条件,为提高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2)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抓住全市行政中心北迁之机,启动新一轮档案接收工作,提前将市级机关各部门2001—2010年形成的属于移交范围的档案接收进馆。建议成立西安市机关档案管理中心。全市行政中心北迁之后,可在行政中心大楼内将进入中心的市级各部门形成的档案集中管理,改变各机关松散的“小而全”的档案管理模式,降低市级各部门档案管理成本,提高档案管理专业化水平,促进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建议成立西安市企业档案管理中心。为了配合国企改制工作的进行,确保改制企业档案能够安全完整地保存,使国家档案资源不致损毁、流失,建议设立全市企业档案管理中心,集中接收管理破产改制企业的档案。

(3)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将市和区县国家综合档案馆、市级机关档案信息化纳入同级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依托电子政务网建设搭建全市及区县电子文件管理平台,建成各级档案信息政务服务网站,建立共享的档案基础数据库,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继续做好全市电子文件管理中心项目建设。继续做好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实施馆藏照片档案数据库建设项目。

(十四)开发宗教文化资源,打造宗教文化旅游板块

从相关宗教场所发展角度出发,研究和确定重点场所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地位和特色,奠定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切实落实党的宗教工作的相关政策,消除宗教场所发展的不利因素;发展宗教文化旅游,充分挖掘和利用佛、道教得天独厚的资源,逐步扩大旅游规模,加大重点宗教场所的影响力;立足重点宗教场所的资源优势,编制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发展规划,全方位提升宗教场所整体发展水平。

(1)坚持持续发展。重点宗教场所的开发要充分论证,避免盲目开发。要建立完善的规划、评价及开发程序,充分考虑历史、当代和未来三个阶段的关系,科学预测各场所的发展规模及各种需求。

(2)坚持保护为主。我市的重点宗教场所均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应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坚持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文物资源相结合,在确保文物资源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开发,依托宗教文物资源优势,搞好宗教旅游,实现文物保护和宗教旅游相互促进,健康持续发展。

(3)多元投资。重点场所建设要想取得较快发展,并达到一定规模,仅靠自身的力量还存在较大困难。因此,要靠全社会的力量,采取灵活的多元化的投资模式,保证各方利益,从而促进重点场所多层次开发及宗教旅游的快速发展。

六、西安市“十二五”时期社会事业重点建设项目

“十二五”期间,我们依然坚持以项目作支撑,带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思路,根据“十二五”西安市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我们从各部门、各领域及各行业筛选了一批需要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社会事业项目共4271个,预计总投资860.8亿元。其中:教育1601个,预计投资39.71亿元;卫生133个,预计投资42.18亿元;文化、体育、广电38个,预计投资87.48亿元;旅游14个,预计投资651.6亿元;计划生育74个,预计投资1.42亿元;民政2400个,预计投资10.3亿元;其他社会事业10个,预计投资28亿元。

(一)教育领域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寄宿制学校522所;学前教育学校(幼儿园) 69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高中校舍建设50所;中等职业学校8所,高等职业学院2所;普及实验教学930所;其他学校11所。共计划完成1601所建设任务,预计总投资为39.71亿元。

(1)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全市共有621所农村定点中小学校,其中小学463所、初中148所、九年制学校10所。“十一五”期间将建成99所寄宿制学校,剩余522所学校计划到2015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规划,需建校舍总面积为473万平方米,共需资金12亿元,资金争取多渠道投资。

(2)职业教育建设项目:全市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学校129所,需要重点建设的职教中心(职业学校)16所,“十一五”期间已有8所学校创建为省级以上重点职校,“十二五”期间计划其余8所学校创建为省级以上重点职校。其中:中等职业学校8所,每所学校基础能力投资1000万元,合计8000万元。高等职业学院2所,基本建设共需投资11.77亿元,(“十一五”期间已经完成投资5.46亿元,“十二五”期间需资金6.3亿元)这样,预计“十二五”期间10所职教项目共需资金7.1亿元。资金主要由财政专项、学校自筹、贷款等组成。

(3)特殊教育建设项目:“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建3所,改扩建5所;每所特殊教育学校新建10000平方米,改扩建5000平方米。预计总投资0.8亿元。

(4)学前教育建设项目:城区新建11所教育部门独立建制幼儿园,农村乡镇新建58所中心幼儿园。城区教育部门公办幼儿园以每所12班规划,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每所投资300万元。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以每所9班规划,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每所计划投资200万元。计划总投资1.49亿元。

(5)高中校舍建设项目:完成50所标准化高中建设任务。每校建设标准化田径运动场、新课程改革所需专用教室10个,每校计划投资500万元。计划总投资2.5亿元。

(6)普及实验教学建设项目:完成259所初中、671所小学普及实验教学。初中每校计划投资60万元,小学每校计划投资30万元。计划总投资3.57亿元。

(7)高新区内中小学校建设改造项目:结合高新区开发,规划建设7所学校,改善高新区鱼化地区、丈八地区约15平方公里内居民教育环境。预计项目总投资为4亿元。建设年限: 2009—2015年。

(8)经开实验学校建设项目(暂定名):结合城中村改造,拟对原盐张小学进行标准化建设,适度扩建成24个班,容纳1080名学生。项目总投资为2500万元。全部自筹解决。建设年限:2009—2012年。

(9)经发学校建设项目:在现有预留地新建,占地面积约60亩,预计建设48个教学班的高中学段。项目总投资为9000万元,全部自筹解决。建设年限:2009—2014年。

(10)西安航天基地第一中学项目:项目占地211亩,建设面积93260平方米,主要建设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科技楼、艺术楼、图书楼、大会堂、阶梯教室、学生餐厅、学生公寓、教师公寓、体育馆(各类室内体育设施齐全)、标准运动场、游泳馆、学生活动中心。计划班级设置总额为60个教学班,学生人数3000左右。项目位于航天基地航天大道以北。计划总投资2.6亿元,资金来源为自筹8000万元,银行贷款1.8亿元。

(11)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建设项目:项目位于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高科路以东,高新路以西,飞豹路以南。项目计划占地1000亩,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教学楼、图书馆、科研楼、综合服务楼、学生公寓、标准田径场、体育馆等教学基础设施,可满足1万余学生学习生活。项目总投资3.0181亿元人民币,其中:自筹8181万元,银行贷款2.2亿元。

(12)完成职工大学及疗养院迁址项目:市总工会为实现工会事业的发展,计划在户县新征地将原西安职工大学迁建,拟征地6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预计投资1.5亿元(自筹)。目前正在做项目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二)卫生领域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卫生系统有在建项目,有安排新建项目,也有改造项目,同时有市重大项目,也有配合医改的重点项目,卫生领域共计划安排建设133个项目,预计总投资为42.18亿元。

(1)西安市儿童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项目:建设地址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大门以南,西举院巷以北。占地35亩,门诊医技综合楼总建筑面积4.3269万平方米,300个车位的停车场。项目总投资1.9亿元,市发改委已投资6250万元。建设年限为2009—2011年。

(2)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病房楼项目:新建9508平方米感染病房楼,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42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082平方米,设置病床200张。包括住院用房、部分医技用房、设备和污水处理用房。投资约3520万元,其中,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各承担900万元,从2009年起分三年拨付,其余资金由医院自筹。建设年限:2009—2011年。

(3)西安市第八医院改扩建项目:项目总占地84.34亩,建设总面积3.5319万平方米;新建2.5419万平方米,改建9900平方米。包括:门诊医技楼;呼吸道传染病房楼,200张病床;其他传染病房楼,100张病床;辅助用房;消化道传染病房楼,200张病床;行政办公楼改造;市统建办对项目概算进行了调整,总投资从8799万元调整为12379.34万元。建设年限:2005—2011年。

(4)中国西部创伤急救中心项目:项目占地约13亩,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9556平方米。有部分设备用房、车库、供应中心;裙楼、急诊、门诊部、手术部、住院部、会议室、学术报告厅、网络中心。项目总投资38608万元,扣除前期建设已投入资金687万元,还需投入资金37921万元。资金来源为市红会医院自筹4000万元,申请开发银行贷款2亿元,贷款贴息9396万元,市财政预算内基建投资4525万元。

(5)西安市第三医院建设项目:在风新路西侧、凤城八路北侧新征土地99.48亩(净用地)。建设门诊、医技、住院、科研、教学、行政管理、后勤保障、职工公寓、地下停车场等用房,总建筑面积约11.87万平方米。计划编制床位1000张,日门诊量3000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1.8万人次。总投资及资金来源:约5.3746亿元,申请政府投资。

(6)西安市结核病医院整体搬迁建设工程:长安区北环路以南、西康高速路规划线位以东。新征土地12.90公顷,医疗区9.003公顷(折合135.044亩),生活区占地3.8983公顷。总建筑面积7.596万平方米,设置病床680张。项目总投资约5.5387亿元。资金来源为曲江管委会给予合理补偿、争取国家和中省专项资金支持、市财政投入。建设年限为2006—2012年。

(7)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整体迁建项目:长安区北环路以南、西康高速路规划线位以东。新征土地248.419亩,总建筑面积7.035万平方米,设置病床800张;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687亿元;资金配置由项目单位通过市财政资金投入、曲江管委会补偿等多方筹措解决。项目建设年限:2006—2012年。

(8)西安市中医医院整体迁建项目:新征土地150亩,总建筑面积9.75万平方米,设置病床800张。主要建设内容为门诊、住院、医技、科研、后勤保障和行政办公及其他附属配套设施;总投资及资金来源,5.4亿元;建设年限为2009—2011年。

(9)西安市卫生监督所基本建设项目:新征土地15亩,建设规模8000平方米;建设项目投资总额约4000万元,由国家、市财政等共同筹措。建设年限:2007—2011年。

(10)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共114个项目,总投资为3.4亿元。主要争取上级资金、市政府财政专项投资。建设年限:2009—2015年。

(11)妇幼保健院及保健站建设项目:共9个项目,总投资为1.3亿元。主要争取上级资金、市政府财政专项投资。建设年限:2009—2015年。

(12)经开医院建设项目(暂定名):新建校舍,设计规划占地10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为10亿元。全部自筹解决。建设年限:2009—2015年。

(三)文化领域产业项目

“十二五”期间,把西安建设成具有较强文化竞争力的全国文化产业重要基地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文化领域共计划安排22个项目,预计总投资约为39.6亿元。

(1)三大街区:文艺路演艺文化街区;纺织城创意文化街区;大唐西市文商旅街区。

(2)四大园区(基地):曲江文化产业示范区;高新文化创意产业园;经开区印刷包装产业园;浐灞生态文化产业园。

(3)五大特色产业带:临潼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带;城墙景区传统文化旅游产业带;秦岭北麓生态文化休闲娱乐产业带;周秦汉唐遗址文化产业带;都城隍庙回坊西五台民俗文化产业带。

(4)六大重点行业:影视业;文化旅游业;现代传媒业;出版与印刷包装业;创意策划与设计业;文化会展业。

(5)经开区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占地面积44亩,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单体建筑,主要由中心会堂、报告厅、各类展厅及一个中小型宾馆构成,地下一层,地上二层。项目总投资为3.8亿元,全部自筹解决。建设年限:2009—2015年。

(6)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航空科技走廊建设项目:项目位于航空基地创新大道以西、创新西路以东。项目计划占地502亩,总建筑面积42.0087万平方米,建设航空英雄广场、航空科技大厦。其中航空科技大厦建筑面积3.0252万平方米,行政管理用房9.069万平方米,研发及配套用房22.678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研发、生产、管理机构用房等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17亿元。

(7)完成小寨文化宫整体改造项目:新建面积2.4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联建),建设成地区性现代化职工文化活动中心。

(8)完成土门文化宫综合楼建设,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6000万元(自筹)。

(四)体育领域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市体育场改造项目、规划建设新的体育中心、西安市伞塔路综合健身中心、10个全民健身中心等共14个项目,预计总投资为42亿元。

(1)市体育场改造项目:改造标准田径场、羽毛球、网球中心、游泳中心、综合健身中心等健身场馆。改造后体育场馆、场地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亿元。

(2)规划建设新的体育中心:规划占地2000亩左右,内设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健身馆。总投资为10亿元。

(3)在城七区建立10个全民健身中心:每个中心占地约20亩、投资约3000万元;总投资为3亿元。

(4)西安市伞塔路综合健身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共投资1.8亿元。其中:健身中心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投资约8000万元,申请市级体彩公益金解决;培训中心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投资约1亿元,建设资金采取社会力量支持的办法解决。

(5)国际休闲运动中心项目:位于国际旅游休闲区,分别建设18洞、36洞高尔夫球场,并配以高端商务会所,同时建设高山运动、蹦极、骑马、网球、羽毛球、健身中心等时尚运动休闲文体中心。项目总投资26亿元,建设资金全部自筹解决。建设年限:2009—2014年。

(五)民政领域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农村五保供养服务项目6个、西安市城市社区建设项目12个、西安市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项目、西安曲江老年活动中心项目等共2400个,预计总投资为10.3亿元。

(1)农村五保供养服务建设项目:新建县级中心敬老院2所,乡镇区域性敬老院2所,改造现有敬老院2所。共1000张床位,总投资1750万元。计划省级投资526万元,市级投资526万元,市级彩票公益金350万元,区县350万元。

(2)西安市城市社区建设项目:新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项目10个,建设县级社区服务中心项目2个。城市社区服务站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街道级社区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区县级社区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计划省级投资400万元,市级配套400万元,区县配套400万元。

(3)西安市SOS儿童村建设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前期论证和资金测算。主要由当地政府提供建设用地,承担机构人员工资;国际SOS组织提供建设经费、服务对象生活费用等。计划投资600万元。

(4)西安市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项目:该项目占地约30亩,建筑总面积1.8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为5500万元。计划申请中央投资4500万元,地方投资1000万元。

(5)西安市殡仪馆迁建项目:西安殡仪馆搬迁至长安区,在长安区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殡仪馆,用于取代目前正在使用的西安殡仪馆。总投资1.7亿元,资金主要争取上级资金、市民政局自筹、银行贷款解决。

(6)西安曲江老年活动中心项目:拟征地约100亩,建设1.8万平方米的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以及4万平方米的老年公寓。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4085.37万元。投资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补助8000万元;申请省级补助或市民政局自筹1648.37万元;申请福利彩票公益金14437万元。

(7)康宁医院建设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计划为1.98万平方米,建成后可达到300个床位。项目预计总投资为455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2300万元;申请陕西省专项基建投资1150万元;地方配套1100万元(由市福彩公益金解决)。

(8)西安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规模9000平方米。总投资135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投资480万元,地方投资870万元。

(9)工人疗养院北院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自筹),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形成1000张床位接待能力。

(10)西安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全市共3159个行政村,“十一五”预计完成784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完成2375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每个中心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每平方米650元,预计总投资为4.04亿元。

(六)旅游领域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按照“大板块开发、大项目运作,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思路,计划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建设项目、临潼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等共14个项目,预计总投资为651.6亿元。

(1)秦岭国家公园建设项目,属于省重点项目,计划投资4000万元。

(2)临潼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市重点旅游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

(3)城墙景区提升项目,市规划项目,计划投资4000万元。

(4)历史文化系列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000万元。

(5)浐灞度假区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000万元。

(6)温泉度假系列开发项目,计划投资2000万元。

(7)西安散客旅游集散系统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000万元。

(8)西安浐灞桃花潭生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桃花潭生态旅游景区道路、垃圾处理、截污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0.6亿元,资金来源:全部自筹解决。建设年限: 2009—2012年

(9)世博园综合文化旅游服务业建设项目:项目用地5平方公里,项目建设规模约1000万平方米,为集商业、酒店、旅游、文化、房地产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物业业态。项目位于西安市浐灞生态区,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北侧。项目东临陇海铁路,南临广运潭东路,西临东三环路,北临绕城高速。项目总投资为30亿元,资金来源:全部自筹解决。建设年限:2009—2017年

(10)曲江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道路30余条,共计130公里,同步完成500公里市政管;敷设集中供热管网40公里和天然气管网40公里,建设5个垃圾压缩站;建设2座110KV变电站和1座天然气调压站。总投资3亿元,资金全部自筹解决,目前已开工建设。

(11)曲江景区旅游游览车建设项目:工程全长20公里,北起陕西历史博物馆,沿途经过小寨东路、大唐不夜城、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等12个景点。总投资68亿元,资金全部自筹解决。

(12)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和周边改造项目:规划面积19.16平方公里,项目北至环园中路—太华北路—北二环,南至环城北路—华清西路,西至未央路—红庙坡路—星火路,东至东二环北延伸段—东二环路,以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和展示盛唐文化为特色,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核心,集文化旅游商贸居住休闲服务为一体建设城市新区,在空间形态上形成“一心两翼三圈六区”的基本格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和周边改造项目总投资490亿元,建设资金全部自筹解决。建设年限:2009—2015年。

(13)华清池—烽火台景区建设项目: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整合华清池现有旅游资源,保护、修复历史遗存,再现周、秦、汉、唐时代“烽火台”的历史风貌,对辖区索道改造提升,策划大型文化演出。项目总投资18亿元,规划面积资金全部自筹解决。建设年限:2009—2014年。

(14)凤凰池景区建设项目: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建设1600亩的凤凰池水面,引入国际化街区理念,沿湖建设观景酒店、低密度度假别墅以及休闲娱乐设施,开发水上娱乐项目。项目总投资30亿元,建设资金全部自筹解决。建设年限:2009—2014年。

(七)广播电视领域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西安广播电视发射中心、西安广播电视监测中心、高新区传媒产业基地项目等共三个项目,预计总投资为5.88亿元。

(1)西安广播电视发射中心:建设总概算约8000万元,主要包括6套电视节目、4套调频广播节目的综合发射塔及西安新闻广播的中波发射塔两部分。有效解决当前发射地点分散、发射功率不足、市区盲点较多、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西安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建设总概算约800万元,主要包括市级监测中心、市辖各播出机构上传点、通信光缆三部分,购置视听节目录制存储、信号监听监看、双向信号传输、视频信号采集大型设备。

(3)高新区传媒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足以出版传媒业为主的大型策划、创意研发、创作与培训的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为5亿元,全部自筹解决。建设年限:2009—2012年。

(八)人口和计生领域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6个区县服务站、65个乡镇服务站(含改建)、计生药具发展中心、西安市人口资源管理服务工程、生殖健康中心等共74个项目,预计总投资为1.42亿元。

(1)建设6个区县服务站、65个乡镇服务站(含改建),计划投资9670万元。

(2)建设计生药具发展中心,计划投资1470万元。

(3)西安市人口资源管理服务工程,计划投资2840万元。

(4)建设生殖健康中心,计划投资200万元。

(九)文物领域重点建设项目

“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汉长安城遗址公园项目、杜陵保护展示项目、西安博物院二期建设及周边环境整治项目等共三个项目,预计总投资约为16亿元。

(1)汉长安城遗址公园项目:核心区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计划建成面积约5平方公里,预计投资约5.29亿元;发掘地下遗址保存完整区域的揭露展示,地上遗址的保护展示,实施汉长安城遗址城墙、城门、护城河的保护展示,预计需资金2.9亿元;启动保护展示汉代路网,预计需资金3.4亿元;武库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以及汉长安城遗址博物馆建设,约需资金1.25亿元;直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约需资金8000万元。预计总投资为13.64亿元。

(2)杜陵保护展示项目:把杜陵建成具有“真实性、可读性、可持续性”的历史文化遗址陵园,预计资金总数约为1.73亿元。包括文物本体保护费用5334.21万元,保护设施建设投资180万元,遗址周边环境整治费用1.03亿元,展示利用设施建设873.9万元,其他如科研、考古调查等费用73.7万元。

(3)西安博物院二期建设及周边环境整治项目:建设现代化展示中心、图书资料及信息中心、文物修复中心、游客服务及餐饮服务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艺厅,增加博物院及武警办公区面积,设立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保护中心、市考古所综合办公区,实施西安博物院1.696万平方米二期建设。预计投资0.6亿元。

(十)药品食品监督领域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大楼项目、购置仪器设备、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等三项内容,预计总投资约为1.3亿元。

(1)建设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大楼项目:包括实验、办公和辅助用房。实验用房主要包括理化实验室,精密仪器室、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室、微生物(无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等。大楼建设8000平方米,预计投资3000万元。

(2)购置仪器设备。购置液相色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自动溶出度测定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各类分析仪器18台(套),总投资9500万元。

(3)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建设。进行药械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建设、网上药械稽查系统建设、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网上药械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建设总投资640万元。

(十一)宗教领域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计划安排西安万寿八仙宫保护与发展项目、都城隍庙恢复维修翻建项目、大兴善寺翻建工程项目、青龙寺恢复修建工程项目等四项工程建设,预计总投资约为10.7亿元。

(1)西安万寿八仙宫保护与发展项目:解决交通停车问题,建立门前地下停车场和商场,面积2.0475万平方米,造价1.3亿元;新建“三十三天楼阁”,面积3万平方米,造价3.6万元;除对现有建筑的布局进行调整外,还要对道路、管网、绿地等进行规划、建设,建筑总面积9万多平方米,总造价8.6亿元。资金主要由教产收入,海内外道教界捐助,社会捐赠和招商引资解决。

(2)都城隍庙恢复维修翻建项目:总体规划按南至西大街,北至庙后街,东西按都城隍庙现有宽度进行规划,总面积占地30余亩。大殿维修工程:建筑面积742平方米,造价1220万元;乐舞楼工程:建筑面积166平方米,造价670万元;寝殿工程:建筑面积385平方米,造价430万元。总投资为232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海内外募捐、向有关单位有偿借贷、招商引资、政府拨款解决。

(3)大兴善寺翻建工程:对寺院的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监控设施(综合防灾)、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总建筑面积1.9396万平方米,总投资8728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和信众捐赠。

(4)青龙寺恢复修建工程项目:重新规划,恢复重建。规划分为核心区、空海纪念区。核心区按传统寺院格局、对称方式和基本殿堂,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灌顶台等。空海纪念区主要包括大殿遗址、空海纪念碑、惠果空海纪念堂等设施。计划投资1亿元。所需资金在海内外筹集解决。

七、西安市“十二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理论的政策支持

(一)研究规划“十二五”时期西安市社会事业发展的理论支持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给地区发展、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财政收支、生活方式等许多关系民生需求和社会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此我们应勇敢面对挑战,抓住现实的发展机遇,依据我市社会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客观实际,从理论上进行认真分析与研究,为更好地规划“十二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

1.转变“社会安全”理念,以社会弱势群体为重点制定社会政策

现有对“社会安全”的反向定义使社会政策趋于消极化,即更多关注的是对社会风险的回避。现阶段,我国个体安全越来越突出,社会政策需要从保障生存的基本安全向保障发展的更高安全转变。因此,我们在制定社会政策时,必须适应这个趋势,应把个体安全放在重要地位考虑和研究,适度扩展社会事业的内容,其重点要放在弱势群体上,转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保障他们的权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理念,适应社会的安全发展,使人民群众真正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确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大局稳定、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2.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长期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表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差距的原因在于投入力度不均等、供给水平不均等、服务可及性不均等、供给的质量不均等、成本负担不均等所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投入力度不均等,而投入力度不均等的原因又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造成的。公共服务的分配格局与收入格局高度相关,目前财政转移支付的效果不明显,投入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财力不足,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比较大,所以应当尽快改革现有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否则,“十二五”时期,各级政府在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时,可能会导致区域之间公共服务差距又迅速拉大,因此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3.限制社会服务产业垄断,形成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

目前,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公共事业等行业大都由国有资本高度垄断,缺乏有力的市场竞争而导致供给效率低下,质量不高,长期抑制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使许多服务产业缺乏活力。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对社会事业发展的障碍性和制约性,积极推进公立事业单位的改革,收缩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开放竞争,通过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避免利益目标冲突。

4.建立健全社会事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事业发展调节收入分配和扩大内需的功能

近年来,居民之间由于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降低了居民的消费倾向,造成购买力低下、内需不足;由于教育、医疗、养老等预期消费支出增加的影响,居民对现有经济收入与未来生活存在不稳定和不安全感,使他们降低了对非必需品现期消费的需求,普遍持谨慎消费态度,妨碍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同时,由于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了消费差距,使潜在的市场需求难以充分扩张。因此,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5.明确社会事业发展目标,规划重点领域的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

经济活动主要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在经济发展规划中,有许多详细的指标很难与市场相适应。与经济规划不同的社会事业的发展,主要以政府为主导,规划目标必须明确,需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因此,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力争实现供求总体平衡、结构比较合理、发展较为均衡、社会基本满意。

(二)研究规划“十二五”时期西安市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十二五”时期,西安市将处于经济社会并重和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阶段,进入经济转型需要社会发展来带动的发展阶段,社会事业将从满足广大居民基本服务需求阶段,迈向满足多样化和多形式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应当在研究和规划“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中予以政策上的支持。

1.应突出社会事业的战略地位,提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

社会发展与进步既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对经济发展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十二五”时期,社会发展带动经济转型的作用将更加凸显。一是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是培育和积累人力资本的基础部门,将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创新精神战略支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二是面对日趋严峻的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大力发展低能耗、无污染的社会服务产业,无疑是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重要方向。三是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改善消费环境,切实减轻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后顾之忧,也将是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因此,在规划研究中,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社会事业的战略地位,将社会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的研究日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在发展思路中,要充分体现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推动作用,真正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保障。

2.应落实公益性和产业性的区分,逐步完善社会事业的分类发展

社会事业的公益性和产业性特点在近年来的实践中不断显现出来并得到了验证。按照“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要求,在“十二五”社会事业建设中,政府应当遵循社会事业分类发展的规律,在集中力量发展公益性社会事业的同时,规划引导好经营性社会服务产业的发展,以更好地满足日益突出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因此,“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科学区分公益性与非公益性社会事业的领域及类别,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以需求为导向,强化政府职能作用,提高服务意识,推进机制创新,鼓励引导社会参与,管办分离,激发社会事业发展活力。

3.应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社会事业的管理水平

实践证明,要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提高社会事业综合服务能力,其根本途径在于加大政府的投入。社会发展工作点多面广,工作千头万绪。近年来,尽管我们在社会事业的硬件设施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及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社会事业的长足发展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因此,“十二五”期间我们应从以下工作着手:一是在加大投入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发改委的职责,进一步加大“跑部”力度,制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争取国家和社会资金更多支持,全面改善社会公共服务基础条件;二是选择能够重点反映规模、质量、结构、公平、效率和效益发展变化的目标和指标,建立社会发展形势动态监测制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增强把握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三是加强教育、卫生、文化资源和城乡社会资源的全面整合,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挥更大的效益,培养和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四是充分发挥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在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方面的作用,增强人的身心健康,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提高人的发展能力,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实现提升人力资本、增强社会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4.应丰富和拓展社会事业发展的内容,增强把握社会事业发展的主动性

丰富和拓展社会事业发展的内容,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又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基本要求。就西安市的实际情况而言,“十二五”期间我们应探索拓展以下工作:一是适应政府基层管理和服务重心下移的发展趋势,研究和推动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和社会矛盾疏解机制;二是适应社会结构调整和服务方式转变的需要,逐步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组织的培育和规范引导,探索实行政府购买服务,依托非营利性组织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途径;三是适应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需要,探索建立民事诉求的表达、收集和处理机制,提高民生信息的及时性,增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主动性。

5.应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提升社会事业的综合竞争力

在国务院批复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家正式提出了西安要着力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要把西安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这就要求西安要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竞争,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进一步确立国际化、现代化理念,扩大改革开放;西安要在服务全国中求得发展,在面向世界中赢得机遇,就必须在全面总结“十一五”社会事业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事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开放,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在国际地位中的综合竞争力。一是切实降低社会事业领域进入门槛,确保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区域的主体都能按照政策规定公平进入社会事业领域;二是主动加强与中、东以及副省级城市在社会事业领域的交流,积极推进人才开发、文化创意、教育公平、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三是加快社会事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在更大范围、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培育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博览活动和重大体育赛事,积极探索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办学、办医以及科技技术交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需求和良好愿望。

八、“十二五”时期加强西安市社会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一)宏观上,提出以下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实施

围绕“十二五”期间全市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在规划、立法、投入、监管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的职责,强化组织领导;相应制订重点领域专项规划,明确各部门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尤其是发改委,要继续发挥综合管理与协调部门的优势和作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认真履行战略规划、项目建设、布局调整、政策支持以及体制改革等职能,统筹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需要与可能、重点与一般等关系,确保全市“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1)积极推动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破除制约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着力解决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和发展不够全面、不够均衡、不够协调的问题。一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二是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大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三是健全乡村、社区文化服务设施,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共享先进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培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文化企业,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强市。

(2)推动社会服务产业发展,解放思想,正确认识社会事业和社会服务产业的属性特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公平开放市场准入,按照产业化规律运作,加快营利性社会事业产业化进程,大力扶持和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体育、老年护理等市场前景广、发展潜力大的战略性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服务需求。

(3)积极推进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开放市场竞争,改革政府包办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把从事公共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统一称为民办事业单位;引导和带动企业、外资等社会资本投入社会事业,鼓励社会慈善捐赠兴办社会事业;赋予医院、学校等行业独立的人事权,探索理事会治理结构,建立新型的社会组织运行与治理机制。

(4)稳步提高社会事业财政支出比重,多方筹集社会事业发展资金。发挥政府主导功能,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按照均等化目标建立我市财政对社会事业投入的合适比例和正常增长机制;积极调整市财政支出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积极利用市场机制拓宽筹资渠道,在争取中、省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充分抓住利用开行贷款发展我市社会事业,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社会事业;重点加强对薄弱环节社会事业的倾斜支持,合理利用财政增收资金,有效增加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5)加强社会事业资金使用绩效监管,对社会事业投入与产出进行综合监测和评价。加快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西安市实际要求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完善公共服务监管体系,把社会事业发展作为考核政府和部门工作的重要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和目标考核体系。

(6)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受益与负担相对称、管理能力与管理范围相匹配、事权和财权相统一,下达任务与考核指标相一致等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和各级部门在社会事业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责任和权力,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各级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把责任和权力真正落到实处。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加强城乡基层组织自治管理,完善利益协调和社会矛盾疏解机制。逐步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的客观需要。

(7)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公共服务决策机制。深化社会事业发展工作的研究,提高以需求为导向的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信息库,收集居民实际需求的多样化、多形式的公共服务信息,初步实现资源数据化和管理、信息传播网络化,为政府及时、合理地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便捷服务。

3.以农村发展为重点,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重点研究和优先发展覆盖城乡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重点支持基层、农村、远郊区县的社会事业发展,加强薄弱区域、行业和环节建设;政策向农村下放,资金向农村倾斜,项目向农村下沉,服务向农村延伸,重点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公共文化和社会弱势群体保护设施建设等关乎民生的突出问题;以未央区“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为推力,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以高陵县城乡一体化试点为拓展,扩大覆盖面,逐步建立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制度;以推进人口城镇化管理、户籍制度改革为抓手,全面统筹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

4.以项目作支撑,带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以社会事业重大项目为依托,强化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策划、包装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提高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增强项目前期经费统筹安排能力,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建立项目储备库制度;重视项目储备工作,提高社会事业项目在省、市有关项目安排中的比重,争取获得广泛支持;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落实优惠政策,推动一批社会事业项目进入社会化管理和组织实施;抓好项目的前期工作,按照程序和规划要求,认真进行实地调研,落实各项建设条件,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加强项目的实施管理,落实责任,规范招投标,管好用好中省投资,把好批准项目的建设关,充分发挥稽查和监督作用,确保规划项目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和资金安全;抓好项目建设的组织验收,突出抓好农村基层社会事业项目的调研和监督工作,加强协调,及时解决好规划和项目实施中存在的有关问题;积极向社会组织推荐成熟项目,拓宽竞争渠道;遵循量入为出原则,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在财政能力范围内优中选优足额安排,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建成并发挥效益。

5.加强社会事业基本形势分析,搞好重大问题研究。

针对苗头性、趋势性和现实性重大问题进行对策研究,及时为市政府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一是着力抓好中央、省、市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积极协调安排好相关的配套政策,加强各级责任制落实和项目管理,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二是密切监测社会形势,完善社会形势分析方法和制度,健全社会事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及时了解把握关系社会发展稳定的基本形势和变化趋势,迎接各种社会挑战,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三是探索社会事业发展和宏观调控规律,着力研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社会事业内部相互关系,适应国情、省情和市情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社会事业布局及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加快我市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各项配套措施,不断开创我市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6.完善社会发展政策法规,逐步实现社会发展保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认真梳理国家、省、市关于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切实抓好落实,尽快研究出台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各种利好政策以及各类配套政策和相关意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立法工作,及时修订和完善地方性社会事业发展法规,为加快社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把社会领域建设和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积极推进社会领域立法进程,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发展法规体系,完善行政诉讼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社会事业各领域应该采取的保障措施

1.教育

(1)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制订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把教育布局调整纳入总体规划,促进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把学校建设纳入城市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日程;创新教育理念,把握教育政策,破解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和难题;建立决策咨询论证制度,确保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

(2)提供物质保障。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加强教育资金的监管,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公办职业学校免学费、民办职业学校减学费的政策,使职业教育制度不断完善;采取多元化的办学方式,鼓励非财政资金通过社会中介组织采取捐资、出资或投资等方式参与教育发展。

(3)加强教育督导。认真贯彻落实《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教育督导机构的督政、督学职能和作用。强化教育督导的重要性,使教育监督与教育的决策、执行地位相当,协调发展。强化督导机构的行政监督职能,加强对各级政府依法办教育和学校依法办学的监督检查。加强督导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保障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落到实处,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2.卫生

(1)逐步开展政府公共卫生工作绩效考核,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确保政府公共卫生职能的有效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设、必须的医疗设备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政府要予以保障。

(2)深化卫生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精神,按照《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认真执行各项改革措施,促进我市卫生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3)加强协调,强化政府责任。卫生事业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各级政府要把卫生工作作为执政为民、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要把卫生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步实施。

3.文化

(1)加强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在文化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资金投入、市场准入、市场开拓和监管等方面,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加强对本地区文化开发、文化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研究,科学制定好的政策,确保文化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

(2)探索建立西安文化内涵的新机制。从戏剧艺术、典故传说、曲艺表演、唐诗古乐、剪纸皮影、社火锣鼓、地方小吃、方言歌谣、历史事件、名人趣事、泥塑彩绘、历史地名、民间信仰、节令传统等西安特有的文化遗产艺术形式入手,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全力打造品牌项目,展示西安的文化魅力,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运行机制。

(3)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双翼齐飞。既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乡村、社区文化服务设施,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共享先进文化;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组建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文化企业,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强市。

(4)建立专业人才引进培养机制,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制定优惠的人才政策,加大留人和引人的力度。借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契机,办好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培养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注重引进在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及海外文化创意、研发、管理等高端人才,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4.体育

(1)强化政府管理及服务职能,加强城乡基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公立学校体育设施开放。

(2)继续深化改革,健全全民及健身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体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指导员的作用。

(3)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引导居民适度体育消费。

(4)加快群众体育法制建设和科学研究,积极推进群众体育改革试点。

5.劳动

(1)实施“素质就业工程”,进一步推进就业工作与职业培训工作的结合,形成就业与职业培训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鼓励企业承担企业外部的实训、实习工作任务,利用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的优势,拓宽就业和创业渠道。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运行机制。

(2)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和支持企业合理加大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的支出。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资金支持力度,实行便于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参加培训和实现就业的经费补贴办法。

(3)推进我市劳动保障信息一体化建设,总体构想为:一个工程(金保工程)、两大系统(社保+人力资源市场)、三层结构(中央、省、市)、四大功能(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宏观决策)。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建立统一覆盖全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就业服务等业务的集中式资源数据库,实现市内广域网实时联网,将全市13个区(县)和2个开发区的经办机构、157个街道和559个社区、2个市级经办机构和市职介中心联入市级网络中心。

(4)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重点支持技工院校建设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依托2—3所水平高、规模大、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技工院校,以高级技工为主要培养目标,以当地支柱行业大型企业(集团)为支撑,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紧缺的技师,使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大幅度提高。

(5)加大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加大基金征缴力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劳动保障执法检查,规范用工秩序,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快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6.民政

(1)密切配合,完善运行机制。围绕“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目标,针对民政工作涉及面广、综合协调任务重的特点,切实履行牵头职责,加强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监督管理,切实做到协调有方、督办有力,服务到位。针对民政工作的社会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健全社会动员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通过制定政策,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

(2)建立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民政事业经费自然增长机制,足额保障民政事业经费和必需的工作经费。利用市场化、社会化方式和途径,加大福利彩票发行力度,发挥慈善捐赠、经常性社会捐助资金的辅助作用,筹集更多的民政事业经费。加强对民政事业经费分配、使用和发放的管理与监督,严格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挤占和挪用。各级民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都要共同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3)夯实基础,健全组织落实机制。着力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站建设力度,争取至少配有两名以上专职民政干部,切实解决乡镇民政工作人员配备与工作任务不适应、工作手段与工作效果不适应、工作能力与工作要求不适应的问题。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业务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正的民政干部队伍,为推进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7.人口和计划生育

(1)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建立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机制,形成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复合型、管理型人才结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待遇与个人绩效评估挂钩。

(2)加大对人员的服务、管理、业务培训力度,增强服务理念,提高依法行政和服务水平。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要有一名懂医学、会管理的业务副站长,县级服务站要有1—2名具有医学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中级职称技术人员比例达到40%,乡镇服务站至少要有1名具有医学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技术人员比重要达到70%以上,做到人员结构合理、技术过硬、服务质量好、群众满意。重视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制订规划并认真落实。

(3)采取在职学习、离职培训、学历教育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整个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在乡镇初步形成以医学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专兼结合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队伍。所有在岗人员均应按照有关法规取得执业资格和证书。

(4)逐步建立财政投入的基础福利个人账户制度,有效解决流动人口在计生、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的国民待遇问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发展与人口计划和生育相关的产业,坚持以事业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事业的正确方向,推动我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8.旅游

(1)妥善处理好提升产业素质与扩大产业规模的关系、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严格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关系。

(2)加快完善旅游规划体系、旅游产业体系、旅游要素体系,推进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旅游信息网络体系,加强旅游安全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3)发挥旅游对休闲产业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拓宽旅游要素内涵,不断推动旅游新业态领域发展。提高旅游企业素质,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水平,组建专业旅游投资公司,积极争取社会资金的投入。以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工作。

(4)不断优化旅游政务环境和发展环境,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完善旅游发展政策,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监管体系以及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维权工作机制,形成旅游执法长效机制。

9.残疾人事业

(1)建立和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完成市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任务;完善低视力康复服务网络,为患者供应助视器,对贫困低视力患者实施救治;开展盲人定向行走和生活技能训练服务。指导社区家庭开展康复训练,实施贫困聋儿康复救助。

(2)将残疾儿童少年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并在政策上给予特别优惠。建立健全残疾人助学制度,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困难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子女给予资助,对有关部门和单位举办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班,优先安排残疾人,并减免相关费用。

(3)出台实施细则,依法全面促进残疾人就业,巩固深化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成果;鼓励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个体经营,并给予政策和经费扶持;加强残疾人职业介绍,及时召开残疾人就业洽谈会。鼓励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制定政策措施,给予从事个体经营的贫困残疾人一定的养老补贴。

(4)研究制定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的社会保障政策措施。按照“分类施保、分类救助”的原则,当地政府应及时给予残疾人临时生活救助。设立残疾人专项救助资金,鼓励社会捐赠,支持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5)充分发挥市(区)各级残疾人法律服务中心维权示范岗的作用,加大对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重大典型案件的查处力度。认真研究新时期残疾人信访工作的新特点、新问题,积极探索残疾人信访工作领导机制、处访机制和制度建设,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6)举办西安市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和西安市第二届特奥运动会,把残疾人体育工作纳入社会发展大局,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创造条件。加强国内外体育的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国内外残疾人体育赛事。

(7)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动员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公共媒体深入宣传报道残疾人事业。积极推进西安市残疾人文化艺术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为培养残疾人文化艺术骨干提供基本保障。组织残疾人事业好新闻的评选活动,推荐优秀残疾人题材的文化作品参加各类评选。

10.文物

(1)全面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进一步完善全市地方文物法规体系,加快推进依法保护文物的进程,建立健全各级文物管理机构,进一步明确文物执法部门的主体地位。

(2)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体制改革,纳入社会事业统筹管理,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落实。

(3)加强大遗址保护管理工作,着力抓好保护规划的制订、实施,以及保护工程的立项、设计、施工和管理,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理制度,确保工程符合文物保护的理念和准则。

(4)加强文物维修工程,完善文物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调查、规划、立项、审核制度,以及工程招、投标制度和工程监理、审计制度。加大文物维修项目跟踪问效,推行全程监管,规范工作程序,提高专项文物维修经费使用效益。

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为市政府研究、决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提供准确信息。进一步细分工作任务,细化优惠政策,推动《关于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实施意见》及《关于鼓励促进西安地区行业和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实施办法》的出台和实施。

(5)加强文物宣传工作,加大文物保护先进个人、特别是先进群体的宣传表彰力度,普及与文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全社会自觉参与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加强安全保护基础工作,加大群众文保员队伍调整、教育和培训以及经验交流力度,提高防范能力,确保文物安全。

(6)确立人才培养工作在文物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建立一支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和保护理念的文博队伍;建立与文博行业资质、资格认定、持证上岗制度紧密结合的教育培训制度;鼓励文博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形成公开、公正、宽松、宽容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11.广播电视事业

(1)积极争取将西安广播电视发射中心、西安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列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由市财政投资建设,彻底解决我市广播电视制作、播出、发射不配套的问题。

(2)坚持本土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全力推进节目创新创优。健全节目评价体系,完善节目退出机制。加强节目生产成本管理,实现节目在台内的资源共享。深化节目制播分离改革,使政策允许的、具备市场化运作条件的节目全面实行制播分离,通过专业的分工协作,大幅提高市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质量。

(3)实现村村通工程由加快建设到提升服务的转变,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村村通建设任务。以区县村村通标准化服务站建设为重点,加强业务培训,完善技术装备,扩大服务半径,为村村通工程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保障。

(4)以完善目标综合考评机制为抓手,以效能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人员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有效载体,提升集体凝聚力,增进干部职工团结,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12.老龄事业

(1)把老龄事业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依据《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实施意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的意见》,结合各自实际,制订本地区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要建立健全老龄工作责任制,做到任务分工,责任明确,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制度。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和目标责任,严格履行职责,积极完成各自承担的老龄事业任务,形成协调配合、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2)始终坚持老龄工作“政府主导”原则,将老龄事业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市和区县两级财政各按每位老年人年均不低于1.5元标准按时足额拨付,并根据经济社会和人口老龄化发展水平逐步增长。市和区县财政每年要安排养老服务业专项经费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福利彩票公益金中也要有一定比例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对社会力量兴办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实行奖励制度。做好9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保健补贴发放工作。

(3)加强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的建设,要在核定编制数额、性质、配备工作干部等方面予以重视和倾斜。把老龄工作干部纳入公务员序列进行交流和培训,切实提高老龄工作干部的政治待遇,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同时,还要随着老龄工作任务量的加大,适度增加编制,以适应工作需要。

(4)研究制订并督促实施《西安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作出突出成绩的区(县)和部门要给予表彰,形成老龄事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各级老龄机构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参谋助手的作用,按照规划目标,逐年分解实施,组织力量定期对年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在2015年对《西安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评审,确保各项老龄事业规划目标落到实处。

13.工会事业

(1)深入开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划工作,制定目标,完善措施,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各项工作的始终。

(2)全面提升工会干部和职工队伍素质,采取更多的手段,搭建更多的平台,使工会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大幅提升,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使职工的文化素养、技术能力大幅提升,以适应新技术、新能源的要求。

(3)加强科学管理,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务实、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的领导班子,使各项决策更加科学;研究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使工会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4)加强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有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使全市工会工作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科学性。

14.档案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以《档案法》为核心的档案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我市档案法规体系,加大宣传,严格执法,全面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法律意识,为档案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以积极作为的姿态,在有为中求发展。努力争取政府领导的重视以及市级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逐步解决档案事业发展所需的人、财、物等现实问题,特别是市和区县财政要对市和区县综合档案馆落实2元/年卷的档案保护费,为档案工作的开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3)按照统筹规划、分层次分系统实施的原则,加大对档案人员的专业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打造一支由管理型、专家型和技能型人才组成的档案干部队伍,为“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4)“十二五”时期要重点做好档案馆二期工程项目的开发建设,进一步扩大馆库面积,建立档案信息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企业档案寄存管理中心等,不断完善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全面打造公开型、开放型的现代化档案馆。

(5)继续加强档案宣传工作,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同时积极开展档案学术研究活动,总结新经验,推广新成果,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为档案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5.妇女工作

(1)以激励妇女建功创优为目标,以创业带动就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妇女创业就业促进行动”,进一步完善统筹妇女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把妇女的创造热情引导到促进科学发展上来。充分发挥妇女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深化“巾帼示范村”建设,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强人,帮助妇女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中开辟致富新路。强化政策扶持、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和示范带动,进一步为失业妇女、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女大学生等自主创业就业提供有效服务。组织妇女参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引导妇女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以弘扬和谐精神、培育文明风尚为目标,以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和谐家庭创建行动”,倡导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廉洁守家,以家庭和谐促进城乡社区和谐,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于妇女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推进落实家庭教育工作规划,进一步实施“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活动,扎实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做好指导推进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参与社会教育的工作。

(3)着力开发妇女人力资源。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妇女发展意愿为导向,以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妇女成才支持行动”,切实加强妇女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女人才库建设,积极配合政府组织部门做好培养选拔推荐女干部和发展女党员工作,宣传各类妇女先进典型,为妇女人才健康成长铺路搭桥。

(4)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贯彻力度。深入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党校、进高校、进机关、进社区,提高全社会的知晓率和认同感。坚决抵制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观念,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促进形成有利于男女平等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大力推动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加强调研、主动沟通、建言献策,为妇女发展营造优化的法律政策环境。

(5)认真做好下一个十年“两规划”的编制准备工作,按期出台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妇女儿童发展新的目标和指标体系,推动其在“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6)以依法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以源头维权、社会化维权和实事化维权为手段,大力实施“妇女儿童权益维护行动”,进一步完善维权工作长效机制,推动解决妇女在参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婚姻家庭、人身权利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信访网络、法律援助网络、维权监督网络和基层维权阵地建设,健全妇女儿童维权预警机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不断优化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社会环境。

(7)以推动解决失地失业妇女、进城务工妇女、特困妇女、老龄妇女及留守、流浪儿童的民生问题为重点,加大帮扶力度,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妇女儿童解难。发展壮大巾帼和家庭志愿者队伍,推动建立健全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