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战略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战略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但熊彼特称创新者为企业家,也带来一些话语上的混淆。德鲁克的创新思想同样为人类做出了大贡献。这要求所有机构的管理者把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作为自己工作中的一种正常、不间断的日常行为和实践。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战略

八、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要求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老师熊彼特与德鲁克开创了创新大思路之先河

创新的鼻祖熊彼特与创新的新秀德鲁克这两位大师都是奥地利人。这两位大师的共同点都是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有的专家学者对熊彼特与德鲁克这两位大师的创新作了比较全面地概括,认为:

熊彼特的创新思想石破天惊破天荒。熊彼特的思想来源于他阅读的过去300年间以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希腊文和拉丁文出版的有关经济理论的每一篇文章和每一本书。德鲁克在德国汉堡学习时,读了好几百本书。他每隔4年都会选择新的主题来研究,这些主题涉及统计学、中古史、日本艺术经济学等等。2002年,德鲁克又在重读莎士比亚等人的著作。

熊彼特最终在教学中发现了他的使命。他生命的大部分是作为教授和导师度过的。他在波恩和哈佛教了25年书,哈佛的400个经济学博士,几千名本科生曾在他的指导下学习经济学。他的门下有两名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萨缪尔森、托宾。

德鲁克在写作和咨询中实现了他的使命。德鲁克是这样定义自己70余年的工作,“写作是我的职业,咨询是我的实验室。”德鲁克为世界许多政府机构、企业和非营利机构提供咨询和帮助。为了表彰德鲁克对世界所作出的杰出贡献,2002年6月20日美国乔治·布什授予德鲁克“总统自由勋章”。

1907年,新婚燕尔的熊彼特为了谋生来到埃及,在开罗开始了他的律师职业。也就是在开罗,熊彼特获得了商业实践经验,他帮助重组了一家在开罗的制糖厂,通过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大大地提高了工厂的效率利润水平。这一经历给熊皮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亲身经历了一次创新经历的过程,看到了创新的成果。因此,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来自于对实践的观察和总结,而非象牙塔大学课堂里的假设。

熊彼特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而引入生产体系。

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据此理由,熊彼特对企业家与企业做出的定义是:“将这些新的组合加以推行的组织,我们称之为企业家”。所谓“经济发展”也就是指整个社会不断实现这种“新组合”而言的。

这种新组合包括5项技术内容: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掌握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实现新的组织形式。根据熊彼特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于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

有的专家学者进一步认识到:熊彼特最突出的贡献是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的职能。但熊彼特称创新者为企业家,也带来一些话语上的混淆。“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来自法语,意思是承包人;“企业家”在德语里是Unternehmer,相当于英语的“ownermanager”,意思就是“既是所有者又是管理者的老板”。所以“企业家”这个词在两种语言中都没有准确地反映出其原意。如果当初熊彼特使用“创新者”这一术语,用以表示一个引进新事物的人,就和他要表达的意思相当,也就可以避免人们针对这一术语的多年的争论和混乱。

1983年5月23日,为了纪念熊彼特诞生100周年,德鲁克在《福布斯》杂志发表了题为《现代预言家:是熊比特还是凯恩斯?》的文章,其中写道:“在某种方式上,凯恩斯和熊比特重演了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哲学家对抗——才华横溢、精明机智、锋芒毕露的诡辩者巴门尼德,与动作迟缓、面貌丑陋,但却富有智慧的苏格拉底之间的柏拉图式的辩论。在两次世界大战间,没有人比凯恩斯更富有才气,更精明,熊彼特则表现得平淡无奇——但他有智慧。聪明赢得一时,而智慧天长地久。”

为什么德鲁克对熊彼特有如此高的评价?德鲁克写道:“熊彼特一开始就宣称,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不是均衡而是结构性变化。熊彼特由此引出了关于创新者是经济学真正主题的著名原理。”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创造性的破坏”。他坚信,只有当经济吸收了变化的结果,永远改变了它的结构时,经济才能发展,这种变化破坏旧的均衡条件。发展就是在新旧均衡之间发生的事件。

德鲁克的创新思想同样为人类做出了大贡献。1985年,德鲁克出版了它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德鲁克所说的企业家就是创新者,所谓的企业家精神也就是创新精神。该书始于企业家经济,而终于企业家社会。创新是微风细雨,创新是革命的替代品,这是本书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德鲁克写道:

无论是社会还是经济,公共服务机构还是商业机构,都需要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能让社会、经济、产业、公共服务机构和商业机构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与自我更新能力,这首先是因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不是对原有的一切‘斩草除根’,而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这次推出一个新产品,下次实施一项新的政策,再下一次就是改善公共服务;其次,因为它们并没有实现规划,而是专注于每个机会和各种需求;再次,是因为他们是试验性的,如果它们没有产生预期的和所需的结果,就会很快消失,换言之,因为它们务实,而不教条;脚踏实地,而不好高骛远。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企业家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平常、稳定和持续的活动。正如管理已经成为当代所有机构的特定器官,成为我们这个组织社会的整合器官一样,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也应该成为我们社会、经济和组织维持生命活力的主要活动。这要求所有机构的管理者把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作为自己工作中的一种正常、不间断的日常行为和实践。

德鲁克不但通过著书立说来传播他的创新思想,而且还亲自践行他的创新思想,德鲁克基金会就是德鲁克实践他创新思想的载体。德鲁克下面的这段经历也许会帮助理解他的思想和行动的一致性,德鲁克的童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度过的。战争带来的不仅是恐惧而且还有饥饿。德鲁克在他的自传《旁观者》中意味深长地说到:“像每个维也纳的孩子一样,我也是赫伯特·胡佛救的。他的食物赈济组织提供了学校午餐,这些午餐使我后来一直对粥和可可茶厌恶至极——但是毫无疑问,这些东西拯救了我的生命,也拯救了欧洲大陆数百万孩子们的生命。”奥匈帝国的政府对他在饥饿中挣扎的臣民毫无帮助,而一个外国的“组织”却能拯救他们的生命。这也就是德鲁克把组织看作一种人类创造性工具这一概念的形成根源。同时,我们也能从中理解,为什么德鲁克在一生中始终以不同的形式帮助非营利组织。他坚信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在于改变人类的生活。1990年,在德鲁克的支持下,赫塞尔本和布福德创建了德鲁克基金会,他的使命是“提供非营利机构最好的思想、实务与经验。”这些最好的思想、实务与经验从何而来呢?德鲁克基金会每年举办两次论坛,出版书籍和发行期刊。许多管理大师,例如:彼得·圣吉、吉姆·科林斯、史蒂文·科维等都是德鲁克基金会的义务讲师。德鲁克为该基金会捐款25万美元,这是他《非营利机构管理》一书的稿费。德鲁克基金会在过去的15年中,每年都要颁发“德鲁克非营利创新奖”,从环保组织、妓女从良所到收养艾滋病患者子女的路德教会都曾获得过创新奖。德鲁克还亲自为该基金会设计了一个“非营利机构自我评价工具”,用来帮助非营利机构提高管理的成效。德鲁克向非营利机构提出的5个问题实际上是值得所有的组织认真思考:我们的使命是什么?谁是我们的客户?客户的认知价值是什么?我们的成果是什么?我们取得这一成果的计划是什么?

创新的触角从经济视角到社会视角是德鲁克创新的特点。德鲁克早年在德国的汉堡读大学,其间读到的两本书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一是爱德蒙·柏克于1790年完成的《法国革命之反思》,二是斐迪南·杜尼斯于1887年写就的德文社会学经典著作《社群与社会》。德鲁克写道:“柏克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的时代,政治和政治家的第一要务是在连续和变革间找到平衡。这样的精神,随即成为我的政治观、世界观和日后所有著作的中心思想。”从德鲁克1939年出版的第一本书《经济人的末日》到2002年他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他一生都在探索连续和变革之间的平衡。德鲁克用46年的时间,即从1939年出版的第一本书《经济人的末日》算起,到1985年他出版《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对连续与变革的思考和提出的解决方案,体现在他1985年出版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

德鲁克在《一个社会生态学家的思考》一文中写道:“经过多年思考,我认识到,变革也是需要管理的,实际上,我逐渐认识到所有机构——无论是政治、大学、企业、工会,还是军队——只有通过在其自身结构中建立系统化、有组织的创新,才能保持持续性。这最终促使我写成《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1985年),尝试把创新这一学科作为系统化的活动来管理。”

熊彼特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创新的,德鲁克不但从经济的角度,而且还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创新。最为重要的是,德鲁克为连续与变革之间的平衡提供了解决: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在“动态不均衡中建立社会,也唯有这样的社会才具有稳定性和凝聚力。”这不仅是对人类历史发展高瞻远瞩的总结,而且也体现了德鲁克作为社会生态学家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二)关于企业创新理论内涵的概述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汪慧玲主持的兰州市科技局2007年软科学规划项目《兰州市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的报告中对企业创新的诸多问题和理论做了比较细致的概括。这里主要引用她综述的事实材料。

前文已述,创新这一概念是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对“生产手段的新组合”,是“以不同的方式把这些原材料和力量组合起来”,它“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它是来自经济生活自身创造性的一种变动。这个概念包括下列五种情况:第一,采用一种新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第二,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第三,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第四,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第五,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例如通过“托拉斯化”,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由此可见,熊皮特的创新概念,其含义是相当广泛的,包容了各种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新活动,既包括产品和工艺的创新,又包括市场、供应和组织的创新。这种界定说明了企业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创新是一个过程”的思想。企业创新当然是围绕着产品和工艺的创新展开的,但是,产品和工艺创新如果没有市场、供应、组织等方面的创新作保障,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正是由于组织和管理上的创新,才能使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诸要素、生产力诸要素得以完善地组织、协调、平衡和配置,从而实现生产、经营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整体优化

因而说,创新能力就是人们实现创新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即人们革旧部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进事物发展变化等。创新能力的最基本构成要素是创新激情、创新思维和科技素质。创新激情决定了创新的产生,创新思维决定了创新的成功和水平,科技素质是创新的基础。

增强创新能力,包括增强制度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组织创新能力、财富增长模式创新能力和发展模式创新能力。增强创新能力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培育区域活力、动力和自身能力,进而提高国内区际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三)关于国外与国内专家学者对创新问题研究的现状综述

1.关于传统创新理论的发展问题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之后,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理论”引起各国政府以及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对“创新理论”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一般认为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服务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创新理论的研究逐渐形成两个不同的派系: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创新;以制度变革和制度形成为研究对象的制度创新。

(1)关于技术创新问题

技术创新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曼斯菲尔德、卡米恩和施瓦茨、门斯等,他们在熊比特的创新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了技术创新,将创新理论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进行综合,初步构建起了技术创新理论的基本框架

其中,曼斯菲尔德在研究技术创新推广的问题上,提出了模仿论。提出了技术创新与创新模仿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变动的速度。为了考察同一部门内技术扩散的速度和影响技术扩散的各种因素的作用,他提出了4个假定: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专利权的影响很小;在技术扩散过程中新技术本身不发生变化;企业规模的差异不影响新技术的采用。

卡米恩和施瓦茨在研究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市场结构论。他们主要从垄断与竞争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介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状态之间的“中等程度的竞争”的市场结构是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的理论。

门斯在研究创新集群理论上,提出了技术僵局论。他认为,缺乏创新是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而与此同时,经济萧条构成了技术创新高涨的主要动力,因为只有此时“资本才能克服承担风险的厌恶,并依赖于可能会获得的基本创新”。

西方创新理论引入我国后,特别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跟踪世界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结合我国的企业改革与发展实践,对技术创新的概念、机制、过程与管理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是傅家骥等所著的《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许庆瑞所著《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等。

(2)关于制度创新问题

制度创新的代表人物是戴维斯和诺斯。戴维斯和诺斯在《制度变革和美国经济增长》中阐述了制度创新的含义、制度创新的推动因素、制度创新的过程分析。他们认为,制度创新是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

此外,在制度创新研究中还有舒尔茨的制度调整论、拉坦的诱导性制度变迁理论。舒尔茨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中提出“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服务提供者,必然随着技术的创新的变迁以及经济的动态增长而做出反映和调整”。拉坦提出“技术变迁的新知识的产生是制度发展过程的结果。技术变迁反过来又代表了一个对制度变迁需求的有力来源”。

国内在制度创新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常修泽所著《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丁栋虹所著《制度变迁中企业家成长模式研究》等。常修泽结合我国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形式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实践,对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的理论依据、总体设计、运作方略以及创新协同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丁栋虹用组织模式、交易费用模式和代理模式对企业家的创新进行了系统的制度分析,将中国企业家与企业制度理论研究进行了有机融合。

2.关于现代创新理论研究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变革,现代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呈现出动态非线性的变化特征,各种因素对企业创新综合产生各种影响如消费者需求的多变、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变革等,企业创新也普遍表现为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工程,经典的企业创新理论在新时期日益凸显了其局限性。因此,国内外学者从20世纪末注目开始对经典创新理论进行持续拓展,这种拓展体系分为三大方向,即从局部研究向系统研究方向拓展、从点状研究向网状研究方向拓展、从一维研究向多维研究拓展。

从局部研究向系统研究方向拓展。现代创新理论研究逐步从局部创新研究向系统创新研究进行拓展。美国学者纳尔逊和温特创立了“创新进化论”这一独特新颖的理论分支,它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融合,他们认为创新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创新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组织等多方面的内容。基于“创新进化论”的推动,创新理论逐步由对技术、管理、组织、制度、文化创新等的局部研究走向综合性创新研究,即创新理论不断呈现系统化、整合化和集成化的特征。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迪隆、厄特贝克等人则进一步指出提高技术创新效果的关键在于合理处理好各种要素的匹配关系,发挥协同作用。此后,许多学者如弗里曼、多西等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展了技术、制度等的综合性创新新研究,从而促使创新管理的集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集成的思想和原理逐渐在管理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颜西教授在其代表作《科技整合》中提出了集成的概念。他认为“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技术集成管理更加有能力应付不连续的技术创新”。

从点状研究向网状研究方向拓展。现代创新理论研究逐步从点状创新研究向网状创新研究进行拓展。国内外学者在对创新的本质及特征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认为创新是多维的、非线性的、网络的、互动的过程。为了更好的说明创新产生的过程,不同时期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创新模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相继推出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模式,分别为技术推动模式、市场需求拉动模式、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一体化模式和集成网络模式。由此可知现代创新理论正由点状研究向网状研究拓展。

近几年来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从不同的出发点开始,即不同的创新价值链中的所有环节都有可能创新。1996年,布烈松在其《经济互相依赖和创新活动》中指出不同类型的创新组织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影响着创新活动,并且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且这种相关性可以通过“创新簇”的概念进行描述。“创新簇”存在的基本原因就是因为存在创新网络。

弗里德曼在《Research Policy》中发表论文提出,创新网络是为了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具有非正式和隐含特征的关系。他把创新网络的类型分为合资企业和研究公司、合作R&D协议、技术交流协议、直接投资、生产分工和供应商网络等类型。

瑞典网络学派关于网络的理论模型包括三种构成要素,即参与者、资源和活动(即参与者的行为)。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之间相互结网,行为主体的特征是通过其在网络中的活动来体现的。

从一维研究向多维研究拓展。现代创新理论研究逐步从一维研究向多维研究进行拓展。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创新理论研究逐步开始关注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统创新理论是以经济利益至上为价值取向的,这往往与社会发展的多维性产生矛盾,因此创新的主体与创新的对象和社会、环境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赖,不断发展的统一体。与之相对应,对创新效果的评价也由一维向多维转化,即我们除了用经济效益外,还必须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来对创新进行评价,通过对创新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系统效应研究,建立起创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维评价模型对创新进行评价。

结合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呈现多维化,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要构建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R&D能力、创新组织管理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以及创新产出能力等外,还要包括创新社会效益和创新环境效益等,在这方面国内已经有学者做了深入研究,如向刚、汪应洛在《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要素构成与评价模型》中提出了评价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体系框架模型,这一模型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综合能力体系,包括创新能力、创新基本能力、机遇与环境三个层次,其中创新基本能力中包含经济效益实现能力,机遇与环境层中包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教育等因素。毕克新在其所著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建立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来评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其中产品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包含产品创新环境效益指标,工艺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包含工艺创新社会效益指标。

(四)关于自主创新问题

我们党和国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核心战略,进行重大的创新实践,其意义重大而深远。自主创新能力是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甚至可以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核心战略,是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前途命运的。谁都知道,任何行业任何领域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有的专家学者说,目前,我国经济建设正处于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资本、土地、劳动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呈递减趋势,而体制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与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的资源禀赋也决定不可能再走以往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换取工业化发展的道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当让自主创新成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经济整体效益、有效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尤其入世以后,我们只有努力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国外学者一般研究创新的相关问题,对自主创新涉及很少,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是我国等国家在追赶中提出的相对概念,更加强调自主性、原创性,也更加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但是创新与自主创新在本质上具有相关性和内在统一性。

1.关于自主创新及其能力的概念内涵与意义

前文已述,早在1912年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首先提出了以“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为特征的创新概念,关于创新的研究也就成为管理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对创新能形成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达成共识。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各家跨国公司都非常重视自主创新。我们的党和政府,我国的学术理论界和实业界越来越重视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

(1)自主创新是一个集大成的综合创新过程,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素质展现过程

我国的专家学者在理解自主创新能力时,不仅在外延上做了明确的界定,而且对其内涵也做了更为广义的解释。有的从自主创新和市场的关系分析入手,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看作是一个经济过程,认为它不单纯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是一个经济过程和市场实现的过程,并指出如果创新中的新产品、新工艺不能被市场接受,则该创新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实验室的样品和展品,自主创新的本质特点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过程。有的进一步从外延上指出,自主创新不同于技术创新。过去的技术创新省略了许多由发明到应用的中间环节,失败风险很小,所以进行的主要是学习消化,至多做一点适应性修改,自主创新则不然,必须包括选择发明和科技成果,使逐步成熟到适合于生产应用,以至于市场成功,还必须包括根据市场和生产需要去开发技术的各种努力。

(2)模仿与积聚再加灵感,是自主创新的初始阶段

有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关系的比较上,界定自主创新的内涵。有的人认为,自主创新就是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到自主创新,是一个积累和学习的过程,在模仿和积累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是一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自主创新的含义是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来完成技术创新全过程,关键技术上的突破由本企业实现。模仿创新则是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思路,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模仿创新是在率先创新者具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基础上的“模仿”,是在别人工作基础上的进一步努力,被称为“二次创新”。自主创新模式就其本意来讲是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特别是对核心技术的突破是靠自己的力量。但是,模仿了,积聚了,如果没有灵感,模仿与积聚就如同一堆废铜烂铁。

(3)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持续和动态的过程(www.xing528.com)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自主创新能力是指创新主体通过主动努力获得主导性创新产权,并获得主要创新收益而进行的能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创新活动的能力。创新主体包括个人、企业、区域、产业和国家,创新产权主要指专利等技术类知识产权,创新收益包括创新获得的利润和技术进步,创新要求长期性和积累性。有的专家学者提出:作为创新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一个体系推进过程,包括理念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并指出理念和战略是先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管理创新是基石,组织创新是载体,技术创新是关键,市场创新是目标。

(4)企业必须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长期以来,我国习惯更多地关注科研机构和大学,但是企业最了解市场,最注重效益,真正起作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企业。因此,应该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真正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家、企业科技人员在内的职工群众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专业研究人员只有与他们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有些专家学者从我国的现实出发,认为把企业看作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具有一定局限性。没有政府的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是不行的,因为对于成熟的、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企业必须也一定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二元结构显著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的说法就值得商榷。企业当然应该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创新,但是,如果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而应该是整个行业一起来做,不应局限于某一个或几个企业,国家也应当进行大力支持。从我国专家学者对自主创新的内涵界定可知自主创新应该是一个系统和整体的概念,它包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各种创新,自主创新应该突出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对于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是以掌握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自主知识产权、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为标志,以集成创新和引进基础上的再创新为主要实现形式,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主品牌为目的的创新活动。

2.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有的专家学者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作了充分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

目的性。这种目的性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贯穿于自主创新过程的始终。如经济技术创新的目的就是产生新产品、新工艺,促进产品产量的提高和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效益、创造财富。

变革性。自主创新是对已有事物的改革和革新,是一种深刻的变革。

新颖性。自主创新显示了与传统的不合时宜的陈旧事物的决裂,是对现有的不合理事物的扬弃,创新不是走历史的循环之路,而是革除过时的事物,确立先进的事物。

超前性。这种超前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超前。

自主性。创新要有自己特色,并且为市场接受,服务于顾客,创造并保持超额利润。

有的专家学者提出自主创新的特征:高风险性。因为创新活动涉及许多相关环节和众多影响因素,从而使创新的结果呈现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创新带有较大的风险性。高回报率。在经济活动中,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尽管创新的成功率较低,但成功后可赚取的利润却是相当可观的。创造性。创新的成果常常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和个性表现的结晶,带有很强的创新性。综合性。创新活动常常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或是建立在许多人的成果基础上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可以认为自主创新的综合性和时效性贯穿整个过程的始终,表现一定的新颖和超前意识。自主创新是失败和成功、自主与集成的统一体。

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包括产业发展阶段、市场环境、技术链和创新链、国家创新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外部因素;盈利水平和投入能力,创新收益,创新人才,企业家精神等内部因素。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还有:知识积累、技术学习、研究与开发(R&D)活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是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力量,认真研究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对规划企业战略、寻求内外环境支持、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效的利用各种因素水平可以实现企业各种资源良性互动,提高和完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

3.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系指标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企业在进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要想提高综合创新能力,就必须平衡和协调各方面的创新力,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创新体系,并且探索出一条适应我国企业发展的自主创新道路,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路径:首先,重点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综合技术以及优势品牌的企业,同时全面提升中小创新型企业的模仿创新能力。然后在集成创新特别是优势品牌形成的基础上,在原始创新能力上形成战略突破。即自主技术创新要激进式发展,由中间突破逐步升级,形成最终的大突破,还要加强形成与消费偏好相适应的技术偏好路径的建设。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应当是:确立自主创新目标—自主创新设计—存量技术扫描—创新—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必要的知识产权引进—自主实施的模式演进。要合理处理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引进要强调选择性和有效吸收性,更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避免在企业竞争过程中受制于人而处于不利地位。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构建科学、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依据,而采用一个单项指标或某几个指标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而采取的统计指标过多,又会在具体评价时存在操作上的困难。为此,在选择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时应遵循指标选取科学性与现实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分析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二级指标: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包括人力资本存量和经济资源存量;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包括科研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包括申请专利数量和拥有发明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包括财政资金占国家总资产投入的比重等。有的专家学者从信息利用能力评价、创新资源的投入与产出能力评价、创新管理能力评价、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评价等4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和全面的评价。此外,一些专家学者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实例研究了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对创新力的不同理解,我国的专家学者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或者不同的权重值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评所得到的结论将会有所差异,但是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企业可以对已有的成果合理地借鉴,根据自己的现实特点,理顺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的关系,尤其是研发部门同其他部门的关系,建立保证技术创新有效运行的体制,形成市场调查预测、科研开发、生产转化、市场营销一体化的自主创新机制,通过强化管理,保证创新资源合理有效使用,以形成和完善有利于本企业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指标。

4.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对于如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具体而言,加快企业体制改革为突破;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的宏观环境;实施“智力资本积累优先”战略,高效配置智力资本结构;高强度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建立风险资本投资体系;真正确立以企业家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确立企业技术创新扩散机制,进行率先创新与模仿创新;推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跨国企业集团自主技术创新;全面提升高新区创新体系的运行质量。自主创新,既要引进吸收,又要强调自主,还要以开放的态度进行合作创新。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技术发展的战略与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利用全球知识储备,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在引进过程中我国的企业还要认真修炼自身内功,作好消化、吸收,并创出自己的特色。绝不能盲目地以为外资引进得越多越好,而应通过适当的政策规制和化解外资的单独逐利性,其目的是促使和引导FDI走上能够有助于我国自主创新的轨道上来,要全面提高地区的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还必须全面地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在开放与创新的关系上,从区域层面的开放带来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产业层面的开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企业层面的开放强化企业间的合作;合作的结果促进创新。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经济效益,首先要树立创新意识,强化观念创新。企业经营者应坚定以创新促企业发展的信念,主动地吸收外部新的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风险承受能力。其次要改善创新环境,深化制度创新。政府应切实转变职能,进一步推进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企业也应主动积极参与制度创新,进行产权变革,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然后要增强核心竞争力,推进技术创新。企业要继续努力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掌握和发展核心技术,维护和运用知识产权,建立技术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多方面拓展技术创新融资渠道。最后要针对薄弱环节,加强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工作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保证。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针对薄弱环节,不断强化管理创新。企业在继续做好组织创新、管理技术和方法创新的同时,还应逐步加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资本运营和企业文化等深层次综合性管理创新工作。

总之,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我国企业面临自主创新的挑战且又迫切希望了解自身创新能力。首先,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在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并构建业界普遍认可的自主创新能力定义及内涵。其次,通过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研究,总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另外,构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确认、计量测度与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开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构建相应的政策支撑系统。这样对于正确制定自主创新政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满足企业通过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的评价获得对自身创新能力系统的了解,并及时作好企业诊断,发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解决自主创新能力的瓶颈,从战略高度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五)提高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选择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地得到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的企业比,特别是与世界500强等大跨国公司比,差距仍然很大。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只有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突破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争取更为有利的贸易地位和竞争优势,才能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供重要支撑。

1.采取国家政策行动,抓好督促落实工作

近年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文件,督促企业提高创新能力。2009年督促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企业集团,中央管理企业,继续组织实施国家认定创新能力建设,具体从总体目标、支持重点、具体要求等方面进行督促和要求。

(1)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通过专项实施,引导和扶持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构建有利于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有利于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有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自主创新支撑平台,为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奠定基础。

(2)支持重点

重点围绕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特别是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农业以及节能、环保、战略性资源开发、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为依托,重点支持对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有重要带动作用的优势骨干企业,建设较为系统的前瞻性技术研发设施、工程研究试验设施、系统集成验证平台等综合性基础设施。

(3)具体要求

申报条件:2007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得分70分及以上(不含承担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项目未验收的企业)或2007年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主管部门应根据投资体制改革精神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按照专项目标和重点要求,结合本单位、本地区实际情况,认真做好组织和备案工作,组织编写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见附件,报告需由甲级资质的工程设计、咨询单位编写),并对资金申请报告及相关附件(如银行贷款承诺、自有资金证明等)进行认真核实,负责对其真实性予以确认。

2.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

万刚指出,要发挥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他说,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技术创新活动大致遵循“二八律”,即20%的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贡献率为80%,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技术创新成果基本上都是由大企业创造的。反观我国的情况,我国大企业与跨国公司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是全方位和深层次的,以企业为主体、大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我国尚未形成。2004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仅为0.71%,仅相当于美、日等国企业平均水平的50%左右;从具有典型意义的电子信息行业看,2004年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研发经费总额仅为37.6亿美元,而同期IBM、微软、英特尔、三星、诺基亚等跨国公司的研发投入均超过50亿美元。由于受发展阶段与经济实力的限制,短期内我国大企业在研发投入上还无法与国外行业巨头比肩。目前,我国企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要求,也是造成上述差距的重要原因。我国企业要争做科技自主创新的主体。据统计,目前世界科技研发投资的80%、技术创新的71%,均由世界500强企业所创造和拥有,62%的技术转让在500强企业间进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日本大企业纷纷设立基础研发所,并不断增加投资。在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进一步研发、普及等过程中,民间企业起到了主导作用。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互相依存,先以引进为基础,进而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企业为主”的科技发展格局。近百年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真正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企业。如通讯领域中的贝尔实验室,汽车领域中的福特公司,航空领域中的波音和空客,化工领域中的杜邦和拜耳,机床领域中的西门子,计算机领域中的ibm、英特尔、微软等,都是自主技术创新的领军企业。在技术进步和创新中,企业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千千万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我们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应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改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活动中的关键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主要是因为企业最贴近市场,既了解市场现实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又有能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而收回研发成本,科技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只有企业通过市场才能体现科研成果的作用和价值。企业只有掌握产业技术的制高点,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这也是企业自身生存的需要。每一个企业经营者都应深刻地意识到,缺乏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就推不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就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开拓新的市场需求等都将长期处于劣势。

企业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能充分体现自主创新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作用,并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措施;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善于将社会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自己企业的定型商品推向市场;能主动快速地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再转化为市场优势,实现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市场竞争。

提高我国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发挥其在整个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应采取如下措施:构建并切实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宏观制度环境,包括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采购政策和财税政策,保护和激励技术创新的专利制度,以及目的在于提高R&D投资的效率和效益的创新评估制度等;进一步推进国有大企业的改革进程,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为只有企业成为投资主体和收益主体后,才会产生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和压力,即使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制度结构也不会完全相同,从而会导致不同的企业行为,而只有形成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才更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建立起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研发活动的新模式,政府建立大企业基金,或以资金入股,作为企业的股东而不是行政管理者角色,共同提高企业的研发实力;通过跨国并购获取上下游技术的完整供应链。对于已经具有一定实力的大企业,通过跨国并购以低成本获取国外的核心技术和人力资源,是发挥后发优势和学习效应,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3.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和优势企业自主创新的领军作用

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和优势企业自主创新的领军作用。从我国及其企业的具体情况看,要突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同企业要按各自发展水平、实力等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和定位,按照自身发展目标和技术研发实施计划,努力在各种形式的创新中寻求新的突破。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要起领军作用。瞄准企业长期发展目标,逐步开发、攻克和积累各自产业上的自主核心技术,达到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水平。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带头多搞集成创新,以发展自主的关键核心技术为主,广泛与其他企业特别是相关配套的中小型企业合作,针对主导产品,开发系统性的集成式的自主创新技术。有条件的优势企业要勇于攻克主导产品的核心技术,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都要与国家科学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设立研发中心,开发中长期的应用技术和有关的基础技术。要有专业队伍从事研发工作,高素质人才是自主创新、科技开发的最重要资源。要着力培养和吸纳研发人才,特别要重视牵头人、领军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可以招聘外来人才,通过合作方式利用外部人才,也可以通过并购获得所需人才和相关的技术专利。科研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专业性队伍,在新的发展阶段,更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第五,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对市场的商品需求,要着眼于技术进步上的合理化建议等广泛的群众性活动及通过企业内部培训,培育职工爱岗敬业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坚持现场生产活动中发现和改进实际问题,重视上下工序的互动,特别是在零部件生产和小商品生产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技术。坚持引进项目、合作项目中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途径。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实现再提高,逐步培育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

4.全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断提高专利产出水平

专利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一国拥有专利数量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该国在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方面的实力和水平。知识产权是企业无形资产,是企业品牌的主要支撑点,它的有效开发和经营管理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一个创意、一项发明、一项专利,往往会使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快科技自主创新,加大科技投入的步伐,将技术成果以专利形式推向市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应用能力,已上升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个主要特征。

目前,我国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悬殊,仅为美国的1/15,日本的1/7左右。除了数量上的差距外,我国在专利结构方面还存在着企业专利少、非企业专利多,职务专利少、非职务专利多,国内发明专利少、国外发明专利多等问题。专利是研发活动的产物,因而我国较低的专利产出数量首先是与我国相对较少的研发投入相联系,但我国专利存在的问题也与我国研发投入结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与发达国家R&D资源的70%分布在企业的情况不同,在我国的R&D投入中只有40%分布在企业,其余60%投向了独立科研院所和大学。而对于独立科研院所和大学来说,研发活动的产出更多地体现在成果和论文方面,没有或缺乏专利的概念。有研究指出,独立科研院所和大学单位研发投入的专利产出量要明显低于大中型企业的水平。例如,要获得一个发明专利授权量,独立科研院所需投入财政科技支出4200万元至7300万元,大学需投入财政科技支出1100万元至1900万元,而大中型企业需要投入的财政科技支出仅为300万元至1100万元。

由此可见,在研发投入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难以大幅度提高的既定条件下,调整R&D资源的配置结构也可以起到提高我国专利产出水平的效果。必须调整研发资源的投入结构,进一步完善独立科研院所的企业化改革,加强企业与大学的研发合作。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对象应从以独立科研院所和大学为主,转向以具有较高发明专利产出水平的企业为主,尤其要着重资助各个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实行以企业职务发明专利为主的专利战略。在与职务发明相关的知识产权界定过程中,要探索更加灵活的分配机制,以调动发明人和企业家的积极性,而不是过分强调创新活动资助主体的权益。

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利用、保护和管理也会产生巨大效益。发达国家千方百计要保持专利、商标、版权、设计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管理在欧美大型企业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以德国西门子公司为例,它在全球设有12个知识产权管理部,400多名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管理该公司15万项各类知识产权。荷兰菲利浦公司在全球设有10个知识产权办公室,共有150名专职管理人员,管理该公司6.5万个专利、21万个商标和4000个外观设计。韩国三星公司在全球各地有17个研发中心业务,拥有3万多名研发人员,约占全部员工的1/4左右。我国企业要加快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是要靠自主创新,实现科技上的独立。目前,一些跨国公司不愿将先进技术卖给潜在竞争者。面对严密的法律制度及高度关注知识产权保护的对手,我国企业必须提高对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商标使用权的合法拥有能力及管理能力,并强化专业的法律知识等基础工作。否则在对外合作中将支付高昂的成本和学费。跨国公司以大量的资本投入创造出的先进技术使其千方百计地加以保护成为必然。即便在对外合作中的所谓“技术溢出”也十分有限,还是会以不能损害其知识产权为限。

5.狠抓企业的管理创新

我国的企业管理得如何,管理如何创新,对企业的竞争力和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据有关部门1997年对我国2585家亏损企业的抽样调查,由于管理人的素质和管理体制问题,由于管理落后造成的亏损达到2112家,占总数的87%,问题是非常严重的。

从1997年至目前,我国企业又走过11年的历程,那么,我国的企业管理创新是怎么样一个状况呢?从纵向比,尽管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比较快,但是,从横向比,差距还很大。所以中央特别强调国有企业的管理要创新。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对企业的管理创新提出了高明的见解

(1)抓好企业的管理理念创新

如果首先不创新管理理念,其他管理方面的创新就更难做到和做好。因此,不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必须从企业一把手,从企业的各层次管理人员,从企业的各层次技术人员,都必须要创新管理理念。特别是企业一把手创新管理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2)抓好企业的决策管理创新

决管管理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过去企业的决策管理是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而现在不同了。面对错综复杂、瞬息多变的环境,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系统,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因为信息是现代企业的神精系统,是企业科学决策和及时应变的依据。所以要建立灵活准确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决策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3)抓好企业的战略管理创新

战备管理从宏观上讲,正确的战略使企业始终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总趋势,企业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从微观上来说正确战略能够准确地把握未来可能发展的产品及市场范围,使企业赢得持续的竞争力。从战略管理的创新角度上看,在经营领域中,过去我们企业战略是只重视生产管理,而不重视开发和营销管理。这种战略,显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的灵魂,同时生产的产品只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所以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是在整个生产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在经营战略管理上要实现由过去偏重生产管理到重视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的转变,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要从橄榄型向亚铃型管理模式转变。

(4)抓好企业的组织结构创新

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是贯彻实施经营战略的组织保证。过去大型企业是庞大而多层次的管理组织结构,弊端很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首先,要剥离企业不应承担的各种社会职能和政府职能,使企业轻装上阵。其次,按照专业化社会协作的方向,分离服务部门等非生产主体,使企业精干起来。再次,强化生产过程前的市场研究、经营决策、技术开发和生产过程之后的产品销售、用户服务、广告宣传等经营职能,使企业组织结构具有高度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最后,随着企业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企业可以削减中间管理层次,使管理组织结构由原来的高耸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再造,这样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5)抓好企业的人本管理创新

过去,我们传统企业管理,主要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而现代企业要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的背后是人才,人才高于一切。所以作为企业如何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如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是人本管理必须研究和创新的主要内容。

目前,虽说利益启动很重要,但对多数知识分子来说除了追求物质利益外,还有很重要的追求,就是要体现人的自身价值,重视人格尊严,寻找施展自己才华的环境。如果得不到后者,人才将随时有可能离开企业另找环境。所以人本管理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过多地强调管制、控制员工的方法,也不可能用片面的物质刺激,而必须研究如何尊重和重视员工的个性,如何向员工提供发展机会,使员工在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融为一体,这方面要不断地探索出好的管理模式。

以上的理念、决策、战略、组织结构、人本管理这五个方面的管理创新,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方面都不可缺少。不过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从五个方面找出自己所应抓住的突破口或重点,来全面推开创新局面。

6.抓好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创新管理

战略管理中包括企业文化整合,组织结构扁平化,累进式战略决策来运用到战略管理的过程中。战略一向被誉为企业经营中的导航灯。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偏向于分析静态环境,核心优势的传统战略理论的一些不足显现出来:制定过程繁杂,时间冗长,实施阶段不能切合实际,不能根据随时变化的市场环境迅速调整战略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