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主体

当前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主体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当前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仍然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 最重要的主体我国的国有企业与国有经济,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国有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不断提升。而回望改革开放初期,那时的国有企业被称为国营企业,企业对政府高度依赖,职工生老病死由企业统包。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已经成长为与跨国公司竞争的重要力量。

当前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主体

六、当前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仍然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 最重要的主体

我国的国有企业与国有经济,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一)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变革中不断成长壮大

2008年,我国的国企改革同样也迈入了第30个年头。这一年,在世界500强的榜单上,26家中国企业入围,全都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

有的专家学者和记者对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变革中不断成长壮大的发展历程作了精辟的阐述,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从深陷计划经济僵化泥潭,到几乎遭遇全面亏损;从三年攻坚脱困,再到深化改革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做了30年的“强企梦”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国企改革经历了“三部曲”。

2008年9月,“国资第一重镇”上海,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鬼子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下发。力主继续深化国资企业化改革,培育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这样的声明代表了中国多年来和今后国企改革的方向——市场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寻求一条国有经济和市场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一直是改革者不断探索的目标。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将国企改革的三个阶段比喻为“热身”、“预赛”和“比赛”。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国有企业统包统揽,企业不负担盈亏,也没有经营自主权。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前,国企改革一直致力于通过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手段给国企“松绑”,15年的“热身”训练为国企进入市场奠定了基础。

从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开始,国有企业真正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这个长达10余年之久的“预赛”中,由于社会负担重、历史包袱多、企业冗员严重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与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相比,国企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1998年到2000年,针对大中型国有企业严重亏损状况,国家开始实施国企三年脱困攻坚计划。3年攻坚,减轻了国企的负担,促进国企优胜劣汰,实现整体扭亏为盈。

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国企改革进入了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新阶段,开始解决制约国企改革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中央、省、地州市三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相继组建,“九龙治水”管国资的局面不复存在。在出资人的推动下,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薪酬与企业业绩挂钩,企业的市场表现、国有资产能否在市场竞争中保值增值得到切实保障。

回顾国有企业改革的路程,从扩权让利开始,逐步深化,走向改革整个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是从点走向面,是从力图搞好每一个国有企业走向整体上搞好每一个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

(二)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

有关资料表明:一年213亿元与一月1000亿元,这就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变革前与变革后的真实写照。30年的不断变革,是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国有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不断提升。

2002年至2007年,全国国有企业销售收入从8.53万亿元增长到18万亿元,年均增长16.1%;实现利润从3786亿元增长到16200亿元,年均增长33.7%。

而回望改革开放初期,那时的国有企业被称为国营企业,企业对政府高度依赖,职工生老病死由企业统包。企业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生产经营自然难有起色。

在1993年到2002年,国企遭遇最困难的10年。1998年,全国2/3以上的国企亏损,全国国有企业所有利润相加,只有区区213.7亿。如今,国资委监管的147户中央企业一个月的平均利润就有800亿元到1000亿元。

多年的改革,使大量国有中小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国有企业数量不断减少,但经济效益屡创新高。2006年,国有大型企业户数只占规模以上国有企业的2.31%,但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和实现利润所占比重分别达到35.91%、61.54%、63.25%。

(三)我国的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国有企业在与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平等竞争中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行业排头兵。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已经成长为与跨国公司竞争的重要力量。

在全球主跨逾千米的26座桥梁中,身为中央企业的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就设计建造了10座,包括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浙江杭州湾跨海大桥。股份制已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形式。在A股市场,300多家中央企业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8%。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也在逐步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正在形成。

以往国有企业“大锅饭”“铁饭碗”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国有企业初步建立起管理者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新机制。中央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选用的各级经营管理人才约占总数的30%。

(四)我国的国有企业普遍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有退有进,退进结合,做大做强。从当年梦想脱困到今天梦想发展,经过多年改革,一条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国企改革之路,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自党的十五大提出“抓大放小”的改革方针后,国企改革战略出现了重大转变。“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使国企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为国有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30年间,国有企业改革的一大核心就是“政企分开”,国有企业从政府机关的附属,转变为在市场化浪潮的锤炼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并且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国有企业从体制和机制上增强了市场化运作的适应力和自觉性,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实现了有机结合。

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各项综合配套改革举措也在同时推进。30年来,国企改革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诸多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从减少和撤销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到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计划、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到发展完善商品、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等市场;从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到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办社会职能,再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国有企业的体制和市场环境日益完善。

“国有企业要努力成为巨星。”这是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对国企未来发展壮大的期待。同时,这句话也代表了企业界和社会各界对我国企业的期望的心声。

有的专家学者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做大做强,是现代国有企业发展的方向。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向跨国公司看齐,把国有企业培养成能够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有控制力的、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

30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为国有企业积蓄了力量,提高了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力。(www.xing528.com)

(五)我国的国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有记者报道:生产铁、钢、材同比增长55.44%、54.79%和58.08%;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同比增长89.78%、20.48%。2008年以来,在国际铁矿石价格暴涨65%,煤、电、油价格大幅攀升的情况下,武汉钢铁集团依靠比例高达80%以上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不仅消化了年增长近60亿的新增成本,还创下铁、钢、材产量和销售收入、利润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我国的国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改革发展中成就“主导力量”。

我国国有企业30年的艰苦探索,展现出了光辉灿烂的精神风貌。体制的不断改革,经营自主权的扩大,改革脱困的3年攻坚,加上资产管理体制的日益完善,使得国有经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国有资产总量大幅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控制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尤其在石油石化、航空航天电力电信交通运输、国防工业、重要资源开发、重大装备制造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牢牢占据了主导地位。

国务院国资委统计显示,中央企业82.8%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矿业、冶金、机械行业,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在重要的行业和关键领域中的中央企业户数占全部中央企业的25%,资产总额占75%,实现利润占80%。

从2002年至2007年5月间,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年均增加1.5万亿元,销售收入年均增加1.3万亿元,实现利润年均增加1500亿元,上缴税金年均增加1000亿元。

一批极富活力的国有企业脱颖而出,朝着跨国公司的方向迈进。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大背景下诞生的。30年来,宝钢走出了一条大规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建设特大型现代化钢企之路。自投产以来,宝钢多项重要技术指标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作为最先走出国门和最早进入《财富》全球500强的国有企业之一,1998年以来,中国石化集团在氟化工天然橡胶等细分领域始终保持领先,成为国家工业升级的有力推动者。

(六)不断变革是我国企业迅速成长的最重要的经验

记者原国锋报道说:体制的不断变革,经营自主权的扩大,改革脱困的3年攻坚,加上资产管理体制的日渐完善,使得国有经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国有资产总量大幅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控制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尤其在石油石化、航空航天、电力、电信、交通运输、国防工业、重要资源开发、重大装备制造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牢牢占据了主导地位。

由于我国企业在改革开放的进程当中不断变革的缘故,一批极富活力的国有企业脱颖而出。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大背景下诞生的。30年来,宝钢走出了一条大规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建设特大型现代化钢企之路。自投产以来,宝钢多项重要技术指标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作为最先走出国门和最早进入《财富》全球500强的国有企业之一,1998年以来,中国中化集团在氟化工、天然橡胶等细分领域始终保持领先,成为国家化工产业升级的有力推动者。

不仅宝钢、中化,随着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经营机制加速转换,国企创新激情空前迸发。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奥运场馆建设等重大项目,以实力承载光荣;“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嫦娥一号绕月探测、“歼十飞机”工程等,以创新放飞梦想……

30年改革更是一次次探索。失败和成功的锤炼,成就了在国际上享誉盛名的国有企业。20世纪全球十大建筑之一的香港新机场、世界最高钢筋混凝土建筑俄罗斯联邦大厦等一批高难度、标志性建筑“作品”上,镌刻着中国企业的名字:中国建筑中交集团、中冶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

记者原国锋报道说:我国企业已成为“冲浪”市场的高手。“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与国企改革、国有经济结构的优化相伴随。而国企改革,从本质上讲,是要找到一条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30年间,国有企业从政府的‘附属’,逐步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并在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坚持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说,“这个转变经历了‘热身’、‘预赛’、‘真赛’三个阶段”。

“热身”——扩大经营自主权阶段。这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用了15年时间。通过扩大经营自主权、利润递增包干、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试点,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为国企进入市场奠定了基础。

“预赛”——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阶段。这个阶段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之前,用了10年时间。在这期间,正式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特别是1998年至2000年的3年攻坚,克服了众多困难,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真赛”——以党的十六大为开端,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阶段。针对长期制约国企发展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多头管理、出资人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等问题,十六大明确提出: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热身”——“预赛”——“真赛”,国有企业成长为“冲浪”市场的高手。

“30年改革发展的实践雄辩地证明,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是完全能够搞好的。”李荣融说。

(七)我国企业在多种经济成分中发展壮大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30年间,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这也是做强国有企业、提升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基本条件。”

改革开放以前,国有经济可谓“遍地开花”。1978年,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占全部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92%。改革开放以后,个体、私营经济分布领域不断拓宽,外资企业逐步进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提出“抓大放小”、“有进有退”、“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战略思想,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提速。1997年,国有企业25.4万户,到2007年减少到11.5万户,年均减少1.4万户。企业户数减少,但国有经济总量扩大,综合实力增强。1997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3.9万亿元,到2007年增长到35.5万亿元,年均增长9.8%。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占据主导地位。

在广东、江苏、浙江等民营经济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份,国有经济的发展同样出色。广东国有企业户数、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实现利润都排在全国前三位;江苏国有企业户数、主营业务收入和实现利润均居全国第五位,资产总额居全国第四位;浙江国有企业户数、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都是全国第六位。

实践证明我国的国有企业及其经济,能否发挥好主导作用,必须放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考虑。拥有了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有话语权,这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超过千亿元的有43家,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有26家,利润超过百亿元的有19家。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同样取得了骄人成绩。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8年世界500强中,我国内地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达到了26家,其中不乏处于完全竞争性领域的企业,如中远集团、中国五矿、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

最后记者原国锋满怀深情报道说:30年艰辛的探索改革,30年不懈的攻坚创新。肩负着国家重任,承载着民族梦想,国有经济继续创造着新的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