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其新型工业化战略选择的理论概述
(一)新型工业化及其发展道路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具有鲜明的特征。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我国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及其特征具备五新。新在反映时代特征采用先进技术方面;新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新在开发人力资源拓宽就业渠道方面;新在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方面;新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与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方面。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定义、内涵、问题等有诸多方面,有许多相同、相近、甚至统一的认识。
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国新型工业化做了如下解释:
1.新型工业化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工业化
信息化是一场带有深刻变革意义的科技创新。信息智能工具能强化技术创新实践中的信息处理绩效,优化现代生产过程的控制、流动过程的控制和金融资本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大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正是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这种高辐射性、高倍增性和高带动性,为我国建立强大的民族高新技术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条件。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充分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发展之路的新特点。为此,一方面要推进信息产业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争取在应用软件的开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进而用应用软件的开发带动操作系统的软件的开发,用软件的开发带动硬件的建设,进一步带动工业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推进产业信息化,特别是制造业信息化,用先进的工业智能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武装重大装备生产体系、运输设备制造体系和能源与基础化学工业体系,加速实现工业化。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重点的农业高技术产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科学化、工业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的转变。
2.新型工业化是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
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的必由之路。但以往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所引发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就注定了中国不能走以大量消耗资源包括能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标志着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即由过去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战略转向效益型和集约型的新工业发展战略。而实施这一新工业发展战略的关键是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和在工农业实践中有利于环保、节能的先进适用技术,并“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方式由原先以物质和能量的高消耗、低产出和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的传统生产工艺转向低消耗、高产出和废弃物还原利用的生态工艺,进而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由资源攫取型向深层次的资源再生型转移,大力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率,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形成全新的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以确保“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良性循环,走一条生态效益型的经济增长之路。
3.新型工业化是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大致经历了要素驱动阶段、资本驱动阶段和技术驱动阶段。今天,经济科技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取代资本要素上升到首要位置。我国要走一条“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就必须要实施好人才战略,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发展机制,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大力提升主体生产力,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增强人力资源各梯度之间的衔接和连动,实现各类人才的最佳配置。同时还要依据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基本国情,在工业化进程中,把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同时,既能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又能解除信息化条件下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有利于就业和劳动者福利的增加。这是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实际的选择。
(二)实施新型工业发展战略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依据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进步背景下,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就是走经济建设新路子的根本指导方针,就是在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信息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作出的科学选择。
对于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依据,不论是从我们党、我们国家层面上讲,还是各级政府、专家学者方面而言,都有比较统一的认识。
1.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后作出的重大决策
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传统的工业化模式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都是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同时,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注重机械化、自动化,出现过严重失业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我们一直探索走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推进工业化、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同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加快工业化进程,既不能重复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也要认真总结和汲取我国以往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走一条有时代发展特点、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出现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不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使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开始进入信息化和智能自动化时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和资金技术流动加快,各国经济和市场进一步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特别是信息化以世界为舞台,导致了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党中央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作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定,充分说明我们党能够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3.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当代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全世界进行智力、技术和资金的交换过程。它是建立在工业化目标完成后的新的背景上的,即是依托知识经济为其发展座标的。第一次现代化是在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所形成的。以工业化为主要目标,即往往以人均GDP、工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城市人口比例等为参照系的。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发端于20世纪80、90年代,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高度信息化基础上的,即建立在以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基础上的。它已改变了人类第一次现代化的评估目标,更多地以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作为评估目标。当然,工业化和信息化,人类的两次现代化目标不是对立的,两者是紧密相联的,没有工业化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有信息化技术的产生。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是不一样的。
面对西方发达国家新一轮的现代化浪潮,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不可能依靠照搬发达国家的某种模式和理念就可以解决问题,需要我们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和基本走向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应当承认,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现代化还面临着双重的差距。
从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来看,我国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内部技术含量较低的状况。从产业内部的技术含量来看,我国面临着较大的差距。对于第一产业而言,由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的限制,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并且在农业内部,优质的经济作物比重偏低,畜牧业、渔业、林业比重偏低。对于第二产业而言,现在我国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在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主要支柱性产业中,关键技术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5~10年以上,有的行业落后20~ 30年。对于第三产业而言,我国的第三产业不仅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要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而且在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中,也存在着不合理的状态,一些传统的餐饮、零售等服务行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一些与市场经济关系密切、知识含量较高的行业,如金融、保险、证券、咨询、法律等却刚刚起步或者说发展还不成熟,这就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扩大开放和吸引外资、技术、人才的工作,乃至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来看,一般是经历了工业化或者说第一次现代化的过程后,再向第二次现代化也就是信息化冲击。一般而言,工业化是基础,信息化是对工业化的超越,两者的实现具有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环境。但在中国两者的发展又出现特殊而复杂的状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都集中降临在中国。应当说中国的高科技还相对薄弱,信息技术从总体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相对而言,我国的第二次现代化的一些增长指数反而要超过第一次现代化在国际上的排名。国际上对第二次现代化的评估一般有四大类指标:知识创新指标。具体指知识创新经费投入、人员投入等;知识传播指标。具体指中学和大学普及率、电视普及率、因特网普及率等;知识应用指标生活质量指标。具体指城镇人口比例、医疗服务、婴儿存活率、人均能源消费等;知识应用指标(经济质量指标)。具体指人均GDP、人均购买力、物质产业增加值比重等。
在新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应选择一条什么样的战略取向,专家学者们认为有三条:继续进行第一次现代化,等到我们具备较强的物质基础后,再考虑进行第二次现代化;屏弃我们正在进行的第一次现代化,全面实施知识经济战略,直接与发达国家的第二次现代化接轨;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齐头并进,以第二次现代化带动第一次现代化。
对于第一条道路来说,如果我们只注重本国的第一次现代化建设,就可能脱离世界的高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化革命的大潮,不利于我们参与国际经济交往和合作,并有可能在经济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得更大。对于第二条道路来说,如果失去工业化的基础,第二次现代化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最终难以实现现代化的历史目标。
权衡利弊,第三条道路才是我们目前明智的选择。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相对落后的国家,只有建立强大的工业化体系,才能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以提升。同时在当代,中国只有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网络化的大趋势,努力在高新技术和知识创新方面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工业化任务,并能在信息技术等高技术方面尽可能地与世界发达国家保持同步,这对中国实现第二次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由此可见,只有坚定不移地实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才能够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跨越之路。这一条道路也正是十六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正是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才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因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又面临着实现信息化的使命,我们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才是明智的选择。
4.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
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短缺、劳动力供过于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突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实践证明,在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推进工业化,不仅资源难以支撑,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而且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贻害子孙后代。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着力提高经济效益,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缓解巨大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公平和政治稳定,必须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广泛拓展就业岗位,努力扩大就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就业和劳动者福祉的增加,符合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5.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党和国家根据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而形成的战略决择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根本,再到提出科学发展观,基于我们党和国家走过的弯路的教训,吸取国内经济建设中的教训,同时吸取国外经济建设中的教训从子孙后代长远考虑,从全球化出发,与时俱进,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而根本的转变。因而说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的指导思想转变的结果。
(三)我国新型工业化与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对比分析
1.信息化与工业化方面的比较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的工业化;发达国家是先工业化而后信息化。
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走的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这是符合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的,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亦步亦趋显然不合时宜。那样我们就永远也摆脱不了落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产生了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并以极强的渗透力同传统产业结合,大大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效率,有效地改进了微观管理和宏观管理,催生了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新的业态。这一新的技术背景,为我们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工业化发展的历史上,一项重大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改变世界竞争格局。比如英国抓住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技术的机遇,率先实现工业化;美国抓住电气技术变革的机遇,实现经济飞跃,成为世界强国。同时落后国家抓住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机遇,迅速提高本国的工业化水平,使自己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的事例并不鲜见,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就是抓住从机械化工业化到电气化工业化转变的机遇,通过大力发展重工业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强国的,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是没有资格挑起世界大战的。再如印度,跟我们一样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如我们,工业化的任务也没有完成,1998年农业人口还占整个国家人口的60%,而我国在这一指标上超过其近10个百分点,但在信息化浪潮中,印度抓住了历史机遇,近10年来信息业在计算机软件业的带动下迅猛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大国,预计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将达850亿美元,出口创汇500亿美元,将创造220万个就业机会,并将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提高到两位数,前景十分诱人,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这一新的技术条件下,我们完全可以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重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新的技术起点上实现高层次的工业化,这是我们可资利用的重要的后发优势,是只能抓住而不可丧失的机遇。
2.科技进步与经济效益及其竞争力方面的比较
我国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与时俱进,是以世界高科技的技术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是边科技边工业化的工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经济形势出现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数字革命”和基因革命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着人类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经济全球化潮流势不可挡,货物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程度大大提高,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加深,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而能独善其身;全球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大部分国家都加快了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从前苏联—东欧的旧体制解体,到所有发达国家的放松管制,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改革,既使得国际市场上的供给大大增加,竞争日趋激烈,又使得国际需求速度相对放缓。这些变化都是英、美、德、日等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未曾遇到过的,他们依赖从世界广大殖民地掠夺资源、原材料,倾销其产品,动辄就以坚船利炮打开落后国家市场大门的历史条件,我们也不可能具备。因此,在我国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着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经济效益好了,有钱了,我们就可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培养吸引优秀人才,工业化就会走向良性循环轨道,最终我们也进入所谓的后工业化。否则,我们的产品就买不出去,我们的市场就会被别人占领,我们的钱就会被别人赚走,我们的人才就会严重流失,我们的工业化就无法实现。
3.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比较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的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
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大多实行增长第一的战略,走的是一条早期的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尽管这些国家充分享受到了工业化的繁荣,但也较早品尝到了增长第一战略下工业化的苦果。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大量环境公害事件发生: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车在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一天有17人死亡;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中积聚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水俣病事件、富山痛痛病事件发生在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发达国家工业化先后的恶果,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发达国家不得不强化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在新的世纪实现工业化,这条老路不能再走。首先,因为至今现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仍然非常突出,现在全世界约有11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每年约有1500万人因空气污染引起各种疾病而难以生存。由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出的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地球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已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水资源枯竭、水荒严重,生活垃圾到处堆放所造成的环境、水体的污染,垃圾填埋所带来的爆炸的恶果等等。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口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全世界的用水量增加了4倍,与此同时,水污染日益剧增,现在发展中国家有1/3的人口不能享用洁净水。过度开采是水资源枯竭的重要原因,如果目前的情况延续下去,预计在50年之后,世界人口的1/4将遭受悲惨的水荒,到2025年,世界上将有30亿人口面临严重缺水。森林、土地面积锐减,许多生物物种濒临灭绝。由于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垦植,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已使许多地区的沃土贫瘠化、碱碛化、沙化和退化。全球已有900万公顷农田寸草不生,12亿公顷绿化遭受破坏,2000多种动物物种灭绝,热带雨林每年以14.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锐减。我们是负责任的大国,不能给本以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火上浇油,所以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另外,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加之人口规模巨大,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后果也更为严重。尽管我国某些自然资源的储有量如煤炭等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相对短缺,综合比较只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3,土地、水、矿产、森林等基本生存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尤其是水资源的短缺和分布不均的矛盾十分突出,华北和西北是严重缺水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人口占45%以上,但水资源总量却不到全国的20%,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再如,石油是现代大工业的血液,对国民经济发展极为关键,就连美国这样的头号经济强国对此都不敢掉以轻心,为什么要打海湾战争,为什么如此关注中东,都是为石油。我国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石油年产量只能维持在1.6亿吨左右,根据有关预测,2010年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将达50%,2020年前后年进口量将达3亿吨,成为世界第一石油进口大国,石油进口风险很大,一遇突发事件,石油战略安全就受到严重威胁。同时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令人触目惊心,不少城市污染形势十分严峻,生态环境处于总体“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态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1990年的5.8亿吨,上升到2000年的81.6亿吨,酸雨发生面积占全国的1/3;7大水系有一半河段严重污染,36%的城市河流丧失了使用功能,近海水质恶化,赤潮频繁发生,80年发生74次,90年代猛增到380次,等等,总之是天不蓝了,水不清了,土地荒漠化了,草原沙漠化了,酸雨来了,洪水来了,沙尘暴来了,大自然变得可怕了。根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每年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大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10%,约3000亿元人民币。由上述因素决定,我们实现工业化必须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的宗旨。
4.就业与劳动力资源方面的比较
我国新型工业化,是充分考虑就业的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曾经一度是与失业相伴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以此为代价推进工业化进程。尽管从理论上讲工业化与扩大就业存在一定的客观矛盾,发达国家走过的这一道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样的道路我们也不能走,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将工业化、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促进充分就业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的重要体现;我国的就业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发达国家在高速工业化的时期,人口大都只有几千万,美国直到1914年人口才有1亿。英、法、意等直到1999年人口也还不足6000万,还赶不上江苏省的人口,对这些国家来说,10%左右的失业已经很严重了,也就几百万人,但中国不同。虽然未来30~40年间,我国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新增加人口仍将高达3亿左右,其中适龄劳动人口相当客观。众多研究成果表明,未来5~10年内,全国每年新增加的适龄劳动人口不会低于1000万人,目前城镇结存的失业和未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最保守估计也要在1000万以上。此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和资本密集型工业中的隐性失业会日益突出,光农业就有1.5~2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但我们的很多劳动力素质又不高,既不能与先进技术结合,也不能“对外出口”;最后,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又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和巨大的优势。尽管我国高素质的劳动力缺乏,但总体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平均工资率曾作过测算,按汇率换算后,中国大陆制造业平均周工资30美元,泰国58.3美元,韩国243美元,台湾328.9美元,香港436.6美元。这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大优势,特别是在工业制成品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金锫博士曾就会议计划经济与评论:“全世界都会发现,中国制造的制成品,具有不可思议的低价格,在中低档工业制成品的竞争中,中国产品所向无敌,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具有不可思议的巨大人口和劳动力资源,而且,统一的国家保证劳动力地区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得中国工业制成品确实具有不可思议的低成本。”根据日本产业经济省的调查,在日本的进口工业制成品中,中国1986年仅占4%,2000年上升到19%,增加了3倍多。中国产的摩托车、家用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等产品,行销世界。总的看来,我们完全有必要在生产要素可以替代的范围,既注重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又注重劳动对技术的替代,从而使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对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内需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四)我国新型工业化与过去传统工业化的对比分析
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比较
我国过去的工业化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进的,国有企业是工业化的主体,资源配置由国家计划配置。新型工业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推进的,工业化的主体是多元的,既有国有企业,又有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社会资源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配置。
2.我国新型工业化与过去的工业化内外部环境条件的比较
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化是在大国称霸、闭关锁国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条件下展开的,虽然奠定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的基础,但精力分散,“左”的干扰特别严重,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是在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的基础上推进的,起点低,底子薄,党和国家不得不化大气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穿衣问题,我们现在进行的新型工业化建设,是在我国实现总体小康、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环境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以及我们党将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新形势下进行的。
3.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
我国新型工业化是与城市化紧密结合的工业化。1949—1978年的30年间,中国走的是重工业化道路,采取的是以农补工的形式。这使当时的农村不仅要承担对工业化的投入,而且还要负责供应城市人口生活。农业为工业提供了6000多亿元。因此,党和国家尽可能地把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以减轻城市负荷,并通过户籍管理限制城市移民,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上是背离的。改革开放后,由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以及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逐步结合起来,但由于体制等原因,城市化程度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最终制约了工业化的发展。现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综上所叙,我们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党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放眼世界经济发展大势,遵循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反思人类已有的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提出的一条新世纪、新阶段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十分正确的战略选择。
(五)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存在着诸多障碍和突出问题,困难重重,诸多方面的矛盾突出。
1.时间短紧,任务繁重
主要工业化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一共花了200多年的时间。中国却要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实现新型工业化,使全世界工业化人口增加一倍多,这必然对全世界工业化进程产生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任务极其艰巨繁重。
2.资源短缺,环境问题严峻
人均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改变高能耗、高物耗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发展需要和资源供应的矛盾将日益尖锐,整个世界的资源、环境、生态体系都支撑不住。比如美国1亿多人口消耗世界25%的石油,如果我们也像美国一样,整个世界的石油可能都不足以满足我们消耗。发展不足和发展不科学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新型工业化正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可持续的工业化道路。然而,我国目前用同样的能源、原材料消耗,生产出来的价值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甚至于1/6;我国每吨钢能耗为164公斤标准煤,而世界先进水平只需要80公斤。(www.xing528.com)
3.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粗放,生态环境恶化形势严峻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粗放的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总需要一个过程,这会加剧资源短缺的程度,从而影响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顺利开拓。我国资源短缺,与之相比更严重的是资源的粗放利用,工业化耗水严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到20%,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30和20个百分点,资源消耗速度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多,单位产值能耗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2~4倍。同样,生态恶化的态势不可能一下子遏止住,也需要一个过程中,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环境污染少,但不可避免污染,遏止生态恶化的态势并最终实现生态的基本改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4.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低
我国企业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虽然产量增长迅速,但是与先进水平相比的技术差距没有缩短,属粗放型经济增长,大量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品供过于求,许多高技术成果游离于经济之外,得不到转化,资源利用率特别是科技资源的利用率极低,造成巨大的浪费。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高技术成果的商品化率在10%左右,而产业化率仅在5%左右。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中急需的大量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严重依赖进口。这种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低的状况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5.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最直接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在提高工业制造业与提高其附加值的比重,实现这一任务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从而制约了工业结构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度加工化、技术集约化的优化升级。突出表现是: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经营规模小,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工业制品却不得不依靠进口,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这都与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与此同时,新型工业化基础不平衡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并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地方政府长期追求工业自成体系,盲目地上项目、铺摊子,造成重复投资、重复引进、重复生产现象十分严重,最终导致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分工协作程度弱化,产业、产品缺少特色,未能体现比较优势和协作效益。据有关资料显示,尽管东、中、西部的资源和经济技术环境存在很大差别,但在工业产品结构中,相似程度却很高。东部与中部地区结构的相似率为93.5%,中部与西部的相似率更高,达97.9%。趋同化涉及的产业和产品众多,从初级产品到以家电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再到支柱产业,目前还有继续加深的趋势。
6.信息化基础环境较差
信息化一方面是硬件工具和技术层面的进步,如机器的更换,频道的增宽;另一方面还有更重要的内容,就是信息本身,我们缺乏有关行业、地区的数据库资源,如一个待开发地区的沿途物产是什么?产业结构是什么?没有这些最基础的数据,就无法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没有数据资源,再宽的频也没有用,无法进行投资决策,引进外资搞工业化就困难。也有不少信息由于不符合国际规范而没有可利用的价值等等。
7.企业规模小,无法抵御实力雄厚的国际竞争对手
我国缺少一批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有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至今尚未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以众多中小企业为其配套协作的企业群体。工业生产领域中许多重要产业的整体规模与技术水平不相称。作坊式的手工劳动仍普遍存在于农业和其他一些低技术构成产业中。企业普遍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形不成规模经济,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本无法与有实力的国际大企业相抗衡等等。
8.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基本内容就是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提高城市化水平。但是这一个降低,一个提高,却受到我国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主要有两大表现:“三农”问题棘手,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出去。农业仍然是最脆弱的产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缺乏稳定的增长机制,人多地少,人多水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全国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都十分落后,“三农”问题突出,贫富差距拉大。城市化水平滞后,城乡关系不协调。与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较,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1999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低于中等收入国家18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总体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工业化水平近12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滞后制约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我国改革开放后,每转移一个劳动力去第二产业只能带动0.7人去第三产业,而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国家,这个指标是2人,我国工业的发展未能形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同时城乡关系不协调,城乡分割的体制还没有受到根本触动,一些地方在就业上学、户口、社会保障方面还在强化对农民进城的限制等等,所有这些都使得农业人口不能很快转移和城市化水平较快提高。
9.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巨大
人口与就业压力巨大,就是我们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其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我国下岗、失业职工以及新增的待就业人口基数大,新型工业化道路还要求科技含量高和经济效益好,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在客观上又将在一定程度遏止就业的扩大,将这两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本身就是重大难题,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社会稳定就无法保障,市场需求也难以拉动。
10.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总体能力低
我国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条件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基本实现工业化,面临着与发达国家争夺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及与我们的产品争夺市场份额的严峻现实。我国经济实现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难易程度。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状况,从总体上看,其水平和能力低。
从结构分析角度看,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的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四大要素:资本、技术、人才、体制,资本雄厚、技术先进、人才济济、体制完善,竞争力就强。从资本看,我国还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资本实力弱。
从技术方面看,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在3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70%以上,我国科技投入低于发达国家2.3%的水平,我国许多尖端技术和重大核心技术的开发能力不强,多数行业的关键技术和装备依赖进口,化工医药产品大部分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计算机芯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因此有的国外专家讽刺:我们不给你们出口芯片,你们连一台计算机也造不出来,不少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高技术品种钢每年需进口700~800万吨,高档合成树脂自给率不足50%,不锈钢80%要靠进口。中国自己生产700万吨塑料(折合乙烯),而家用电器需要的塑料要进口800万吨。另外,随着国外对我国产品设置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诸如出口商品受到严格环保标准的限制,出口商品的生产过程和方法也将受到环保限制等等,绿色生产技术不足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从人才方面看,由于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比重本来就不高,加之受国外薪金、发展机遇等方面的诱惑,每年都有大量人才外流。
从体制方面看,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政府职能错位等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看我们的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差,最终体现在中国制造产品上(MADE INCHINA),就是产品科技含量低、性能差、花色品种少、价格高等等。
(六)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选择
1.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高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块,渗透力和带动力强,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趋势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为了实现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一定要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普及应用的程度;一定要加快现代信息基础实施建设,实现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的融合统一;一定要加速发展信息产业,重点实现一系列核心技术的信息化。
(2)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我国的传统产业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很大,今后相当时期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增强我国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是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
(3)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进程中,真正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4)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与发展传统产业的关系
既要完成传统工业化,又要赶上世界新的产业革命,一方面要积极适应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不失时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发展那些对国民经济成长具有全局性和能够起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仍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必须做好二者的结合。传统产业的改造一定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提高发展的起点,发挥后发优势;高新技术产业要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和发展中,开辟自身发展的广阔空间。
(5)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关系
在可以替代的范围内生产要素的组合要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在注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兼顾劳动密集型产业,尽量把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结合起来,使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强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科技和创新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更多地依靠高新技术和人力资本,尽量增加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低级的传统工业品提升到更高级的创新工业品。
3.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重要和突出的地位
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性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整个社会都要持之以恒地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发展环保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健全环境、气象、防灾减灾监测体系,完善法制建设,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坚持运用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相结合的机制,特别要高度重视发挥政府依法保护资源和环境的作用。总之,改变工业化的老思路,充实工业化的新内涵,提高工业化的水平和质量,使负面的外部效应最小化,做到生态破坏小、环境污染少,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4.实施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措施
实施强有力的“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新形势的重大举措,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通过境外投资,积极参与全球资源分配,获取或直接利用当地资源,缓解我国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拓宽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的空间,真正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强有力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不是单纯的思路问题,更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无论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是两大战略的实施,必须形成两大动力推动。
内部动力——改革。改革要出现新突破。最为重要的是使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相适应。产权“大锅饭”走不成新型工业化道路,贫穷和愚昧同样走不成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建立新的激励机制,必须推进产权的人格化和经济的自由化,必须进一步使科研院所和工业企业具有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先进生产力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必须使工业企业和相关产业具有采用信息技术的迫切欲望,必须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的需求能力大幅度提高。为此,必须进一步清除仍然存在的体制性障碍,确立按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把动力建立在保护合法财产和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必须适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劳动者报酬和消费基金在GDP中的比重,消除绝对贫困,把需求的欲望和能力建立在有足够支付能力的基础上。
另外,外部动力——开放。其中,要通过技术改进和要素优化重组提高重要基础产业国际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规则,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发育产权市场化和推进要素的市场化进程;加快与国际大资本的产权融合,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少说些不着边际的废话,少做些让人笑话的无用功,我们就一定能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如期基本实现高质量的工业化,就能摆脱农业国的帽子,跨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只要我们党和国家,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忠实的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尚空谈、少说废话,事实求是,从国情出发,开拓好两大市场,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就一定能够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跨入工业化国家的行业。
6.大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夯实基础,确保我国新型工业化与科学技术健康、快速、科学地发展
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成果,就好比要建立起高楼大厦的地基,地基不稳固,就盖不起高楼大厦。没有最好的设计,就同样盖不起最好的高楼大厦。如果基础研究成果扎实、超前,具有当代高科技的世界意义与尖端意义,具有高屋建瓴的基础理论,就一定会有应运性的高新技术方面的突破、创新与应用。因此基础研究对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与科学技术向纵深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历史上人类的基础研究成果,推动了全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当然基础科学理论的研究,还有一个战略选择的问题。如果选择不当,基础研究也会偏离高新技术发展的轨迹。也就无法指导实践科学的实践。
李政道讲授新世纪基础研究的问题时,列举了中国的大思想家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的思想,结果王阳明“格”了窗前的竹子这种物,而西方的思想家、科学家则“格”的是太阳和地球,结果人家成功了。而我们的王阳明却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一个中国人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不要紧,问题的严重性是历朝累代的中国人几乎都陷进了唯心主义的泥潭。由此可见,对于基础研究对象的战略选择的及其重要性。
李政道讲:做好本世纪的基础科学研究,制定好远期和近期的规划,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没有找到新的“总开关”前,我们应该问,哪些挑战与20世纪初太阳能问题是同一级别?21世纪的基础科学研究,一定会有更大、更重要的成果,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一定会有更大的推动。
21世纪,诸如中子、质子、电子和它们的反物质,即反质子、反中子和正电子,为什么在我们现已知道的宇宙中只占5%,可能还少一点。宇宙中其他95%的物质是什么?是什么能量,什么物质?这是一个很大的迷。显然,21世纪我们将面向更大的宇宙。现在对科学的最大的挑战,已不仅是那些已知的物质。因为在我们知道的物质之外,还有暗物质、暗能量。暗物质比我们现有的物质多了约5倍,暗能量,则比我们现有已知的能量大了近15倍。李正道主张21世纪应该坚持“整体统一”的最重要的科学方法,集中全力,加大基础科学研究的力度,使基础研究对应用科学技术起到一种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使基础研究在推动应用科学的进程中,呈现出一种强大的增长力,以便不断解开宇宙中的一个个未知数。
在21世纪技术创新将会呈现出新的更大的发展趋势,我们国家必将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要进一步突破对暗物质、反物质的研究;并且使信息技术在科学交叉、融合的基础上不断取得新的重大的进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正酝酿着新的突破,将会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纪;物质科学将跨越生命与非生命的界限,会将高技术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多领域的技术创新将会带来更加先进的制造代。
面对21世纪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如果跟不上去的话,中国在新世纪将面临的问题就更加复杂化了。可以说,在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究方面中国应该去追赶世界高新技术的最后一班车。否则中国与世界在高科技方面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讲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发挥着基础与关键作用。并进而指出:基础研究的使命是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做出新的科学发现,创造新的科学知识,为正确认识世界和合理改造世界提供新的理论与方法。当今世界,基础研究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成为科技进步的基础与核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源泉与基础。基础研究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激光技术、半导体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都是基于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而产生出来的;基础研究的重大进展往往可以推动高技术的重大突破,带动新兴产业群的崛起,促进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基础研究决定着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创新实力和后劲。
与此同时,战略高技术研究是对增强综合国力最具战略影响的高技术领域。战略高技术是建立在综合性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具有前沿性和关键性以及知识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等特点,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战略高技术还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和军事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因而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并且战略高技术的突破,往往能够引领产业技术发生跨越式发展和重大变革。
因此,应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加强引导,集中资源,协同发展,走开发创新之路,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优先发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投入,改善科技基础设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才能更好地推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