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莫被遮蔽思维之光
搜索引擎有一种狭隘的人类智力观,强调的是速度和效率,并没有意识到更加冷静、更加集中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董少校
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搜索引擎越来越深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许多网民的生活方式。但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搜索引擎也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
搜索引擎是一个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然后供使用者查询的系统,其日常运作可以分为网络自动运行和人工干预两部分。网络自动运行是搜索引擎的基础,大型搜索引擎的数据中心一般运行数千台甚至数十万台计算机,而且不断地向计算机集群里添加机器,保持与网络发展的同步。从理论上说,在搜索算法设定之后,只要电源稳定、硬件和软件系统未发生故障,无需技术人员的介入,搜索引擎系统即可自动完成每天上亿次的搜索请求。人工干预指引着搜索引擎的发展方向。搜索引擎需要经常性地对算法加以改进,防止网站作弊者利用技术手段获取不当的搜索结果排名;响应政府部门的指令,接受个人、企业、社会团体等的请求,屏蔽那些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侵犯个人隐私、损害企业权益的网页,显示利益相关方需要显示的网页。
从搜索引擎的特征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遮蔽”与“呈现”双重特性。搜索引擎对网页的过滤、拒绝、删除构成了对互联网信息的遮蔽,以确保搜索引擎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应对互联网生态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呈现是搜索引擎的另一项功能,通过技术处理,让某些或某类网站链接优先出现在搜索结果中。在产生搜索结果的同时,搜索引擎拥有了一种与信息生产相伴而来的权力。不仅如此,搜索结果可以接受技术手段的调整,按照搜索引擎公司所希望的式样显示结果。由此,搜索引擎对有关网站进行引诱或威胁,对网民加以引导,影响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搜索引擎的权力触角广、影响大,在政治上介入了意识形态的塑造,在经济上引导着财富的流向。同样,对大学生的学习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搜索引擎使用率首次超过了网络音乐,成为我国网民规模最庞大的应用,使用率达81.9%,2011年的使用率也达79.4%。在互联网信息迅速膨胀的今天,传统门户网站地位有所降低,而搜索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引擎,越来越显现出“新门户”的特点。在互联网的各种不同功能中,搜索引擎可能是和人类认知产生最直接关联的一种。
《2011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指出,搜索引擎是互联网中串联起广告主和用户的最重要桥梁,为中国网络广告贡献了近一半的收入规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完全“客观”的排名事实上并不存在,“李鬼”与搜索引擎公司串通一气,引诱消费者上当的事例不可胜数。
“从早上一睁眼开始,去哪儿吃早饭、坐哪路车、文案怎么写到下班放学之后去哪唱歌,再到明星们的八卦、最新的新闻事件更新、身体不舒服是怎么回事,甚至你忽然想知道某个久违的朋友的近况,都可以上网搜索一下”,一位有着“搜索依赖症”的网友说,他无法想象如果有一天搜索引擎从他的世界消失了,他该怎么生活。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课程论文、思想汇报、交流发言……都不是什么难事,搜索引擎里一搜,便有了可以参考的样本,稍加修改之后,就可以得到一份像样的成果,足以交差。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2年初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89.8%的人承认自己有“搜索依赖症”,其中20%的人感觉症状非常严重。搜索引擎同样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着重要影响。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搜索引擎是大学生信息获取的首选方法,需要学习信息时,68%的学生首选搜索引擎;需要生活资讯时,47%的学生首选搜索引擎。此外调查还发现,在信息加工这一关键的认知环节,半数学生仍停留在复制粘贴的粗加工层面,搜来的信息未能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最终对他们的认知水平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因为对搜索引擎“呈现”与“遮蔽”的双面性认识不足,许多大学生坠入了信息的海洋中,被搜索引擎牵着鼻子走,丧失了自己的独立判断。面对搜索引擎提供的丰富信息,大学生很容易陷入无从选择或迷失自我的境况,花费了大量时间,效果却未必尽如人意。
应当指出,搜索引擎有一种狭隘的人类智力观,强调的是速度和效率,并没有意识到更加冷静、更加集中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它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事物上,只是很快地搜集很多琐碎的信息。
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搜索引擎只能成为一种辅助手段,绝非查找信息的全部,而对课堂记笔记、查阅图书资料、与老师同学交流等手段都不可或缺。搜索引擎可能助长人们的惰性,会弱化认知水平,大学生务必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载2012年10月26日《中国教育报》第5版
人手一机,随时上网,俨然成为大学生活的常态,然而——
手机“入侵”课堂 大学如何应对?
近日,记者在上海多所大学看到,课堂上不少学生是“手机控”,上课时间也忍不住玩起手机。手机(包括平板电脑等便携式上网终端)“入侵”课堂,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校园学习风气。
■本报记者 董少校
课堂上常见学生在玩手机
记者走进上海的D大学,发现图书馆一楼自修室里总共百来名学生,目光对着手机屏幕的有两三成。工商管理学院研一学生陈婕(化名)眼前摆着《微观经济学》等教材,而她坐下来的第一件事不是打开书,而是用手机上网。她说:“我习惯先上一会儿网,然后再学习。”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早已司空见惯。据教育部2011年对上海18所高校的调查显示,上海有73.0%的大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手机上网平均时间为每天71.46分钟。其中,87.7%以娱乐放松为上网主要目的,81.0%为了获取信息,71.6%为了交流沟通,仅有49.8%为了学习科研。
在D大学服装艺术学院大一的造型艺术课上,记者发现,靠窗的9名同学中有4人使用手机,有的在桌面以下偷偷用,有的则毫不避讳举得较高。
来自湖南长沙的小方同学告诉记者,她还是“比较给老师面子的”,没有一上课就用手机,而是过一会儿才拿出来。她说:“一直有人在QQ、飞信上找我,我知道可能会影响听课,但也顾不了那么多。一天里,我大概有三四个小时在用手机。”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分析道:“手机‘入侵’课堂是近年的事,差不多与微博的兴起同步,现在很多老师已见怪不怪了。”
生活的必需还是虚假的满足?
对很多在校大学生来说,手机已成为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陈婕说:“我自修一个小时就要用手机上一会儿网,主要是上QQ、人人网,看新闻。上课的时候也会看。我从大一就这样,有时会自责,但是控制不住自己。”
D大学教师李军平认为:“我们是‘211工程’大学,学生有较强的自制力,多少还好一些。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在部分二本、高职院校,学生上课时用手机的现象更严重,几乎泛滥成灾。”
不少教师认为,手机把学生的时间“撕裂”成碎片,阻断了他们的连续性思考,影响人格养成与学业发展,值得高度警惕。
江晓原认为,不少大学生以为上了微博就拥有了话语权。这完全是错觉。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在听你说,才形成发言权,否则跟在家对着墙说话有什么区别?大学生损耗自己的时间精力去围观、转发、评论,基本是瞎起哄,徒然化作运营商的点击率,只得到虚假的满足。一天对每个人都是24小时,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多,用在学习上必然就少了,非常不划算。
作为一位需要管理科学史系官方网站和个人博客的学者,江晓原却让电脑每天大部分时间不联网,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上网收发邮件、查阅资料。他说,越是在信息泛滥的时候,越是要有意抵制垃圾信息。
高校须进行有策略的引导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梁也是一名大学生的家长。不管对自己的女儿还是学生,他所做的更多是劝说,要他们尽量少用手机,有所节制。
“在大学里,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少用手机,目前基本停留在老师的课堂管理方面,即要求学生上课时不能使用手机,除此尚没有其他更得力的举措。”李梁说。(www.xing528.com)
江晓原表示,让学生少用手机、在课堂上不用手机,只能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而不能强制规定,否则年轻人出于逆反心理,会加倍地沉溺其中。他现在会通过发表专栏文章、为学生开设讲座等形式,告诉大学生控制使用手机的必要性,帮助他们认识新媒体的两面性,从而自觉控制手机上网的时间。
去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教授蔡申瓯向一万名新生郑重建议:“不要让手机控制了你们的生活和时间。醒着的时候把手机关一两个小时,不分心地思考一些问题,专心地深入学习一些知识,静静地体会一下情感的波动,还是很有意义的。”
教育部“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方法研究”课题组组长、上海市教卫党委副秘书长曹荣瑞认为,手机的使用频率和方式是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仅靠学生自律、单个任课教师的管控是不够的,有必要进行有策略的引导。比如根据不同的学段和专业,将包括手机使用在内的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常规课程,开设公共必修课,通过课堂主渠道加以呈现,教育大学生增强网络信息识别能力,合理使用手机。
载2012年12月3日《中国教育报》第2版
大学生为买手机工地搬砖
折射网络素养教育的紧迫性
■董少校
据4月1日《重庆晨报》报道,一名大学生通过信用卡分期付款,购买了一台iPhone4,每月还款417元。这名大学生有时去工地搬几天砖,每天挣100元,用来还贷。这一个案的背后,是一道规模宏大的文化景观,亟须教育界进行教学与管理方式的变革,在网络素养教育方面给予积极有效的回应。
信息科技发展迅猛,相关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苹果、三星等公司隔三岔五推出新款设备,引得无数年轻人争相购买;互联网应用一浪高过一浪,BBS式微而微博兴起,网购、搜索引擎等都深度介入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便携式互联产品的大量使用,使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学习沟通严重依赖网络,这也带来了手机入侵课堂、学习中过度依赖搜索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相比之下,高校网络素养教育的开展明显滞后于电子产品与网络应用的快速变化。一方面,当前大学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内容分散,支离破碎。“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文化”“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科目教学中,多少有一些网络素养方面的内容,但总体而言事例陈旧,讲解不够生动,且与最新的网络应用有所脱节。另一方面,网络素养教育条块分割严重,教务部门、团委、宣传部门、网络管理部门、精神文明办、院系等各司其职,有的侧重课堂教学,有的侧重线下社团活动,有的侧重上网软硬件支持,在校级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方面有所欠缺,从而制约了网络素养教育的整体效果。
破解问题需从直面问题开始。不管教材内容的归拢整合、重新编订,还是校内不同部门形成统一的合力,根本还在于各级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社会和大学校园正在发生的变化,把电子产品在大学生群体的广泛使用作为开展教学和管理活动的重要出发点。这是时代的趋势,教育的趋势,汹涌而来,不可阻逆。在这样的认识下,让网络素养教育得到应有的重视,诸如贫困生有没有资格使用高档手机、课堂教学如何从高“到课率”转往高“抬头率”等问题才会得到妥善的解答。
载2013年4月17日《东方教育时报》第7版
【注释】
[1]数字[J].南方人物周刊,2011,(34).
[2]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中心课题组.象牙塔里的网络生活[N].光明日报,2011-01-18.
[3]张涛甫.微博时代的新读写[N].文汇读书周报,2011-01-14.
[4]江晓原.不要迷失在信息的汪洋中[N].人民日报,2011-01-17.
[5]王宝会,王大印,范开菊.计算机信息安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
[6]曾勍炜,付爱英,盛鸿宇.防火墙技术标准教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35).
[7]张意轩.网络安全面临巨大挑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1月14日(04).
[8]袁德明,乔月圆.计算机网络安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9]李剑,刘正宏,沈俊辉.计算机病毒防护[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10]王朝庄,张婷.大学生心理与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32.
[11]于小阳.大学生通宵上网致视网膜脱落,手术治疗或失明[EB/OL].胶东在线,2010-01-28.
[12]李灏良.辍学大学生连续三昼夜玩网游,不吃不喝昏厥死亡[EB/OL].中安在线,2011-03-13.
[13]黎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个案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5).
[14]王朝庄,张婷.大学生心理与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33—135.
[15]戚本逊.关于心理调适——与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一席谈[J].前线,2008(7).
[16]张再兴,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00.
[17]Young K.What is internet addiction?[EB/OL].http://www.netaddiction.com/net-compulsion.htm,1999.
[18]大江网,《今日家庭报》,2009年6月24日.
[19]青岛新闻网,2005年10月2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