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嘉兴教育事业发展与历代名人研究

嘉兴教育事业发展与历代名人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府学唐开元二十七年,嘉兴时为县建制。元至顺二年,达鲁花赤又扎祟建造大成殿。崇德县学崇德(石门)本属嘉兴县地。五代晋时,吴越王元瓘析嘉兴之义和市及崇德七乡置祟德县,属秀州。

嘉兴教育事业发展与历代名人研究

第二节 教育事业兴盛

嘉兴的教育史上,产生了不少声贯古今,名播中外的教苑巨擘、杏坛俊秀,如李善兰、王国维、张元济、沈钧儒、李叔同、沈雁冰、汪胡桢、陈省身等等,都是在中国教育史上出类拔萃,有着重要影响的知名人物。《浙江院士风采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收录了浙江籍院士38人,其中嘉兴籍院士就有16人,足见嘉兴教育的非同寻常。

一、儒学

儒学,也称官学,系官府所办学校。古代嘉兴,府有府学,州有州学,县有县学。

府学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嘉兴时为县建制。天星湖前建有孔庙,庙后置一学室,供当地学子攻读经术。唐乾符年间(874—879),学室与孔庙俱毁。五代后晋,嘉兴升为州,但州学未立。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知州安德裕在孔庙右侧建立州学。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知州耿肱因州学低矮窄小,将州学迁至望云门内偏西处(天宁寺旧址)。宋崇宁元年(1102),朝廷颁布学制,知州钱遹将州学改建。南宋建都临安(杭州),嘉兴为外围重镇。宋绍兴壬戌年(1142),知州方滋在通越门内二百步处大兴土木,新建殿堂斋舍73间,为孔庙与州学用房。州学的主建筑为明伦堂、思乐堂。宋淳熙四年(1177),知州吕正已建御书阁,作为州学藏书之地(元代改御书阁为尊经阁)。

宋庆元元年(1195),秀州升为嘉兴府,州学改为府学。宋嘉定十一年(1218),岳坷知军府,拟改建府学,未就。宋宝佑丁巳年(1257),郡守谢茔认为孔庙与学府共用一门,很不适宜,就在孔庙西侧另辟一门,供府学生员出入,门外凿洋池,门内增建讲堂。元大德三年(1299),嘉兴府改为嘉兴路,总管府重建孔庙、路学,然殿堂不全。元至顺二年(1331),达鲁花赤(系元代特殊官称,总管一路之军事、民政,掌实权)又扎祟建造大成殿。元至元丙子年(1336),府学毁于战火。

明朝立国,嘉兴路改为嘉兴府。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李文华在孔庙后重建明伦堂。明宣德中,巡抚胡概按部重修殿庑、讲堂。明正统二年(1437),知府黄懋在府学内增辟射圃。明成化初年(1465年左右),郡守徐霖于思乐堂左侧建造乡贤祠。明弘治初年(1488)郡守赵炎重修思乐堂。嘉靖中,敕建敬一亭、启圣祠。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知府吴永芳重修大成殿及两庑、棂星门、启圣祠、名宦祠、乡贤祠,至此府学规模可观,殿堂齐全。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府学面貌更新,很有气派。其时府学“先师庙前为棂星门,门内为礼亭,其西北为名宦、乡贤二祠,后为启圣公祠;学府中方明伦堂,前为甬道,为仪门,东为希圣堂,今为训导廨,南为泮池、泮桥、桥南为礼门,门前甬道,东为教授廨。”[12]乾隆后,府学无多变化。延至光绪,新学兴起,府学遂废。

附:贡院

据《嘉兴典故纂要续编》,嘉兴府古代有贡院一所。贡院在宋代系州学,后迁至风池坊,遂为贡院。据《嘉禾志》,贡院在今北门内,众安桥之西。旧有贡士庄。又兴贤坊在贡院前后。后改立兴贤馆。

县学

明宣德五年(1430年),嘉兴府辖嘉兴、秀水、崇德桐乡、平湖、嘉善、海盐七县。各县均有县学。海宁时属杭州府管辖,也有县学。

嘉兴县学 宋咸淳五年(1269),县令以西城旧驿舍为县学,此后80年未有扩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县尹陈伯颜重修大成殿。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县令石兴箸重修棂星门、斋庑。明宣德二年(1427),建礼殿、明伦堂、增号舍,又建大观楼。明嘉靖乙未年(1535),知县黄献可移县学至县治东兴圣寺基,于是规模全备。后几经毁坏,至祟祯十一年(1638)明伦堂毁,知县罗炌重建,并修殿庑仪门。崇祯十三年(1640),训导孙肇元建联奎楼。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知县邓日治、教谕车向荣重修大成殿、两庑,、崇圣祠、忠孝悌祠及两署内外门墙,大修明伦堂、尊经阁、奎星阁、土地祠、流虹亭等。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战乱。同治三年(1864),知府许瑶光等筹款重修,规制如初,其旧址今为嘉兴市郊区党校,于抗日战争期间废毁。

秀水县学 明宣德元年(1426),嘉兴县西置秀水县,与嘉兴县并为府治。同年,于县治东选定县学地址。宣德七年(1432),知府选生徒入学。是年冬,户部侍郎成均命同知孟迪建明伦堂及斋庑。次年,建成大成殿、棂星戟门。正统九年(1444),县丞高谟塑孔子像,配以十哲。次年,知府黄懋修建戟门两庑,置文昌阁、号房。以后明朝历代知县又修建观佑亭、敬一亭、启圣祠。万历二十四年(1596),建尊经阁,县学体制至此完备。降及清代,曾多次修葺。今仅存明伦堂在嘉兴市图书馆院内。

海宁县学 海宁县于宋绍兴五年(1135)建立县学,时为盐官县,属临安府。县学在县治东南百步之地(今盐官镇海神庙前,东学弄与西学弄之间)。元元贞元年(1295),县学升为州学。明洪武二年(1369),又降为县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复升为州学。至光绪元年(1875),州学渐废。

桐乡县学 桐乡县本属崇德县地。明宣德四年(1429年),析崇德之梧桐等乡建桐乡县。明宣德五年(1430),在县治东北一里建县学。知县赵中筑外墙,建明伦堂。后知县范宣、田玉梁等相继增建。其制乃备。

崇德县学 崇德(石门)本属嘉兴县地。五代晋时,吴越王元瓘析嘉兴之义和市及崇德七乡置祟德县,属秀州。县学旧在南运河之西。宋宣和年间(1119—1125),知县黄杨将县学迁至运河东南。元代,升为州学,知州王雍将州学移至万岁桥东。建明伦堂、先圣祠、魁星楼等。明代降为县学,历代知县多次复修。

海盐县学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建县学。位置在县城南郊乌夜村(今武原镇城南村)。景德四年(1007),县令翁纬移建于县南。嘉祐八年(1063年),县令褚珵又改建于县东南。南宋隆兴二年(1164),县令刘铨迁建于县城南(今武原镇东南河滩西南),才为历久不拔之基。元元贞元年(1295),县学升为州学。明洪武二年(1369),州学复为县学。抗旧战争时学宫被毁。

嘉善县学 县学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地址在县署西一里(今嘉善二中校址),义民陆坦献地500亩,宣德七年(1432后),知县郑时建大成殿、明伦堂。后知县李逊、杨冠、汪贵等相继增建,其制乃备。

平湖县学 县学始于明宣德五年(1430),地址在县署东(今平湖印刷厂、平师附小区域内)。清康熙六年(1667),学宫占地15.8亩(不含射圃)。明清两代先后重修学宫40余次。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县学遂废,历时476年。

生员

府学、州学、县学是地方官府办的学校,其办学宗旨是为朝廷培养后备官员。因此官学与科举紧密相关。学子进府、州、县学,须经考试,经考试合格被吸收入学的称为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生试,简称童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才能称为生员。生员分为三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有一定名额。定额生员之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简称增生,地位次于廪生。于廪生、增生之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称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生员在学习期间,要参加两种考试:岁考、科考。均由提学官(清代为学政)主持,考试成绩分六等。考一、二等的生员就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为科举生员。府学、县学中的生员还有进国学(国子监)学习的机会。府学、县学每年或两三年可选送规定数额的廪生入国学读书,称为岁贡。进入国学读书的生员称贡生。在清代,嘉兴府学一年贡一名,各县学两年贡一名。贡生的选送条件是必须入乡试榜者。

府学、县学的学额均有规定。府学每年可取童生25名,称为额进,大县的招生数与府学相同(嘉兴、秀水、嘉善、海盐、平湖为大县),次县招生为20名(石门、桐乡为次县)。在额进学额外增收的童生数,称为永广学额。在清代,永广学额的规定如下:府学10名,嘉兴县10名,秀水县10名,嘉善县7名,海盐县5名,平湖县10名,石门县4名,桐乡县5名。关于府、县学的廪膳生,据《明史》记载,府学40名,州县学依次减十。府学、县学的增生数与廪生相同。

明代,开始实行拔贡制度。每六年(后改为十二年)由各省学政从贡生中考选,保送规定数量的贡生入京,称为拔贡,得到选拔的生员称为拔贡生。清乾隆时,嘉兴府学每十二年举拔贡生2名,各县学举拔贡生1名。

明清时,府、县学还招收武童入学。武童三年一试,府学取20名,县学各取15名。

学官

府学、县学各设学官掌校。宋代设教授一职,掌州、县学的课试之事。教授由朝廷任命。元代,中州设教授,下州设学正,县设教谕。明清时,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各置训导以为辅佐。明清两代,嘉兴府学设教授一人,训导一人。府学内专建教授署和训导署。教授署在旧青云楼内,署的正中为树人堂,左为书室,后为休息室,左折为寝室,堂前集凤门,西向为头门,榜曰:桃李门。训导署在明伦堂东南泮宫左。县学设教谕一人,训导一人。教授、教谕、训导均为学官。《大清会典·卷四》载:教授正七品,学正正八品,教谕正八品,训导从八品。学官的职责是主持祭奠、训导生员、掌管全府或全县的学政。平时他们也设坛讲学,为生员解答疑难。学官以下,配有礼房、廪房、斋夫、门斗等办事员。

教学内容

府、县学的教学内容,历朝略有不同,但都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故官学又称为儒学。为培养后备官员计,还学习《礼部则例》、《历代名臣奏议》,同时兼学时文、策论、诗赋的写作。明清两代,学做八股文成为教学重点,以应付科举。[13]

小学

宋嘉定庚辰十二年(1220),由教授吴杜设于府学后。小学不以仕途为目的,在于培养研究文艺、经传、历史人才。小学的教学方式以自学为主,师长训学子有“月阅一箱”之语,清代,小学并入书院。

射圃

系官学生员习武场所。明正统九年(1444),知府黄懋在府学的馔堂之东建立射圃。

学田

学田是府、县学经费的基本来源。学田为官府拨给,或民间捐款。府、县学以学田收取地租,维持学校开支。嘉兴府学自宋庆历中期(1045年前后)设学田,乾道五年(1169)赐田五顷,淳熙四年(1177)知州吕正已拨学田五百余亩,新旧学田共一千零二十亩六分九厘。每年征得租米六百一十三石七斗九升,扣除祭祀米三十石,实收五百八十三石七斗九升,租银百四十一两四钱四分六毫八丝。

科举

开科举士始自隋朝唐朝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比较完备的制度。史料记载,嘉兴的登科进士始于宋朝。宋太祖时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礼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殿试及第后,不须再经礼部考试直接进官。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以称状元。南宋以后,始称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据明清方志和1947年《嘉区文献元旦特刊记载,自北宋政和二年(1112)至清道光六年(1826)间,嘉兴共有状元九人,名录如次:

莫 俦(嘉兴县) 北宋政和二年(1112)

沈 晦(崇德县) 北宋宣和六年(1124)

卫 泾(嘉兴县) 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

朱国祚(嘉兴县) 明万历十一年(1583)

钱士升(嘉善县)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

沈廷文(秀水县)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

蔡以台(嘉善县)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

汪如洋(秀水县)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

朱昌颐(海宁县) 清道光六年(1826)

此外,据《嘉禾志》载,嘉兴在宋代有榜眼45人,探花4人。

元代科举考试,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分开,重经义轻诗赋,第一名赐进士及第,授从六品官。自延祐四年(1317)到至正二十五年(1365),嘉兴共有10人进士及第[14]

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称为大比。乡试之年为大比之年,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于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参加会试的是各省举人,考中者称贡士,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后同年举行,录取者便是进士,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嘉兴府所辖各县,明代有榜眼3人,会元3人,解元18人;清代有榜眼9人,探花5人,会元9人,解元24人。清代嘉兴府金榜题名的进士为数众多,据《重修浙江通志稿·考选》记载,自顺治朝至光绪朝,共有进士658名,其分布情况如次:海宁131人,嘉兴90人,秀水78人,嘉善94人,海盐84人,平湖76人,桐乡68人,石门37人。

梯云集

清道光十四年(1834),为资助生员参加乡试,秀水县出现了梯云集。该年,地方绅士以积存的赈余款生利息,帮助家境困难的生员参加乡试。咸丰末,遭战乱,失去钱两来源。以后每遇正科,随时筹集款项供给生员。同治十年(1871),知县臧均久拨周姓充公田二百亩作经费来源。久后遂废。

二、书院

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开元六年(718)将乾元院改为丽正修书院,十三年(725)又改为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当时的书院是官府搜集遗逸图书,校理经籍,撰写文章的场所,而非教育机构。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起自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以学者名流聚徒讲学为特点。唐末五代以后,书院完全成为讲学之所,系私立或半官办性质的学校。书院的弟子潜心学问,不以猎取功名为目的。书院的主持者多为地方名师宿儒,或为当地守土官吏,称“山长”、“洞主”、“堂长”。办学经费来自院田或由私人捐助,或由官府拨给。讲学内容以儒家经学为主,旁及史书诗文。书院均有自己的办学宗旨,以学规、学则的形式加以显示。

嘉兴最早的书院是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的盐官张文忠公书院,稍后有建于府治的嘉兴宣公书院。宋代是嘉兴书院的发轫期,元代稍有发展,降至明代嘉兴府各县均建立起书院,少则一所,多则六七所。清代是嘉兴书院的繁盛期,嘉兴府治及所辖各县共有书院38所(见附表)。清末,书院渐废,有的改为新式学堂。纵观嘉兴书院的发展过程,以清代的书院官化倾向最重,根据讲学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以讲求理学为主的书院,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的书院,以考课为主的书院。

宣公书院

院址在嘉兴府治北、鸳鸯湖畔。此地旧有宣公桥,传说为唐代贤相陆贽的出生地。后人在此建立宣公祠以纪念陆贽。南宋景定四年(1263),乡人以祠堂为书院。元至元二年(1265)书院毁于战火。同年六月,僧人在书院遗址建造庙宇。至元十七年(1280),复建书院,迁至东湖边的太初堂,大德九年(1305)延请济南赵鲁为山长。至正十四年(1354),嘉兴府总管刘贞命令僧侣撤庙,在宋代旧址重建书院,规模可观。书院正中为先圣庙,周围为两庑仪门、东西礼亭、棂星门,其西为宣公祠,祠西为室。庙东为讲堂,前轩挂匾,曰“仁义之堂”。西斋用以延师教授弟子。官府拨给荡田若干亩作为书院院田。明正德年间重修书院,嘉靖十七年(1538),通判张本结将书院迁至报忠坊嘉兴县学故址。嘉靖三十年(1551),陆贽后裔陆果建造像贤堂。万历四十五年(1617)重修。延至清代书院渐废。(www.xing528.com)

仁文书院

院址在嘉兴三塔东百步。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知府车大任与嘉兴知县郑振光创建。奉祀柳河东(柳宗元)、馀干、姚江、新会四先生,院内建有斐亭。后知府詹应鹏、郑瑄相继增祀吴贞肃、岳石帆,与四先生合为六贤祠。书院置义田422亩,日久荒废。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县向誌重建书院于烟雨楼

鸳湖书院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郡守吴永芳建,置田153亩,延师课士。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火。同治三年(1864),布政司蒋益灃捐廉为倡,知府许瑶光集资重建,有院田611亩,另筹洋两千圆供山长束脩资。院址在府儒学东。

陶甄书院

院址在嘉兴县学东尊经阁前。清光绪二年(1876),知县罗子森捐廉为倡,邑人石中玉、程瑞生、张鸿熙筹集资金创建。书院带有义塾性质,招收贫寒人家的子弟人学,学额二十名。生童的饭食及书院经费由嘉兴县的典当商、丝布业按年认捐。光绪书年(1884),改为讲舍,请山长主持。

翔云书院

院址在秀水县淮镇(今桐乡县濮院镇)翔云坊。清同治十一年(1872)邑人内阁中书沈梓筹集资金创建。知府许瑶光拨官房十四所归院为课士费,外加本镇每年丝业捐以增益之。

振秀书院

院址在秀水县南营。清光绪十五年(1889),知县朱启凤集资创建。

传贻书院

院址在祟德县治东。因宋代名士辅广曾在此讲学,后人立书院奉祀。

黄冈书院

海宁黄冈临近袁花,是贾氏世居之地,向置义塾,教授本族贫寒子弟,元至正六年(1346)四月,荫袭武职的贾执中(字希贤)继承父志,捐私田800余亩,扩义塾为书院。不久,经行中书省核准,额书黄冈,授贾执中为山长,黄冈书院遂创立,书院中建孔子燕居大殿,两庑为从祀殿,后为讲堂,南设斋庐,仪门在前,并凿池积水,梁以石桥,径通达于外墙。院内仓库厨房并设,祭品礼物毕备,经史百氏之书不用外求,翰林字墨挂于厅堂。常年聘请名师学者执教,邻近各县,也有学子慕名而来,明正统年间(约1436),贾氏衰替,有贪吏将院田尽入官卖,将物品占为己有,书院遂废。清康熙年间,贾氏后裔曾商量重修书院,未果,到清末,书院仅存几间破屋。

蔚文书院

位于海盐境内。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县绅徐文锦捐房20间,田305.48亩,创设于城内资圣寺桥南(今武原镇东海桥南对岸)。继有县绅张嘉谷筹捐田112.4亩,观成书院并入学田107亩,后又继续捐置,共有田荡686.2亩。县令张力行也捐赠俸给,筹措经费。书院设备齐全,有讲堂、厨房、浴室及其他器物。前任县令题院额为“蔚文”,张力行榜讲堂为“贯道”。书院集合全县生童考核鉴定,选拔优等者百人入院学习,聘地方名宿授业。嘉庆十八年(1813),地方人士集资修葺。咸丰十一年(1861),院屋毁于兵火,停学十余年。同治十一年(1872),崇德里塾学田270.85亩暂归书院,同治十三年(1874),知府许瑶光拨款1600缗(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知县王彬集捐1000余缗,购得南门内高槐桥东侧陶姓住屋(今武原镇南门桥)修建书院,并增建学舍,于光绪元年(1875)冬竣工。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蔚文高等小学堂。

思贤书院

位于嘉善县。明正德十二年(1517),县丞倪玑创建该书院,院址在县治东,面积3亩8分。书院讲堂的门楣上悬有“志学”匾额。其游息之所有学礼亭、养蒙馆、清风楼、志学堂、卓然亭、漱芳亭、爱山圃;另有名宦、乡贤两祠,嘉靖年间,迁入儒学。倪玑自释创斯院之旨意:“志学,立标准也;养蒙,端本也;学礼,教中也;乡贤,尚德也;名宦,尚功也;清风,尚名节也;思贤,尚经济也,皆不悖于学者也”。

院内儆劝规条为:每月初二、十六聚集生徒讲学,辰时入,酉时出。当会之日,或举经书大旨,以究微义;或呈所得所疑课业,以证新功;或歌咏以陶适性情,或瞑坐以究极理奥务,皆逊志虚心,和声柔气,以相下为益。

崇祯时,书院毁于兵燹,邑绅陈龙正在该院废址上修建同善会馆。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知县于舜枚修设西义学,后因书屋倾圯,迁入学宫。雍正八年(1730年),知县郜煜重修,后废。

魏塘书院

位于嘉善城东南隅大安坊。清乾隆二年(1737)知县张圣训捐献官俸创办魏塘书院。院内建讲堂、藏书楼、书屋、生活用房、亭、阁等建筑,规模较大。每月初一、十五聚徒讲学。院后有“点易亭”,为明代进士李奇玉讲《易经》的地方。咸丰十年(1860)毁于战争。同治二年(1863),知县傅斯怿在北亭坊重修魏塘书院,向富绅募捐,买学田639亩5分5厘,收入用作主讲的讲课金以及生徒的纸笔费用和奖金,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魏塘两等小学堂。

附:

嘉兴历代书院一览表

(续表)

注:括号中的数字为书院创建年代。

三、义塾、私塾、社学

义塾

嘉兴义塾兴于明代。清康熙五十年(1713)朝廷下令各省州县多立义学,延请名师招收孤儿和寒门子弟入学,后雍正、乾隆两朝均多次下令举办义学。在清代,嘉兴府所属各县均建有义塾。义塾由当地人士捐款兴办,系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义塾收取的学童,年龄不限,但以五六岁至十二三岁为多。

育德义塾 在府治西南毛家坊。旧为砖庵。同治十三年(1874),知府许瑶光率郡人严大魁、张程式等人改建义塾,招收家中无力承担学费的童蒙。光绪二年(1876),董事集资复建租房二所,一在秀水县报忠坊,占庄地六分,一在五龙坊,占庄地九分。

甪里街义塾 嘉庆十六年(1811),邑人俞贻曾建。

于氏义塾 道光三年(1823),于珩、于瑞麟、于树堂三族人在胥山建于氏义塾。

在新丰,清代乾嘉之际有邑人周补年,名士涟,于镇之四隅倡办三所义塾:平林义塾,在新丰市中;尚文义塾,在新丰西,里仁义塾,在新丰镇西南。

据《浙江新志》载,周补年于嘉庆十三年(1806),在杭州创建祟文义塾,义塾后改良为私立祟文小学。祟文小学为浙江最早的小学。

私塾

私塾是对学童进行启蒙教育的私立学校,民国前,私塾遍布嘉兴城乡。

《海宁州志稿·卷四》在《重建仰山书院碑记》中记载:“国学之外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焉。”可见,在古代私塾与儒学并存,古时私塾有四种类型:

门馆 塾师自己在家或租借寺庙、民宅设立学塾,俗称“小书房”。门馆的塾师资历不齐,有的只读过三四年书,有的已成为生员。入学学童缴束脩(学费),以银元计,初入学者一般一至二元,一年以后二至三元。此外,初入学者,按传统习惯送“贽敬”(开笔钱),一般每个红包装银角子两角或四角。逢端午、重阳等节日,学童送粽子、团子、馒头等给塾师过节。

请馆 富裕人家特聘名师宿儒来家设塾。塾师资历较深,不乏饱学之士,主人尊称他为“西席”。塾师在主人备置的书房里起居教学。主人家也收亲戚子弟作为伴读生。主人除供膳外,每年奉送一定的银元作为束脩。

族学一个村子几户人家或一个族联合设立的学塾。筹备这种学塾,常由几人牵头,负责确定塾址、约计学童、聘请塾师、签订聘约。学习用的课桌椅由学童自带,塾师教学案桌和用具,由牵头人筹措,塾师膳食自理或轮流到学童家吃。

经馆 饱学之士倦于仕途,在家隐逸,聊借设馆名义,为四方求学者传授经义文章。明末清初,桐乡张履样、海宁查继佐均曾在家经馆。

私塾学童年龄参差不齐,一般5岁至13岁。不分年级,以入塾年份长短、识字读书多少分为开学生子、小学生子、大学生子。大学生子常充塾师助手。

私塾以文学教学为主,兼习珠算、尺犊。学童先是识字、读简短而有韵律的读物、描红习字,继而由塾师教读文章,进而对课作诗,最后学习作文和八股,为科举考试作准备。塾师采用个别教学法,多用注入式,教好一个,另教一个,俗称“捋数珠”。塾师训育多采用打手心,用手指弹额、罚跪等体罚方式。

私塾所用教材,有18种,依次为:《百家姓》4字句,共600余字;《上大人》启蒙读物,描红习字本;《三字经》,共380句,1140字;《千字文》,共1000字,包含天文、气象、历史、博物、伦理、教育及处世经验等知识;《神童诗》五言诗,共44首,浅近易懂;《幼学琼林》,骄文体,包含地理、历史、政治、社会、人事、动植物等知识,以故事作注,因而又称《故事琼林》;《三千字文》、《四千字文》四字句,在《千字文》基础上增加2000至3000个不太常用的文字;《孝经》言孝道,古本22章,今本18章;《大学》言修身、治国的道理;《中庸》,教人言行无过不及,不偏不倚之理;《论语》,孔子言行思想总录;《孟子》,记录孟子游说言论;《诗经》共305篇,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史鉴节要》四字句韵文,概括了二十四史中著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龙文鞭影》四字句,每两句相对,每句注明一则故事;《东莱博议》,共25卷,168篇,为宋朝吕东莱读《左传》所作的论文,是指导作文入门的教材;《普通尺犊》,包括书信和账册的书写和记述方法。此外,若塾师才学较高,学童力求深造,还教读《古文观止》、《秋水轩尺犊》等。

由于古代对私塾无统一管理,志书中没有对私塾的具体记载和私塾总数的统计。但历代出现过一些办私塾较有影响的人物。尤其在明清交替之际,一些文人为显示民族气节,隐归乡里,设馆授徒。平湖李天植明亡后隐居陈山,以教书自给,自称“村学究”、“老头陀”。在教书同时,与妻子做竹笤以维持生活,至八十岁一贫如洗,八十二岁以饿死终其一生。海宁查继佐,二十岁时因家贫,应聘为塾师,灵活施教,深受学童欢迎。明亡后,他在故乡黄泥潭筑敬修堂为学馆,招收学童,编写《四书讲录》为讲义。他在讲堂作一楹联:“此生合置三千座,斯道何尝五百年。”桐乡张履祥,人称“杨园先生”,曾拜山阴刘宗周为师,明亡回到桐乡,隐居杨园村教儿童读书识字。他把《小学近思录》、《颜氏家训》今定为学生的必读课,以白鹿洞教规作为学生的座右铭。张履祥还和学生种植数十亩田,强调“耕种”,他自己身体力行,经常头戴斗笠,穿着草鞋,亲自带着学生在学馆的田里耕种、收割。

戊戌变法后,维新思想传播,部分塾师接受西学,在自己学塾中自行改良。据张绍玑女士(生于1884年)回忆,其父张子莲于1900年在嘉兴城内家中自办学塾,请陈蒙奎和姓陆的两位先生执教。所设课程有国文、历史、地理、算术、音乐等。张绍玑在学塾接受启蒙教育,1907年考入天津的女子师范学校。

清宣统元年(1909),嘉兴县由政府主持改良私塾,扶助小学,部分私塾改为小学。民国二年(1913)至民国十七年(1928),县教育当局多次下令取缔私塾,但禁而不止。民国十七年,嘉兴县教育局发函给县区立小学校长,要求校长协助对学校附近的私塾进行调查,提出:根据调查结果,该改良的改良,该取缔的取缔。民国十八年(1929),嘉兴县制订改良学塾的计划和步骤。其主要内容为:进行塾师登记、调查学塾各项设施状况并考核其成绩,举行塾师讲习会及塾师研究会。规定调查登记工作在民国十九年(1930)度完成,据《中国经济志》载,民国二十二年(1933)《嘉兴初等教育调查》一文称:“私塾尚未淘汰,计161所,塾师183人,学生3090人。”其中男生1980人,女生1110人。

民国三十一年(1942),《浙江教育行政周刊》等载《改进私塾之策划》,称:“浙江省各县市私塾之最多者,几达四百余所,当此民穷财尽之际,欲严行取缔,颇有碍义务教育之推行;而置诸不论不议之列,则又乌烟瘴气,以如此设备,如此管理,如此教材和教法,欲达三民主义教育之目标,有如乘辇人海。转辗思维,惟有出于改造之一途。或以指导或甄别之关系,化臭腐为神奇”。嘉兴所辖各县,当时处于日伪统治时期,县城沦陷后,未及撤退的儿童无法就学。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后,日伪当局在各县城开设官办的“东洋学堂”,开日文课、教日语,遭到学生和家长抵制。为了适应儿童读书要求,镇上有些读书人开办私塾,招收学生,故抗日战争期间,嘉兴各地私塾有较大发展。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嘉兴县私塾概况统计报告表》,嘉兴县有私塾102所,在塾学生数3060人,塾师有142人。私塾中已改良的有21所,未改良的81所。其他各县情形大致相同。

改良私塾的情况,祟德的魏氏学塾较有代表性。魏氏学塾创办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创办人魏昌裕为前清秀才,沦陷后坐守在家,迫于糊口计,率子魏成(嘉兴秀州中学高中部学生)在家宅内设塾执教,魏氏学塾前期,国文课文采用旧教材,高年级教授古文,也开设历史、地理、自然、数学等课程,部分学生还加学英语和初中代数。民国三十二年(1943)后,改用日伪教育部审订的统一教材。

乡村的私塾,教学质量较低。民国三十五年(1946),嘉兴双中乡中心国民学校校长屠中强《为呈请取缔私塾折》称:“双中乡第四保境内北陶洪有姚某设有私塾1所,专教以古经邪之种类,时授以卜筮巫觋之迷念,蒙骗民众,淆惑学童”。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推行国民教育,私塾有的停办,有的改为国民保校,但在部分乡镇,私塾仍然存在。民国三十七年(1948),《浙江省嘉兴县私塾概况调查表》表明,该年嘉兴仍有24所私塾,学童451人,塾师23人,私塾主要分布在真如乡、湘店乡、步云乡。

新中国成立后,私塾随小学布局的调整而归于消亡。

社学

社学是古代地方上的基层教育机构,多半由地方官府兴办。元代始兴,明清时广为设立。教育内容包括御制大诰、本朝律令,以及冠婚丧葬祭等礼节,其目韵是教化民众。

明嘉靖九年(1530),知府赵瀛命嘉兴县境内九坊各建社学1所,后渐废,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嘉兴知县郑振光重建社学6所:一在北城内预备仓,一在东津,其余分建在王店、新丰、新行、钟埭4镇常平仓。清光绪年间社学遂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