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傳世文獻
至若其他傳世文獻之引《月令》者,所在多有:
1.《詩·豳風·七月》之《毛傳》引《月令》云:“冰盛水腹,則命取冰于山林。”[27]《禮記·月令》作“冰方盛,水澤腹堅,命取冰”,鄭注:“《今月令》無‘堅’。”
2.《續漢書·禮儀志》中注引《今月令》:“季秋,天子乃教田獵,以習五戎。”[28]南朝梁·劉昭所引,緊承三國·盧植注下,故疑此應為盧植注。
3.《續漢書·五行志》五注:“張衡《明年上封事》引《月令》:‘仲冬,土事無作,慎無發蓋,及起大眾,以固而閉,地氣上泄,是謂發天地之房,諸蟄則死,〔民必〕疾疫,又隨以喪。’”[29]《禮記·月令》“上”作“沮”。
4.漢·班固《白虎通義·五祀》兩引《月令》“其祀井”,[30]《禮記·月令》“井”作“行”。
5.漢·班固《白虎通義·社稷》引《月令》“故《月令》仲春之月,擇元日,命民社;仲秋之月,擇元日,命民社”,[31]《禮記·月令》無“仲秋”之文。
6.《通典》卷第五十一云:“《白虎通》云‘《月令》冬祀井’是也。秦靜云:‘《今月令》謂行為井,是以時俗或廢行而祀井。(中略)高堂生《月令》,仲冬祀四海井泉。祭井自從小類,不列五祀,儒家誤以井於五祀,宜除井而祀行。’”[32]
7.《鹽鐵論·論菑》引《月令》:“涼風至,殺氣動,蜻蛚鳴,衣裘成,天子行微刑,始貙蔞(膢),以順天令(命)。”[33]《禮記·月令》無文。
8.漢·崔寔《政論》引《月令》:“《月令》曰:物刻工名,以覆其誠,功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窮其情。”[34]《禮記·月令》“刻”作“勒”,“覆”作“考”。
9.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卷三《章帝紀》元和二年詔引《月令》:“《月令》冬至之後,有‘順陽助生’之文,而無鞠獄斷刑之政。”[35]《禮記·月令》無文。
10.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卷五《安帝紀》元初四年詔引《月令》:“《月令》‘仲秋養衰老,授几杖,行糜粥。’”又元初六年詔引《月令》:“《月令》仲春‘養幼小,存諸孤’,季春‘賜貧窮,賑乏絕,省婦使,表貞女’,所以順陽氣,崇生長也。”[36]《禮記·月令》無“表貞女”、“所以順陽氣”、“崇生長”文,而“小”作“少”。
11.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卷二十五《魯恭傳》引《月令》:“《月令》:孟夏斷薄刑,出輕繫。行秋令則苦雨數來,五穀不熟。”又曰:“仲夏挺重囚,益其食。行秋令則草木零落,人傷於疫。”[37]《禮記·月令》“熟”作“滋”,“人傷”作“民殃”。
12.漢·蔡邕《獨斷》引《月令》:“固封璽。”[38]《禮記·月令》“璽”作“疆”。
13.漢·蔡邕《明堂月令論》引《月令》:“乃擇元日,祈穀於上帝。”[39]《禮記·月令》“擇”作“以”。
14.漢·蔡邕《月令問答》引《月令》:“春行夏令,則雨水不時,謂孟夏也。草木早枯,中夏也。國乃有恐,季夏也。”《禮記·月令》“春”作“孟春”,“枯”作“落”,“乃”作“時”,云“孟春行夏令,則雨水不時。草木蚤落,國時有恐”。同書又引“孟夏,《月令》曰:蟄蟲始震”,引“中春令”、“不用犧牲,以圭璧更皮幣”、“是月,獻羔,以太牢祀高禖”,[40]《禮記·月令》文次與此不同,且“獻”作“鮮”,“祀”作“祠于”。
15.漢·王充《論衡·命義》引《月令》:“《月令》曰:是月也,雷將發聲,有不戒其容者,生子不備,必有大凶。”[41]《禮記·月令》“容”下有“止”字,“大凶”作“凶災”。
16.漢·許慎《說文解字·示部》“祠”字引“仲春之月,祠不用犧牲,用圭璧及皮幣”,[42]《禮記·月令》“祠”作“祀”,“及”作“更”。
17.《風俗通義·祀典》“竈神”條引《明堂月令》“孟冬之月,其祀竈也”。[43]今《禮記·月令》在“孟夏”,先六月。
以下又鉤稽出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所引。[44]許慎《說文解字》為解經之作,其引經傳,尊崇古文,故所據之《月令》,多半屬古文之《明堂月令》,極少數為今文之《月令》。(www.xing528.com)
18.酋部“酋”字云:“繹酒也,从酉,水半見於上,禮有大酋,掌酒官也。”(第752頁)案,《周禮》“酒正”,在《禮記》曰“大酋”;此“大酋”為《月令》仲冬“乃希大酋”文,則是《禮記》文也。
19.艸部“薙”字云:“除艸也。《明堂月令》曰:季夏燒薙。从艸,雉聲。”(第41頁)案,“季夏燒薙”,《禮記·月令》季夏文。許慎云“《明堂月令》”,乃十月曆之“月令”版本,其文與《禮記·月令》相近,詳見前文所論。
20.骨部“骴”字云:“鳥獸殘骨約骴。可惡也。从骨,此聲。《明堂月令》曰:掩骼薶骴。﹝骴或从肉。﹞”(第166頁)案,匡衡曾引此句論事。“掩骼薶骴”者,《禮記·月令》孟春文,今《禮記》“薶骴”作“埋胔”。
21.人部“僟”字云:“精謹也。从人,幾聲。《明堂月令》:數將僟終。”(第371頁)案,“數將僟終”,《禮記·月令》季冬文。“僟”,今《禮記》作“幾”,《呂氏春秋·季冬紀》文同。
22.舟部“舫”字云:“船也。《明堂月令》曰:舫人,舫人習水者。从舟,方聲。”(第404頁)案,“舫人習水”,今《禮記·月令》無此文,惟季夏之月有“命漁師伐蛟”語,鄭玄注:“今月令漁師為舫人。”
23.雨部“”字云:“小雨也。从雨,眾聲。《明堂月令》曰:雨。”(第573頁)案,“雨”,今《禮記·月令》無此文。惟季春之月有“淫雨蚤降”語,鄭玄注:“淫,霖也。雨三日以上為霖,今月令曰眾雨。”則許慎所作之“雨”,即鄭玄注“今月令”之“眾雨”也。
24.乙部“乳”字云:“人及鳥生子曰乳,獸曰產。从孚乙。乙者,乙鳥。《明堂月令》:玄鳥至之日,祠于高禖,以請子。故乳从乙,請子必以乙至之日者。乙春分來,秋分去,開生之候鳥,帝少昊司分之官也。”(第584頁)案,“玄鳥至之日,祠于高禖”,《禮記·月令》仲春文。“以請子”三字,今《禮記》無,疑為許慎其時之“今月令”文,或許慎以意足之,增成其義者也。
25.虫部“蠲”字云:“馬蠲也。从虫,象形,益聲。《明堂月令》曰:腐艸為蠲。”(第665~666頁)案,“腐艸為蠲”,《禮記·月令》季夏文。今《禮記》作“螢”,鄭玄注:“螢,飛蟲螢火也。”許慎訓“蠲”為“馬蠲也”,文義皆與鄭異。《呂氏春秋·季夏紀》云:“腐草或為蛢。”《淮南子·時則訓》文同。
26.虫部“虹”字云:“螮蝀也。狀似虫,从虫,工聲。《明堂月令》曰:虹始見。”(第673頁)案,“虹始見”,《禮記·月令》季春文。
27.酉部“酎”字云:“三重醇酒也。从酉,肘省聲。《明堂月令》曰:孟秋天子飲酎。”(第748頁)案,“天子飲酎”,《禮記·月令》孟夏文,《呂氏春秋》此文亦在“孟夏紀”,許慎引作“孟秋”,蓋為十月曆版本之月令也。
又以下則皆出自晉·司馬彪撰《續漢書志》南朝梁·劉昭注所引。[45]
28.《續漢書·禮儀志》上注:“《月令》曰:命相佈德和令。”(第3102頁)
29.《續漢書·禮儀志》上注:“《月令》曰:天子親載耒耜,措之參保介之御間,帥三公、九卿,躬耕帝藉。”(第3106頁)
30.《續漢書·禮儀志》上注:“《月令》:玄鳥至之日,以太牢祠。”(第3107頁)
31.《續漢書·禮儀志》上注:“《月令》曰:禁婦人無觀。”(第3110頁)
32.《續漢書·禮儀志》中注:“《月令》曰:天子乃厲(勑)﹝飾﹞,執弓挾矢以獵。”(第3123頁)
33.《續漢書·禮儀志》中注:“《月令》:孟冬天子講武,習射御,角力。”(第3123頁)
漢人之《今月令》雖與周人之《月令》時有增減,然主要出入者,乃在於文字上之物之名也。《後漢書》卷六十四《盧植傳》云:“作《尚書章句》、《三禮解詁》。時始立太學《石經》,以正《五經》文字。植乃上書曰:臣少從通儒故南郡太守馬融受古學,頗知今之《禮記》特多回冗。臣前以《周禮》諸經,發起粃謬,敢率愚淺,為之解詁。而家乏,無力供繕﹝寫﹞上,願得將能書生二人,共詣東觀,就官財糧,專心研精,合《尚書》章句,考《禮記》得失,庶裁定聖典,刊正碑文。古文科斗,近於為實,而厭抑流俗,降在小學。”[46]言“《今月令》”、“今之《禮記》”者,與“古”相對,明為當時當日之所實用者,為《禮》家所傳,而當時據以刻石之官書也。既鏤之刻石,佈於郡國,有掌月令之官攝之。授時敷政,引以為據,其言有行有不行,今之所見皆其所欲行者也,以其名為“令”,故為官府通行之本,非僅為官學講習之籍也。
然所謂“古”,僅與“今”相對,其所實用之《今月令》,殆為前此所用之《古月令》也,非謂漢人自有其《月令》也,此亦可從《古月令》與漢人所引之《月令》文僅有文字上之少數差異可得知。然換個角度言,雖然僅是如此之小不同,亦可言漢廷自有其《月令》。故知今之《禮記》者,漢師之家法;《今月令》者,時王之政典。《續漢書·百官志》“司隸校尉”下有“月令師”,主掌“時節祠祀”;[47]今簡文有“從事史”,[48]而司隸有“月令師”,疑郡國有“月令史”也。敬授人時,固先王之急政;而通經致用,尤漢儒之所當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