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学”现象动因窥探
文/李文静[1]
评/罗燕
[摘要]“在家上学”是近年来社会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部分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进行深度访谈,寻求 “在家上学”生成的意义和内涵,并从教育权、主体教育理念、学校教育存在问题及现代网络信息方面揭示“在家上学”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在家上学” 内涵 动因
一、问题提出
文中“点”
近年来,随着各地“在家上学”不断涌现,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关注这一现象。2006年上海“孟母堂事件”,将“在家上学”推向一个新阶段,“在家上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进入人们的视线。从已有研究来看,学者们主要从权利视角关注“在家上学”,不同学者从合法性和合理性论述自己的观点。由于“在家上学”与现行《义务教育法》中“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规定相冲突,“在家上学”的合法性受到质疑。这一争议引发公众和政府的诸多关注。
在教育民主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所有的儿童和青少年依循同样的课程、统一的教材、整齐划一的进度,企图达成相同的教育目标,却忽略学生的天生能力、气质倾向和喜好差异,“在家上学”无疑对学校教育提出质疑。那么,“在家上学”是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基础和归宿的教育。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内涵是什么,根本动因何在,它的产生和发展折射出学校教育哪些弊端和不足……这些问题引发研究者进行思考。
近年来,北京、广州、上海成为“在家上学”最活跃的地区。其中,北京地区“在家上学”的现象更具有代表性。一方面,北京地区集中了大量文化水平高、父母自身素质好的家庭,能够为儿童“在家上学”提供良好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不满,选择个性化的教育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应试教育唯分数是从的当下,小升初、择校热带来的经济和升学压力,家长们为此逃出升学压力追求个性化的教育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以北京市为代表,对我国“在家上学”的根本动因进行研究有其必要性。
1.质性研究报告的问题提出部分一般都是对“现象”的初描,非常忌讳在深描现象主体的“意识”以及基于该“意识”而形成的互动和行为模式之前,研究者先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出发对现象的性质加以判断或作出评论。
二、研究目的
①深入研究“在家上学”这一现象,对其现象背后的内容进行深挖,厘清“在家上学”的内涵,明确“在家上学”的对象、内容和方式,促进政府、公众等不同群体对“在家上学”的正确认识。
②对“在家上学”的动因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在家上学”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为它的合理性寻找依据,同时对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质性研究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范式,其目的在于把“现象”主体的“意识”体系——主体意识的内容、主体意识之间的结构和关系,作为一种“事实”呈现出来。因此在质性研究中,现象和现象的动因是不可分的整体。这与量化研究把现象“概念化”,然后寻求其他概念建立关系模型以此来探求现象的动因,二者在方法论上是完全不同的。
三、核心概念界定
随着欧美国家“在家上学”的不断发展,“在家上学”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形式呈现多种多样,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界定。从国内相关文献来看,学者们对“在家上学”的内涵见仁见智。
学者申素平认为“在家上学”主要是指处于学龄阶段的儿童,不去公立或私立学校,而是选择在家,主要由其父亲或母亲进行教育和管理,接受其父母认为最适宜的教育。学者罗建河认为“在家上学”主要是学生不到学校接受一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间,而以家庭为中心,并由父母依需要对儿童进行教导的一种教育方式。台湾学者Chen Jui-Kuei认为,所谓“在家上学”,顾名思义,是指学生排除了到学校进行体制教育(有一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受教方式,改为由家长依照其需要,自行在家给予孩子教导的另一种教育方式。学者孟四清认为“在家上学”,又称“在家自行教育”,是指在家长的安排下,由符合条件的专门人员,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教育,以完成基础教育任务的教育活动。它包括传递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心理品质等。
3.作为现象的“在家上学”,无须作为“概念”来界定。核心概念界定在量化研究中是必须步骤——服务于概念的操作化,但在质性研究中这不仅是多余的,而且和质性研究方法的认识论相违背。
从学者们对“在家上学”的观点来看,“在家上学”有几个明显的特征:从“在家上学”的实施者来看,父母是“在家上学”的主要实施者,父母不仅是课程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安排者,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此外,“在家上学”的实施者还包括家庭教师、学堂和教育机构等;从“在家上学”的场所来看,主要指除公立学校外,家庭、教育机构、学堂和私塾等多种形式。从“在家上学”的教学内容来看,“在家上学”是父母及其监护人为子女提供的教育,不仅限于国家课程,还有自发课程、网络课程、借鉴国外课程等。从教育的对象来看,主要是指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主要包括小学和初中适龄儿童。
这里,我们认为“在家上学”是指处于学龄阶段的儿童,不选择去学校上学,而主要在家或者其他场所,由父母及其监护人提供的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教育。“在家上学”这一现象背后所揭示的不仅仅是由学校到家庭的学习场所的时空转换,而是父母教育权和国家教育权的让渡,以及受教育选择权的体现。
四、研究方法
(一)进入现场的方式
4.进入现场的方式对于读者判断质性研究数据的可信度非常重要。
由于“在家上学”群体相对隐蔽,对他们进行动态的关注比较困难。通过“在家上学”联盟,在家上学群,直接联系到“在家上学”的家长,对一些家长当面或电话进行访谈,从而了解“在家上学”这一群体的真实情况。此外,研究者加入“在家上学”QQ群,并成为其中的一员。通过每天对北京在家上学群、北京家学成长群、在家上学北京群进行浏览,与群成员互动交流,为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研究者观察了每个群主要关注的问题,如孩子的读书内容,兴趣培养,时间安排,学校教育的问题,体制教育的弊端,在家上学的主要问题等。此外,家长们还谈论孩子教育之外的事情,如婚姻、交通等日常生活问题。由于群里讨论内容繁多,研究者会根据他们谈论的内容进行适时切入,进行适当的引导,进而观察家长们对“在家上学”不同问题的看法,以保证材料的真实性。
由于联系方式的特殊性,研究者进入现场的方式也较为特殊。对于访谈对象的受访,研究者采用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方式,向访谈对象说明自己的研究目的,征得对方同意后进行访谈。访谈采用开放式访谈和半开放式访谈。当然,访谈提纲是事先设计的,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尽量避免预先假设的摄入,抛出问题后,客观记录被访者对“在家上学”的看法,并进行适当引导和纠偏,对受访者关于“在家上学”的意义建构进行倾听、理解和解释。
(二)收集资料
5.在质性研究报告的研究方法部分,一般需要对研究的数据种类及其取得方式进行介绍。如果使用了访谈法, 就需要说明被访谈者是如何选取的。与量化研究不同的是,研究的“代表性”不是通过被试数来保证的,也就是说并不是被访谈者越多就越具有代表性。质性研究的被访谈对象是通过对现象深入挖掘后,根据现象主体的范围和种类来确定的。因此,一个质性研究最终需要多少被访谈者在研究的最初是无法确定的。有经验的质性研究者不断深入现象,发现更多的访谈只带来重复的信息时,一般表明已触摸到现象“边界”,即可确定不再需要更多的被访谈者。
“在家上学”对象牵涉众多,有家长、学生、教师、教育机构、地方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研究的需要,研究对象主要选取“在家上学”的家长。家长是“在家上学”的主要实施者,他们对“在家上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具有发言权,对他们进行访谈能够获取“在家上学”的详实资料,从而正确认识“在家上学”的内涵,揭示“在家上学”的根本动因。根据研究问题,采取滚雪球抽样和目的性抽样,对北京市各区学龄儿童“在家上学”中的家长进行访谈。由于研究条件有限,选取其中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家长做访谈。这些家长定期参加“在家上学”活动,所以有机会接触到他们。每位家长每次访谈时间约1.5~2小时,一共访谈2次,第一次是在2012年11月30日,第二次是2013年2月27日。访谈从类型上来说分为两种:正式的结构性(或半结构性)访谈和非正式的无结构访谈。本文主要采用结构式(或半结构性)访谈,事先设计访谈提纲,通过访谈提纲对被访者进行访问。此外,两位家长还提供每一期“在家上学”的活动图片,共有20张;“在家上学”研讨会资料3份;儿童“在家上学”日记2册;这些实物也为本研究提供了资料来源。
访谈一 坚定信念选择“在家上学”
赵程,12岁,现住北京海淀区,是一名六年级“在家上学”的儿童。谈起孩子“在家上学”的原因,赵程妈妈说:“因为孩子视力不好,所以被迫‘在家上学’。”在家上学以来,赵程妈妈对孩子的培养主要在学习能力方面,但更多的是引导。她认为:“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对孩子来讲非常容易学,孩子自己有潜在的能力,是需要家长不断挖掘和开发的。学习是感悟、发现而不是死记硬背。而且有时候孩子的学习能力比自己都突出。”赵程妈妈坦言很多时候是孩子从生活上到学习上教自己,自己有时候也依赖孩子。当然,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散养,任其自由发展,妈妈需要不断地学习,多读书,要有更多更好的理念。赵程“在家上学”后,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回到学校参加考试在班级里的排名很高。此外,孩子还爱好朗诵和音乐,多次参加比赛取得名次,获得很多荣誉。孩子的这些兴趣是在生活中自己用心发现的,而在学校老师们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孩子的兴趣在一定程度被抹杀了。事实证明,赵程妈妈的教育是成功的,这也坚定了她在家教育的信念。更因为自身是佛门弟子,在了解生命教育以后,对于生命是什么有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同时,她不断发现自己的内心并去修正,形成固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可以说,内心坚定是赵程妈妈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强大动力。正如她所言。“孩子的一生不是为学习的,学习对于赵程来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具备了基本的学习技能后,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寻找自己的定位最为重要。学习要和生活结合一起,没有生活就没有学习,没有孩子的未来。”
6.质性研究的数据呈现一般有两种形式: 1)如果现象主体较完整地呈现了“类型”特征时,即可使用案例陈述的方式; 2)如果现象主体虽有类型特征,但在现象的发生机制上却有共同的规律,这时可根据提炼出的解释框架对不同主体数据进行横向切割并加以比较分析。当研究者需要在研究报告中呈现访谈的原文时,它应该和研究者的思辨相结合,最好不要不加分析地将访谈原文堆砌在报告的正文中。
对于高考,妈妈认为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学会做决定,学会判断,学会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孩子的未来不一定要高考,只要专注做自己的事,哪怕是一件小事,只要自己喜欢都可以支持孩子做下去。赵程妈妈还讲了一个发生在孩子爸爸身上的事情。赵程爸爸有一天看见一个60岁的白发老人在夕阳下静坐,他想到了自己的以后,安于现状的生活带来的最多不过是房子大一点,生活好一点,最终老的时候就会像老人一样叹岁月蹉跎。为什么不趁着还年轻做些自己喜欢做、有意义的事呢?于是,赵程爸爸放弃安稳的工作,下海经商,按照自己的兴趣,现在已经小有成就。丈夫的事情启发了妻子,她认为孩子是有潜能的,在某一个时期是会爆发的。社会标准对一个孩子是否是好孩子并不能说明什么。做好自己,能够实现个人的价值也是为国家作贡献。当然,坚定“在家上学”的信念需要抵住来自外界的压力,尤其是社会主流对“在家上学”的质疑。赵程妈妈也感到自己的责任很大,需要不断地学习。她认为很多孩子走在教育的边缘被忽视。孩子是一个生命体,需要被关注,需要关爱。同时,孩子的生活又离不开群体,在家上学的孩子并不孤单。赵程妈妈经常带孩子做义工,参加各种活动。如在社区学习佛学,很多小朋友来自北京各个区都来参加,因为兴趣一致,所以大家凑在一起。群体的力量帮助孩子找到很多组织,参加各种活动,一天都很忙。很多家长羡慕这种在家上学的孩子,但是由于没有精力和时间,只能将孩子送往公立学校。
访谈二 观望中的“在家上学”
毛毛,今年9岁,现住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二年级。毛毛的妈妈赵女士前几年因身体原因,辞去工作,在家教育孩子。(方便起见将访谈者和受访者简称为“Q”与“A”。)
Q:您最初决定让孩子留在家里学习的原因是什么?
A: 说来话长。儿子到学龄送入学校一段时间后,回来说话话语里带脏字,我很奇怪。后来有一次去学校听课,我发现教师用语不文明,这引起了我的不满。孩子还小,和什么人在一起就会学什么,老师作为引领者,不单单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习,更应该教育孩子如何懂规矩,知礼仪。更重要的是,经过孩子在校的学习观察,我发现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简单,作业重复,占用了孩子大部分时间,孩子没有时间来玩耍和锻炼身体。更过分的是,有些学校为了避免学生受伤,课间休息时间不允许学生上厕所,或者上厕所还要经过批准。作为母亲,我不能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摧残,我想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环境,而不是去管制他。由于身体原因,我辞去工作,于是选择“在家上学”。
Q:您如何看待“在家上学”?
A: “在家上学”现在是受争议的。我孩子“在家上学”后,许多朋友都给我打电话担心我把孩子的前程毁了,让我把孩子送回体制学校。我顶着很大的压力,还是坚持“在家上学”,我知道这需要付出很多。从经济上来讲,我不出去工作意味着家里少了一份收入,再者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和财力。孩子在家上学要请家教和参加各种特长班,开销会较大。尽管这样,“在家上学”我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来观察孩子的兴趣、特点,找到合适孩子学习的方式,而学校的应试教育做不到对每一个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学校教育缺乏道德,没有道德教育。传统文化缺失,教育中人性的东西没有了,孩子缺乏创造性。作为学校的老师应该包容、关爱和帮助每一个孩子,但是现实中老师很难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老师有自己的准则,老师也是利己者,他们更加注重分数,注重考试和结果,培养出来的都是产品,缺乏对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人的教育。可以说学校教育缺乏道德层面,没有道德教育。
Q:您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
A:“在家上学”的家长是需要学习的,需要持证上岗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给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就上岗是不称职的。当妈妈是一个未来的新型职业,应该予以尊重。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家长不应该为孩子做决定,而是为孩子创造环境,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
Q:那您孩子每天的学习怎样安排?
A:我们有一个课程表原来是早上8点起床开始学习,吃完午饭睡觉,下午他可以弹钢琴、看书,晚上听我讲课,一般是文史和英语,偶尔也讲数学。主要是我来辅导,但并不是那么严格,有时候会多让他玩一会。
Q:您孩子现在的状况如何?
A:毛毛去学校参加过考试,现在的知识水平大概和同年级的学生差不多。作为男孩子,我多鼓励他做一些户外运动。他喜欢踢足球,参加过几次比赛,表现尤其出色,教练也很看好。我打算继续培养他这方面的兴趣,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学习成绩只要能跟上就可以了。现在给他找了一家私立学校,孩子觉得比较好,就让他先学一段时间。
Q:您不担心孩子没有学籍不能高考?
A:没有学籍可以参加成人自考啊。高考对于孩子来说不是唯一的出路。再说我们孩子前几年上过学校,一直还保留学籍呢。学校说想回来随时回来。
Q:您为何又选择让孩子回到学校?
A:孩子的童年生活是需要一个群体的,在学校当中他能学习如何与同学发展友谊、解决冲突和矛盾,在群体中他能学到更多。我希望能给他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而且孩子也喜欢现在的学校,他们学校是私立学校,班级人数比较少,相对宽松和自由,没有那么多的考试和作业,孩子愿意去就尊重他的意见。
Q:您不担心孩子再受到身体和心理的不良影响?
A:我相信一个好的老师是负责任的。老师也有良心,选个好老师是可以对孩子负责的,我现在选学校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在看由什么样的老师来教我的孩子。如果教得不好,我会让孩子退出的。但是也要尊重孩子的意见。(www.xing528.com)
Q:如果学校从德育到智育都比较好,您还会送孩子去学校么?
A:当然。“在家上学”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迫不得已的。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中国的体制教育存在问题不是一天能解决的,但是若能在课程方面和育人方面做出一些改革,学校能够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能够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孩子。我们还是会选择回到学校。现在一些私立学校做得比较好,我还是愿意让孩子试试,如果不合适,还会让孩子退出,而现在还在观望中。
(三)分析资料
7.在质性研究中,数据分析的形式和所能取得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自身的学术风格和学术深度。而这正是质性研究在学术中独具魅力的原因所在。
资料分析主要采用类属分析和情景分析的方法。在“在家上学”的认识方面,研究主要根据已有研究将“在家上学”分为在家上学主体、对象、目的、方式几个维度,对其进行编码归类。“在家上学”的根本动因方面,主要从学校教育的弊端和“在家上学”的优势两个方面进行编码归类。在材料分析的过程中,我本着向原始资料“投降”的态度,将自己的前设和价值判断悬置起来,客观的分析资料呈现的内容和价值。
①“在家上学”本土概念。在我访谈的过程中,我听到了“在家上学”、“在家学习”、“在家教育”、“家庭教育”等词,但多次听到了“在家上学”这个词,不同被访者对于“在家上学”的理解各不相同。有家长认为“在家上学”就是“在家里上学”,给孩子每天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固定的学习内容。与学校不同的是,根据孩子自身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重视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同时还注重孩子情感和行为层面的教育。他们更多采用的词是“因材施教”、“兴趣”、“适合孩子的教育”、“创造性”、“潜力”、“潜能”、“喜欢做”、“专注”等,这些词的背后隐射家长的教育理念,因兴趣不同而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而这些方式的选择是建立在尊重孩子的选择基础之上。家长只是提供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供孩子参考,而真正做出选择的是孩子自身。尊重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在家上学”的内在要求。还有家长认为“在家上学”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其实质上还是家庭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对孩子更加注重德育和传统文化的教授。这种看法更多见的词是“知礼仪”、“关爱”、“包容”、“帮助”等。
“在家上学”在本研究中与学者们所界定的“在家上学”有所不同。从对象上来看,“在家上学”的儿童不仅包括学龄阶段,而且包括学前教育阶段。从研究内容来看,西方国家确定了“在家上学”的合法性,对“在家上学”的内容、形式、主体进行立法规范。美国规定“在家上学”是在家进行的正式教育。而我的研究中,家长们对“在家上学”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家庭教育的特点,具有随意性和灵活性。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安排课程,更加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和个人修养层面的教育。从教育的方法来看,避免学校教育的统一化,教材的选取、教学方法的实施都是根据家长自身的经验和孩子的反馈进行调试的。“在家上学”体现家长对个性化教育的追求。这种个性化教育的追求是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孩子个体的发展,以孩子的兴趣为基本出发点,重在培养儿童的人格和自我发展。这样一种教育理念追根溯源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
②在家上学的动因。在对“在家上学”的原因理解上,被访者的目的并不一致。“提供适合孩子的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校弊端太多了,不想去学校”、“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大于学习本身”、“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等等,这些都成为“在家上学”的原因。
从“在家上学”本身来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多关注因材施教,孩子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格,重视孩子个性的发展,适合孩子的教育。这些因素成为“在家上学”的主要原因。深入分析受访者的意义建构,我发现家长们之所以对“在家上学”如此青睐,源自于他们自身的教育理念。孩子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文化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学习能力、情感行为层面。脱离体制教育,追求适合孩子的教育是家长们追求的教育方式。家长教育观念的多元化和教育行为的多样化,使家庭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大。它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养育的功能,并逐渐扩大为传递知识、培养良好的个性及开发潜能,即担负起学校教育的某些职能。“在家上学”的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介入越来越多,家庭教育在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作用也引起关注。
在谈及学校教育时,家长们对学校教育的斥责声不断。作业多、重视分数,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因材施教,缺乏德育,忽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成为家长否定学校教育的主要原因。学校教育的弊端固然很多,但根本上是学校教育理念使然。教育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在学校教育中也日渐盛行。一些公立学校为自身利益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一心为应试教育而努力挣扎,关注好学生为学校取得的利益而牺牲了大部分学生的培养。以考试为唯一评价机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兴趣。在分数至上的指挥棒下,教师的功利心滋生,责任缺失。对于学校教育,有些家长已经成为“惊弓之鸟”,唯恐自己的孩子被当作产品来生产,家长们对学校教育处于观望的状态中。学校对“在家上学”的儿童亦是处于默认或无视状态。家长们只要向学校申请,即可同意。并没有哪所学校强迫学生不得离校,家长们可以充分选择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场所。至于高考,通过成人自考的形式,也可以获得学历。这些因素也成为“在家上学”的原因。
五、研究结论
(一)“在家上学”是社会转型时期“要上学”到“上好学”的教育权利诉求体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初,学界掀起了教育本质大讨论的热潮。先后出现“教育上层建筑说”、“教育经济基础说”、“教育特殊学说”等。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苏醒。教育的目的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教育的终极价值是实现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为社会政治服务只是实现人的价值的组成部分。国家有对国民进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对儿童受教育权的基本保障,它的价值更多在于“能上学”,而“上好学”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上好学”不是去最好的学校,而是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选择最好的教育方式。父母作为儿童的监护者,更有权利和义务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选择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教育方式。“在家上学”体现国家教育权向父母教育权的让渡。
(二)主体教育理念为“在家上学”提供内在动力
教育的功能是将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发展和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主体教育观是人们把受教育者培养和发展成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的认识。主体教育观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主体性日益强化的过程,通过激发儿童的主体意识,培养儿童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才会使儿童由“自在”主体转向“自为”主体。此外,主体教育观还将非理性的发展看作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仅要重视儿童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智力发展,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灵感、直觉等非理性因素,即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我国教育目的在价值取向上,注重社会本位,忽视个人本位;重视国家政治取向,忽视个人发展。传统教育观以社会为本位,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重视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在教育过程中,把儿童看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传授而非引导,抹杀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家上学”是主体教育理念使然,是对传统教育观的反思。在主体教育观影响下,家长关注孩子的主体发展,把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作为教育的宗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给孩子以心灵的教育和洗涤,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让孩子学会自主选择,还原孩子的生活世界,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主人。这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
(三)学校教育问题重重,直接触发规模“在家上学”
“在家上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校教育的挑战。学校教育现存的一些问题值得反思。学校教育的问题表现在:
①校园环境不容乐观。校车事故、低俗文化泛滥、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增多导致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不良影响,这些校园安全问题成为很多家长选择在家上学的原因。
②应试教育分数至上,忽视儿童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目前学校教育以应试为导向,学校成为一个以成绩论英雄的地方,而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将孩子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试卷和考试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作业多,教课方式比较单一,注重分数,没有做到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应试教育还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甚至还使学生出现了与此有关的心理问题,如考试焦虑、厌学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③学校教育功利化倾向。学校教育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助长了应试教育的风潮。以分数至上,以高考为指挥棒,以学校名誉和地方政绩为重的功利思想无时无刻不存在于学校教育过程中。重视部分好学生的发展带来的利益而忽视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关注和重视。一些家长因不满学校中的不良风气而选择“在家上学”。
学校教育弱的时候,正是家庭教育强的时候。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不能退出教育舞台,而应该在儿童受教育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家上学”恰好是反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庭教育介入学校教育的必要性。
(四)现代网络科技为“在家上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从“在家上学”的外部环境来看,现代网络科技的进步为“在家上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一些家长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教育信息,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好学”成为一部分人关注的热点。作为受教育者的监护人,“在家上学”的家长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提供给孩子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孩子更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陈桂生(2003):“也谈在家上学”,《当代教育论坛》,第8期,第34-35页。
罗建河(2003):“试论在家教育与教育机会均等”,《上海教育研究》,第7期,第21-23页。
蒙冰峰、廉永杰(2010):“主体性到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应然转向”,《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52-54页。
申素平(2008):“在家教育的法理分析——从我国在家教育第一案说起”,《中国教育学刊》,第7期,第28-30页。
余若峡(2010):“自然法视角下的国家教育权”,《教育发展研究》,第11期,第59-62页。
张庆林(1998):“试论主体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44-46页。
张婷(2007):“从教育权的演变史看我国的国家教育权问题”,《吉林教育教科研版》,第8期,第1-3页。
孟四清(2002):“关于在家上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上海教育科研》,第2期,第53-55页。
林祖鈆(2010):“‘入学’不是保障受教育权的唯一途径:从“孟母堂”事件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缺陷”,《教育论坛》,第5期,第3-5页。
王海燕(2002):“文化的多元与共生:美国‘在家上学’运动述评”,《苏州大学学报》,第3期,第133-134页。
文末“评”
自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各州陆续制定相关法律确认“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并出台相应支撑体系之后,美国“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的儿童数量便不断增长。据统计,美国2011—2012年期间在家上学的5~17岁的儿童已接近200万。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出现“在家上学”的儿童,并且逐渐产生支持该教育实践的公共声音和公共资源平台。本文的研究者能够及时捕捉该现象,并尝试系统性地使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该“现象”进行深描,研究在选题上具有新意,在方法论上具有恰当性。研究者使用结构和半结构访谈法从主体意识、活动、制度环境三个层次来呈现“在家上学”现象中最主要的主体(家长)对“在家上学”现象的诠释,访谈问题设计贴切、有效,研究发现丰富、生动,研究得出了清晰的结论,显示出研究者具有较好的研究能力。
不过,作为一个质性研究,本研究也有比较明显的缺陷:首先,本来应该深描的“现象”却在研究之初便以概念进行了界定,因此没能展现出现象学认识论对质性研究方法论的贡献,即质性研究的深描特点、优势在本研究中没有得到发挥。其次,研究不够深入,这突出表现为研究对其他主体(例如,在家上学的孩子)的意识、行为以及和制度环境的嵌入缺乏触及,因此极大地削弱了对“在家上学”现象的深描性。此外,虽然研究得出了清晰的结论,但数据的呈现和研究者的思辨分析以及结论的得出之间,彼此是分离的。这也影响到了研究的有效性。
虽然什么是好的质性研究在学术界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为研究者所普遍接受的一个认识是,好的质性研究应该具有整体性(holistic)——不仅不同主体各自的视角能够得到深入剖析和呈现,而且不同主体视角所具有的意识、活动乃至和制度环境的嵌入性彼此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也应该在研究中得到深刻呈现。研究的数据和分析应该是相互糅合、彼此支撑的。结论则是在这样条分缕析的过程中被推导出来的。如果研究者的写作风格还能生动有趣,便足以称得上一个好的质性研究。
学生回应
一个月的等待充满了期待和不安。我想说,罗老师对本研究的回评让我内心充满感激之情。罗老师在百忙中能够两次对我的研究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评论,这样认真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让我深深为之感动。对本研究的评论使我对自己的研究以及质性研究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深深感到自己研究的不足和诸多需要继续学习的地方。对于罗老师的点评,我从以下几点做出回应:
1.对于本研究的问题提出,我主要遵循自己的学科逻辑,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描述并加入主观的认识,并没有完全理解质性研究这一方法。质性研究可能更多层面是从现象学入手,而这种现象学是基于一定情境中的描述,并不需要明确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设(研究预设),本研究的问题提出,在我现在看来,恰恰是对研究材料的概括和抽象,这是值得警醒的。
2.就我的研究而言,如果说我的“在家上学”概念是以定量的方法进行界定,显然我不能苟同。我所界定的概念更多是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我对前人的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又带有一定的学科逻辑,对其进行深入挖掘,而非注重与其他的观念以及建立模型。当然,我也醒悟到,如果单纯从概念上来讲,质性研究的概念抽取很大意义上是从本土上提取,我也有意在寻找“在家上学”在情景中的内容,但由于前期的概念界定,将我对“在家上学”的认识锁定在一定的范围中,影响到我对“在家上学”的内涵的理解。
3.对于数据的呈现和研究者的思辨分析以及结论的得出之间的关系而言,可能更重要的是处理研究者、前人的研究和文本呈现三者的关系。本研究开始将前人的研究进行梳理,对概念进行了界定,将前人的研究作为自己的概念的基础,然后根据已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解释、构建以及思辨分析,从而建构“在家上学”的概念,并根据文本资料反映的事实揭示它产生的动因。在研究过程中,我对数据的编码、处理没有在研究中做详细说明,并对资料进行的理论分析和解释还不够,我将进一步对本研究进行改进和完善。
我还想说,一学期的质性课程的学习,为我开启了做研究的另一片天空。研究方法是做研究的基础和法宝。质性研究无疑是诸多方法当中的一路,它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和体系。它注重以实践为依托,将价值中立(悬置),寻求被研究对象的意义世界及其所在的文化环境中的影响,从中寻求理论解释以及建构理论,最终关照现实。需要指出的是,研究方法的采取是以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为依据,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同一种方法,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的适切性尤为关键,而采取何种方法嵌入自己的研究问题需要研究者进行深思熟虑。当然,有时候还需要研究者走回头路。
点评专家罗燕简介
罗燕,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部专家,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先后在教育学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文章20余篇。
【注释】
[1]李文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政策学与教育法学专业201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法与教育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