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科副教授侧研究型大学职称晋升难题解密

社科副教授侧研究型大学职称晋升难题解密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合标题,似乎应该是探讨“研究型大学社科副教授的职称晋升”的原因/影响因素?在这一情况下,一个研究型大学社科副教授的职称晋升个案调查便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问题。教授为大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

社科副教授侧研究型大学职称晋升难题解密

他为什么评不上教授:研究型大学社科副教授的职称晋升个案调查

文/屈廖健[1]

评/黄盈盈

[摘要]本研究通过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国内研究型大学社科副教授职称晋升问题进行个案研究。研究采用校标抽样选择研究对象,对访谈与观察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被研究者对教学的重视,坚持自己的学术信仰,热衷于充当“知识贩子”的角色,承担大量社会培训都对其职称晋升起到阻碍作用。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社科专业 职称晋升 知识生产

一、问题的提出

文中“点”

1.研究现象

来到E大学后,我发现身边有好几位优秀的教师都是副教授。他们的年龄大都在45岁上下,评上副教授职称至少已有10年。这些老师现在大多为自己学院的副院长或者系主任,在学术圈内也担任着较为重要的职务。但是为什么这些老师评不上教授呢?我查阅相关条例得知大学教师在评上副教授职称五年后即可申请评定教授职称,这些老师已经超过了规定年限五年以上了。通过对身边这个学者群体的关注以及对他们职称评定道路上的坎坷经历的疑惑使我产生了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兴趣。

1.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来源。这里的“研究现象”也可称为本文的“引子”。

2.研究问题

2.研究问题是一个研究试图要回答的问题,具有提纲挈领的核心作用;这里的表述应该更加清晰。结合标题,似乎应该是探讨“研究型大学社科副教授的职称晋升”的原因/影响因素?此外,研究问题不仅需要体现现实意义,还需要蕴含一定的理论意义。这里,理论意义的表述不够。

985大学群包含了中国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这39所大学吸纳了中国最优质的本科生源,一半以上的博士学位由其授予。21世纪的大学拥有三项使命,即教学、研究与公共服务。研究型大学承担了大部分的国家课题,是研究与公共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同时,面对着最优秀的生源,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使命不容忽视。如今的研究型大学在进行职称评定时非常强调晋升职称者的科研成果情况,或者更直接的则是所拥有的科研项目的等级以及科研经费的数量情况。在这一情况下,一个研究型大学社科副教授的职称晋升个案调查便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问题。

概念定义方面,这个研究问题主要包含几个概念。第一为研究型大学,美国有著名的卡耐基分类,按照博士学位授予数量、涉及专业门类、研究经费总额、研究经费涉及专业等标准确立研究型大学。中国并无明确标准,“985工程”是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现共包括39所大学。本文把这39所大学定位为中国的研究型大学。社科专业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新闻学等。本文主要研究研究型大学社科教师的职称评定,聚焦点则在副教授晋升教授阶段上。此外,教授也是一个关键的概念,教授是一种职称,多指在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与研究员。但教授与研究员是有区别的,教授有教课的任务,而研究员则没有。教授为大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

二、研究背景

3.本部分更确切地说是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英国高等教育学者纽曼提出大学的使命是教学。德国洪堡则认为大学的使命是教学与研究。20世纪中期以来,公共服务成为又一项大学的使命。当下,教学、研究与公共服务成为了众多大学的三项使命(金耀基,2008:3-8)。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个主要国家都提出了兴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政策,中国政府提出了“985工程”与“211工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努力提高大学的科研创新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众多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开始向科学研究倾斜。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中国大学的本科生教学质量受到社会质疑,社会上有一种强烈的声音即是向科学研究倾斜的研究型大学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对教学的重视程度,进而影响本科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对大学教师职称评定研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维度:根据研究题目,把文献综述的关键词定位高校或大学教师职称评定上;通过对CNKI上的期刊以及硕、博士论文的查看,发现目前学界在大学教师职称评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块。从研究内容上来看,首先,目前国内有较多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改革发展的研究。其次,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当前研究关注的热点。再次,一些文章就当下职称评定对教学质量以及学术论文质量等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国内研究者对国外大学教师职称评定相关的政策、标准进行了研究。从研究方法与研究层面上来看,我国目前关于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研究大多为思辨研究,缺乏实证研究。研究层面多定格在政策等宏观层面,缺乏中观乃至微观层面的研究。最后,现有研究对象即为中国大学教师职称评定,缺乏对某一类型或某一层次大学的专门研究,更缺乏对某种类型大学里某一种教师群体职称评定的研究。

4.文献回顾过于简略与泛化,而且缺乏索引。文后的文献在正文中也没有相应的索引。

5.最好通过分段或者小标题的形式,对与本文直接相关的文献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这样,文章结构与表述会更加清晰;也能为后面的讨论(本研究与已有文献、已有知识的对话)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大学教师职称评定研究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缺乏学科视角与研究方法的支撑。我认为有必要对大学教师职称评定问题继续深入研究下去。我就读于一所研究型大学的社科专业,身处其中发现有一群学者一直不能逾越副教授与教授之间的分割线。因此本研究针对研究型大学社科专业副教授这个群体展开研究,通过个案研究探寻“资深副教授”晋升教授的“坎坷历程”。

三、研究方法

(一)抽样

6.建议把抽样改为对象选择;“抽样”常见于定量调查。

7.效标抽样似乎不是质性研究的通用说法。需要说明。

本研究采用效标抽样进行研究对象的选择。选择E大学是因为我目前就读于此,进行研究较为方便。我把研究对象的选择限定在E大学的一个社科学科学院里。此外,我还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条件要求,年龄为45岁至55岁之间已获得副教授职称十年及以上的教师。通过同学的帮助,我获得了选定学院所有教学老师的个人资料,其中包含教师年龄、职称状况、评定时间等信息。我从中选择了评上副教授时间最长的三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两名男教师、一名女教师。

(二)进入现场与保持关系

8.进入现场通常是田野调查的时候用到;至于一般的访谈,什么是现场?不如直接说:建立与保持关系。

9.此部分对于研究过程的介绍比较详细、清晰。

我选择了电子邮件的方式与这三名教师进行联系沟通。在邮件中阐明研究意图,征求教师的同意。邮件得到两位教师的回复,一位教师因最近身体不好婉言拒绝,另一名男性教师欣然答应。这名男教师在后面的研究陈述中简称为×教师。我马上给×老师回了信,表明了对他进行访谈的意图并由他来决定访谈时间与地点。×教师在第二天早晨七点半钟给我回了第二封信,告知我他今天上午在办公室有时间接受访谈。于是我第一次正式进入现场开始了对×老师评定教授职称问题的研究。访谈是在×教师的办公室里进行的,时长约为50分钟。此外,在随后的研究中我又对×教师进行了一次追加访谈,时长约为30分钟。研究从11月份初开始进行,一直持续到12月底,时长为一个半月。在这一个半月里,我与研究对象一直保持着联系。在此期间我主要通过电子邮件与研究对象约定访谈时间并对他进行了两次访谈。此外,我在征得×教师的同意后对他所教授的一门本科生公共课程进行了课堂观察,课下与×教师进行交流。最后,×教师拥有一个点击率非常高的博客。我通过此博客以访客留言的方式与×教师进行联系。

(三)搜集资料

10.资料搜集部分介绍得比较详细。选择的方法也比较合适。

本研究搜集资料的方式可以归为三类:

第一类为文献搜集。这一类搜集的资料包括E大学教授评定政策,研究对象的个人情况以及×教师博客上的访客评价。在研究政策上,我对E大学2009年公布的《E大学教师岗位聘用条例》进行了梳理。副教授晋升为教授的硬性条件为博士学位以及50万元的科研经费。我通过百度百科掌握了×教师的基本情况,在×教师所在院系的网站上核对了相关信息,此外,我还通过CNKI以及E大学图书馆等网络平台对×教师的学术论文以及学术专著情况进行了了解。

11.访谈是否有录音,如何记录?

12.访谈的时候有策略吗?是互动式对话为主,还是以倾听为主?有追问吗?有话题转化吗?

第二类为访谈。对质性研究来说,访谈是最重要的资料收集技巧。访谈可以对研究者观察到的和体验到的东西进行解释并将其放进一个更大的框架内(大卫·费特曼,2007:30)。我对×教师进行了两次访谈。第一次访谈是在他的办公室里,那天×教师穿着西装在办公室备课。×教师的办公室不大,大概10平方米左右。办公室里有两个书柜,里面堆满了书。有一台电脑和一个小沙发,我们的访谈就是在沙发上进行的。×教师是一个非常“配合”的研究对象。在我做完自我介绍并表明研究主题和研究目的后,×教师便滔滔不绝地讲起来。我想这跟他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有很大关系。这次访谈我主要是想听一下他对研究型大学教师职称评定这个问题的看法,从这个问题入手,然后展开针对×教师自身职称晋升的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大部分是×教师在说话。他边说边比划着,说着就拿出他的工作记录本给我看他满满的全国各地讲课工作安排。访谈过程中×教师还打开了他的博客给我看访客给他的留言。其中一个访客是听了他做的讲座后特意来看他的博客,在博客里留言对那次讲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教师非常自豪地把这一条留言朗读给我听。此外,×教师在访谈过程中找出了他发表的期刊与所写专著,并对一些专著进行了介绍,介绍的时候语气明显硬朗,声音洪亮,语速也很快。第二次访谈则是在对×教师的课堂观察之后,这次访谈是在对×教师第一次访谈记录资料的整理上进行的。可能是刚上完课的缘故,这天×教师看起来非常疲劳,因此我只做了30分钟左右的访谈。此外,我还对×教师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了学生们对×教师授课情况的反馈。

13.观察是很重要的资料搜集方法之一。但是需要进一步说明观察的目的;分析这部分的观察内容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

14. 方法部分还缺乏对于“分析策略”的介绍。

第三类为观察。我通过第一次访谈的机会对×教师的办公环境进行了观察。×教师的办公室呈长条形,地方很窄,面积也不大。办公室非常的杂乱,东西堆得到处都是,屋子被一个小门隔为前后两块,前面是一个衣帽间以及书柜存放处,后面则是×教师会客和办公的地方,有一张小沙发、一个电脑桌、一台电脑和一个写字台。在征得×教师的同意后,我对他的一堂本科生公共课程进行了课堂观察。观察之前我列出了观察提纲。教室有182个座位,上课的学生约为162人。我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中间。课程时长为2小时。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师不停地走到同学中间与同学进行互动,对同学提出问题。×教师语言风趣幽默,动作夸张,课上同学都听得聚精会神。叙兹曼和斯特劳斯将现场观察笔录分成四个部分:(1)“实地笔记”,专门用来记录观察者看到和听到的事实性内容;(2)“个人笔记”,用来记录观察者个人在实地观察时的感受和想法;(3)“方法笔记”,记录观察者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4)“理论笔记”,用于记录观察者对观察资料进行的初步理论分析(陈向明,2000:247)。以下是依据此分类对观察资料的一个记录。

15.这里提到×教师2000年攻读博士学位,是在职还是脱产?后文提到被访者对于在职念博士的不屑。表述得不清晰,容易让读者感到疑惑。这里作者提到被访者有很多著作与文章,后文提到没有时间写论文,科研重视不够,这之间的关系(甚至是矛盾)缺乏进一步分析。

四、研究结果

(一)背景介绍

×教师是E大学Y研究所的副主任,男性,今年47岁。×教师是E大学的“土著”。90年本科毕业后即留校担任本科生的教学工作。90年初在美国某所较为著名的学院学习一年。回国后在E大学跟自己专业领域权威学者进行硕士学习并取得学位。2000年师从另一位业界学术名师开始攻读博士学位,至今没有完成博士论文从而没有拿到博士学位。×教师2000年被评为副教授,现为硕士生导师。他担任多门本校本科生专业课程,并连续三年获得E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师每年保持着至少一篇的CSSCI论文发表量,至今已出版16本专著。×教师担任所在专业全国专业学会的常务理事,长期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学府的高水平培训教师一职。此外,×教师拥有自己的博客,博客点击率高,影响较大。

E大学Y研究所的学术声誉在国内首屈一指,目前共有9名教师。其中教授3名。该研究所占据所在学院大楼的一个楼层,走近这栋学院大楼即看到了大厅海报张贴处挂出的一张学术讲座海报,海报内容即为Y研究所邀请的外国专家的学术讲座。Y研究所拥有硕士点和博士点,楼层幽静素雅,拥有自己的行政办公室与办公人员,对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起到较好的支持作用。

E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为国家“211”,“985”工程重点支持大学。该大学今年刚迎来110周年华诞。E大学拥有全日制在校生22 000人,本科8 800余人,研究生11 000余人。学校现拥有本科专业5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5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08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该校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中国语言文学3个一级学科长期排名全国第一,15个学科排名全国前十。E大学现有院士19人,长江学者19人,国家杰出青年31人。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同时,作为一所担负着师范生培养的大学,教学一直是它所强调的方面。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各个院系乃至全校范围内学生教学以及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海报。此外,学校里经常张贴着中小学乃至高校等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

(二)升教授难的原因

16.这里的“原因”偏向于被访者×教师的自我表述,还是作者的综合分析?应该是作者的分析,但是感觉缺乏对于访谈材料及其他材料的深层思考与综合分析,而几乎是把×教师的自我表述混同于作者的分析,甚至把被访者的表述简单地作为某种“事实”对待。“深层分析”的“深层”体现在哪里?

×教师2000年评上副教授职称,至今已有12个年头。按照2009年公布的《E大学教师岗位聘用条例》规定,教师在获得副教授职称5年后即可申请评定教授职称。因此×教师已经错过了7次评定教授的机会。×教师2000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至今没有完成博士论文,因此尚未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是2009版E大学教师岗位聘用条例中对参与教授职称评定者的硬性规定。我通过对×教师的两次访谈以及对他学生的一次访谈,再结合对×教师课堂的观察、工作日志的查看以及博客内容、博客访客留言的记录,探索×教师升教授难的深层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找到答案。

首先,×教师是学校的教学名师并且自己深深地认为教学是大学之本。因为教学能力出色,×教师获得了许多荣誉。因此他决定对教学质量绝不松懈,坚持完成自己的教学数量,在教学上花费大量的精力,这就导致他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写博士论文。

×教师在E大学给本科生讲授7门课程,在1998、1999年的时候最多讲过9门课程。×教师担任所在专业全校的公共课,每学期再加上3门专业课,一个学期是4门课程。×教师在访谈中说自己每次讲课都会花比上课时间更多的时间去备课,半天的课经常要花一整天的时间去准备。在访谈的当天×教师下午有课,他早上7点就来到了办公室备课并在7点30分回复了我的邮件。

“每一次的讲课我都要把讲稿从头到尾过一遍,有课的那一天一般早晨5点就起来了。我认为自己比较愚钝,课并不是上完了就了事了。我会去反思自己的课程,思考这节课的成功与不成功,在以后的备课中还应该注意哪些地方。我一直坚持给学生改期末作业,这是对其教学成果的一种检验,弄清自己的教育效果对今后自己教学进行至关重要。”

×教师所教公共课程班级共有162人,一份试卷批改10分钟,那么独自一人批改全班学生的试卷所花费的时间是巨大的。教学是一个无底洞。×教师的同事说他“傻”,教这么多课对评职称也没有帮助。×教师在访谈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一个教师来大学不教书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在大学工作吗?好意思说自己是教师吗?”

17.虽然,质性研究很重视被访者的主体表述与感受,但是并不表示不需要研究者在对“个案”的整体性理解的基础上的综合分析。

这就是他的理念。在访谈中我问×教师为什么一直没有完成博士论文。×教师说他根本分不开时间去写博士论文。

18. 结合访谈资料来论述是很好的写作方式,使得论文能够有血有肉。(www.xing528.com)

“如果分开时间去认真地戳写博士论文那么就是对付学生。我的良心过意不去。教师是一个良心行业。教学也有评价。学校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三次获得E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我还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E大学教学名师里有我的名字。自己脱离了教学都不好意思。自己是教学名师,占着坑不上课是不行的。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使得我必须把教学搞好。马已经上路了,应该马不停蹄地前进。我是不用坐班的,但是有课的时候到办公室来备课才能静下来。在办公室里,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我。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我选择了现在的生活方式。要是心一黑,课不教了一定能把这个博士论文做下来。”

我对×教师的一节162人的公共课程进行了观察。课堂上,×教师讲课语气抑扬顿挫,言语配合肢体动作使得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他经常走到同学中间向大家抛出问题。课堂气氛活跃而热烈,学生不时地发出爽朗的笑声。下面的图是我根据观察的课堂而画的,可以直观地展现×教师所教课程课堂的状况。

其二,×教师不愿意通过在职博士的方式较易的获得博士学位,拥有自己的学术信仰。

在对×教师的第二次访谈中,我向×教师问起了这样一个问题:“您为什么不读一个在职的博士呢,这样的学位应该是比较好拿的。”×教师的回答是:“这种事情我是不会做的,让人瞧不起。”

“好多在职的博士都是人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了,让人瞧不起。自己拿的东西(博士学位)不像样,玷污了自己的学术。自己可能别的方面做得挺好,但是这件事情却让自己丢人。通过读在职博士拿到学位玷污了学术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我觉得自己没有这个学位没什么,至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如果通过在职博士或者凑合写出一篇博士论文交上去获得学位,即使评上教授也会被别人搓指头。我宁肯当一个硬朗的副教授,我非常自豪地讲我是称职的副教授,是硬朗的副教授,自己无愧副教授的称号。但是如果通过凑合的方式获得博士学位乃至最后评上教授心里是不踏实的。我发了很多文章也写了很多书,都是自己真正感兴趣觉得有用的东西。”

说着×教师起身从桌子上拿出一摞期刊(不是严格的学术期刊),给我看了他最近写的文章,并读了一些别人对他的专访内容。他觉得这样的东西比写一些学术文章更有价值×教师马上又表示自己也经常在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发文章,说着就拉着我往办公室外面隔间的书柜走去。

“我们又不傻又不笨,只不过看自己愿意走哪个方向。这是我去年写的一套儿童发展的书,这一层全是我的著作。很多都是心理学的书,这本书已经卖到50 000本,成为畅销书了。我还写了别人看不懂的书,这是一本盲文书。还有这本医学专业专用教材也是我写的。”

×教师满脸自豪地说。我扫了一眼书脊,发现大部分书都是×教师所著而非编著。×教师又拿起一本书给我看,这本书有他所在专业的两位泰斗级人物分别作序与封面题词。

其三,×教师的发展路径在纯学术之外,相比知识生产更喜欢做一个“知识贩子”,对社会大众产生影响,而不是写只有专业人士才看的学术论文。

从与×教师的访谈接触中以及对×教师日程的安排可以看出,×教师不是一个专心做纯学术的学者。

“能否发表学术论文并不是那么单纯的依赖于文章质量,而自己也并不看重那种只有专业人士才看的学术文章的发表。现在大家都处于一个功利的社会,追求的是科研成果。现在的文章写出来发表都要做“公关”,要做很多学术以外的事情。好多杂志发的文章最终是没有人看的,写文章就是和一些专业人员在一起阳春白雪。后来我给自己定位为教书传承文化。我自称为“知识贩子”,把别人读不懂的书读懂了说给大众听,这样的方式能影响更多的人。我给本院的本科生、研究生上专业课,给全校的学生上公共课,给社会上的人进行培训以及写博客都是为了影响更多的人,把知识传递给他们。我经常把写的东西放到博客上去,发表在发行量比较大的期刊上。但是自己评职称时这些都不算。不过不算无所谓,要的是自己的思想能够被人所接受,声音被人所听到。”

说着,×教师打开了他的博客,指着160万点击量的数字给我看,自豪的表情毫无掩饰地表现在脸上。他饶有兴致地跟我念起来一位妈妈给他的留言:“从JACK出生到现在一共四个月,第一次离开他5个小时,就是为了听×教授的讲座,太值得了,我受益匪浅,坚定了做一个全职妈妈,打算在宝宝三岁的时候再一次投入职场,太幸运了,我没有错过宝宝成长的最近时期,谢谢×教授深情并茂的演讲,您辛苦了,希望您再来重庆。”×教师不无得意地说在博客里或者演讲现场大家都称呼他为教授。他认为通过这些东西可以看到社会对自己的看法。

“一个人同行对你的看法固然很重要,但是你最终所有的学问是为什么呢,一定是为社会服务,你要推动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这才是人的终极价值,给我多少钱并不重要。因为我的存在,众多家长能够从中受益,再好的学术论文我相信也不会被人读100万次,我的理想是在退休之前博客点击量达到1 000万。”

在这次访谈结束后,×教师送给了我一张他的名片,上面赫然印着他的博客地址。我在访谈结束后登陆了他的博客。×教师的博客是中国网建立的,中国网是专门的专家网,在上面开设博客的大多为各个领域的专家。博客上都是他的一些外出演讲整理稿。下面有很多的访客留言,大多是赞赏×教师博客的思想和理念,也有一些人向×教师提出了一些问题,×教师挑选了一些进行回复。

其四,大量的社会培训任务占据了太多的时间,花费了太多的精力。

×教师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兼职教授,同时还是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讲座教授。这些头衔意味着×教师定期要去以上大学做相关的培训与讲座。教学一直是×教师的强项,×教师称自己是所在专业为数不多能在清华与北大站得住脚的教师。他每年在清华与北大拿到的工资差不多有10万。我查看了×教师2012年的工作日程安排本,每个月都写满了去往各个学校做培训的日程安排,培训的城市遍布全国各地,天南海北。

“去清华与北大做一次不难,但是能够长期进行讲课则不容易。清华北大有严格的课程质量评估系统,如果讲得不好下次则不请你来了。以清华为例,在培训教师讲完课后继续教育学院给每个学生发一个二尺宽的条,上面写着今后A—请,B—不请。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选择了A,则下次接着上,低于百分之八十人家就通知你下次不要来了,不请你了。如果你觉得自己讲得特别好,那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还没过百分之八十,那就终生不要再去了。”

面对这么苛刻的评估制度,×教师在培训教学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清华、北大高额的教师培训费用是非常吸引人的。其次,×教师自己非常享受给别人传递知识的感觉。但是可以看到,×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培训课程的备课,培训交通路程以及讲课上面。而这种以自己为行为发出主体的社会服务是不被学校所接受的。换句话说,学校的职称评定并不把这种个人社会服务内容列入评比之中。

下图是我基于以上四点的分析对学校、科研、论文、博士、教授、教学、×教师以及社会培训之间远近关系的一个描述。从图中可以看出,学校最需要的是科研。教授的评定看重科研、论文以及博士学位,与教学的关系则要远一些,与社会培训则没有直接的联系。×教师则与教学、社会培训等词离得近,与科研、论文、博士等词离得远。这也导致×教师迟迟不能得到教授职称。

最后,×教授表示很多学校都挖过他。这些学校评定教授对博士学位没有硬性要求。但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E大学人,×教师已经对E大学产生了强烈的依恋与归属感。他说自己在这栋楼的四层待了很多年。虽然早已不用坐班,但自己每天都要到办公室来坐一坐,静一静,这样才能继续把学问做好。

19.扎根于材料,对四个方面的内容有一个综述与小结,很有必要。如果能结合“晋升”有关的其他材料,对“原因”有进一步的综合,文章会更有深度。

(三)没有评上教授的想法

20.这里的引文是×教授的原话吗?出现“他”第三人称;后面又是“我”。回应前面提到的,访谈材料是根据录音资料整理的,还是事后靠记忆整理?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在前面方法部分需要说明清楚。

×教师评上副教授职称已经有12年了,但一直没有得到教授职称。

“现在动不动就提研究型大学。他有一个自己的观点就是现在的大学都不务正业。大学最核心的任务应该是教学。但是现在教师的心思都放在研究上忽视了人才培养,导致了现在大学声誉下降,主要原因是有些办学思想出了问题。教授是要做研究,但是把所有的教师都用研究衡量尤其是评职称这块完全按科研衡量,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学教育质量的下降和声誉的滑坡。大学里面教师晋升职称还是要有所区分。大学现在有两种,一种是科研为重,一种是教学为重。这样就应该有所分开,比如教学为重的就应该是七分教学三分科研。如果你要是科研为重就不要评教授直接评研究员得了。那就是七分的研究三分教学。而现在就一个标准(科研)。我也想评教授,都当了十几年副教授早当够了。我对现在某些评上教授的人的水平并不认同。自己走的是教学的路线,而现在社会认可科研成果。现在很多评上教授职称的教师的文章和课题质量怎么样都不好说,圈子里的人都懂的。大家发展的方向不一样,自己没评上教授并不表示就比那些靠科研评上教授的人差,各自都是凭着良心干活。在我的脑子里,教授这个称呼是崇高的。教授应该像我的硕士生导师与博士生导师那样,是非常沉甸甸的。我虽然是副教授,但是对一些教授的水平并不认同。对于我来说,教授已经是一个荣誉的称号而不是对我学术水平的评价。我希望退休之前获得这个荣誉。”

21.大段的引文,没有分析。除非作者觉得引文特别精彩且浓缩地表述了想要表述的内容,再多说一句都是累赘,否则一般后面都需要作者对于材料的分析。

(四)后面的打算

×教师今年47岁,距离退休还有13年。E大学对教师评定教授职称有博士学位的硬性要求,因此×教师一直没有参加教授职称评定的资格。目前×教师的博士生导师已经调到北京的另外一所大学。当我问×教师是否会把这个博士读完时,×教师沉思了一会,一脸平静地说:“可能不会读了,确实没有时间去作一篇博士论文。”他表示如果自己的博士生导师没有调走说不定还有可能坚持下去。过一会儿,×教师又说如果所里有一年没有招满硕士研究生,那么他会空出一年不带学生去尝试着把博士论文写完。在第二次访谈的最后,×教师跟我说E大学有一个教授职称评定的惯例,即对一部分55岁以上的教师降低教授职称评定的要求。他想等到55岁以后也顺着这个惯例破例评一个教授。

五、讨论

22.讨论部分总结了正文的相关内容,论述比较清晰。但是,缺乏对于正文的进一步综合分析,尤其缺乏与已有文献的进一步对话。这与开头文献部分的不足与理论意识的缺乏都是有关的。

综合以上收集到的资料,可以得出×教师一直没有评上教授的原因有四个。第一个原因是×教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教学上面。×教师认为教学是大学最基本的功用并且坚定地认为在大学里应该有一部分教师是以教学为主的。他非常热衷并擅长教学,获得了很多荣誉。×教师一直坚持每个学期都给本科生上3到4门课程。基于课程的数量以及对教学的认真态度,×教师为教授这些课程的时间以及课下准备时间花费了大量精力。我们可以从对×教师的访谈、对学生的访谈以及课堂观察中得到答案。当然学校颁发给×教师的教学奖项足以证明×教师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和花费的精力。第二个原因是×教师拥有对学术的一份信仰,不愿意读一个轻易能拿到学位的在职博士。×教师所在院系即有在职博士点,×教师想要读一个在职博士应该说是轻而易举的。但是×教师认为那样的博士没意思,不能达到自己对学术的要求,同时也会被同行看不起。所以他觉得与其做一个被人看低的教授,不如当一个有底气的副教授。第三个原因是×教师并不热衷搞纯学术,而是愿意当一个“知识贩子”讲课、培训,对社会大众产生影响,这就使得他与学术科研渐行渐远,阻碍了博士论文的完成,也与当下的教授评定标准背道而驰。×教师认为现在的纯学术文章发表并不靠实力而靠关系,文章质量参差不齐。此外,他认为这些阳春白雪的东西产生的社会影响太有限。与其这样还不如做一个“知识贩子”讲课、培训、开微博对社会大众产生影响,更能体现个人价值。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对目前的学术研究缺乏一种认同感。第四个原因是大量的培训任务占据×教师太多的精力,导致他没有时间完成博士论文,利用持续的时间进行科研活动。×教师每年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全国各地进行培训与演讲。这些培训每年给×教师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名望。这样导致×教师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完成他的博士论文,只能做一个“知识贩子”而离“知识生产者”越来越远。以上就是对×教师评不上副教授的四点结论。总结而说,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本研究对一些问题的深层挖掘还不够。比如×教师热衷教学而对科研心存冷漠,而为什么有些教师却形成了对学术的一种良好认同。×教师究竟如何对学术研究失去了热情值得深挖。其次,×教师一直提到教学与科研是对立的。教学与科研是对立关系吗?为什么不能相互促进呢?我们可以从研究对象那里深挖答案。其三,现在的研究型大学都提出知识生产这个说法,而×教师却坚持做一个“知识贩子”。这里面的原因也值得深挖。本次研究结果如此肤浅有很多原因。一是因为研究对象工作事务繁忙,为不过多地打扰研究对象的工作我仅进行了两次访谈。二是因为我所研究的教师职称晋升问题非常的敏感,出于研究伦理的考虑,我没有对研究对象的领导和同事进行访谈,也没有深入地询问×教师学生一些敏感的问题。三是我自身的原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地进行质性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留下了一些遗憾。如没有注意到一些突破点或没有及时抓住本土概念进行追踪访谈等。

23.作者对个案本身有所描述与分析,但是对于个案延伸的意义与蕴含的社会关系、结构层面的分析缺乏论述。

24.这里需要分段论述。下面的内容属于“本文的不足”部分,应该单列。

本研究效度需要进一步提高。首先研究的访谈次数偏少,而且时间比较集中。访谈次数偏少导致研究资料不够全面和丰富。访谈时间比较集中导致研究者在没有充分分析已有研究资料的时候就进行了下一次访谈,这样的访谈缺乏针对性和深入性。此外,我所获得的大多数研究资料都来自×教师和他的学生。因为研究问题非常敏感,出于研究伦理考虑我没有对×教师的领导和同事进行访谈。这导致我的研究资料没有形成三角佐证或者说形成一个360度的信息圈。这都降低了本研究的效度。

25.作者确实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有自己的一些思考。但是,有些重要内容至少应该在论文中尝试着去论述。有些“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论文的深度与个案的完整性。甚至挑战了研究问题的适合性与可行性;或者说,作者的研究设计,所采取的方法是否能够回答本文提出的研究问题?多大程度上能够回答研究问题?

本研究是一个案研究,我并没有奢望研究具有多大的推广度。通过对论文选题的聚焦以及研究的步步进行,我的研究对象越来越清晰,即为研究型大学社会科学专业里一位没有获得博士学位,教学与社会培训都非常出色但对纯粹的学术研究失去兴趣的中年教师。研究问题即是×教师为什么一直评不上教授。在当下的研究型大学里,像×教师一样的教师不在少数。他们热衷教学并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凭着自己的实力以及所在大学的名气长期奔波于各个城市进行培训。随着年纪的增大他们慢慢地失去获取博士学位的信心,并且与学术研究渐行渐远。最关键的是他们评上副教授已有十多年仍没有获得教授职称。因此,我认为本研究可以给针对上述这个教师群体进行的研究提供支持。最后阐述本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由于研究问题敏感,稍有不慎即会对研究对象造成伤害。因此我在进行研究时本着透明、坦诚、谨慎的原则进行研究。在第一次与研究对象接洽时我便表明了研究意图。此外,在访谈与观察过程中我征得研究对象同意才进行录音。最后,基于研究伦理考虑我放弃了对×教师的同事与领导进行访谈。

[参考文献]

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陈向明(1996):“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位辍学生的个案调查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第1期,第35-45页。

大卫·费特曼(2007):《民族志:步步深入》,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金耀基(2008):《大学之理念》(第2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潘懋元(2003):“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第6期,第1-5页。

文末“评”

作为一篇课堂作业,作者给我们展现了质性研究的基本功与认真的科研态度。研究问题源于生活,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论文结构清晰,研究过程与方法的表述比较详细,访谈材料的呈现也比较细致、充分,有血有肉。作者扎根于经验材料,从被研究者X教师的角度,比较完整地展现了“为什么不能晋升为教授”的若干直接原因。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优点。

如果从质性研究方法的角度来评述这篇论文,作者在以下方面还可以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1)质性研究的设计上,研究问题的理论意义需要进一步论述。文献回顾需要更加详细,在此基础上论述论文选题的创新性,也能为后期的分析与写作奠定对话的基础。

(2)收集资料,特别是访谈技巧方面,作者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追问的能力,即便是倾听,也是主动的倾听。访谈的结果,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互动的产物;互动得好,能够得到更多的细节,能够刺激被访者去思考、进行进一步的表述。研究者需要尊重被研究者的主体表述,但是不能完全被被访者牵着鼻子走,不能把其言论简单的作为“事实”来看待,不加质疑与追问。

(3)质性材料的分析方面,需要加强对于“访谈材料”本身进行叙述分析(区别于简单的事实分析)方面的策略,加强联系多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甚至是批判式分析)的能力。扎根于经验材料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已有文献知识与理论知识对材料进行“提炼”及进一步讨论。最后这点,也是质性研究最难的一点。

最后,诚如作者自己提到的,这个“晋升”个案的研究,只涉及了对于X教师这个当事人的访谈,缺乏对于个案其他相关人员与事件的了解;原因的探讨局限于X教师的个人层面及记载在规章中的表层晋升规则,而对于“晋升”所蕴含的复杂的人际权力关系与结构制度层面的公正、合理等问题缺乏分析与反思。这些,影响的是个案研究所需的“整体性”原则,以及对于个案的深层理解与深度分析。

学生回应

感谢黄盈盈老师精彩、细致、中肯的文中“点”与文末“评”。在这里我结合自己此次研究的感悟以及老师的点评做出回应。首先,文献分析部分做得过于简略。因为相关文献数量较多且同质性较大,因此,我在文中采用了“过分概括”的分类。其二,收集资料方面书写不够准确和细致。黄老师在文中点评中对我的一些专业词语的使用给出意见,我认为老师的看法非常恰当,如“抽样”改为“对象选择”,“进入现场”改为“建立关系”等。此外,正如点评老师所说,在写资料收集部分的时候,我在成文的过程中没有明确地写清楚访谈资料整理的依据以及引用的方式、访谈策略、访谈追问与话题转换的过程,这都是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其三,资料分析不深入。我深感自己的分析没有理论支撑,缺乏深入分析,更多是对被研究者访谈资料的罗列。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本人理论积淀以及分析资料收集丰富程度有关。此外,我本想采访被研究者的学生、领导、同事甚至家人,但因考虑到访谈会对被研究者造成不利,因此放弃了访谈计划。当然,这不是资料维度单一的理由,在今后的研究中我遇到此类问题会尝试运用变通的方法去获得完整全面的资料。质性研究的研究工具即研究者本身,我会在后面的时间里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使自己具备进行深入质性研究的能力。

点评专家黄盈盈简介

黄盈盈: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性社会学、身体研究、艾滋病的社会因素、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等,著有《身体、性、性感:中国城市年轻女性的日常生活研究》《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第二作者),《性社会学》(第二作者)等论著,及多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领域的论文。

【注释】

[1]屈廖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比较教育学专业201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