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N大学110周年校庆:学生体验实践与评论

N大学110周年校庆:学生体验实践与评论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庆,想说爱你不容易:关于N大学110周年校庆的学生体验研究文/程接力[1]评/陈向明[摘要]本文以质性研究的范式深入考察N大学110周年校庆中在校学生的真实体验。研究者认为,大学校庆不但可以,而且应当将建立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心理契约、培育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主要价值诉求之一。

N大学110周年校庆:学生体验实践与评论

校庆,想说爱你不容易:关于N大学110周年校庆的学生体验研究

文/程接力[1]

评/陈向明

[摘要]本文以质性研究的范式深入考察N大学110周年校庆中在校学生的真实体验。研究发现,此次校庆中在校学生的负面体验比较突出,主要因素一个方面是学生之外的客体因素,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主体因素;这种体验对在校学生的学校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分别造成了不同的影响。研究者认为,大学校庆不但可以,而且应当将建立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心理契约、培育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主要价值诉求之一。

[关键词]校庆 体验 影响

一、问题提出

文中“点”

1.最好开篇有一个总括性介绍;另外,在每个标题下面有一段对下面内容的简介,便于读者对本文有一种阅读期待。

(一)问题背景

N大学是国内一所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全日制在校生21 000余人,教职工3 000余人,办学历史悠久,桃李满天下,在国内外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2012年是该校建校110周年,大学将全年定为“校庆年”,将当月定为“校庆月”,举办了包括系列讲座、校友返校日、校友座谈会、庆典大会、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活动。但就在校庆日前后几天,校园网络论坛(以下简称“校园BBS”)上却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三十多条对校庆表示抱怨和牢骚的帖子,点击量逾两万次,回帖逾两千条。这些抱怨和牢骚的帖子被学生们通称“吐槽贴”,内容主要涉及校庆没给学生们发校庆衫、学生大都不清楚校庆活动具体内容、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加庆典大会、没有机会观看文艺演出、学校操场停满汽车、食堂就餐时拉隔离带设置校友专区、学生被发“免费饭盒”以“鼓励”带饭回宿舍吃,等等。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批评这些“吐槽贴”的“辩护贴”,这些帖子认为那些抱怨和发牢骚的同学太过自我,不理解客观条件对学校的限制,缺少对母校的爱。

2.很有意思的开场白,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

(二)问题聚焦

3.如果在这里提供一些对研究问题中重要概念的定义,应该对读者理解研究的问题有助益。

虽然随着校庆活动的结束,争吵和冲突似乎已渐渐归于平静。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争吵和冲突背后的观念分歧依然存在,这次校庆给学生们带来的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依然存在,甚至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因此,下面几个问题显然值得认真地思考和深入地研究:

①这次校庆中,在校学生的真实体验究竟是什么样的?愉悦的?糟糕的?中性的?抑或其他?

②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验?形成这些体验的主体因素有哪些?客体因素又有哪些?哪些因素是最主要的?

③这些体验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会对学生当下,乃至未来的学习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又会对学校带来什么影响?

④校庆与学生之间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学生在校庆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校庆怎么办才能让学生满意?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研究检视

通过检索和梳理国内相关文献,笔者尚未发现关于大学生校庆体验以及大学生与校庆关系的专门研究,而相近文献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少量的针对大学校庆活动进行理论探讨的文献,以评论性文章居多。这部分文献较少涉及在校学生体验,更多的是从大学发展和文化建设的角度探讨校庆的作用意义以及校庆应该怎么办,仅有少数涉及校庆与在校师生之间的关系。

另一类是一些关于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研究。这部分研究往往涉及校园活动(校庆本质上就是一种特殊的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多采用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的方法,对问题的深层本质缺乏深入的挖掘。

4.即使文献很少,也需要列出这些文献的出处以及它们的研究结论,并从此引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所在。

(二)相关概念

5.应该提供你这个研究中对“校庆”的操作性定义。

1.校庆

校庆一般表现为学校为庆祝周年纪念而举办的各种纪念性、仪式性和教育性活动,具有组织性和教育性的特征。高校校庆活动应该通过建构与运作文化符号系统,凝练大学精神,建立师生相互责任的心理契约,培育师生的学校归属感,实现校庆文化价值的根本诉求(刘海,李晓明,2012)。

一般认为,校庆本质上是一种组织文化活动,应有助于促进其成员对于组织目标的认同、提升大学自身的知名度、密切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等。同时,校庆也是一种仪式性质的活动,对传承与发扬大学的历史传统、增强大学组织成员的凝聚力、促进大学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又具有积极意义(卢新伟,蔡国春,2009)。

2.学生学校归属感

国外研究一般认为,学生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学校环境感觉一定程度上被其他人所接受、尊重和支持(Singh, K., Chang, M. and Dika, S., 2010),是对学校的一种嵌入感以及与他人属于同一个地方的一种感受(Freenan, T. M. and Anderman, L. H., 2007:203-220)。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感情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乐于参与学校活动(包克冰、徐琴美,2006),是学生对自己属于学校一员身份的认同及对自身与学校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结果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知觉(杜好强,2010:5)。

显然,这些对学生学校归属感的不同定义在内涵上还是基本一致的。

6.如此简单地将以往的研究分成“国外”和“国内”两类值得斟酌。

三、研究方法

(一)整体思路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范式,在自然情境下通过访谈和实物搜集的手段获得研究资料,使用归纳的逻辑分析资料,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进而对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启示。

(二)研究对象及抽样

7.他们在什么意义上具有“代表性”?你抽样的标准是什么?“代表性”与“典型性”的区别是什么?

本研究直接选择事件的主体,即N大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了典型个案抽样的策略,从BBS发帖人中选择了8个人作为潜在受访对象,然后再通过BBS的短消息功能与他们取得初步联系,向他们说明了研究者的身份(本校教育学博士生以及姓名和学号)和目的(学术研究和给学校提建议),并保证严格遵守研究伦理,对他们的所有信息严格保密,如果必要还可以签书面保证。经过反复沟通和认真选择,研究者最终从愿意接受访谈的对象中确定4位较具代表性的受访者。第一位是教育学博士一年级的女生,她硕士阶段即在本校就读;第二位是理科硕士二年级的女生,她本科阶段在外地另一所大学就读;第三位是法学硕士二年级的男生,他本科阶段即在本校就读,而且是一名学生干部;第四位是数学本科三年级的男生。

(三)资料收集的方法

1.访谈

访谈是本研究重要的资料收集手段之一。访谈对象共有四位,甲、乙、丙、丁,每位的基本情况前文已述。本研究共进行了三次访谈,访谈的地点、形式、时间、内容和成果见下表:

8.这样的访谈方式给你带来什么“效度威胁”吗?你是如何处理的?另外,每个受访者只访谈一次,对资料收集的丰富性和深入度有无影响?

在第一次访谈之前,研究者拟定了一份访谈提纲,但感觉访谈过程中过多依赖提纲,以致错失了不少值得深入追问和挖掘的机会。访谈仅40分钟就结束了,录音也仅有7 000字。第二次访谈,研究者对第一次访谈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减少了对访谈提纲的依赖,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访谈对象所说的内容上,较为敏锐地抓住了一些值得追问和深入挖掘的机会,也获得了不少预料之外的有用信息。第三次访谈的对象是两位男生。之所以采用这种“一对二”的形式有两个原因,一是访谈对象时间安排的需要,二是研究者也希望看到不同访谈对象之间思想的真实交流和碰撞。也正是由于两位访谈对象之间的较好互动,这次访谈获得了一些更加有价值的东西。

2.实物搜集

本研究还通过实物搜集获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资料,主要包括BBS上相关的帖子及回复,其中还含有一些图片和一首诗歌,总计约12 000字。对这些资料的收集,研究者尽量保持其原始形态,保留了主帖和回帖、回帖和回帖之间的联系,甚至还保留了很多帖子当中使用的“表情图片”。 此外,研究者还搜集了校方关于此次校庆的4份组织文件,主要内容包括此次校庆组织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活动安排。这些资料和访谈资料之间形成了较好的互补和互证(包括证实和证伪)的关系。

9.具体形成了什么样的互补关系呢?可否拓展说明?

(四)资料分析的方法

10.可否举例说明你具体是如何进行编码和分析的?计算机软件对你的资料分析起到了什么作用?

针对本研究收集到的资料内容和特点,研究者采用类属分析和情景分析相结合的分析策略,借助Nvivo7.0软件首先对所有资料进行了地毯式的浏览编码,然后再以浏览编码的结果为基础进行资料的二级编码,进而再从校庆应然的价值、功能和意义的视角出发,结合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和理论,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

四、分析与讨论

(一)吐槽:从“免费饭盒”开始

11.在大标题下最好提供总括性文字,介绍研究结果的整体结构。另外,“分析与讨论”这个标题似乎推论程度太高,应该先对资料进行描述,然后进行解释和分析。

在校庆日的前三天,大学校长办公室和后勤管理处在校庆专题网站上发布了一则题为《关于做好110周年校庆日校友就餐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为在校师生免费提供一次性餐盒,鼓励师生带回办公室及宿舍,以多元化方式就餐。”原本这则通知及其中的内容都是很正常的,因为该校平时的实际情况就是校园面积狭小、就餐环境拥挤,端着饭菜等座位的情况很普遍,而校方发这则通知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这一实际情况。但出乎意料的是,这则通知很快被学生转发到了校园BBS上,其中关于免费餐盒的那句话还被特别标成红色醒目的字体。于是很多学生的神经被刺痛了,不满的情绪爆发了出来,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抱怨、牢骚,甚至自嘲、反讽。比如这样一则上了校园BBS“十大热帖”板块的帖子:

“话说校庆不是应该有餐券么?发饭盒就不怕人笑话?高中和本科的时候就已经经历过两次校庆,校庆期间向学生发放免费餐券好像是个约定俗成的做法吧?咱们N大[2]这么好的学校,怎么就完全没有动静。话说回头,也不是说发了张餐券我就心满意足,但这至少是学校照顾学生,关怀学生的轻便之举啊,不就是几个钱吗,一年到头也没见花几个钱在咱们学生的切实生活上。咱们这种不参加校庆文艺表演的学生,也不能观摩,出入楼栋也受诸多约束,要如何感受校庆的气氛呢,难道真如蛋友[3]所说,校庆就是校领导和杰出校友以及国家领导人闭门庆祝?”(网友:ayu)

这则帖子很快引来很多跟帖回复,内容大致如下:

“校庆学生福利——免费饭盒!新京报呢?”(网友:麦芽

“第一次听说有学校校庆只给个免费的餐盒……”(网友:饮水思源

“真的是饭盒哟,开始还以为盒饭呢……”(网友:绝世)

“楼主[4]快睡吧,明天去食堂抢110周年纪念版饭盒……”(网友:愤怒的白杨

“颠覆了我们印象善良的N大校庆!”(网友:sunsky2012)

“心都凉了!午饭从XLQ[5]食堂用免费的餐盒买了份冰凉的宫保鸡丁,吃的心里拔凉拔凉的……”(网友:丫头0102)

“校友有盒饭,我们有饭盒。等为社会作出贡献了,才能吃到盒饭,否则手里永远捧着的就是空碗。好深刻,看来学校真是用心良苦……”(网友:碎影弄斜阳)

“感觉本来就不是给咱们庆的,有个饭盒不错了。”(网友:傻丫头)

“刚才去XLQ食堂,发现还拉了隔离带设置了校友专区,这是逼着我们占学校便宜啊,所以果断带回宿舍吃吧。”(网友:gavin)

与此同时,“吐槽”的内容也开始不断扩散。比如学校在校庆日当天将西操场临时用作停车场的事情,也招来了很多学生的不满和讽刺:

“西操被改成了停车场,这件事真的完全体现了两个字:‘谄媚’!干脆改名叫‘***停车场大学’算了!”(网友:管院混混)

“占用操场当停车场一事儿太过份了!校庆当天不让大家看节目,连大家平时活动的地方都不准进么!!!”(网友:撞羽朝颜)

“校友回校一趟的确不容易,可是他们难道不知道N大本就被吐槽为停车场大学,平日里路边就挤满了车,校庆这天还要把操场变成停车场,这不让N大成为名副其实的停车场大学吗?真的对N大有感情,尊重N大,爱护N大,就不应该把车开进学校!古时的官员经过孔庙,老远就要下马、下轿以示尊师重教,今日N大的校友对N大却连这点尊重都没有了吗?”(网友:凉席)

“以后有人问起:‘咦?你们N大110周年校庆的时候你是不是在校啊?’我只能答:‘哪有校庆?不是车展么?’”(网友:枕木)

此外,学生们“吐槽”的内容还包括多数学生没机会参加庆典大会和观看文艺晚会、没给学生发校庆衫或纪念品等事情。

当然,必须同时注意的是,这些吐槽也受到了另外一些网友的批评,他们认为抱怨和发牢骚的同学太过自我,只想着索取,不想着奉献,不理解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过分强调学生权利,刻薄不通情理,缺少对母校应有的爱和理解,缺乏感恩之心:

“校庆日建议在校师生打饭回去吃,觉得无语吗?奇葩[6]吗?…… N大本来食堂就少,光是校内师生都很拥挤了,那么校友回来的时候,我们尽量给他们坐在N大食堂里吃饭的机会,很困难么?只是午饭和晚饭啊!何况还是周六,大部分人都没什么课吧?如果你毕业了,作为校友回N大,你是想坐在母校食堂里吃,还是到周边饭店里吃?甭抱怨了,N大什么情况你们也不是不知道。据说西操场变成临时停车场是吧?有问题吗?很不可理解吗?如果你是校友,你车没地方停,你闹心不?我们每天都可以在N大晃荡,吃食堂的饭吃到要吐,可是对很多校友来说,这一生这样的机会都不多了。就1天、2顿饭,很困难吗?”(网友:豪猪

“很多人就是那样矫情,真让你天天吃食堂你嫌这嫌那,这偶尔说给你饭盒让你回去吃或者食堂拥挤点,就又侵犯学生权利了,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铸就了这样的脑子。校庆你跟着欢乐就得了,学校给你点啥你就接着,不给你也没什么过错,人家毕业校友出去作了贡献给学校争了光,学校理应管顿饭。再说来者都是客,学校管顿饭理所应当,非跟他们争什么饭呢?再说学校也不是什么都没给我们,我们跟着沾光了。再再说,国庆的时候国家也没说给发粮发油,重要的是种荣誉感,荣誉感,哈哈。学生的权利意识真是用在了任何可以用到想到甚至想不到的犄角旮旯的地方!”(网友:shandingzi)

“你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要110年校庆了,修个路,你们嫌烦,盖个楼,你们嫌吵,然后还喊着排场低,场面差,没有大boss来。到校庆那天呢,你们不帮着维持秩序,不帮着接待校友,一点儿贡献没有,却吵着抢免费的餐券、晚会的入场券,还要什么校庆衫,甚至还要盖百年讲堂。拜托,这是N大110年校庆,不是送终庆,校庆完了还得接着过日子呢。把钱给你们吃了喝了看晚会盖大楼了,以后怎么办?既然是N大人,参加校庆,多想想能为N大做些什么,别总想着从N大这刮走些什么。N大给你的东西不少了。”(网友:香聪鸡)

“N大的很多学生太没大气了,太不通情理了。很多学生太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很容易被外界的一些东西所左右,而发出一些不该发出的声音。”(网友:wijyr)

(二)吐槽的背后:“他们的校庆”

不可否认,上述辩护贴对吐槽贴的批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批评让那些吐槽的学生既未心服也未口服,相反招致了更多的反驳和不满,马上就有人发出了下面一些帖子:

“到了这时候LZ[7]就出来装清高了?”(网友:专业打酱油)

“楼主是N大的学生吗?说出这种话真为你感到羞愧!”(网友:Amy123)

“@豪猪[8]在乎的不是饭盒,也不是一顿饭的问题,在乎的是感觉校庆完全在大部分人之外,不在乎饭,在乎的是心凉。”(网友:管院混混)

“诚如楼猪[9]所言,就那么一两顿回寝室吃,我们会感觉无语吗,奇葩吗,难以理解吗?但事实是我们无语的是宣传得那么轰轰烈烈的校庆到最后与我们无关,当然除了要把我们赶出食堂。校庆我们参与了什么,又能参与什么?学校能给校友一顿免费的午餐,不能给在校生一顿饭吃?没有人缺一顿饭的钱,学校亦然。心凉的是被排除在校庆之外。动不动说人脑残什么心态? @豪猪 @赤色彗星 @Oryzasativa” (网友:a2722863)

“作为N大学生,我就不该知道有校庆这个事儿……我们从来不是这个学校的主角,这一次剧情需要咱们变成空气,我认了。 LZ将来一定是个‘好校友’……”(网友:ayu)

“其实对于校庆,不是说吃饭的问题,不是说发纪念品什么的,这都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校庆这么盛大的事情,在校的大部分学生完全没有一种参与感,没有一种我们校庆,我们付出,我们参与,我们自豪的感觉。这样的校庆,和隔壁学校校庆又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校庆,哪怕是千年的校庆,又有什么意义?当我们身在学校,都没有能参与到校庆这种盛事当中,当我们毕业以后的数十年的母校校庆,不知道我们的内心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结。”(网友:appledandan)

“尝试用我最大的包容去理解,只是心中仍总是难掩失落……从一开始进入N大就在期待这个校庆的到来。甚至我不愿意成为台上的任何一个人而错过任何一个节目,而失去与观众,我的同学,师兄师姐,老师同乐的机会。如今校庆的一切活动看来是与我无关,看着前来的老校友,我。的脸上所难有微有笑,我的的心禁热不住感闹伤都与我无关,110年校庆,我怎么能提得起精神……”(网友:WOBUER)

从上面的帖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真正在意的并非是一顿饭、一张票或者一件校庆纪念品之类的具体物质,而是学校的关注和重视,是“参与”和“归属”的心理需要。在那些吐槽的帖子中,“毫无存在感的校庆”、“在校生被边缘化”、“ 没有参与者付出的快感”、“校庆是给校友过的”、“校庆是领导们的节日”、“感觉校庆完全和我没有关系”等词语和句子随处可见。在学生们看来,这次校庆只是领导和校友们,尤其是优秀校友们的聚会,是一个“小众化”、“精英化”的校庆,是“他们的校庆”,“与我们无关”,大多数在校学生、甚至教师都被“边缘化”或排除在外。

弗洛姆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都有相属的需要,人们需要通过交往、参与活动等各种形式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信息、情感、思想等。(郑希付,1991:189)显然,大多数学生在这次校庆中未能通过交往和参与活动的途径获得自己精神需要的较好满足。这一点在研究者和受访者的谈话中也可以得到清楚的印证:

12.这里是转引吗?为什么不直接查看原著?

访谈者:校庆前后,就你所知,都设计了什么活动?

受访者丙:我之前还真不知道它设计了什么活动,就光知道有一晚会,当天我师兄打电话给我,我才知道,噢,原来晚上有座谈会,就是这样子。

受访者丙:其实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就从来没有想从校庆得到什么,我就想参与一下。要说这也算是一种获益。其实本来好多活动我就想参与一下,比如执勤啊志愿者啊,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一种经历。其实很多纪念日,像结婚纪念日,吃饭之类的庆祝一下,你说我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得到。关键这一天我们庆祝一个特殊的日子,就是一个特殊的经历。校庆也是这个样子。……说句实话,(虽然)现在学生也不富,但把发个餐券看在眼里的人也不多。关键问题是你什么也没做,并不是我们想要这餐券,而是类似的行为什么也没有。餐券真是次要的,就是这个回忆。

受访者丁:我什么都没有记住,那天在我生命里,并没有成为一个很特殊的日子,就是非常平淡的一天过去了。其实如果真的让我去当志愿者,我或许还真的能让这一天成为不平凡的一天。可以不考虑报酬去的。然后如果让我去参加节目表演的话,我当然也很乐意。结果现在弄得,都没有参与上,也没有说让我去见什么老校友之类的。

受访者乙:我没有那种跟人分享的冲动和感觉,就是跟我同学说,哎呀,我们学校110周年校庆了怎么怎么着的。

访谈者:你觉得校庆应该让人有分享的冲动?

受访者乙:对呀!就是我不能干给别人说一句我们110周年校庆啊!那我同学问我一句,那你们干嘛了?那我干嘛了?我没干嘛啊!你看别的学校校庆,人人网上大家晒的文字和照片,你应该看过吧?

访谈者:你是说需要一些具体的事情去分享是吧?

受访者乙:对对,比如说,我想说谁谁来给我们作报告了,或者谁谁来表演了或者什么的,但是我都没有看到啊!所以我分享什么呀?我总不能分享我们发免费饭盒吧?(笑)

受访者甲:毕竟是赶了100多年才赶上的,就像我之前讲的,希望是全校共庆,就是让大家都参与进来,都happy一下,但是发现越到跟前越不对。都没有发纪念品,什么都没有。就是说完全就和学生没有关系。到后来就有一种大失所望的感觉吧!关键问题还在这一点,你知道吗?N大本科生还好,关键是N大有很多研究生,人家在本科阶段都是经历过校庆的,那一对比就不一样了。当然这也不是功利性,食补啊饭补啊,一点纪念品啊还是应该有的,毕竟是告诉学生说我们学校现在在干这件事嘛!…… 其实很多庆典本身就是花钱的事情,你该花就花吧!但关键是你要花得让大家都高兴,都能参与一下,是不是?

13.你并没有对4个人同时进行访谈,为什么呈现出来好像是如此?

从上述访谈记录中还可以看出,学生们的牢骚还来自一种“对比效应”。就是说,学生往往会把这次N大的校庆与其他学校的校庆作比较。尤其是对跨校考到N大的研究生而言,他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在这次校庆的体验与以前在本科学校校庆中的体验做对比。即便是本科生也可能把高中生活经历的校庆作为参照。显然,对比的结果放大了学生的“被边缘化”、“无存在感”、“无归属感”等消极体验,导致了牢骚和不满的爆发。

此外,下面的一些帖子和访谈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学生的吐槽以及隐藏其中的心理感受:

“LZ确实很没道理!抱怨怎么了?越是抱怨就越证明我们爱N大,因为它是我们的母校!”(网友:青春很疼)

“@香聪鸡,无论怎么抱怨,谁心里不都是满满的对母校的爱么?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校园里在售卖的110年纪念品虽然价格很贵,但是我们依然义无反顾地愿意掏钱去买,因为母校毕竟在我们最好的年岁里刻下了最深的印记。但是爱和埋怨为什么一定是对立的?为什么爱一定要用歌功颂德来表达?如果用学术的话来说,我觉得某些帖在价值观上有严重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唯有这些抱怨,才能够不断地督促我们的N大向前发展,不是么?”(网友:strike08)

“路过主楼、物理楼,看到志愿者学生们为毕业的校友们热情地贴上校庆110周年徽章,真想上去问问那些老校友们,当他们还是在校生时,校庆时是不是也曾经像我一样被忽视过?我爱N大,也真心祝福N大的未来,微博上我也一直很积极地发过校庆的消息,可是看到校庆时在校生被边缘化的种种,还是有些失落……”(网友:幸福的长跑)

“受到不公正待遇来学校论坛吐个槽,找点安慰什么的,感觉还是可以理解的啊!因为大家把这儿当家,把蛋友都当自己人,就像回到家跟家人小抱怨一样,为甚么不可以呢?除了自己情绪可以得到舒缓之外,有些共同的现象,也是可以引起大家的自我反省的嘛,何乐而不为呢?”(网友:南瓜小哈)

“觉得那些辩护贴好官方呀,就是语气好官方呀!其实如果你让那些发抱怨帖子的人,再往深想一下,他们也会理解的啊,但是谁发帖子的时候还想那么多啊,就我现在就这么想的我就这么抒发,或者说发泄一下。这有必要批评辩解吗?”(受访者甲)

“(看到就餐隔离带)那一下我可能觉得不太好吧,然后我再一想,我觉得就这么一次嘛,他们就回来这么一次嘛!给他们专门的就餐区,就我也挺愿意让他们先就餐的。其实就算没有隔离带,假设这儿有一堆校友,我也会让他们先吃的。”(受访者乙)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学生们的吐槽之中还隐藏着他们对母校深深的爱,如果没有了这种爱,可能也就不会有这样的吐槽了,剩下的可能也就只有漠然和冰冷的商品关系了,即学校作为商家提供服务,学生作为消费者购买服务。在商品关系中,消费者与商家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利益和目标相互冲突,不需要共同的组织文化,更谈不上谁对谁的归属感了。然而从大学组织的发展来看,学生显然不仅仅是大学的顾客,更是组织的核心成员以及长远的利益相关者,对学校发展负有着参与的权利和义务。(张维迎,2005:5-12)这就是大学独有的、不可忽视的组织特性。

当然,吐槽的背后还有一点不能回避,那就是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正如一则辩护贴中所说:

“如果想增加自己的学校认同感,自己去联系自己的院系,接待下返校的校友。给校友们,尤其是岁数大的校友以帮助。坐在宿舍里灌水[10],认同感不会给你送上门的。”(网友:香聪鸡)

但是也必须承认,从组织理论的角度看,为成员参与组织活动创造积极条件、提供有效途径,培养并增强成员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应是学校的责任,管理者没有理由将这一责任单方面转嫁给学生。

在本次N大校庆的组织文件中,从指导思想到活动的安排设计,研究者很难找到重视学生参与、增强学生归属感等方面的明确内容。例如,《校庆活动指南》中列出的9项校庆日活动,能让多数学生充分参与的非常有限,而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也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尽可能参与。再例如,学校和各院系的校友座谈会本来应该可以成为在校生参与的一个很好途径和方式,但也基本没有学生参加,多数学生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项活动。又例如,关于庆典大会和文艺晚会,组织者为了保证效果,选择了在座位有限的体育馆举行,而没有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选择在室外露天的场地举办。所以,不难理解网友cq317会说:“根本就没给我们参与和服务的机会呀!”

(三)你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

“这次校庆,作为在校生的我感觉很寒心!难道我们就不是N大的人么?”(网友:赵冉冉)(www.xing528.com)

“感受不到校庆,感觉自己就像个外人,热闹都是杰出人物的。” (网友:花花是吃货)

“反正我还是没觉得我是这个学校的……”(网友:倚晴)

“来这儿一年了,我自认为没有归属感。在这里教育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兴办的。”(网友:ayu)

“我们要归属感啊。校庆搞得确实像隔壁Y大校庆一样,感觉和在校生真没啥关系!今天在学校没有主人翁的感觉,几十年后再校庆,我们会回来吗?”(网友:zzh0617)

“我们宿舍集体发愿,毕业了一定不会回来这个学校了。”(网友:米盏)

“以后等我有钱了,捐钱给隔壁Y大……”(网友:feilixina)

“我给你说个现象吧,我宿舍的同学现在如果说‘我们学校’,一般指的都是本科学校,而说到咱们这边,一般都会说N大怎么怎么样,而不是说‘我们学校’怎么怎么样。”(笑)(受访者乙)

“归属”一词有双重意思,当我说“这属于我”,我的意思是我拥有某物;但当我说“我属于”,我的意思并不是我属于某物,而是我与某事物有非常密切的联系。(Capra, F. and Steindl, R. D., l991:14)“归属感”是指个体将自己归属于某一团体,并对其产生亲切、自豪的情绪体验。(时蓉华,1988:187)如前文概念界定时所述,“学校归属感”是对学校的一种嵌入感以及与他人属于同一个地方的一种感受,(Freenan, T. M. and Anderman, L. H., 2007:203-220)是学生对自己属于学校一员身份的认同及对自身与学校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结果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知觉。(杜好强,2010: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两类7个层次,前一类基本需要包含四个层次,后两个层次分别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而尊重的需要,是指对自己社会价值追求的需要,包括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2002:57- 58)当人们的生理需要基本满足后就会追寻更高的需要,大学阶段的学生基本上都能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他们进入大学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找到自己所属的群体,并得到群体的接纳、支持与鼓励等,这就是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的体现。

从以上校园BBS上的帖子和访谈记录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次校庆的体验对在校生学校归属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准确地说,是降低或损害了在校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这一点和国内相关研究的结论可以较好地相互印证。例如,史仕羽(史仕羽,2007)以某大学为例,运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考查了该校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责任感及参与校园活动意识,发现学生的校园活动意识与学校归属感是相互影响的;彭正霞和蒲伟(彭正霞,蒲伟,2007)也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校园文化满意度的角度考察其与归属感的关系,发现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满意度与其学校归属感是高度相关的,对校园文化整体状况的满意程度越高,学生的归属感越强。

14.这些研究应该在前面的文献述评中先出现。

但是研究者还进一步发现,这次校庆体验对大多数在校生学校归属感的消极影响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减弱。下面的帖子和访谈记录应该可以说明这一点:

15.这些帖子是何时出现的?有时间前后吗?

“其实我觉得说把钱捐给隔壁只是搞笑吧。大家吐吐槽就当好玩了。以后等自己离开N大就明白了。”(网友:11zaixian)

访谈者:那个说以后有钱宁肯捐隔壁Y大的帖子你看了吧?

受访者乙:这个我们宿舍人都看到了。(笑)

访谈者:你们怎么看这个帖子?

受访者乙:大家当时就笑,说就是的。但是觉得尽管现在这么说,以后应该不会吧。大家这会儿抱怨,到时候应该不会想到校庆时因为学校只给我发了个免费饭盒就把钱捐给隔壁了吧,应该不会吧。

访谈者:为什么呢?

受访者乙:就是可以这么说,你现在想,尽管一个母亲可能会打骂孩子,但孩子一般不会记恨一辈子的,等母亲老了,他还是会去孝敬妈妈的。最多一边对他妈好,一边还抱怨说:看你当年是怎么对我的。

访谈者:设想你以后有钱了,要拿出一笔钱捐赠教育,这时候你愿意捐给你本科学校还是N大?

受访者乙:哇塞,(大笑)这和那个老婆和老妈同时落水先救谁的问题一样嘛!

访谈者:呵呵,是吗?

受访者乙:那要捐都捐呗,要不捐都不捐。

访谈者:真的吗?

受访者乙:就算我现在对N大有各种抱怨,到我毕业时也可能会有,但是就是在学校里怎么骂他怎么样,到时候还是会觉得他好,这就是母校。就是我一天可以骂他八遍,但是别人就不能骂他。再说我现在才在这儿呆了一年嘛,可能待了几年,可能感情……可能就感情比较深吧。

“这就像在一个有着很多孩子的大家庭里,父母也难免偶尔忽视或没有周全地考虑到每一个孩子的需要,但父母无疑还是爱每一个孩子的,孩子们也不会因此而记恨父母。所以我觉得,大家的吐槽都只是暂时的小发泄而已,慢慢就会淡忘的吧。”(受访者甲)

研究者相信,上述访谈和帖子中表达的是大多数学生的真实想法,因为前文也已经分析到,大多数学生的抱怨和牢骚背后还隐藏着他们对母校深情的爱,在提到自己和学校关系时会不自觉地使用母亲和孩子的比喻。即便这种抱怨偶尔会表现得极端和出格,也只是暂时的情绪发泄罢了,在学校的其他生活经历和体验会在时间长河里将这些负面体验逐渐稀释淡化。

同时,研究者还注意到,这次校庆活动体验对在校学生的思想影响已经超出了学校归属感的范围,甚至还对很多学生的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影响:

“我待学校如初恋,学校觉我不值钱。今天在教工食堂吃饭,看到两位大妈在校友窗口打饭,其中一位问到:你收到邀请帖了吗?另一位很无奈地说:没有,听别人说的,回来看看。像后一位大妈这样的校友大概不是少数,毕竟,所谓的校庆只是“优秀校友”的节日罢了。说到底,这个社会还是以成败论英雄的,神圣的象牙塔也不能免俗啊!”(网友:D大人)

“校友回来是要给学校作贡献的,我们这些在校生能贡献多少呢。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没地位都当不成校友了。”(网友:zhuwhr)

访谈者:校庆当天有什么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吗?或者感受?

受访者乙:那天看到一些校友跟我们一样也比较可怜啊!

访谈者:可怜?为什么呀?

受访者乙:(笑)在食堂吃饭的都是一些普通校友,没名没权也没钱的。还有拖着小孩没有领到饭什么的,已经(下午)一点(钟)了吧,也没有人管他们啊。这类校友估计是学校没有邀请的,自己回来的。学校邀请的那些校友肯定都是有名有钱或者有权的,待遇肯定不一样。

“(十年前的百年校庆)某当时径直去院里找到班主任,提议说,百年校庆大家都挺关注的,我们就是学习相关专业的,到底谁去参加大会,是不是应该民主选择一下?这简单的一句认真话,谁曾想,会惹下祸端!不日,某收到党支部副书记的电话,说要我来一趟院里,我纳闷:是有好事吧! 没想到的是,一见面,竟被书记劈头盖脑痛骂一顿,十分清晰地记得这几句训话:谁去参会,这是党委的决定,党委决定谁去就谁去,你能决定吗?党委的决定你能改变吗?你们想读就好好读,不想读,就滚! 从此以后,某不再对入党有兴趣了。如有虚言,天打雷劈!在此抱怨的童鞋[11],恐怕很多普通群众吧?恐怕很多不是学生干部吧?学干也只少部分有份儿。呵呵,这个社会的许多事情都是如此,这个社会到这个地步,不是没有道理的!大道理不废话,听完这个案例,希望你的心情能够开朗一些,从此多‘懂点事’!” (网友:ddlmwl)

“LZ由小看大啊,这确实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啊……”(网友:wolxl)

16.这句话前面已经使用过了,最好不要重复。

“西操场被改成了停车场,这件事真的完全体现了两个字,叫做‘谄媚’!”(网友:管院混混)

“校庆通知一点儿都不到位,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是某领导人要来的事却通知得非常到位,层层传达,(给)每个人发短信,还要回复确认什么的。”(受访者丙)

“校庆=达官贵人!”(网友:myquanqs)

17.你的具体所指是什么?什么“影响”?如何“重大”、“内隐”而“长远”?

研究者在此不想评判这些资料中反映出的对在校生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但是研究者认为这在较深层面上的影响必定是重大、内隐而长远的。

总之,基于校庆活动对在校学生产生的如此之大的多方面的影响,研究者认为学校有必要如网友VERAwr所说的那样:“能认真深刻地总结反思这次校庆活动,直面各种批评和抱怨的声音。”

(四)我的校庆我做主

研究者在每次访谈的最后都向受访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十年后的120周年校庆由你来负责筹办,你会怎么办?”下面是部分访谈记录:

受访者乙:我觉得我肯定会本着一个思想——“全民参与”。

访谈者:“全民”都指哪些人呢?

受访者乙:就指的学生嘛,学生是大部分嘛!还有老师,你看这次大部分老师也好像没有什么校庆的感觉吧?

访谈者:哦,还有吗?

受访者乙:学生、老师还有校友嘛,三个部分都得参与进来。

访谈者:那你要怎么实现这个思想,你会怎么去做,能举个例子吗?

受访者乙:这个,我不太会组织,一时也想不到什么……但至少会注意细节的,比如发给小纪念品啊。

受访者丙:整体的思路就是增强校友和在校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这在将来这些一定会转化为学校发展的优势。一段时间之后,在校生变成毕业生,挣钱了,我们再回来捐款回馈母校。愿不愿意捐就是一种认同感。我有钱了肯定会捐。这样学校发展就很容易了。这也是一个很长期的事情。现在感觉校友与在校学生之间断层了,没有接触和沟通。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给学生做一个纪念章,那个肯定便宜,但是是个起码的参与形式。餐券也可以考虑,免费请午餐也没啥。志愿者让大家自愿报名,不限定范围,不强迫,自愿参加。

受访者丁:还有校友跟学生之间的交流,由院系来主持。展览宣传肯定会有的,我觉得这些东西很多时候是拿出来给别人看的。可能会邀请其他高校的代表,这是出于礼貌方面,也是为了扩大影响。这是给脸上贴金的事情。

尽管由于时间和情景所限,受访者都没有很系统全面地阐述自己校庆组织设想,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学生参与的重要性,注重在校生与校友的互动交流。这既是学生从自身立场出发提出的主张,也是大学校庆的应有之义。

许多人把大学称做自己的“精神家园”,可见大学生活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是多么重要。因此这种爱校情感必然是大学一种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崔继军,2008)校庆正是一个通过师生的具体参与促使这种情感不断升华的良好载体。借助校庆这样一种全校性的集体活动,每一位师生员工亲身参与、亲身感受,不仅能够更加理解组织目标的深刻意义以及目标与自己发展的重要性,而且还会主动把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内在源源不断的动力,发挥组织文化的导向作用。

18.你上面说不想对这个事件的影响做价值判断,但现在你说的这些话有立场和价值倾向吗?

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种角色,“引导者”的主体是学术领袖和行政领导,“参与者”的主体是广大学生,“推动者”的主体是广大教师,“服务者”的主体是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支持者”的主体是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李建军,2012)如果说校友是大学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的话,师生则是学校的活生生的、近在咫尺的自身主体资源。他们因为本身对学校的现状有着独到的切身感认,更应该直接参与到校庆中来,进行建设性的实践活动。所以在校庆中,要尽力使他们成为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和受益者的统一。

研究者注意到《北京日报》一则关于国内另一所著名大学校庆的报道。该校校庆的做法或许对理解本研究有一定启发。报道说,该校的校庆活动是在征求了在校师生和校友的意见后确定的,并且将首次引入“PARTY”模式,使校庆回归大学本位。校庆“PARTY”中的“P”代表“pioneer”即引领者,引领学校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方向;“A”代表“academics”即学术,强调学术活动是校庆活动的主体;“R”代表“responsibility”即责任,使校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T”代表“touching”有感动之意,校庆要让校友受感动,师生受教育,社会受影响;“Y”代表“you”,即邀请“你的参与”,“校庆将成为师生、校友的共同节日”。据介绍,校庆多数活动的创意都来自在校学生。例如学生和校友将一起分享万块校庆蛋糕,学生和校友还将带着小马扎,一起看露天电影。(王东亮,刘欢,2012)

19.这个部分的内容也许放到后面的讨论中比较合适?

五、结论

20.如果今后仍旧没有“积极体验”会如何?另外,本结论的后部分好像没有提供任何证据?

通过上文的资料分析,本研究归纳出以下四点主要结论。

①本次N大学110周年校庆活动中在校学生的负面体验比较突出,很多人感到被“边缘化”、“毫无存在感”,主要表现为抱怨、发牢骚、讽刺、愤怒、无奈、失落等形式。

②造成这种负面体验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之外的客体因素,主要包括此次校庆活动组织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策划实施过程中未能给在校学生提供有效的参与途径和条件;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较高层面的心理需要以及对母校的爱和期待没有被满足。

③校庆活动中的体验直接而强烈地降低了在校学生的学校认同感和归属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作用可能会被其他积极的校园生活体验逐渐稀释淡化。此外,校庆活动中的体验还间接影响大学生的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而且这种影响可能是内隐而深远的。

④大学校庆不但可以而且应当将建立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心理契约、培育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主要价值诉求之一。

21.第4个结论不像是结论,而是一个建议?

[参考文献]

包克冰、徐琴美(2006):“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心理学探新》,第2期,第51-54页。

崔继军(2008):“大学校庆功能浅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31-33页。

Capra, F. and D. Steindl-Rast (1991). Belonging to the Universe: Explorations on the Frontiers of Science and Spiritualit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杜好强(2010):《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

Freeman, T. M. and L. H. Anderman and J. M. Jensen (2007). “Sense of Belonging in college Freshmen at the Classroom and Campus Level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Vol. 75, No.3, pp. 203-220.

李建军(2012):“论大学校庆的目的、主题与主体”,《中国高等教育》,第8期,第49-50页。

刘海、李晓明(2012):“高校校庆活动的文化价值及其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第3期,第42-45页。

卢新伟、蔡国春(2009):“解读大学校庆的价值:组织文化和仪式的视角”,《煤炭高等教育》,第9期,第15-18页。

彭正霞、蒲伟(2007):“校园文化满意度对学生归属感的影响分析”,《理工高教研究》,第6期,第45-48页。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2002):《心理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时蓉华(1988):《社会心理学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史仕羽(2007):“我校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归属感、责任感及参与校园活动意识的调查与分析”,《广东医学院学报》,第8期,第481-482页。

Singh, K., M. Chang, and S. Dika (2010). “Ethnicity, Self-concept, and School Belonging :Effects on School Engagement.”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Vol. 9, No. 3,pp. 159-175.

王东亮、刘欢(2012):“采用新模式,在校生、校友、附近居民共同参与人大校庆不办庆典办‘PARTY’”,《北京日报》,9月25日第013版。

张维迎(2005):《大学的逻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郑希付(1991):《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文末“评”

本文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质性研究论文。其最大特点是:问题意识明确,针对一个很容易在大学校园内引发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反应的社会事件——“校庆”展开研究。虽然这类仪式性很强的事件表面上大家似乎都了解,对其中的一些“潜规则”也都“心知肚明”,但各类人士(特别是学生)具体是如何体验的,当学校行政强行实施一些“反常”规定时会有什么情绪反应和思考——其实公众是不够了解的。本文通过访谈和实物分析(主要是BBS上的跟帖),对某大学一部分学生的反应和解释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本文结构清晰,语言简洁,行文流畅。引用的一些大学生的跟帖和访谈引言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阅读感召性。由于研究者注意贴近被研究的大学生们的视角,其研究结果对公众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世界观、心理状态和语言习惯很有助益,特别是能够为大学行政领导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在论文的后半部分呈现研究结果时提到了部分前人的研究成果,但是整体而言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和评议不够。虽然作者提到研究界很少有人研究“校庆”这类事件,但作者可以根据本问题域进行更加宽泛的文献检索,如学生与学校的关系研究、不同利益群体对校园活动的反应研究、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研究(作者提到有一些定量的问卷分析,但没有列出具体的文献出处),等等。由于缺乏足够的文献评述,作者很难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性提供足够的理据,也难以与学术界已有的成果进行建设性的对话。

作者在论文中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但是对抽样的标准、访谈的具体过程、分析资料的思路、研究的关系、效度和伦理等问题反思不够。我们知道,做质性研究是一个充满了悖论和困境的过程,如果研究者不保持高度的警觉和反思态度,很多问题就不会被察觉为“问题”。例如,本研究选取了4名大学生作为受访对象,作者称他们为“较具代表性”的受访者;然而,他们在何种意义上具有“代表性”,作者的抽样标准是什么,文中并没有说明。又比如,每位受访者只接受了研究者一次访谈,而且有两名受访者是同时接受访谈的;这种访谈的安排对本研究的结果有什么影响,作者在文中也没有讨论。总体而言,作者对研究过程的介绍让人感觉一切都很顺利——这很容易造成读者对质性研究难度的误解。

相比前面非常丰富的直接引言,本文最后的结论部分略显单薄,没有反映部分反对派学生的观点,而且有的结论没有提供相关证据。如果能够对一些重要的问题提供更加有深度的分析和拓展性讨论,本文的质量应该会有所提高。例如,中国大学生对母校的“爱”、“期待”和“归属感”到底是什么?这些感受是如何形成的?(是什么让他们有这种感受?校庆之类的校园活动对他们形成这些感受有什么作用?) 有或没有这些感受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校庆”在他们眼里有何象征意义?为什么该大学的学生对此次校庆的校方规定反应如此强烈?他们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学校情境等因素对他们的反应有何中介作用?等等。如果作者将这些在校生对本次校庆事件的反应放到目前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中加以考量,也许能够获得更有意蕴、更有深度的研究结果。

学生回应

众所周知,陈向明老师是令人尊敬的学界大家。第一次做质性研究的我能得到她细致、深入的点评,自然是很幸运的。在此首先向陈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陈老师对拙文的21条“文中点”和一篇千余字的“文末评”,字字珠玑,我读了好几遍,也随之产生了很多思考,深化了对本文的反思以及对质性研究方法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相关文献的检索、评议和使用。正如陈老师批评的那样,本研究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和评议确实是很不够,忽视了很多拓展性的文献,如学生与学校的关系研究、不同利益群体对校园活动的反应研究等。这不但影响了本研究的信度和深度,也使得建设性的学术对话难以进行。这是我在今后的研究中值得引以为戒的地方。但是在文献的使用方式上,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就是说,文献的使用并不一定要专门集中到一起以“文献综述”的方式呈现,也可以分散在文中各处,这主要是取决于研究内容和写作风格的需要。

2.关于研究对象的抽样。陈老师在“文中点”部分提到抽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问题,促使我对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现在看来,我觉得自己在文中使用“具有代表性”这一表述是不妥当的。其实“代表性”这一概念大概更适合量化研究,主要指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这是其研究结果推广的重要基础。而对质性研究来说,学者们大都不追求结果的推广性,更多强调研究结果本身的深入性,这就需要在研究对象“选择”(不是“抽样”)上注重典型性。一般来说,研究对象越是典型,就越有利于质性研究的深入。也正因此,质性研究在选择对象时,常使用极端案例,而这却是量化研究很忌讳的地方。

3.关于对资料收集过程。陈老师在点评中指出,“做质性研究是一个充满了悖论和困境的过程,如果研究者不保持高度的警觉和反思态度,很多问题就不会被察觉为‘问题’。”这点我非常同意。其实朱老师在课上也曾多次和大家探讨这个问题,但是作为一个质性研究的新手,我此次在这方面一是做得确实不够,二是尽管做了一些反思,但在文章中却未做出必要的细致呈现。例如,由于访谈对象时间安排的需要,我对丙和丁同时进行访谈,这种类似集体访谈的形式虽然可以使研究者有机会看到不同访谈对象之间真实的思想交流和碰撞,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效度威胁的因素。具体说来,我忽视了两位访谈对象之间的关系,丙是一名研究生和学生干部,丁是一位本科三年级普通学生。在访谈过程中,丙似乎相对强势一些,一定程度上隐约控制着话语权,而丁说话明显有些被动,每次都是在丁说完之后才开口,很少插话,说的内容有不少也显然受了丙的影响。显然,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在研究过程和写作过程中都没与给予足够重视,所以“研究过程的介绍让人感觉一切都很顺利——这很容易造成读者对质性研究难度的误解。”

4.关于资料分析和研究结果。陈老师在“文末评”部分对本研究在如何拓展和深化资料分析方面给予了非常好的建议,对我产生了醍醐灌顶般的启发。其实我自己在资料分析时就感觉到欠缺深度将是本文的最大软肋,但当时的思路和视野似乎受到了某种禁锢,仅仅将关注点停留在对学生体验的表象描述和梳理上,停留在对研究开始时那几个问题的肤浅回答,所以在最后成文时也就只能采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一些资料本身外显的东西,而无法有效揭示其中隐藏的深层意义。我虽然考虑到了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验,但却没有从他们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学校情境等更大的背景中去深入考量,自然也就难以获得“更有意蕴、更有深度”的研究结果。其次,还应该坦诚地承认,这其中也有本人理论知识不足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的积累和深化。

第一次做质性研究的过程是辛苦的,但更是令人兴奋和愉快的。我感觉这种独具魅力的研究范式已经开始影响、甚至改造我的学术思维。我已经开始爱上了它。感谢陈老师!感谢朱老师!感谢我的研究对象们!

点评专家陈向明简介

陈向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与人类发展系教授、博导,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研究方法、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论;教授“教育研究中的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设计与资料分析”、“课程教学论”等课程。现任北京大学华人与华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编委、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学术顾问、教育部师范司学术顾问、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外籍学校认证专家等职务。

【注释】

[1]程接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201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兴趣包括院校治理、教育质量保障等。

[2]从研究伦理出发,本文对原始资料中的大学名称做了技术处理,下同。

[3]“蛋友”是该校BBS上网友的通称,因为该校BBS的名称中含有“蛋”字。

[4]“楼主”是网络语言,指主帖的发帖人。

[5]此处对食堂名称做了技术处理。

[6]网络语言,比喻某人(或某事物)十分离奇,不落世俗,个性十足,世间罕至。例如:当你认为某人很不可思议时,你可以开玩笑地说:“你真是一朵奇葩!”

[7]网络语言,“楼主”(主贴发帖人)的首字母简称。

[8]“@”是一种网络发帖提醒功能。“@豪猪”意味着发帖人特意提醒网友“豪猪”关注自己的回帖。

[9]“楼猪”,网络语言,同“楼主”、“LZ”,并不必然带有贬义和侮辱色彩。

[10]“灌水”,网络用语,指在网络论坛中发一些毫无内容和意义的帖子。

[11]网络语言,同“同学”,带有诙谐的感情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