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紫阳民歌文化研究-探索当代民歌人物谱

紫阳民歌文化研究-探索当代民歌人物谱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章紫阳当代民歌人物谱作者根据自己在紫阳县实地调查采访了解的情况和有关资料,在紫阳县解放以后的民歌人物中选取了17位知名歌手、8位新民歌词曲作家和2位知名的民歌活动组织者,对他们的相关情况和事迹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对另外19位民歌人物作了提名介绍。紫阳民歌流传、发展至今,从根本上说,是人民群众创造性劳动的结果。

紫阳民歌文化研究-探索当代民歌人物谱

第八章 紫阳当代民歌人物谱

作者根据自己在紫阳县实地调查采访了解的情况和有关资料,在紫阳县解放以后的民歌人物中选取了17位知名歌手、8位新民歌词曲作家和2位知名的民歌活动组织者,对他们的相关情况和事迹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对另外19位民歌人物作了提名介绍。

歌以人传。紫阳民歌流传、发展至今,从根本上说,是人民群众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其间,歌手、词曲作家和组织、倡导者尤其功不可没。研究民歌,不仅要研究民歌作品,而且应该研究与民歌有关的人物,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准确地了解这一品种或这一地区民歌的发展概况和风格特征,才能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在传承民歌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陕南民歌是与陕北民歌并提的民歌品种,紫阳民歌是陕南民歌的代表品牌,紫阳县是著名的歌乡。在紫阳这块土地上历代涌现出的民间歌手难以计数,新中国成立后在新民歌运动中所涌现出的词曲作者也数以百计。在最近的十年中,紫阳县的党政领导逐步明确了以茶叶、民歌的发展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几乎人人都成了民歌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但过去年代的民歌人物大部已不可考;限于人力、财力,当代众多的民歌人物也难以尽考。本文根据作者在紫阳县实地调查采访所了解的情况和有关文献资料,仅在紫阳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歌人物中选取了17位知名歌手、8位新民歌词曲作家和两位知名的组织倡导者,对他们的相关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对缺乏资料的另外14位老一代优秀歌手和一位曲作家、两位民歌搜集整理工作者以及两位民歌活动组织者做了提名介绍。我们所做的这一工作也算是对紫阳民歌文化研究空白的一种填补吧,更多的空白填补工作还有待后来者努力。

(一)老一代歌手

覃承元:1924年出生,已故。本县麻柳镇紫黄村农民,不识字,常年务农。紫阳县农村过去把农忙季节农民自愿组成的临时帮工组织称作“唐将班子”,唐将班子在薅草时要一边唱“锣鼓草”民歌,一边劳动。覃承元从年轻时起就是当地唐将班子中少见的“铁喉咙”,天天唱,声音唱不败。他各体民歌都会唱,尤以演唱“山歌调子”和“锣鼓草”见长。他的嗓音清脆明亮,发声轻松自如,而且演唱时极富表情色彩。作曲家陈碧珊多次采访过覃承元,他说,听覃承元唱歌,就像置身崇山峻岭、听天外来声一样,那样自然、悠远;无论多高的音,多复杂的调,他都不是用力在“唱”,而是轻松自如地从喉间“滑”出,浑然天成。覃承元对民歌有良好的记忆力,他早年演唱过的数百首山歌调子、孝歌、花鼓子、端公调,到他五六十岁时还能背唱如流。他演唱的山歌《送饭调》《没得歌唱唱消停》《荷包五更》等,润腔独具一格,生动细腻地展示了陕南民歌柔婉、优美、抒情的特色。覃承元还善于自编自唱多种体裁的民歌。在解放初清算恶霸、地主的斗争会上,他现编现唱了花鼓子民歌《斗恶霸》,历数了恶霸、土匪残害百姓的种种罪行,描述了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剿匪、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斗争,长达几百字,显示出他极高的创作才能和演唱才能。紫阳县编辑的《紫阳民歌》(内部资料本)共收录覃承元演唱的民歌20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中收入了多首覃承元演唱的民歌,还为覃承元写了人物介绍。

戴成发:(1916—1984),本县城关镇农民。虽不识字,却会唱数以百计的山歌和小调。年轻时常与同乡歌手搭班,受有钱人家雇请,与别人打赌赛歌(当地人称“搭对台”),还为“土地会”“观音会”等当地民俗活动演唱一种求神祈福的名为“烧拜香”的民歌。戴成发嗓音厚实、明亮,善以持续的颤音处理悠长的拖腔。1953年,戴成发与他的同乡山歌搭档周运德同赴西安参加陕西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获演出奖。1957年参加安康地区民间文艺调演,接受过许多音乐工作者的采访,提供了大量珍贵的优秀民歌资料,如山歌号子《万年红》、山歌调子《兰草花》、通山歌《郎在对门唱山歌》等。紫阳县编辑的《紫阳民歌》(内部资料本)收录戴成发演唱的山歌和小调共19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收入了多首戴成发演唱的民歌并为戴成发写了人物介绍。

张福秀(已故,生卒年不详)、张福荣(1936—)、陈和兰(1931—):三人均为本县洞河镇街道居民。洞河镇是汉江上的一个码头,是明清时代南方移民聚居之地,尤以湖北、江西移民为最多,因而南方小调民歌流传较盛。张福秀、张福荣、陈和兰两个家庭本身就是南方移民后裔,加之受环境影响,从小就耳濡目染,学唱南方曲子和小调民歌。1953年,张福秀、张福荣姐妹俩一曲《十对花》曾代表安康地区参加陕西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演出获奖。她们三人所演唱的小调民歌《双十爱》《虞美人》《张家二姑娘》《十恨》带有明显的南方民歌音乐痕迹,而这些歌曲的歌词内容与紫阳南部高山区民歌迥然不同,反映了市民生活情调和市民审美趣味,增添了紫阳民歌在内容和音乐风格上的丰富性。

卫季珍:1932年出生,西安市人,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长期在紫阳县洞河供销社工作。洞河镇是小调民歌之乡和紫阳县的“戏窝子”(戏剧艺人聚居之地),卫季珍从小喜爱唱歌,又长期受洞河当地民歌文化和戏剧氛围影响,经常参加各种业余文艺演出。曾在洞河业余剧团主演过八岔戏《站花墙》。1955年以一曲民歌对唱《十对花》在安康地区民间歌舞会演中获个人二等奖;1960年以一曲民歌独唱《采桑》参加陕西省民间歌舞会演获个人一等奖。退休后,于2004年参加业余的“紫阳县茶乡乐民歌演唱团”,仍然经常演唱民歌。现在虽已75岁高龄,银发飘飘,但嗓音依然清脆、甜美。一个关中人,受到陕南民歌文化熏陶,最终成为一个陕南民歌手,演唱地道的陕南紫阳民歌,这也是紫阳县浓烈的民歌文化氛围造就歌手的一个佐证。

何氏三兄弟:大哥何耀礼,二哥何耀智,三弟何耀信,2007年分别为74岁、66岁、61岁,为本县城关镇新桃村农民。三兄弟从少年时代便开始习唱民歌,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便多次参加县上组织的民歌演出活动,多次参加县上组织的文艺演出队到其他乡、镇演唱民歌。1998年,三兄弟以组合的形式参加全县民歌大赛获一等奖。自此以后,三兄弟便经常以组合形式演唱。2001年,三兄弟组合获全县民歌大赛特等奖,奖励锦旗一面。2006年,三兄弟与其他六位歌手组成的九人组合以及何耀信个人参加全县原生态民歌大赛,双双获得一等奖并被评为优秀歌手。何耀信2004年5月参加翠华山“陕南、陕北民歌对唱赛”获优秀奖。三兄弟于1998年以后开办了农家乐饭店,为顾客和到“民歌之乡”紫阳县参观的外地游客和各级领导免费演唱民歌600余场次,既招徕了饭店的生意,增加了收入,又扩大了紫阳民歌的影响。作为本县知名的农民兄弟歌手,他们还受邀为20多部在紫阳拍摄的影、视剧和电视专题片配唱或参加拍摄。他们的家庭被县文化旅游局评选为“文化(民歌)大院”。在2007年5月举行的“陕西省陕南民歌大赛”上,三兄弟获“突出贡献奖”。2007年,何氏三兄弟被紫阳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民歌)传承人”上报文化部

除此之外,还有一批已故或因年老而久未登台演出的老歌手,他们也曾为紫阳民歌的保护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因资料缺乏,难以作详细介绍。其中比较知名的有朱嘉碧(女)、王文学、王文武、王清美(女)、叶志秀(女)、毕春兰(女)、贾光举、向万均、朱礼聪、杨正友、毛高华、亢先兰(女)、祝天润(女)、周运德等。

(二)新一代歌手

王安银:农民,1963年出生,家住与四川一山之隔的本县南部高山地区的界岭乡。从少年时代起,就在当地民间歌手的影响下学唱民歌,成年后经常在本乡及邻近乡镇的节庆活动和红、白喜事活动中演唱民歌。由于他的家乡属于紫阳县边远的深山区,山大人稀,常常几十里旷野见不到一户人家,加之受四川民歌的影响,王安银嗓音高亢明亮,悠远细长,善唱高腔山歌。从1998年起,多次参加全县民歌大赛。2006年在紫阳县原生态民歌演唱大赛中获一等奖,被评为“十佳歌手”。王安银上过初中,能够用传统民歌曲调现场填词演唱。他利用自己创编、演唱民歌的特长,为附近农村的红白喜事进行“一条龙”式的服务:既搞民歌演唱,又同时出售鞭炮、土纸、香、烛等有关商品,承包场面布置,出租锣鼓、唢呐等“响器”。他所走的这条路子,可以说是民歌产业化的一种尝试。

清华:1952年出生,本县城关镇小学教师。从十余岁开始跟着家乡当地民歌手学唱民歌,青年时代曾在县专业文工队当过独唱演员和演奏员,这为他以后从事民歌演唱打下了音乐知识方面的基础。以后转行当了教师,依然长期坚持练唱民歌。从1986年开始参加县级和市级的民歌演唱比赛,多次获得一等奖。2002年两次参加在不同地点举行的“中国西部民歌大赛”,一次获铜奖,一次获银奖。2006年9月,夏清华与紫阳县另三位歌手组合演唱的《汉江号子》,由夏清华担任领唱,参加在浙江省象山县举行的“全国渔歌号子邀请赛”,获三等奖。2007年5月,参加由陕西省文联、省音协主办的“陕西省陕南民歌大赛”,被评为“十大陕南民歌手”之一(总分第一)。夏清华嗓音浑厚、明亮,共鸣大,音域宽,气息充沛,音质富有光泽。他在民族唱法中恰当地揉入了美声唱法的一些发声方法,使得他在演唱高腔山歌时,即使进入高音区,声音也依然浑厚明亮。

权春国:1954年出生,紫阳县文化旅游局干部,国家三级演员。1970年参加县专业文艺工作队即开始民歌演唱活动。曾主演过多部紫阳民歌剧,在省、地文艺调演、会演中多次获奖。权春国出生于船工家庭,父亲是汉江航线的水手,他对船工生活有亲身感受。他参加演唱的民歌《汉江号子》贴近生活,歌声中渗透了汉江船工生活的艰辛和欢乐,音乐的地方韵味十足,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此节目先是在全省文艺会演中获奖;后于2006年9月参加在浙江省象山县举行的“全国渔歌号子邀请赛”,由权春国和夏清华、彭忠波、王建民演唱,获得三等奖。权春国在县文工队、县剧团和文化旅游局工作的三十余年间,为来紫阳考察、检查、指导工作的各级领导、专家、文化名人接待演唱民歌上千场次,受到广泛好评;参加产品推介会,用民歌形式宣传紫阳产品,也取得较好效果。权春国演唱民歌的特点是,善于挖掘民歌作品中的表演因素,把音乐与表演结合起来增强艺术表现力;善于针对不同民歌作品的情感特色进行不同的音乐处理,努力追求声情并茂,所以,他最擅长的是演出民歌剧和民歌表演唱。

权春国还是一个出色的民歌表演活动的组织者和主持人。除在本县经常组织、主持民歌表演和比赛以外,于2005年10月带领本县5名歌手参加“陕南文化陕北行”交流活动,在榆林市主持了两场大型民歌演出活动,陕北观众赞扬说:“紫阳民歌真好听”。2006年6月,权春国带领紫阳歌手参加川、陕两省六市的文化展演活动,策划并主持了在汉中市举行的有两万多观众参加的联合演出活动,得到同行和观众们的好评。

程小玲:1969年出生,紫阳县民歌剧团国家四级演员。从10岁开始学唱民歌,现在能熟练演唱200余首民歌,擅长山歌和小调。从1989年开始,数十次参加市级和省级民间文艺会演或民歌比赛、声乐比赛,多次获奖。其中,2002年在陕西省第三届文化艺术节上演唱小调民歌《双十爱》获二等奖;2003年参加安康市民歌大赛演唱山歌调子《高粱调》获一等奖;2004年参加陕西省民歌民乐比赛演唱新民歌《山歌好比汉江水》获一等奖。2005年参加“陕南文化陕北行”文化交流活动,在陕北演唱紫阳山歌调子《送饭调》《高粱调》,得到陕北观众的好评。紫阳县录制民歌光盘《紫阳茶歌》,程小玲是主唱歌手之一。

马忠爱:1963年出生,紫阳县民歌剧团国家三级演员。从儿童时代开始学唱民歌,现在能够登台演唱紫阳民歌80余首,擅长演唱山歌和小调。从1996年起多次参加市级和省级各种文艺演出和文艺比赛,多次获奖。其中,2002年参加在安康市举办的陕西省民歌演唱会,独唱《一对红鸦雀》《撒花调》获个人一等奖,由她担任领唱的《茶歌联唱》获集体一等奖;2003年参加安康市第三届民间艺术调演,《茶歌联唱》再获一等奖;同年参加陕西省民歌、民乐大赛,由她担任领唱的“紫阳民歌联唱”获集体二等奖。紫阳县录制《紫阳茶歌》光盘时,马忠爱担任独唱和女声齐唱、合唱中的领唱。此外,马忠爱还多次主演过紫阳民歌剧《嫁嫂》。2006年12月,马忠爱被紫阳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评为“民歌文化保护工程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和奖励。

刘福翠:1955年出生,紫阳县汉城镇人,安康市歌舞剧团国家三级演员。刘福翠的家乡紫阳县汉城镇是紫阳南方移民聚居区之一,是小调民歌流行的地方。受这种民歌环境的熏陶,刘福翠从小就爱唱民歌,加上她天生嗓音甜美,早在上世纪70年代她在紫阳县剧团工作时就担任民歌独唱。后来她调往安康市歌舞剧团工作又长期演出歌剧和民歌,具有较丰富的舞台经验和熟练的演唱技巧,加之她曾学习过琵琶演奏,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神韵有较深的体会,因而她演唱的民歌除了先天的音色甜美之外,还注意追求歌曲特定的意境美。刘福翠是在外地工作的知名紫阳歌手,她的演唱在扩大紫阳民歌的知名度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闵安富:1961年出生,农民,初中文化程度,紫阳县苗河乡苗河村人。闵安富生活在民歌之乡,又常出入乡民红白喜事现场,耳濡目染,从小就喜爱民歌。20岁左右即开始搜集、抄写民歌,学唱民歌。30岁左右成为苗河乡一带有名的大“支客”(办红白喜事时总管和主持礼仪活动的负责人),红喜事他唱花鼓子;白喜事他唱孝歌。乡民们说:“闵安富唱歌,三天三夜不炒现饭(方言,指不唱重复歌词)”。闵安富唱歌范围涉及三个乡镇:苗河乡、洞河镇、城关镇,特别在苗河乡,凡有歌场,大都有他的歌声。闵安富最擅长的是孝歌,其次是花鼓子,他唱歌既有所本,又能根据当时情境,即兴创作或改编歌词。据他自己估算,他能唱多类民歌一千余首。由于闵安富长于孝歌,所以他的歌以酸楚凄婉为特点。闵安富认为,为红、白喜事唱歌,是给主家捧场,是做善事。所以他秉承前辈歌师的作风,唱歌不与经济报酬挂钩。

这里要特别提及的是,闵安富是我们进行紫阳民歌研究时的第一个采风对象,他为我们抄录了歌词;2003年11月,他用了三天时间为我们唱歌,供我们录音,并把他以前抄写的旧歌本捐给了我们。在此,深表谢忱!(www.xing528.com)

程从菊:1959年出生,紫阳县广播电视网络分公司会计,紫阳民间业余的“民歌演唱团”的主要演员,业余歌手。从小痴迷唱民歌,擅长山歌、小调,至今能够演唱100余首民歌。近十年来,业余参加各种文艺演出百余场次,多次获奖。1998年12月在全县民歌演唱赛上被评为“优秀歌手”,同时被县文化旅游局确定为“特聘歌手”。1999年10月在陕西省广播影视系统文艺会演中演唱民歌获三等奖。

在紫阳“民歌演唱团”,在紫阳城乡各地,还有很多像程从菊这样的业余歌手,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他们的职业性质也许与音乐、文化毫不相干,他们的演唱也许永远也提高不到专业歌手的水平,但他们出于对民歌的热爱,依然心甘情愿费时费力、贴钱贴物去参与民歌活动,他们是紫阳这块深厚的民歌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无名小花。

(三)民歌词曲作家

黄群众:(1925—1990),紫阳县界岭乡人,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陕西民间文学研究会会员,紫阳民歌剧这一新兴剧种的主要创始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军内文化工作。1953年转业后先后在紫阳文化馆、紫阳县汉剧团工作,长期从事导演、编剧和民歌搜集,整理工作。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他就开始以紫阳民歌为音乐素材,创作了一批短小剧目,组织农民演出,收效甚佳。1959年,由他执笔编剧并担任导演和音乐设计的紫阳民歌剧《嫁嫂失妻》(后改名《嫁嫂》)由紫阳县汉剧团演出,获得极大成功,深得全县群众喜爱。全县不少区、乡业余剧团竞相排演此剧。一时间,全县流传“听说演《嫁嫂》,放下碗就跑”的赞颂俗语。1959年5月、1960年3月,紫阳县汉剧团携紫阳民歌剧新创剧目《嫁嫂》先后参加安康专区第一届专业剧团会演、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均获得一致好评,自此,这一新兴剧种正式形成。在黄群众和紫阳几代戏剧、音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紫阳县共编创、演出了30余出紫阳民歌剧小戏,多次获省、地奖励。紫阳民歌剧被列入1983年《中国戏曲剧种表》。

张宣强:陕西省著名诗人,紫阳民歌资深歌词作家,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紫阳县文化馆创作员,副研究馆员,安康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退休前任紫阳县政协副主席。张宣强1945年出生于紫阳山区农民家庭,自幼接触民歌文化。在县文化馆工作期间,多次参与民歌挖掘、整理工作。1971年开始民歌歌词创作。30多年来,他创作的新民歌歌词数以千首计,仅《紫阳民歌》(内部资料本)和《紫阳民歌教材》中收录的被作曲家配曲的作品就有45首。由他担任编剧和作词的紫阳民歌剧《牧羊恋歌》和《三请吹鼓手》参加全省群众文艺会演和现代小戏调演,均获得剧本创作奖;他作词的《开山歌》《三月三,上茶山》《茶乡情歌八首》《彩色的汉江》《山歌长,山歌亲》《驾起彩船走汉江》等歌曲,均在省、市组织的各种演出活动中获奖并被陕西音像出版社录制成VCD光盘,成为了紫阳县民歌剧团的保留节目。张宣强所创作的民歌歌词,语言清新自然,善用比兴和象征手法,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提炼和加工,所以既朴素、生动,乡土味浓;又规范、典雅,有优美的意境。

2006年12月,张宣强荣获紫阳县人民政府颁发的“紫阳民歌文化保护、发展突出贡献奖”。

陈碧珊:紫阳新民歌资深作曲家,陕西音乐家协会会员,1943年出生。退休前在安康电视台任音乐编导。陈碧珊从儿童时期即开始接触民歌、学习民歌。1962年从西安音专毕业以后长期在紫阳从事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工作,期间曾数度深入农村,到田间地头和歌手家中采录民歌,积累了丰富的民歌音乐素材,对紫阳民歌的音乐特征尤其是紫阳南部高山区的山歌号子、山歌调子的音乐特征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体悟。从上世纪70年代起即与词作家张宣强长期合作,创作了40多首新民歌,大多数都有浓烈的乡土味和鲜明的民歌音乐特色,其中《三月三,上茶山》《茶乡情歌8首》(联唱)《山歌长,山歌亲》《彩色的汉江》《驾起彩船走汉江》等作品,均在省、市会演和评比中获奖,《三月三,上茶山》等数首被陕西人民出版社编入《农村歌曲集》出版,《驾起彩船走汉江》等8首被陕西音像出版社录制成VCD光盘。这些歌曲由于较好地体现了紫阳传统民歌的音乐神韵,得到歌手们的广泛认可,成为紫阳专业和业余歌手经常选唱的曲目,成为紫阳县民歌剧团的保留曲目。紫阳县历年创作演出的30多部紫阳民歌剧,绝大部分都由陈碧珊担任作曲。其中1979年创作的由张宣强担任作词的《牧羊恋歌》一剧在陕西省群众文艺会演中获创作二等奖; 1990年创作的紫阳民歌剧《三请吹鼓手》在当年12月举行的陕西省青年演员现代小戏调演中获“音乐设计奖”。熟悉情况的省、市、县音乐界人士都称赞张宣强和陈碧珊是紫阳民歌词、曲创作的“最佳搭档”。

2006年12月,陈碧珊荣获紫阳县人民政府颁发的“紫阳民歌文化保护、发展突出贡献奖”。

李三存:资深紫阳民歌作曲家,紫阳的“县歌”《美丽的紫阳》词曲作者。1926年出生,青年时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文艺工作,50年代初转业到紫阳县文化馆工作以后,长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和音乐创作,是紫阳县最早从事新民歌创作的作者之一。50年代末期由李三存一人作词作曲的歌曲《美丽的紫阳》,歌颂了紫阳的自然风光和著名特产,展望了紫阳美好的发展前景,曲调优美动听,易学上口,很快传唱于全县城乡并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成为名符其实的“县歌”。由李三存作曲的另一首新民歌《春到茶山一片新》不仅曲调清新优美,而且在民歌演唱形式的设计上有所创新,首开紫阳民歌二部合唱之先例,取得新的音乐效果。此歌参加全省群众文艺会演获词、曲创作二等奖,后被当时的福建前线广播电台采用,作为对台湾广播的音乐节目之一。由李三存作曲的其他许多新民歌也深受群众欢迎并在演出中获奖,有的成为紫阳民歌剧团的保留节目。

2006年12月,李三存荣获紫阳县人民政府颁发的“紫阳民歌文化保护、发展突出贡献奖”。

刘培森:1941年出生,退休中学教师。从1959年开始从事新诗和新民歌歌词创作,其作品曾被全国30多家报刊采用,有7首被作曲家谱曲后在全国多种音乐期刊发表或被收入歌曲集。其中由劫夫作曲的《满路春光满路花》发表于1961年6月的《歌曲》杂志。歌词《茶乡情歌》先后由作曲家阮庆元和李三存谱曲,阮作发表于1979年的《群众音乐》杂志;李作被选为安康地区代表团1983年赴省会演节目,被评为词曲创作二等奖。歌词《春到茶山一片新》1972年被李三存谱曲后,先被选为安康地区代表团参加全省群众文艺会演节目,获词曲创作二等奖;后由中央军委推荐选送到当时的“福建前线广播电台”作为对台湾广播节目播送。刘培森所作歌词激情澎湃,想象大胆,语言节奏鲜明,讲究音韵,善用排比,因而富于音乐性,常被作曲家所欣赏。

项楚乔:紫阳县文化馆干部,已故。长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和音乐创作活动。曾参与本县民间音乐搜集、整理工作,参与紫阳民歌剧《嫁嫂》的音乐设计和剧本创作。项楚乔既能作词又能作曲,其歌词善用方言口语,其曲作具有浓郁的紫阳民间音乐特色。项楚乔用紫阳传统民歌曲调填词的新民歌《养猪模范王大娘》被文化部文艺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辑的《中国民歌》收录。项楚乔与李三存合作谱曲的新民歌《开山歌》在省、市文艺会演中多次获奖,成为紫阳县民歌剧团的保留节目之一。

杨银波:紫阳县文化馆音乐创作员,助理馆员。1980年出生。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任中学音乐教师,业余组建乐队,曾尝试用摇滚乐来表现民歌,曾改编演出过《郎在对门唱山歌》《南山竹子》等民歌作品。2004年调县文化馆工作以来,先后为新民歌《绿色家园》《任河相思》《亲妹只亲脸蛋蛋》作曲。参与了在紫阳拍摄的故事影片《希望》的背景音乐创作。创作了参加安康市2007年龙舟节开幕式演出的紫阳民歌歌舞音乐《彩色的汉江》。

李国平:紫阳县教育体育局干部,1969年出生。从1998年开始新民歌音乐创作。2002年为紫阳县民歌剧团创作民歌表演唱《驾起彩船逛山城》,多次参加省、市的各种演出,至今仍为该团保留节目。2004年改编传统民歌《郎在对门唱山歌》在安康市举行的大型会议上演出。2005年创作歌曲《茶山姐妹》获陕西省旅游歌曲应征曲目三等奖。2007年为紫阳县民歌剧团编创民歌情景剧《这山望见那山高》,在安康市2007年春节文艺晚会上演出。李国平是紫阳县众多业余曲作者中的一个代表,他创作的数量虽然不多,但由于他善于把传统民歌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善于用新音乐的手法去处理民歌,使他编创的作品音乐富于时代气息。

除以上民歌词曲作家之外,还有田教仁、曾荣、李一波等一批专业和业余的音乐工作者参与了紫阳传统民歌的搜集、整理、记录工作,为保护和发展紫阳民歌文化作出了贡献。田教仁还创作了一批不同表演形式的新民歌音乐。曾荣和张宣强合作记录的传统民歌《栽秧歌》《两把扇子》,李一波记录的山歌号子《高粱调》,被文化部文艺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辑的《中国民歌》收录。

(四)民歌活动组织者

吴向元:紫阳县文化馆原馆长,已退休,紫阳民歌挖掘、保护工作的组织者,紫阳新民歌创作活动的组织者。吴向元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任县文化馆馆长期间,曾主持了紫阳民歌的大规模搜集、整理工作,组织文化馆的音乐、文学工作者数度深入全县城乡采风;组织全县歌手集中演唱录音,整理、记录民歌;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具体组织全县性大规模的新民歌创作活动。在这些工作以后,文化馆刻印了内部资料本四卷《紫阳民歌》,共收录传统民歌和新民歌作品808首。在这些作品中有80首被《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收录。吴向元还是一位新民歌作者,既能作词,又能作曲,在内部资料本《紫阳民歌》中共收录吴向元作词、作曲的新民歌13首。吴向元利用传统民歌曲调填词的新民歌《山区一片新气象》被收入文化部文艺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辑的《中国民歌》一书。

2006年12月,吴向元荣获紫阳县人民政府颁发的“紫阳民歌文化保护、发展突出贡献奖”。

樊光安:1947年出生,紫阳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后任紫阳县人民政府副处级调研员,紫阳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樊光安本身爱好文艺,热爱民歌,能演唱民歌,曾获1997年全县民歌演唱赛三等奖。更为难得的是,在他先后工作过的地方,他都一贯热心组织民歌活动。1969年到1978年间,樊光安在紫阳县的中坝公社和前河公社工作,分别组织下乡知识青年和当地农民成立文艺宣传队,演出文艺节目,包括演唱紫阳民歌。在他担任县级领导职务以后,2004年他发起组织了一个由县级机关干部、职工参加的业余的“茶乡乐民歌演唱团”。他出面协调有关部门,筹措资金购置了必要的乐器等设备,每周周末安排在文化馆排练,经常参加县城的节庆演出活动,还到附近农村和铁路工地慰问演出。2005年11月,茶乡乐民歌演唱团得到中国乡土艺术协会的表彰,获奖牌一面。樊光安本人参加了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演出,演唱了紫阳传统民歌代表曲目之一的《郎在对门唱山歌》。近几年,樊光安在县政府分管民歌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协助文化部门和有关单位录制了名为《紫阳茶歌》的民歌光盘;筹措资金,组织人员,编印了一本“民歌进校园”的教材,并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单位用老式录音机录下的民歌磁带转录成可用MP3播放的音乐资料,因而抢救下了一批宝贵的资料。

民歌活动的组织者还应当提到紫阳民歌剧团团长吴克舜、紫阳县文化馆刚退休离任的前馆长杨文友等,他们为培养民歌演唱人才、组织民歌活动也付出了自己大量的心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