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紫阳民歌文化研究:移民源流区民歌歌词的再生与变异

紫阳民歌文化研究:移民源流区民歌歌词的再生与变异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移民源流区民歌歌词在紫阳民歌中的再生与变异例1四川山歌《山歌不唱不开怀》[3]:山歌不唱不开怀,磨子不推不转来,酒不劝人人不醉,花不逢时不乱开。所以,川湘滇黔同一首民歌在紫阳会聚,整合成紫阳特色的《蜜蜂钻天》,也是极有可能的事。这就是说,两地受同一客民源流区民歌的影响,依然产生了不同的本土化变异。歌手立足紫阳人民的审美需求,对外来民歌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

紫阳民歌文化研究:移民源流区民歌歌词的再生与变异

第一节 移民源流区民歌歌词在紫阳民歌中的再生与变异

例1 四川山歌《山歌不唱不开怀》[3]:

山歌不唱不开怀,磨子不推不转来,

酒不劝人人不醉,花不逢时不乱开。

同名紫阳山歌:

山歌不唱不开怀,磨儿不推不转来,

酒不劝人人不醉,花不逢春不乱开,

姐不约郎郎不来。

后者前四句只有两个字与前者不同,最后加了一句歌词,成了紫阳通山歌常见的五句式。

例2 多省流传的山歌《看你抬头不抬头》[4]:

妹在河边饮牯牛,哥在山上打石头;

石头落在牯牛背,看你抬头不抬头。

紫阳山歌《放花牛》:

姐在河下放花牛,郎在山上打石头。

石头落在花牛背,看姐抬头不抬头。

牛儿抬头望青草,姐不抬头看水流。

前四句大体相同,只是把称呼由“妹”和“哥”改成了“姐”和“郎”,把“牯牛”改成了“花牛”。

例3 湖南山歌《你要去,我要缠》[5]:

郎好比蜜蜂子飞上天,姐好比蜘蛛子挂屋檐,

有朝一日投在我的罗网上,你要去,我要缠,

那时节,才叫你好汉难打离身拳。

紫阳山歌《蜜蜂钻天》:

郎变蜜蜂飞上天,姐变蜘蛛网屋檐。

蜜蜂落在青丝网,郎要起身姐要缠。

小郎想打离身拳,你今难上又加难。

歌词语言不尽相同,句式也不相同,但词意完全相同。此歌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也有流传,歌词大同小异。云、贵、川本是同一方言区,在同一方言区流行同一首民歌是常见的现象。四川在紫阳明清移民时期既是两湖和江南地区流民移入的地区之一,又是紫阳的客民源流地之一,在地理位置上,两地山水相连,语言又相近。所以,川湘滇黔同一首民歌在紫阳会聚,整合成紫阳特色的《蜜蜂钻天》,也是极有可能的事。

例4 安徽民歌《莲蓬结子在心里》[6]:

走下田来把头低,妹问情哥可有妻?

“郎的妻子就是妹。”“你在人前少要提。

少要提,莲蓬结子在心里。”

紫阳山歌《莲蓬结子在心里》:

走在人前把头低,乖姐问我可有妻?

“我的妻子就是你。”

“你在人前要少提,莲蓬结子在心里。”

歌词内容相同。在语言表达上细微的差别表现了两地不同的语言习惯。仔细吟咏推敲,可以感觉得到,前者把“少要提”三字重复一遍,为全篇增加了一种节奏变化———由长句到短句,又由短句到长句———使感情更为柔婉一些,体现了南方民歌的特点。

例5 江苏民歌《娘问女儿》[7]:

郎在对岸把水挑,姐在房中把手招;

娘问女儿做什么,“纺完棉花伸懒腰。”

姐家门前一棵槐,手攀槐枝望郎来;

娘问女儿看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

姐在田里拔黄秧,眼泪滴在秧梢上;

娘问女儿哭甚事,“今年下的癞猴子秧。”

紫阳和四川两地也都有这种用母女对话的形式表现青春少女相思之情的民歌,歌词也大体相同或类似。下面这两首民歌就是在紫阳和四川都有流传的民歌,歌词一字不差。

《姐在屋里把手招》[8]:

郎在外面学鸟叫,姐在屋里把手招。

娘问女儿做啥子,“纺完棉花伸懒腰。”

《我望槐花几时开》[9]:

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槐树望郎来。

娘问女儿望啥子,“我望槐花几时开。”

另有紫阳民歌《郎在对门挎树叶》与江苏《娘问女儿》也很类似:

郎在对门挎树叶,姐在屋里把脸黑。

娘问女儿黑啥子,早饭猪草还没得

我要上山挎枸叶

与江苏《娘问女儿》相比,紫阳和四川的这几首民歌的歌词具有大巴山区本土的特点:“学鸟叫”“高高山上”突出了大巴山区的环境特点;“啥子”“没得”“挎”(枸叶)都是紫阳的方言词。

四川也是紫阳的移民源流区域,而且四川与紫阳同属西南官话区,《姐在屋里把手招》和《高高山上一树槐》这两首歌也有可能自四川传入紫阳。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明清大移民时期,紫阳和四川都是江南客民移入的地区,它们完全可能共同受到江南文化包括江南地区民间艺术的影响。由此推断,此三地同一首民歌一脉相传,不会是偶然现象,而是与移民活动有关系的。笔者企图对川、紫两地《高高山上一树槐》这首歌从音乐上作以比较来进一步印证这一观点,可惜查到的四川这首歌的乐谱是当代作曲家丁善德先生编的曲,已经不是原生态的民间音乐了。不过,丁先生这支曲子毕竟是根据四川民歌音乐素材改编的,那种浓郁的四川民歌风味与紫阳同名原生态音乐曲调相比较,即使是外行也显然听得出来,这是两支不同的曲子。这就是说,两地受同一客民源流区民歌的影响,依然产生了不同的本土化变异。紫阳的《我望槐花几时开》既不等同于江苏的《娘问女儿》,也不等同于四川的《姐在屋里把手招》和《我望槐花几时开》。歌手立足紫阳人民的审美需求,对外来民歌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

例6 湖南土家族民歌《虽然只隔一层纸》[10]:

油纸扇子二面黄,一面姐来一面郎。

虽然只隔一层纸,要得会姐想断肠。

紫阳山歌调子《二面扇子二面黄》:

二面扇子二面黄,一面描姐一面郎。

虽然只隔一层纸,好像隔了一匹梁

两首歌词词意完全相同,词句大体相同。“好像隔了一匹梁”是紫阳人形容两人难得有机会相会的形象性说法,既表达了紫阳多山的地理环境特点,又具有紫阳的方言特点。

例7 湖南民歌《小妹郎多乱了心》[11]:

天上星多月不明,塘里鱼多水不清,

地里草多苗不长,小妹郎多乱了心。

紫阳通山歌《真心真意待情人》:

(男)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下坑多路不平,(www.xing528.com)

塘里鱼多混了水,姐的郎多花了心,

没得真心待情人。

(女)天上星多月也明,地下坑多路也平,

塘里鱼多不混水,姐的郎多不花心,

真心真意待情人。

比较一下这两首民歌,我们认为后一首是从前一首稍加变化而来,其变化一是把原来的四句式变成了紫阳通山歌的通用格式五句式,这也是“本土化”的表现;二是把一段歌词发展成了两段歌词,增加的这一段女声对答歌,突出了情姐对有爱无婚的情郎的真心真意。

例8 江西民歌《肚里山歌万万千》[12]:

一把芝麻撒上天,肚里山歌万万千。

南京唱到北京转,回来还唱两三年。

紫阳民歌《我的山歌有万千》:

一斗芝麻撒满山,我的山歌有万千。

南京唱到北京转,回来还能唱几年,

四个火车拉不完。

词意相同,词句大致相同。“四个火车拉不完”显然是当代歌手后加的一句,以凑成紫阳通山歌通用格式的五句式。古代没有火车,所以原来不可能有这句歌词。江西是紫阳客民主要源流地之一,紫阳县的各个集镇都有江西会馆,紫阳这首民歌显然是从江西传入。

例9 川北通江县民歌《拿去西方拴太阳[13]:

太阳落土要落坡,主人叫声搓索索。

索索搓到丈二长,拿去西方拴太阳。

这首歌讽刺了地主的贪婪、残酷,地主恨不得拴住太阳永远不落,好让长工日夜不停地为他干活,长工们就编出这首歌来挖苦地主。

紫阳民歌《东家要我搓索索》,歌词几乎与此完全相同:

太阳溜溜要落坡,东家要我搓索索。

索索搓了丈二长,拿去西边拴太阳。

川北本来就与紫阳南部高山区山水相连,属于同一方言区,人民往来频繁,在明清移民时期有大批四川农民移居紫阳。紫阳县的文化工作者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曾在本县桃园公社做过抽样调查,被调查的36名老民歌手中有29人原籍四川和湖北。歌词中“索索”一词是典型的四川方言(四川话把绳子叫“索索”),在紫阳那首《东家要我搓索索》的歌中依然保留着这一四川方言词。我们有理由认为,这首歌是经落户紫阳的四川人从原籍传入紫阳的。

例10 湖南常宁民歌《郎在高山喊一声》[14]:

郎在高山喊一声,妹在房中侧耳听。

拿起麻篮我倒了粉,拿起衣裳丢了针。

紫阳民歌《郎在门外喊一声》:

郎在门外喊一声,姐在房内侧耳听,

前门走来后门转,手拿花线掉了针。

字句虽有不同,词意如出一辙,都是渲染情姐听到情郎的声音以后,如何神不守舍,心慌意乱。我们认为,后一首是由前一首变化而来。

例11 湖北全省五大方言区内普遍流传名为《十绣》的民歌小调[15],湖南省有类似的《六绣》流传[16]。在紫阳县和安康市汉滨区也有小调《十绣》。紫阳现在发现的有六种不同的名为《十绣》的民歌,其中四种歌词基本一致,只是段数有多有少,都唱的是中国古代通俗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如曹操点雄兵,李三娘磨房产子,观音菩萨普救众生,杨六郎镇守边关,七仙女下凡,包公断案,尉迟敬德手拿钢鞭,孟姜女送寒衣等。这一歌词内容与汉滨区《十绣》、湖北各地《十绣》以及湖南的《六绣》都大同小异。而明清移民时期,紫阳县和汉滨区都有大批两湖流民流入定居。因此,我们推断,紫阳和汉滨区流传之《十绣》均为自湖北传入之民歌小调。

例12 多省民歌《才是啄木鸟啄春桩》[17]:

耳听山脚梆梆响,以为情妹洗衣裳;

丢了碗筷往那跑,才是啄木鸟啄春桩。

紫阳民歌花鼓子《姐儿河下洗衣裳》:

耳听河坝里棒槌响,定是姐儿洗衣裳;

我沿山架岭走拢去,才是个啄木倌儿啄树桩。

虽然词句多有不同,但构思的思路是相同的,都是先设置一个误会,最后才揭开谜底;开始都误以为“情妹(姐儿)洗衣裳”,谜底都是啄木鸟啄树桩。两首歌中的“才是”一词是湖南方言词,是“原来是”的意思。虽然记载《才是啄木鸟啄春桩》的《民间情歌三百首》一书未注明“多省”是哪几个省,但从“才是”这个方言词来分析推断,这首歌很有可能是经由湖南流民传入紫阳,之后发生本土化变异的。

例13 河北民歌《回娘家》:

风吹着杨柳,刷啦啦啦啦啦啦,

小河里流水,这哗啦啦啦啦啦啦,

谁家的媳妇她走啊走得忙呀,

原来她要回娘家。

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香粉她的脸上擦。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

一片乌云来,一阵风儿刮,眼看着山中就要把雨下。

躲又没处躲,藏也没处藏,豆大的雨点往我身上打。

淋湿了大红袄,吹落了一枝花,胭脂花粉变成红泥巴。

飞了一只鸡,跑了一只鸭,吓坏了背后的小娃娃。

哎呀,我怎么去见我的妈?

紫阳民歌(八岔)《回娘家》:

姐儿今年一十八,急急忙忙要回娘家。

脑壳上梳起个牛屎巴,背上背起个奶娃娃,

怀里揣起苦荞粑,衣襟统起包谷花,

左手提个鸡子,右手提个鸭。

天上蒙蒙雨,地下溜溜滑,扯起就是一扑爬⑩。

脑壳上绊⑪散了牛屎巴,背上绊哭了奶娃娃,

怀里绊烂了苦荞粑,衣襟里绊散了包谷花。

鸡子绊得咯咯叫,鸭子绊得叫嘎嘎。

不怪我爹来不怪我妈,只怪我们女儿好⑫回娘家。

两支叙事民歌情节相同,歌词句式相同,层次结构相同,只是语言不尽相同。河北民歌《回娘家》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东方歌舞团演员朱明瑛演唱并被电视播放以后即风传全国。如果在此之后出现紫阳民歌《回娘家》,就有可能是当代紫阳歌手改编了这支河北民歌,这就与“移民”的话题无关了。但这支紫阳民歌《回娘家》是紫阳县文化馆的音乐工作者在1976—1977年期间所举办的“民间歌手学习班”上采录到的,演唱者是地处川陕边界的高山区紫黄乡55岁的农民覃承元,按当时的紫阳特别是紫阳高山地区的信息闭塞程度和文化生活落后的状况,一支尚未在全国流传的千万里之外的北方民歌,如果不是亲传口授,是难以让一个55岁的农民会唱而且加以改编的。由此推论,这支河北民歌经由移民的途径传入紫阳,再经过本土化的变异而产生出紫阳民歌《回娘家》,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那么,紫阳是否有来自河北的客民落籍呢?我们在史学文献中查到了两条线索:

第一,陈良学先生的《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一书中曾引述著名史学家戴逸主编的《简明清史》和《故宫掌政丛书》中所记史实以论证清王朝的“圈地”运动导致北方大批农民流离失所。从顺治元年以后,清王朝为了安置大批涌入北京的满族贵族、官吏和八旗士兵,下令圈占京城附近三百里内各州县无主土地。后来发展到五百里内,无论有主无主的土地,一律圈占。最后圈占范围一直扩展到了山东、山西的部分地区和江苏的徐州。当时的直隶省下辖九个府,除了广平、大名二府以外,其余七府共计七十七州县,两千余里的地面上,都布满了被圈占的土地。在长达26年的圈地运动中,大批失去土地的北方农民,背井离乡,辗转流徙,相当一部分定居于陕、鄂、川各地。

第二,查1989年版《紫阳县志·人口志》,关于居民祖籍,县志记载:“据清同治、光绪年间紫阳县署诉讼卷(部分)著录原被告120人,籍贯本县者29人,鄂36人,湘24人,川16人,赣6人,皖5人,闽、浙、冀、粤各1人。”这里提到了,在这120个打官司的人中,有祖籍河北的1人。

我们没有证据证明第二条线索中那个祖籍河北的人就一定是清代直隶省移住紫阳的人,但至少,上述两条线索都说明了,在清代移民时期河北农民流落定居于紫阳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推断,紫阳民歌八岔《回娘家》极有可能系由清代移民时期落籍紫阳的河北客民传入的河北民歌变化而来。

这种两地或多地民歌中,歌词相同或相近的情况在紫阳民歌中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