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汉水文化研究的重要收获
张宣强[1]
民歌是人类创造的最早的艺术品种之一。它是中华文化成就卓异的一部分,是古国文明最富有民族内蕴与特征的一大标志。
历史上紫阳就有“民歌之乡”一说,新中国建立后,民歌在这片土地上愈显活跃。上个世纪末期,民歌活动更是蓬勃兴旺,现代传媒手段使紫阳民歌声名愈显。本世纪初,国家文化部和陕西省文化厅分别授予紫阳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民歌之乡”称号。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紫阳民歌列于其中。这一切,已可说明紫阳民歌植根土壤之深厚,外界影响之广泛,同时说明紫阳民歌之珍贵。它是瑰宝,是国宝,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典藏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仅用一句话述说它何以宝贵,应该说,它有其特殊价值,它对本地区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紫阳民歌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诸方面的工作,当地三代文艺工作者做了数十年的艰辛努力,成绩斐然。要让紫阳民歌持续地深入地发展下去,要上新高度,再创新辉煌,工作实践中我们有着不少困惑。原因之一,是我们对紫阳民歌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层面,未能提升到理性层面上去。譬如:什么是紫阳民歌?这是一个看似简单,深究下去却又十分复杂的问题。这片土地上传唱的就是紫阳民歌吗?显然不是。本土作者写的就是紫阳民歌吗?也不一定是。民歌是地域性很强的声音,它应该在音律、音阶、调式以及语言诸方面有自己的地域特征。这是需要深入细致研究的,而这恰恰是我们工作的空白,我们为此而焦虑。正当我们开始筹划填补这一空白之际,安康学院领导将紫阳民歌列入了研究课题,余海章、戴承元二位紫阳籍教授承当此任。二位教授以对故土的赤子之心,以对做学问的执著精神,深入到中国民歌的汪洋大海,畅游于紫阳民歌的滔滔江河,撷浪辨水,采贝识珠,认识和发现了许多东西,三年过去,有了数十万言的成果,有了这部《紫阳民歌文化研究》。
事情不会是几句话这么轻松,这需要精力和毅力,更需要学养和学识。不妨设想一下,面对浩繁而庞杂的原始材料,我们如何去解读?又如何去梳理?如果仅仅视它们为音乐或文学,那是远远不够的。它们还涉及历史学、民俗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领域。一个地域的民歌汇集,是这个地方艺术化了的“百科全书”,解读它,既须有较为全面的学识修养,更须有对于这一地域的全面深入的了解,即所谓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两位教授皆为紫阳土著,两个方面的学养都很到位,再加上勤奋踏实的精神,严谨科学的态度,将这一课题完成得相当漂亮。就我所知,像这样全面、系统、成规模地审读、论述某一地域的民歌,并推出一部专著的盛事,在我们安康市是第一个,全省、全国恐怕也不多。
文章多有见地,有自己深思熟虑的东西,读后或有领悟,或有启迪,让人开卷获益。即便非文化工作者,也会从这里获得某些方面的知识,获得对紫阳这片神奇土地的生动认识。
我还发现,文中所引用的紫阳民歌,有数首是我们历次采风未曾见到的,由此我知道他们早已做过采风搜集工作,早已是这方面的“有心人”了。(www.xing528.com)
严谨是包括地域文化研究在内的做任何学问的基本态度。本书中的文章,皆言之有物,析之有据,论之有理;不尚空谈,不作妄论,平易质朴,深入浅出;用客观的、准确的、简明的、严谨的、平实的语体表述内容。在“泛文化”“泛理论”之风盛行的当今社会,这样的治学精神让人钦敬,尤当褒扬。
应当说,这是汉水文化研究的重要收获,是紫阳民歌发展史上的重大事项。
两位教授对于紫阳人民,其功大焉;安康学院对于紫阳人民,其善大焉。当然,其功、其善,惠及的不仅仅是紫阳。
我与著作者之一的余海章是高中时的同学,后又为文友,近些年又先后从各自的工作岗位退休,又都是退而未休,同怀一种故土情结,为家乡做一定实事。我编了一部《紫阳民歌》,从艺术体裁和音乐风格角度讲,是紫阳民歌的全集。这正好与《紫阳民歌文化研究》互为补充,珠联璧合。作者嘱我为本书作序,我欣然应允,写下上面的话,算是此书第一个读者的回应吧。
2007年8月于紫阳
【注释】
[1]张宣强: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陕西著名诗人,紫阳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资深紫阳民歌词作家,紫阳民歌研究专家,紫阳县政协原副主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