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金融创新支持杨凌农业 高新技术发展的理论研究[14]
杨凌,位于渭河流域关中平原腹地,面积135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交通便利。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7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杨凌示范区驻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四所高等院校,拥有各类农业科研人员5000余人,农业技术力量雄厚。
第一节 农业产业引领示范区经济发展现状
自2000年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杨凌示范区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发展。2010年杨凌生产总值(GDP)达到47.29亿元,同比增长15.5%;全区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33亿元,同比增长63.2%;居民收入实现较大幅度的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97元,同比增加15.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28元,同比增加24.1%。
(一)示范区经济结构特点
西部大开发为杨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杨凌示范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不断调整完善自身经济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科学发展。2000年以来,示范区第一、二、三产业均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其中尤以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有明显的增加。2010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54亿元,同比增长8%;第二产业23.5亿元,同比增长19.1%;第三产业20.04亿元,同比增长14%。
(二)示范区的定位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要将杨凌建设成为全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农业发展示范辐射高地、城乡一体化表率,打造现代农业创新、国际科技合作、现代农业企业孵化、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和休闲农业等项目,形成“核心示范—区内带动—区外辐射”的示范推广格局。
《规划》对杨凌示范区单列专栏,将杨凌示范区定位为仅次于西安(咸阳)核心城市的次核心城市。对杨凌的定位和要求适应了国家对杨凌示范区总体发展的定位,符合目前杨凌示范区的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为示范区实现突破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有利于示范区更好依托经济区的整体效应和辐射作用;更好完成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使命;更快实现二次创业的任务和目标。
作为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示范区以科技创新为立区之本,示范辐射为核心任务,产业发展为重要依托,城乡一体化为发展方向。在金融方面,作为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杨凌示范区应当对周边地区起到示范和带动的作用,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农业是示范区的特色和优势产业,且示范区周边地区也都以农业为主,加强金融对农业的支持,既要发挥优势突出自身的核心地位,又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金融支持科教发展。农业科技是示范区的优势所在,且示范区拥有周边地区内最丰富的农业高等教育资源,加强金融对科教的支持有助于示范区进一步巩固优势,体现在整个经济区中的特色地位。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与周边地区比较,杨凌示范区的金融体系相对较为完善,人民群众对金融的认识较为深刻,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会对周边地区起到示范和辐射的作用,推动区域金融体系的发展。
(三)支柱行业和特色产业情况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示范区现已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环保农资、良种繁育等四大特色产业格局。
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区目前拥有通过国家药品GMP认证的企业10家,GMP生产区总面积11.79万平方米,已获得药品批准文号215个,医疗器械注册证书8个,已建成现代中药药品生产线42条,年可提取中药30.2万吨,年产片剂23.8亿片,胶囊剂17.11亿粒。医药企业聚集密度和产能居全省前列。
绿色食品产业。示范区食品产业主要以果品、乳品、肉类、蜂产品、保健品等初级加工和深加工为主且初具规模,现有食品加工企业40多家。浓缩果汁、天然蜂蜜等特色农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荷兰、日本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示范区农产品出口一直位居全省第一。
新型环保农资产业。目前示范区内化肥、饲料、农药等环保农资企业60多家,成功开拓了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南方市场,发展势头良好。杨凌已成为陕西重要的环保型复合肥、饲料和农药的产业集聚地。
良种繁育产业。动植物品种改良一直是示范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区内10余家动植物良种繁育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科技人员”等模式,开创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增加收入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服务。
第二节 示范区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一)金融组织及金融业务量
杨凌示范区辖内有7家商业银行(工、农、中、建、邮储,2家长安银行支行),1家政策性银行,1家农村信用联社,13家保险公司(其中5家寿险、8家财险),3家担保公司。
2010年年末,杨凌示范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2.23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43.0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2.1亿元。
担保公司担保情况:辖区3家担保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为62家企业的140多笔贷款及信用证提供了信用担保,担保金额累计2.93亿元;累计为136人、464万元个人贷款提供担保。
杨凌示范区13家保险公司,2010年度保费总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78.6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14亿元,占保费总收入的14.70%,同比增加5.01倍;人身险保费收入0.68亿元,同比增长60.84%。支付各类赔(给)付款0.076亿元。
杨凌现有4家上市公司,其中秦丰农业于2000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通过IPO形式募集资金3.85亿元;博迪森农业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中小板、德国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英国伦敦交易所AIM市场挂牌上市;巨川富万钾2005年3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杨凌岱鹰生物在美国纳斯达克中小板挂牌上市。
(二)金融基础设施
支付清算业务:目前大额支付、小额支付、代收代付、支票影像交换等业务系统已在辖区建成并顺利运行,实现了汇划资金零在途、零差错。通过小额支付系统累计为283户、561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66395元;利用代收代付系统在辖区成功发放“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在区内康乐路创建POS机“刷卡无障碍示范街”。2010年,各种支付系统累计办理业务49562笔57.79亿元。
征信业务:人民银行已开通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两个征信业务系统。截至2010年年末,500多家企业基础信息已采集录入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全年办理企业贷款卡年审98多户;接受个人对信用信息查询、异议申请116人次。
国库业务:目前杨凌国库已率先推广国库横向联网系统、集中支付系统和TBS系统,2010年,预算收入报解20712笔共计3.6亿元,办理拨款2153笔共计7.2亿元,预算收入退库44笔共计1.6亿元,预算收入更正68笔共计1.2亿元。
外汇业务:2008年1月,人民银行在杨凌试运行出口远程核销、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2009年7月,杨凌设立了国家外汇管理支局,是陕西省内首家设立的外汇管理支局,全面办理各项外汇管理业务。2010年度,办理出口收汇核销24笔、150.61万美元;办理进口付汇核销181笔、2865万美元;国际收支申报统计1026笔、2149.5万美元。
(三)金融改革
2007年3月杨凌示范区农村信用联社专项票据资金兑付申请报告顺利通过人民银行总行审核,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2010年12月末,杨凌示范区农村信用联社资本充足率达到12.43%,较2002年末申请票据兑付的基期增加了7.97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显著提高;不良贷款率为6.37%,较基期的26.53%下降20.1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额下降75.99%。2010年实现赢利932万元,较基期提高4.6倍。
(四)杨凌示范区支持金融发展政策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出台《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示范区金融工作的实施意见》,从金融工作的目标任务、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进金融生态建设等五个方面对杨凌金融业发展作出整体规划。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出台了《杨凌示范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暂行办法》,根据信贷投放增量按比例对金融机构进行奖励,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出台了《杨凌示范区支持企业上市及再融资暂行办法》,示范区政府推荐、宣传资质好、成长性高的企业,协助企业完善融资所需各项条件,鼓励企业上市及再融资。
(五)金融业发展不足的表现
杨凌示范区金融业务发展不足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贷款总量增长缓慢,存贷款增长不相适应。2006—2010年,各项贷款余额仅增长6.54亿元,而同期各项存款余额增长50.96亿元;二是贷款集中度高。金融机构对农林科大等四家较大单位贷款余额达到7.1亿元,占全区各项贷款余额的43%。一方面使区内小企业取得贷款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又易引发经营性风险。
第三节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机遇
(一)杨凌金融发展机遇
《规划》在国家层面上明确了示范区的战略定位、规划目标和发展思路,为示范区实现突破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随着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方针的付诸实施,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成为国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并得到不断加强。杨凌示范区由于其独特的地位,有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大的支持,发挥重要作用。
有利于示范区更好依托经济区的整体效应和辐射作用。《规划》为示范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发展形势和战略机遇。杨凌作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陕西省“一线两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示范区更好完成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使命。《规划》确定了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成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与示范区的使命和职责一脉相承,符合党和国家建设示范区的宗旨和初衷,适应了示范区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有利于更快形成示范推广新格局。
有利于示范区更快实现二次创业的任务和目标。《规划》通过科学严谨的论证分析,从国家层面上明确了涉及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城市发展和产业定位等内容,对示范区进一步理清二次创业思路和目标,加快二次创业步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目前,随着东部地区能源、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以及受环境承载力等因素的限制,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已进入产业升级调整阶段,部分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要充分利用《规划》机遇,促进杨凌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支持重点行业
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继续大力发展医药、食品、环保农资、良种繁育等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医药和食品产业,扶优扶强,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医药企业、食品企业、机械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指导帮助优势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引导扶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力度,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近年来杨凌示范区招商引资效果明显,一批重大项目纷纷入区建设,积极推动杨凌示范区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为示范区特色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
支持规模以上工业发展。杨凌目前有8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当积极支持这些企业,以带动全区产业实现较快发展。(www.xing528.com)
(三)新的金融需求
资金需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加大了企业流动资金的紧张程度,受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上涨的影响,近年来企业的生产成本持续增加,造成巨大的资金缺口。
金融工具需求,对综合授信、信用担保贷款和保理业务有不同程度的需求,综合授信允许企业根据营运情况分期用款,随借随还降低融资成本。
保险需求,杨凌大部分企业是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也日益凸显,企业对保险的需求强烈。
(四)杨凌发展资金缺口及渠道
依据《杨凌示范区2011年工业发展报告》,目前杨凌产品有销路但缺少流动资金的需求在2亿元左右。解决资金缺口依靠传统的信贷模式显然难度很大,需要探索新的渠道,主要有:
债务融资,主要是企业以自身的资产担保、能力信用或外部担保,在一定时期内借入所需资金,并承担按期还本付息的义务。金融机构可探索通过应收账款融资、商业信用融资和融资租赁方式进行融资,弥补资金缺口。
政策性贷款,具有手续简单、资金比较稳定、成本低、不会对企业的控制权产生影响的优点,比较适合杨凌拥有成熟技术及良好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或专利项目的中小企业。
创业板融资,积极和经贸局联系组织相关企业积极努力争取进入创业板块融资。
(五)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资金瓶颈问题。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目前区内九家金融机构中,中行和农发行由省行直管,邮政储蓄银行归西安市邮政储蓄银行管理,其他六家(工行、农行、建行、两家长安银行、农村信用社)金融机构分别由咸阳上级行社按照县级机构管理,普遍存在着授信额度小、审贷环节多、金融品种少、审贷效率低等问题,影响了有效信贷投放。
金融服务工具少。杨凌现有金融机构中,全部办理基本的存贷款业务,对于新型的融资便利产品、结算快捷产品、理财增值产品、资信资讯服务产品以及衍生避险产品均未开办,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保险工具缺乏。杨凌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实力不强,企业自筹资金能力不足、资金需求过分依赖银行。但企业自身抵御金融危机及相应的次生风险能力较弱,而且目前在融资方面的保险工具缺乏,使企业难以及时克服融资难题,将对企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第四节 积极构建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金融服务体系
(一)明确金融发展新思路
推进《规划》建设,加快杨凌示范区发展进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创新,健全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服务,优化金融发展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创建全国中小企业融资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示范区,在争取国家各类金融改革试点的同时,发展具有杨凌特色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快杨凌示范区发展进程,全面推进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
在金融工作指导思想上,要真正树立“金融产业”的观念,把金融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对待,实施金融组织适度先行的策略,改变一个地区金融业务发展到相当规模再申报设立相应一级金融组织的常规做法,从杨凌地市级行政级别的实际出发,可先成立与杨凌示范区工作部门相同级别的金融组织架构,授予相应的权限,从根本上解决现有金融机构职别低、权限小、环节多、效率低的问题,以更有效、更快捷地开展杨凌示范区金融业务,实现杨凌金融与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积极培育多元化金融主体
理顺和完善金融管理体制。参照农业发展银行陕西省分行在杨凌设立分行的模式,提升杨凌现有的金融机构级别,使杨凌示范区人民银行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金融机构全面升格,从根本上解决杨凌金融机构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提高区内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力,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以长安银行成立为契机,积极申请设立长安银行杨凌分行,扩大省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杨凌的业务范围,为示范区发展融通建设资金。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加快示范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步伐,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注入,尽快组建地市级农村合作银行,更好地为区内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户提供金融服务,促进示范区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抓住国家在农村金融领域改革试点的机遇,充分利用杨凌示范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优势,创造条件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面向“三农”的金融创新服务。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作用。对已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的入区企业,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使企业化解风险、规范运作、做大做强;对拟上市的入区企业做好相关辅导工作,努力形成“培育改制一批、辅导申报一批、上市发行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积极做好“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代办转让交易系统试点园区”工作,力争到2011年有10—15家公司利用试点政策挂牌交易,拓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三)大力推进金融业务创新
设立“杨凌农业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通过产业基金广泛吸收社会资金,重点向农业高科技企业提供资本金注入,解决长期困扰示范区农业高科技企业发展的资本金不足问题,增加农业高科技企业的融资能力。争取科技部的支持,参加高新区债券捆绑发行工作,发行企业融资债券,利用中长期资金支持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柱产业发展,满足市场主体的不同金融需求。
(四)设立金融发展专项资金
配套“陕西省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企业上市(含股权代办转让交易系统)扶持和企业上市融资奖励,扶持区内创业投资基金发展,金融机构业绩奖励,以及激励金融机构来杨凌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在杨凌示范区新设立或迁入独立的机构。
(五)引进和培育高素质金融人才
人才是金融体系建设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应当调拨专项资金,加大宣传力度,吸引高素质金融人才来杨凌创业、就业,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为其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鼓励其扎根杨凌,助力金融体系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充分利用杨凌两所大学的优势,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满足杨凌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快速发展提供智力上的支撑。
(六)强力推进金融生态建设
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优化金融生态发展环境的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的金融诚信意识,打造诚信杨凌品牌。整合分散在金融、工商、税务、建设、经贸、质监、药监、民政、劳动保障、公安、法院等部门的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形成覆盖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社会联合征信机制。引进权威性社会信用评级机构,组织开展信用评级活动,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依据,提升区域金融核心竞争力。
(七)优化示范区投融资环境
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金融办的作用,推动金融机构与公安、工商、税务、法院等部门之间建立信息、资源共享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和恶意欠息行为,做好金融债权维护工作。加强评估、审计、公证、抵押登记等中介机构的管理,规范中介机构业务行为,全面优化融资环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注释】
[1]本部分研究得到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货币信贷处陈涛、连太平、宋星等同志的支持。
[2]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区域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和商洛的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柞水县,以及甘肃省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域,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本书中“关天经济区”经济、金融指标数据为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商洛、天水、杨凌八地区数据汇总整理。其中由于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原因,商洛市经济、金融数据按全市总量进行统计。各地区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地区《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银行类指标数据来源于各地区人民银行统计报表;证券保险类指标数据来源于各地区人民银行统计整理。
[3]本部分研究得到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货币信贷处胡晋芳、李莉、钟世和等同志的支持。
[4]东、中、西部地区划分:东部地区包括辽、冀、京、津、鲁、苏、浙、闽、粤、琼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黑、吉、晋、豫、鄂、湘、赣、皖8个省区;西部地区包括川、黔、滇、藏、渝、陕、甘、宁、青、新、桂、内蒙古等12个省、市和自治区。
[5]关于金融中心的概念,美国金融学家金德尔伯格(Kingderberg,1974)从金融中心的功能角度给出了金融中心的经典定义:金融中心聚集着银行、证券发行者和交易商,是承担资金交易中介和跨地区价值储藏功能的中心区。它不仅要对个人和企业的储蓄及投资进行跨时结算,将资金从储蓄者手中转移到投资者手中,还会影响不同地区间的资金支付和转移。
[6]由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和乌鲁木齐各城市资料的可得性不足,本部分银行类、证券类有关指标分别采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全省区的数据进行比较,以代替上述城市。
[7]西咸新区是陕西省政府整合西安、咸阳两市资源,在两市交界地区设立的新的开发区,由泾渭新区和沣渭新区两部分组成。根据2009年11月25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西咸新区范围初步定为以渭河为中轴线,西起规划中的西咸环线、东至泾渭交汇口、北至西咸北环线、南至310国道西宝线,涉及西咸两市7个县(区)、19个乡镇(街办)。规划范围56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220平方公里,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主城区规划总面积的25.8%。西咸新区建设分三个阶段实施。2009年为起步阶段,2010年—2015年为启动实施阶段,2016—2020年为全面提升阶段。经过5—10年的开发建设,把西咸新区纳入西安大都圈,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在西部地区具有强大积聚和辐射带动力的一体化开发示范区。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1500亿元左右。西咸新区建设将于2010年正式启动。
[8]本部分得到人民银行咸阳市中心支行有关同志的支持。
[9]本部分得到人民银行宝鸡市中心支行田生虎、杨振民、罗勇、谢红苗等同志的支持。
[10]本部分得到人民银行渭南市中心支行的支持。
[11]本部分得到人民银行铜川市中心支行有关同志的支持。
[12]本部分得到人民银行商洛市中心支行有关同志的支持。
[13]本部分得到人民银行天水市支行巩守效、鲁青林等同志的支持。
[14]本部分得到人民银行杨凌区支行有关同志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