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的启示性意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的启示性意义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以为,正是在这两种创造力发展观的鲜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对于发展现代创造学的启示性意义。换句话说,创造力的发展乃是个体的一种自由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认为创造乃个体自由选择的观点与其存在主义的本体论哲学基础亦密不可分。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的启示性意义

第二节 人本主义理学创造观对发展现代创造学的启示性意义

一、比较两种创造力发展观与方法论

(一)人格发展观与智力发展观的对比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造力发展观是建立在其人格发展观的基础上的。这一点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与现代创造学建立在智力发展观基础上的创造力发展观的根本区别之处。笔者以为,正是在这两种创造力发展观的鲜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对于发展现代创造学的启示性意义。这里,侧重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立足于人格发展的创造力发展观的理论思想渊源做些具体分析。

1.人本主义心理学立足于人格发展的创造力发展观可归因于它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重视,归因于它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可溯源于其人道主义的思想根源

人道主义(Humanism)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并且在世界上所有伟大民族中都有自己的杰出代表。正如美国历史教授切尼(Cheyney E.P.)所说,人道主义曾意指各种内容:“它可以是早期人道主义者在希腊人中所发现的生活的合理平衡;它可以仅仅是对人文学科的研究;它可以是伊丽莎白女王或本杰明·富兰克林一类的人物从宗教禁锢中的解脱和对生活的一切方面所表现的强烈的兴趣;它可以是莎士比亚歌德一类人物对人类一切情感的反应;或者,它可以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和准则哲学。而从16世纪以来,正是在最后这个捉摸不定的涵义上,人道主义获得了它的可能是最重大的意义。”(Lamont C,1949:17-18)

应该说,人道主义是一种多层面的哲学,按照科利斯·拉蒙特(Lamont C.)的看法,人道主义哲学有八个中心命题:(Lamont C,1949:19-21)

(1)人道主义信奉一种自然主义宇宙观形而上学,这种宇宙观把一切形式的超自然的东西都排除在外,而认为自然是存在的总和,是不依赖于任何精神和意识而存在着的、不断变化着的系统。

(2)人道主义特别注意吸取已被证明了的科学事实,相信人是他所属的自然界进化的产物,而作为身体和人格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他死后不会再有意识的存在。

(3)人道主义认为人的思维像走路或呼吸一样自然,它与脑的功能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而不是独立存在于一些单独的地方,只有当一个复杂的、活的有机体如人与他的环境相接触时,才会产生思维。

(4)人道主义对人抱有最终的信心,相信人类有能力或潜力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解决主要依赖于凭着勇气和见识而加以应用的理性和科学的方法。

(5)人道主义相信,与所有的普遍决定论、命定论或宿命论相反,人类拥有进行创造性行动的真正自由;在合理的限制之内,他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6)人道主义信奉这样一种道德观或伦理观,即把人的全部价值置于现世的经验和关系的基础上,并且把全部人类(不分民族、种族或宗教)在现世的幸福和自由,以及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进步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

(7)人道主义相信艺术和美感得到最广泛发展的可能性,其中包括对大自然瑰丽景色的欣赏,从而使得审美体验可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普遍现实。

(8)人道主义相信一种难以达到的社会纲领,这一纲领主张在繁荣的、合作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秩序的基础上,建立全世界范围的民主与和平

由此可以看出,尽管人道主义是一个包容范围很广的思想体系,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都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准则的哲学,而这便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创造观奠定了最根本的思想基础。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发展观认为人格趋向完美状态乃是个体自由选择的结果,而创造力便是完美人格的副产品,或者说是个体价值的最完美体现。换句话说,创造力的发展乃是个体的一种自由选择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认为创造乃个体自由选择的观点与其存在主义本体论哲学基础亦密不可分。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传到美国和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开创者为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Heidegger M.)和雅斯贝尔斯(Jaspers K.),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法国哲学家萨特(Sartre J.P.)。存在主义的根本特点是把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做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存在主义哲学还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与自由的哲学。

存在主义也并非一个统一的哲学流派,它的各个代表者的观点往往有不少差异。雅斯贝尔斯等人公开把自己的理论与宗教神学融合起来,宣扬所谓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海德格尔、萨特等人的理论则被称为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萨特把“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当做存在主义的理论核心。海德格尔对此表示异议,他和雅斯贝尔斯等德国存在主义者甚至不接受萨特等人所使用的“存在主义”这个名称,而宁肯称其哲学为“存在哲学”。但这些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在以下几方面却是一致的:①他们都反对以往一切从认识论角度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特别是唯物主义和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②都把孤立的、非理性的个人存在,当做其全部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③都把外部世界看做没有确定性的、无意义的、荒诞的、与个人相敌对和疏远的世界。[《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Ⅰ),1987:110]

美国心理学家墨菲(Murphy G.)与柯瓦奇(Kovach J.K.)合著的《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一书中就曾指出:“当时的心理学己着手一项新的伟大冒险使它成为一门充分成熟的科学,但它仍然需要新的模式和新的基本原则以便在它本身之内和科学整体之内划出一致界线。”(Murphy G,Kovach J K,1972:475)这里所说的“新的模式”和“新的基本原则”即是指存在主义哲学。这种哲学形成了“一种心理学建设中的‘人本主义看法’,这一看法主要讨论人的本性以及人与现实接触的性质。”(Murphy G,Kovach J K,1972:475)也就是说,存在主义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创造观的哲学基础。

存在主义之所以能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创造观的哲学基础,与存在主义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使命息息相关,或者说是由于存在主义是一种“危机哲学”的缘故(徐崇温,1986:3—7)。

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作为主流而统治着西方哲学的,是科学主义、理性主义。那时,科学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着绝对地位。但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暴露出它的瘤疾,以及由此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诸如剧烈的阶级斗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接连的世界大战等等,都使得人们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滋长蔓延起来的对理性和科学的颂扬、对社会进步的乐观幻想,迅速被一种“对存在的不可理解”的感觉所代替。人们普遍感觉到社会存在无意义,自身丧失了安全感。人类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力量的玩物,逐渐丧失了自由,被孤独、绝望的情绪所笼罩。同时,科学技术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也被人们重新加以评价。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成就,可以被用于危害人类(如原子弹的研制和使用),可以被资产阶级用来当做榨取劳动人民血汗和剩余价值的工具(如先进机器的使用)。这些都使人们感觉到,人类已逐渐失去了对科学技术的控制能力,逐渐成为了科学技术等的附属品。甚至有不少人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遭受苦难的终极原因。

存在主义的先驱应该说是19世纪的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kierkegarrd),但他所处的时代还不是资本主义危机全面爆发的时代。因此,尽管克尔凯郭尔表述了存在主义的观点,但并没有形成为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直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德国,当战争创伤、经济危机等纷至沓来,人们感到苦闷,感到前途渺茫,人的存在面临严重威胁时,海德格尔等人提出了存在主义观点,存在主义的哲学流派才开始形成。正因为存在主义表达了资本主义危机时期人们对新的存在方式的探求,因此它才被称为是一种“危机哲学”。这也就决定了它的历史使命是承担起传统哲学所忽略了的问题,如人的存在、人的主体性、人的尊严与价值等问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虽然诞生于美国,但它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存在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却有着类似之处。亦即在经济繁荣的背后,社会的各种不安因素导致人们的精神发生“异化”现象。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就都有着共同的历史使命,它们都需要引起全社会对人的尊严及内在价值的重视,都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性的完满实现。

罗洛·梅可以说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中将存在主义哲学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也被称为存在心理学或存在主义心理学、存在分析心理学。其存在心理学正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精神分析为技术前提,主张人能通过自我意识来增强或超越自我,通过自由选择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心理学研究与治疗方法。

存在心理学继承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存在”(Being)概念的涵义,把人作为他的世界中的存在来理解。“Being”也就是“Being in the world”(存在于世界)。这个“世界”呈现为几种形式:Umwelt(环境),Mitwelt(共境),Eigenwelt(我境)。德文“Umwelt”(相当于英文的The world around)指物理与生物环境——生态环境。“Mitwelt”指由人所构成的外界。“Eigenwelt”指一个人自己的意识,即自己的内心世界。所有这三种存在于世界的形式都涉及意识,因为人们真正认识的一切都是他们对周围的生物世界、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的感知。因此,人们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的一部分,而世界也成为人们的一部分。所以,存在是有意识的“存在”,而“非存在”(Nonbeing)即为“本质”(Essence)。一块石头、一个数学概念,是固定的本质和给定物,没有意识,也没有自由左右未来。存在则不是固定的,而总是在形成(Becoming)着,依靠对环境、共境和我境的作用,左右自己的未来。或者说,存在也是一种潜能,依赖于人的自由选择,使自身得以发展(查普林,克拉威克,1984:290)。

“存在也是一种潜能”,这就将存在主义哲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联系在了一起。存在总是在形成着,并朝向未来发展,而潜能也具有类似含义。只不过“存在”在存在主义哲学中被经常提到,而“潜能”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惯用说但它们都分别是存在主义哲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心理学解读。

正是由于存在主义哲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有着如此密切的渊源关系,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创造观的本体论哲学基础便是存在主义,这具体体现在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方面。存在主义的研究对象是独特个人的“存在”,它强调人的问题,即人的自由、选择与价值,强调发展人的潜能,其宗旨是要高扬起“人性”的大旗。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创造观也强调在创造力研究中要将独特个人及其潜能实现与人格发展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并由此而提出了整体论的研究方法。但存在主义哲学的消极面并没有被反映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特别是它的创造观之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所透射出的恰恰是对人性积极面的强调,而并非带有存在主义哲学那样的时代悲观主义色彩。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背景决定了其关于创造力发展的观点乃是一种人格发展观,因而完全不同于现代创造学的智力发展观。这是由于,现代创造学的研究者们通常认为,创造力可以被理解为智力的一个部分,或是智力的某种效用与体现。在具体实践中,这一智力发展观往往表现在对一些课程的设置上,如开设思维与问题解决方面的特殊课程,对每一种智力结构功能都给予特殊操练等等(吉尔福特著,施良方等译,1990:171)。这种设置特殊课程的方法显然不同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认为的“任何有助于人向更加心理健康或更丰满人性运动的事物”都可增添人的创造力的观点。也就是说,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格发展观所倡导的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普遍性因素,例如马斯洛就曾认为,“可能有成百和几乎成千的创造力决定因素。任何有助于人向更大心理健康或更丰满人性运动的事物都等于是在改变着整个人。这一更人性、更健康的人能产生和能发射出作为副现象,成打、成百和成百万各种不同的行动、经验、观察、传达、教导、工作等等,这种种不同的行为都将是更有‘创造性’的。他那时将简直是另一种人,这种人会在各方面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行动。于是,作为一种替代,替代那独一无二的、或将特定地产生更多特定创造性的按纽或机关或三学分的课程,这一更整体论、更机体论的观点将提出更有可能得出答案的问题:‘为什么不应该是每一门课程都有助于培养创造性,当然,这种对人的教育应该有助于创造一种更佳类型的人,能促使一个人长得更大、更高、更聪明、更有理解力(更敏感)—附带地,也自然会使他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更有创造性。”(马斯洛著,林方译,1987:78)

(二)整体论研究方法与因素分析方法的对比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是从整体上来看待人及其创造,而不像现代创造学那样注重的是对创造力的分解研究。这种整体论研究方法应该说是根源于其现象学的方法论哲学基础。现象学是20世纪对西方心理学发展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潮之一。它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现象学是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创始人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Husserl,E.G.),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理论所构成。胡塞尔赋予“现象”(Phenomenon)的特殊含义,是指意识界种种经验类的“本质”,它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在”。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来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它主张把人的心理活动和内部体验作为一种自然呈现的现象来看待,强调的是现象描述或直接经验描述而不是因果分析或实证说明。广义现象学首先指这种哲学思潮,其内容除胡塞尔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哲学理论,其次它还指20世纪西方各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1987:997—998]。

现象学在近代心理学研究中曾经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如冯特的内省法(Introspective Method),格式塔心理学对经验的描述等都采用的是现象学方法论。心理学的发展史已经证明,对于人的复杂心理活动,特别是涉及人的动机、人格、意识等领域时,是很难用客观的实证分析来研究的。现象学对心理学最大的贡献便在于它提供了研究心理现象的一种新的可能性,使得心理学得以摆脱“方法至上”的研究倾向并使得研究人的意识经验成为可能,从而亦有助于心理学从简单效仿自然科学、疏远人性的危机中解脱出来,成为真正的关于人的科学。也正是由于此等原因,现象学才成为了心理学史上以人文主义研究取向为特点的心理学的哲学基础,而人本主义心理学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运用现象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是继实验心理学之后再次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www.xing528.com)

现象学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创造观的方法论哲学基础,具体表现在它所强调的以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朴素而如实的描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的自我实现这一创造境界时,正是把健康人的内在体验作为主要目标,并把此种体验作为一种现象来进行研究,这一特点在罗杰斯对“功能充分发挥的人”的描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罗杰斯那里,良好的体验是由于内在本性的导引,以和谐为取向。而在马斯洛的观点中,内心体验则带有某种“功利”色彩,例如他所说的“高峰体验”,给人带来的便是狂喜与沉醉。因而,正是由于现象学方法论的使用,才导致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可能采用整体论的观点来看创造。

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的整体论研究方法截然不同的是,现代创造学中普遍采用的创造力研究方法是因素分析或“原子论的思维方式”。它主要是遵循实验心理学中量化研究的方法学传统(秦金亮,2001)。其一是采用还原论方法将宏观现象还原为微观层次的原子组合,此种方法的特点便是“过于倾向于原子论化和过于特性化,而不是象它所能够、而且也应该的那样整体论、有机论和系统论化”;二是心理现象研究的数字化表征,如创造力的认知心理学研究途径以追求建构数学模型为重要指标。这种一味追随自然科学研究传统的做法,不可避免地使得对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创造力研究,失去了人的意义与特点,从而成为创造力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壁垒,而创造力的整体论研究方法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科学观”或思维模式,它无疑有助于现代创造学将创造力研究真正扭转到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整体人的研究视角上来,真正恢复人之创造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二、从现代创造学的当代发展趋势看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的启示性意义

如果说现代创造学的早期思想或经典研究主要注重的是从认知研究途径对创造力进行探索的话,那么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的创造力研究则已产生了许多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出现了创造力研究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在这种综合化发展态势中,我们可或多或少地看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的影响。例如,格鲁伯(Gruber H.E.)和戴维斯(Davis S.N.)提出的“创造性思维的演化系统法”(Evolving-Systems Approach to Creative Thinking),把时间、演化等观念引入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而不仅仅局限于在思维过程的内部机制上来思考问题。如该理论认为,创造力实质上并不就是创造性直觉的闪现;相反,它是某种经时间过程的演化,是将一些重要直觉联系起来并且被一种大规模的演化规律所指导的东西。而创造性思维正是一种反映和发现的缓慢进化过程,并不就是灵感的突然迸发或“顿悟”(Sternberg R J edi,1988:243-268)。

又如,加德纳(Gardner H.)试图通过“综合科学方法”(A Synthetic Scientific Approach)来理解创造力。这种理解包含着承认潜在创造力的不同领域,并认为每个领域都值得单独调查。例如,加德纳认为,创造力研究可以从几种适当学科的观点出发,通过检测描述的四种水平而开始。这四种水平分别是:亚个人的(Subpersonal)、个人的(Personal)、超个人的(Extrapersonal)和多重个人的(Multipersonal)。“亚个人的”包括生物的子特质(Subtraits)和对创造行为负责的基因遗传;“个人的”包括认知过程和对创造行为负责的表达,它也包括人格、动机和内驱力因素;“超个人的”包括对产生创造行为负责的特定领域(Domain-Specific)因素;最后,“多重个人的”包括个体做出创造性贡献的社会背景或如西克申特米豪伊(Csikszentmihalyi M.)所定义的“领域的社会组织”。加德纳认为,创造力研究应从这四种水平开始,所采用的应是一种“综合科学”的研究方法。加德纳所说的“综合科学”,实际上即为“认知科学”(CognitiveScience)。之所以采用“综合科学”而不是“认知科学”的提法,是由于在今天看起来,认知科学的任何当前定义仍都不适合研究创造力的问题。他还认为,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中间学科太过于狭窄,以至于不能解释创造行为;而“认知科学”的广‘义定义尽管也包括哲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等学科,但在这些方面它几乎对当前的创造力研究没有什么贡献。如某些关于人格和动机的研究虽然与创造力高度相关,但却明显地落在了当前建构的认知科学之外。故而,加德纳采用“综合科学”一词来覆盖这种跨学科研究的尝试,而不是试图将“认知科学”的术语扭转过来以适应创造学研究的当前目标(Sternberg R J edi,1988:298-320)。

加德纳倡导的“综合科学法”可以说是创造力综合研究途径的典型代表。在这一创造方法论思想的指导卜,加德纳将创造力研究划分为12种不同层次或不同水平。其中,文化的研究层次,定义了创造力研究的上限(The Upper Bound),而生物学和神经学学科则描述了其下限(The Lower Bound)(Sternberg R J edi,1988:316)。笔者认为,这种划分,在某种程度上非常类似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的特点,即一方面视创造力为生物因素决定的“似本能”;另一方面又认为创造力是受到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之所以会有这种类似,部分原因是由于加德纳的研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都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创造观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关系,而与精神分析理论有着更加紧密关联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则无疑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西克申特米豪伊的“创造力系统观”(A Systems View of Creativity)也反映了创造力研究综合化发展的趋势。该理论认为,创造力这种现象,来源于三种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一系列社会机构或区域(Field),从那些值得保存的个体中所产生出的变化的选择;一种稳定的文化领域(Domain),将选择出来的新观念或形式保存并传送到下一代;最终是个体,他带来了该领域中的一些变化,这是一种将该区域考虑为有创造性的变化。这三种系统中的每一个都影响其他并反过来为它们所影响,并且所有这三种系统构成了创造过程的一种动态模型(A Dynamic Model of the Creative Process)(Sternberg R J edi,1988:325-338)。西克申特米豪伊的这种由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的“创造力系统观”,某种程度上也是格鲁伯和戴维斯所说的“创造性思维演化系统法”的印证。这是由于,在西克申特米豪伊的创造过程的动态模型中,时间在创造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且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人到区域再到领域的这样一种箭头指向,事实上描述了一种上升的螺旋,因为每一些被加入到该文化领域的新信息都将成为下一代人的输入。因此,该模型代表着在文化演变(Cultural Evolution)过程中的一种循环。改变(Variation)、选择(Selection)和传送(Transmission)是该循环的三个主要阶段,并且这些也是每一种演化序列(Evolutionary Sequence)的主要阶段。如西克申特米豪伊所指出,创造力是演化的方面之一,但与生物演化相反的是,在生物演化中与表现行为(Phenotypic Behavior)相关的信息是在基因中发生化学变化的,而文化演变却包含着超出肉体的信息代码的改变(Sternberg R J edi,1988:333)。

创造力研究的综合化发展趋势虽然仍以实证研究为背景,但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的特色,如其中对“个案研究法”(Case-StudyMethod)的强调等等。我们知道,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自我实现者或创造者个体的研究中,个案研究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在格鲁伯和戴维斯以及加德纳那里都有很好的体现。格鲁伯和戴维斯首先列举了不使用“多变量分析法”(Methods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或因素分析法的几种主要原因,如考虑的是创造过程而不是特质;多变量分析法有赖于测量,而强调测量不利于我们理解在自己背景中工作的创造性人物的需求;多变量分析所需要的大数量主体,导致不合适样本的大量使用等等。格鲁伯和戴维斯还认为,“个案研究法”的价值便在于将诸多因素联系在一起并按其间的关系来考虑问题,它的使用可以避免陷入任何特殊的实验程序而忘记了将个人作为情境中的一个整体来理解的目标(Sternberg R J edi,1988:246-247)。除了格鲁伯和戴维斯之外,加德纳也很看重“个案研究法”,他指出,创造力必须研究有创造性的个体,这就需要这样一些方法,它所面对的是一些特殊个体或特殊情境中的可能不同于其他同辈人的个体(Sternberg R J,1988:348)。能够尽可能摆脱“多因素分析法”的局限而趋向于使用“个案研究法”,反映出创造学当代研究的综合化发展趋势,能够更接近于人自身的特点或人的创造力本质。而这也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的特点。

由上述这些条例可以看到,由于人的主体性、整体性及系统性等特征,仅仅依靠严格认知的研究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这是由于存在着所谓的“计算矛盾”(Computational Paradox)。也就是说,对于基本过程如视知觉或句法分析等,可以给出权威的计算描述;但当进入更加复杂的过程,如对于环境背景、体验的有效性以及人类思想模式或心智过程的探讨时,计算模型或描述就显得力不从心,而表达性描述(Representational Account)便成为了一条重要途径(Gardner H,1985:387-392)。所谓“表达性描述”,即类似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意指的“对体验的直接描述”或现象学的描述。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创造力研究的一些理论观点,或其创造观,对于现代创造学的发展的确是应具有启示性意义的。

[1] 傅世侠,罗玲玲.科学创造方法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a.

[2] 查普林,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商务印书馆,1984.

[3] 吉尔福特.创造性才能.施良方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 江天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关系问题.哲学研究,1996(11).

[5] 林方.心灵的困惑与自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6] 刘伟.吉尔福特关于创造性才能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7] 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林方,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8] 秦金亮.论西方心理学量化研究的方法学困境.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3).

[9] 谭鑫田等.西方哲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10] 徐崇温.存在主义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1] 约翰·齐曼.元科学导论.刘珺珺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12] 约翰·齐曼.元科学导论.刘珺珺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13]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14] Csikszentmihalyi M.Society,Culture,and Person:A Systems View of Creativity.The Nature of Creativ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15] Gardner H.The Mind’s New Science.Basic Books Inc,1985.

[16] Gardner H.Creative Lives and Creative Works:a Synthetic Scientific Approach.The Nature of Creativ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17] Gruber H E,Davis S N.Inching Our Way Up Mount Olympus:The Evolving-Systems Approach To Creative Thinking.The Nature of Creativ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18] Johnson-Laird P N.Freedom and Constraint in Creativity.The Nature of Creativ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19] Lamont C.Humanism as a philosophy(Third Edition).New York:Philosophical Library Inc,1949.

[20] Murphy G,Kovach J K.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Modern Psychology(Third Edition).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1972.

[21] Schank R C.Creativity As A Mechanical Process.The Nature of Creativ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22] Sternberg R J edi.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The Nature o f Creativ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