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研究的成果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研究的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或者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力发展观的前提便是对于基本需要的满足。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研究的成果

第一节 人本主义理学创造力发展观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力发展观的实质——人格发展观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创造力乃健康人格之副产品,因而发展创造力便等同于发展或完善人格状态,或者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造力发展观也就是一种人格发展观。能够从人格发展的眼光来看创造,表明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方法论原则上所具有的整体动力论特征,根本有别于如行为主义等机械主义心理学将人简化为孤立、静止的元素来进行研究的还原主义方法论。而人格欲臻完美之境,外界环境的影响虽至关重要,但内因亦不容忽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意指的完善自身人格的内在途径便是对来自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体验(Experience)的完全开放。

这是由于,当一个人对自己的体验全方位开放时,他对各层面的体验都具有敏锐的觉察能力,他能够敏锐地体察到自己的真实本性或“似本能”冲动,或者说能够敏锐地体察到自己的“存在感”(Sense of Being),并能受其驱动而不断倾向于人格发展的至高境界,从而也就会显示出日益强大的创造力,且这种创造力对于个人与社会来说都是具有建设性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说的“对体验开放”或面对“体验的现实”(The Reality of Experience)(May,1994:26),意味着不是根据事先决定好的范畴去认知,或者说是不要抱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如树是绿的,大学教育是好的,现代艺术是愚蠢的等等;而是以其存在的当下瞬间来觉察,或者说是体验此时此刻的真实存在,这样就能鲜活地面对许多在平常范畴之外的体验,如这棵树是淡紫色的,这种大学教育是有害的,这座现代雕塑对我有强烈的震撼力等等。换句话说,“对体验开放”意味着不能采用僵硬刻板的态度来看待事物,在观念、信仰、感知和假设的边界之间能够相互融通;能够包容模棱两可的状态;能够接受许多相互冲突的信息而不对当时的情境硬下结论。这也就是语意学家们所说的“延展取向”(Extensional Orientation)(Rogers C R,1961:352-353)。

可以看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说的“对体验开放”主要反对的是心理防御性。心理防御性会使一个人为了保护自我的组织而避免某些体验进入意识,除非是以扭曲的形式进入。对体验开放的人所面对的每一种刺激,都会通过神经系统自由地传递,而不被心理防御的任何过程所扭曲。无论这些刺激来自于环境,来自于形式、颜色或声音等对感官神经所造成的冲击,还是来自于内脏,或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记忆痕迹,都能被意识所觉察到。正是在此基础上,个体创造力才会作为其和谐、整合人格的一种副产品而得以体现(Rogers C R,1961:352-353)。

如果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于创造过程是无意识过程与意识过程相结合的观点来看,“对体验开放”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对“体验的无意识维度”(Unconscious Dimensions of Experience)开放,这种“开放”包括利用工作与休闲之间的转换从而允许直觉闯入我们的意识等等(May R,1994:55-63)。也就是说,“对体验开放”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无意识过程与意识过程之间能够沟通与融合。这是由于“伟大的作品不仅要求思想的闪光、灵感、高峰体验,而且也要求艰苦的劳动,长期的训练,不客气的批评,以及完美的规范。换句话说,继自发性之后是深思熟虑;继完全认可之后是批评;继直觉之后而来的是严密的思维;继大胆之后而来的是谨慎;继幻想和想象之后而来的是现实的考虑”(马斯洛著,李文译,1987:129)。这种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融洽交流正是具有健康人格的人能够发挥出强大创造力的原因。

通过采用“对体验开放”等措施来发展人格,一方面是以创造乃人之本性体现这一创造力本质观作为其理论前提,亦即以对人性的基本信赖为其理论前提;另一方面则反映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无意识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了精神分析学派的烙印,特别是受到了荣格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 Psychology)的影响。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自我现实化”(Self-Realization)概念是最能体现其人格发展或创造力发展的概念,亦即无意识中的“自我”得到了现实化,成为意识的现实(赵春音,1999)。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体验开放是极其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自我”。或者可以说,“自我现实化”所强调的正是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这样一种融通的关系。事实上,“自我现实化”无论从其外在形式还是内在精神实质来看,都构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及其人格发展或创造力发展观的先声,尽管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无意识体验的强调要远远弱于精神分析学派。

如果说“对体验开放”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力发展观所认同的发展创造力的具体手段或措施,那么其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则是个体最大程度地发展自己的人格,以实现自己最完美的人性,这也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根本宗旨之所在。在此意义上,“对体验开放”的前提便是对基本需要的满足。或者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力发展观的前提便是对于基本需要的满足。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力发展观的缘起

人本主义心理学立足于人格发展视角的创造力发展观,可溯源于心理学史上以创造才能与人格特质研究为前提的创造思想。

(一)高尔顿的“天才论”思想(www.xing528.com)

虽然冯特(Wundt W.)的实验心理学以其重分析、实证的研究特色点燃了西方心理学中“科学心理学”这一新的火炬,但其对于人格特质研究的忽略却为高尔顿心理学在西方心理学史这个大舞台上的“闪亮登场”理下了伏笔。高尔顿(Galton F.)是英国19世纪与著名生物进化论创立者达尔文(Darwin C.)同时代的心理学家,他的“天才论”思想打开了西方心理学史上有关创造才能研究的最初缺口。

高尔顿心理学全部集中在有关“天才”亦即人的天赋心理能力或才能(Faculty)问题的研究上。他所说的“天才”(Genius),指的是那些天生即具有创造才能或具有高创造力品质的个体,且他关于“天才”的理论,正是对于个体人所具有的这种创造才能的本质及其来源等根本问题的一种理论解释或假说,而创造才能则正是属于个体人格特质的范畴(傅世侠,2000a:89)。

具体说来,高尔顿的“天才论”全部集中在他关于人的“个别差异”的研究方面,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即:关于个体才能差异形成的问题;关于人的才能测量和评估问题;关于通过人为干预改进人种的问题等等。而关于个体才能差异形成的问题则正是高尔顿“天才论”的核心内容,高尔顿将其归因于“遗传的天才”这一结论,也就是说人的创造才能是遗传的。而要得出这一结论,创造才能的测量和评估乃是一个重要和必要途径。关于此方面,高尔顿是借助于测量一个人的感觉辨别能力这一与创造才能相关的中间媒介从而达到其目的的。依据创造才能来自于遗传这一结论,高尔顿并进一步提出了通过人为干预来改进人种的问题,这也就是所谓的“优生学”的由来(傅世侠,罗玲玲,2000a:95—99)。

高尔顿之所以会率先以人的创造才能差异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乃是受当时所盛行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换句话说,高尔顿把人的创造才能差异与物种差异在同受生物学规律所支配这一点上,先在性地等同起来,(傅世侠,罗玲玲,2000a:106)并继而以创造才能研究为前提衍生出一系列创造思想。

高尔顿的贡献一方面集中于他在“个别差异”研究中对于创造才能与人格特质的先行探讨,另一方面体现在他为了进行此种探讨而开辟的“数理统计法”、“个案分析法”、“档案法”、“问卷调查法”等可将定性科学定量化的研究方法上(傅世侠,罗玲玲,2000a:102)。这些方法为后来者更进一步以创造才能和人格特质研究为前提的创造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创造思想

虽然关于无意识、性本能以及释梦等的研究乃是弗洛伊德理论的起点,但其理论体系的核心却是人格结构理论,且弗洛伊德关于创造的思想正是从其人格结构理论中衍生出来的,这也就是他的“创造升华说”(傅世侠,罗玲玲,2000a:175—179)。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由三部分构成,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Euperego),三部分的界限并非绝对。“本我”是原始性本能或性冲动“力比多”(Libido)的根源所在;“自我”是从“本我”发展出来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分;“超我”所代表的乃是人性高级的、道德的、超个人方面。而跨接人格结构理论与创造思想之间的桥梁便是弗洛伊德关于“升华作用”(Sublimation)的观点,即所谓“性目的”的放弃或“失去性欲”。如弗洛伊德所指出,“这种从对象力比多向自恋力比多的转化明显地暗示了性目的的放弃,暗示了失去性欲—所以这是一种升华作用。”(弗洛伊德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1986:161—162)而弗洛伊德的“创造升华说”所指的正是性欲或“力比多”通过升华作用而转变为强大的创造动机。因此,与高尔顿仅仅只是在研究个体才能差异时接触到创造才能问题相比,弗洛伊德可以说是通过人格结构理论直接对人的创造才能问题进行探讨。关于此方面,有学者对弗洛伊德的评价极为恰当,如认为弗洛伊德是在“奋斗着探测无意识的深渊,攀登创造力的高峰”。而且是“靠探测深渊的方法来登上高峰”(弗洛伊德著,孔凯祥译,1987:“前言”)。也就是说,弗洛伊德正是通过探测“无意识”这一与人格特质密切相关的心理机制来达到理解人的创造才能这一目标。

由于对无意识、“力比多”等基本问题的看法分歧而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中分化出来的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强调研究健全人格,并将“力比多”视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力而不仅仅是性本能。此外还将人格结构建构成为“意识我”(Ego),“个体无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ness)与“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三个层次。其中,最具特色的“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潜在心理功能体系,它包含着人类祖先世袭的一切生活方式与行为。为表明集体潜意识所具有的这种先天倾向性或先验性特征,荣格也称集体潜意识为“原型”(Archetype)或“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并认为在多种多样的“原型”之中,有四种“原型”最为突出,即:人格面具(Persona)、阿尼玛和阿尼姆斯(Anima-Animus)、阴影(Shadow)和自我(Self)。而由于“自我”能够将人格结构的三层次整合起来,因而便成为所有“原型”中最为重要的。具体说来,这种整合方式即是使无意识中的“自我”原型得以“现实化”,亦即一个人内心深处完整而独特的自我得到了充分实现,这也就是荣格所说的“自我现实化”。此时,意识与无意识已通过不断整合而达到了和谐统一,无意识中的“自我”原型已转化为意识的现实。荣格认为,自我现实化或人格各方面达到和谐完满的发展,正是人生所追求的目标,而创造则正是这种达到“自我现实化”境界的完美人格的表达形式之一(赵春音,1999)。在荣格这里,创造才能已成为完美人格的一种副产品,亦即荣格的理论将创造才能与人格发展直接联系了起来。

除荣格之外,另一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中分化出来的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也蕴涵有以创造才能与人格特质研究为前提的创造思想。例如,阿德勒把追求优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作为生命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事实,并认为这种力求优越的根源来自于先天遗传。其次,阿德勒的理论体系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创造性自我”(Creative self)概念,其含义是指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阿德勒不同于弗洛伊德,他认为人不是被动地由环境和遗传所决定,而是可以有意识地直接选择和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就是说,阿德勒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及其创造乃是由一种主动的意识力量亦即“创造之力”(Creative Power)发挥作用的结果。在阿德勒的理论体系中,“创造性自我”的概念最能体现其创造才能与人格特质研究相结合的这一特征。

荣格的“自我现实化”境界即为创造境界,以及阿德勒的意识自我奋力以求创造的思想,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及其创造思想的形成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例如,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实现”论的创造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即带有荣格与阿德勒创造思想的痕迹。换句话说,以创造才能与人格特质研究为前提的早期创造思想,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造力发展观的形成起到了桥梁与铺垫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