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力契合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力契合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有这些尽皆显示出,人的本质便在于创造这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造力本质观,其基本内涵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相契合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力本质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虽存在着一致之处,但又具有一定差别。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强调的通过“社会改良”手段来促进理想社会的实现,从而体现人之本质的理论,却至多只是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力契合

第三节 人本主义理学创造力本质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契合

关于创造乃人之本质体现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亦有着精辟阐述。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要依靠无机界生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9:95)。但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9:96)“动物只生产自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9:97)也就是说,动物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而人则“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9:96)这段话的前半部分表明,由于人的有意识的、能动的实践或创造,才使人成为区别于动物的人,或者说才体现出人的类本质或本质。换言之,只有通过创造才能体现人的本质。而此段话的后半部分则表明,因为人是不同于动物的人,他才会有意识地、能动地去实践或创造,亦即人的本质在于创造。可以看出,整段话表达的是这样一种思想,即创造是人的本质得以体现的充分必要条件。马克思还指出,“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9:97)“直观”一词生动地反映出人或人的本质在这种改造无机界、创造对象世界的活动中能够得以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与他所改造或创造的对象世界应是统一的。当然,这个“对象世界”不仅指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还指他周围的社会环境。所有这些尽皆显示出,人的本质便在于创造这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造力本质观,其基本内涵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相契合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力本质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虽存在着一致之处,但又具有一定差别。例如,二者都强调人之本质便在于创造,都强调人的本质或创造的社会属性,这是其共同之处。但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力本质观的着重点在于人之本质的自然基础或生物学基础,如人的“似本能”;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本质观则更加侧重于其社会属性方面(林方,1982)。例如,马克思就曾强调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马克思并进一步将该种思想概括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21—122)可以看出,马克思并不限于肯定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而且还强调这种社会性的现实基础,强调人的本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

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的实现是一个“生成”过程;而人的本质的生成过程首先是人的实践过程。并且这种实践的积极力量来自革命的无产阶级和在斗争中转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一切革命力量。而且,正是通过整个人类社会化的实践活动乃至革命而创造出新社会,从而“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9:121—122)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的实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由低而高的自发过程,而是一个由历史实践活动所决定的矛盾、斗争与发展、提高的过程(林方,1982),换句话说,人之本质的实现主要应通过社会革命来解决。与之相对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强调社会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并认为要培养和发挥人的创造性,根本办法便是改造社会秩序,以使之更符合人的本性,更符合人性发展与完善的要求。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强调的通过“社会改良”手段来促进理想社会的实现,从而体现人之本质的理论,却至多只是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

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Western Marxism),乃是现代西方国家中反对列宁主义、但又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思潮。例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中的弗洛姆就是一位典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他所倡导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即将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的理论结合起来)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两种趋向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它是借用资产阶级思想来补充与革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959—960]。如采用资产阶级典型的社会改良而非社会革命的思想来促进理想社会的实现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力本质观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及其实现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契合之处,但却仍然存在着根本区别。

[1] 傅世侠,罗玲玲.科学创造方法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a.

[2] 林方.马克思主义和人本心理学.心理学报,1982(2).(www.xing528.com)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4] 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林方,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5]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6] Maslow A H.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D Van Nostrand Company Inc,1962.

[7] Maslow A H.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Second Edition).Harper &Row Publishers,1970.

[8] May R.The Courage to Create.W W Norton &Company Inc,19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