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的扬弃:创造观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的扬弃:创造观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用“扬弃”一词来体现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合适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明确提出要研究健康人格,这亦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根本宗旨。具体而言,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的扬弃可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的扬弃:创造观研究

第二节 人本主义理学精神分析的扬弃

作为“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它与称作“第一势力”的行为主义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但与称为“第二势力”的精神分析之间的关系却要复杂一些。具体说来,便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之间的关系是否定之中包含着肯定,也就是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实质上是对精神分析理论的一种扬弃。

“扬弃”一词,是黑格尔解释发展过程的基本概念之一。黑格尔认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对于前一阶段来说都是一种否定,但又不是单纯的否定或完全抛弃,而是否定中包含着肯定,从而使发展过程体现出对旧质既有抛弃又有保存的性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1987:1062]。笔者认为,用“扬弃”一词来体现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合适的。并且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的扬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这从以下两方面即可体现出来。

1.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从无意识到意识与传统心理学不同,弗洛伊德把无意识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而从经典精神分析中分裂出来的荣格(Jung C.G.)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 Psychology)则抬高了意识的地位,但其重心仍在无意识。从经典精神分析中分裂出来的阿德勒(Adler A.)的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更加强调意识的重要性,并认为未来目标是动力的主要来源,人可以主动地选择和追求。及至人本主义心理学,虽然也承认无意识动机的重要作用,但它所强调的却是意识在人格发展中的地位,强调人的主观选择、自我实现创造性,因而它实际上又回到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意识心理学(Consciousness Psychology)。

2.从病态人格到健康人格

弗洛伊德从神经症患者来推论一般人心理,对人类命运完全抱以悲观主义态度。而阿德勒则认为人至少可以部分决定自己的人格发展,并认识到了未来目标的重要性,这已初具了健康人格的雏形。荣格对于人类命运抱有乐观态度,他的理论强调了未来、目的对人类行为的重要性,亦即荣格已开始了对健康人格的研究。及至哈特曼(Hartmann H.)的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他已认识到精神分析的广义目标是“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亦即要注重对健康人格的研究。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明确提出要研究健康人格,这亦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根本宗旨。

具体而言,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的扬弃可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一、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扬弃

(一)从本能到“似本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都是以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注重对人的本能、需要、动机、意识、无意识、人格等方面的探索。也就是说,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都信奉行为内因说。在这方面,弗洛伊德的明显表现便是将本能论作为他的人格理论动力学基础,这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本主义,即是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以人的生物本性为根本。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并不认同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Biological Determinism),但他们对人性的探讨,并没有脱离开生物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谈论很多问题都立足于人性的高度,但在追溯其根本时则又回到人的生物本性上来。不过,这种生物本性已不同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能”,而是一种“似本能”(Instinctoid);与弗洛伊德的本能论相对应,这种“似本能”观点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格理论的动力学基础。

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集大成者的马斯洛,在其奠基之作《动机与人格》一书中,以比较心理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的资料概括说明,自然演化过程中有两类物种特性的发展。一方面,低等动物的某些本能如食本能、性本能、母性本能等,随着生物系谱中等级的上升,其本能的性质已渐趋削弱并被学习适应能力所取代。另一方面,沿谱系上升到似人动物时,有另一些类似本能的新冲动或潜能出现,如黑猩猩中就有明显的友爱、合作甚至利他行为的证据。早期人类中这一类的天性更为明显,并出现了比较强烈的对信息、理解、审美和创造的冲动或需要。并且这些欲望在人身上是向高峰发展,而不是趋向于废退。这些潜能虽不同于低等动物中那种不学而能和不可更改的本能,而是有赖于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但马斯洛认为它们也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赋予人类的特性,与本能的性质很相似,故而称其为“似本能”(Maslow A H,1970:117-129)。也就是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似本能”指的是人类先天性的友爱、合作与创造等潜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正是建立在“似本能”概念的基础之上。由于人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多种潜能,它们便为人的价值取向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例如:有爱的潜能才有社会交往的可能,有创造的潜能才有进行创造活动的可能。人的潜能需要发挥出来,这便是一个人的人格发展与走向自我实现的动力。因此,“似本能”概念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格理论与自我实现论的动力学基础。此外,正是由于存在着“似本能”——先天性的友爱、合作与创造等潜能,人本主义心理学才强调心理学应加强对健康人人格发展的研究,而不能仅仅以病态人格作为研究对象。

“似本能”与“本能”最根本的区别即在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能”在生物学上有不学而能和不可更改的意思;而“似本能”虽然也指先天因素,但只指比较微弱的先天因素。也就是说,“似本能”允许本能有更多变异的余地。另外,“似本能”可以全部消失,而“本能”则显然不会消失。“似本能”与“本能”还有其他区别,如:弗洛伊德认为本能与社会的冲突是不能根本解决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似本能”与社会之间并不存在着根本矛盾。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越是高层次潜能在人类生活中也就越具有发展优势,它与社会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本能论将“本能”解释为恶的动物本能,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似本能”观点却认为“似本能”的需要并不是恶的,而是中性的,或者是好的,等等(Maslow A H,1970:77-95)。这也反映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的根本不同,即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格调的根本不同。

从“本能”到“似本能”,表明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相比,既有相近的一面,又有否定与进步的一面。相近之处在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继承了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强调人的生物本性;否定和进步之处则在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了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摆脱了本能决定论的生物化倾向而走向了一个更高境界,从而突出了对人类所独有的更高级人性的研究。也就是说,从“本能”到“似本能”,否定之中包含着肯定,体现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对精神分析的扬弃这一特点。

(二)从精神分析到人本主义精神分析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中,有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弗洛姆。他既是新精神分析(Neo-Psychoanalysis)学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Western Marxism)的重要代表人物。因此,针对弗洛姆理论体系的研究,对于论证“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对精神分析的扬弃”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弗洛姆首先是对弗洛伊德的学说很感兴趣,但他认为弗洛伊德片面强调了性本能的作用,而忽略了社会因素对于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相关社会现象,使得弗洛姆对现代人充满了忧虑。他认为,由于现代社会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为主要目的,导致社会普遍缺少精神上的享受,人们错误地认为有钱便可得到幸福。另外,战争的威胁也使得社会上普遍蔓延着恐惧感。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现实,弗洛姆试图对病态人和病态社会进行心理与社会的分析,对健全人和健全社会进行探索,从而力图寻找一条使病态人变成健全人、使病态社会变成健全社会的道路。在此过程中,他对马克思的学说产生了极大兴趣。然而,弗洛伊德的学说与马克思的学说是大不相同的。但弗洛姆认为,二者的理论体系中又有着共同的基本思想,那就是人本主义。二者理论学说的共同目的,就是希望人类“从他幻想的锁链中解放出来”,实现其人类潜能,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与独立。正是由于弗洛伊德学说与马克思学说存在着相同与不同之处,因此弗洛姆便试图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理论进行创造性的“综合”(Fromm E,1962:3-12),从而建立起他自己独具特色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Humanistic Psychoanalysis)理论。按照弗洛姆自己的说法,其理论思想的基础是“试图保留弗洛伊德的基本发现,而用人本主义的哲学代替弗洛伊德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人并不是一架机器,由紧张-紧张缓解机制所控制,人作为一个整体,需要将他自己与外界联系起来”[Fromm E,1992,“Foreword”(xiii)]。与经典精神分析不同的是,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研究的不是精神病患者,而是正常人,主要是研究现代社会正常人的人格发展问题,这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典型特征。

弗洛姆认为,马克思指出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马克思并没有说明经济基础是怎样转变为上层建筑的。而弗洛姆则认为,运用精神分析这一工具就能弥补马克思理论中的这一不足之处,就能阐明联结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种纽带——其一便是社会性格(Social Character),其二则是社会无意识(Social Unconcious)及其本质(Fromm E,1962:71)。这便是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要旨之所在。关于此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略作具体分析。

1.关于“社会性格”问题

性格理论是弗洛伊德最有意义的发现之一。弗洛伊德把性格看成是各种行为动机的系统,并且指出,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代表了其生命过程中的能量被引向某一方的一种特殊形式。弗洛伊德还将他的性格理论同“力比多”(Libido)概念结合起来,认为性能量“力比多”是性格的能源,他并将不同的性格特征解释为性冲动的不同形式的“升华”与“反应形态”(Fromm E,1962:71-74)。

弗洛姆同意弗洛伊德把性格看成是包含动机在内的追求体系,但反对弗洛伊德把性格的基础说成性本能背后的“力比多”,他认为性格的根本基础并不是“力比多”组织的各种类型,而是一个人与外界关系的特殊类型。弗洛姆认为,一个人可以用各种方式与外界发生联系,如:他可以爱或恨,可以竞争或合作,可以平等或压迫。但不管怎样,他必须以某种方式来建立起联系,而这种联系的特殊形式就表现出他的性格(Fromm E,1948:58)。

弗洛姆认为,在一个特定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若能抛开一些细微差别,便可归纳出几种类型的性格结构,它们主要是:接受型、征服型、囤积型、市场型和创造型。而同属于一个文化时期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性格结构的核心便是社会性格。

社会性格的作用就在于塑造其社会成员们的能力,使他们必须依循社会制度所要求的方式去行动。他们的所作所为是由社会决定的,同时,他们也因自己的行为能符合文化的要求而感到满足。换言之,在一定的社会中,使这个社会能继续发挥作用而改变和操纵人的能力,就是社会性格的功能之所在。

弗洛姆认为,社会性格是人们思想和理想的基础,正是从这种社会性格中,各种思想和理想才得以获得自身的力量。正因为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了社会性格,而社会性格又是人们思想和理想的基础,所以社会性格是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即思想和理想的中间环节。另一方面,思想和理想即意识形态只有深入人心以至以至成为社会性格时,才能对人们的行为发生持久影响,才能真正对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作用。

因此,弗洛姆认为,社会性格是社会经济结构和一个社会中普遍流行的思想、理想之间的中介。它在这两个方面,亦即将经济基础变为思想或将思想变为经济基础的过程中都起到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社会性格”是联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纽带。(Fromm E,1962:77-82)

2.关于“社会无意识”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本身大部分内在真实的东西往往未被意识到,而许多被意识到的却是不真实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意识是“虚假的”,它不能代表潜藏在我们内心中的真实体验。(Fromm E,1962:89)弗洛伊德所说的意识,意指个人所察觉到的某种情感、欲望或价值等体验;而无意识则是指个人所未察觉到的内在体验。正是由于无意识的存在,才决定了人的思想和感情,也决定了人的行动。

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的人本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无意识”概念中。弗洛伊德认为所有人都具有相同的、无意识的冲动,因此,人们一旦敢于挖掘无意识这个隐蔽世界,人们就会相互理解(Fromm E,1962:17)。因此,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深蕴着人本主义内涵。但弗洛姆并不满足于弗洛伊德对个人无意识的表述,而是进一步提出了“社会无意识”概念。

弗洛姆认为,由于“社会性格”的影响,个人意识受到了社会制约。而每一个社会,都透过其生活实践、透过感觉和知觉的形式,而发展了一个决定其社会成员认知形式的体系。这种体系的作用,就像一个受社会制约的过滤器,除非个人的经验能通过这个过滤器,否则其经验就无法成为意识(Fromm E,1962:113-121)。

社会制约的过滤器有三种,它们分别是:该社会普遍使用的语言、思考的逻辑和社会禁忌。其中,第三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社会禁忌宣布某些思想和感情是不合适的、危险的、被禁止的,并且阻止这些思想和感觉达到意识这个层次。凡是能通过社会三重过滤器的情感与思想,个人便能使之成为意识;凡是不能通过这三重过滤器的,弗洛姆便称之为“社会无意识”。换句话说,所谓“社会无意识”,就是指对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而言那些被压抑的、没有达到意识水平的精神领域。弗洛姆认为,在这方面,马克思只是泛泛地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82)。而他则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二者“创造性地综合”起来,即运用社会无意识的理论说明了社会存在是如何具体地、独特地决定了人的意识。

既然社会过滤器使人们的某些感觉、经验成为意识,又使某些感觉、经验成为社会无意识。那么,就更可以表明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人们的思想观念,而“社会无意识”则是位于它们之间的中间环节。(www.xing528.com)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社会性格”等概念来源于弗洛伊德,同时他亦对弗洛伊德的地位给予了很高评价。例如他认为“弗洛伊德是一门真正的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他所发现的无意识过程以及性格特征的动力学本质,都是对人的科学的独特贡献,因为它业已改变了未来关于人的图景”(Fromm E,1962:2)。但弗洛姆又克服了弗洛伊德的狭隘性,并吸取了马克思理论中的精华。他认为,这是由于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两人的根本分歧所导致的,弗洛伊德认为决定人的意识和行动的是其无意识与性格结构,而马克思则认为决定人的意识和行动的是社会存在即社会经济结构(Fromm E,1962:14)。因此,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社会无意识”等概念,可视为是对弗洛伊德的性格理论和无意识概念的一种扬弃。

3.关于人本主义精种分析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内心的无意识事实与其意识中对这种事实的否定之间的冲突,常会导致精神疾病。而利用他所发明的精神分析疗法(Psychoanalytic Thearapy)则可将无意识揭示成为意识,从而使精神疾病得以消除(Fromm E,1962:89)。弗洛伊德和患者一起通过对梦的分析、对“自由联想”的理解、对患者的自发性思想的了解,以认识患者本人的无意识,从而便能认识到患者背后的操纵力量。患者在认识这些力量的过程中,就能获得摆脱自己之非理性的力量而得以改造自己。患者扩大了其理性思考的、自由的领域,并将自己从一个受无意识力量所操纵的、无能为力的木偶改造成为一个能决定自己命运的、有自觉的自由人(Fromm E,1962:93-101)。

换句话说,在弗洛姆看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要鼓励个人通过理性思考的努力,用理性来统御本能的冲动,进而对事实有真确的认识。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所开创的此种精神分析疗法,在所有治疗方法中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因为这种治疗法是植根于对每个个体的尊重以及对生命肯定的基础上。因此,精神分析理论与人本主义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弗洛姆认为,人本主义最基本的思想是:认为每个人均具有全部的人类属性,亦即,每个人都代表着全人类。因此,就人之基本的人性特质而言,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Fromm E,1962:16-17)。因此,精神分析学是对人本主义精神的一种延续,是尝试去了解人类并帮助人类的一种实践方法。基于此,弗洛姆便提出了他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姆认为,由于“社会无意识”的存在,个人会受到社会的塑造,因此往往会压抑或根本未觉察其真正的欲望或冲动。而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疗法就在于帮助个人揭示此种“社会无意识”,使之成为意识,并且协助个人,运用其理性和自觉以控制其人性中的非理性(Fromm E,1962:128-129)。事实上,精神分析疗法作为一种工具,它在人本主义理想的实现方面,可以说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而这正是弗洛姆提倡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实质。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就其具体的治疗方法来看,延续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疗法的特点,但其对象已不是“个体无意识”,而是“社会无意识”,因而也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疗法的扬弃。

综合上述,笔者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对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有所否定的同时,又对其有所继承,因而可以说是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一种扬弃。

二、对新精神分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新精神分析学派又称为新弗洛伊德学派或后弗洛伊德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哈特曼、弗洛姆、霍妮(Horney K.)、沙利文(Sullivan H.S.)等等。新精神分析在经典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起到了过渡作用。新精神分析继承弗洛伊德的方面,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所否定的;而新精神分析与弗洛伊德的分歧方面,却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所继承的。关于这个问题,从以下几方面可体现出来。

(一)关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发生观点分歧之后,创立了自己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如:追求优越、自卑与补偿、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社会兴趣等。它们中的部分内容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其根本原因便在于阿德勒对于人的积极品质的强调。

(1)阿德勒把追求优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作为生命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事实,他认为这种力求优越的根源来自于先天遗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继承和发扬了阿德勒的这种追求优越的“向上意志”,认为人天生就有追求自我实现的内在本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自我实现”的理论体系。

(2)阿德勒的理论体系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创造性自我”(Creative Self)概念,其含义是指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阿德勒不同于弗洛伊德,他认为人的命运不是被动地由环境和遗传所决定,而是可以有意识地直接选择和改变自己的命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吸取了阿德勒这种观点的内涵,即重视自我,注重个体的主观选择和创造性,注重人对理想目标的追求,对人生持有乐观态度等等,并将其吸收作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实现”论的基本内容,亦即使自己成为自己理想的人,将个人潜能发挥到极至。

“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是阿德勒理论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即与人友好、协作和共建完美社会的需要。它是个人和社会能最终达到完美结合的基本动力,是人的最基本倾向。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吸取了阿德勒这一思想的精华,一方面强调人类的精神健康和人格发展,另一方面也强调人类之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善、美、正义、欢乐等等都是人类的内在本性。例如,马斯洛就曾说过,“社会兴趣这个词,是由阿德勒发明的,它是由自我实现的研究对象身上表达出来的描述人类美好情感的一个词。他们总的说来对人类有认同、同情和爱的很深的感情,尽管偶然也有愤怒、不耐烦或恶心的感觉。”(Maslow A H,1970:165)另外,阿德勒还认为,社会兴趣不完全是先天的,而是一种先天的潜能,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的潜能(Ansbacber H L,Ansbacber R R,1956:134)。在此观点中,可以体现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亦即人类有一个终极价值,它是一个全人类都可以努力争取的远大目标。

事实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三位主要奠基者——马斯洛、罗杰斯和罗洛·梅,在他们事业的早期都曾参加过由阿德勒所举行的报告会或研讨班,并且他们自己也都承认在阿德勒那里获益匪浅(Ansbacher H L,1990)。

阿德勒有一个想法,即将伟人的思想作为全人类的理想。这一点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也很有影响。笔者认同这一想法,因为马斯洛正是在对他的两位令人尊敬的老师进行了认真考察之后,才得出了他的理论观点。他的操作依据是:“良好的样品是代表全种的选择者。”(Maslow A H,1971:9)亦即:“选择优秀的人,他们也是优秀的观察者,不仅对事实的观察而且对价值的观察都是优秀的,然后利用他们对终极价值的选择作为整个人种的终极价值标准。”(Maslow A H,1971:10)马斯洛的这种想法和做法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阿德勒思想的精华。

概而言之,阿德勒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是很大的,他已被公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但阿德勒毕竟是从经典精神分析中分裂出来的,他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仍然摆脱不了弗洛伊德的影响,如其理论基础仍然是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尽管阿德勒也很强调意识的作用。此外,阿德勒也始终没有摆脱弗洛伊德生物学化的烙印,同时也并不否认个体早期经验的重要性,等等。可以认为,阿德勒继承的弗洛伊德的方面,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所否定的;而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分歧方面,却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所继承的。当然,人本主义心理学对阿德勒等人的观点也不是简单继承,而是进一步发展成为更加明确的意识心理学的观点和内容。

(二)关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类似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也是从经典精神分析中分化出来的,因此它与经典精神分析也很难完全切断联系。例如荣格也很强调无意识,但他又不同于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指的是个体的生物本能,而荣格的无意识已扩大到包括全人类的经验在内,这便是他极具特色的“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概念。荣格还在集体无意识和个体无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之间做了区分。个体无意识是在压抑之下感受到的;而集体无意识则是一种超个人的种族经验,是唯一依赖遗传、不依赖个人经验而存在的心理要素,它是由某些原型(Archetypes)所构成。换句话说,弗洛伊德直接强调了人的生物本能,而荣格只不过是将人的这种本能用“原型”来诊释。当然,本能是在生理范围内起作用,而“原型”则是在心理范围内起作用。但“原型”也含有先天地、不学而能的意思,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似本能”观点也是对荣格“原型”概念的继承与发展。

荣格认为,在所有的原型中,最重要的原型便是“自我”(Self),这个无意识中的“自我”完全不同于“意识我”(Ego)。因此荣格主张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驾驭无意识的力量,这称为人格的整合或“自我现实化”(Self-Realization)。

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体系中,人格结构理论占据最重要的位置,而他的“自我现实化”观点,则正是其人格结构理论中关于人格发展问题的重要概念表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核心——“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论的基本内涵,即可以说是从荣格的“自我现实化”概念演绎而来(赵春音,1999)。

荣格的“自我现实化”概念的含义是指将潜藏在无意识中的自我原型转变为意识的现实。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称其为“个性化”(Individualization),即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独特的自我得到了实现,成为了真实的自己(Jung C G,1953:171)。它实际上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二是成为独特的自己。此概念的含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实现”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自我实现”的含义就是要使自己成为能够成为的人,将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点。

“自我现实化”和“自我实现”都很强调人格的整体性;它们都是人的生物本性得到充分展开时必然会达到的境界。此外,它们也都是关于健康人的动机理论。其最根本的不同便在于“自我现实化”属于“无意识心理学”范畴,而“自我实现”则隶属“意识心理学”领域。除此之外,它们的内涵极为相似。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从“自我现实化”演绎而来。

在荣格的“自我现实化”概念中,强调了未来、目的对于人类行为的重要性,他的这种乐观主义态度完全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悲观主义论调,亦即强调个体早期经验和“力比多”对于人类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因而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人本主义心理学又抛弃了荣格理论的神秘主义色彩及其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继承方面,如对无意识的强调等。

(三)关于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前期理论认为,自我的作用就是在不违反超我和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需求。本我是整个人格的动力源泉,自我完全是为本我服务的。弗洛伊德晚年时,有意纠正其前期过于强调本能的片面性。但他只暗示了这一方面,却并未沿此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其重心仍在本能论,故而他只给予了自我以有限的独立性。哈特曼看到了这一缺陷,提出了自我具有独立起源及自我自主性的概念,对弗洛伊德本能决定论的生物学倾向有所纠正(高觉敷,1995:214-266)。

哈特曼认为,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具主动性的力量。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始终有其自主性发展,这一发展独立于本能的控制。因此,人在环境和本能面前并非被动而是主动,人有能力控制环境和本能力量。这种自我的独立自主性进一步衍生出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等一系列新的概念和理论。

此外,弗洛伊德的研究对象是病态人。而哈特曼则提出了“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主张精神分析有狭义和广义目标。广义目标便是研究人的适应,研究正常人心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健康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哈特曼对弗洛伊德理论体系的改造并不彻底,从而导致其自我心理学理论体系具有许多不可克服的矛盾。哈特曼一方面认为精神分析的广义目标是“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另一方面又把精神分析的狭义目标,即冲突领域的心理学问题交给了经典精神分析。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否定了后者,继承了前者,致力于研究健康人的正常心理。

事实上,马斯洛有时甚至将阿德勒、荣格以及自我心理学家等新弗洛伊德学派也都划归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范围之内[Maslow A H,1962:“Preface”(vi)]。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新精神分析学派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人本主义心理学不仅是对经典精神分析的扬弃,也是对新精神分析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事实上,人本主义心理学正是从精神分析中汲取营养进行消化吸收并克服其不足,然后逐步形成乃至发展壮大的。从对精神分析的扬弃这个维度来反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并进一步联系其对于行为主义根本否定的特点,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为“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要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