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剧戏剧性研究:特定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电视剧戏剧性研究:特定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特定时代及社会生活对电视剧戏剧性的影响电视剧与戏剧相比,与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联系更加紧密。正因为如此,研究电视剧的戏剧性,应当关注特定时代、社会对电视剧创作的影响,以及电视剧的戏剧性与当下社会景观、生命状态的对接关系。因此,电视剧中所呈现出的人生百态和社会内容,是否能够与当下时代及社会生活相契合,是否能够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本质,是决定一部电视剧是否具有戏剧性的现实基础。

电视剧戏剧性研究:特定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一节 特定时代及社会生活电视戏剧性的影响

电视剧与戏剧相比,与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联系更加紧密。

首先,从科学技术影响电视剧发展的角度来看。没有科学技术,便没有电视的发明和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极为重要的文化推动力量。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高鑫在《电视艺术学》中认为,在中国,“电视剧”的观念随着时代及科技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嬗变——

从1958年至1966年,“电视剧”这一观念,有着鲜明、特定的含义。它是指:在演播室里演出的戏剧,经过多机拍摄,镜头分切的艺术处理,运用电子传播手段,通过电视屏幕,传达给观众的特定的艺术样式,主要是以戏剧美学为支撑点,是属于“直播电视小戏”的,[1]如《一口菜饼子》、《新的一代》、《焦裕禄》等。

从1978年至1981年,由于生产方式与技术手段的巨变,此时电视剧的创作特征是:由室内走向室外;由在演播室搭景,走向实景拍摄;由三维空间走向多维空间;由时空限制,走向时空自由。电视剧的制作,走向了电影模式,主要以电影美学为支撑点,这一时期被称为“电视单本剧”时期。产生了诸如《三家亲》、《有一个青年》、《乔厂长上任》、《新岸》等一批杰出的电视单本剧。[2]

1982年之后,我国电视剧真正进入电视连续剧[3]时期,涌现出了一批佳作,如《蹉跎岁月》、《高山下的花环》、《四世同堂》、《凯旋在子夜》等。这一时期电视剧的鲜明特征是:通过多集电视剧的艺术形式,容纳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叙说漫长的人生命运,满足观众长期收看的嗜好,跨越了模仿戏剧及电影的阶段,终于发现了自我——电视美学的支撑点。[4]

中国电视剧创作观念从戏剧美学——电影美学——电视剧美学的这一嬗变,将大大影响电视剧戏剧性的营造。

其次,从文化角度看。电视剧是社会主流文化中的代表性艺术,其内容生产和传播都要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审美。不论是哪个国家的电视剧,其价值诉求都应当符合这个国家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因此,电视剧中宣扬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要与一个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相互呼应和映照。[5]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似乎都能够在流光溢彩的电视剧中得以呈现。我国观众对于电视剧有着非同寻常的喜爱,国产电视剧的年产量大、播出时间长、播出频道多。可以说,电视剧艺术是当今社会最富有中国文化意味的传媒艺术之一,这就决定了电视剧较之戏剧和电影,对于社会生活的关注度以及反馈度更高,特定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对电视剧文本的影响更大。电视剧对于社会热点的反映、对于社会本质的揭示,与观众的关注度、接受度是否契合,是关系到电视剧是否具备戏剧性的重要因素。

正因为如此,研究电视剧的戏剧性,应当关注特定时代、社会对电视剧创作的影响,以及电视剧的戏剧性与当下社会景观、生命状态的对接关系。正如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在其专著《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中所言:“艺术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文学艺术总是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或折射着复杂而微妙的种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现实。艺术的艺术属性或审美属性——具体到艺术文本就是一种虚构性和假定性,又决定了我们不能把艺术和社会、现实的关系简单地看成镜子或照相式的机械反映论关系。但如果我们把艺术看作社会、人生、历史经济基础的隐喻、寓言、象征、表象或症候等,也许更为适合艺术的特殊性。”他还谈到,“某一阶段人们喜欢某一类型的人物,某一文学艺术作品之所以引起一定的社会轰动、广受欢迎或备受关注,某一种叙事模式、主体结构之所以反复出现以至于成为一种原型性结构等等,都必然有深层的个人潜意识的或社会的集体无意识的种种原因。”[6]艺术是对于生活的模仿和反映。小说、戏剧、电影等这些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必然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社会现实,并与当下的社会现实、人们的接受心理息息相关。

全球化背景之下,电影等其他传播艺术形式也高度关注大众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对接。风靡世界好莱坞电影的制作者们深谙此道,如:2008年,在中国举行的奥运会令全球观众瞩目,好莱坞制片方趁势于当年向全球推出有着浓重中国元素及好莱坞视觉冲击力的动画片《功夫熊猫》,一举在世界范围内挣足了票房。不言而喻,《功夫熊猫》在中国奥运年背景下上映,光是片名就颇具戏剧性。

电视剧艺术主要以写实、再现为主要创作手法,与社会现实具有高度的契合度。同时,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中重要媒介艺术形式,特定的时代因素对电视剧艺术的影响较之戏剧、电影等更为重大。电视剧艺术的写实风格和传媒属性要求电视剧创作要与时代相呼应、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电视剧的“戏剧性”也要非常敏锐地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生活的戏剧性。纵观人类的整个发展史我们发现,历史及现实中的戏剧性,丝毫不亚于戏剧、电视剧的戏剧性。电视剧对于戏剧性的营造,也必须来源于生活,并能折射出社会生活的立体面,反映人们生活的某些本质。

因此,电视剧中所呈现出的人生百态和社会内容,是否能够与当下时代及社会生活相契合,是否能够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本质,是决定一部电视剧是否具有戏剧性的现实基础。(www.xing528.com)

当今电视剧艺术欣赏的主体是社会各阶层的观众,一部电视剧的戏剧性强,必然要在某些方面触动观众的心弦。其中之一就是,电视剧中所反映的内容,能否触动时下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热点、敏感点。因此,电视剧的创作者要积极关注生活,关往时代的戏剧性与电视剧戏剧性的互文关系,考虑电视剧制作和播出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审美动因等。

近年来,我国的电视媒体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005年前后,荧屏上涌现出一大批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如《亮剑》、《记忆的证明》、《吕梁英雄传》等,在题材选择和艺术创作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就。同样是2008年奥运会期间,湖南卫视制作了一档在黄金时段播出的挑战自我极限的全民运动节目《奥运向前冲》,以低成本的制作费创下了较高的收视率。另外,还有反映李小龙生平的电视剧《李小龙传奇》,也特意在2008中国奥运年推出。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功夫明星李小龙在国际上有广泛的知名度,因此,该剧尚未播出便万众瞩目,面向国外电视台发行的形势喜人,在中央电视台正式播出之前该剧5000万投资的成本早已收回,成为中国电视剧走向海外的一个里程碑。可以说,这些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在适当时机的推出,成功地契合了一定时代背景下观众的审美心理,提升了观众的关注度。

电视剧《士兵突击》的热播更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007年初,一部没有明星、没有男女情感戏的小成本电视剧《士兵突击》意外走红荧屏。该剧在一些电视台播放后,凭借好口碑在民间迅速流传,受到不同年龄层、社会各阶层观众的热烈欢迎,网络上的下载量、DVD的销售量是国产电视剧中少见的。剧中的许多台词成为当今社会流行语,如“不抛弃、不放弃”“、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人不能过得太舒服,太舒服就会出问题”、“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要挺胸抬头去面对”等等。剧中的主人公许三多更是成为新时代不同阶层人们的偶像

《士兵突击》讲述了一个傻乎乎的农村小子许三多,经过军队的洗礼,最终从一个落后的新兵成长为特种部队步兵的故事。许三多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天性十分淳朴、善良,但给人感觉总是傻傻的,甚至有点愚钝、窝囊,因此,从小就是父亲眼中的“龟儿子”。成年后的许三多入伍了,但却闹出了很多笑话:刚到新兵连,就被轰隆而过的成群坦克吓得做了一个军人最忌讳的“投降”动作,给连长高城留下了恶劣的第一印象。新兵连三个月之后,他因成绩太差被分派去看守驻训场,这里方圆百里看不见一个人,其他几个士兵十分消沉,每天靠打牌、扯闲天排遣空虚。许三多把父亲和史今班长告诉他的话总结成“好好活,就是要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有了这样的信念,他每天都在积极寻找着自己生活的意义,即使没有子弹仍抓紧时间练习射击……队长老马无意间说起当年曾想在此修路,他立即执行,每天依靠自己的力量,像愚公移山般一点一点地进行着艰苦的历程。最终,一个有着大大五角星的道路修成了。这种精神感化了战友们,他的先进事迹被采访,团长知道后亲自将他调到了强手如林的七连。许三多到了七连,由于实力太弱,连累他所在的班失去了流动红旗,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班长史今没有放弃对他的鼓励,为了班长,他决心“不抛弃、不放弃”,要成为一个像样的兵!为夺回班级的流动红旗,他拼死做了333个绕单杠运动,直到最后瘫倒在地,最终打破了战友保持的记录。许三多从此更加自信,每做一件事情都全力以赴。他进步很快,渐渐成为一个尖子兵。但他还是经常做出一些常人眼中的傻事:在竞争特种部队老A的入选名额时,快到达目的地了,面对唾手可得的成功,面对仅剩的一个名额,他却选择帮助受伤的战友伍六一前进,非要两个人一起冲向终点……在经历种种逆境之后,许三多成了象征步兵最高巅峰的特种部队老A的“兵王”。他变得更成熟、更有责任心,即使后来家庭发生变故,也咬牙承担起重担,这个父亲眼中的龟儿子,战友眼中的傻小子,不仅成长为一位钢铁战士,更成为生活的强者。但他还是那副傻傻的样子,也许以后经常还会做出一些傻事来……

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许三多这一典型人物出现在21世纪的荧屏上,是满足或者补偿了当下社会中人们的某种心理需要,这无疑是使该剧具有较强戏剧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三多这个比平常人还平庸的小人物,似乎离传统的高大全的英雄形象相去甚远,但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将自己的能量发挥到了最大。近年来,一批军旅题材电视连续剧如《激情燃烧的岁月》、《长征》、《亮剑》、《陈赓大将》等,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这些优秀的剧作,成功塑造了石光荣、李云龙、陈赓等不同时代、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大多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总体上看仍然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形象。罗曼·罗兰说:“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做不到这一点。”在人们心中,英雄应该比普通人更高大,是“需仰视才得见的”。而《士兵突击》却反其道而行之,塑造了一个不符合传统审美的英雄形象许三多。这个傻傻的普通士兵的形象,是活生生的“这一个”。与剧中聪明有心计的成才不同,许三多既没有远大目标,也没有豪言壮语,只是本着最朴素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做着自己应做的事。他的傻气常令人啼笑皆非,因而经常受到嘲笑和打击,但这更多地体现出他纯真、善良的品质以及他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不论处于人生的低谷还是高峰,他都始终不改憨厚、质朴的本色,真正做到了“不抛弃、不放弃”。在许多人忙于追求个人利益的年代,许三多的傻,也许正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所欠缺的。他像一泓没有污染的清泉,为这个日渐浮躁的世界增添了一份久违的清新,成为颠覆传统意义上英雄形象的新时代英雄。在社会转型时期,有人为追求名利迷失了自我,有人自暴自弃,不再坚持自己。“不抛弃、不放弃”这句朴素的话没有大道理,但有大智慧,比心灵鸡汤更浓烈隽永。它给最平凡不过的小人物以人生的希望,促使人们去思考人生真正的含义,这就使该剧具有了很强的社会意义。因此,《士兵突击》的戏剧性主要在于,它向人们呈现的生活的真善美、小人物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纯真动人的战友情谊等等,很好地契合了社会转型时期普通人渴望于平凡的生活中见证人生真谛、在浮躁的现实中体验人性美好的审美需求。

又如,33集电视连续剧《蜗居》(2009)的热播,与该剧对时下社会问题的呼应和互文不无关系。该剧在京沪两地播出后,尽管收视率不是很高,但在网络上引起的热烈讨论和巨大争议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后,《蜗居》在北京电视台青少年频道重播时,又遭遇了国家广电总局勒令其停播的风波。一时间,剧中“蜗居”、“房奴”、“小三”等关键词的走红,使之成为2009年岁末电视剧界被谈论最多的话题电视剧。不难发现,《蜗居》的戏剧性与时代背景及人们的社会心理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房奴、小三、腐败等社会敏感话题,是《蜗居》一剧主要的触及点。编剧敏锐地抓住了当下大城市中人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尤其是贴近了近年来全国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畸形繁荣的社会现实,展现了在大都市奋斗的外地年轻人生活的艰辛。也许该剧本身承载的话题过于沉重,甚至于在反映现实生活时显得有些过激,但是,剧中呈现的大城市房价畸形繁荣、官场腐败、年轻人价值观沦落等问题,确实真实生动地刻画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众生相,并对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了反思。

剧中的女主人公海萍来到大城市读大学,毕业已近十年,一直希望有一处属于自己的房子。然而,她的梦想在现实面前总是不堪一击,经济的窘迫使她和丈夫一直生活在逼仄的“蜗居”环境中。她被迫将心爱的女儿寄养在外地姥姥家,每次和女儿通电话都要计算通话时间,放下电话便泪流满面。为了房子,她一天到晚惦记着挣钱、存钱,整天嫌老公没用,深感自己毕业多年连下岗职工都不如。即使如此,海萍宁可待在大城市过着窘迫的生活也不愿意回到老家过安逸的生活,然而,理想却在日复一日的奔忙中,被匆匆的人流推得无影无踪。剧中另一备受争议的女主人公、海萍的妹妹海藻,天性懒散又无力适应大都市中激烈的竞争。为了帮助姐姐筹备买房资金,由于自己的贪图虚荣,她甘愿拿青春当赌注,沦为了市长秘书宋思明的“二奶”,结果越陷越深。最终,自己的人生也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蜗居》的人物台词讲求贴近真实的社会生活,具有高度写实、一针见血的特点。如海萍的台词:“读得好不如嫁得好”、“男人若真爱一个女人,别净玩儿虚的,你爱这个女人,第一个要给的,既不是你的心,也不是你的身体,一是拍上一摞票子,让女人不必担心未来;二是奉上一幢房子,至少在拥有不了男人的时候,心失落了,身体还有着落。”海藻的台词:“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让自己在日子中承受痛苦,还是为了享受欢乐?关键是每个人都这样活着,从没有人质疑,这样的生活到底对不对。只知道必须要工作,每天不停地工作。一个月工作22天甚至更多,像牛一样地工作一个月,而像小兔子一样欢蹦乱跳的日子只有发薪的那一天。人要用30天的紧张换一天的松弛,这种现实也太残酷了吧!”……生动地反映了当今社会中、改革大潮下,生活在大都市的一部分年轻人生存的迷茫、彷徨与价值观的迷失。总体来说,《蜗居》之所以具备较强的戏剧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大胆揭露了当前社会生活中某些丑恶的现实,触动了人们的敏感点,吸引了观众对于剧中人物命运的关注,激起了观众与剧中人物情感的共鸣。

同样,2011年,一部关注中国80后婚恋题材的电视剧《裸婚时代》,在江苏卫视首播后,收视率一直稳居全国卫视同时段第一名。而在短短一个月之后,该剧在江苏卫视重播,其收视率仍是全国同时段冠军。剧中的那些打败爱情的细节,如平淡爱情遇“小三”、工作爱情难两全、攀比心杀伤爱情与男人自尊、为孩子丢失两人世界、婆婆丈母娘两边都要讨好等,[7]由于与现实生活十分贴近,反映的问题比较尖锐,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引发了人们对于“裸婚”话题的热议。

就历史题材电视剧[8]而言,尽管剧中故事发生的年代与观众相隔久远,但由于常常注重以史为鉴,观照社会现实,因而能够发挥针砭时弊的特点。《天下粮仓》、《大明王朝1566 》、《卧薪尝胆》等一批杰出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成功之道,恰恰也是由于剧中反映的社会现实、隐含的思想情感、对于当下社会现实的呼应或影射,唤起了观众的认同和共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