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问题是重中之重〔7〕
农民工往何处去
时代周报:去年下半年以来,受经济危机影响,出口导向的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官方统计数字表明,最近几个月中国有大约两千万农民工失业,几乎占农民工总数的六分之一。春节后,农民工大批涌进城市,寻找工作机会。这些农民工滞留城市,会造成什么后果?
曹锦清:城市里的失业农民工到底有多少,现在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据第三次全国农村人口普查的数字,出来务工农民大约是一亿三千万,其中一半出省打工,也就是说五六千万农民工在沿海打工,现在两千万失业,这个比例高得可怕。两千万这个数字是否准确,也很难说。第二代比较年轻的农民工已经城市化了,他们不像第一代,没活干就回农村种地。他们滞留在城市,并没有返乡,因此可能没被计算在官方统计数字之内。
失业农民工滞留在城市,一两个月还行,时间久了,钱花光了,会对治安造成严重压力。
时代周报:去年下半年,政府提出四万亿的投资拉动计划,应该会新增一些岗位,来吸纳农民工。
曹锦清:从去年开始,政府有一个新口径,把农民工也计入失业统计,当然他们还是没有失业保障,这样一来,失业比例就上升很多。企业大批倒闭,农民工大规模回流,正好碰到春节。春节是个缓冲剂,农民工把返乡看成回家过年。到今年五六月份,四万亿的投入如果不能产生新增就业,就会有问题。中部地方企业的情况比沿海要好一些,它们外向型的较少。受冲击的主要是外向型和与外向型相关的企业,这其中,倒闭的和暂时停工的企业规模各自有多大,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国家新增的四万亿投资一方面可稳定一些就业岗位,如钢铁业、水泥业等岗位,另一方面可以新增一些就业,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公路铁路的建设等等,估计可吸纳一部分倒闭企业的农民工。不过,四万亿计划以投资为主,提供的就业岗位还是比较有限的。到现在为止,四万亿的拉动计划有多少新增就业出来,媒体没有相关报道。媒体应该去做一些调查,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时代周报:大批农民返乡,在农村还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吗?
曹锦清:中国传统的农民主要是以种植业、家庭饲养业、家庭手工业来维持生存。现在家庭手工业已经没有了。饲养业中能够工厂化的两样,鸡和猪,基本上资本化了,没有规模就没有盈利。农民辛辛苦苦养几头猪,挣不了几个钱。大量农民回到农村,还有多少生存空间,需作进一步研究。
时代周报:有学者认为,应加强“三农”,创造更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产品价格机制,来吸纳农业劳动力。
曹锦清:这不太现实。所谓改变农产品价格机制,就是提价。中央对提价的干预能力很弱,能保粮食一头就不错了。大量的农产品都完全市场化了,其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再说,就算有能力提价,城市受得了吗?CPI飙升会引起城市的恐慌。
通过农业增收来吸引更多的劳动力,也是不可能的。农业增收,意味着部分农业劳动力退出,土地集中到种田大户手里,进行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是会挤出农村劳动力的,而原来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才更能吸纳劳动力。中国传统的农业是劳动密集型的,现在演变成资金密集型。机耕、机播的实现,都在排挤人力劳动,所以大量劳动力能够出来打工。农村要吸纳更多劳动力,等于是要降低现在的劳动生产率,让农民再去积肥,用牛来耕,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农业劳动力逐渐减少是不可逆转的,农民从农业脱离出来,再回去从事农业的余地就不大了。
时代周报:去年下半年农行有一个精神,今年全行涉农贷款增量占全行贷款增量的比重要在50%以上,涉农贷款增长速度要高于全行平均水平,新增“三农”和县域信贷投入规模1000亿元以上。您觉得这对吸纳农民工就业有效吗?能不能做起来?
曹锦清:问题是市场需求不多。农行钱到位了,能贷出去吗?涉农项目比如农副产品加工业、专业农户养殖业,要卖得出去,能够盈利,农民才会持续地贷款、投入、销售、回笼,循环起来。现在看来可能性不大。
离创新大国还很遥远
时代周报:大量农民工失业,与我国高度依赖出口的制造业抗冲击力弱密切相关。郎咸平有个“六加一”理论,为什么我们的制造业这么不抗冲击,因为我们处在制造业的最低端。我们只掌握了“一”,而高端如物流、仓储、品牌、专利等等“六”的环节,都被外国人占据,定价权在人家手里。现在的问题不是所谓的产业升级,而是要进行“六加一”的整合,掌握定价权。
曹锦清:这是一个长时间的问题。现在西方占据高地,不只是他们资金比较丰沛,而是他们有市场,有技术,有专利,有品牌,凭这些东西他们可以把打工这一端放在中国,大头的盈利攥在自己手里。我们只从事低端制造业,为什么还称双赢呢?对农民来说有了一份比种地高得多的打工收入,从无就业状态到有就业状态,我们的利益在这里。如果我们往高端走,把技术、品牌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西方最终的霸权就会被突破,东西方的战略关系就会发生历史性的转折。这将是一个极其艰难和痛苦的过程,我们只是走了第一步,成为一个加工制造业的大国,要变成一个创新型的大国,估计还有相当遥远的路要走。
时代周报:经济危机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曹锦清:在经济危机的情势下,分配格局要进行重大调整,才能维持国内的稳定。目前的分配格局很不合理,劳力份额的分配不断下降,资本、权力、技术、管理参与的分配不断上升,造成贫富分化。要维持稳定,一次分配要做到相对比较合理,并以税收等杠杆进行二次分配,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此外,对大量失业要有救济能力。
2003年以后,我国经济增长很快。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对2008年到2020年的乐观预期,现在看来要进行反思了。
资本种粮无利可图
时代周报:去年下半年以来,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得到了政策鼓励。据我所知,一些城市大资本已经准备下乡,进行规模经营。
曹锦清:规模经营只是大资本的幌子。搞种植业大资本也是无利可图的。我猜想他们只是圈农地,来进行各种商业开发,顶着农业的名头搞度假村,等等。资本肯定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如果资本包两千亩地去种粮食,第一不可能提高单位亩产,第二难以提高粮食的价格。这两个条件都被锁定了,它凭什么盈利呢?而且土地上产出的部分,基本上是要作为地租交还给农民的,否则农民不肯把土地出让给你。我考察过在上海市郊、成都规模经营的案例,一亩地经营方要还给农民七八百斤米,基本上已无赚头,它的盈利在于地方财政拨给它的种粮补贴,上海郊区的一亩地已经补贴到280元。如果资本经营经济作物,经济作物的价格波动特别厉害,盈利预期也很不稳定。
当然,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是可能的,也就是所谓的“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他们可能会有盈利。不过资本要大批进入农业,是不现实的。我国百分之六七十的土地要种粮食。企业圈上两三千亩地来种粮,没有补贴是不太可能盈利的。
时代周报:从现有的例子来看,有一些农地被资本集中经营价格较高的生态蔬菜和花卉,这是不是有较好的盈利预期?(www.xing528.com)
曹锦清:如果是绿色的、生态的农产品,成本投入较大,一定要有品牌,才能卖出高价。市面上小西红柿如果卖1.5元一斤,生态西红柿不卖到3元一斤是无利可图的,它是城市富人的农业。我看到好几个所谓生态农场,投入都是几千万、上亿的,纷纷倒闭。有个企业在上海郊区搞了几百亩地,种植黄瓤西瓜。平常西瓜1.5元一斤,它要卖4.5元才能保本,因为它施有机肥,成本高,产量低。这家企业之所以尚能运转,是因为他们的西瓜被各政府部门认可,政府采购帮了大忙。如果完全市场运作,就非常困难了。总之,农业是比较脆弱的,低效的。
时代周报:不少地方政府还是很欢迎大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
曹锦清:对大资本而言,一是银行贷款安全系数较高,二是成本比较低。另外还要考虑到食品安全的问题。食品安全的考量会让地方政府倾向大资本。小的项目会解决很多就业,但食品安全很难保证。比如牛奶业,以前是小农加公司的模式,农户散养,和大企业结合起来,这样一来质量就无法监督。奶粉事件后,大公司就把奶牛买下来,集中起来自己养。我到中部去调查就发现,地方政府很明确地扶持一些比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小的养猪专业户,一年出栏两三百头猪的,就拿不到贷款。另外,小型养猪场无力处理猪的排泄物,形成相当大的污染。大型养猪场则会有应对措施,可以将粪便加工成肥料,肥料还可以造沼气,所以各种政策对他们都有保证。
时代周报:大资本下乡显然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它是不是也会吸纳比较多的劳动力呢?
曹锦清:不可能的。效率本来就是排出劳动力的,它要求以最少的劳力达到最多的产出。效率和解决就业常常是尖锐对立的。美国农业效率高,劳动力只占2%—3%,就能支撑庞大的农业,而且农业产量还在不断提高。
土地流转前提是劳动力流出
时代周报:去年下半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的情况时说:“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这是不是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曹锦清:土地流转的前提是大量劳动力离开土地,有较为稳定的收入预期。村子里就剩些老头老太,有些还种不动地了,这时候组织一些专业农户,承包、集中更大面积的土地,来维持有限土地上的产出。我国地少人多,这个总的方针是正确的,但关键是大量劳动力有稳定就业的前景。如果这一条出了问题,那么还不如守着十来亩地自己干干算了。
据我了解,去年3月筹备开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时候,原来是打算对2004年以后的五个1号文件作一个总结,重点要向“三农”倾斜,破除城乡两元结构,防止城乡两大板块的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着重解决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如何保证有限的土地对城市的有效供给这两个问题。三中全会的精神是完全按照这两条来立论的。大量农民流出土地,这时候可以考虑扩大适度规模经营。
时代周报:没想到碰到经济危机。
曹锦清:是啊,你看最近几个月的政策其实是180度转弯。开三中全会的时候,经济形势的变动才见端倪,三中全会是按照原来的思路来开的,没想到全球性的金融经济危机来了,我们的注意力和重心就转向了,中央的政策也必须转向。现在的问题是救火,就业问题成了重中之重。在内需下滑的情势下,还要增加就业,唯一的方法是政府投入,以工代赈。但政府以工代赈能不能解决那么多就业?现在能出的招基本都出了,效果如何,过段时间再看。
最重要是给农民工作
时代周报:为刺激国内消费,商务部日前宣称,政府今年将协助在农村地区建立15万个“农家店”,以便农村居民能够方便地买到安全的消费品,估计这些农家店到2010年时将创造77.5万个就业岗位。此外,最近几个月,政府已扩大了对农民购买家电的补贴范围,目前对农村居民购买手机、洗衣机和个人电脑等家用电器提供相当于产品售价13%的补贴。您认为挖农村消费潜力会在多大程度上拉动内需?
曹锦清:农民不是不要消费,他们最渴望消费,关键是没钱消费。现在最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工作,让他们有钱消费。那么多农民工失业了,还让他们消费,这样的政策显然有些本末倒置。现在有些农民婚嫁,也会学城里人买冰箱洗衣机,但不舍得用电用水,家电被闲置。有的地方甚至都没通自来水,洗衣机买来也没法用。与其家电下乡,不如建设水电,还能带动一部分就业。
时代周报:目前北方六个省一百多天没有降雨,造成几十年不见的大旱,这对今年的粮食安全是否会有影响?
曹锦清:目前还不能下定论说是旱灾,只能说旱情已成,关键就看这半个月。眼下正是小麦返青时节,最需要水,如果有一场透水,小麦就能救过来。现在正在作出努力,从火箭播云到挖新的井,到用储水车运水,看能挽救多少。旱情对各地影响不一,小麦到底会减产多少,现在还不能判断。官方说今年大的粮食供给不会受影响,这个判断也不准确,因为除夏粮之外还有秋粮,秋粮还没种,情况还不能预知。在我国北方,夏粮以小麦为主,秋粮以玉米为主,但主要用作饲料。夏粮对口粮来说,还是很重要的。不过,因为去年粮食丰收,粮食储备还较充足,这可以减轻一点旱情的恐慌。
注释
〔1〕 本文是2006年4月7日作者在“世纪大讲堂”上所做演讲的文字整理。
〔2〕 本文是2006年4月1日作者在浙江人文大讲堂所做演讲的文字整理。
〔3〕 本文写于2002年8月,原载《第二次大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据国土资源部2007年4月12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
〔5〕 本文原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6〕 本文原载《绿叶》2008年第11期。
〔7〕 2008年下半年以来,农村问题以高频率、强冲击的态势,次第凸显于媒体与公众。先是关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热烈讨论,没多久,农民工大量失业返乡。春节后,农民工涌进城市的喧嚣尚未停息,北方大旱又接踵而至。2009年2月《时代周报》记者王珏磊就种种“涉农”话题,对作者进行了采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