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生态环境是一种对象性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它的基本特征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上与外在尺度上的统一。
一、人类的产生与进化
生物学前提。人类是在自然界演化的特定的阶段产生的,生物种系的长期进化是人类得以产生的最直接的生物学前提。
社会化基础。生物进化到一定的阶段,终于分化出一支有可能向人进化的以树栖生活为主,靠臂行方式运动的高级灵长目动物——森林古猿。由于地球气候的变化和地理环境的变化,森林开始消退,一部分古猿被迫下地,寻找新的生路。在适应陆上生活的长期斗争中,古猿的形体结构和生活习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强化了直立状态,能腾出前肢使用天然工具,树栖素食为主被杂食性习性所取代。成群结队的捕食和抵御敌害的活动,开始向有组织的方向发展,奠定了社会化基础。
心理学基础。伴随着进化过程中机体构造行为方式的演变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又分化出心理反应形式——感受性。比如,产生多种感觉和知觉,形成了一定的记忆和表象,出现了动作思维的萌芽,并能反映不同事物的关系等等。这是人所特有的意识和思维发生的心理学基础。
劳动在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真正的劳动无疑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人工制造工具的问世,意味着人所特有的活动,意味着生产。劳动之所以在由古猿向人转变的过程中起着根本的作用,基于如下原因。
其一,劳动需要专门的器官。古猿的直立姿态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为前肢的解放奠定了基础,而劳动则使猿的前肢功能发展起来,并逐渐转变成人手。
其二,劳动引起手的变化,又引起全身相关的变化。手足分工,使手和脚的功能转化,各司其职,正式确立了直立姿态。直立不仅使形体内部结构相应固定,而且使视野开阔,能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信息,锻炼了神经系统。直立姿态又使脊柱与支撑起更大容量的大脑,从而为意识创造了条件。
其三,劳动是一种集约化活动,在劳动中需要交流,从而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作为思想的外壳和工具,是和思维相互依存的,语言的发展有助于意识的发展,从而逐渐使动物的心理转变为人的意识。猿脑变成了人脑,完成了猿向人的进化。
人类产生以后,进化并没有终结,人自身仍然处于进化的过程中。人的这种新进化,既不单纯是人的生物属性的进化,也不单纯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进化。它是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人的社会属性的改变来使人的生物属性进化的特别方式延续下来。人的进化包括人的体内进化和体外进化。(www.xing528.com)
人的体外进化,首先,表现为人的手脚在体外的延长。斧、锄、车床、机械等,都是肢体的延长,这是一种借助于工具的体外延长。其次,人的体外进化表现为人的感觉器官的体外延长,例如借助于望远镜、雷达和遥感设备等。再次,人的体外进化表现在人脑的体外延长。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被称为电脑,就是因为它虽然不是人脑,但却放大或部分代替了人脑的功能。
人的体内进化,主要指人的精神方面的进化。它包括思考方式的演化和文化知识水准的提高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前者与科学技术发展分不开,不同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规定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后者与前者紧密相连,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到思考方式的改变,是经过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来实现的,而这方面的提高又依赖于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技术与教育都是生产力。
二、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对象性关系
劳动一开始就有社会性,社会性决定了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必须相互协作。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存在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规律,支配着人类的生活。动物的生活由自然规律所支配,而人的生活除了由自然规律支配外,还受社会规律的支配。所以,人不仅是一种动物性的存在,而且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人类,一旦从自然环境中分化出来,就成为改造自然的一种力量。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不同,人类所进行的往往是主动索取的主体性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的人成为主体,人的认识和实践所指向的对象成为客体。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称为生态环境。由于人所具有的意识性能将自我与环境加以明确区分,由于思维和语言的发展能复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更由于人所创造的工具能延伸自己的肢体、感官,从而可以有选择地对客体施加影响。因此,人就以自己所制造的工具、语言和思考规则为中介,与环境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就是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对象性关系。
人类与生态环境对象性关系表现为:第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离不开生态环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环境。第二,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了环境。人类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才使人的本质得到确认,人创造了环境。人类的实践活动与环境的改变应该一致起来。人类居住的环境应该是健康的,合乎人性的,与环境相适应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创造人。第三,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自然生产力是指未经人加工就已存在的,如气候、水分、土壤、森林、矿藏等。社会生产力是在自然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第四,人与环境应该和谐一致。
人类与生态环境对象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其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个组成部分。“因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1)。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2)这两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关联的、统一的。自然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则是自然进化的产物,社会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同自然完成了本质的统一。
其二,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3)能动性和受动性是一对矛盾,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一方面,能动性以受动性为基础,受动性对能动性是一种制约,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种特定的能动性都以某种特定的受动性作为基础;另一方面,能动性又是受动性的主导,人通过自觉的活动来完善、发展自己,提高对受动性的认识和对受动性的控制能力,人和生态环境的对象性关系就是在这个统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其三,人的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的外在尺度的统一。所谓人的内在的尺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个表征,表现了人区别于动物的活动的创造性活动。
所谓自然的外在尺度,就是自然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和规律。要支配自然,就须服从自然。人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遵从自然界的外在尺度,即外部世界的规律。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仍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的内在尺度不仅仅限于对客观事物规律的反映,在实践上也不仅仅表现为遵从外在客观规律而简单地再生产自然界。人的内在尺度的锻造,凝结了人的创造性的本质力量,它可以通过改造外部客观对象的形式,使之符合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必须使人的活动符合作为人的内在尺度,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主体需要,又符合作为人活动的外在尺度的客观自然规律,实现两个尺度的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