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货原理研究:1839年茶叶贸易与谷物投机活动揭示

通货原理研究:1839年茶叶贸易与谷物投机活动揭示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打算用1839年茶叶贸易中所发生的情况以及1838至1842年之间谷物贸易中的投机活动来加以说明。1839年我们同中国发生了争端,预期茶叶价格将上涨,一些零售商和茶叶商便率先从事投机活动。请注意,这些以很少的资本或根本不用资本而进行巨额购买的投机活动,是在1839年和1840年进行的,那时的货币市场处于最为紧缩的状态,或者用现代的说法来讲,当时货币极为缺乏。

通货原理研究:1839年茶叶贸易与谷物投机活动揭示

正文中谈到了拥有资本和信用的个人的购买力,对此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解释,在这里我就参照实际情况举例加以说明。我的意思是说,那些拥有充足的资本开展正常业务并在其交易中享有良好信誉的人,如果对他所经营的商品的价格上涨的前景持有乐观的看法,并且这种看法被他投机活动开始时和进行时的情况进一步证实,就可能使其购买活动达到同其资本相比非常巨大的程度。这里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市场应该是十分广阔的,并且所经营的商品很容易由于政治原因或自然原因而价格发生大幅度波动;事实上,只有这类商品,才是投机的对象,才足以吸引商人的注意力。我打算用1839年茶叶贸易中所发生的情况(该年中国爆发了动乱 [1] )以及1838至1842年之间谷物贸易中的投机活动来加以说明。

1839年我们同中国发生了争端,预期茶叶价格将上涨,一些零售商和茶叶商便率先从事投机活动。该行业中一种普遍的倾向是储存货物,即,一次储存够满足顾客未来几个月可能需求的货物。然而,其中一些商人,比其他人对前景更加乐观和更加富有冒险精神,利用他们自己在进口商和批发商那里享有的信用,购进远大于他们的生意中估计需要的数量。由于这种购买活动最初是公开进行的,或许确实是为了合法的用途,并在他们正常生意的范围之内,因而他们能够进行购买而不需要支付保证金;而那些被人知晓的投机者则被要求在这种商品的三个月的付款期限到期之前每箱支付2镑,来补偿可能发生的任何价格上的差额。因此不支付任何形式的实际资本或通货,他们便购买了大量茶叶,用出售一部分茶叶所得的利润,他们便能够为购买更多的茶叶支付保证金,通常是在购买数量很大,引起人们注意时,才要求支付保证金。

投机活动就是这样在价格上涨(上涨100%和100%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直到付款期限几乎到期时为止:如果在付款期限到期时情况一直如此,证明在过去时期流行的那种关于未来的全部供应将中断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涨,无论如何不会回落。在这种情况下,投机者本来可以通过出售已购入的茶叶,即使实现不了全部预期利润,也可以赚得很大一笔钱,用这笔钱他们可以大大扩展其生意,或完全洗手不干了,落得个有远见能赚钱的名声。然而,并没有出现这种有利的结果,同他们的期望相反,碰巧有两三船转运的茶叶一到达这里就被允许进港井发现还有更多的茶叶在直接运往这里。这样,供给的增加就超过了投机者的预计,同时,高昂的价格也减少了消费。因此市场上发生了价格剧烈下跌的情况:投机者不亏本就销售不出去,致使他们无力偿债,他们中的一些人因而破产了。这其中,我要提到一个人,他拥有的资本不超过1 200镑,他把这1 200镑的资本都用来作茶叶生意,设法购买了4 000箱的茶叶,其价值在80 000镑以上,由此遭受的损失大约为16 000镑。(www.xing528.com)

我要举的另外一个例子是1838年和1842年间谷物市场上的投机买卖。有这样一个人,根据后来的调查发现,他开始范围广泛的投机活动时拥有的资本不超过5 000镑,由于开始时很成功,以及投机过程中情况很有利,他设法大肆购买谷物,以至当他停止支付时,发现他的债务数额已达到500 000镑至600 000镑。可以列举的另外一些例子,是完全没有任何资本的人,他们仅仅凭借信用,在市场状况证实了他们的看法时,就能进行很大规模的购买活动。

请注意,这些以很少的资本或根本不用资本而进行巨额购买的投机活动,是在1839年和1840年进行的,那时的货币市场处于最为紧缩的状态,或者用现代的说法来讲,当时货币极为缺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