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冰 和悦
一、课程目标
志愿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志愿服务是培养教育青年团员的有效途径,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在全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一种新的时代精神的支持,那就是青年团员的志愿精神。通过志愿者活动,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时代的新风正气。本课程以学生实践体验为主体,每位学生在校三年中,至少累计完成100课时的志愿者服务。以此增强学生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学生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使广大学生坚定信念、树立理想、积极实践,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和建设祖国而奋斗。二、课程结构
本课程分为四个板块:
1.志愿者上岗定期培训。
2.以团支部为单位,选择志愿服务对象,重点在慈善事业、科技推广、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领域定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
3.经验交流、总结。
4.表彰先进。
三、课程方法
以社会实践为主体,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各团支部书记和团委的干部负责对活动的资源作整合,并对活动的方式方法作适当的引导和调控。
四、课程安排
在对全体学生进行志愿活动培训的基础上,各团支部自行组建若干志愿服务小队,以支部为单位自行开展活动,自行联络、安排,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拓展志愿服务的领域,打造中学生自己的志愿服务品牌。
2005学年第二学期初,学校向全体学生提出了“每位学生在校三年内完成100个学时志愿者服务”的要求。
校团委策划组织了以“树责任意识,育奉献之心”为主题的志愿者活动推进大会,大会上,学校领导为学校的七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授旗。
这七个志愿者服务队分别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双语讲解员服务队”、“上海科技馆志愿服务队”、“根与芽环保志愿服务队”、“张江孤老服务队”、“张江社区服务队”、“两极科考服务队”以及“浦东新区残联志愿服务队”等。品牌志愿服务队也将定期招募新的志愿者。志愿活动采取“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规定动作”为学校提供的志愿服务的对象,“自选动作”为各团支部自行选择的志愿服务的对象。两者各占一定的比例。五、课程时间
每位学生在校三年中,至少累计完成100个课时的志愿者服务。
具体时间安排:
a) 高中前两年每学期开展10周志愿者服务活动,每周时间为1.5课时,累计60课时。
b) 暑假和寒假累计开展活动20课时,具体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安排。(www.xing528.com)
c) 高三年级根据自身情况可开展20课时的活动。
六、课程评价
本课程评价由组员自评互评、组长评议、综合评价三部分组成:
1. 组员自评互评:每个月每位组员根据出勤、活动表现等情况相互进行评价。
2. 组长评议:每个月组长根据每位组员的出勤、活动表现等情况对其进行评价。
3. 综合评价:团委参考组员自评互评和组长评议的意见,结合服务对象一方的反馈,并在征求相关意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组长评议和组员互评各占20%,综合评价占40%。 ’
(注:学生志愿服务的评价意见反映在《华东师大二附中学生志愿服务手册》中,该手册由志愿服务章程和志愿服务记录评价表两部分组成。)
七、参考文献
1.《志愿服务与社区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2.《社区服务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导TU)1999年第3期。
3.《组织志愿者队伍,推动社区服务深入》,天津和平区新兴街道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1999年3月。
4.《义务工作的概念及价值》,《义务工作期TIJ}1998年3月。
5.龚青轩:《行动中的中国青年志愿者》,《中国青年)1998年第6期。
6.汤佐城:《青年志愿者的组织运作及其行动推进》,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1998年。
7.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走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广州青年志愿者行动综述》,1999年。
8.苏跃问:《活跃在儿童福利院的“洋义工”》,《广东民政)1997年第6期。
9.李玲修:《“慈善”,必会成为更加恢弘的事业——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崔乃复访谈录》,《慈善)1998年创刊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