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周边走向和平发展道路,实现妥善经营

大周边走向和平发展道路,实现妥善经营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妥善经营大周边走和平发展道路陈向阳当前,中国的周边外交已经发展为大周边外交,大周边地区对中国正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价值。我们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推进中国大周边外交,保障中国战略机遇期,促进中国的和平发展大业。简言之,大周边地区是对外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关键所在,其局势稳定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中国国内的发展。

大周边走向和平发展道路,实现妥善经营

妥善经营大周边走和平发展道路

陈向阳

当前,中国的周边外交已经发展为大周边外交,大周边地区对中国正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价值。我们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推进中国大周边外交,保障中国战略机遇期,促进中国的和平发展大业。

一、中国周边环境复杂多变,制定大周边战略事不宜迟

近来,国际国内所发生的许多热点事件都或多或少与中国的周边地区有关,并引起了世人对中国大周边外交的广泛关注。

看点一,海啸危害甚巨,大国暗中角力。自2004年岁末在东南亚与南亚印度洋一带发生罕见大海啸以来,各大国围绕救援活动展开了激烈的竞赛角逐,其中尤以美日两国军事介入与印度拒绝外援备受瞩目。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列强的军事卷入虽有其有利救灾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看中了东南亚、南亚的地缘战略价值。

看点二,石油需求旺盛,多国竞争激烈。2004年中国进口原油12272万吨,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另进口成品油3788万吨;2005年1月7日,印度和伊朗签署了价值400亿美元的能源合作协议;1月初,印度举办了第一届“亚洲石油峰会”,2月又将在新德里举行第一届“亚洲天然气峰会”。近期,印度还与孟加拉国和缅甸达成铺设管道原则协议,准备将缅甸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通过孟加拉国输入印度;中国和伊朗现正在双方于去年3月签署的价值1000亿美元能源合作协议基础上继续谈判,有望将原协议价值总额增至2000亿美元。伊朗政府高官表示,希望中国替代日本,成为伊朗石油的最大进口国;中国和日本激烈竞争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石油,俄罗斯政府已决定把油管从泰舍特铺到纳霍德卡,而修建从斯科沃罗季诺到大庆支线的问题虽无着落,但俄罗斯已向中国承诺增加铁路运输的石油。

看点三,中国人中资企业在“走出去”的跨国经营过程中,频频遭遇风险。去年,中国驻外工程承包人员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等邻国遭受重大劫难。前不久,8名中国人又在伊拉克遭绑架,经中国政府多方努力后才被释放。

看点四,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中国古代外交实践成为新话题。两千多年前发生的西汉王朝奋起反击匈奴侵略、张骞出使西域历史故事,重又被21世纪今天的国人所津津乐道,其行为方式与利弊得失重又被崛起中的中国所重视。

上述一系列看点,看似不相关,实际上彼此之间却存在着联系,而将其联系起来的便是中国的大周边与大周边外交这一概念。

二、何谓中国的大周边

中国的大周边外交是从周边外交发展而来,中国的周边外交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针对与中国有着直接领土或领水接壤的邻国,称为“接壤型”周边外交或“小周边”;二是所谓四片经营与次区域外交,即“定向或区域型”周边外交,包括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与中亚四片;三是现在的“大周边”外交,即“全球战略型”周边外交,它是中国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进程中的周边外交,是在分片经营周边外交基础上,再将上述四片连为一体,并且向东西两线推进:向西扩展到里海与波斯湾一线,包括了中亚与中东的有关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伊拉克等;向东南延伸到大洋洲,包括了澳大利亚南太平洋岛国

三、大周边对于中国和平发展与民族复兴的特殊意义

周边外交在当今中国外交总体战略中占据首要位置,乃是因为大周边地区对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价值,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特殊价值:

其一,大周边地区是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关键地带,是中国防御外敌入侵的前沿与前哨,是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缓冲带与战略屏障,是维护中国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开展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

其二,大周边地区是保障中国国际政治利益的重要区域,是中国崛起与成为世界大国不可逾越的环节与必经之地,是中国今后崛起为世界单独一极的主要支撑点与战略依托带,是中国与其他力量中心打交道的主要平台;

其三,大周边地区是中国对外展示实力与施加影响的主要场所,是中国对外发挥国际作用、力所能及的主要地区;

其四,大周边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价值。首先,它是中国外贸的重要市场,如2004年中国外贸总额为1.1万亿美元,而与亚洲国家的外贸就占了6000亿美元;其次,它是中国进口能源与资源的主要来源,是中国能源进口的战略通道集中区。大周边集中了中国海外能源供应与资源保障的主要地区,尤其是西面的中亚与中东地区,东南面的澳大利亚,以及北面的俄罗斯。

简言之,大周边地区是对外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关键所在,其局势稳定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中国国内的发展。而中国大周边外交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为中国集中精力于国内经济发展而创造、营造与塑造一个基本安定的周边环境,使其不干扰与分散中国的主要精力,并尽量避免被卷进周边地区的战乱与动荡之中。

四、中国大周边外交的主要对象

对此,可按两种方式加以划分:第一种是按国家大小来划分,一类是大国与国家集团,包括日本、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东盟,以及中国的“特殊邻国”——美国;另一类则是中小国家。第二种按其对华政策与态度来划分,其中美国与日本是中国开展大周边外交的主要竞争者。其原因是美日两国对中国的统一、安全与崛起均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中美与中日之间都呈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复杂关系。对美国,中国可利用当前特殊与有利的国际战略背景,即利用美国陷入中东而无暇更多他顾的机会,以及美俄与美欧矛盾,来大力推进中国的大周边外交,不断扩大中国在大周边的影响力,但并非为了排除美国在该地区的存在与影响。对日本,则是与之竞争该地区的影响力,中国可考虑与之适度分享与共享对本地区的影响力。

五、当前中国大周边外交面临的主要挑战

其一,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主要包括中国与印度的边界争端;中国与东南亚有关国家关于南海岛礁及其海域的争端;中国与日本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东海大陆架划分的争端等。(www.xing528.com)

其二,美日军事同盟的挑战。美国虽然身陷伊拉克,但并未放松对亚太地区的控制。美国已在关岛部署三艘核潜艇并可能在此部署航母。美日正在共同开发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美日将在今年2月份发表新的安全保障联合宣言。美国大势渗透中亚与南亚,其驻军将长期化。其主要目的是要维护美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霸权,并为此而防范中国崛起,阻止中国大陆对台独势力动武;日本极不情愿看到中国崛起,极力与中国争夺亚太地区影响力,如侵占中国钓鱼岛、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破坏中俄能源合作、阻挠中国开采东海大陆架资源、反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允许台独祸首李登辉访日,以及借反恐对外进行军事扩张,预谋修改和平宪法,极力争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等。总之,美日军事同盟对中国的大周边外交构成了严峻挑战。

其三,台独等分裂势力的挑战。台湾与美日之间安全关系密切、军事互动频繁,这对中国大陆武力反台独构成了很大牵制。台独分裂势力还对中国与其周边国家的关系极力加以分化与离间,某些周边国家则为防范中国崛起而图谋以台制华;中国境外的东突独组织正在外部势力支持下重新整合,可能对中国的西部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其四,非传统安全挑战。包括核与导弹扩散、国际恐怖主义猖獗、跨国犯罪、疾病传播、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自然灾害等。

六、中国大周边外交战略的基本思路

其一,明确目标,更新观念,完善体制。将维护中国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保持四周形势基本稳定、促进中邻经济共同发展作为三大目标。树立大周边、大外交与大安全思想,双边与多边外交并用,周边与大国外交结合,军事、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外交方式多管齐下、相互促进。统筹与协调处理中国在大周边面临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事务,国内各相关职能部门应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协同工作。

其二,韬光养晦,寻求共赢。将中国崛起与大周边或亚洲的整体崛起相结合,将中国崛起融入到亚洲崛起之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外交,坚持睦邻、安邻与富邻方针,与周边邻国共同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所带来的好处。

其三,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对美应保持中美关系大局稳定,求同存异,就维持亚太稳定进行战略对话,并应认清美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对日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强调彼此均为亚洲成员的共性,争取合作,斗而不破。

其四,以分片经略为基础,推进大周边一体化。应继续按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与中亚划分的四片经略,各片突出重点、各有侧重。积极参与次区域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及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将地区一体化作为化解双边矛盾与促进地区稳定的重要手段。

其五,抓住历史机遇,利用纪念日造势。2005年对促进中国大周边外交存在以下机遇:一是在4月份纪念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中国当年提倡的“求同存异”精神可进一步发展为21世纪的“和而不同”理念;二是在6月份要纪念郑和西洋600周年,对此应一分为二,既要肯定其和平与无私精神,也应批评其不计得失与好大喜功之举;三是今年将在马来西亚举行首次东亚首脑会议。

其六,中国大周边外交应善于总结中国古代与现代外交历史经验,对中国传统外交思想与战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肯定义利兼顾与德力俱备的务实王道,否定单纯强调仁义道德的纯粹王道与惟利是图、穷兵黩武的霸道,既古为今用,又与时俱进。

七、中国大周边外交战略的五种具体模式

其一,合纵型周边外交战略。

合纵型周边外交战略将美国的霸权主义与外来干预视为实现中国与邻国和睦友好及中国崛起的最大障碍,其主要措施是联合本地区国家尤其是其中的大国(俄罗斯、日本及印度),共同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及其支配亚洲前途命运的图谋。其主要在于大力改善中邻关系,以灵活方式妥善解决中邻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从而尽量排除历史积怨对中邻关系发展的负面影响,也使美国因此而丧失对中邻关系分化离间的机会,使之难以有效利用中邻之间的矛盾。合纵型周边外交战略的主要难点有二:一是中邻之间的矛盾比较棘手,在短期内难以妥善解决;二是对于中国的合纵战略,美国可以连横策略加以化解,即充分利用中邻之间的各种矛盾,对中邻各国加以分化瓦解甚至各个击破,包括利用“中国威胁论”。可见合纵型周边外交战略的可行性是很有限的。

其二,地区一体化型周边外交战略。

该战略的主要特点是顺应国际关系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世界潮流,借鉴欧盟的发展经验,积极倡导区域主义,例如可参考法德两国的历史性和解以实现中日两国的真正和解,将中国的发展完全融入到本地区发展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去,并以制度化、机制化、组织化的周边关系与多边合作来缓解本地区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与安全困境的压力。另外,这种地区一体化周边外交战略还应带有强烈的自主性,也就是一定的“封闭性”与“排外性”,即在关系到本地区一体化发展进程的重大问题上,以及对本地区成员国给予优惠的制度安排上,完全由区内国家共同做主,美国根本无权过问。该战略的目的之一是彻底摆脱美国对中邻关系及地区发展的操纵摆布,它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发展过程。另外,要想在本地区一体化过程中完全排除美国因素也不大可行,因为各国在经济上对美国都依赖较深,而要在军事关系上摆脱安全困境并进而实现一体化则更是困难重重,加之美国与中国的许多邻国早已形成了各种双边军事同盟关系,要想突破这种双边军事同盟,使东亚各国真正形成安全上的共同体也显得遥不可及。尽管如此,地区一体化的周边外交战略仍不失为发展的大方向。

其三,借用外力型周边外交战略。

所谓借用外力型周边外交战略,指的是中国为了实现周边友好与稳定周边安全环境的外交目标而借用、借助外力,通过与外力的合作来对付邻国中的对华强硬派,使其变得对华友善,并借助外力来寻求中邻争端的早日妥善解决。这里所说的外力主要指美国,这种周边外交战略将中美关系视为实现周边友好的关键因素与重要手段,它通过联合美国、以较高程度的中美紧密战略合作关系来推动、促进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有效实施,并试图使美国认识到中国不仅不是其威胁,而且还是美国在东亚(广义)乃至全世界的关键合作伙伴。该战略将美国的支持视为中国周边外交战略成功与否的要害,它看到了美国对于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重要性,但却显然夸大了美国的作用。该战略把成功的希望主要寄托在美国身上更是不可靠、不切实际与危险的,并不可取。

其四,多方共赢型周边外交战略。

所谓多方,即指包括中国及其邻国(尤其是主要邻国)在内的本地区各国,以及作为外部势力与中国特殊“邻国”的美国,而多方共赢型周边外交战略主要是正视美国在本地区及中国周边邻国中的广泛与普遍存在,倡导一种开放的区域主义与多边主义,通过中国、日本、俄罗斯、印度、东盟以及美国这六大力量之间的对话合作,以彼此双赢、六方共赢的模式取代以邻为壑、损人利己、零和博弈的外交行为方式,并以六方之间多领域、多层次、比较均衡的复合型相互依赖来减少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兼顾各方、共同发展、良性互动、普遍而持久的周边友好。该战略既比较现实,即充分考虑到了美国的利益与作用,又符合国际关系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而比较具有发展潜力,值得予以足够重视。但其能否实现,则要看其它各方(除中国外)尤其是美国的态度及其战略目标,如果美国仍以维持其所谓的亚洲霸权为己任,则该战略依然难以推行。

其五,综合型周边外交战略。

上述四种周边外交战略均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将每一种单独来看,则又显示出其片面性与严重不足,故21世纪中国的周边外交战略应该是以这四种模式为基础、将四种模式加以混合的综合型周边外交战略。综合型周边外交战略的特征是:以中国内政外交的自强与独立自主为推行周边外交政策的根本,以中邻联合的合纵方式来对付美国的连横策略与霸权行径,同时又尽量争取改善与稳定中美关系,以地区一体化与多方共赢作为中国周边外交的长远目标,并清醒地认识到周边外交作为手段的有限性与作为目的的中间性,始终牢记周边外交应服从与服务于中国的根本国家利益。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战略研究所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