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国经济安全中的对欧经贸关系
何 兰
20世纪90年代后半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欧盟不断调整其对华政策,并对中欧关系进行新的定位。1998年中欧首次首脑会晤把未来中欧关系定性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此后,中国与欧盟之间的高层互访不断,为全方位改善和发展中欧关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使双方关系的发展呈现出质的飞跃。目前的中欧关系,最引人注目、也是最有成效的是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未来的中欧经贸关系中,既蕴含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因此,正确认识中欧经贸关系的现状,冷静分析各种矛盾因素,及时把握机遇,勇敢面对挑战,对于我国的经济安全至关重要。
一、持续升温的中欧经贸关系
中欧伙伴关系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双方经贸关系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欧元正式流通的刺激下更加密切,越发表现出经济的互利性。中欧经济的互利性表现在:中国以快速增长的对欧出口贸易见长,欧盟则以增加对华投资和技术投入见长。
以中国同欧盟头号经济强国德国的经贸合作为例,2000年中德贸易额达196.87亿美元(同期中国同欧盟的贸易额为600亿美元,同欧洲的贸易额为800亿美元)。更可喜的是,近年中欧双方贸易额成明显大幅度上升的趋势——2000年比1999年增加22.2%,[1]2001年全年贸易额达到235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欧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2002年欧盟对外贸易增长较低情况下,中国作为欧盟的第二大进口国,第五大出口国,双方贸易仍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2002年1—10月,双边贸易额为701.5亿美元,增长11.1%。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386.7亿美元,增长15.3%。就中国出口额来看,欧盟从中国每年的进口总额,在中国出口商品的各国和地区中,名列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
欧盟和中国在经济上不仅来往密切,而且双方在许多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从而使得彼此的合作具有较大的潜力。例如,欧盟的航空、汽车、能源、环保、通讯、精密仪器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与最新产品,既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又解决了其因欧洲市场相对饱和而急需的商品和资金的销售、投放市场。而中国在购进欧盟知识密集型产品的同时,也向欧盟出口纺织品、日用品、玩具、小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弥补了欧盟市场此类商品的短缺状况。目前,中欧在计算机软件、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重要高新科技项目上的战略性合作业已启动。
欧盟还是中国重要的投资伙伴。截止到2000年4月,欧盟各国在华直接投资项目达10589个,协议投资总金额近430亿美元,实际投资额为227亿美元。同年,欧盟在中国投资的合同金额和实际投资金额都超过了美国。在合同投资中,美国占12.83%,欧盟占14.20%;在实际投资中,美国占10.77%,欧盟占11%。[2]欧盟在华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是中国第五大外资来源地、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最大供应方。据中国外经贸部的《2001年外资统计》所提供的情况,从吸收外资所占比例数字来看,1997年美国在中国实际投资的合同金额为9.68%,欧盟为8.29%,但实际投资美国只占当年在中国外资实际投资总额的7.16%,而欧盟则达9.22%。1998年,合同投资额美国占12.44%,欧盟为11.4%,而实际投资额则美国占8.58%,欧盟占8.75%;1999年美国合同投资金额为14.5%,欧盟为9.94%,但在实际投资方面,美国为10.46%,欧盟为11.11%。到了2000年,同美国相比,欧盟在这两个方面的投资额都超过了美国:美国在合同投资中占12.83%,欧盟为14.20%,在实际投资中,美国占10.77%,欧盟已达11%。
在1986—2000年期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中的合同投资金额占中国吸收外资的7.53%,实际投资占7.48%。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尽管有些年份欧盟投资额在中国吸收外资总额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总的来看,是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到2000年,可以说欧盟对中国的投资出现了又一个热潮,合同投资和实际投资的比重分别增加到中国当年吸收外资总额的14.2%和11%,超过了美、日,成为中国的第二大外资来源。
就迄今的情况来看,相比与其他地区的投资方,欧盟各国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领域。外经贸部2001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欧盟各国在中国第一产业的投资项目仅占其投资总额的1.98%,第三产业也不过占22.35%,其余的75.67%为第二产业,其中全部外资又占73%。就其投资方面来看,到2000年底之前,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的项目中制造业占74.41%,在合同投资中,制造业占69.94%。就投资地区来看,欧盟对华投资虽然倾向于中国的东部地区,但它在2000年底之前的对华投资中中部地区占14.14%,西部地区占8.19%。这两个数字都超过同期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在中西部地区所占的比重(12.25%和7.35%)。众所周知的二滩水电站、西安杨森制药厂等大型项目,都是欧盟国家的投资项目。在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方面的投资,欧盟也超过平均水平。2002年,中欧关系在贸易、投资、技术合作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了进展。1—10月,双方贸易额为701.5亿美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11.1%。中欧全年贸易额达800亿美元。[3]
2002年,中国对欧盟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双边和多边两个层面上均加大了相互合作的力度。中欧关系由此进入了认真落实“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稳步发展阶段。这一年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保持了密切的高层接触;加强了中欧经贸合作;更加重视加强与欧洲国家的文化交流。江泽民主席在4月3日会见到访的欧盟委员会外交委员彭定康时高度评价中欧关系,指出中欧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在推动与欧盟成员国发展关系的同时,中国也积极开展与欧盟进行多边对话和合作,并在许多国际问题上达成重要共识。2002年9月22—24日,朱总理在参加第四届亚欧首脑会议时,就进一步加强亚欧合作提出六点主张,即加强政治对话和磋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深化和提升经贸关系,夯实亚欧合作基础;增加环境与农业领域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与交流,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合作;拓宽亚欧文明交流,推动共同进步;扩大国际事务协调与合作,发挥亚欧会议重要影响。12月6日,中欧签署了合作打击海盗行为、恐怖主义以及共同促进海运安全的海上贸易协定。双方的合作扩展到包括经济、金融、环境、能源、信息、反恐、打击非法移民、反毒品、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抗击“非典”等各个领域。
总之,欧盟与中国互为对方的重要市场,欧盟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资金、技术来源,双方的依赖程度越深,合作的范围就会扩大,对对方的借重和期望值也会升高,以期最终达到“双赢”。
二、中欧关系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
与中国和其他世界主要力量关系相比,欧盟与我国没有地缘政治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安全战略矛盾,没有重大利益冲突。在“9·11”后新的国际形势下,随着中欧在反恐等重大问题上共识的增多,中国更加重视与欧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以及一些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多边合作,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首先,中欧合作的分量和潜力很大。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和负责任的大国作用。欧盟以其实力为后盾,加上在国际上的传统地位和影响,也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为了提高各自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双方又需互相借重与加强合作。同时,中欧在发挥联合国主导作用、安全与反恐、全球综合治理、和平与发展及文明多样性和多元化等国际战略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基本一致,在建立多极世界还是单极世界这个根本性问题上有基本共识,这为中欧深化全面合作及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其次,近年来,恐怖活动、小规模战争与冲突波及世界各个地区,惟独中国自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里,政治局势稳定,经济高速发展,成为国外投资的理想之地,2002年吸收外资52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同“9·11”事件之前相比,中国对外部世界合作、参与、负责的意识增加。欧盟近年来在扩大和深化一体化建设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争当世界一极和独立自主意识大为增强。“9·11”事件后,欧盟对其外交政策进行反思,同美国单边主义拉开了距离,在国际上突出了和平、公正形象,对发展中国家增加了亲和力。中国和欧盟的国际地位和作用都明显增强,彼此更加重视发展与对方的关系。
再次,欧盟加快走向一体化,与中国倡导的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目标是一致的。“9·11”事件后,美国变本加厉地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从根本上冲击了以联合国及其宪章原则为中心的国际政治、安全架构,损害了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基础,也损害了包括中国和欧盟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为了有效抵制美国的单边主义,维护自己的主权、安全和战略利益,中欧尤其需要加强协调与合作,这就为中欧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余地和广阔的前景。对中国而言,欧盟是一支可与美国相匹敌的政治、经济、金融和科技力量。哈佛大学教授安德鲁·莫劳夫奇克认为:“欧洲是悄无声息的超级力量,至少可以在贸易、援助、维和、监督和合法性等五个方面就和平与战争问题行使同美国一样大的影响力,即欧盟准入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安全最有力的单一工具;欧洲人提供了70%以上非军事发展援助;欧洲军队在热点地区的维和行动;在欧洲支持下的国际机构监督可以建立起控制危机所需要的全球信任;伊拉克危机证明了多边机构对全球舆论的非凡影响”。[4]中国在与美国发展关系的同时,大力提升与欧盟的关系,符合中国的长远战略利益。
最后,中欧都处于自身发展的重要阶段,双方在有关各自发展的重要问题上互相支持,是强固彼此关系的基础。欧盟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支持中国改革、开放;中国是最早正式承认欧共体的大国之一,始终积极评价并支持欧洲的一体化政策和措施。最近,中国政府宣布将欧元在中国外汇储备中的比例由10%提高到15%,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中欧力量的增长还扩大了双方利益的汇合点,使各方均充分估计对方发展对自身的积极意义,这些都有利于双边关系的顺利、健康发展。
三、中欧关系中对我国经济安全的不利因素
在客观分析中欧经贸关系现状、肯定双方关系发展适逢良机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还有一些不利因素使我国的经济安全面临着挑战。
第一,欧盟密切与中国合作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欧盟各国利益或作为整体的欧洲利益,而不是要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救世主”或使中国尽快强大起来。他们虽然看好中国的市场,但更多的动因还在于要把中国作为其产品销售地和资金投放地,一旦他们感到中国强大起来带给自己的竞争压力,就会想方设法制约和限制我国的发展。欧盟在关于未来10年同亚洲发展关系的战略文件中认为,随着中国的强大,中国会变成欧盟在亚洲、乃至世界各地的竞争对手,因而认为同中国发展关系使欧盟既面临自身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使它自身的发展及在亚洲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地位受到挑战;甚至认为,中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会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独断专行”,不相信中国政府永不称霸的承诺。这些都是对中国的曲解。总之,在中国与欧盟发展经贸关系的过程中,在这些问题上不同观点的碰撞,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同政策、措施上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第二,中国同欧盟之间毕竟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是非标准和行为准则;欧盟有些政治势力对华态度仍存在冷战思维残余,利用人权、西藏、台湾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六·四”事件时欧盟下达的对华军工禁令一直未予取消;特别是有些国家同台湾进行官方接触,或者向台湾出售武器;甚至追随美国支持台湾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欧洲议会通过决议支持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欧盟对华政策的一个战略取向,是期望中国的变革最终导致中国放弃现行政治体制,并试图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施加影响。在欧盟2002年的《对华合作战略报告》中就明确提出:欧盟发展对华关系的动机,就是把中国进一步纳入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为主的国际社会;支持中国在法制和尊重人权的基础上向开放性社会转型;希望中国的立法与联合国关于公民和政治权利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条款一致等。可见,欧盟热心于同中国的政治对话,其终极目的就是希望中国在经济、社会、意识形态、政治等各个方面全盘西化。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势必会同欧盟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和摩擦,斗争是难免的。因此,我们要充分意识到,中欧关系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而将会遇到种种曲折和艰辛,给双边的经济贸易合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由此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我们也要有所警惕。(www.xing528.com)
第三,由于欧盟把中国看作其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以迄今未认可中国企业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而且不时制造各种贸易摩擦,以种种理由限制中国商品进口。其主要做法包括:
(1)对华反倾销。1979年,欧盟首开西方国家对华反倾销之先河。中国加入WTO后,随着欧盟市场对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和中国出口贸易的增加,到目前为止,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已高达97起,约占中国遭受外国反倾销调查案总数的l/3,涉及的产品范围也很广泛,从最初的硅铁、化工类初级产品逐步扩大到轻纺、机电等制成品及钢铁产品,近几年更将目标对准我国传统大宗输欧产品,如自行车、彩电、微波炉、棉布、鞋类、箱包等,我国已成为欧盟反倾销措施的首要打击目标。这种情况之所以频繁发生,除企业间低价竞争、管理混乱等原因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欧盟对我国出口企业实行歧视性政策。据统计,在中国出口至欧盟的产品中,约有10%受到了欧盟反倾销的影响。2002年,欧盟还决定限制中国钢铁、海产品及其他食品进入欧盟市场。按照国际惯例,反倾销举动常常是相互的,限制进口更是屡见不鲜。今后,诸如此类的情况还会不断出现。
(2)知识产权保护。2002年2月下旬,中国出口到欧盟的DVD因侵犯知识产权,被欧盟成员国英国和德国的海关扣押。此事件引起了连锁反应,接着又有日本公司诉中国摩托车企业侵犯知识产权,不久数码相机的知识产权问题也闹得沸沸扬扬。总之,目前凡是涉及出口的、档次较高、市场占有率较大的产品,似乎都存在核心技术的隐患,国外大公司纷纷前来追索专利费,使中国企业陷入困境。专家分析,目前国外大公司在中国内地的专利布局已基本完成,若将DVD和摩托车事件看作是跨国公司对华展开专利大战前奏的话,未来两年,我国企业将会更多地遭遇国外大公司发起的专利攻势。
(3)修改普惠制。欧盟部长理事会于2003年5月8日发布第815/2003号条例,该条例列出了新增毕业产品清单,涉及中国的毕业产品有:乳制品、蛋制品和天然蜂蜜等;塑料和橡胶产品;纸制品;机电产品和光学、照相及电影器材;计量、检验和精密仪器;医疗和手术器械设备;钟表;乐器及其零件和附件。从2003年11月1日起,欧盟在原优惠安排的基础上,对上述产品削减50~70的关税优惠幅度,从2004年5月1日起,将取消全部优惠安排。此次中国的工业品基本上都被列入欧盟的毕业产品清单,能继续享受欧盟普惠制待遇的产品只剩下活动植物产品(油籽、工业及医用植物除外)、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制品、农产品、纺织品(服装制品除外)、贵金属及首饰、交通工具及其设备。
(4)设置技术壁垒。在农产品方面,欧盟利用越来越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阻挡中国出口企业的步伐,从动物源性食品到茶叶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更有甚者,欧盟此举已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在工业品方面,新的技术标准层出不穷,尤其是涉及安全、健康或环保时,欧盟的规定更加严格,我国企业往往对此不够重视,信息不灵,准备不足,处于被动状态。
第四,欧盟东扩和欧元正式流通,将产生贸易和投资转移效应,不可避免地会对中欧经贸合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我国的对欧盟出口贸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欧盟东扩可能会助长其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增加了区内的保护性和封闭性。在欧盟内部,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进口品涌入的态度也不同。北欧、西欧较发达的国家比较开放,而相对落后的南欧国家则保护主义势力盛行,若更加落后的东欧国家入盟,无疑会壮大欧盟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力量。尤其是近年来在对中东欧国家的贸易中,我国出现巨大贸易顺差,已引起对方的强烈不满。因而,中欧之间在经济贸易方面的分歧与矛盾将是不可避免的。
第五,在欧盟成员国内部英国与法德、中小国与大国、“新欧洲与老欧洲”之间的矛盾与分歧在不断扩大。加上美国暗中制造分裂,使欧盟内部难以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对外政策。欧盟内有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发展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和令人担心之处。他们关注中国的改革进程是否会因政局变化或者领导人的更迭而逆转;敦促中国改革向欧洲期望的方向发展,以便克服中国尚存的“欧盟当局与公众所关心的严重缺点”。[5]其中不少人士还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会给世界环保、资源供给造成问题;社会制度不同的中国的强劲发展可能会使其游离于国际社会与国际政治、经济准则之外,难以控制等等。这使得欧盟的对华政策受到掣肘,增加了中国处理双边关系的难度。中国发展同欧盟成员国的双边关系有时又引起某些人的误解,甚至被批评为“对欧盟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段,利用各国间的利益分歧挑起事端”。[6]凡此种种,均会对欧盟进一步扩大对华贸易,增加对华投资等造成消极影响。
四、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总体上讲,中国同欧盟之间目前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是良好的。虽然由于社会制度、价值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双方关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产生某些障碍,并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挑战,但我们应该看到,中欧关系中的积极因素始终是主流,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已成为总的趋势。只要中国审时度势,战略定位准确,抓住机遇,采用灵活的外交策略,求同存异,就可以趋利避害,使中欧之间的合作领域更加广阔,为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现代化建设开创良好的国际环境。
首先,中国应积极扩大与欧盟国家的经济关系,切实推动经贸关系多元化。具体包括:在与欧洲大企业发展关系的同时,重视与在欧洲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中小企业的合作;加大在银行、会计、金融等服务行业引进外资的力度,特别是银行业属欧盟国家的传统强项,中国应深挖这方面合作的潜力;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重点在技术密集产业创造新的投资增长点,并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更多的欧洲企业到中国进行技术开发与合作;提高农产品卫生检疫标准,增大对欧农产品出口;针对欧盟东扩后,为照顾新成员而在投资、贸易、贷款等方面对我国造成的不利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加强调研,找出应对措施。
其次,中国要积极回应欧盟在国际上奉行的“对话、合作与援助”政策,支持其在国际上发挥单独一极作用的努力;在反对制裁、加强南北关系、制定未来全球经济秩序、发挥联合国作用、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上,加强双方的沟通、磋商与协作。欧盟在2002年公布的对华关系文件中,推出了扩大与中国合作的60多个“行动要点”,中方应着重研究欧盟准备重点援助的领域,在诸如环境治理、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法律合作、扶贫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合作计划,以增强这些行动要点的可操作性。此外,中欧双方应重视与俄罗斯加强在欧亚大陆事务中的密切合作。
再次,发展同欧盟之间卓有成效的合作,关键在于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除了上述经济、政治领域的战略对策和具体措施外,在文化领域,双方要共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包括拓宽定期文化交流的项目、增加在对方设立“文化中心”的数目、举办各种文化、艺术展览会、提升科学技术与文化交流的层次等,以此进一步促进并加深相互间的了解和认同,减少和化解不信任感与排斥心理。
总之,全面巩固中欧经贸关系的战略地位,继续保持和增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势头,是中欧双方最为明智的选择。为此,中欧必须正视阻碍双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都应将发展双边经济关系放在战略高度进行规划和操作,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终达到真正的“共赢”。正如2001年5月欧盟委员公布的《欧盟对华新战略:1998年文件的实施情况和提高政策效果的未来规划》的结束语中所说:“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讲,欧盟和中国在双边及全球事务中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符合欧盟和中国的利益,有助于提高欧洲和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7]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教授、博士)
【注释】
[1]中国外经贸部:《2001年外经统计》。
[2]中国外经贸部:《2001年外经统计》。
[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2002—2003》,时事出版社2003年。
[4]1998年3月2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的《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报告。
[5]1998年3月2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的《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报告。
[6]1998年6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的《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报告。
[7]2001年5月,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欧盟对华新战略》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