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委婉修辞的非典型表现形态优秀研究成果

委婉修辞的非典型表现形态优秀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则广告运用的也是“比喻”修辞法,属于“比喻”中的“明喻”,但表意却相当委婉。其实,在实际语言表达中,“借代”修辞法还有一种不为学者们所提及的表达效果,这就是曲尽其意的委婉表达效应。

委婉修辞的非典型表现形态优秀研究成果

三、委婉修辞的非典型表现形态

除了上述各种“委婉修辞”的“典型表现形态”外,“委婉修辞”还有各种“非典型的表现形态”。上面我们已经说过,主要包括“比喻”、“借代”、“设问”、“同语”、“镶嵌”、“移就”、“比拟”、“映衬”、“层递”、“异语”、“夸张”、“引经”等12种辞格。下面我们就分而述之。

1.“比喻”中的委婉其辞

“比喻”,是说写活动中经由联想与想象,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完全不同但在某一方面有类似点的事物进行联系搭挂的修辞手法。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一般认为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可以开拓人们的眼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表达得具体生动而又浅显,把平淡无奇的事物描写得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一些特殊格式的比喻,还常能发挥一些特殊的表达作用。”(41)诚然,“比喻”的运用确有上述这些表达效果。但是,有一个效果一直未曾被学者们所注意,这就是“比喻”还有委婉含蓄的效果。如:

(82)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孟子・梁惠王上》)

例(82)是《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一章中的片段,是孟子阐述其“保民而王”,反对以武力图霸思想的。上述孟子最后说的一番话,意思是说:齐宣王欲开疆辟土,使秦、楚诸大国臣服于齐,使齐国君临中原诸侯国之上并化育周边“四夷”的想法,就好比是爬到树上去寻鱼一样。这种“比喻”的实质含义是说:齐宣王的“大欲”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种想法与努力是徒劳愚蠢的。尽管这层意思很明显,但由于孟子用的是“比喻”修辞法,是要齐宣王意会其“比喻”之后才能了悟其深层含义的,所以孟子的这番话就明显比直说要委婉得多了。

又如:

(83)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佣者笑而应之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例(83)叙述陈涉少时即有远大抱负,当他委婉地向伙伴们倾吐心曲时,却不为伙伴们所理解,反遭嘲笑。但是,对同是为人佣耕的伙伴的胸无大志与不理解的嘲笑,他又不便于直通通地说:“你们这些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之辈,跟你们说这些真是对牛弹琴。”所以,他就用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样一个“比喻”来表达。由于这个“比喻”是个借喻,比喻的本体“你们”和喻词“像”都不出现,所以表意就显得更加委婉。尽管贬斥之意尽在,但却深沉含蓄,使人听了不至于太刺耳、太难堪,表达效果非常好。

中国古人喜欢用“比喻”修辞法来曲折地达意传情,现代人亦有此好。如:

(84)胡适揭开文学革命的序幕,提倡白话文学,宣扬民主与科学,推出德先生(democracy)与赛先生(science),鼓动新思潮,开风气之先,居功奇伟。曾经遭受到若干保守人士的攻讦,开始还讲道理,后来演变成人身攻击。胡适虽然修养不错,终究按捺不住,脱口而出:

“狮子与老虎向来都是独来独往的,只有狐狸跟狗才联群结党!”

(沈谦《我的朋友胡适之》)

例(84)所述胡适骂人的名言,运用的即是“比喻”修辞法,属于“比喻”中的“借喻”,本体与喻词都省去了。这句话的实质含义是说:“我就像狮子与老虎一样,向来是独来独往的,做事光明磊落;而你们这帮人就像狐狸与狗一样,总要结群结党干些阴暗见不得人的事。”如果胡适是这样直话直说,势必会招来更多的攻讦。因为一方面这话过于粗鲁、刻薄,另一方面将自己比做“狮子”、“老虎”未免过于自傲自大。妙就妙在胡适不这样直说,而是用了一个“借喻”,既委婉地说尽了上述的意思,又不至于被人抓住把柄,陷自己于泥潭,同时还表现出一个大学者的典雅风范。可谓是骂人不带脏字,占了便宜又卖乖!

又如:

(85)烟酒之于人生,犹如标点之于文字。

例(85)是早些年台湾烟酒公卖局所做的一则烟酒广告(42)。这则广告运用的也是“比喻”修辞法,属于“比喻”中的“明喻”,但表意却相当委婉。它的实质含义是说:人生若无烟酒调剂,就会活得极其乏味;这就如同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沉闷一样。所以,要想人生多姿多彩,还是应该抽点烟、喝点酒的。烟、酒都是对人身体有害之物,特别是香烟。因此,在世界各地,为烟、酒特别是香烟做广告,一般是不会为法律所允许的。在早年的我国台湾地区,恐怕情况也是如此,起码也是不能很赤裸裸地做广告。再说,从道义上讲,用广告的形式劝人抽烟、喝酒总是不妥的。然而,上述这则广告语,尽管是在为烟酒做广告,但却为人称道。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它的“比喻”巧妙,既做了广告,又委婉地说尽了烟酒的好处,还令人无法抓住其把柄。

一般说来,“比喻”的主要表达效果是形象生动,但如上述所举例子一样,也有一些“比喻”辞例的表达效果是明显的委婉含蓄者。不过,应该指出的是,一般说来,如果表达者是意欲用“比喻”来委婉达意,大多是用“借喻”来实现的。上述诸例即可说明这一点。因为“借喻”都是省去本体与喻词,所以自然表意就显得委婉。如果是其他类型的“比喻”,则表意的委婉程度就要大打折扣了。

2.“借代”中的曲尽其意

“借代”,是基于“关系联想”(如“因果联想”、“种属联想”、“主宾联想”、“偏全联想”等)的心理机制(43),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44)的修辞手法。一般说来,“借代”修辞法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可以引人联想,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修辞效果;同时,在语言表达上也显得富于变化”(45)。其实,在实际语言表达中,“借代”修辞法还有一种不为学者们所提及的表达效果,这就是曲尽其意的委婉表达效应。如:

(86)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诗经・卫风・氓》)

例(86)所写的“复关”是女主人公的情人(也就是后来抛弃女主人公的“二三其德”之徒)氓所居住的地方,这里是以“复关”代指“居住复关之人”即氓的,是明显的以地点代人的“借代”修辞法。这样写,既交代了女主人公情人所居之地,又展露了女主人公羞于直言情人姓名的羞涩忸怩之态,可谓是婉约含蓄、曲尽其意。

又如:

(87)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例(87)是写一位女子思念远行他乡的情人。从整体上看,全诗抒发相思情怀都很直白深切,但“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两句,由于运用了“借代”修辞法,则显得表意相当委婉,有一种深沉含蓄的韵致。这里,作者不直说女子思念远行在外的情人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瘦得连衣带都宽松了许多;而只说“衣带日已缓”这一结果,省去其原因:“相思”。这样,以结果代原因,就使作品的达意传情显得委婉深沉了许多,达到了中国传统诗歌所追求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理想境界。

古人喜欢运用“借代”修辞法来婉曲地达意传情,现代人亦有此好。如:

(88)为了“雅”,本来不想说这些话的。后来一想,这于“雅”并无伤,不过是在证明我自己的“俗”。王夷甫口不言钱,还是一个不干不净人物,雅人打算盘,当然也无损其为雅人。不过他应该有时收起算盘,或者最妙是暂时忘却算盘,那么,那时的一言一笑,就都是灵机天成的一言一笑,如果念念不忘世间的利害,那就成为“杭育杭育派”了。这关键,只在一者能够忽而放开,一者却是永远执着,因此也就大有了雅俗和高下之分。我想,这和时而“敦伦”者不失为圣贤,连白天也在想女人的就被称为“登徒子”的道理,大概是一样的。

鲁迅《病后杂谈》)

例(88)这段话意在讽刺那些“口里说的是仁义道德,心里想的是男盗女娼”者的心口不一行为。但作者鲁迅却没有直白地表达本意,而是三次运用“借代”修辞法以委婉地宣达其意。其一是“杭育杭育派”,它是以劳动者劳动(诸如抬物或打夯等)时为了协调行动或减轻疲劳等而发出的呼声“杭育杭育”来代指劳动者,亦即指代“劳动大众”。其二是“敦伦”,是指代夫妇房事。中国传统观点是男女结合是为了传承香火,所以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依此观念,夫妇之间行房事的目的全在于生儿育女、传承香火,亦即“敦睦人伦”。因此,以“敦伦”代夫妇房事是一种以结果或目的代原因、行为的“借代”修辞法。其三是“登徒子”,是以专指与泛称相代的“借代”手法。战国时代楚人宋玉有《登徒子好色赋》一赋,是写登徒子与邻家女之事。“登徒”是人的姓氏,“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因登徒子好邻家女美色之故,后代遂将“登徒子”做了“好色之徒”的代称,这是一种以特称与泛称相代的“借代”修辞法,不直白本体。以上鲁迅所用的三例“借代”修辞法,都是为了表情达意的委婉含蓄之目的。

又如:

(89)贫不足耻。贫乃士之常,何况劳苦大众。不过打肿脸充胖子是人之常情,谁也不愿在人前暴露自己的贫穷。贫贱骄人乃是反常的激愤表示,不是常情。原宪穷,他承认穷,不承认病,其实就整个社会而言,贫是病。我知道有一人家,主人是小公务员,食指众多,每餐吃窝头,于套间进食,严扃其门户,不使人知。一日,忘记锁门,有熟客来排闼直入,发现全家每人捧着一座金字塔,主客大窘,几至无地自容。这个人家的子弟,个个发愤图强,皆能卓然自立,很快的就脱离了窝头的户籍

梁实秋《窝头》)

例(89)这段话,作者三处用了“借代”修辞法。其一是以“食指”代“家庭人口”,这里指那位小公务员家里吃饭的人口多,是以人的手指代人,如清人蒲松龄聊斋志异・小二》篇中有“食指数百无冗口”,即与此例相同,属于部分代整体的“借代”;其二是以“金字塔”代窝头,是以其形状特征来代本体;其三是以“窝头的户籍”代贫穷的境况,是以具体代抽象。因为上述所说的三样都与贫穷相关,而与贫穷相关的事是令人难堪的,所以作者这里皆以“借代”修辞法叙而出之,使达意显得较为婉转。

再如:

(90)西洋某些学者对儒学感兴趣,自有他们的道理与自由,但想用孔夫子治爱滋病恐怕不能奏效。

(陈小川林妹妹孙悟空・新儒家》)

例(90)最后一句话里,用了两个“借代”手法:一是以“孔夫子”代“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以作者代作者的学说或观点;二是以“爱滋病”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弊端,是以具体代抽象的“借代”。了解到这一点,那么作者所说的“想用孔夫子治爱滋病恐怕不能奏效”,实际上就是说:儒家学说是救不了资本主义的命,是不能根治资本主义的社会弊端的,儒家学说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由于作者运用了“借代”修辞法,所以达意就没有这样赤裸裸,而是相当含蓄的,但是对操持新儒家学说的学者的批评却非常有力度。

“借代”由于多是以借体代本体,所以在表达效果上除了有形象性、活泼性、鲜明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表达效果,这就是委婉含蓄,上述诸例都可以证明。因为“借代”修辞法的表意方法是以借体代本体,其所表达的语意需要解读者首先从表达者所提供的借体去推求出本体,然后将本体与借体联系起来才能了解其所表达的真实语意。因此,不少“借代”修辞法都有程度不等的委婉含蓄的表达效果。

3.“设问”中的意在问外

“设问”,是一种“胸中早有定见,话中故意设问”(46)的修辞法。“设问”修辞法的运用,一般认为有“提醒注意,启发思考;突出观点,分清层次,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47)等效果。其实,“设问”在有些情况下还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这就是使所要表达的语意显得婉转。如:

(91)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献子曰:“不为具、敖乎?”对曰:“先君献、武之讳也。”献子归,遍戒其所知曰:“人不可以不学。吾适鲁而名其二讳,为笑焉。唯不学也。人之有学也,犹木之有枝叶也。木有枝叶犹庇荫人,而况君子之学乎?

(《国语・晋语》九)

例(91)中范献子所说的话,最后两句的表层意思是说:树木有枝叶还可以庇荫人类,那么君子有学问又怎样呢?其正意是说:君子一定要有学问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范献子没有这样直说出来,而是让听者自己去思考,因此在表意上就显得婉转得多了。

又如:

(92)允起曰:“允欲将此女献上太帅,未审肯容纳否?”卓曰:“如此见惠,何以报德?”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回)

例(92)是司徒王允为除国贼董卓而以侍女貂蝉献董卓所演出的一场“连环计”的情节之一,其意是要离间董卓与吕布的关系,借吕布以除董卓。董卓是个好色之徒,一见貂蝉美色便有收纳之意。然而,他又不便于直说:“好!我愿意收下。”于是,只好婉转地说:“如此见惠,何以报德?”意思是说:“王大人对我如此厚遇,我怎么报答您才好呢?”这是以问代答,不露痕迹,委婉含蓄地向王允表达了这样一个深层意思:“你送的美女我乐意接纳。”这老贼还真会说话,不愧为一代奸雄

在现代,这种于“设问”中委婉其辞的例子也是时常可以见到的。如:

(93)青年里面,当然也不免有洋服上挂一枝万年笔,做做装饰的人,但这究竟是少数,使用者的多,原因还是在便当。便于使用的器具的力量,是决非劝谕,讥刺,痛骂之类的空言所能制止的。假如不信,你倒去劝那些坐汽车的人,在北方改用骡车,在南方改用绿呢大轿试试看。如果说这提议是笑话,那么,劝学生改用毛笔呢?

(鲁迅《论毛笔之类》)

例(93)的文字是鲁迅用以讽刺那些“不看报纸,昧于世界的大势”的不现实的“国货”提倡家们的。其中的最后一句,用的是“设问”修辞法。表面只问“劝学生改用毛笔”怎么样,实际上是说:要劝学生改用毛笔,那就是笑话!其讽刺“国货”提倡家的意思十分明显,但又不是那么露骨,显得相当委婉。

又如:

(94)新来的统计员小王红着脸拿着几张表,走进了局长办公室。

一进门就说:“局长你看这是怎么回事?”右手把表递过去。

局长只用眼一扫,抬起眼问:“怎么了?”

小王把两手一摊苦笑着说:“我把每年的植树面积乘以成活率,加在一起,除以我县的面积,等于覆盖率,对吧?”局长莫名其妙地点点头。小王两手一挥,接着说道:“可是等于120%。那么我们就应该住在森林里了,但是那20%又种在哪里了呢?天上?地下?……”

(赵文建《森林覆盖率120%》)

例(94)是登载于1984年9月20日《讽刺与幽默》上的一文(48)。文中小王的“设问”绝不是重在引起局长的注意,而是要委婉地表达这样的意思:“根据数字来计算,我县森林覆盖率是120%,超出了土地总面积,这是不可能的。多出的20%森林面积不会跑到天上或地下的,可见历年所报的植树成活率都是虚假的。”但是小王是下级,当然不能对局长这样直通通地说,所以他以逻辑推理的方法,以“设问”的手法要局长回答,这样其语意表达既显得非常有力,而又委婉得体。

“设问”修辞法除了引人注意与强化某一语意外,也有一些设问的辞例带有某种委婉的表达效果。尽管不少“设问”修辞法的辞例,其所要解读者回答的问题解读者很容易从其所陈述的事实或道理中找到答案,但是用这种“设问”还是要比表达者直接以肯定句陈说出来要显得委婉。上述诸例皆是。

4.“同语”中的伏笔深藏

“同语”,是一种以主语与表语同辞的判断句形式来表情达意的修辞法。一般认为它的表达效果是“能引起听众读者的深刻思考,耐人寻味”(49)。这固然没错,但是也有一些“同语”修辞法的运用并不是为了引人思考、耐人寻味,而是为了使表意达情显得委婉含蓄。如:

(95)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焉能浼我哉?

(《孟子・公孙丑上》)

例(95)是孟子在比较伯夷与柳下惠的处世原则与作风时引用到的柳下惠的话。柳下惠的这番话是阐述自己独立不群的处世原则,表层意思是说:“我是我,你是你,你即使在我旁边赤身裸体,又怎能玷污我呢?”实际上,这话的实质是说:“我与别人不同,我有自己独立的处世原则,不会受人影响。”由于运用了“同语”修辞法(尔为尔,我为我),所以表意上就显得比较婉转,没有那么生硬而太过锋芒毕露。

古代汉语中运用“同语”委婉达意者不很多,现代汉语中这种情况就多起来了。如:

(96)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鲁迅《战士和苍蝇》)

例(96)这句话已然成为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了,其要说的实质性的意思是:战士与苍蝇是截然不同的,战士即使有缺点也比完美的苍蝇要伟大。但是,由于作者在此运用了“同语”修辞法,就比直通通地将上述意思说出来要委婉多了。关于这里所说的“战士”与“苍蝇”的具体所指,鲁迅在1925年4月3日《京报副刊》发表的《这是这么一个意思》中对此曾有说明:“所谓战士者,是指中山先生和民国元年前后殉国而反受奴才们讥笑糟蹋的先烈;苍蝇则当然是指奴才们。”了解到这一层,我们更可见出鲁迅此名言的委婉深刻了。

又如:

(97)人到成年,嘤嘤求偶,这时节不但自己着急,家长更是担心,可是所谓代沟出现了,一方面说这是我的事,你少管,另一方面说传宗接代的大事如何能不过问。一个人究竟是姣好还是寝陋,是端庄还是阴鸷,本来难有定评。“看那样子,长头发、牛仔裤、嬉游浪荡、好吃懒做,大概不是善类。”“爬山、露营、打球、跳舞,都是青年的娱乐,难道要我们天天匀出功夫来晨昏定省,膝下承欢?”南辕北辙,越说越远。其实“养儿防老”、“我养你小,你养我老”的观念,现代的人大部分早已不再坚持。羽毛既丰,各奔前程,上下两代能保持朋友一般的关系,可疏可密,岁时存问,相待以礼,岂不甚妙?谁也无需剑拔弩张,放任自己,而诿过于代沟。沟是死的,人是活的!代沟需要沟通,不能像希腊神话中的亚力山大以利剑砍难解之绳结那样容易的一刀两断,因为人终归是人。

(梁实秋《代沟》)

例(97)这段文字是谈上下两代之间的代沟问题,说明代沟存在的必然性与代沟消解的困难。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人终归是人”,用的是“同语”修辞法。其意是说:人是感情动物,思想情感很复杂,因此消解两代人思想情感差异所引起的代沟是不能简单化的。如果作者这样直话直说,不仅显得表意过于直露,而且还少了一份含蓄婉转之韵味。

再如:

(98)我望着在一片深蓝色幽辉中,卢燕女士的身影,不由得默默地想:作为一名电影演员,她或许在好莱坞的银幕上扮演过各种性格的角色。然而,生活中的她还是她,气质如初,神往故土。一个人即使足履天涯,也割不断与那块古老土地的千丝万缕的文化渊源。

(理由《香港雨霏霏》)

例(98)是记述著名华裔女明星卢燕女士的一段文字。这里作者所说的“生活中的她还是她”,是运用了“同语”修辞法。其实质意思是说:尽管她在银幕上是世人瞩目的世界明星,但是生活中她仍是一个与中国文化有着割舍不断联系的中国人。如果直白地这样说,也就平淡无味了,读者也就没了回味、思考的余地。而运用“同语”修辞法,则将要说的意思都包含在内,解读却要读者自己去努力。这样,既使表意婉转,又有耐人寻味、引人联想之趣。

“同语”修辞法,尽管多半是为了强调某种语意或是追求一种警策的表达效果,但诸如上述之例,还是有着明显的委婉表达效果的。因为它以相同的字面来表述并不是为了作一个等义的判断,而是在判断句的构拟中将某一概念作了宽窄不等的区分,以此将所欲表达的语意包括在这相同的字面而不相同的概念之中,让人思而得之。因此,它有委婉含蓄的表达效果,上述诸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5.“镶嵌”中的意隐字间

“镶嵌”,是“镶字”与“嵌字”的合称,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法。“镶字”是“为要把话说得舒缓些或郑重些,故意用几个无关紧要的字来拖长紧要的字的”修辞法,如“荣如辱如”、“其容且易”等等。(50)“镶字”修辞法的效果是“延音加力”,“引起读者听者充分的注意”(51)。“嵌字”是“故意用几个特定的字嵌入话中”的修辞法。这种修辞法,除了有一部分带有文字游戏的意味,相当部分是意在使表情达意显得委婉曲折。如:

(99)东坡集中有《减字木兰花》词云:“郑庄好客,容我樽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甚声名独我公。高山白早,莹雪肌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人多不晓其意。或云:坡昔过京口,官妓郑容高莹二人尝侍宴。坡喜之,二妓间请于坡,欲为脱籍。坡许之而终不为言。及临别,二妓复之船所恳之,坡曰:“尔但持我此词以往,太守一见,便知其意。”盖是郑容落籍高莹从良八字也。此老真尔狡狯耶。

(宋・陈善《扪虱新话》下集卷之三

《东坡为郑容落籍高莹从良》条)

例(99)叙述官妓郑容、高莹二人因与苏东坡意甚相得,所以二人就将意欲脱离妓门从良之愿说出,想请苏轼从中作成此事。苏轼答应了,但迟迟不说此事。待到苏轼要离开京口时,二人又至船上跟苏轼重提此事。于是,苏轼写了上面那首词,并说:“尔但持我词而往,太守一见便知其意。”那么,苏轼此词暗藏了什么样的玄机,会让太守一见便知呢?其实,玄机就是此词运用了“镶嵌”修辞法中的“嵌字”法,将郑、高二女的求托之事都镶嵌在此词的每一句的首字上了,只要将这八句词的首字抽出来,便成“郑容落籍,高莹从良”两句话。其意是告诉太守,让此二女脱离青楼,使其择夫从良。于此,我们既可见出“嵌字”修辞法在表意达情方面特有的效果,又可见出苏东坡于此小处亦显其不凡的才情,其传情达意之巧妙、之委婉真是令人叫绝!

又如:

(100)家居青山绿水畔,人在春风和气中。

例(100)是清人褚人穫的笔记《坚瓠集》中所记的一副对联(52)。据说,这副对联是明人杨南峰(杨循吉)所作。当时,吴中乡间有一位富翁附庸风雅,慕杨南峰之名,求他为其宅第写一副门联。杨氏乃明成化进士,好读书,性狷隘,好持人长短。所以当那位富翁求他作对联时,他好嘲弄别人的本性又上来了,遂作了上述这副对联以赠之。表面上看,这副对联是在夸说富翁宅第坐落环境很好,实则是在嘲弄富翁,说他的宅第是“家人”(即仆人)的宅第,因为此翁的祖父曾为人仆。这骂人的“家人”二字,就是杨氏运用“镶嵌”修辞法中的“嵌字”法,巧妙地将其骂语“家人”二字嵌在了对联的上下两句的开头,骂了人还令人不知,可谓是委婉至极。

现代人们运用“镶嵌”修辞法的水平也不逊于古人。如:

(101)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例(101)是著名学者章太炎在民国初年所作的《讽曹锟》的联语(53)。章太炎之所以要作此对联,是基于这么一个历史背景: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曹锟为了当选总统,公开收买国会议员,最终还真的贿选成功,当上了中华民国总统。由此引发全国舆论一片哗然,人神共愤。于是,章太炎就写了上述这首联语,讽之刺之,讨之伐之。不仅令人叹妙,而且大快人心。之所以有此效果,那只是因为章太炎“嵌字”修辞法运用得好。这副对联所要表达的真实语意是:民国何分南北?总统不是东西!但是,章太炎没有这样直白地说,而是将这两句话离析开来,镶嵌于两个完整的语句中,让人思而得之,既尖刻地骂了人,而又显得含蓄有机趣,真可谓是耐人寻味、令人拍案叫绝的“千古名骂”!

又如:

(102)昨天,台视举行《雪山飞狐》试片会,会场高挂两标语:“雪山压垮望夫崖,飞狐踹倒张三丰”,足可见台视企图借《雪山飞狐》重拾八点档威风的决心。

例(102)是1991年3月14日台湾《中国时报》上的一则报道(54)。其中,所说的台视试片会会场悬挂的标语颇有意思。据台湾学者沈谦教授解释,台湾有三大知名电视台:中视、华视、台视。当时中视正播映电视剧《望夫崖》,华视正播映《张三丰》。台视为了争夺电视观众,所以打出了这幅标语,意在与其他两家电视台竞争,是一种广告战。最后,台视是否盖过其他两家电视台,我们不知道。但是,台视所打出的这幅标语确实很煽情,表达效果很好。它是把“镶嵌”修辞法中的“嵌字”法运用到了电视广告战上,既贬低了对手所播的节目,抬升了自己所播映节目的可看性,但又显得婉约含蓄,让对手又生气又服气,让观众心知是宣传夸张却又不能不信不看,真是富有创意,堪称广告中的绝妙好辞!

“镶嵌”修辞法,除了表达者用此修辞法的目的是为了露才或作文字游戏的目的外,一般说来,“镶嵌”修辞法都有表意委婉的效果。因为它都是将所要表达的意思分散嵌于不同的句子或词组中,不让解读者轻易破译其奥秘。因此,它自然在表意上就显得委婉含蓄了。

6.“移就”中的托物言情

“移就”,是说写中“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属于乙印象”(55)的修辞法。这种修辞法的主要表达效果是使物带上人的情状,使情感外化,从而烘衬特定的环境氛围,以使某种情意的表达更充分。(56)但是,实际语言表达中,却有不少“移就”修辞法的运用是为了寻求达意传情的婉转。如:

(10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例(103)是诗人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三月为“安史之乱”叛军困禁于长安城中时所作。眼见大好河山毁于一旦,生灵涂炭,长安城满目荒凉,诗人情不自禁地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深切地忧时伤乱的感慨。然而,这种感慨诗人并没有直白地指点出来,而是通过写景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出来。其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则是运用“移就”的修辞法,将作者自己的感情移到花鸟身上。不说自己忧时伤乱,见到平日可娱可乐的花鸟也高兴不起来;而是说对着残破的山河、荒芜的城池,花儿也溅泪,鸟儿也惊心。这样,不仅将其情感表达得较为委婉含蓄,而且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宋人司马光曾就此诗评论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57)

又如:

(10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南唐・李煜《乌夜啼》)

例(104)李煜所说的“寂寞梧桐深院”,运用的也是“移就”修辞法,是将人之所特有的寂寞情感移至无情感、无生命的“梧桐”和“深院”之上。这种“移就”修辞法的运用,不仅婉约地写出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失国被囚的极度孤寂之情,而且也极大地造就了此词凄婉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运用“移就”修辞手法委婉地表达某种语意或情感的情况,也时时有之。如:

(105)……她严肃地说:“你的父亲原是一个铸剑的名工,天下第一。……费了整三年的精神,炼成两把剑。当最末次开炉的那一日,是怎样骇人的景象呵!哗拉拉地腾上一道白气的时候,地面也觉得动摇。那白气到天半便变成白云,罩住了这处所,渐渐现出绯红颜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我家的漆黑的炉子里,是躺着通红的两把剑。你父亲用井华水慢慢地滴下去,那剑嘶嘶地吼着,慢慢转成青色了。这样地七日七夜,就看不见了剑,仔细看时,却还在炉底里,纯青的,透明的,正象两条冰。大欢喜的光采,便从你父亲的眼睛里四射出来;他取起剑,拂拭着,拂拭着。然而悲惨的皱纹,却也从他的眉头和嘴角出现了。……‘你只要看这几天的景象,就明白无论是谁,都知道剑已炼就的了’,他悄悄地对我说。‘一到明天,我必须去献给大王。但献剑的一天,也就是我命尽的日子。怕我们从此要长别了。’……”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

例(105)的一段文字,是眉间尺的母亲告知眉间尺其父(铸剑名工)为楚王铸剑而被杀的往事,并说明了眉间尺的父亲为什么剑成人死的原因。其中,“悲惨的皱纹,却从他的眉头和嘴角出现了”一句,是运用了“移就”的修辞法。这句话如果平直地说,就是:想到剑成身亡的结局,他心中感到无限悲惨,皱纹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眉头和嘴角了。这样说,当然意思都说出来了,但却少了一份令人回味的婉转与简约的韵致,明显没有上述以“移就”修辞法说出的好。

又如:

(106)明天早上,辛楣和李梅亭吃了几颗疲乏的花生米,灌几壶冷淡的茶,同出门找本地教育机关去了。

(钱钟书《围城》)

例(106)这段文字是写赵辛楣、李梅亭、方鸿渐等一行人,在前往国立三闾大学就任教职途中因路资不够,打电报让上海汇来一笔钱。可是,汇票收到后,当地的邮政当局却要他们找人担保。赵、李二人为此在人地生疏之处奔波多日,求助无门,弄得筋疲力尽,而且尝尽了被人冷淡的滋味。然而,作者却不直说赵、李二人为此事精疲力竭,尝尽了被人冷淡的滋味,而是运用“移就”的修辞法,将赵、李二人“身体疲乏”、“受人冷淡”的身心感受移至花生米、茶上,以“疲乏的花生米”、“冷淡的茶”来表达,显得既婉转又形象。

“移就”修辞法的主要表达效果当然是使表达者的情感外化,从而烘托某种环境氛围,以使情感表达更充分。但是,因为“移就”有烘托作用,因此它除烘托某种特定环境外,也能将表达者的某种情感、情绪烘托出来,从而使表达者的思想感情的表露显得委婉含蓄。上述诸例都有这种倾向。

7.“比拟”中的意蓄比中

“比拟”,就是言语活动中“将人拟物(就是以物比人)和将物拟人(就是以人比物)”(58)的修辞手法。一般认为,“比拟”修辞法的主要表达效果是让人调动想象,使抽象事物变得形象生动,可以烘托气氛,抒发情感。(59)但是,情况也并非完全如此,有时一些“比拟”修辞法的运用还有委婉含蓄的表达效果。如:

(107)我还记得中国的女人是怎样被压制,有时简直并羊而不如。现在托了洋鬼子学说的福,似乎有些解放了。但她一得到可以逞威的地位如校长之类,不就雇用了“掠袖擦掌”的打手似的男人,来威吓毫无武力的同性的学生们么?不是利用了外面正有别的学潮的时候,和一些狐群狗党趁势来开除她私意所不喜的学生们么?而几个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生长的男人们,此时却在异性的饭碗化身的面前摇尾,简直并羊而不如。

(鲁迅《忽然想到》(七))

例(107)是鲁迅抨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及其总务长吴沆压制迫害学生的暴行的话。其中,“而几个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生长的男人们,此时却在异性的饭碗化身的面前摇尾”,是以“比拟”的修辞法来表情达意的。它的实质含义是说,吴沆等男人们就像狗一样为了饭碗而不顾道义充当杨荫榆的帮凶。但是,由于运用了“比拟”修辞法,表达上虽有此意,但字面上却显得相当委婉含蓄。尽管事实上是在骂人,但却不失文人应有的儒雅风范。

又如:

(108)金钱是文化老板的上帝。金钱给作家上紧了发条,金钱又驱赶着文学去掏读者的腰包。

(理由《香港雨霏霏》)

例(108)一段话中,作者用“比拟(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金钱”人格化,强调了在商业社会的香港金钱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这种“比拟”不仅仅是形象生动,更多的是委婉含蓄。它十分婉转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在香港,净化人类心灵的文化与文学已经蜕化变质了,文学作品的产生已不是为了净化人类的心灵与构筑人类的精神长城,而是为了金钱的获取;塑造与净化人类心灵、给人们精神世界以慰藉的作家,他们“上紧了发条”地创作,全是金钱的驱动,没有别的原因。很明显,这是对香港文化界的一种十分尖锐的批评。但由于运用了“比拟”修辞手法,表意就显得相当的婉转,可谓是善达意者!

“比拟”修辞法大致说来有人拟物、物拟人、此物拟彼物三类。从表达效果上看,三类“比拟”都有形象生动的效果。但一般说来,人拟物的比拟,无论是往不好的一面比,还是往好的一面比,其中不少都有表意委婉的效果。如上述二例都是人拟物的比拟,而且都是往不好的一面比,是对比拟对象的贬斥,但表意上却显得较婉转。如果是往好的一面比,也有委婉的表达效果。如宋人黄庭坚《酴醾》诗有云:“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是以男人比花,颇是新颖。宋人吕本中《童蒙诗训》称此诗云:“不待分明说尽,只仿佛形容,便见妙处。”可见,人比物的比拟确有委婉达意的表达效果。

8.“映衬”中的对比生意

“映衬”,是一种“揭出互相反对的事物来相映相衬”(60)的修辞手法,其主要表达效果是“将相反的两件事物彼此相形,使所说的一面分外鲜明,或所说的两面交相映发”。但是,情况也不完全如此,有时也有一些“映衬”修辞法的运用,其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委婉含蓄。如:

(109)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www.xing528.com)

例(109)是《后汉书》逸文所记西汉末年的一首民谣(61)。举秀才、孝廉是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州举秀才,郡举孝廉。所举秀才,当然要才学好;所举孝廉,当然要善孝父母、清正廉洁。《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云:“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由于举秀才与孝廉是汉代求仕者主要的晋身之路,后来多被世族大家所操纵,成为他们互相吹捧、弄虚作假而自利的途径,贫寒之士无有仕进之途。所以,西汉后期老百姓就造出了这样具有讽刺意味的民谣。这首民谣并没有直言当时举荐人才制度不合理,而只是运用“映衬”修辞法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两种完全违背选拔制度的事对比列出,尽管没有一个字的评论,但贬斥之意尽在。其表情达意是既委婉又内含十分强烈的批判力。

又如:

(110)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住大厦。

(宋・梅尧臣《陶者》)

例(110)这首诗,作者也是运用“映衬”的修辞法,将两种不同人的不同境遇胪列出来,也没有只言片语的评说,但却委婉曲折地指出了当时劳者无其获、不劳而有获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虽然不着一字,但批判力却非常强。

“映衬”修辞法中亦有委婉的表达效果,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不少“映衬”的修辞文本的语意就是通过两种不同事象的胪列来让解读者自己去意会的,所以自然就有委婉含蓄的表达效果,上述诸例即是。

9.“层递”中的虚与委蛇

“层递”,是一种“说写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依某种意义或逻辑上的顺序依次叙说,以期突出表达重点,强化接受印象”(62)的修辞手法。“层递”修辞法的主要表达效果,一般认为是使说理更具说服力,使抒情更有感染力。(63)但是,有时也有一些“层递”修辞法的辞例不是如此,而是为了达意传情的委婉曲折的。如:

(111)现在是大不相同了。马路边上的小饭店,正午傍晚,先前为长衫朋友所占领的,近来已经大抵是“寄沉痛于幽闲”;老主顾呢,坐到黄包车夫的老巢的粗点心店里面去了。至于车夫,那自然只好退到马路边沿饿肚子,或者幸而还能够咬侉饼。弄堂里的叫卖声,说也奇怪,竟也和古代判若天渊,卖零食的当然还有,但不过是橄榄或馄饨,却很少遇见那些“香艳肉感”的“艺术”的玩意了。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谈》)

例(111)这段文字是说原来穿长衫的老主顾现在已无法进马路边的小饭店了,只能吃原先车夫吃的粗点心了,而原来能吃粗点心的车夫现在只好饿肚子了。这是作者运用“层递”修辞法,意在感叹1935年的上海市民的生活水平比20年代末30年代初又大大下降了,其指斥当局腐败无能的意向十分明显。但由于运用了“层递”修辞法,表意却显得相当委婉,体现了鲁迅擅长于用曲折晦涩的语言文字嘲讽时政的风格。

又如:

(112)到了21世纪,我们被后人看来也会是很可笑的。只有现在是好的,只有自己是好的,那就好比有首诗:“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敝乡,敝乡文章数舍弟,舍弟向我学文章。”

(周恩来《对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的讲话》)

例(112)的这段话,是周恩来总理告诫文艺工作者要有远大的目光,要有虚怀若谷的雅量。其中引用到的那首诗就是运用“层递”修辞法来曲折达意的好例。尽管写这诗的人是自夸自吹,但是从表达效果来看,他还是自吹得有些水平的。他没有直言“天下文章唯我最好”,而是用“层递”法绕着弯子说出了此意,吹牛吹得还比较委婉。

“层递”修辞法,一般说来,可以分为“递升”与“递降”两类。两类多半都有使说理更有力或抒情更有感染力的明显表达效果。但也确有少数一些“层递”修辞法的辞例(如上述所举),通过按某一顺序胪列各种不同情况,让各种情况在“递进”或“递降”中自然显露出表达者所欲表达的意蕴。因此,这种情形的“层递”也就有了较明显的委婉表达效果。上述二例即是如此。

10.“异语”中的忸怩遮掩

“异语”,是“指在以某种民族语言(一般指特定的一种共同语或标准语)来说写时夹用少量异族语言的词语来增加说写内容的生动性和表达的婉约性”(64)的修辞手法。这个定义是笔者所下,前面的许多有关“异语”修辞法的定义,谈到这种修辞法的主要表达效果时,多认为它是为了“增加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65),没有言及它还有表情达意的婉约性效果。事实上,“异语”修辞法委婉含蓄的表达效果非常明显。如:

(113)中国旧式士子出而问世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团和气,两句歪诗,三斤黄酒,四季衣裳;可见衣裳是要紧的。我的一位朋友,人品很高,就是衣裳“普罗”一些,曾随着一伙人在上海最华贵的饭店里开了一个房间,后来走出饭店,便再也不得进去,司阍的巡捕不准他进去,理由是此处不施舍。无论怎样解释也不得要领,结果是巡捕引他从后门进去,穿过厨房,到账房内去理论。这不能怪那巡捕,我们几曾看见过看家的狗咬过衣裳楚楚的客人?

(梁实秋《衣裳》)

例(113)这段话里,作者所说的“衣裳‘普罗’一些”,实际上就是说他的朋友穿的是劳动大众的破旧衣裳。所谓“普罗”,就是“普罗列塔利亚”的缩略说法。“普罗列塔利亚”是法语pro1etariat(无产者、无产阶级)的汉语音译形式。这里作者用“异语”的修辞法,说朋友的“衣裳‘普罗’一些”明显要比直说“朋友穿着无产者的衣裳”,在表意上显得委婉多了,既是为朋友讳的一种妙语,也使行文显得典雅而有韵味。

又如:

(114)客厅里已坐着几位早客,看光景,她们与女主人是常在走动的。映薇暗暗比较一下,觉得自己在气度上决不逊于她们,而且数得上是佼佼者,她自感轻松了一点。真是世事茫茫,细细捏指算来,当年的同班同学有五位故了:一位殁于难产,还有四位死于“文革”。半数以上的同学在海外定居,剩下的几位,就几乎全在这客厅里了。别小看这几位头发已花白的“老”太太,大都是英才呢:妇科名医、女律师、特级英语教师,就是那几位没有工作的,也都是像金昆锦那样的阔太太。只有田映薇,既没有值得自夸的职业,也没有有作为的丈夫!

果然,她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映薇,你先生是做啥工作的?”

“在人民银行里。”她嘴里含着点心,极困难地吐出这几个字。

“你呢?”

“Housewife!”她眼泪差点要挂下来了。

(程乃珊《女儿经》)

例(114)是写上海女人爱虚荣心理的一段文字。小说中的人物田映薇因为没有工作,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本来心理就很自卑。特别是每到与那些有成就、有地位的老同学聚会时,她的自尊心与虚荣心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因为她怕别人问到她的职业。然而,恰恰是在这种场合,她心里的最痛终于还是被人问起了,这使她感到无地自容。但是,既然老同学问起,她就不能不回答。于是,她便于无奈中以英文“Housewife”一词带过。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应对,她用的是“异语”修辞法,远比直接说汉语“家庭主妇”要显得婉转含蓄,既不失礼貌地回答了老同学的问题,又给自己留了点自尊与虚荣。

又如:

(115)就是今天,他握着她的手,噙着泪水望着她说:“等我病好了,我就和我的wife办妥手续,我要娶你!”

“我要娶你,做我的妻子吧!”他紧紧地抓住她的手,似乎她不点头,他就不会放她。而且,好像是为了区别于他的前妻,这里,他用了“妻子”两字而不用“wife”。

(程乃珊《女儿经》)

例(115)乜唯平的前后两番说话,对于“妻子”一词,前者用英文“wife”,后者用汉语“妻子”,这是为什么呢?乜唯平是个有妇之夫,妻子在美国,他却爱上了漂亮的医生沈蓓沁。在他得了阑尾炎要做手术时,感于沈蓓沁对他的真情,决定要娶她为妻。但是,他又不便于在另一个女子面前说“我的妻子”怎样,所以运用“异语”修辞法,用英文“wife”来表达。这样,就显得婉转多了,给自己也给要与自己结合的沈蓓沁少一些难堪。而后一句话,之所以不用“异语”修辞法,而直通通地明说,则是为了表达自己坚决的态度与对沈蓓沁毋庸置疑的爱。很明显,这两番话,一个用“异语”修辞法,效果很好;一个不用,效果也很好。这是由达意传情的要求决定的。

“异语”修辞法,因为多半是用非本民族语夹杂于本民族语中来表情达意,听读者要了解说写者所表达的真实含义,首先必须弄明白表达者所用“异语”的含义,然后才能了解说写者所说写内容的全部含义。因此,除了是表达者故意卖弄学问或是故作文字游戏外,真正是用“异语”来表情达意的修辞者,多是为了表意的委婉而用此修辞法的。所以,“异语”修辞法中有委婉含蓄的表达效果,这是很自然的。

11.“夸张”中的闪烁其词

“夸张”,是一种“说话上张皇夸大过于客观的事实处”(66)的修辞手法。一般认为,“夸张”修辞法的主要表达效果是“增加语言的力度”,“突出所述事物的主要特征,增加情趣,加深印象”。(67)实际上,也有一些“夸张”修辞法的辞例有委婉含蓄的表达效果。如:

(116)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例(116)宋玉写东家之女的美是以“夸张”修辞法来进行的,但作者并没有直说她“其美无比”,而只是说她的身材的长短、肤色的深浅不可人为加以改变,其实质的含义就说此女子绝美无比,但表达得相当委婉含蓄,读者深思而后方能得其真意所在。

又如:

(117)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唐・李白《将进酒》)

例(117)诗人是通过“朝如青丝”、“暮成雪”两个一明一暗的“比喻”的前后组合,极力夸张其头发变白之快。但是,作者“夸张”头发变白之快的真正目的是说自己的忧愁之深。这里作者没有像他在《秋浦歌》中那样直言“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始终没让“忧愁”二字露面。其所表达的极度忧愁的情感都包含在上述的“夸张”辞中,达意传情婉转而深沉,比直露的表达更具艺术感染力。

“夸张”修辞法,一般可以区分为“直接夸张”与“间接夸张”两大类。(68)大体说来,“直接夸张”一般都将所要强调的语意或某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在了字面上;而“间接夸张”的有些辞例因为它是通过“折绕”或“比喻”等间接的途径来强调某一语意或某种强烈的情感,因此它在表意上就显得较为隐蔽,委婉含蓄的效果就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了。如上举二例,就是这种情况。

12.“引用”中的借口代言

“引用”,是引用别人的话或俗语、格言、谚语等来表达自己思想与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说来,“引用”的主要表达效果是为了增强说服力与感染力。但是,有时也会有委婉含蓄的表达效果。如:

(118)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例(118)所记是诸葛亮的一段话。这里诸葛亮所说的“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是征引《史记・韩长孺列传》中韩长孺(安国)所说的话。《史记・韩长孺列传》有云:“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诸葛亮引韩安国话的意思是说,曹操的军队现在军力行将衰竭。但诸葛亮没有这样明说出来,而是借用韩安国的话来表达,显得较为婉转,不至于把话说得太绝对。

现代汉语中也有以“引用”修辞法来委婉达意的。如:

(119)一九六〇年七月,我参加“中美文化关系讨论会”赴美国西雅图,顺便到伊利诺州看看新婚后的文蔷,这是我来台后第一次和季淑作短期的别离,约二十日。我的心情就和三十多年前在美国作学生的时代一样,总是记挂着她。事毕我匆匆回来,她盛装到机场接我,“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她穿的是自己缝制的一件西装,鞋子也是新的。她已许久不穿旗袍,因为腰窄领硬很不舒服,西装比较洒脱,领胸可以开得低低的。她算计着我的归期,花两天的时间就缝好了一件新衣,花样式样我认为都无懈可击。我在汽车里就告诉她:“我喜欢你的装束。”小别重逢,“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梁实秋《槐园梦忆》)

例(119)是梁实秋悼念其结发妻子程季淑的一篇长文中的一段。上引一小段是追忆他与季淑小别重逢的往事。其中,有两处用了“引用”的修辞法。一是“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是引用唐代诗人权德舆的《玉台体》诗,是说季淑到机场接他,特意梳妆打扮了一番,这都是因为夫归高兴之故。但是,字面上一字见不到,所言之意完全包含于引用的诗句之中,显得婉转而典雅。二是“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这是引用《诗经・豳风・东山》一诗的末两句。这两句诗的意思,宋人朱熹《诗集传》解释说:“言东征之归士,未有室家者,及时而昏姻,既甚美矣;其旧有室家者,相见而喜,当如何邪!”意思是说,久征在外的战士终于回归故里,那些没有成家的,回来后都结了婚,新人很美;那些出征前就已成家的,归来见到阔别已久的妻子,更是有说不出的喜悦。这种喜悦不是新婚者那种单纯的幸福,而是夫妇双方在夫君出征未归之前经历了无数担忧与相思之苦之后而获得的超越期盼的喜悦。这里,梁氏不直说自己访美归来见到爱妻的喜悦之情,而是引用《诗经》中的这两句话来表达。其意是说,季淑当初与自己结婚时很美,而今老来小别之后相见更觉其美其好。这种引用明显与《诗经》原意有别,但梁氏用之含义更为丰富,表意达情十分含蓄婉转,免却了一般的悼忆妻子文章的那种浓情而肉麻的流弊。

再如:

(120)近年来,文章越写越短,以前写到十页稿纸,就自然结束,近来则渐渐不足十页,即辞完意断。这是才力枯竭的象征,并非锤炼精粹的结果。然于写作一途,还是不愿停步,几乎终日矻矻,不遑他顾,夜以继日,绕以梦魂。成就如此单薄,乃自然所限,非战之过也。

(孙犁《秀露集・后记》)

例(120)这段话(69),其末一句“非战之过也”,是引用天《史记・项羽本纪》中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所说的话:“此之亡我,非战之过也。”作者这里不直说自己成就不大天赋所限,也不说是自己不努力,而说“乃自然所限,之过也”,可谓是既委婉又幽默。

“引用”修辞法因为是通过引用别人的话或格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实际是借别人的口来替自己是因为非战谚语等说想要说的话,这本身就是很委婉的语言行为。而对于修辞接受者来说,他要了解表达者的话语内涵,首先必须弄清表达者所引话的含义,然后才能洞悉其表达意图。因此,这种修辞法中自然有委婉表达的效果存在。但不是所有的“引用”格中都有委婉含蓄的表达效果,这要视“引用”的内容而定。

上面所论及的两类“委婉修辞”的形态,是就目前所见辞格中较为常见的辞格与稍有定论的新格进行论述的,并没有穷尽所有的汉语“委婉修辞”的全部。因为这是不可能的,随着语言的发展,新的修辞现象与新的辞格还会不断产生。

【注释】

(1)唐・司空图:《诗品・含蓄》。

(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85页。

(3)②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14页。

(4)沈谦:《林语堂与萧伯纳》,台湾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

(5)古远清:《留得枯荷听雨声——诗词的魅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4页。

(6)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页。

(7)参见张拱贵主编:《汉语委婉语词典》,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页。

(8)参见张拱贵主编:《汉语委婉语词典》,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3-72页。

(9)《礼记・礼运》

(10)参见张拱贵主编:《汉语委婉语词典》,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3-115页。

(11)参见张拱贵主编:《汉语委婉语词典》,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3-226页。

(12)参见张拱贵主编:《汉语委婉语词典》,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3-212页。

(13)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5年版,第337页。

(14)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5年版,第343-344页。

(15)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420页。

(16)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17)此例引见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425页。

(18)参见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421页。

(19)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1-192页。

(20)参见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99-100页。

(21)参见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98页。

(22)此例引见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430页。

(23)沈谦:《文心雕龙与现代修辞学》,台湾益智书局1990年版,第111—119页。

(24)此例引见沈谦:《文心雕龙与现代修辞学》,台湾益智书局1990年版。第116页。

(25)此例引见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47页。

(26)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59页。

(27)“触龙”,史书上多作“触讋”。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战国策》残本及《史记・赵世家》记此事均作“触龙言”,“讋”可能是“龙言”二字的误合。参见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35页。

(28)此例引见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60-61页。

(29)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2页。

(30)此例参见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

(31)易蒲、李金苓:《汉语修辞学史纲》,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8-69页。

(32)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102页。

(33)此例引见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05页。引证时笔者专门对原文进行了复核,增加了上下文的语境,以便于理解。

(34)此例引见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05页。引证时笔者专门对原文进行了复核,增加了引文的出处的文章标题与作者。

(35)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45页。

(36)此例引见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50-251页。

(37)“歇后”与“藏词”不同,“歇后”藏去的一部分,其意即在前一部分的比喻之中;而“藏词”所藏去的部分与所出现的部分并不能在语意上画等号。

(38)此例引见袁晖:《试论委婉》,载《修辞学研究》第2辑,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317页。

(39)此例引见汪国胜等编:《汉语辞格大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页。

(40)此例引见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2页。但陈望道引此例是作为“婉转”格的例证,笔者觉得此例乃是典型的“折绕”修辞法。

(41)汪国胜等编:《汉语辞格大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42)此例转引自沈谦:《文心雕龙与现代修辞学》,台湾益智书局1990年版,第43页。

(43)吴礼权:《修辞学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4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45)汪国胜等编:《汉语辞格大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57—258页。

(46)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40页。

(47)汪国胜等编:《汉语辞格大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95页。

(48)此例引见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85页。

(49)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

(50)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66页。

(5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66页。

(52)此例引见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407页。

(53)此例引见沈谦:《修辞学》,台湾空中大学1996年版,第406页。

(54)此例引见沈谦:《修辞学》,台湾空中大学1996年版,第410页。

(5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页。

(56)参见倪宝元主编:《大学修辞》,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45页。

(57)宋・司马光:《迂叟诗话》。

(58)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页。

(59)参见倪宝元主编:《大学修辞》,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39页。

(60)②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

(61)此例引见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93页。

(62)吴礼权:《传情达意:修辞的策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63)参见倪宝元主编:《大学修辞》,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51页。

(64)吴礼权:《修辞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

(65)参见汪国胜等编:《汉语辞格大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56页。

(66)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8页。

(67)参见倪宝元主编:《大学修辞》,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03页。

(68)参见吴礼权:《论夸张的次范畴分类》,载《修辞学习》1996年第6期。

(69)此例引见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19-32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