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综合开发二十年成就及进一步提高开发效益的对策与措施
闫海旺
农业综合开发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里和确定的区域内,为全面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能力,通过政府、农民、社会等综合投入,应用工程、生物、科技等综合措施而进行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建设活动。1988年,国家为解决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粮食产量连年徘徊不前、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迫切问题,决定在全国各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山西从1990年在大同盆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至2010年底已整整二十个年头。二十年来,山西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支持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增加粮食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上成就辉煌、功不可没。
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统计资料监测:50个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注:这50个农业综合开发县是从67个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中随机抽选的)粮食总产量1990年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为62.9%,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到2010年占全省的比重达到77.1%,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新增粮食产量22.6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50个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1990年为514.6元,到2010年底为5524.3元,年均递增12.6%,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递增速度快2.2个百分点。因此,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推广先进科技成果、显著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功不可没;通过大力支持产业化经营,扶持农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改善农村民生功不可没;通过大力实施农田林网、生态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治理项目,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功不可没;通过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以综合性开发、多元化投入、规范化管理为支撑,以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多方协作为特点的科学运作管理体系,显著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创新政府投入方式、完善支持保护制度功不可没。
一、山西农业综合开发二十年的主要成就
(一)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二十年来,山西农业综合开发始终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放在重要地位,着力加强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集中连片、规模治理、连续开发,努力建设稳产高产、旱涝保收、结构优化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促进了当地农业基础设施由弱到强的转变。项目区由过去的“盐碱滩”、“沼泽地”变成了现在的“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保浇田和高产田。
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开发中,着重抓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大力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和中低产田改造
二十年来,山西用于土地治理项目的资金占到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的70%以上,集中资金,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配套建设。以水利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行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加强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在平川地区大力建设井灌区、河灌区和小型水库灌区,发展喷灌、滴灌、地下输水管道和衬砌道灌溉。二十年来,全省共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033.1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45.97万亩,节约水资源28177.16万立方米,最大限度地解决了水资源不足对项目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在治水的同时,在项目区配套实施平田整地、土壤改良、林网防护、道路建设和适用技术推广,使项目区达到“六化”,建成了一大批规模较大的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同时,利用开发治理后的有利条件,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改造传统农业,通过区域化种植和规模开发,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2、大力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2009-2010年以来,山西农业综合开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观念,创新开发机制,决定在全省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工程。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从全省66个国家开发县中,择优选定了运城市新绛县、临汾市曲沃县、晋中市祁县、大同市阳高县4个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开发县,率先实施了现代农业示范区试点项目。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以及“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的要求,根据各地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集中安排项目资金,实行重点投入、连续扶持,建设了8个万亩以上规模的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根据目前的统计资料,示范区已初步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
根据国家农发办的要求,2009年,在运城市夏县、忻州市定襄县、临汾市襄汾县启动了3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全省3个国家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情况良好,省级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推进顺利,工程总进度达到90%以上,项目建设效益正逐步显现。农业竞争力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新增灌溉面积0.2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7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6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71.33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1723万元,项目区农民增加收入总额908万元。
二十年间,全省土地治理共完成面积达到1274.62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0.89%,其中改造中低产田1118.31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13.93万亩,开垦宜农荒地74.22万亩,草场建设8.2万亩,农业生态治理59.96万亩,为改善山西农业基础条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土地治理与开发,显著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确保了粮食安全。同时,有力地带动了当地优质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的蓬勃发展。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农业的综合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成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二十年的农业综合开发,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使全省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和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统计资料监测:50个农业综合开发县的粮食总产量2010年占到全省粮食总产量的77.1%,比开发初期1990年占比的62.9%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新增粮食产量22.6亿公斤。除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外,其他农产品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蔬菜新增产量1.94亿公斤,棉花新增产量1101.6万公斤,油料新增产量1625万公斤。
(二)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大力支持产业化的发展,开发县及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全省水平
促进农民增收是农业综合开发的落脚点。通过二十年的农业综合开发,开发县及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大快于全省平均水平。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统计资料监测:50个农业综合开发县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4.6元,比全省平均水平还低88.9元,但到2010年底,50个开发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24.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47.7元。年均递增速度达到12.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2个百分点。
多年来,山西农业一直存在着规模小、质量低,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难,增收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产业化,发展多种经营,扶持龙头企业。二十年来,经过不断总结探索,确立了“围绕资源搞开发,瞄准市场上项目,突出特色树品牌,壮大龙头抓带动”的产业化开发指导思想,全省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资金87.3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7.95亿元,省级财政资金4.97亿元,市县财政资金1.39亿元,自筹资金36.72亿元,银行贷款36.28亿元。共扶持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生产服务等产业化经营项目1014个,完成种植项目227个,养殖项目324个,农产品加工项目385个,流通设施项目78个。发展特色、反季节大棚蔬菜10万亩,经济林9.2万亩。各项目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区域优势,通过集中规模、资金和技术,统一组织建设了一大批包括优质小麦、玉米和小杂粮,特色蔬菜和反季节蔬菜,名优干鲜果品和水产畜禽等生产基地,形成了粮、果、菜、畜、小杂粮五大主导产业,打造出不少精品产品、绿色产品和名牌产品。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得到优化,农产品的品质、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开发格局。为推动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投入和建设,促进了全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
山西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全省119个县(市、区)都有水土流失,总计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8.9%。全省多年平均向河流输送泥沙4.56亿吨,其中80%输入黄河流域,占整个黄河流域年均输沙量的23%,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50个贫困县大都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吕梁山区和太行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是山西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广大农民贫困的重要因素。二十年来,山西农业综合开发把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之一,有力促进了山西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据初步统计,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共增加农田林防护网面积617.46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29.91万亩。据省农业厅监测,目前全省生态种植面积达到600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0%,生态作物产量60万吨,产值80亿元。全省已累计有160个农业产业化企业的400个产品先后获得了绿色食品称号,这些食品涉及粮油、杂豆、杂粮、果品、瓜菜、畜禽产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等几大类。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项目区实现了林绿草丰的良好局面,为农业生产建设建起了一道道绿色屏障,不仅起到了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防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美化环境的生态效果,而且实现了生态治理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和谐统一和良性循环。
汾西县是山西水土流失较为为严重的地区,近年来,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大力支持下,依托优势,大力实施坝系生态农业的发展。他们的做法是:“沟滩打坝淤良田,山坡整治造园林,林田堤坝成网络,综合开发建农庄。”随着国家支农资金的持续增加,该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沟道为载体,以骨干坝为龙头,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推广等综合措施,对项目进行山顶、沟坡、沟底立体开发,从毛沟、支沟、主沟进行综合治理。自2001年实施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以来,全县已累计投入项目资金5704万元,治理小流域10.18万亩,完成治理任务8.26万亩,建设治沟骨干坝(水库)7座、中小型淤地坝136座、谷坊104座,新增和改善沟坝地1.47万亩,为项目区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晋中市农业综合开发十分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开发十二年来用于生态建设的资金达3232万元,对4.41万亩小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以山区林网植树为重点,种植水土保持林2.78万亩。配合水利、道路等措施,修建小型蓄排水工程32座,实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1.03平方公里。此外结合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实施,通过平田整地、平衡施肥、机械化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提高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化肥的施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项目区通过营造农田防护林,完善农田林网,提高了项目区的林木覆盖率,项目实施以来,项目区共栽植速生杨等树木810余万株,营造农田防护林8.09万亩,建成了生态复式农田林网,林木覆盖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达到18%以上,改善了区域内生态环境,促进了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
(四)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各项实用技术的普及
建设现代化农业就必须加强科技推广示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革命、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尽快改变项目区农业科技的落后状况,提高现代化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多年来,全省在进行项目建设的同时,把科技示范项目的实施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坚持工程建设与科技并举,重点示范与全面推广同步,专家院校与乡村农民相连,科技导向与市场导向互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项目建设上,全省推广了一系列喷灌、渗灌、滴灌、管道灌溉等节水技术,使亩次用水量、灌溉用时、灌溉费用大幅降低。同时,还引进了多项自动化恒温保鲜和日光节能技术,购置了大量先进的农产品自动化加工、生产、包装设备,提高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上,省开发办与各大农业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技术协作关系,各项目区先后邀请了近百名专家、教授到项目区授课,传播技能,并与二十多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了一百多个新品种、新技术,开辟和沟通了三十多个国内外销售渠道。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上,坚持高起点、高导向、高效益,充分发挥样板作用,辐射周边,带动农民。同时注重科技示范的实际效果,既要求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环境,又要降低生产成本,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把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十年来,全省共投入专项科技推广示范资金12315.7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46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3548.78万元,市县财政资金1030万元,自筹资金4176.93万元,银行贷款1100万元。项目区农业科技贡献率由1990年的45%提高到目前的50%,共推广示范项目和引进推广实用技术298项,示范推广面积1823.84万亩,项目区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逐步建立了专家与农民对接、院校与乡村相连、科技导向与市场导向互补的科技推广机制,有效提高了科技示范的实际效果,从而在三晋大地建成了一片片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科技示范基地,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懂科技、眼界宽的新型农民科技带头人。与此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含量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使项目区农业生产逐步迈入了标准化、科技化、现代化、效益化的发展轨道。
(五)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拓展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
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农业综合开发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拓展农业综合开发内涵的又一重大课题。2007年,山西省开始在运城市的临猗县、临汾市的曲沃县、晋中市的太谷县等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三年来,三个试点县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890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4500万元,省级财政1756万元,市级配套131万元,县级配套320万元,农民自筹2196万元,项目涉及临猗的牛杜、嵋眉、曲沃的史村、太谷的任村、胡村共5个乡镇24个行政村,受益农业人口4310户,3.52万人。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具体包括:
(一)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太谷县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协调实施,带动了项目村交通、电力、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项目区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其中1个村成为省部共建新农村试点村,8个村成为省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6个村成为市级卫生村。三年来,累计完成村庄街道硬化12公里,绿化35公里,配套路灯585盏,建设农民培训图书室360平方米,休闲场所7344平方米,草坪8696平方米,建污水排水沟3550米,沼气池463座,垃圾池40座,水塔4座,蓄水池2座。这些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工程,彻底改变了项目区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增加了农民收入
通过对三个县15个村、75户农户问卷调查表明:三个县的项目区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如临猗县牛杜镇项目区农民户均耕地面积17.54亩,人均耕地面积3.26亩,主要以小麦、玉米、棉花、枣树、果树间作套种为主,是典型的纯农业村,开发前户均总收入1.98万元,纯收入1.36万元,人均纯收入2560元;农业综合开发后,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规模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灌溉费用、劳动成本的降低,加上在项目区工程队做劳务、企业务工等收入的增加,户均总收入达到3.49万元,纯收入达到2.66万元,人均纯收入为5020元,比开发前翻了近一番。
(三)用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
实践证明,一项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关键在于从事这项产业的劳动力的技能与技术。如何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三年来,山西在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建设上,始终把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实用技术培训,作为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实施工程建设的同时,每年都要制定详细的科技推广方案和培训计划,经专家评审论证后,正式列入年度项目计划,经省农发办批复后组织实施。太谷县农发局针对乡村干部、科技人员、广大农民三个层次的不同需求,认真做好选拔师资、培训骨干、培训农民三个阶段工作,充分利用办培训班、印发资料、实地指导三种形式,在项目区累计培训农民15000人次,做到了项目区每个农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形成了“内外互补、土洋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二、农业综合开发的重大意义
(一)农业综合开发是促进农业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
1、农业综合开发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
农业综合开发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注重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在开发方式上具有综合优势;实行财政资金、银行贷款、社会资金、自筹资金集中投入,在资金的筹措上具有综合优势;坚持工程、生物和技术措施相结合,在治理措施上具有综合优势;努力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筹兼顾,在效益目标上具有综合优势。
2、项目设置的针对性较强(www.xing528.com)
农业综合开发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按项目开发、按项目管理,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基本运行模式。项目设置都是针对农业发展所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障碍因素而设实施的。如土地治理项目,包括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综合治理、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现代农业示范、科技推广、良种繁育等项目。土地治理项目区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要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的基本要求;产业化经营项目,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和流通设施建设以及名优经济林、花卉、优势特色种养殖业等内容。为了充分发挥行业技术优势,国家还专门安排了一些部门项目,如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太行山绿化项目、名特优经济林项目、良种科研推广项目等。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垦荒地、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植树造林、装备机械、改进生产技术和发展多种经营等。总之,各种项目的安排都针对山西农业发展急需解决而设置的。
3、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
农业综合开发借鉴了世界银行先进科学的管理经验,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改变传统农业投资方式,实行全新的项目管理机制。始终坚持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经过二十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形成了涵盖项目申报、资金分配、工程招投标、施工监理、资金报账、项目验收、监督公示、工作考评等各方面的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和办法,为开发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创新了农业投资机制,开辟了新的投资渠道
1、国家引导,配套投入。一方面中央财政对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投向起引导性作用,体现了国家支持农业的政策导向,带动地方及其他方面的配套投入。另一方面,各级财政在农业综合开发中起组织发动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业综合开发中来。
2、民办公助。农业综合开发把国家加强对农业的投入与农民的切身利益较好地结合了起来,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把农民的劳动力也组织了起来,开创了一条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的新路子。这种机制改变了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投入的方式。根据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农业综合开发中的农民筹资投劳,纳入“一事一议”范围,实行专项管理,其范围只限于受益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建设项目,由农民签字认可。
3、有偿使用,滚动开发。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实行部分有偿使用,定期回收,促使资金使用者树立效益观念。同时,回收的资金继续用于农业综合开发,有利于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二十年支农惠农,山西财政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特别是近年来,省财政紧紧抓住发展农业综合开发这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按照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把支农资金作为财政支出安排的重中之重,在支农增量、支农比重、生产性支农支出增长三方面实现逐年提高,为农业综合开发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1990-2010年,全省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56.1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4.1亿元,地方财政资金28.81亿元,自筹资金55.06亿元,银行贷款37.53亿元。“十五”期间,全省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5.96亿元,是“九五”时间的2.34倍;“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95.7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66倍。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把“公共财政的阳光”照到了广大农村,特别是农民身上,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农业综合开发是符合山西省情、历史的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山西农业综合开发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农业综合开发是完全适合山西省情农情的科学发展之路。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山水田林路的综合开发模式更有利于充分挖掘利用山西地形地貌多样化、土地生态资源多样化的优势;通过区域化、规模化、连续化的开发方式和集中资金办大事的独特功能对大规模集中改造山西“三滩一碱”、荒芜和贫瘠的土地起到了重大作用。农业综合开发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的建设理念,对山西这样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先天不足的地方发展农业是必然的选择,是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明智之举。农业综合开发坚持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相结合,更有利于扶持壮大山西小而散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促进特色农业的规模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同时,农业综合开发先进的项目和资金管理体系,对改变山西这样一个内陆省份长期固有的农业建设的单一、分散和随意、粗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农业综合开发先进的项目建设和管理理念,加快了当地农业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民主化进程,开山西农业科学发展之先河,为山西农业的项目化管理做出了榜样。
三、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对策和措施
(一)各级政府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的领导
由于农业综合开发首先是一项政府行为,因此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目前,山西各级政府由于对农业综合开发的认识不同,组织领导的措施也不同。有一些市、县综合开发机构还存在缺编少人的现象。同时,办公条件也不太好,难以适应农业综合开发深入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农业综合开发不是一项临时性工作,而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复杂细致的工作,因此必须有专门的机构、足够的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
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的领导首先要建立健全组织和领导机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农业综合开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转型发展的主要措施来抓,对于没有建立相应机构的地方应尽快按照《山西省综合开发条例》的规定,建立健全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落实编制和经费以及办公地点。其次是要强化项目管理,走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开发道路。山西的农业综合开发虽然在大的项目上基本遵循了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方针,但也有个别地方存在擅自调整项目计划,资金使用管理不严,甚至造成损失的问题。因此,未来山西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必须强化项目管理。从项目提出、评审、确定、批准到实施、检查、验收,每个步骤都要严格把关,认真对待。当前,山西农业综合开发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如何选准开发重点区域和项目问题,如何抓好龙头项目带动农产品的系列开发问题,如何增加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含量,如何开辟新的筹资渠道等问题。在调查研究中,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采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分层逐类逐个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特别是政府领导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实解决农业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困难。第三是要加强宣传报道,使广大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农业综合开发的意义和作用。要经常在省级报刊和电视台等宣传机构报道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项目和成效经验,从而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大搞农业综合开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正确处理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搞开发的局面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保护农业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政府行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农业综合开发都将是政府对农业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把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坚持政府行为,又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因为国家的投资毕竟有限,必须广辟资金渠道。能否实现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是当前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是关系到农业综合开发能否上台阶、上规模、上水平的大问题。
当前提高农民搞开发的积极性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坚持国家制定的若干基本原则,特别是要坚持“谁开发、谁受益”,“多筹资多扶持、不筹资不扶持”的原则;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承包政策,坚定广大农民长期搞开发的信心和决心。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就是要在开发经营方式上、资金筹集方式上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上进行改革,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增加投入。如可以走资本与资本联合、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资本与技术结合的路子,也可以搞股份合作制和租赁拍卖、承包经营等。此外,农业综合开发要坚持开放与开发相结合,更多地吸引外资搞生态方面的建设和农产品加工,并像工业和第三产业那样,实行招标投标。这是推动全省农业综合开发上台阶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三)适应农村改革形势的要求,把农业综合开发与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农业综合开发要将扶持产业化作为一项基本任务:
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实行产业化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实行产业化,有利于把改革和发展统一起来,是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现实选择。经过二十年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项目区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城乡分割的局面还没从根本上打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农村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靠劳动投入和资源消耗实现,因而粗放经营比重较大。
3、实行产业化有利于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产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已是一条被发达国家实践证明了的成功之路。如美国和法国的农业一体化,欧盟的农产品供销一体化,德国的农工综合体,尽管形式不同,但都是通过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农业装备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的。
(四)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
1、要建设高标准农田。在坚持集中连片、大面积改造中低产田的过程中,把开发的农田建设成为田林渠路配套,桥涵闸泵齐全,旱能灌、涝能排、高产稳产的现代化标准农田。特别是滩涂改造,由于大多地势低洼,盐碱成分大,十分易涝。可以采取以挖鱼塘、建硬田的办法解决易涝低洼和排水的问题。
2、要抓好“白色”和“绿色”两个革命,大力推广新的农业产业化技术和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如推广和普及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水稻旱育稀植、大豆垄三栽培、甜菜纸筒育苗、蔬菜保护地栽培和畜禽水产养殖高产综合技术。
3、在产业开发中,大力开发高、精、尖技术和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4、把农业开发与智力开发融为一体,努力提高开发区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提高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水平,使农业开发区成为科技推广的普及区,高新技术的示范区,农民致富的先行区。
(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管理水平
1、严格项目编报,坚持科学决策
项目规划与设计是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二十年来,在项目计划的编报上,各级开发部门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评估论证工作,但是也存在着把关不严,筛选不精的问题。因此,今后的开发工作要把项目编报放在着眼点上,做到领导不重视,群众没有积极性的不立项;规模小、零星分散的不立项;投资大、产出小、无市场、效益差的不立项;技术措施不可行的不立项;财政配套差的不立项;法人信誉不好,还款无保障的不立项,从而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2、推行目标管理,强化管理责任
为提高项目区各级领导的责任心,今后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区的项目要层层分解任务,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人,实行定任务、定投资、定质量、定工期、定奖惩的“五定”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
3、推行项目公示制、招投标制,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和管理
为了增强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的透明度,要通过下发文件、制作标志牌、设立公示栏,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公告等形式,对项目工程计划、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定期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实行“阳光作业”、“阳光工程”。在公示过程中,市、县开发办要对项目区的公示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全程监督,并设立举报咨询电话。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要求,有完整的招投标文件,招标、投标、开标、评标、议标和中标的程序。
4、建管并重,提高管护效益
工程管护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延续,也是开发工程能否经受考验,能否持续发挥效益的关键。在项目验收后,各项目区都要进行管护大检查,督促各地明确管护主体,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把所有权、使用权和管护主体落到实处。通过不断总结和探索,各项目要普遍建立形式不同、行之有效、各具特色的管护办法。
(六)坚持走具有山西特色的开发之路
山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自然条件不具优势的内陆省份。农业基础脆弱,生态环境较差,自然灾害频繁,农产品品质不高,粮食还存在结构性短缺。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认为山西农业综合开发应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各项方针政策的同时,针对山西的实际,充分发挥山西农业综合开发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抓住制约项目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找准全省开发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牵引点,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相互带动的原则,制定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思路:即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两个着力、两个提高”,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科技进步的三个结合;实现由外延开发为主向内延开发为主,由增加农产品产量为主向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主的两个转变;重点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产业化、绿色农产品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五大工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目标。依据全省的总体思路,在北部地区,要实现“工程创精品、农田高标准、种养上高效、产品有特色、调产和增收”五大目标,中部地区要“举科技旗、打精品牌、走特色路、求高效益”,南部地区要“开发一处农田,建设一个示范园,推广一项新技术,培育一个新产业,带动一批种养户,致富一方老百姓”。从而把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向、目标、措施落到实处,在新的高度上把握住正确前进的方向。同时,针对项目区的实际,按照“区域规划,规模开发,集中连片,突出重点综合配套,全面建设”的原则,在全省实施三大开发模式:即在平川地区以保障粮食安全和建立生产基地为主要目标,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型优质高效农业;在城郊区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建设菜、肉、蛋、奶基地和产地批发市场,发展服务型、经营型、品牌型农业;在山区和丘陵区则按照“强化生态,保持水土,立体开发,注重特色”的原则,通过实施林、果、粮、畜多种经营项目,建设生态型、优势资源开发型、立体发展型农业。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