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资源危机严峻
水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命源泉,是生命性资源、基础性资源、战略性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未来的核心资源之一。
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问题,都与水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水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虽然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的面积为海水所覆盖,而且剩余约占地球表面30%的陆地也存在着大量的水,但能够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只占到陆地水的2.53%。由于开发困难或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海水、深层地下水、冰雪固态淡水等难以被人类直接利用。而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淡水总储量的0.34%,还不到全球水总量的万分之一,因此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全世界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人均供水量比1970年减少了1/3,这是因为在这期间地球上又增加了18亿人口。世界银行1995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正面临着水资源危机,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17亿人没有良好的卫生设施,每年约有2 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清洁的水。1997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指出:水资源将严重制约21世纪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预计到2025年,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会生活在缺水的地区。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目前全球共同关注的重点议题。
2008年10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了八集水资源专题片《水问》,看过之后,震惊的同时也深深地陷入沉思。该片“八问”中国水资源,令人震惊、心痛。《水问》英文名为“The Water Cries”,包含了“水的哭诉”、“水的呐喊”,这样的含义,直接而尖锐,急促而紧迫。而在央视的《水问》之前,凤凰卫视已于2008年年初推出了自己的大型纪录片《中国江河水》,也对中国各条江河的水污染、水生态问题进行细致的调查与探讨。发人深省的是,两个影响力巨大的电视媒体不约而同地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中国水资源问题上,使得水资源成为2008年空前关注的焦点。其背景有二:其一,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成就背后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恶化。水污染的加剧,水资源的匮乏,水灾害的频发——中国的水资源整体状况已经恶化到了关乎人民生存和国家发展的境地,尤其是2007年的蓝藻事件、重庆大旱、济南暴雨、南方洪水滔天等这一系列“水资源问题”的集中爆发,更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深深忧虑。其二,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用水、管水理念。正如《水问》总编导王猛所说,“该纪录片披露了触目惊心的水污染调查结果,分析了水危机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并推荐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用水、管水理念,试图唤醒民众资源危机意识。”(1)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水资源危机不仅十分突出,而且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性制约因素之一。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6%,位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 200m3,仅为世界水资源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位列第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径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 000亿m3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约为900m3,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68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多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m3(2)。如果再加上各种污染以及生活中的浪费,我们能利用的水资源真的很有限。所以,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中国正在以最稀缺的水资源和最脆弱的水生态环境,支撑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担负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类活动。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目前中国面临的水资源危机,不仅对当代的人类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直接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状况。在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水资源问题将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水资源危机始终是国家安全的心腹之患。保障水资源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发展课题之一。
二、水资源危机的实质与本研究的内容
在目前水资源管理中,传统的工程管理思想、技术管理思想还处于主导地位,对水资源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孤立的自然水体上,没有更多地从人与水的关系角度加以认识。当前,我们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水资源危机表面上是水对人的伤害,但究其原因,是人的活动造成的,本质上讲是人对水伤害的后果。因此,水资源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而约束人的行为最好的工具是制度。所以,水资源危机的根源是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是政府管理能力的低下导致的管理危机,是对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挑战。
第一,在人类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压力下,水资源的紧缺是一个既定的刚性约束条件,水的自然属性也是既定的、先在的,人类不可能通过改变水的自然属性而消除水资源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而只能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管理体制和方法等,去约束调控人类自己的行为,对环境作出合理、适当的反应,实现对有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相对和谐。
第二,正如本书后面将要详细讨论的那样,由于水资源问题的特殊性,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与保护等,理所当然地属于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在现代社会,社会的高度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对水的依赖日益严重,因此水资源的管理更成为现代政府管理职能中十分重要的主要内容,
第三,从事实上看,正是人的不当活动、对水的不当利用,造成对水资源及其环境的浪费破坏,造成了水资源的危机问题。当前水资源管理中主要问题,首先是观念问题。人类总以为自己是世界万物之灵,是世界的主宰者,世界万物皆为我用,人定胜天,形成“人类中心主义”。所以在处理水资源问题时,总是强调人类的利益需求,而忽视自然世界的需要。同时还存在着对于危机严峻性、迫切性认识不足,或者把发展经济与环境问题、与水资源的保护问题对立起来。其次是体制问题,管水部门众多,职能分散,导致相互推诿扯皮,最后无人管理。再就是政府的政策行为问题,正是由于前面的问题,因而决定了政府在治水的政策行为上具有短期性、功利性和重复性。这些都和政府的管理模式有关。
因此,我国当前的水资源危机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具体落实政府的管理模式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管理模式问题研究就是一个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课题。本书就是基于这一背景和认识,尝试着从完善政府管理模式这一角度,对我国的水资源管理问题展开探讨。也就是说,本书的基本任务即在于探索、研究我国水资源管理中的政府管理模式的改善和优化问题。具体来说,本书将主要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基于政府与资源的关系,研究政府与水资源管理的逻辑关系。
第二,研究分析当代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及问题,并揭示问题的实质。
第三,研究中国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沿革,并进一步比较分析其联系与区别。
第四,研究在水资源管理新模式中涉及到的各个主体的地位、功能及其机制。这是设计政府管理模式的主导因素。
第五,研究落实水资源管理新模式所采取的方法策略。
三、基本观念的界定
为了进一步厘清本书研究的具体任务、具体对象和范围,还需要对涉及的两个基本概念——“水资源管理”及与此相联系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内涵加以界定。
(一)水资源管理
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加以界定。首先,从供求的视角分析水资源管理就是综合运用各种制度、经济与政策措施,确保水资源的长期稳定的供求均衡,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不管是兴建水利工程、控制水资源污染、改革水价、加强水源地保护等,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水资源的长期稳定的供求均衡。其次,从水资源的特性角度分析,可以归纳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并重,对水量和水质进行统一管理,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综合管理和统一调度,以及尽可能谋求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制定相应的水资源工作的方针、政策,兴利和减灾并重,重视并加强水情预报工作。最后,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就是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相关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包括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旱灾害;协调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制定和执行有关的水资源管理条例和法规;处理各地区、各部门间的用水矛盾;监督并限制各种不合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危害水源的行为;制定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方案,处理好防洪和兴利的调度原则,提出并执行对供水系统及水源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对来水量变化及水质情况进行监测与相应措施的管理等。
实际上,水资源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时代、不同环境条件下,水资源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均有不同。随着人口增多、经济社会的发展,用水需求的增长,增加水资源供给成为水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随着人类用水行为的多样化,尤其是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污染、稀缺程度加剧,如何控制需求、保护水资源成为水资源管理的中心问题。
水资源管理的实质,就是要建立一套适应水资源自然属性、流域特性和多功能统一性的管理制度,使有限的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和最大的综合效益,保障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关于水资源管理的范围仅局限在防洪与灌溉两方面,对于水资源的生态效益则考虑较少,因而对水资源管理的研究也局限在防洪体制的建设和灌溉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上,多数研究也更多地从技术角度分析如何增加水资源供给,并受制于宏观政治经济体制的限制,强调政府计划在配置水资源过程中的功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于如何借助市场机制来化解水资源危机的研究还处在理论探讨阶段,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基本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政府在水资源配置中起绝对作用。
水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水事行为,涉及范围广泛。长期以来,对水资源管理的内容局限在水利管理,没有把水当作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考虑在内,是狭义的水资源管理。随着环境条件变化,水资源管理的内容也不断丰富、拓展。由于水资源供求形势的变化,对水资源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多数理论学者主要是从人类涉水事务入手,分析了水资源管理工作“干什么”的问题。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运用市场机制来配置有限水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水管理也倾向于“资源水利管理”,管理目标逐渐由单一走向综合,管理内容也涵盖了人与水以及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各个方面。对处理人和水的关系更多的反映技术水平的高低,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人为创设的制度体系,关键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不管是在资源管理、环境管理和服务管制中,水资源管理制度是综合运用制度、经济和政策等手段,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达到人与人的均衡。尽管技术与制度二者不可能完全分离,单独讨论技术或制度,很容易陷入“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看问题的成因是什么,根据现实实践和众多理论研究学者的结论可以看出,水资源危机的关键是制度因素。因此,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应重点放在制度创新和制度实施上,技术成为促成管理制度有效实施的一个具体手段。比如,现实条件下,我国已经有许多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但是应用范围并不广泛,问题的关键是不存在节水灌溉技术广泛应用的制度激励。
因此,笔者认为,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在水资源危机情况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制度建设问题。现实条件下,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仍然可以从水资源的供给层面和需求层面来考虑,只不过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水资源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的内容也要相应改变。供给管理主要包括:水资源配置管理、水资源工程投融资管理、供水价格管制、环境管制等;需求管理主要包括:水资源交易管理、水资源定额管理、产业发展进入管制等。
(二)政府管理模式(www.xing528.com)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结构特征与存在形式。“模式”一词指涉范围甚广,它标志了物件之间隐藏的规律关系,而这些物件并不必然是图像、图案,也可以是数字、抽象的关系,甚至思维的方式。模式强调的是形式上的规律,而非实质上的规律。它是对前人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简单地说,就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的规律,是解决问题的经验的总结。只要是一再重复出现的事物,就可能存在某种模式。它是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它是理论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内容。
管理模式指管理所采用的基本思想和方式,是指一种成型的、能供人们直接参考运用的完整的管理体系,通过这套体系来发现和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规范管理手段,完善管理机制,实现既定目标。它是在人性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出的一整套具体的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论体系并将其反复运用于实践,在运行过程中自觉加以遵守的管理规则。从结构上讲,管理模式是管理方法思路性的、框架性的高度概括,往往抽象为几个字,从管理模式上无法看出管理者的具体管理方法、思想。比如A管理模式、双重管理模式、网络管理模式,仅从字面上看不出到底是什么内容。用公式表述为: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系统结构+操作方法,可简单表述为:管理模式=理念+系统+方法。与管理模式有关的英文的表达有:Management System(管理交流)和Management Model(管理模型)。
MS=f(i)+f(o)+f(s)(IOS模型)
其中:MS——Management System;
I——Idea/Ideology;
O——Operation/Organization;
S——Stratagem/Strategy。
政府管理在实质上就是运用国家公共权力,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配置公共资源,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政府管理模式被用来描述一定社会的政府管理形式时,它所具有的含义,是指一定的政府代表统治阶级组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时所提倡的价值理念,所组建的制度、体制和所采取的政策、方针等。政府管理模式类似于组织框架,其基本要素为管理主体结构、基本管理单元、管理主体的职能及相互关系等,用来归结不同历史阶段政府管理的基本走向与特征,强调的是把政府作为一个最高单位来考察经济运行条件下的市场调节和政府计划的关系,以及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状况。任何一种政府管理模式都是具体的,它一旦离开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就不再具有合理性和实际的价值。
对于中国的现实而言,理性选择政府管理模式的前提就是认清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明确和规范中国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的价值取向,结合实际管理对象的特点,而后才能实施具体的策略来构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政府管理模式。
四、研究意义
从政府管理角度研究水资源问题,是一个多学科综合发展而形成的问题,所以该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学术意义
从学术意义上看,通过水资源管理模式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水资源管理是政府公共管理的一个特殊领域,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水资源问题的复杂性,对政府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地挑战。本研究将会在深化政府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上产生一定影响,对于一般的政府职能理论在具体领域的应用研究将会丰富政府行政管理理论,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水资源管理上采取的是政府集权治理模式,采用的是工程技术手段与方法。这种模式与方法发挥了极大的功效,而且今后还是一个重要模式与方法。但是其不足与问题也十分明显,治水的观念落后,仅仅把水作为自然物看待,作为政府管理的对象,对由此产生的问题的判断与看法也局限在自然界领域,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水资源危机问题。对于一项明确的政府职能来讲,如何实现它是一个紧迫的问题。政府应当掌握管理对象的内在逻辑、涉及的利益主体及其内在关系,从而采取相应的制度、政策。因此,水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水危机的根源是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是政府治理能力的低下导致的治理危机,治水的关键在于“治人”。所以,水资源的管理,不能仅仅局限在自然界领域,而应该放宽视野,从社会领域来寻找治水之策,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思考当前的水资源危机,这是政府危机管理的具体体现。当前是我国社会各种危机集中爆发的一个时期,我们要站在国家与社会的高度来研究政府职能的实现问题,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建立有效机制予以应对,并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二)现实意义
当然,我国水资源管理问题事关我国国计民生的大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自人类社会以来,发展问题始终是人类所执著追求的一个最基本、最崇高和最普遍的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经历了一个从消极适应环境到积极开发、利用和改造环境的历史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人定胜天”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人类加大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力度,扩大了征服、改造自然的规模,向自然界大肆地掠夺资源,置自然规律、生态规律于不顾。长此以往,最终导致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遭到令人心痛地破坏,人类也正在遭受自然的报复。正如贝尔纳所指出的:“人类破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历史可能同人类文明史一样古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自然灾害事件层出不穷,生态自然资源环境屡遭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严重威胁。面对大自然的报复,人类开始认真思考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对以“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为特征的“三高”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反思,逐渐认清了这种传统发展方式的本质特征及其缺陷。开始转变思维定式,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认识到人类社会的进步必须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依托,社会的发展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谋求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否则,这与“涸泽而渔”、“杀鸡取卵”的做法毫无二致,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健康的发展,是一种短视的发展,是一种自灭式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理论学者提出了众多的发展理论,其中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并广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起草的《世界自然保护战略》指出,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持续利益,又能保持其满足后代人需求与欲望的潜力。1987年联合国通过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提出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该报告把可持续发展阐述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3)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集中了全人类的智慧,在总结反思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中心思想是,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应建立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公正和人们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
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让人们从一种新的视角重新思考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把人们带出了传统发展模式的认识误区。可持续发展理论首次为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提供了理论框架,正因如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全球迅速传播开来,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了著名的《21世纪议程》,它被看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该议程指出:淡水是一种有限资源,不仅为维持地球上一切生命所必需,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因此,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必须将水资源的保护作为自然资源保护的重点。根据这份议程,世界各国都制定了自己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我国政府依据国情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十大对策。其中特别提到对水资源的管理问题,并明确规定:“遵循水资源的商品价值规律,实行水资源有偿利用及实现水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建立健全政府水资源管理模式是实现水资源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重要保障,只有合理的管理模式才能有益于水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保障实现更高层次的水资源高效利用目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种管理模式必须遵循水资源的特性,要与水相关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的分配相协调,保障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因此,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政府管理模式研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治水模式是极其必要的。
其次,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制度保障。
水资源危机由来已久,而且日益严峻。人类的探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科技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通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提出了许多相应的对策措施。其基本思路就是“开源”,主要通过采用供水型工程技术措施增加水资源的可供给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根除水资源的供求矛盾问题。它所秉持的核心思想就是工程技术治水。不能否认这些工程技术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只单纯关注提高水资源供给能力的思路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水资源供需矛盾,不能解决水资源危机。一方面,这些工程技术措施的付诸实施的成本很高,投入巨大,技术难度也难以很快解决。这对于目前经济和科学技术都比较落后的中国来说,确实困难重重。另一方面,通过这些工程技术措施增加“开源”,而忽视了分析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因素。这样会在群众心里造成一种错误的消费观,即认为水资源是用不完的,只要技术上去了,就能提供更多的水。增加水资源的供给固然至关重要,但相对而言,在水资源稀缺的前提下,“节流”更加迫切。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危机,减少水对人的危害,就必须正视水资源的极度浪费现象,改变水资源的低效率、非正常使用状况,激发社会群众厉行节约用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倡一种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工程技术治水思路由于缺乏对用水主体的行为进行规制的相关机制,所以也就很难培育用水主体的“节约”意识。再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型水利工程在提高供水的同时,会带来后续不断的自然生态问题,如地质、气候、环境、物种等变化,甚至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在探寻造成我国水资源危机原因的过程中,通过调查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供需情况,以及用水主体的用水习惯设施,就会发现,相比自然因素,人的因素显得更为突出。从实际情况看,我国水资源危机的根本症结在于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危机是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的后果。所以在当前我国水资源的供给存在刚性约束的前提下,要使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摆脱水资源危机所带来的瓶颈制约,当务之急是要有效地规范对水资源的各种开发利用行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这就需要促使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从“开发利用型”向“节水效率型”转变,而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则在于政府治水模式的创新,将“治水”向“治人”转变。
最后,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政治经济等领域有了重大发展进步。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展迅速,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治国方略,被写进宪法,一大批与民生、民权相关的法律被制定出来,在许多社会管理领域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村民自治、社区自治不断规范完善,基层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参与的热情也逐渐趋于理性。这种社会环境,对我国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为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让群众的智慧得到展现的舞台,特别是与群众民生紧密相关的领域,一定要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这样既能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确保政府政策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又能减轻政府负担,集中力量解决更为重要的国是。政治发展的目标就是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社会的自治能力得到发展。水资源作为一种基础性资源,与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密切相关。不仅事关个人生命,也事关国家安全,所以水资源的管理不仅是国家大事,也是每一个群众的大事。过去由政府包干管理,不仅管理不好,而且水资源危机更加严重。所以在新形势下,需要探索让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进来,共同协商管理水资源,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传统水资源管理模式是与计划经济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其思路是主要依靠采取修建水利工程等工程技术措施,提高供水能力。这里的“供”主要是政府在供,政府出资修水利,提供福利水,老百姓免费或廉价享用水。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具规模,市场机制在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水资源管理中的最大问题就是产权不具体、效率低下,有失公平。而这些正是市场机制的强势所在,所以在水资源管理中排除了市场机制是不可理解的。市场机制正在向一切资源配置领域发展,水资源也不例外。为此,我国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水权制度。产权制度是影响资源配置的关键性因素,这是在水资源管理中引进市场机制的前提,也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当然市场机制的引进要符合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现实情况,有条件的引进。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入,再加上协商合作的平台,在政府主导下不仅能够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在各部门间有效配置,而且对地区间水资源合理调配也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为实现水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促进节水型社会的早日建成,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